【VIP专享】上饶县中医院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规定

要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规定为了保证急诊危重症患者获得实时、有效救治,规范诊断行为,保证患者能够获得连接、实时、有效的救治,进一步提升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增强医疗安全,依据《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及实行细则》(2016 年版)的要求,联合我院实质,拟订出要点病种的范围及服务流程和服务时限。
一、急危重患者要点病种范围:高危孕产妇、妇产科出血、异位妊娠、卵巢囊肿破碎或蒂扭转、子宫破碎、子痫、前置胎盘出血、产后出血、小孩高热惊厥、心力弱竭、重生儿危重症。
二、急危重患者救治服务流程急诊患者就诊→分诊护理迅速判断病情→急救室,通知妇产科或儿科医师→初步急救治疗(开通静脉通道、吸氧、按病种进行惯例急救举措等)→向陪护人交代病情及签订危重通知单→病情较重→请有关二线班会诊→进一步急救→病情稳固收住院→记录(医师记录急救病历、护士记录急救项目清单)。
三、急危重患者救治服务时限要求1、急危重患者从分诊处开始,急救处理时间在 5 分钟之内, 10分钟内达成诊断处理(如畅达呼吸道,呼吸机应用,静脉穿刺等)。
2、院内急会诊应在 10 分钟内抵达现场;在“绿色通道”均匀停留时间小于 60 分钟。
3、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待时间≤10 分钟;患者抵达放射科后,平片30 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能够是口头报告);超声医生在接到患者后, 30 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能够是口头报告);查验科接收到标本后, 30 分钟内出具惯例检査结果报告(血惯例、尿惯例等,可电话报告),60 分钟内出具凝血结果报告,120 分钟出具生化结果,配血申请 30 分钟内达成(如无库存血,则 60 分钟内达成);手术室在接得手术通知后, 10 分钟内准备妙手术室及有关物件,本科室立刻通知手术有关人员出席。
4、总值班接到电话报告后10 分钟内抵达急救现场,职能科室(医务科、护理部)接到电话报告后10 分钟内抵达急救现场(节假日30分内);急救设施分配30 分钟内达成。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急诊服务是医院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医疗服务,特别是对于一些重点病种来说,急诊服务的流程与规范更是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流程和规范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急诊服务流程1.患者到达急诊室:患者到达急诊室后,首先由急诊接待人员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病情描述等。
2.初步评估:急诊医生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病情的紧急程度,根据不同病情进行分诊。
3.快速处理病情稳定的患者:对病情较为稳定的患者,如轻微创伤、呼吸道感染等,可安排相对较快的治疗,如护理处理、拍摄X线片、开具药物处方等。
4.紧急重症救治: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如心肺骤停、休克等,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5.病情跟踪和观察:对于病情较为不明确的患者,急诊医生可安排病情观察,如住院观察、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进一步明确病情。
6.给予治疗和疼痛缓解:根据患者的病情,急诊医生给予相应的治疗,如输液、打针、缝合伤口等,并对疼痛患者给予病因治疗和疼痛缓解治疗。
7.报告和交接班:急诊医生在完成诊治工作后,需将患者的病情发展、诊疗方案、医嘱等情况报告给住院医生,并与其进行交接班,确保患者的连续性护理。
二、急诊服务规范1.急诊服务时间:急诊科实行24小时全天候开放,确保患者随时得到急救和治疗。
2.医疗队伍构成与培训:急诊科医疗队伍由经验丰富的急诊医生、护理人员、技术人员组成,他们需要进行专业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熟悉各种重点病种的紧急处理原则和操作技能。
3.质量控制与质量监测:急诊科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机制,对医疗服务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纠正不足和改进工作质量。
4.紧急设备和药品配置:急诊科需配备全面齐全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包括急救箱、心电监护仪、除颤器、氧气等。
5.紧急救治指南和标准:医院需制定并严格执行各种重点病种的急救处理指南和标准,指导医疗人员进行救治工作。
