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

2013年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题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 作答时,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第I、II卷的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做好后只交答题卷。
3 •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 14 Na 23 Cu 64 Li 7第I卷(本卷共20题,共12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动植物克隆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克隆培养法获得的有限细胞株大多数具有异倍体核型B •动物成体细胞需要通过核移植才能克隆繁殖C •要获得植物克隆的成功,应尽量选择性状优良、细胞全能性表达充分的基因型D •胡萝卜根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后全能性表达能力会增大2 •下面关于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用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可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生长的抑制B •春季水稻种子播种前,可用含赤霉索的温水浸泡种子C.相对密闭的贮藏环境会诱导产生大量乙烯,不利于新鲜果蔬的长期贮藏D.用一定浓度的2,4-D处理表土,可以抑制杂草的滋生,免去耕作程序3•生物的变异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下列关于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 DNA分子复制时碱基对的缺失会引起基因的丢失B. 杂交育种过程中,通过不断自交、筛选和淘汰,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库,获得新物种C. 自然选择能保留种群的有利基因,但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D. 环境变化剧烈会加快生物的变异速度,导致生物快速进化4. 右图示某一健康人注射疫苗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时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b段各淋巴细胞的DNA含量不完全相同B. d时间是再次接种引发的免疫应答C. 产生甲、已抗体的B细胞不同,其根本原因是mRNAF同D. 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时间的长短可有较大的差异(箭头表示疫苗注射5.科学家提取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 用高速离心法打破叶绿体膜后, 分别出类囊和基质, 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 (如下表所示),用来研究光合作用过程, 下列选项中各试管得到的产 物情况正确的是 A.甲试管可得到"bB .乙试管可得到三碳糖C.丙试管可得到葡萄糖和淀粉D. 丁试管可得到蔗糖6 .右图表示某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相互转变过程中甲、乙两种离子出入细胞的情况。
2010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精美解析版)-山东理综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88分)二、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6.(2010山东理综·16)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
图乙中υ、a、f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
图乙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过程分析知,在斜面和水平面受到的合力均为恒力,两段均为匀变速运动,所以A、B都不对;第一段摩擦力小于第二段,所以C正确;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开始也是非线性变化,所以D错误。
17.(2010山东理综·1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1在地面,m2在空中),力F与水平方向成θ角。
则m1所受支持力N和摩擦力f 正确的是A.N =m1g +m2g−F sinθ B.N =m1g +m2g−F cosθC.f = F cosθD.f = F sinθ【答案】AC【解析】选整体为研究对象,在水平方向整体受摩擦力和F在水平方向的分力,所以C正确,D错误;在竖直方向受支持力N、重力和F在其方向的分力,解得N =m1g +m2g−F sinθ,所以A正确,B错误。
18.(2010山东理综·18)1970年4月24日,我过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2010年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理科综合能力试题

2010年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理科综合能力试题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B.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C.为防止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扩散,要加强环境、个人等的消毒,其中消毒剂常选用含氯消毒剂、双氧水、酒精等适宜的物质D.华裔科学家高琨因在“光纤传输信息领域中的突破性成就"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单质硅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L 0.1 mol/LNa2CO3溶液中CO32-和HCO3-总数为0.1 N AB.常温常压下,22.4L由D2、H2组成的气体分子数为N AC.1L pH=1的水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1N AD.在7.89Na2O2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总数为0.4N A9.从金银花中提取得到的绿原酸具有抗菌、消炎、解毒、利胆、降压等功效,广泛用于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绿原酸的结构为: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绿原酸最多可与4mol NaOH发生反应B.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后的有机物分子式为C18H24O9C.1mol绿原酸最多可与4 mol Br2发生反应D.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消去反应,也能发生还原反应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取海带中碘元素时,为保证I-完全氧化为I2,加入的氧化剂(H2O2或新制氯水)均应过量。
