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2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

2005年世界人均GDP前10名国家
排序 国家 人均GDP 排序
1 卢森堡 69,056
6
2 挪威 53,465
7
3 瑞士 49,246
8
4 爱尔兰 46,335
9
5 丹麦 45,015 10
单位:美元/人 国家 人均GDP 冰岛 44,133 美国 42,076 瑞典 38,451 英国 36,977 日本 36,486
25 折旧
50
转移支付
120 政府购买
200
企业间接税
75 社会保险金 130
个人消费支出 500 公司未分配润 100
公司所得税
50 个人所得税 80
解:
1、GDP=C+I+G+NX =500+(125+50)+200+15=890 2、NDP=GDP-折旧=890-50=840 3、NI=NDP-间接税=840-75=765 4、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
为何入GDP
含义:企业把自己的收入转移到社会或其他 经济主体。如企业慈善捐款,消费者呆帐。
为何计入GDP:构成国民收入。
折旧为什么计入GDP 含义:资本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 为何计入:损耗后,要靠投资来补偿,包含
于总投资中。
得税-社会保险金+政府转移支付 =765-100-50-130+120=605 5、PDI=PI-个人所得税=605-80=
525
举例:2
某国如下国民经济统计指标: 政府财政税收500亿元,公司业主利润收入
600亿元,其中个人所得税100亿元,未分 配利润为6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20亿元, 工资总额为1500亿元,社会折旧总额为200 亿元,社会保障支付10亿元。 计算:GDP、NDP、NI、PI、PDI。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第一节国民收入的主要核算指标一、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GDP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核算,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总量。

在1993年以前,各国用的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此后,改用国内生产总值。

视频:国内生产总值注意:(1)指一国在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既包括本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也包括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在本国生产的产品与劳务。

(2)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

仅计算本年度产品价格总和,而不包括以前产出。

在某一年转手的以前建成的房屋的交易中房屋的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但在这一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是该年的劳务,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

(3)是指最终产品的总值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 goods :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

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通常包括:①个人与社会集团消费品、军工产品;②固定资产积累与储备;③净出口产品(进出口差额)。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 :在以后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经过一些制造或加工过程,但还没有达到最终产品阶段的产品。

例如,钢铁和棉纱就是中间产品。

许多产品既可作为最终产品又可作为中间产品。

例:煤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时是最终产品,作为发电与练钢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

实际计算中区分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非常因难。

(4)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产品,而且包括无形产品—劳务。

(5)按照市场价格计算◆不经过市场销售的最终产品(如自给性产品、自我服务性劳动等)没有价格,也就无法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价格是变动的,GNP的计算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GDP的缺陷:“我们有的GDP数字很好看,但不是增加了社会财富,是浪费了社会财富。

比如,建大桥,这是GDP,让大桥塌了、拆了又是GDP,再建一次大桥还是GDP,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真正形成的财富就那一笔。

宏观经济学答案-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全体国民生产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之和。

3.国内生产净值: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产值,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GDP扣去资本消耗的价值。

4.国民收入: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的总和。

5.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收入除去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后的收入,是人们可以直接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6.名义GDP:是指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7.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8.GDP折算指数: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

二、选择题BCACB CBCAB1.B。

最终产品是指最终供人们使用或消费而不是为了转卖或为进一步加工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

2.C.NDP=GDP-折旧。

3.A.从支出的角度,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属于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并没有相应的新价值被创造;从收入的角度,这笔救济金也并不属于劳动创造的要素收入。

因此不能计入GDP中。

4.C.投资包括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C属于存货投资。

5.B.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6.C. 判断一个变量是流量还是存量,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可以相加。

7.B.GDP是包括折旧的,所以其中的投资表示的是总投资而非净投资。

8.C.要素收入主要表现为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

股票分红属于公司利润。

9.A.净投资=总投资—折旧。

10.B.第六年的名义GDP=第六年的价格×第六年的产量=2第一年的价格×1.4第一年的产量=2.8第一年的名义GDP=2.8×500=1400。

三、判断题√√√√×××1.√.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所导致的价值。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22章一、a.属于微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个人和单个企业的行为。

b.属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其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经济变化对社会总体的影响。

c.属于微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霜冻对单个市场的影响。

d.属于微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单个企业工会对工资的影响。

e.属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汇率变动对整个国家出口的影响。

f.属于宏观经济学,因为反映的是国家两个整体衡量指标之间的关系。

二、答:这是一个关于节俭悖论的问题。

对于个人来说,当储蓄增加,个人的财富就会增多,这将会为将来的消费提供更高的水平,所以个人能在未来有更多的消费;而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来讲,当每个人增加储蓄的时候,就会导致国家的整体消费支出水平下降,从而使得企业不得不因为投资的减少而裁剪员工,最终导致个人收入进一步下降,消费者降低当前消费。