6.患者隐私保护:急诊科应设立专门的接待区域,保障患者的隐私,禁止其他患者、家属等随意进入。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XXX医院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急性创伤急诊服务规范一、纳入本规范患者范围:急诊疑似多发伤、复合伤患者,包括:1、车肇事;2、高处坠落伤;3、刀刺伤;4、酒后外伤;5、枪弹伤、炸伤;6、孕妇外伤;二、急诊科分诊员协助办理急诊挂号及缴款事项,指引进入1号楼B座1楼的急诊抢救室。
三、急诊科护士立即指引到床边,指挥家属将患者搬到抢救床上,然后连接心电监护及吸氧设备,监测和维持生命体征、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应侧卧位,并将气管插管、人工辅助通气囊及呼吸机、胸外按压机调试准备好。
留置导尿,必要时下胃管。
10分钟内完成:开通静脉通路;吸氧;血常规、血型、凝血五项、血气;心电图;心电、血氧监护。
四、危及生命问题及处理5分钟内判断处理:大动脉搏动消失的创伤患者;伴有与原发缺氧有关的意识障碍,包括呼吸衰竭(呼衰)、休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有生命危险而无意识障碍,包括过敏反应、体腔严重创伤、大血管附近的损伤。
处理原则:首先考虑挽救生命,需心肺复苏者给予心肺复苏。
先处理威胁生命的窒息、严重出血和胸部开放伤,后处理休克和骨折。
VIPC,V(ventilation):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给氧和支持呼吸;I(infusion):补液、输血扩充血容量,补偿细胞外液,30分钟内补充2000毫升生理盐水,交叉配血;P (pulsation):心电监护,心脏功能支持;C(controlbleeding):控制出血。
五、10分钟完成多发伤的临床评价病史采集:可按照AMPLE的顺序进行。
A——allergies:过敏史。
M——medicationscurrentlyused:使用药物史、毒物接触史。
P——pastillnesses/pregnancy:既往史、妊娠情况。
L——lastmeal:进食情况。
E——events/environmentrelatedtotheinjury:受伤机制。
体格检查:可按照CRASHPLAN的顺序进行。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服务时限急诊服务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迅速发生的急性疾病、创伤等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治和紧急救援。
针对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和服务时限需要根据各种疾病特点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重点病种以及相关的急诊服务流程和服务时限的介绍。
一、心脑血管急症(如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脑血管急症是急诊科最常见的病种之一,治疗时间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急诊服务流程:1.患者到达医院后,由急诊医生迅速进行初步评估,包括问诊、体格检查、心电图、血压和心率监测。
2.心脑血管急症疑似患者需尽快激活院内急诊医疗联络中心(如急诊中心、卒中中心等),列出紧急救治清单。
3.院内急诊医疗联络中心与心血管科、神经内科等相关科室联动,尽快完成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心肌酶谱、脑部CT或MRI等)。
4.心脑血管急症疑似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分级送到相应的科室进行救治,如冠心病患者需送往心导管室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
急诊服务时限:心脑血管急症是时间相关性疾病,早期干预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1.早期诊断和评估: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在到达医院后的10分钟内(即“门到针”时间)迅速进行心电图和血常规检查。
2.溶栓治疗时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到达医院后,溶栓治疗应在30分钟内开始。
3.完成冠脉介入治疗的时间:急性心肌梗死需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在心电图确诊后至介入治疗完成时间应在90分钟以内。
4.心电图检查时间:对于疑似脑卒中患者,需在到达医院后15分钟内进行心电图检查。
二、严重创伤(如车祸、坠落伤)严重创伤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之一,通常采取多学科的团队协作来提供急救和治疗。
急诊服务流程:1.患者到达医院后,急诊医生迅速进行初步评估,包括快速问诊、体格检查以及确定创伤的类型和部位等。
2.高度怀疑严重创伤的患者应立即通知麻醉、外科、骨科等相关科室,组织多学科团队进行救治。