B.重结晶时,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小。
C.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先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混合溶液,当晶体析出时再用玻璃棒将晶体慢慢转移到坩埚中烘干,冷却即可。
D.当锌完全溶解后,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此现象可作为判断镀锌铁皮中锌镀层是否完全被反应掉的依据。
11.常温下,0.1mol下列物质:①过氧化钠、②氯化银、③碳酸钠、④偏铝酸钠、⑤氯化铝中分别加入l L 水后充分搅拌,则溶液中阴离子数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⑤①③④②8.⑤②①③④C.⑤①④③②D.②⑤①⑨④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中一定存在:c(CH3COO-)+2c(OH-)=c(CH3COOH)+c(H+)B.常温下将pH=10的氨水稀释10倍,溶液中H+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反而增大。
2010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I含详解、点评)

2010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I含详解、点评)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试题全解全析1. 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属于外排作用,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属于内吞作用,内吞和外排作用均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直接的关系;而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答案】B2.光照条件下,给C3植物和C4 植物叶片提供14CO2,然后检测叶片中的14C。
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C3植物的淀粉和C4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14CB.在C3植物和C4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14C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C4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14C的C4大量积累D.在C3植物叶肉组织和C4植物维管束鞘的C3中可检测到1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C3植物和C4 植物的光合作用及同位素标记法,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根据C3植物和C4 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过程[C3植物:C5+14CO2→2C3(只有两个14C)→C5+(14CH2O);和C4植C4植物的光合作用:C3+14CO2→C4(只有一个14C)→C3+14CO2,C5+14CO2→2C3(只有两个14C)→C5+(14CH2O)]和呼吸作用的过程[C6H12O6+6O2+6H2O→6H2O+12CO2]可知,A、B和D三项均正确;C4途径中的C4为中间代谢产物,不可能大量的积累。
【答案】C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B.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C.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D.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卷)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卷)试题部分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答案:1.D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蓝藻是原核生物,无细胞核;人体内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
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答案:2.D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CO2,丙酮酸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中间产物;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O2结合生成水发生于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生成的[H]用于后续过程,最终无[H]积累;同质量的脂肪与糖原相比含氢的比例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答案:3.C观察质壁分离应选择具有大液泡的细胞,若液泡具有颜色更易于观察,故最好的材料是紫色洋葱,天竺葵叶肉细胞含叶绿素不易观察。
观察脂肪应选择含脂肪丰富的材料,如花生子叶;花生子叶是白色的,也易于观察染色后RNA的颜色。
4.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
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
如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4.A水温升高时氧含量下降,为增强运输氧的能力,血红蛋白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2010高考理科综合试卷(精美解析版)-安徽理综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2010安徽理综·14)伽利略曾设计如图所示的一个实验,将摆球拉至M点放开,摆球会达到同一水平高度上的N点。
如图在E或F处钉上钉子,摆球将沿不同的圆弧达到同一高度的对应点;反过来,如果让摆球从这些点下落,它同样会达到原水平高度上的M点。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物体由静止开始沿不同倾角的光滑斜面(或弧线)下滑时,其末速度的大小A.只与斜面的倾角有关B.只与斜面的长度有关C.只与下滑的高度有关D.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答案】C【解析】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和摆球实验,斜面上的小球和摆线上的小球好像“记得”起自己的起始高度,实质是动能与势能的转化过程中,总能量不变。
