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导学案
1课十月革命导学案

A.颁布《土地法令》B.成立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C.将铁路、银行收归国有D.与同盟国缔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7.新生的苏维埃政府是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其标志包括…………………………………()
①建立了新型无产阶级政权②将铁路、银行收归国有③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4.俄国十月革命推翻的是………………………………………………………………级临时政府D、七月王朝
5.二月革命是一场…………………………………………………………………………()
A.社会主义革命B.兼有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双重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自上而下的贵族革命
④与德国、奥匈帝国议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包括……………………………………………………………()
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③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④鼓舞了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政权两种政权的不同点
两种政权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苏维埃政权
领导者不同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采取的措施不同
反动、反人民
符合人民利益
所代表的利益不同
资产阶级
广大工农群众
结论
只有代表人民利益的政权才会得到人民的支持
二:巩固政权的斗争:P4看教材了解。
1、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1)国际: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发动了武装干涉。(2)国内:俄国的地主、资本家和沙皇的军官掀起了叛乱。
2.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整理到P4动脑筋处):(1)它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国家;(2)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4)列宁和布尔什维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5)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导学案

第五单元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导学案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导学案2练习巩固1.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
”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建立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十月革命的胜利2、马克思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应该首先在欧洲比较发达的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但十月革命却发生在比较落后的俄国,对此你的看法应该是 ( )A.马克思对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预言是错误的B.俄国十月革命是“早产”的,其结果已经证明C.十月革命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D. 马克思主义要结合实践不断得到发3、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委员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
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A.俄国共产党沙皇政府 B.俄国共产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布尔什维克党沙皇政府 D.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政府4.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A.二月革命的爆发 B.《四月提纲》的提出C.七月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5.某一部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
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1640年英国的伦敦 B.1871年法国的巴黎C.1917年俄国的彼得堡 D.1949年中国的南京3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导学案。
俄国十月革命导学案

俄国十月革命
学习目标:
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和历史意义等基本史实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1、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
2、十月革命的重大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知识点梳理:
1、二月革命的时间、结果、性质是什么?
2、十月革命的
时间:
领导者:
指挥部:
结果:
主要特征:
性质:
建立政府:
3、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4、十月革命后,国内战争和苏维埃政权的巩固是怎么做的?
5、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性质+地位+作用)
想一想:
1、哪些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2、试比较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
3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当堂练习:
一:
1、“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具体指俄国发生的什么事件?
3、列宁清扫的对象主要指什么?
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传播是在哪次运动中,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谁?为此创办了什么报刊?
2、中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名称、建立时间及地点?
三、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指导的各国革命斗争
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标志性事件——
2、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后的第一次伟大实践——
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后指导的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4、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指导的中国革命——。
世界史下1-4课俄国十月革命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导学案学习目标独立试航根据学习目标,通读课文归纳出知识点并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一、二月革命:时间:------------- 原因:-------------- 结果:推翻了--------------建立了---------------和工人士兵建立的------------------同时存在。
-----------掌握实权二、彼得格勒起义(1)时间:----------------- (2)起义总指挥部:---------------(3)指挥者:-----------------(4)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后,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政府------------- ,-----------------当选为主席。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指的是------------------------------三、1918年3月,苏俄的首都从---------------迁到----------------------四、十月革命的意义五、苏俄政府建立后,采取了那些措施?六:中考模拟:一、选择题1.俄国十月革命发生于()A.1917年 B.1919年 C.1921年 D.1922年2.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发生于公元1917年10月17日B.首先取得莫斯科起义胜利 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领导人是列宁3.2008年,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第三站选择在有“革命的城市”之称的圣彼得堡(彼得格勒)举行,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革命的城市”,因为它是()A.十月革命的发生地 B.俄罗斯的政治中心C.俄罗斯的经济中心 D.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前沿阵地4.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并立的政权是①沙皇政府②人民委员会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④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 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5: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世界的影响,这一事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导学案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记住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发生的时间;二月革命后两个并存政权的名称。
简述彼得
格勒武装起义的基本过程;知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时间、标志、领导人和首都。
概括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采取的重要措施。
2.认识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力量;认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和艰巨性;认识领袖人物和革命政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P2—5、《同步导学》P1“名师导学”,完成《同步导学》P1—2填空、选择题,再弄清以下问题,不懂的问老师或者查资料:
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国的影响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二月革命有什么关系?
