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3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认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某某国开国大典;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某某的和平解放。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某某和平解放的过程和意义。
【重点和难点】重点:开国大典。
难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穿插教师的讲述【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活动】【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几幅关于祖国今天的图片。
教师简要介绍,这几幅图片从几个侧面反映了祖国今天的强大与繁荣,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在过去的百余年里,我们也曾遭受外来的侵略,任人宰割。
正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而卓绝的努力,建立了新中国,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那振奋人心的一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多媒体展示课题)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讲授新课】师:下面请同学打开课本,根据导学提示,边看书边讨论。
导学提示:1、了解和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2、掌握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
3、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内、国际)?4、了解和掌握某某和平解放的时间、经过、意义。
【师生互动一】——《我来说》师:下面我们进入师生互动的第一个环节(展示问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新中国成立的准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
生:根据教材作出回答。
(多媒体展示)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表扬。
再请同学们回答《共同纲领》的历史作用。
生:回答。
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点拨,新中国成立时,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制定宪法的条件,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责,同时,其制定通过的“共同纲领”对我国的国家性质做了规定,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师生互动二】——《读图说史》师:政协会议上提到的五星红旗,我们每天都能看到飘扬在祖国的上空,那么,五星红旗是如何确定的?有什么象征意义?生:根据课后阅读卡作答。
八年级历史下册学教案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精选5篇]
![八年级历史下册学教案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afdae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f.png)
八年级历史下册学教案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精选5篇]第一篇:八年级历史下册学教案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开国大典的过程、新中国成立的伟大的历史意义、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和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学习,真正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开国大典【学习难点】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学法指导】注意联系历史事实,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学习过程】自主探究,剖析知识(8分钟)自学时,要注意在课本上勾划重点。
明确答案后立即记忆,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内交流。
1、阅读第2页内容,找出下列内容并写在下面: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的内容。
时间:地点:会议的内容:⑴会议通过了《_________》⑵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
选举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⑶决定以____为国旗,以______为国歌,以____为首都并改名为___,采用___纪年。
⑷大会还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___________,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2、1949年__月___日下午三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___________3、写出开国大典的时间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4、___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____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5、写出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和意义预习成果展示(自主进行:小组展示、矫正 4分钟)质疑探究提出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2分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5分钟)1、思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为什么?2、如何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教师进行点拔讲评,归纳方法规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教案

教学内容: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目标: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
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教学难点: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一、定向示标(1分钟)(一)导入板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讲述:大家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①熟记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开国大典的时间、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②会表述开国大典、和平解放西藏的主要经过。
二、自主学习(9分钟)讲述:学习目标如何实现呢?下面,请大家按照要求自学。
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自学课本第2页至第5页的内容,大字部分要精读。
然后独立思考以下问题,并划出答题的要点。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哪一年、地点在哪?内容是什么?2、说一说开国大典的时间和主要经过。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西藏和平解放是哪一年?有什么历史意义?9分钟以后,比一比谁能正确、全面的回答。
学生看书,教师巡视。
三、分组展示(10分钟)讲述:看完书能够找到答案的同学请举手。
下面进行组内合作交流,比一比谁的答案正确。
准备展示。
组织展示讲述:今年是建国60周年。
60年前的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板书: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我们要牢记这些重大历史事件。
第1题:讲述:为筹建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板书: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要点:通过《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定国旗、代国歌、国都、纪年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2题讲述: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这是怎样的一次盛况呢?(板书: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要点:毛泽东向世界宣告;升国旗;奏国歌;鸣礼炮;毛泽东宣读政府公告;阅兵、游行。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人教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内战初期、三大战役前和战略决战后国共两党军事力量对比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和主要决定,了解开国大典盛况;理解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历史掀开了新一页。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国共两党内战初期悬殊的军事实力对比及“出人意料”的结局,体会人民群众的作用,确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整个知识体系来看,理解两种命运的决战,最后是光明前途战胜了黑暗前途,中国人民成立了伟大的新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
这个结局蕴涵的哲理是: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之路。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三大战役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中国共产党迅速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新课导入[提问] 蒋介石是什么时候发动全面内战的?本课时的教学任务较重。