3.进行特殊检查(如头颅CT、肌酸激酶酶谱、X光、血气分析等),进行创伤评分以确定严重程度,并制定具体救治方案,如介入治疗、手术等。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Revised at 16:25 am on June 10, 2019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危重病人抢救流程急诊患者就诊 初步判断病情 重症监护室初步抢救治疗开通静脉通道、吸氧、按病种进行常规抢救措施等 向陪人交代病情及签危重通知单 记录医师记录抢救病历 护士记录抢救项目清单进一步抢救 请相关二线班 病情较重 观察病情、化验单、影像 或收入病房 会诊 检查结果进一步评估抢救成功医师开出所有抢救治疗单,护士或陪人去收费处初步结算 留观室一、创伤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建立静脉通道●进一步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及呼吸●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镇静:烦躁、抽搐者可给地西泮5~10mg或劳拉西泮1~2mg静脉注射推注速度不宜超过2~5mg/min●如有条件进行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检测●检测血电解质●脱去衣物,清水洗受染皮肤、毛发●洗胃或催吐:冷淡盐水,反复洗胃至无异味或总量2~5升为止●导泻:33%硫酸镁200ml或25%甘露醇250ml灌胃●输液: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盐溶液2000~4000ml/d,注意电解质酸碱平衡●利尿:呋塞米20~4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必要时加倍重复1~2次使用阿托品:●按轻、中、重不同程度,每2~30分钟静脉注射1~10mg,根据情况调整达到阿托品化后维持➢气道分泌物减少肺部啰音减少或消失➢瞳孔散大➢口干、皮肤干燥➢颜面潮红➢心率加快●真正把握适度原则,必须做到用药个体化,避免阿托品中毒复能剂:●是否使用或者何时使用目前尚有争议;解磷定成人每次~,稀释后静脉滴注或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2~4小时重复1次忌与碱性药物配伍;也可以选择氯磷定~1g肌肉注射上述治疗无效到达急诊前、后:遵守院内急救与院前急救衔接接诊制度及流程;参照预检分诊流程及急诊分诊指南;按神经系统患者预检分诊标准进行分诊;八、高危新生儿急诊服务流程危险性最大的婴儿,应尽快转送至有NICU是上级医院去,一般高危儿的处理如下:1、保温:生后立即放入暖箱保温,使皮肤温度或腋温维持在—度之间,每小时测一次体温,待体温稳定后改为每4—8小时测一次;2、密切注意观察或用监护仪监护心率和呼吸率,设呼吸暂停报警暂停15秒报警和心率减慢报警<100次/分3、用多普勒法或血压监护仪器测量血压,如收缩压低于50mmHg,早产儿低于40mmHg,或血压明显增高,需连续观察,直至血压稳定在正常范围;若不能经口喂养,或喂养不能满足生理需要者,可静脉输液;4、巨大儿、糖尿病母亲婴儿和小于胎龄儿,应在生后2,12和24小时,用血糖试纸检测血糖;5、血常规及红细胞压积6、生后3小时喂奶,如无呕吐和呼吸困难,以后每隔3小时喂一次;7、维生素K11—2mg,肌注,连用3天;8、待体温及一般情况稳定,擦去身上血迹和胎脂,用少许水洗净臀部和会阴部,但不洗澡;9、脐带残断用碘酒消毒,不需覆盖辅料,如有分泌物,可用70%酒精擦去,一日2-3次,疑有感染可用抗生素。
2.3.4.2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无为济民医院2.3.4.2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危重病人抢救流程急诊患者就诊初步判断病情急诊抢救室初步抢救治疗(开通静脉通道、吸氧、按病种进行常规抢救措施等)向陪人交代病情及签危重通知单记录(医师记录抢救病历)(护士记录抢救项目清单)进一步抢救请上级医师病情较重观察病情、化验单、影像或收入病房会诊检查结果进一步评估抢救成功(医师开出所有抢救治疗单,护士或陪人去收费处初步结算)留观室一、 创伤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1.23.●A 保持气道通畅,有损伤开放气道,有呼吸减弱或呼吸消失给与呼吸支持●静脉通道的建立护士完成解剖创●通过病史采集和初步徒手查体了解伤情后,按如下四个步骤完成救治流程:(l ~3 min 内完成)●A 检查生命体征和意识水平;●B 评价解剖创伤;特别是颈椎●C 评价有证据的损伤机制和高能因素(汽车一同摔出或同一环境内有死亡者); ●D 基础情况(年龄、心脏疾病、呼吸疾病、糖尿病、肝硬化、病态肥胖、妊娠等)。
●系统查体三步骤进行快速伤情判断按照(CRASH PLAN 方法进行)。
3~7 min 内完成。
简单的骨折固定、包扎和止血 附:CRASH PLAN 中每一个字母代表一个脏器或解剖部位,c 为心脏(cardic),R 为呼吸(respiration),A 为腹部(abdomen),S 为脊柱(spine),H 为头颅(head),P 为骨盆(pelvis),L 为四肢(1imb),A 为血管(artery),N 为神经(nerve)。
●在接诊创伤患者的第 1分钟内,完成意识状态的判断,●依据足背动脉、桡动脉 、股动脉、颈内动脉的搏动和张力初步判断血压的大致范围;●相关检查生命体征平稳 生命体征不稳定●呼吸和循环支持● 术前准备,血常规和血型,凝血功能● 送手术室大创伤送住院部手术室,小创伤送清创手术室严重创伤抢救流程图符合严重伤的诊断标准现场评估院前急救立即排除威胁生命因素一般处理●平卧位,休克者抬高双下肢20度。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和规范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1.急诊预检是一项重要细致的工作,应有工作满三年的注册护士承担。
