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中期第1讲俄国十月革命课后作业课件

合集下载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41俄国十月革命课件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41俄国十月革命课件

2.[2014·四川高考]下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 1990~ 2006 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 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 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 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 命题思路 本题以对十月革命的调查为切入点,意在 考查认识历史结论的能力。
1.政治上:建立起人类社会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给殖 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2.经济上:使俄国摆脱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统 治,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3.思想上: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并丰富和发 展了马克思主义。
2.[2017·黑龙江大庆模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世界 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扬弃、全人类进入后国家 的“自由人联合体”时代的到来。尽管俄国十月革命未达 到上述理论设定的标准,但有些学者仍赋予其“世界革 命”的符号,主要依据是俄国十月革命( )
提示:不对。十月革命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一战只是 十月革命的催化剂。没有一战也会有十月革命,只是时间 的早晚而已。
2.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性质相同吗? 试答
提示:不同。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 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 义国家,是一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你能图解一下十月革命吗? 试答 提示:
4.十月革命为何能取得胜利? 试答 提示:(1)客观原因:①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俄国社会 矛盾最尖锐;②一战为其创造了国际环境;③二月革命胜 利奠定了基础。 (2)主观原因:①有广泛的群众支持;②布尔什维克党 的正确领导;③军队英勇作战;④及时采取措施巩固政权。
板块二 互动探究·分层突破

人教版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课件:十月革命成品(共36张PPT)

人教版高三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课件:十月革命成品(共36张PPT)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为什么不能满足人民要求?为什么继续帝国主义战 争?激化什么矛盾? 代表垄断资产阶级利益;转移视线、转嫁国内矛盾。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在革命面临向何处去的关头,列宁从国外流放地回来。在 布尔什维克党的会议上发表著名的《四月提纲》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 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 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 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资产阶级临时 政府继续进行的战争是掠夺性帝国主义战争,只有社会 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革命有和平发展的 ②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①《四月提纲》。是列宁于二月革命后 可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请结合材料及课本所学内容,讨论回答: 两个政权并存的形势下发表的报告。 ①上述内容出自什么文献?是谁在什么情况下制定的?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②文中“革命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指什么事件?分别 是什么性质的革命? 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的战争”指什么战争?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战争)。 ④列宁设想进行怎样方式的革命? ④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
沙俄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 专制制度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结论:矛盾复杂、危机四伏
材料三 1914年东普鲁士 之战,俄军伤亡 25 万之 结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沙皇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多; 1915 年的春夏大战 中,俄军伤亡和被俘人 员更是超过了170万人。 1917 年春,全国男性劳 动力中,已有近一半被 强征入伍,田地荒芜、 交通不畅,粮食供应紧 张,首都彼得格勒的存 这是1914年俄国的一张海报 粮只够维持一个月。
从经济角度看,俄国是怎样的国家?
结论: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但经济发展远远落后。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课件+教案+练习)-8.ppt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课件+教案+练习)-8.ppt

十月革命的经过
1、二月革命:1917年爆发了二月革命, 推翻了沙皇统治,罗曼诺夫王朝覆灭。 2、二月革命后的形势:俄国政治形象的基本特 点是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两个政权并存。其中临时政府是主要政权。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3、《四月提纲》的提出:列宁提出“全 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4、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 束。 5、十月革命的胜利:1917年11月7日,革命 爆发,推翻了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成立 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
上述资料反映了俄国哪方面的矛盾?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材料三: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 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 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 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 透顶,人民继承着1905年的传统),使得 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 ──《列宁选集》第26卷 材料中所说的“战争”指的是哪场战争? 它给俄国带来什么的影响?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1916年底,前线俄军尚有20多万 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能几个人合用 一枝。1917年春,全国男性劳动力中 已有近一半被强征入伍,使得农田荒 芜、交通不畅,造成粮食供应紧张, 首都彼得格勒底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 沙皇政府在战场上频吃败仗,在国内 危机四伏。
(2)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3)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育网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客 观
1、俄国是中等发展的帝国主义国家,具备 社会革命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2、保留大量封建残余,阻碍社会进步,各 类矛盾尖锐 3、一战则为其创造了有利时机。

俄国十月革命 课件--2023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俄国十月革命 课件--2023届高三人教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 接下来的日子有点躁动。七月的一天托拉斯基忽
然出现在保尔家门口,满身是血,好像是受伤了。保
尔赶紧扶他坐下。
• “我爸爸……被打死了。被临时政府开枪打死了
。”托拉斯基抽搐起来。保尔震惊了。