2.俄国二月革命的领导者和性质是什么?
3.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哪两个并存的政权?为什么二月革命后会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4.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内外政策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5.为什么列宁要秘密地到彼得格勒的斯莫尔尼宫?他去做什么?
6.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时间、地点、领导和指挥、起义主力、起义的经过和结果、意义)
7.为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8.新生的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为什么要与德奥议和并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9.为什么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俄国十月革命导学案

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导学案主备教师:审核教师:使用时间:课型:预习、展示、反馈课班级: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
2.懂得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选择,掌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社会主义观。
3.学习列宁的革命首创精神,认识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及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如何理解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知识链接】三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措施:①加强红军的建设。
②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原因:十月革命胜利后,不甘失败的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为了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经济力量战胜敌人,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
结果: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最终战胜了敌人。
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一)新时代的曙光1.背景:1917年3月,俄国爆发“__________”,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与__________代表苏维埃同时存在。
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利。
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2.过程:布尔什维克党在1917年8月提出武装起义的方针,11月6日_______来到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11月7日,取得胜利。
3.结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选为主席。
1918年3月,苏俄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________________。
4.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1)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武装干涉苏俄革命,苏俄国内也发生反革命叛乱,企图把新生的_____政权扼杀在摇篮中。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导学案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课程标准】1.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2. 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和意义,提高总结归纳的能力;2、小组成员积极讨论,探究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培养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激情投入,享受学习的快乐。
【自学检查】1、?四月提纲?的内容。
2、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
【重难点阐释】 1、革命性质:革命的性质应该由革命所要完成的任务来决定。
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封建制度,扫除资本主义开展的障碍;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原那么上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阶级。
2、注意时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名称使用的都是俄历,公历应该分别发生在3月份和11月份,识记时不要搞错了。
【自学引导】根底知识梳理:一、十月革命的背景1、物质条件:1861年改革推进的工业化,为资本主义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2、社会根底:改革不彻底,政治上;经济上,使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锋利。
3、外部因素:一战使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出来,加深人民群众的痛苦与不满。
二、十月革命的过程1、二月革命:〔1〕时间:〔2〕结果: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形成两个政权即和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1〕背景:临时政府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俄国社会开展,继续进展战争。
〔2〕内容:①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夺取政权,实现。
②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
③提出退出战争。
〔3〕意义:为俄国指明了方向,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逐渐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3、十月革命〔1〕背景:1917年7月,临时政府使用武力镇压革命,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的方针。
〔2〕过程: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午夜,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三、结果: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宣布一切政权转归,并组成新政府。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导学案.doc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联系俄国实际情况,总结出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
2.通过列表格,比较出“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不同。
3.概括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政权的巩固。
掌握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十月革命发生的原因及意义。
难点:对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理解。
一、新时代的曙光1.二月革命(1)时间:年月。
(2)结果:推翻统治,出现了与两个政权同时并存的局面。
2.十月革命(1)背景:①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②1917年4月,回到彼得格勒,受到工人和士兵的欢迎。
8月,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的方针。
(2)经过:①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一一,领导起义。
②月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3)结果:起义胜利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选举为主席。
(4)巩固政权的措施:①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政权;1918年3月,迁都o②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③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o④军事上,从1918年到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
二、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国内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革命。
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由此诞生。
2.世界意义: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的统治,推动了的发展,鼓舞了人民的解放斗争。
【合作探究】【问题1】列表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名称时间性质革命任务结果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问题2】俄国为什么会爆发十月革命?【问题3】二月革命后,为什么会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1.列表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名称时间性质革命任务结果二月革命1917年3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沙皇统治两个政权并存十月革命1917 年11月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问题2】俄国为什么会爆发十月革命?(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使得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工人运动不断高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课程标准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课前预习案:一、历史条件1.客观:①物质条件:19世纪60年代改革,推进,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②社会背景:由于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存在着大量残余,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社会矛盾尖锐。
