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优秀教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优秀教案篇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第1课一、教材分析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第七中学张莉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由新中国的成立和西藏和平解放两个部分内容组成。
新中国的成立主要包括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三个方面的内容,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西藏和平解放是我国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典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对象为八年级学生,学习历史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学生对于开国大典的内容也比较熟悉。
因此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和利用生动形象的媒体教材来感知历史的方法,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开国大典具体史实。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新、旧中国国家和人民地位变化的比较,学生基本能够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及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并进一步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史方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领导人,确定了国旗、国歌、首都和纪年方法,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
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大致经过。
2、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的内容,培养学习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对历史事件概述的能力。
3、组织学生讨论中央解决西藏问题时,为什么要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的和平解放,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同时理解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2、指导学生观看课文插图或相关影视资料,对开国大典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了解开国大典具体史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革命的历程,认识到新中国建立的不易,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这句话含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八年级历史下册学教案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精选5篇]
![八年级历史下册学教案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afdae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f.png)
八年级历史下册学教案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精选5篇]第一篇:八年级历史下册学教案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开国大典的过程、新中国成立的伟大的历史意义、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和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学习,真正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真正含义.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开国大典【学习难点】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学法指导】注意联系历史事实,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学习过程】自主探究,剖析知识(8分钟)自学时,要注意在课本上勾划重点。
明确答案后立即记忆,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内交流。
1、阅读第2页内容,找出下列内容并写在下面: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的内容。
时间:地点:会议的内容:⑴会议通过了《_________》⑵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
选举_____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⑶决定以____为国旗,以______为国歌,以____为首都并改名为___,采用___纪年。
⑷大会还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___________,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2、1949年__月___日下午三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___________3、写出开国大典的时间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4、___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_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____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5、写出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和意义预习成果展示(自主进行:小组展示、矫正 4分钟)质疑探究提出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师生共同解决.(2分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5分钟)1、思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为什么?2、如何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教师进行点拔讲评,归纳方法规律。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背景导入:旧政协解体,新政协召开
18分钟钟
研读文本
9把握其重要语句的深刻内涵
【学习任务一】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庄严宣告,其含义丰富而深刻。文章中哪些段落、哪些语句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借此可以体会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哪些含义?
【学习任务二】
优化改进已有思考,以准确全面地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丰富含义?请对“学习案例1”的内容作出评价,并形成简要的评价建议。
【参考】【案例】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撕毁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发动反人民的战争。让中国人民彻底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求荣、谋取个人、党派私利的丑恶嘴脸,以及残酷地压迫、残害人民,与人民为敌的本质;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绝不能妥协,必须坚决推翻他们的反动统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很快觉悟起来,并把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集中代表者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一战线,援助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打到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O中国人民的“觉悟”表明中国人民在思想站起来了。
【学习任务四】
分析【学习案例2】的问题,根据文章的内容,及你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含义的理解,对【学习案例2】进行修改。
要求:内容完整,结论明确,分析合理,观点与材料密相关。
【学习案例
从第③段“是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了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第④段“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很快地觉悟起来,并且把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集中的代表者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一战线,援助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中得知“反抗压迫,中国站起来”
1.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教案(范文大全)

1.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教案(范文大全)第一篇:1.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和意义。
2.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形成国际意识,理解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
分析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
3.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认识**集团分裂祖国的丑恶行径,理解中国共产党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