——摘自《钢铁是怎样炼成
的》
临时政府血腥镇压群众
(三)七月事件
• 1917年7月1日,临时政府下令俄军在西 方战线和西南战线发起进攻,俄军损失 惨重,人民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俄罗斯红场上的列宁墓, 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苏联解体之初,每到列宁诞辰或忌日,媒体和公 众人物都会就列宁遗体的保留与否、列宁墓的存 在意义进行激烈讨论。
课程标准
1、了解二月革命。 2、概述十月革命中的主要史实:
《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彼得格勒 武装起义、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二大、第 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等;
• 革命在首都取得胜利后性迅质速:席资卷产全阶国,沙皇尼 古 三百拉余二年世的被罗迫于曼诺3月夫1王5日级朝宣民覆布主灭退。革位命,统治俄国
• 历史上将这次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反对沙 皇制度的政治斗争称为二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捣沙皇
• 结果:
• 二月革命胜利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 的特殊局面:
(1)一个是占主导地位的、掌握全部政权 机关实行资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政府;
义开始了;
• 11月7日,除冬宫外,整个首都都落入起义者 手中,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发表了《告俄 国公民书》,宣告临时政府已被推翻;
• 11月7日晚攻下了资产阶级政府的最后堡垒。
过了一段时间,保尔在街上打听到了一个好消息,他 的邻居要从前线回来了,保尔听说政府已决定退出战争, 还给人民自由与和平。俄国人民终于可以过安定的日子 了!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课件: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共16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课件: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共16张PPT)
3.十月革命 (1)背景:①7月,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使用__________镇压革命。②方针:布 尔什维克党确定了__________的方针。③布尔什维克党掌握了更多地方苏维 埃政权的领导权。
(2)彼得格勒武装起义:__________月6日(俄历10月24日),彼得格勒武装起
A
3 研读教材.自主解标
2.《四月提纲》 (1)背景:______________没有满足民众的要求,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俄 国社会发展,继续进行战争。
(2)内容: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______________夺取政权,实现________革 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提出退出战争。
(3)意义:《四月提纲》成为______________的纲领,逐渐得到人民的支持 拥护。
1 课前学案评价
课前
预1习
各小组学案完成情况评价
课中
2 示标 研3习 探4究
5 达标
课后
跟6踪
课前 1
预习 课中 示2标 研3习 探4究
5 达标 课后 跟6踪
2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学习目标: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 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学习重点:十月革命历史条件及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探究十月革命的深远影 响。
B
4 合作探究.重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解
(B级)问题一
1.俄国二月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B、反对参加世界大战
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推翻临时政府
课前 1
预习 课中
2 示标 研3习 探4究
5 达标 课后 跟6踪
B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课件+教案+练习)-4.ppt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课件+教案+练习)-4.ppt

(2)主观条件:
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无产阶级受双重压迫,革命性较强;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有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育网 -
二、十月革命革命进程。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1917年间,俄国有一千五百多 万人被强征入伍;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 工人们每天被迫工作十小时以上。物价飞涨,工 人实际收入不断下降。截至1917年3月,俄国约 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于战争,四百多万人伤残。 材料二:1917年3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革命犹 如火山爆发,在短短几天之内就推翻了统治俄国 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历史上 称为“二月革命”。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列宁
材料五
(1)、俄国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 工人运动日益高涨。 (2)、有列宁领导下的比较成熟的无 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
(3)、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 义和伟大的导师。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导 言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 在十月革命的炮声中轰轰烈烈地登上历史舞台,在 二十世纪的历史长河中昂首挺胸地走了70多年。 1991年倾刻间却土崩瓦解,不仅社会制度从社会主 义迅速向资本主义演变,苏联也随着许多加盟共和 国的另立门户而成明日黄花。 十月革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还是个别人的策略、 计谋的结果 ?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不是发生在高 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发生在相对落后的俄 国?十月革命有怎样的历史意义?带着这些问题,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80多年前的俄国大地,了解那 场给世界带来巨变的十月革命。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1课件:1-8-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44张

高三历史总复习必修1课件:1-8-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44张

必修一 专题8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基础梳理
必修一 专题8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考点1 革命前夜的“火星” 1.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主观条件。 2.有利形势 (1)国内:________使得俄国的矛盾更加尖锐,革命 风起云涌。 (2)国际: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大多卷入战争,为俄 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必修一 专题8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典题示例
必修一 专题8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例1】
(2009· 福建文综,21)1917年11月8日,中国
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 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 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 电文中的“广义派”、“政府”分别指( A.俄国共产党 B.俄国共产党 C.布尔什维克党 D.布尔什维克党 沙皇政府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沙皇政府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5
课堂巩固
3
互动探究
6
课后强化作业
必修一 专题8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目标定位
必修一 专题8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课标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 展示 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考纲 要求 俄国十月革命。
考点 俄国十月革命道路与中国革命道路的比 聚焦 较;十月革命进程中的重大事件。
参考答案: 2.(1)一战
必修一 专题8 第2讲
走向高考 ·历史 ·人民版
考点2 帝国大厦坍塌——十月革命的过程 1.二月革命 (1)对象:________(罗曼诺夫王朝)。 (2)性质:______________。 (3)结果: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形成了两个政权并 存的局面。 2.《________》的发表:全面分析了俄国革命的特 点、前途等问题。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 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俄国十月革命课件人民版