③现实原因:使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了出来,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革命。
2.主观条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成熟,革命力量强大。
二、过程1.二月革命掘沙皇(1)经过:1917年3月8日,彼得格勒工人和市民举行示威游行并转变为____________。
(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结果①推翻了__________王朝。
②资产阶级建立起____________。
2.《四月提纲》指方向(1)背景:____________没有满足民众要求并继续进行________,俄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
(2)内容①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实现____________革命。
②通过____________政权去实行____________。
③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3)作用:成为____________的纲领,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3.七月流血抛幻想4.十月革命现曙光(1)准备:1917年7月,______________确定了__________的方针。
(2)过程:1917年11月6日,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武装________、________发动起义。
(3)结果: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胜利。
三、结果1.建立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了《____________》和《土地法令》,成立了新政府——____________。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新型社会主义的政体特点(1)立法与行政权力统一,代表由人民民主选出。
(2)全俄______________是最高权力机构,选举政府即人民委员会。
(3)人民委员会拥有____________。
四.意义(1)开辟出俄国____________发展的道路。
(2)给各国无产阶级和____________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模式。
课堂探究案:1.怎样理解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提示: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2.试分析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不同点(提示:从目的、性质、结果分析)3.十月革命的特点有哪些?(提示:可从理论角度、革命道路、革命方式、革命阶段性等方面分析)4.苏维埃政权实行的是分权制衡的原则吗?课堂训练案:一、单选题: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B.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2.2007年11月,在纪念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90周年的历史学术年会上,历史学家较为一致地认为: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 B.资产阶级积极领导革命C.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D.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俄国二月革命后形成了特殊局面,主要表现在A.两个政权并存 B.继续参加一战C.群众运动不断高涨 D.苏维埃政府成立4.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不同是A .领导者不同 B.主力军不同 C.客观条件不同 D.性质不同5.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有①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胜利②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④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6. 下列各项中,对苏俄时期苏维埃性质的准确表述是A.相当于议会的立法机构 B.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C.工人士兵等阶层的协商机构 D.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7.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俄国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 B.打破了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8.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4月16日,列宁及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
——《全球通史》材料二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就越得人心。
那些在4月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全球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了哪些主张?(2)依据材料二和历史背景,说明列宁的主张为什么被认为“似乎是十分荒谬”的?(3)根据材料说明列宁的主张为什么“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课后巩固案:1.20世纪初,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的最主要原因是( )A.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很不彻底B.俄国是沙皇专制统治C.俄国虽已开展工业化,但广大农村落后D.一战给俄国带来了巨大损失2.列宁在二月革命以后回到俄国,并发表了重要演说。
一位支持者在整理他的这一演说的内容时共列举了四条,其中错误的是( )A.要坚决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沙皇统治B.无产阶级需要夺取政权,然后去实行土地改革C.要实现社会主义革命D.提出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3.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材料中“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后来实现的主要表现是指( )A.立刻开始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B.推翻俄国沙皇专制统治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D.颁布《和平法令》,退出世界大战4.普列汉诺夫说《四月提纲》是“梦话”,并称“俄国的历史还没有磨出能烤制成社会主义馅饼的面粉”。
这表明他( )A.正确地分析了当时俄国的国情B.认为俄国当时尚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经济基础C.为俄国革命实现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指明了方向D.认识到俄国现阶段的任务是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四月提纲》材料二……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
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材料二中“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结论是怎样得出的?它和《四月提纲》的主张有何不同?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参考答案课堂探究:2. (1)从理论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首先夺得政权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进行了验证。
(2)从革命道路看,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中小城市和农村的道路,这正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
(3)从革命方式看,经历了由设想和平夺取到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4)从革命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课堂训练案:1 - 5 CCADA 6―8 DCD9. (1)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实行土地改革,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2)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对内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对外面临着一战战场上的严峻形势。
在这种内政不统一、外部战争继续的情况下,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主张似乎是荒谬的,但实质是列宁根据临时政府只要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会不断激起人民群众反对而提出的正确主张。
(3)临时政府不能解决人们渴望的和平、土地和面包问题,只有“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所以,时间证明了列宁的主张是合理的。
解析解答本题时应在认真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根据提出的问题,结合教材中有关俄国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转变的国内外背景进行分析,明确俄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课后巩固案:1—4 B A D B5. (1)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且制造了“七月事件”,和平夺权已不可能。
不同:《四月提纲》希望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而此时主张“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