2.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内容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的重大决定,如国旗、国歌、首都、政府主席、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来突破这一教学重点内容,同时来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本课的难点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和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可以采取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学生对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历史材料,通过分析西藏和平解放的进程,进一步认识**集团分裂祖国的丑恶嘴脸。
3.教学用具多媒体工具4.标签教学过程多媒体展示“长江三峡、神州七号发射成功、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图片。
这几幅图片从几个侧面反映了祖国今天的强大与繁荣。
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在过去的百余年里,我们曾遭受到外来的侵略,任人宰割。
正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而卓绝的努力,建立新中国,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这节课,让我们重温那振奋人心的一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多媒体打出课题: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播放《开国大典》视频同学们,当你们看到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缓缓升起时,你的心情如何?指导学生把握时间、地点、人物、重要话语、庆典议程等基本要素。
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齐鸣28响,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用54门礼炮吗?为什么要齐鸣28响呢?在开国大典上,我们听到了国歌、看到了国旗。
这些新中国的象征,是如何确定下来的呢?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参加此次会议的代表有662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团体和民族,许多代表都是冒着生命危险来北平参加政协会议的,这些都说明政协会议的召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因此会议能最大限度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具有类似现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教案主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站起来的重要事件和背景。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对祖国的热爱情感。
3.启发学生思考中国人民站起来对中国历史和国家发展的意义。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2.相关历史事件的图片、视频和资料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呈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国徽,引导学生联想到中国人民的伟大历史。
2.引入主题:“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让学生思考一下中国人民站起来对中国历史和国家发展的意义。
Step 2 探究(15分钟)1.展示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的图片和资料,如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成立、抗日战争的胜利等。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这些事件的背景和重要性。
2.提出问题,让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些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Step 3 讲解(15分钟)1.讲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解释相关历史事件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和意义,如推动农业合作化、改革开放等。
3.加入一些具体案例,如四川汶川地震后,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奋斗精神。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重要性。
Step 4 总结(5分钟)1.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中国人民站起来对中国历史和国家发展的意义。
2.鼓励学生思考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3.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对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感悟和理解。
Step 5 课堂延伸(5分钟)1.展示一些中国人民站起来的经典语录,如毛泽东的“中国人民是站起来了,是无法战胜的!”,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力量和自信心。
2.播放一些相关的音乐、视频,让学生通过音乐和影像进一步感受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壮丽场面。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事件和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第一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领导人,确定了国旗、国歌、首都和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
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大致经过。
通过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或相关的影视资料,对开国大典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小组内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中央解决西藏问题时,为什么要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并认识和平解放是最终目的,同时理解到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学生在了解开国大典具体史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革命的历程,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主题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材通过开国大典与西藏和平解放两个子目来体现本主体。
开国大典一目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筹备情况、庆典盛况和伟大历史意义。
西藏和平解放一目介绍了和平解放西藏的主要过程及其重要性。
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统一的完成,各民族的大团结得以实现,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一个表现,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本课重点是开国大典。
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后,就积极筹备建立新中国。
各民主党派和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空前团结,为新中国的建立出谋划策。
1949年9月,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各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云集北京,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
经过与会代表的广泛讨论协商,制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府主席。
确定了国旗、国歌、国都和纪年方式,还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相关常识
开幕词 开幕词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会议开幕时所作 的讲话。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 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 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 重要的意义。 开幕词由首部、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篇幅要求简短,快速切入正题, 内容切忌重复、啰唆;语言要求口语化,富有感情色彩;语气要热情、友好, 有鼓舞性。
研读任务二 梳理文脉 品味情感 任务设计 5.这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开幕词,读来扣人心弦,试分析全文的写作思路。 点拨 在这篇开幕词中,毛泽东同志以这一“共同的感觉”为主线,追溯今天的 胜利,并构思和憧憬未来的发展。 首先,回顾历史,道出了召开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必然性,阐述了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的性质与职能。然后,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 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历史的伟大转折,既缅怀先烈,深感胜利 来之不易,又充满信心,相信人民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最后,在对未 来的展望中,又指明了全国人民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开幕词具有宣告性、提示性和指导性。按内容可以分为侧重性开幕词和 一般性开幕词。侧重性开幕词往往对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或 会议的中心议题等进行重点阐述,一般性开幕词则只对会议的目的、议程、 基本精神、来宾等进行简要阐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识整合
1.读准字音
加点字
华侨.
松懈.
侮.辱
觉
觉.悟 睡觉.
