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3章 第3节 第2课时 乙酸 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知识点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像CO 、CO 2、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化合物,它们属于无机化合物。

一、烃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烃的分类:饱和烃→烷烃(如:甲烷)脂肪烃(链状)烃 不饱和烃→烯烃(如:乙烯)芳香烃(含有苯环)(如:苯)3、烷烃的概念:碳原子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的饱和链烃,或称烷烃。

呈锯齿状。

4、烷烃物理性质:状态:一般情况下,1-4个碳原子烷烃为气态,5-16个碳原子为液态,16个碳原子以上为固态。

溶解性:烷烃都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熔沸点: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熔沸点逐渐逐渐升高;相同碳原子数时,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密度: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密度逐渐增大,但都比水的密度小。

5、烷烃的化学性质①一般比较稳定,在通常情况下跟酸、碱和高锰酸钾等都不反应。

②氧化反应:在点燃条件下,烷烃能燃烧;③取代反应(烷烃特征反应):在光照条件下能跟卤素发生取代反应6、烷烃的命名:(1)普通命名法:把烷烃泛称为“某烷”,某是指烷烃中碳原子的数目。

1-10用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11起汉文数字表示。

区别同分异构体,用“正”,“异”,“新”。

正丁烷,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2)系统命名法:①命名步骤:(1)找主链-最长的碳链(确定母体名称);(2)编号-靠近支链(小、多)的一端;(3)写名称-先简后繁,相同基请合并.②名称组成:取代基位置-取代基名称母体名称③阿拉伯数字表示取代基位置,汉字数字表示相同取代基的个数71.氧化反应 I .燃烧C 2H 4+3O 2−−→−点燃2CO 2+2H 2O (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II .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为CO 2,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CH 2=CH 2+Br 2−→−CH 2Br -CH 2Br (能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在一定条件下,乙烯还可以与H 2、Cl 2、HCl 、H 2O 等发生加成反应CH 2=CH 2+H 2CH 3CH 3CH 2=CH 2+HCl CH 3CH 2Cl (氯乙烷:一氯乙烷的简称) CH 2=CH 2+H 2OCH 3CH 2OH (工业制乙醇)3.加聚反应 nCH 2=CH 2(聚乙烯)注意:①乙烯能使酸性KMnO 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配套课件:第3章 有机化合物3.2.1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配套课件:第3章 有机化合物3.2.1

