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小学 品德与社会.doc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教案 浙教版

(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目标: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人民解放军,热爱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2.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的英勇事例;了解建国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爱戴革命领袖,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为建立新中国浴血奋战的英勇事例。
2.了解建国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难点:1.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能戴革命领袖,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教学准备:1.搜集毛主席生平事迹。
2.搜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然后出份小报。
3.搜集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在各行各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教学设计:一、导入1.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哪一天成立的?2.教师出示课题,学生学习课文提示语。
二、“知识窗”1.学生自学“知识窗”。
2.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结合教科书中的内容,介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情况,教师做适当补充。
3.小结: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中国革命带来了曙光。
三、“体验园”1.师: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教师出示毛泽东画像,介绍毛泽东生平事迹。
3.学生讲述有关毛主席的小故事。
4.全班学唱歌曲《东方红》。
四、“展示台”1.教师出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照片,教科书中的革命家分别为李大钊、董必武、方志敏、周恩来、刘少奇和朱德。
师: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2.学生上台介绍搜集到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的不可磨灭的功勋。
3.展示学生所编的小报。
4.小结:让我们永远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并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五、“成就园”1.师: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工业生产捷报频传,原子弹、氢弹试验成功,中国人还自力更生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桥”……2.学生看图了解中国人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1、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
2、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具体过程,认识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归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到新中国建立的不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理想。
2. 加深对国旗、国歌的认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西藏是我们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祖国的团结统一是我们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开国大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以及分析“没有共产党就没新中国”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新学期好!我们上学期结束了中国近代史的学习. 在你们的记忆中,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怎样的历史?(学生可能回答:屈辱史,血泪史,挨打史,抗争史,探索史,老师加以肯定)是的,坚强的中国人民正是在屈辱中抗争,在血泪中摸索,在奋斗中前行,我们终于走出了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道路,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情况。
讲授新课(课件显示标题: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学生自学P2左侧的导读部分师生交流提问:“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这话是什么意思?李自成是谁?毛泽东当时说这句的含义是什么?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号“闯王”,起义期间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得到人民支持,后攻占北京,逼明朝末代皇帝祟祯于煤山自杀,明朝灭亡,李自成进北京称帝,但后来领略享乐,脱离群众,由于滥杀无辜,逼反原明朝山海关总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大败后退出北京。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和意义。
2.能力目标: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形成国际意识,理解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
分析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
3.情感目标: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认识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丑恶行径,理解中国共产党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和平的坚定决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
三.教法设计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教学法;情感体验法
四.教具准备
电子白板课件相关影像制品和图片
五.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电子白板播放《十月是你的生日》视频,教师设问:十月一日是我们祖国的生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的艰苦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那么,新中国是哪一年建立的?中国共产党为筹建新中国做了哪些准备?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新中国的诞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
(板书)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
六、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一>、开国大典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共同纲领》(国名、国家性质、施政方针)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
(3)确定国旗、国歌、国都、纪年方法
(4)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
<二>、西藏和平解放七、教学反思。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案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案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点2.掌握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施政方针、国家机构、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年等)教学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自我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时间是()a 1911、10、10b 1919、5、4c 1921、7、1d 1949、10、12、1949年10月,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标志性事件是()a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开国大典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 中共一大的召开3、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a 辛亥革命的成功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c 南京的解放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4、1949年10月1日,这个光辉而伟大的日子被永远载入史册。
下列事件与它有关的是()a 开国大典b 抗美援朝c 文化大革命d 三大改造5、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因此这一天成为中国的()a 国庆纪念日b 青年节纪念日c 建军节纪念日d 建党纪念日6、北京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
1949年居住在北京城的居民可能看到的是()a 英法联军烧杀抢掠b 康、梁组织公车上书c 慈禧太后仓皇出逃d 开国大典7、1951年,我国()得到和平解放a 西藏b 新疆c 内蒙d 云南。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杨洋一、教材分析:《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部编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的一课时的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中华儿女经过艰难曲折的救亡之路,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在本课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了解新中国成立的过程,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宏大历史场面,体会新中国诞生的意义以及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感受新中国成立时举国上下欢庆的气氛,体会全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激动心情。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有关国旗、国歌和国徽的知识。
3.通过相关资料的认识交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好好学习,振兴中华。
三、教学重难点了解有关国旗、国歌、国徽的知识,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四、教学准备1.新中国成立时的录像资料。
2.国旗、国歌、国徽的相关资料3.学习单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历史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一课。
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观看《开国大典》的片段)视频看完了,老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从这个视频中你们知道了些什么?老师要提问了(学生回答):1.这是哪一天?他们在干什么?这是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2.举国上下的老百姓为何如此激动?近代的中国,由于战争的不断爆发,使广大中国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饱尝了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终于盼来了胜利。
大家怎能不激动。
过渡:1949年10月1日15时,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二、活动探究,学习新知师:新中国成立了,这个国家由谁来领导呢?当时在中国有许许多多的党派,这些党派非常支持革命,可以说中国革命成功,离不开各党派的支持和帮助,于是中国共产党提议召开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第一篇:《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领导人,确定了国旗、国歌、首都和公元纪年,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