读音 qiáo xiè wǔ jué jiào
②富起来,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1949年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 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1978年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显 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从一穷二白,到经济总量 位居世界第二;从百姓温饱不足,到进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从物资短 缺,到全球货物贸易量第一;从与世隔绝到坚定不移推进经济全球化,我国 的发展成就震惊了世界,用事实证明了我们所走道路的正确。中华民族 “富起来”的历史过程,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的过程,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引领发展、走向现代化的过程。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一、导入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同志在面对六百多位政协代表时,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是中华民族用近一个世纪的不懈奋斗赢得的。
今天,我们就跟着课文重回会议现场,一起重温这篇开幕词吧。
展示学习目标:1.学习开幕词的内容,理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体会开幕词严谨的逻辑。
2.反复诵读,学习开幕词反复使用的词汇和判断句式的特殊表达效果。
3.感受作品中洋溢的革命豪情和建设热情,体悟崇高的民族自豪感。
展示情境任务:我校即将开展“学党史,讲党史,跟党走”的主题演讲活动,本班抽到的党史主题史料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致词《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你们班的演讲主题是“站起来和强起来”。
你作为本班的宣传委员,需要给本班的演讲提一些有关演讲结构、演讲角度、演讲语言方面的建议。
二、开幕词初感知(一)认识作者毛泽东,1926年12月26日,诞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他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他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致开幕词,并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会议通过了由周恩来主持起草、经他多次审阅修改的《共同纲领》。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主席。
他也是诗人、书法家,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如《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
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中国革命的壮丽图景,气势磅礴、雄浑瑰丽,抒发了一个政治家的革命豪情。
(二)认识人民政协1.第一届人民政协主要内容:(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3)选举毛泽东同志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4)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5)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6)以北平为首都并更名为北京;(7)确定采用公元纪年;(8)决定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教学目标
1、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2、关心祖国的命运,关注祖国的发展,尊敬国旗、国徽,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3、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奋斗的曲折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就,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始。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感受开国大典的庄严场面,了解国旗、国徽的象征意义。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开国大典》,感受庄严时刻。
1、视频切入,感受开国大典盛况。
(1)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大声宣告新中国成立,便意味一个新中国诞生了。
想一起去回味一写开国大典时的情景吗?(播放《开国大典》片段)
(2)交流感受。
同学们,看了《开国大典》的片段,哪一个场面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指名交流。
(3)小结:
广场上的人们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如此的欢乐。
那是因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就让我们代表欢乐的人群一起来喊一喊吧——(齐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板书圈点站起来)
二、回顾沧桑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1、同学们通过看书和看电视,知道我们的祖国母亲、我们的人民在建国以前,曾经遭受过怎样的苦难?
2、现在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几个重要的历史瞬间。
(1)南京大屠杀
在屈辱的历史里,我们的人民更是饱受苦难,其中有一个震惊世界的惨案,它就发生在我们江苏南京。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了南京,南京成为人间地狱!烧杀、抢夺、强奸……日军在我们的领土上无恶不作。
(2)台儿庄战役。
(3)卢沟桥事变。
3、感受伟人风范。
(1)一代伟人他们为了国家昌盛,为了让人民站起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结合交流出示板书:毛泽东、邓世昌、孙中山、林则徐。
林则徐——虎门硝烟,邓世昌——甲午海战,孙中山——辛亥革命,毛泽东——中国共产党。
)
(2)在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又何止这几个,回忆一下在你看过的书中、影片中,你还知道哪些英雄人物?能用一两句话简单的介绍一下他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吗?指名交流。
4、小结。
正是有这千千万万个知名的、不知名的英雄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1949年10月1日那个神圣而庄严的时刻!这一刻真是来之不易啊!