CH2 CH2+H2O CH3— CH2OH(制乙醇) ①进行乙烯与 Br2 的反应时 ,一般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且生 成的 1,2 二溴乙烷是无色的。 ②利用乙烯能使溴水褪色而烷烃不能使溴水褪色 ,既可以区别乙烯 和烷烃 ,也可以除去烷烃中混有的乙烯气体。 ③为制得纯净的氯乙烷 ,应用乙烯与 HCl 的加成反应而不宜用乙烷 与 Cl2 的取代反应。 因为乙烯与 HCl 的加成产物只有一种 ,而乙烷与 Cl2 的取代产物是多种氯代烷的混合物。
目标导航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问题 导学
即时 检测
一二 三
答案:(1)D (2)CH2 CH2+HCl CH3—CH2Cl (3)由于烷烃的卤代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而且反应很难停留在一 元取代阶段,所以得到的产物往往是混合物;而用乙烯和 HCl 反应只 有一种加成产物,所以可以得到相对纯净的产物 (4)氯乙烷的沸点较低(12.27 ℃),易挥发而吸收热量 ,使局部冷 冻麻醉
目标导航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乙烯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2 CH2 CH2 CH2 CH2+Br2 CH2+H2 CH2+HCl CH2+H2O CH3— CH3 CH3—CH2Cl CH3CH2OH
目标导航
自主预习
合作探究
交流 2 将乙烯通入溴水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现象有何异同? 答案:乙烯能使溴水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颜色褪去,但反应后溴 水溶液会出现分层现象,下层出现一层无色的油状液体;反应后的四 氯化碳溶液则不会出现分层现象。
重点难点 1.了解乙烯的分子组成、 结构 和化学性质,掌握结构与性质 的关系。 2.掌握乙烯的加成反应。
目标导航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烷烃的化学性质:烷烃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不易发生氧化、还原、加成等反应。
烯烃的性质和反应
双键加成反应:烯烃中的碳碳双键可以与氢气、卤素单质等发生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烯烃可以被氧化生成酮或羧酸
聚合反应:烯烃可以发生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工业应用:烯烃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合成橡胶、塑料、纤维等高分子材料
炔烃的性质和反应
05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烷烃的性质和反应
烷烃的反应:烷烃的主要反应是取代反应例如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甲烷和氯化氢。
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是指具有相同分子式但结构不同的现象例如正丁烷和异丁烷。
烷烃的物理性质:烷烃的熔点、沸点、闪点等物理性质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升高。
芳香烃:含有苯环的烃类具有特殊的芳香性是许多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烯烃: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具有不饱和性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0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容易完全失去电子也不容易完全获得电子。
碳原子之间可以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形成稳定结构。
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单键、双键和三键等多种类型的共价键。
碳原子可以通过链状、环状和芳香族结构等多种方式连接形成复杂有机分子。
分子式的确定
元素分析法:通过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来确定分子式
摩尔定律:通过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密度来计算分子式
质谱法:通过测定有机化合物在质谱仪中的质量来推算分子式
红外光谱法:通过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来确定分子式
糖类:由多个碳原子和羟基组成的化合物如葡萄糖、果糖等。
酯类:由醇和酸通过酯化反应形成的化合物如乙酸乙酯等。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课件(共33张PPT)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
??做鱼时放些酒和 醋,鱼就能去除腥味, 香味四溢,那是为什 么呢?
CH3—C—OH 醋 O
C2H5—OH 酒
2、酯化反应:
酸跟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O
O
浓H2SO4
CH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H+H—O—C2H5
CH3—C—O—C2H5 + H2O
乙酸乙酯 油状物,有香味
注意: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不料,二旬后黄昏时,他经过此缸时,忽然闻到一 股香甘酸醇的特殊气味扑鼻而来。他好奇地走进小缸, 伸手指沾指一尝,虽然不是一般的酒味,但给人另外一 种鲜美爽口的特殊感觉。心想,这东西喝是不成的,但 用来拌菜和煮汤如何,很值得一试。于是就唤来徒儿们 ,用它干拌了一盆黄瓜又煮了一盆鲫鱼汤来试试。弄好 后大家一尝,无不拍手,齐声叫好。
3、下列物质中,既能与NaOH反应,又能与NaHCO3 反应的是( B )
A. —OH
B. CH3COOH
C.CH3CHO
D.CH3CH2OH
讨论:喝醋能解酒吗?
有人说:人是物理和化学反应的总和.其实,人是一个整体.他的整个生理过 程是不能简单的用化学和物理来衡量.同样,对于醋能否解酒,也是不能单 纯的用乙酸和乙醇的化学反应来解释.毕竟,它也是人的一种生理过程.
药品:镁粉、NaOH溶液、CuSO4溶液、Na2CO3粉末、
Na2SO3粉末、乙酸溶液、酚酞、石蕊
讨论:
1、乙酸具有酸的哪些通性?(设计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
2、乙酸的酸性与碳酸和亚硫酸比较, 酸性谁强谁弱? 酸性:H2SO3 >CH3COOH>H2CO3
这能行 吗?
● 2CH3COOH + CaCO3=(CH3COO)2Ca + H2O + CO2↑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化学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高中化学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教案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一、本章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即要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最基本的知识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

二、本章内部结构关系1、本单元结构关系烃(甲烷、乙烯、苯)→烃的衍生物(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