(通史版)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俄国十月革命课件人民版

[问题探究 2]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客观原因:①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俄国社会矛盾最尖锐;②一 战为其创造了国际环境;③二月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主观原因:①有广泛的群众支持;②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③军 队英勇作战;④及时采取措施巩固政权。
提示
[轻巧识记] 十月革命的经过
[史料运用] (1)根据史料二,分析十月革命“第一阶段”与“第二阶 段”在性质和斗争对象方面存在哪些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第一阶段反对沙皇专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二阶段反 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属于社会主义革命。
(2)“国家政权问题”就是要从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建立新政权,列 宁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3)一战使俄国的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具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答案
历史解释 十月革命的特点
(1)指导思想: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 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胜利的学说。
A.民众主流认为是悲剧性革命 B.越来越多的人持冷漠化态度 C.认同伟大革命的人日益增多 D.形成了肯定和否定两大阵营 答案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2018·河南安阳一模)历史学家德·阿宁说:“在革命之前的几个月就 已经感觉到充满大革命的气氛,随时都有发生动乱的可能,这种感觉却不是 从布尔什维克、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那里显露出来的。”这说明俄国十月 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内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B.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 C.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 D.一战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 答案 A
解析
7.(2019·江苏如皋调研)《布尔什维克和世界大战》一书中写道:“这 个(资本家)政府给予人民的是军事管制而不是自由,它作为协约资本的人质, 一次又一次地把工人、士兵们驱向战争,甚至从来不试图开始和平谈判。” 针对此状况,列宁( )
A.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
答案 B
答案
解析 材料中“(资本家)政府”是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把工人、士 兵们驱向战争”说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为此列宁在《四月提 纲》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明显是对资产阶级 临时政府的不满,故 A 项错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二月革命,此时列宁提 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故 C 项错误;两个政权的并存 是二月革命胜利后俄国的政局,不符合材料主旨,故 D 项错误。
解析
11.(2019·昆明第一中学高三摸底)1919~1920 年,苏俄政府两次发表对 华宣言,声明废除对华一切秘密条约,放弃在华特权等。宣言中将“中国国 民”列在政府之前,行文中也以“中国国民”为宣言对象。苏俄此举旨在 ()
A.向中国输出革命 B.缓解国内的经济危机 C.传播马克思主义 D.加强与北洋政府的关系 答案 A
答案
解析 材料“布尔什维克党人提出……口号……布尔什维克党只有 2 万 多名党员,到了十月革命前,成为了 35 万人的大党”说明口号顺应了民意, 得到了民众的支持,为十月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有利条件,故 C 项正确。十月 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带领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A 项错误;十月革命后布 尔什维克政党获得了执政地位,与材料时间不符,B 项错误;二月革命后,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坚持参加战争,直到十月革命后才退出一战,D 项错误。
——《1917 年 8 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布)的一次大会决议》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尔什维克党最终夺取政权采用的是什么方 式?原因是什么?
(2)材料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的是什么现象?这 两个现象的性质是什么?
答案 (1)方式:暴力夺权。原因: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政权 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
A.超越无产阶级革命范畴 B.逐渐修正了既定目标 C.造成了广泛的世界影响 D.实现了东方非殖民化 答案 C
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十月革命是“‘引爆’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面 向东方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可知,列宁肯定了十月革命的世界影响, C 项正确。A 项与材料中的“世界影响”主旨不符,排除;B 项表述错误, 排除;D 项误读材料,排除。
解析
12.1918 年《土地法令》规定,立刻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把地主的 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 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这项措施的实施 ()
A.促使俄国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 B.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C.促进了苏俄工业化的迅速开展 D.使农民成为土地的所有者 答案 B
解析
3.(2019·江苏省四星级学校高三第一次调研)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了将 近三年,劳动群众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1917 年三八妇女节那天,俄国彼得 格勒妇女走上街头,高喊“打倒沙皇!打倒战争!”的口号。各工厂工人纷 纷响应。政府派警察和军队镇压,但军队支持罢工工人。当月 27 日晚,起 义的工人、士兵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苏维埃及其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这次 革命使俄国( )
答案
解析 十月革命被赋予“世界革命”的称号,突出十月革命对世界的影 响,故 A 项正确。B 项叙述的是新政权形式的地位,不能体现对世界革命的 影响,故排除;十月革命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故 C 项错误;D 项体 现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国内意义,故排除。
解析