三、知识竞赛。
1、说一说。
自己的国歌、国徽、国旗,你对它们了解多少呢?课前大家搜集了资料,比一比谁知道得多。
(1)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你知道它上面的一颗大星和四颗小星象征着什么吗?(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四颗小五角星各有一尖正对着大星的中心点,这是表示围绕着一个中心而团结。
)
(2)我国的国徽有些什么图案?分别象征着什么?(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图案,象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
(3)国歌的名称是什么?作词、作曲分别是谁?(田汉作词、聂耳作曲《义勇军进行曲》)
2、画一画。
画一画“心中的五星红旗”,并能配上相关的话。
3、唱一唱。
赛唱《国歌》。
4、小结:鲜艳的国旗、庄严的国徽、嘹亮的国歌,无不向世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四、总结延伸。
1、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了解了国旗、国徽、国歌等这些祖国标志物的含义,相信大家一定能牢记开国大典那庄严的时刻,作为新一代的中国人,我们一定会为祖国的繁荣、腾飞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2、布置实践作业。
向家人或身边的朋友介绍开国大典及国旗、国徽、国歌的相关信息。
第二课时
一、重温伟大时刻。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样的宣言令所有的中国人都倍受鼓舞,你知道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人民就站起来了呢?
(设计点评:重温开国大典那一庄严时刻,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
二、人民当家作主。
1、新的土地法。
新中国成立以后,新中国的农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拥有了自己的土地,这可是千百年来的梦想啊!介绍新中国的《土地改革法》。
2、人民拥有的权利——选举。
(1)介绍: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看书本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人民选举大会的图片。
有了这样的权利,能做些什么呢?年满十八岁的公民就可以有权利参加选举,选出自己满意的领导人,这在有上千年封建历史的旧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这充分说明人民当家做主了。
(3)感受当家作主的快乐——班干部的选举。
学生讨论交流:在班级班干部选举过程中,你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滋味了吗?说说你的感受。
三、保家卫国。
1、有人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
举例说说中国曾有哪些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又是如何肆意掠夺,横行于中国领土之上的?出示相关的图片资料。
2、了解“抗美援朝”始末。
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作为一个新生国家,在成长道路上也是曲折的。
1950年,新中国遇到了一个大波折,你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1)出示资料,老师介绍“抗美援朝”的起因结果。
(2)自读课文,说说:美国总司令克拉克为什么如此沮丧?
小结:“抗美援朝”的胜利再次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人民真的站起来了,他可以保护自己的家园。
3、感受“抗美援朝”中人与事。
在抗美援朝战役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感人事迹震撼人心。
课前大家收集了很多资料,来介绍一下吧。
1、学生介绍收集来的有关抗美援朝的故事。
2、补充介绍《上甘岭战役》。
3、面对这些英雄,感受他们的震撼人心的故事,生在和平幸福年代的我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第三课时
一、奋起直追,争创第一。
不屈的中华儿女不畏艰难,满怀信心,奋起直追,在新中国大地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建设热潮,他们创造了无数个令人瞩目的第一。
1、结合课文简要介绍“第一个五年计划”。
2、展示新中国的“第一”。
(1)第一辆汽车。
介绍“解放”牌载重汽车和“红旗”牌小轿车。
(2)小组讨论交流中国的其他“第一”。
(3)为什么中国会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创造出这么多的“新中国第一”呢?
二、赤子回归——报效祖国。
1、钱学森。
(1)介绍钱其森。
(2)自读课本上的钱其森故事,想一想:为什么美国将军说“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3)讨论:钱其森带回来的只是“三五个师”吗?他给新中国究竟还带回来了什么呢?
2、李四光。
石油是工业生产的命脉,新中国成立后,一些敌视中国的外国人就断言“中国没有石油”。
这是有一位旅居国外的中国科学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揭穿了他们的谎言,这位就是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
(1)故事《地质之光》。
(2)讨论:李四光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3、当时像钱学森、李四光这样,从海外回来支援国家建设的科学家还有很多,你知道有哪些人吗?学生交流后汇报。
相机出示从海外归来的科学家图片。
4、作为一名中国人你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什么感想呢?他们为什么在新中国成立后要历经艰难回到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