教材基本采用了从生活实际或者探究实验入手,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再上升到从结构的角度去深化认识,体现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2、知识点及要求了解甲烷、乙烯、苯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化工生产中的作用,了解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重点认识典型的化学反应(取代、加成)的他点。

通过对典型有机物分子结构的认识,体会分子结构的特点对性质的影响在有机化学中的重要性。

结合生活经验和化学实验,加深认识一些物质对于人类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通过对集中典型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学习,感受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的区别和联系,初步学会研究有机物的思维方式和思路,形成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

三、本章相关内容的新旧对比分析从新教材的篇幅内容上看,精简了以下内容烷烃的命名烯烃的性质。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乙炔的性质。

乙醇的消去反应、苯酚的性质。

乙醛和甲醛的性质。

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

对蔗糖、麦芽糖和油脂的结构要求降低了要求。

对淀粉、纤维素、油脂的水解降低了要求。

对高分子合成材料只做了简单的介绍。

增加了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专题介绍四、本章课时安排及教学重难点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教学重点:(第一课时)甲烷的结构特点和甲烷的取代反应;(第二课时)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教案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二课时乙酸教案【背景与教材分析】本案例是以《高中化学必修二》中的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中课堂教学的两个情景为背景设计的,分别是学生合作拼装乙酸的球棍模型和学生分组合作验证乙酸的酸性。

我们崇义中学是省重点学校,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一年的年青老师。

该节课是一节公开课,高一(10)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化学基础较好,能够积极踊跃地参与进来,为师生互动营造了非常良好的氛围。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和化学实验了解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2、通过乙酸结构、性质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的重要影响。

3、学生能用已知的知识解释见有机物的性质。

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难点:从结构角度认识乙酸的酯化反应教具:多媒体、乙酸、冰醋酸、球棍模型、镁带、NaHCO3粉末、乙酸溶液、石蕊、教学过程:[引入]糖醋鱼,松鼠桂鱼,香甜可口,酸酸的,看得人直流口水,你知道他们的美味离不开一种重要的调料,是什么吗?[多媒体展示课题]《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乙酸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质,我们常用的调味品食醋,其主要成分就是乙酸,因此乙酸又叫醋酸,普通醋含醋酸3%~5%,山西陈醋含醋酸7%。

[自主学习]观察乙酸(颜色、状态、气味),并总结乙酸的物理性质。

[多媒体]一.乙酸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无色液体气味: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沸点:117.9℃(低,易挥发)熔点:16.6℃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思维延伸]温度低于熔点时,无水乙酸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

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乙酸的一些外观特征,那么乙酸分子的内部结构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看乙酸分子的结构模型。

[多媒体] 学生观察乙酸分子的模型。

[学生活动]书写乙酸的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式。

[多媒体]二、乙酸的分子组成与结构:分子式: C2H 4 O2官能团:羧基(—COOH)对乙酸的结构进行简单分析。

高中化学_乙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乙酸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一化学乙酸教学设计【教材内容】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第二课时乙酸。

【教材分析】乙酸在生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物,既是一种重要调料,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体现了乙酸的重要社会价值。

从教材整体上看,作为羧酸的代表物,掌握好乙酸的结构和性质,不仅是学习乙醇的巩固、延伸和拓展,也是学好酯类化合物的基础,更为选修五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存在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分析】对学生而言,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乙酸是一种酸,能解离出H+。

在有机物方面,学生已学习了烷烃、乙烯、苯和乙醇的基本知识,对有机物的结构及化学性质之间的联系有一定认识,了解了常见的有机反应类型,并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为深入学习乙酸的结构、特性和用途奠定了基础。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乙酸的基本物理性质,2、知道并会写出乙酸的官能团,了解其对酸类物质的影响,了解乙酸酯化反应原理并会写出酯化反应的方程式,能够复述酯化反应实验的步骤及作用。