10.(2019·新高考高三年级一轮综合测评)列宁曾将十月革命的主观动机 设定为“引爆”西方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晚年,他又重新诠释其实际功能, 其中包括面向东方落后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列宁眼中的十月革命( )
解析
5.(2019·江苏如皋调研)1917 年 4 月,普列汉诺夫等人指责列宁的“四 月提纲”是“说梦话”,只会以酿成社会灾难而告终。之后考茨基发表《无 产阶级专政》一书,认为“只有靠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大规模发展, 只有靠资本主义创造的并且集中在资本家阶级手中的巨额财富,社会主义才 会成为可能。”这说明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 )
解析
6.(2018·江苏苏州期末)有俄罗斯学者把俄国 1917 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 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 月阶段”和“10 月阶 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 )
A.着力推翻沙皇专制 B.推进俄国民主进程 C.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 B
A.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解决了民众的温饱问题 D.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答案 D
答案
解析 根据“打倒沙皇!打倒战争!”可知,这是二月革命的背景。二 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故 D 项正确。 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A 项错误;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 级临时政府,B 项错误;二月革命没有满足民众和平和面包的要求,没有解 决民众的温饱问题,C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苏联农业集体化道路和工业化的迅速开展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 故 A、C 两项错误;从材料没收地主土地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 维埃支配可得出是把土地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故 B 项正 确,D 项错误。
解析
二、非选择题 13.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伟大变革。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曾使革命和平发展……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消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 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到反革命的 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反革命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 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新高潮的任务。
答案
解析 推翻沙皇专制是指二月革命,不符合十月革命,故 A 项错误;不 论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还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 都是追求民主的,故 B 项正确;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是十月革命建立政权后的 措施,跟二月革命无关,故 C 项错误;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 D 项错误。
A.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B.应该采取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 C.俄国应重点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D.社会主义革命须依靠资产阶级
答案 A
答案
解析 材料认为依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才可能促使社会主义革命成功, 而当时的俄国却不具备这种条件,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四月提纲” 和平夺权的信息,故 B 项错误;四月提纲发表于十月革命胜利之前,故 C 项 错误;材料说明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导致无产阶级力量强大,不是依靠资 产阶级,故 D 项错误。
答案
解析 根据材料“1919~1920 年”“废除对华一切秘密条约,放弃在华 特权等”等信息,可以看出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俄国向中国宣传其革命的理 念与思想,故 A 项正确。材料与缓解国内的经济危机无关,故 B 项错误;材 料未涉及马克思主义,故 C 项错误;苏俄的举动主要是为了宣传社会主义革 命,扩大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让其在其他国家能够取得胜利,从而壮大社 会主义的力量,并不是为了加强与北洋政府的关系,排除 D 项。
解析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认为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因 为这样会同支持临时政府的苏维埃发生对立,会脱离群众。列宁提出的口号 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 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解,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 克党人提出了“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这最简单的口号直击人心。三 月份,布尔什维克党只有 2 万多名党员,到了十月革命前,成为了 35 万人 的大党,由此说明当时( )
A.实现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 B.布尔什维克政党获得执政地位 C.民意成为革命发展的推力 D.俄国退出一战急需土地和面包 答案 C
解析
2.(2019·广东梅州五华中高三第二次阶段考)下表是俄、德、美三国在 一千人以上的大型企业中,工人占国家全部工厂工人数的比重情况。材料意 在说明十月革命时( )
国家 俄国 德国 美国 年份 1902 1907 1909 比重 47.8% 15% 17% A.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 B.国际工人阶级走向联合 C.俄国无产阶级战斗力更易发挥 D.国际工人援助了十月革命 答案 C
解析
4.(2018·河北衡水联考)俄国的二月革命和中国的辛亥革命、新民主主 义革命就其性质而言,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主要是基于它们的( )
A.领导阶级 B.革命主力 C.革命背景 D.革命任务 答案 D
答案
解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中共,俄国二月革命和辛亥革命的领 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故 A 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是无产阶级、农民 阶级,二月革命是无产阶级,辛亥革命的主力是资产阶级,故 B 项错误;俄 国二月革命的背景是沙皇专制统治和一战,辛亥革命是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中国的君主专制已经结束,故 C 项错误;材料中的三次革 命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面对的革命任务均是反封建求民主,故 D 项正 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