物体由静止开始沿不同倾角的光滑斜面(或弧线)下滑时,高度越大,初始的势能越大转化后的末动能也就越大,速度越大。
选项C正确。
15.(2010安徽理综·15)一列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P为介质中的一个质点,从该时刻开始的一段极短时间内,P的速度υ和加速度a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υ变小,a变大B.υ变小,a变小C.υ变大,a变大D.υ变大,a变小【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得,波沿x轴方向传播,P质点在该时刻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向平衡位置靠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υ变大,a变小,选项C正确。
16.(2010安徽理综·16)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有一个以O为圆心、半径R=0.1m的圆,P为圆周上的一点,O、P两点连线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
若空间存在沿y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E =100V/m,则O、P两点的电势差可表示为A.U OP= −10 sinθ (V) B.U OP= 10 sinθ (V)C.U OP= −10 cosθ (V) D.U OP= 10 cosθ (V)【答案】A【解析】在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U=Ed,而d是沿场强方向上的距离,所以d OP= −R sinθ故有:U OP=100×(−0.1sinθ )= −10 sinθ (V),选项A正确。
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

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6、2004年,美国科学家通过“勇气”号太空车探测出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的物质。
已知硫化羰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化羰是酸性氧化物B.硫化羰结构式为S=C=OC.硫化羰习属于非极性分子 D.硫化羰为分子晶体,沸点比CO2低7、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500mL0.5mol·L-1的CaCl2溶液中,含有Cl-的数目为0.25N AB.室温下,28.0克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标准状况下,22.4LSO2和SO3的混合物所含有的分子数为N AD.0.5molNa2O2中含有的离子数为2N A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稀H2SO4溶液中滴入少量NaAlO2溶液:AlO2-+H++H2O==Al(OH)3↓B.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烧碱溶液反应:HCO3-+OH-=CO32-+H2OC.铁屑溶于过量稀硝酸:Fe+4H++NO3-=Fe2++NO↑+2H2OD.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6H5O-+CO2+H2O=C6H6OH+HCO3-9、下列洗涤仪器的方法,不可采用的是A.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用盐酸洗涤 B.盛过油脂的试管用热碱溶液洗涤C.久置石灰水的试剂瓶可以用盐酸洗涤 D.盛放过苯酚的试管用NaOH溶液洗涤10、下列离子均含有10个电子:①R-②R+③H3R+④R3+⑤RH4+⑥RH-(R表示短周期元素),其中不会破坏水电离平衡的是A.②③⑤ B.②③⑥ C.②③D.②11、分别取等质量的80℃的甲、乙两种化合物的饱和溶液,先分别蒸发掉bg水,析出甲、乙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1g、m2g且m1>m2,再降温至20℃,又分别析出甲、乙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3g、m4g且m1+m3g>m2+m4(甲、乙晶体均不带结晶水)。
高考试卷---2010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解析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解析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 14. 【答案】D 【解析】,应用质量数与电荷数的守恒,解得,答案D 。
H He H X AZ114221+→+121,142+=++=+Z A 2,3==Z A【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主要考查根据原子核的聚变反应方程,应用质量数与电荷数的守恒分析解决。
21. 【答案】B【解析】地球的同步卫星的周期为T 1=24小时,轨道半径为r 1=7R 1,密度ρ1。
某行星的同步卫星周期为T 2,轨道半径为r 2=3.5R 2,密度ρ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分别有1211213111)2(34r T m r R Gm ππρ=⨯两式化简得小时 【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应用于天体运动。
第二卷24.(15分)2222223222)2(34r T m r R Gm ππρ=⨯12212==TT【解析】根据功能原理,在物块从开始下滑到停止在水平轨道上的过程中,物块的重力势能的减少与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功的数值相等。
①设物块的质量为m ,在水平轨道上滑行的总路程为s ′,则 ② ③ 连立①②③化简得 ④第一种可能是:物块与弹性挡板碰撞后,在N 前停止,则物块停止的位置距N 的距离为 ⑤第一种可能是:物块与弹性挡板碰撞后,可再一次滑上光滑圆弧轨道,滑下后在水平轨道上停止,则物块停止的位置距N 的距离为 ⑥μμP E ∆W E P =∆mgh E P =∆s mg W '=μμhs ='μhs s s d -='-=22s hs s d 22-=-'=μ连立①④⑤化简得 ⑥26.(21分)【答案】⑴ μμH m m m m h BA B A 2)3(+-=a R 332=32Bt m q π=⑵速度与y轴的正方向的夹角范围是60°到120°⑴粒子发射到全部离开所用时间为2t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答案解析一、选择题6.