3、了解一些乙酸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展示乙酸的模型及实物,进一步认识乙酸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2、采用复习回顾法学习乙酸的酸性。

3、采用生活情境引入、设疑、实验探究学习乙酸的酯化反应,明确酯化反应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乙酸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有机物跟日常生活和生产的紧密联系,渗透化学重要性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重点: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难点:乙酸的酯化反应原理【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一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问题讨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师讲解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想”“动手做”“动口说”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学法】(1)根据生活经验和指导阅读,获取乙酸的物理性质。

(2)根据实验探究乙酸的性质(3)通过图片了解乙酸的用途,通过视频了解醋的制作过程。

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2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科学探究《石蜡

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2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科学探究《石蜡

高中校本实验探索多角度探究石蜡油催化裂化一、使用教材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2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科学探究《石蜡油的裂化》二、实验背景(一)查阅文献《石蜡油的裂化》可以探究烯烃性质、了解烯烃可来源于石油,是高一化学有机实验引入烯烃非常重要的实验,如何优化该实验激发了老师们的探究兴趣。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该实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实验的温度、催化剂、裂化产物的性质。

(二)教学现状人教版教材实验从加热到完成实验需要15分钟左右,反应时间长、烯烃量少、现象不明显、成功率较低、存在易倒吸的安全隐患;改进的实验有很多优点,但很多一线教师师仍然回避“不做”。

把演示实验改成了“看”实验、“讲”实验。

化学学科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实验教学,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基于此,我校重视实验教学的设计,本实验就是适合引导学生科学探究和创新设疑的校本实验案例。

三、实验创新要点(一)探索适合高中生学情的多角度探究化学实验的校本实验(二)通过对实验的再实践和再探究,探索实验成败的影响因素,发现问题、创新实验、拓展实验探究方向、获取成果、培养学生严谨求学的态度和探索真知的精神。

(三)寻找实验过程中引起倒吸的本质原因,改进装置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提升实验的操控性、安全性。

(四)实验现象更明显:可以利用碎瓷片在有效的时间内安全的完成该实验。

(五)拓展裂化产物的检验,先检验液态生成物,再验证气态生成物,更直观的理解烷烃裂化的原理和反应进程。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在上一节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烷烃及其相关性质,知道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3~4人,能够通过查阅文献、讨论分析、合作探究、分组完成多角度探究石蜡油催化裂化。