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大致经过。
通过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或相关的影视资料,对开国大典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小组内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中央解决西藏问题时,为什么要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西藏和平解放,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并认识和平解放是最终目的,同时理解到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学生在了解开国大典具体史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革命的历程,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主题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材通过开国大典与西藏和平解放两个子目来体现本主体。
开国大典一目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筹备情况、庆典盛况和伟大历史意义。
西藏和平解放一目介绍了和平解放西藏的主要过程及其重要性。
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统一的完成,各民族的大团结得以实现,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一个表现,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本课重点是开国大典。
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后,就积极筹备建立新中国。
各民主党派和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空前团结,为新中国的建立出谋划策。
1949年9月,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各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云集北京,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隆重举行。
经过与会代表的广泛讨论协商,制定了新中国的大政方针,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政府主席。
确定了国旗、国歌、国都和纪年方式,还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小学道德与法治_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学情分析从生理发展来看,这个时期的学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形成了与他们的年龄相适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处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事情的能力,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知识。
从知识能力来看,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大部分同学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尚可,但是年龄较小,学生自制力欠缺,有部分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很大一部分同学注意力集中难以持久,导致上课时需多次提醒学生,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极个别同学勉强完成学习任务。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效果分析在本课学习过程中,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核心,本课教学老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学生小组探究学习积极性很高,新中国的诞生,通过语音视频导入新课,学生很感兴趣。
农民翻身得解放设计了图片,通过新旧对比,学生印象深刻,达到了预定目的,废墟上的巨变,通过工业,科技和国防的迅速发展,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共和国的焕然一新,视频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教育效果直观可信。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课堂合作探究很好的锻炼了学生搜集资料,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中国共产党,很好的完成了知识、能力、情感的三维目标教学。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材分析《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泰山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内容,借用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的一句话,这自然会让人们想起开国大典的盛况,因此教材介绍了新中国诞生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开国大典的盛况,农民翻身解放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接着用生动的事例,让我们感受废墟上的祖国现在是焕然一新,通过列举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巨大成就,突出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从此,社会主义中国走向了世界舞台,旨在让学生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测评练习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________,首都是_________2我国确立了_________的外交原则,并始终不渝地奉行______外交政策。
小学苏教版品德五年级下册 1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2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奋斗的曲折历程,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始。
能力目标:尝试多渠道地搜集有关开国大典及国旗、国徽常识的资料,并对已有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归类,从中了解有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大场面,了解国旗、国徽的象征意义。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难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过程:活动一、歌曲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旋律优美的老歌,让我们看着歌词,认真听,相信你的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许多画面。
(播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指名交流(点:你还联想到了什么呢?旧社会穷人们吃不饱、穿不暖。
你们肯定在电影或电视中看到过那个年代的生活,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吗?)小结导入:一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似乎把我们带到了苦难的旧中国。
那你们知道这苦难的岁月在哪一天划上了句号?(1949年10月1日)就是在那一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齐读课题(板书)活动二、初步了解《开国大典》1、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大声宣告新中国成立,便意味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日子。
让我们一起去北京天安门广场回味开国大典时的情景吧!(播放《开国大典》)2、同学们,看了《开国大典》的片段,你觉得最让你激动的是哪一个场面?指名交流3、广场上不论是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也不论是工人、农民、商人还是知识分子,他们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他们为什么如此欢乐呢?你能体会到他们的心情吗?指名交流。
4、是的,人们如此欢乐,那是因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就让我们代表欢乐的人群一起来喊一喊吧——(齐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板书圈点站起来)过渡:但是谁又能忘记过去的一幕幕呢,中国人民为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封建主义的统治,进行了100多年不屈不挠的斗争啊!活动三、回顾那段岁月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那段曲折的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看课文P5-6小字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创造的
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课件
四个第一: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第一颗
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4、讨论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义: 小组展示:国防加强
1、视频导入:弱国无外交。
2、阅读课文P7内容找出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方面的举
教学重点
难点
新中国诞生的盛况及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谈话法、材料教学法等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等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
目标
媒体使用
及分析
新 中 国的诞Th
新中国诞生的盛况及过程
1、课件导入新中国诞生的情景,学生阅读再次感悟新中国诞生的伟大意义。
2、学生阅读p2-3页内容,知道新中国诞生的标志:国旗,代国歌和首都。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
农民翻身做了主人
课件
议一议:爷爷说,过去把煤油叫“洋油”,火柴叫“洋火”
自行车叫“洋车子”……为什么这么多日用品的名字都带
“洋”字?
引入新课:旧中国工业科技落后
1、阅读课文P5正文内容,感受新中国工业与科技的成
中国工
废 墟 上的巨变
工业出现,科技兴起,国防加强
就:
(1)工人、知识分子积极劳动。
(2)煤炭、钢铁、石油等产量直线上升
中国外
交独立
,
视频,课件
走向世界舞台
外交上的巨大成就
措:
小组展示:
(1)废除了侵犯我国主权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2)取消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
(3)结束了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历史
(4)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奉行和平外交政策
3、阅读P7-8内容看图片,谈外交
新中国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中国作为一个外交独
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立的国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新中国
诞生的意义
课件
农 民 翻身 得 解放
土地对农民的作用
学生阅读p2-3页内容,小组讨论解放前农民为
什么生活贫困?分得土地有什么作用? 小组展示:
1、大多数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
2、通过图片对比,解放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劳动积极性提高,促进农业发展,解决温饱问题。
3、翻身农民更加拥护新生政府,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课名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省份
市
区/县
单位全称教师姓名学科思想品德学科(版
本)
泰山版
章节
第一单元第一课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
能力目标:能说出新中国日益发达强盛的事例,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知道新中国成立的基本概况及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