答案:D解析:A项离子方程式为NH+OH-===NH3↑+H2O;B项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Mg2++H2O;C项离子方程式为OH-+HCO===CO+H2O;只有D项离子方程式为H++OH-===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理科综合能力试题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使用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B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C •为防止甲型H i N i 流感的疫情扩散,要加强环境、个人等的消毒,其中消毒剂常选用含氯消毒剂、 双氧水、酒精等适宜的物质D •华裔科学家高琨因在 光纤传输信息领域中的突破性成就 ”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纤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单质硅&用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1 L 0.1 mol/LNa 2CO 3 溶液中 CO 32-和 HCO 3-总数为 0.1 N AB .常温常压下,22.4L 由D 2、H 2组成的气体分子数为 N AC . 1L pH=1的水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1N AD .在7.89Na 2O 2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总数为0.4N A9 •从金银花中提取得到的绿原酸具有抗菌、消炎、解毒、利胆、降压等功效,广泛用于医药,化妆品等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1mol 绿原酸最多可与 4mol NaOH 发生反应B •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后的有机物分子式为C 18H 24O 9C . 1mol 绿原酸最多可与 4 mol Br 2发生反应D •能发生加成、取代、氧化、消去反应,也能发生还原反应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提取海带中碘元素时,为保证「完全氧化为12,加入的氧化剂(H 2O 2或新制氯水)均应过量。
B .重结晶时,溶液冷却速度越慢得到的晶体颗粒越小。
C .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时,先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混合溶液,当晶体析出时再用玻璃棒将晶体慢慢 转移到坩埚中烘干,冷却即可。
D .当锌完全溶解后,铁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此现象可作为判断镀锌铁皮中锌镀层 是否完全被反应掉的依据。
11.常温下,0.1mol 下列物质:①过氧化钠、②氯化银、③碳酸钠、④偏铝酸钠、⑤氯化铝中分别加入 I L水后充分搅拌,则溶液中阴离子数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 .⑤①③④② &⑤②①③④ C .⑤①④③② D .②⑤①⑨④1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的溶液中一定存在: c(CH 3COO -)+2C (OH -)=C (CH3COOH)+C ( H +)B .常温下将pH=10的氨水稀释10倍,溶液中H+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反而增大。
C .在NH4CI 与氨水混合呈碱性的溶液中一定存在: C (NH 4+)>C (CI -)D .将0.001 mol/L 的AgNO 3溶液逐滴滴入含 0.001 mol/L 的KCl 和0.001 mol/L 的K 2CrO 4混合溶液中, 先产生Ag 2CrO 4沉淀。
(25C : Ksp(AgCI)=1.8 x 10-10 mol 2 • L -2; Ksp (Ag 2CrO 4)=1.9X 10-12 mol 3 • L -3)OH OH领域。
绿原酸的结构为:H=CHCC<X>H13. 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领域有广泛用途。
我国学者提出用镍(Ni)、铁作电极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高铁酸盐Na2FeO4的方案,装置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的流动方向是从铁电极流出通过溶液到镍电极B .铁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Fe+8OH--6e-=FeO42-+4H2OC .镍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4OH--4e-=O2+2H2OD •镍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在镍电极附近有H2生成25. (14分)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D、E、F同周期,E是三者中离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A、D同主族,A、B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C、F同主族,C与F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分子甲能和A与F形成的一种常见化合物乙反应生成F单质。
而8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发生化合反应。
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丙常温下呈液态,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与C的单质相同。
请填空:(1) 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___________ , E单质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2) 化合物丙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若m克丙常温下燃烧放热是QkJ,则表示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3) A、D、F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丁,则丁的水溶液显碱性,试说明原因:___________ 。
(用适当的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描述来说明)(4) A 2C比A2F的沸点 _________ (填高"或低”)理由是 ______________ 。
(5) 已知B和D能形成离子化合物戊,戊能与水作用仅生成两种碱性物质,试写出丙与过量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
26. (14分)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一个反应如下:2NO(g)+2CO(g) =^N2(g)+2CO2(g)请回答下列问题:(1) 已知:N2(g)+O2(g)=2NO(g) ; △ H=+180.5kJ/molC(s)+O2(g) =CO 2(g); △ H=-393.5 kJ/mol2C(s)+O2(g)=2CO(g) ; △ H=-221kJ/mol则2NO(g)+2CO(g) N2(g)+2CO2(g)的厶H= _________ 。