五、实验内容(一)实验原理烷烃高温分解产生产生不饱和烃例:十六烷裂化、深度裂化原理(二)实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帮助学生掌握烷烃裂化、深度裂化原理2、过程与方法(1)实验过程中学生能提出问题,并通过对比实验、合作讨论、查阅文献、实践探究、数据分析等方法多角度探究石蜡油的催化裂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⑤与碱反应: • 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3COOH+Cu(OH)2===(CH3COO)2Cu+2H2O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⑥与盐反应: 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 • 与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新知识•预习探究
• • • • •
●学习目标 1.了解乙酸的主要用途。 2.掌握乙酸的组成与主要性质。 3.了解乙酸与人们日常生活和健康的关系。 4.学会分析官能团与物质性质关系的方法。
●新知预习 1.乙酸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C2H4O2 ,结构式: (1)分子式:__________ CH3COOH。 结构简式:__________ 甲基 羧基 (2) 乙酸可以看做是由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结合而成 羧基 的 , 官 能 团 是 __________( 结 构 简 式 为 __________ 或 —COOH 。 __________)
• 2.乙酸的物理性质 强烈刺激性 无色气味的 • 乙酸俗称醋酸 ______,是有 __________ 16.6℃ ____液体,纯净的乙酸在温度低于 ______时, 冰醋酸 水 乙醇 凝结成类似冰一样的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 称________。醋酸易溶于___和_______。 • 3.乙酸的化学性质 酸的通性 • (1)乙酸的酸性 • 乙酸是一种弱酸,具有__________,其酸性 CH3COOH CH3COO +H 比碳酸强。 红 • ①在水中可以电离出H+,电离方程式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烧煮糖醋排骨、醋辣白菜等时用糖醋调味, 既有独特的甜酸味,又可使钙、铁溶入汤汁 中,喝汤吃肉时钙、铁易被人体吸收。另外 醋还有保健与食疗的作用。醋还有降血压防 止动脉硬化和治疗冠心病及高血压的效果。 在食用大量油腻荤腥食品后可用醋做成羹汤 来解除油腻帮助消化。食醋的用途,举不胜 举,是什么物质在发挥作用呢?
• ③与一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 2CH3COOH+MgO===(CH3COO)2Mg+ H 2O 。 • ④与碱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 2CH3COOH+Cu(OH)2===(CH3COO)2Cu+ 2H2O。 • ⑤与一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 2CH3COOH+Na2CO3===2CH3COONa+ H2O+CO2↑。 • 常见酸的酸性强弱顺序为:乙酸>碳酸。
• 6.酯的用途 香水 • 人工合成的各种酯,可用作饮料、糖果、 香料 指甲油 __________、化妆品中的__________;也 溶剂 可用做____________、胶水的__________。 酯的混合物 • 很多鲜花和水果的香味都来自于 ____________。
• ●自主探究 • 1.俗话说酒是陈的香,原理是什么? • 提示:放置时间长的酒,部分乙醇被氧化为 乙酸,乙酸又可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 (2)乙酸的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透明的不溶于水的油状
香味 液体,且能闻到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浓硫酸 +H—O—C2H5 __________ △
• 4.酯化反应的概念: 酸 与 醇 酯 ____ 水 和____的反应, • ____ ____反应生成 属于取代反应。 浓硫酸 • 5.酯化反应的特点 加热 • (1)反应速率很慢,一般加入__________做 可逆 催化剂并__________。 • (2)反应是__________的。生成的乙酸乙酯 有机酸 在酸性条件下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酸 脱水 和乙醇。 • (3)酯化反应的产物是酯,一般由 __________与醇__________而成。
- +
• ③与活泼金属反应: • 与M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2CH3COOH===(CH3COO)2Mg+H2↑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④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CaO+2CH3COOH===(CH3COO)2Ca+H2O • 与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三章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三章
第2课时 乙酸
1
新情境•激趣入题
4 新考题•随堂自测
2
新知识•预习探究
5 新提升•达标作业
3 新思维•名师讲堂
6
新视点•专家博客
新情境•激趣入题
• 食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厨师在烧菜时,总喜欢在加了酒之后再放些 醋。于是菜就变得香喷喷的了,这种炒菜的 方法确有其科学道理,因为酒与醋在热锅里 碰了头,就会起化学反应生成香料——乙酸乙 酯,因此菜就有股香味了。 • 食醋有多种功能:它能杀菌消毒解腥。用醋 的蒸气熏蒸居室能杀灭病毒与病菌、防止感 冒与传染病。在浸泡腌制生鱼时加少量的醋 可以防止腐败变质。酯还能溶解营养素,如 无机盐中的钙、铁等,也能保护蔬菜中的维 生素C在加热时减少损坏。
• 2.乙酸也是一种含氧酸,它的酸酐是什么?
提示:乙酸的酸酐是 的羧基部分脱水而成。 ,是两分子乙酸
新思维•名师讲堂
• 乙酸的分子结构与性质 • ●思维导图
• ●教材点拨 • 1.乙酸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 2.乙酸的物理性质 • 乙酸是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熔 点为16.6℃,温度低于16.6℃时,乙酸就凝 结成冰状晶体,所以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 沸点117.9℃。乙酸易溶于水和乙醇。 • 3.乙酸的化学性质 • (1)具有酸的通性 • ①与指示剂反应,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 ②与活泼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以前的 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 2CH3COOH+Zn===(CH3COO)2Zn+H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