本设问的意图是温故知新,直切本课主题。
【播放】全面内战爆发录象片段[承转] 是的,是在1946年。
蒋介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选择在这时候发动全面内战,定然是自以为战争准备已经很充分了,可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了,胜券在握了。
那么,事实是这样吗?新课教学[研读1]指导学生研读课本资料《内战爆发时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并提出如下讨论题引导学生研读:[讨论] 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外国记者,你将如何预测中国内战的结果?为什么?这一设计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确认蒋介石政府在发动内战之初在军事上所占的绝对优势和一切善良的人们对中国前途的忧虑。
教师无需作展开。
[叙述] 在这关系中华民族和国家命运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科学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向全国人民指出:中国人民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一定能够打败蒋介石。
1946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提出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多媒体显示)。
2014-2015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新人教版

3.通过对比分Leabharlann 的方法,认识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丑恶行径,理解中国共产党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 四、重难点突破
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达赖集团策划西藏暴乱的相关音像材料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教材分析
本课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新中国的成立和西藏的和平解放,新中国的成立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好了准备。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具有伟大意义,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西藏和平解放,是我国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典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减少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西藏从此走上了繁荣富强的道路,标志着祖国大陆的全部解放。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重点内容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的重大决定,如国旗、国歌、首都、政府主席、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突破这一教学重点内容,同时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本课的难点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和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可以采取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学生对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历史材料,通过分析西藏和平解放的进程,进一步认识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丑恶嘴脸。 五、教学材料准备
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一些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如以前学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基本掌握了学习会议的基本方法,多数学生已经知道学习会议应该从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内容、意义等方面来进行学习,这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通过电视等,对西藏问题很感兴趣,这是我们学习本课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三、教学目标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新人教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型新授教学目标与知识点知识与能力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
掌握: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施政方针、国家机构、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年等)。
通过学生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指导学生讨论西藏解放的策略,培养其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或相关的影视资料,分小组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组织学生讨论中央解决西藏问题时,为什么要一面进军、一面力争和平解放,认识历史问题特别是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阅读资料概括表达: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
对比鉴别: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首次会议的异同。
讨论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意义、基本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开国大典具体史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革命的历程,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爱国情感: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
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
民族团结:新中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了许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现了西藏的和平解放,这个大好局面是必须加以珍惜的。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及教法设计重点:开国大典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思考问题为什么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一次备课二次备课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学期的知识线索,按第2页“资料·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梳理下列“纲要信号”:民主主义革命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重要文件简称什么?他起了什么作用?[提醒学生看课文注解](简称《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4.会议还决定了新中国哪些国家象征?(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国都——北京,纪年方法——公元纪年。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一、导入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同志在面对六百多位政协代表时,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是中华民族用近一个世纪的不懈奋斗赢得的。
今天,我们就跟着课文重回会议现场,一起重温这篇开幕词吧。
展示学习目标:1.学习开幕词的内容,理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体会开幕词严谨的逻辑。
2.反复诵读,学习开幕词反复使用的词汇和判断句式的特殊表达效果。
3.感受作品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体悟崇高的民族自豪感。
展示情境任务:我校即将开展“学党史,讲党史,跟党走”的主题演讲活动,本班抽到的党史主题史料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致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你们班的演讲主题是“站起来和强起来”。
你作为本班的宣传委员,需要给本班的演讲提一些有关演讲结构、演讲角度、演讲语言方面的建议。
二、开幕词初感知(一)认识作者毛泽东,1926年12月26日,诞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他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致开幕词,并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会议通过了由周恩来主持起草、经他多次审阅修改的《共同纲领》。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
他也是诗人、书法家,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如《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
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中国革命的壮丽图景,气势磅礴、雄浑瑰丽,抒发了一个政治家的革命豪情。