(2)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为V升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CO2在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CO)=a mol , n(NO)=2a mol , n(N2)=b mol,且N2 占平衡总体积的1/4。
①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 。
(用只含a、V的式子表示)②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____________A . v生成(CO2)=v消耗(CO)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C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D. NO、CO、N2、CO2的浓度均不再变化③在t2时刻,将容器的容积迅速扩大到原来的2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t3时刻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请在右图中补充画出从t2到t4时刻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3) 如果要净化汽车尾气同时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A •降低温度B •增大压强同时加催化剂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 N 2D •及时将CO 2和N 2从反应体系中移走(4) 为避免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
净化装置里装有含 Pd 等过渡元素的催化剂,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作用的机理如下图所示。
① 写出上述变化中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 。
② 有人提出,可以设计反应 2CO(g)=2C(s)+O 2(g)来消除CO 的污染。
请你判断是否可行并说出理由:O27• (16分)草酸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拟以甘蔗渣为原料用水解一氧化一水解技术 制取草酸。
滴入一定浓卷的硝啓I 、步骤④是减压抽滤(见下图),其优点是: ________当抽滤完毕或中途停止抽滤时,为了防止自来水倒吸入n 、该小组同学为了确定产品H 2C 2O 4・H 2O 中的的X 值,进行下列实验:① 取w g 产品配成100mL 水溶液;② 量取25.00mL 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中, 加入适量稀H 2SO 4后,用浓度为c mol L--1KMnO 4溶液滴定。
(已 知:MnO 4-在酸性环境下的还原产物是Mn 2+) 请回答下列问题:抽滤B 装置,最佳的操作是(1)实验①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和 ___________ 。
(2)写出草酸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若滴定时,前后两次读数分别为 a mL和b mL ,由此计算出该草酸晶体的x值是。
川、该小组同学在做实验II②时发现向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褪色总是先慢后快,即反应速率由小变大。
为此,他们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实验用品】仪器:试管(若干个并编号①,②,③ …)、胶头滴管(若干支)、秒表试剂:0.1 moI/L H 2C2O4溶液、0.1 moI/L KMnO4 溶液、稀硫酸、MnSO4 固体【实验内容】实验⑴:在①号和②号试管中分别先加入5m1 0.1mol/L H 2C2O4溶液,然后各加10滴稀硫酸,且在②4(表1)实验⑵:在①号和②号试管中分别加入5m1 0.1mol/L H 2C2O4溶液,在②号试管中再滴加l0滴稀硫酸,然后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滴0.1 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
现象如下(表2)实验⑶:在①号、②号和③号试管中分别加入5m1 0.1mol/L H2C2O4溶液,然后在①、②、③号试管中依次加入10滴、I mL、2 mL稀硫酸溶液,然后各加入5滴0.1 mol/L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置于温度为65 C的水浴中加热。
观察现象如下(表3)。
(1)设计实验(1)对应的假设是_______ 。
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
⑵由实验⑵和实验⑶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COOC2H5CH S)和某聚碳酸酯工程塑料28. (14分)有机物A可作为合成降血脂药物安妥明(①如下有机物分子结构不稳定,会发生变化:(1) 经质谱测定,有机物 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8,燃烧5.8 g 有机物A ,生成标准状况下 6.72 L CO 2和5.4 gH 2O , A 的核磁共振氢谱只出现一个吸收峰。
则 A 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 。
(2) C T D 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__ 。
(3) F 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 。
(4) E T 安妥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 。
(5) 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 E 的同分异构体X 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 。
(任写两种)① X 的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 2种。
② X 遇FeCb 溶液显紫色,并能与 NaHCO 3溶液反应。
③ X 与NaOH 水溶液发生水解反应所生成的官能团能被连续氧化为羧基。
②某些醇或酚可以与碳酸酯反应生成聚碳酸酯,如:H HOCH S CH J OH+^0— H-EOCHiCHjO-C^ OR +(2M -1)ROH_iff相关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
)的原料之一。
o十出0CJICh 匸程塞料—定条件CC K JI JS CLONaOIIC :H S OH -------------------二舀冬件1安奚明、选择题:25. (14 分)⑴第三周期第川 A 族2AI+2OH-+2H2O=2AIO 2-+3H2f (1 分+2 分)I H H II 32N2H4(|)+O 2(g)=+2H 20(1); △ H= kJ/mol (2 分+2 分)(3)}因为HS-在水中既能发生水解: ------------- HS-+H 2O H2S+OH-也能发生电离:HS-H++S2-,但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溶液显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