2.预检护士应熟悉急诊范围,按预检分诊程序(一问、二看、三检查、四分诊、五请示、六登记)作好预检分诊工作。
3.遇批量伤员时,立即通知当班医师、科主任及医务科、护理部组织抢救工作。
4.遇传染病病例转到传染病医院,疑似传染病病例,应当将病人分诊至第一诊室就诊,GPT正常到第二诊室,GPT升高转到传染病医院,并按传染病报告制度及时汇报,不能遗漏;遇为T≥380C、伴有呼吸道症状的病例,应当将病人分诊至发热急诊就诊,同时对预检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5.遇涉及刑事、民事纠纷的伤员按院规上报门急诊办公室。
6.遇急、危、重病人立即进入急诊绿色通道。
7.遇外宾、港澳台同胞就诊,按上级相关规定做好预检接诊工作。
创伤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初步迅速判断病情经验判断在接诊创伤患者的第1分钟内,完成意识状态的判断,及依据足背动脉、桡动脉、股动脉、颈内动脉的搏动和张力初步判断血压的大致范围创伤评分应用流程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原则建立可靠的呼吸通路和支持,确保动脉血SaO2﹥90%。
迅速建立中心静脉通路和液体复苏系统查体和检查按CRASHPLAN进行系统查体,评估患者的危重程度。
对相应的部位进行X线、CT、B超等检查,以得到影像学证据并完善诊断。
改良氧利用率的监测急诊实施确定性救命手术对于内脏损伤患者进行修复和止血以确保救命的目标手术。
启动创伤小组指标通过病史采集和初步徒手查体了解伤情后,按如下四个步骤启动创伤小组救治流程,A检查生命体征和意识水平(1316例,54.2%):GCS<14或收缩压<90 mm Hg,或呼吸<10 7『欠/min 或>29次./min,或成人外伤评分(Ts)<11或儿童TS<8,启动创伤小组救治流程,反之进入下一步;B评价解剖创伤(919例,37.9%):创伤仅发生在头、颈、躯干、四肢末端(含膝、肘)或连枷胸或复合有烧伤的创伤,或两处或以上的四肢长骨骨折或骨盆骨折,肢体瘫痪或四肢离断到腕和踝关节,启动创伤小组救治流程,反之进入下一步;C评价有证据的损伤机制和高能因素(138例,5.7%):汽车一同摔出或同一环境内有死亡者,或6 m以上坠落、翻滚或高速机动冲击速度>40 km/h、车体畸形>50 em、乘客空间>30 tin,或机动车对行人或自行车撞击速度>5 km/h、行人摔出并翻滚或摩托车撞击速度>20 km/h、人车分离者,启动创伤小组救治流程,反之进人下一步;D 基础情况(55例,2.2%):年龄<5岁或>55岁,存在心脏疾病、呼吸疾病、糖尿病、肝硬化、病态肥胖、妊娠、免疫抑制、出血或服用抗凝药物患者,启动创伤小组救治流程。
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完整规范

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为加强急诊质量管理,密切科间协作,促进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根据卫计委及省市相关制度规定、“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要求,依据相关诊疗指南及规范,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修订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的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重点病种包括: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
具体规定如下:一、危重病人抢救流程二、急性创伤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1,初步判断病情:确定给予何种程度的抢救支持。
2,呼吸通路的阶梯化管理:建立可靠的呼吸通路和支持,确保动脉血SaO2﹥90%。
3,以中心静脉插管为主的循环通路建立:建立至少一条中心静脉通路(单腔或双腔导管),必要时建立两条中心静脉导管通路,并备用另外一条或二条静脉(套管针)通路。
休克患者先快速补液,继以输血,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4,系统查体和检查:按CRASHPLAN进行系统查体,评估患者的危重程度。
对相应部位进行X线、CT、B超等检查,得到影像学证据并完善诊断。
5,以改良氧利用率监测指导全身管理。
复苏的氧代谢目标在氧利用率指标即不应超过0.40。
6,确定性救治手术:对于内脏损伤患者进行修复和止血以确保救命的目标手术。
●创伤严重度分类方法:①轻度:患者为单部位受伤,仅需简单处置,一般不需住院治疗。
②中度:主要受伤部位损害严重,有功能损害,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一般没有生命危险;ISS(创伤严重度评分)<13,治愈后可能留有功能障碍。
③重度:单个或多个部位损害,生命体征不稳定,不救治患者会死亡;ISS 13~25。