(二)认识人民政协1.第一届人民政协主要内容:(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3)选举毛泽东同志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4)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5)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6)以北平为首都并更名为北京;(7)确定采用公元纪年;(8)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的具体情况。
(第一届政协的特殊意义)简述某某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了解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重大历史事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
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新中国在维护民族团结方面做了许艰苦细致的工作,实现了某某的和平解放,这个大好局面是必须加以珍惜的。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三、【导学过程】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情景导入】播放《开国大典》的影视资料导入。
【自主学习】1、第一届于1949年在召开。
①大会通过了《》,它起着_______ __________的作用。
②大会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③大会决定新中国的名称为;大会确定国旗是;代国歌是《》;首都是(把北平改为);纪年方式是;大会还决定建立,以表示对先烈的崇敬。
2、开国大典:年月日下午三点,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标志着中华人民某某国的正式成立。
3、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4、某某和平解放:年,某某地方政府派出以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某某的协议,某某获得和平解放。
意义:至此,获得了统一,实现了大团结。
【合作探究】1、如何理解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2、某某和平解放有什么重大影响?3、你能举几个当今社会中国共产党为民办实事的例子吗?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开国大典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共同纲领》2、开国大典10月1日天安门广场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二、某某和平解放1951年阿沛阿旺晋美【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在()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C、开国大典时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2、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性事件是()A、五四运动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开国大典D、某某和平解放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A、 B、朱德 C、周恩来 D、X少奇4、新中国成立初期,曾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某某国宪法》5、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A、三大战役B、渡江战役C、中华人民某某国成立D、某某和平解放6、中国开始由新某某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性事件是()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B、国民党政府的垮台C、中华人民某某国的成立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7、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想一想,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年B、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C、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D、有28个民族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二、材料解析题《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某某国为新某某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各某某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某某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2.行为与习惯:关心祖国的命运,关注祖国的发展,尊敬国旗、国徽,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3.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奋斗的曲折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就,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始。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天安门广场图片、国旗、国徽等图片,文字介绍,影像片段)
2.《义勇军进行曲》伴奏带。
3.《开国大典》的相关报道。
教学过程
(一)了解《开国大典》,感受庄严时刻。
1.歌曲引入,再现灾难岁月。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旋律优美的老歌,让我们看着歌词,认真听,相信你的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许多画面。
(播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2)指名交流
你还联想到了什么呢?旧社会穷人们吃不饱、穿不暖。
你们肯定在电影或电视中看到过那个年代的生活,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吗?
(3)小结,揭示课题
一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似乎把我们带到了苦难的旧中国。
那你们知道这苦难的岁月在哪一天划上了句号?(1949年10月1日)就是在那一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齐读课题(板书)
2.视频切入,感受开国大典盛况。
(1)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大声宣告新中国成立,便意味一个新中国诞生了。
想一起去回味一写开国大典时的情景吗?(播放《开国大典》)
(2)交流感受。
同学们,看了《开国大典》的片段,哪一个场面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指名交流。
(3)小结:
广场上的人们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如此的欢乐。
那是因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就让我们代表欢乐的
人群一起来喊一喊吧——(齐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板书圈点站起来)
(二)回顾沧桑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1.同学们通过看书和看电视,知道我们的祖国母亲、我们的人民在建国以前,曾经遭受过怎样的苦难?2.现在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几个重要的历史瞬间。
出示图片
(1)南京大屠杀
在屈辱的历史里,我们的人民更是饱受苦难,其中有一个震惊世界的惨案,它就发生在我们江苏南京。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了南京,南京成为人间地狱!烧杀、抢夺、强奸……日军在我们的领土上无恶不作。
(屏显南京大屠杀画面)
(2)台儿庄战役
(3)卢沟桥事变
……
3.感受伟人风范。
(1)多媒体屏显伟人图像:一代伟人他们为了国家昌盛,为了让人民站起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结合交流出示板书:毛泽东、邓世昌、孙中山、林则徐)林则徐——虎门硝烟邓世昌——甲午海战孙中山——辛亥革命毛泽东——中国共产党
(2)在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又何止这几个,回忆一下在你看过的书中、影片中,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人物?能用一两句话简单的介绍一下他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吗?指名交流(小结出示板书带有名字的脚印: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王二小……)
4.小结。
正是有这千千万万个知名的、不知名的英雄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1949年10月1日那个神圣而庄严的时刻!这一刻真是来之不易啊!
(设计点评:由歌导入,把学生引入到解放前的战争年代。
透过画面,配上音乐,让学生很直观地感受到了解放前人民的苦难史。
转而通过了解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巨大贡献的这些英雄人物,感受伟人的风范,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
总结延伸
1.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了解了国旗、国徽、国歌等这些祖国标志物的含义,相信大家一定能牢记开国大典那庄严的时刻,作为新一代的中国人,我们一定会为祖国的繁荣、腾飞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2.布置实践作业:
向家人或身边的朋友介绍开国大典及国旗、国徽、国歌的相关信息。
(设计点评:课已接近尾声,然而品德课的课堂只是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一小块阵地,更广阔的是学生的社会生活。
课后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牢记相关知识,而且带动身边的人更尊敬国旗、国徽,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