通过病史采集和初步徒手查体了解伤情后,按如下四个步骤完成救治流程:(l-3 min,多发生严重并发症,治愈后可内完成)一般伤势严重,危及生命能遗留残疾。
④极重度:单个或多个部位损害,生命体征极不稳定,不迅速处置 4 h内即死亡,或濒死状。
急性创伤急救流程图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服务及诊治流程到达急诊前、后:1,遵守院内急救与院前急救衔接接诊制度及流程; 2,参照预检分诊流程及急诊分诊指南;3,按神经系统患者预检分诊标准进行分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饶县中医院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为加强急诊质量管理,密切科间协作,促进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的通
知等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我院初步建立与医院功能任务相适应的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具体规定如下:
一、创伤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1)初步判断病情:确定给予何种程度的抢救支持。
(2)呼吸通路的阶梯化管理:建立可靠的呼吸通路和支持,确保动脉血
SaO2﹥90%。
(3)以中心静脉插管为主的循环通路建立:建立至少一条中心静脉通路(单腔或双腔导管),必要时建立两条中心静脉导管通路,并备用另外一条或二条静脉(套管针)通路。
休克患者先快速补液,继以输血,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
(4)系统查体和检查:按CRASHPLAN进行系统查体,评估患者的危重程度。
对相应的部位进行X线、CT、B超等检查,以得到影像学证据并完善诊断。
(5)以改良氧利用率监测指导全身管理。
液体的复苏目标从整体看主要以尽可能提供足够的血液携氧,以满足全身氧代谢的要求。
改良氧利用率(MO2UC)当机体的氧载不能满足机体的氧耗时,机体将通过提高氧利用率来代偿对氧的利用,可以从正常的0.22~0.32上升到0.7~0.8。
一旦氧载情况改善,氧利用率可以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
可以这样认为,只要机体的代偿功能存在,当出现氧利用率提高,即可认为此时氧载不足或相对不足时,在一定限度内,氧利用率的上升就意味着组织缺氧在恶化。
当其超过0.4时,说明缺氧超过危险限,要加强干预。
如果其持续在0.40~0.50达3~4天,在0.50~0.60持续24小时以上,﹥0.60的时间超出8~12小时,提示患者缺氧严重且时间过长,出现并发症的机会增多。
因此,复苏的氧代谢目标在氧利用率指标即不应超过0.40。
(6)确定性救治手术:对于内脏损伤患者进行修复和止血以确保救命的目标手术。
●创伤严重度分类方法:
①轻度:患者为单部位受伤,仅需简单处置,一般不需住院治疗。
②中度:主要受伤部位损害严重,有功能损害,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一般没
有生命危险;ISS(创伤严重度评分)<13,治愈后可能留有功能障碍。
③重度:单个或多个部位损害,生命体征不稳定,不救治患者会死亡;ISS 13~25。
通过病史采集和初步徒手查体了解伤情后,按如下四个步骤完成救治流程:(l~3 min内完成)一般伤势严重,危及生命,多发生严重并发症,治愈后可能遗留残疾。
④极重度:单个或多个部位损害,生命体征极不稳定,不迅速处置 4 h内即死亡,或濒死状
创伤急救流程图
严重创伤抢救流程图
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服务及诊治流程
到达急诊前、后:遵守院内急救与院前急救衔接接诊制度及流程;
参照预检分诊流程及急诊分诊指南;
按神经系统患者预检分诊标准进行分诊。
住院期间:
1.健康教育,有记录。
2.24h内,有血管功能评估医嘱(颈动脉超声、TCD等)。
3.48h内,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治疗;有禁忌者除外,但病程录中
须有记录。
4.评价血脂水平并处理、评价吞咽功能并记录。
5.严重瘫痪或长期卧床者,应有预防深静脉血栓措施。
6.出院时继续规范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因禁忌未使用者,病
程录中须有记录。
7.平均住院日≤21天,平均住院费用≤15000(自费项目除外),
遇特殊情况,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超标,需加以说明并记录。
8. 以上各项相关内容记录在病程录或出院小结中。
健康教育:
1. 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于正常水平。
2. 戒烟戒酒。
3. 培养合理的饮食习惯:控制钠盐摄人,每人每天应该≤6g;减少
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新鲜水果、蔬菜的摄入。
4.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锻炼。
5. 控制体重:理想身体质量指数(BMI)I:18.5~24.9kg/m2
BMI=体重(kg)/ 身高的平方(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