三、a.不一致。

凯恩斯在其《通论》中主张政府应该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干预措施来解决经济低迷。

b.大萧条这场巨大的灾难推翻了经济学家之前认为经济可以自我管理的观念,由凯恩斯提出了政府应该对经济进行干预管理的观念。

c.2001年政策制定着使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作用去刺激经济,使经济尽快走出低迷。

如果他们想大萧条时的政策制定者一样对经济放任其自我管理和调节的话,这张衰退势必会持续更长的时间,经济也会萎缩的更厉害。

四、答:在美国,拥有独立的专家小组来识别经济衰退,他们通过研究一系列的指标,主要包括就业和生产率等经济指标来确定一个衰退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而在其他国家,经济学家采用的规则是在整个经济产出中至少有连续两个季度的明显萎缩即为经济衰退。

五、略(自己根据自己当时的时间查询和比较)六、A.两国的经济周期具有相似性。

英国大约在1990-1994年处于经济衰退期,而在1994-2002年处于经济扩张期;日本大约在1997年之前都处于扩张期,在1997-2003年处于经济衰退期。

虽然日本的经济周期略滞后于英国,但两国的整体趋势是趋同的。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解答2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解答2

《宏观经济学》习题与解答(二)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基本概念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储蓄倾向平均储蓄倾向储蓄函数乘数投资乘数定量税比例所得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二、判断题(正确的用T表示,错误的用F表示)1、根据萨伊定理,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普遍生产过剩的危机不会发生。

()2、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涉及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3、在凯恩斯理论的消费函数中一定存在有AP C>MPC。

()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产出与计划支出相等。

()5、作为国民收人均衡条件的I=S与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是一致的。

()6、经济均衡既可表示为总需求与总产出相等,又可表示为实际投资与储蓄相等。

()7、凯恩斯定律认为在长期内,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只调整产量。

()8、如果前期期末储蓄存量为零,在不考虑借贷的情况下,当期的平均消费倾向不可能大于1。

()9、如消费函数斜率为正,则储蓄函数斜率一定为负。

()10、公司未分配利润可视为一种储蓄。

()11、凯恩斯明确地拒绝整个新古典分析方法。

()12、在三部门经济中,比例所得税税率越大,投资乘数越大。

()13、当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时,边际储蓄倾向大于平均储蓄向。

()14、由居民户消费函数进行简单加总,即可得出社会消费函数.()15、根据凯恩斯定律,可以认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必将扩展到充分就业水平。

()16、赤字财政将导致经济衰退。

()。

17、平衡预算乘数恒等于1。

()18、政府购买和税收同时增加一定数量时,国民收人会减少。

()三、单项选择题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的“投资一储蓄”,是指()。

A.实际发生的投资等于储蓄B.计划的投资恒等于储蓄C..经济达到均衡时,计划的投资必须等于计划的储蓄D.事后投资等于储蓄2、对凯恩斯“基本心理规律”的正确表达是()。

A.随收人的增加,消费也相应增加;而消费的增加又会促进收入的进一步增加B.收入的增长幅度总是大于消费的增长幅度C.消费额总是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有关D.收入的增长幅度总小于消费的增长幅度3、如消费函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则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A.递减;递减B.递减;不变C.不变;不变D.不变;递减4、已知国民收入为20亿美元,政府预算有2亿美元的赤字,国际收支逆差为2亿美元,储蓄额为4亿美元,则()。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答案一、名词释义1均衡产出或收入: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2消费函数:指反映消费支出与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但凯恩斯理论假定,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消费的惟一的决定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

收入和消费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

如果以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c=c(y),表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c=α+βy边际消费倾向: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以MPC表示。

δC表示消费增量,δY表示V收入增量,则MPC=△ C/△ y凯恩斯认为,MPC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降低,这意味着收入增加,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增量的部分越来越小。

4平均消费倾向:指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以apc表示。

c表示消费支出,y表示收入水平,则apc=c/y5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以议员人数表示。

δS表示储蓄增加,δY表示收入增加,则MPs=△ s/△ Y6平均储蓄倾向:指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公式为:aps=s/y7投资乘数:收入增加与投资增加之间的比率。

同样,Ki代表投资乘数,△ Y代表国民收入的增加,△ I代表投资的增量,那么ki=△ Y/△ 一、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为ki=1/1-mpc,其中mpc是边际消费倾向。

8.政府采购乘数:指国民收入变化与引起变化的初始政府采购支出变化之间的多重关系,或国民收入变化与导致变化的初始政府采购支出变化之间的比率。

如果△ G是政府支出的变化,kg是政府(采购)支出的乘数,那么:kg=△ Y/△ g=1/(1)-β)9转移支付乘数:指国民收入变化与导致这一数量变化的转移支付变化之间的多重关系,或国民收入变化与导致这一数量变化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之间的比率。

ktr=δy/δtr=β/1-β10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

宏观经济学第2讲

宏观经济学第2讲
28
恒等关系
由于将存货视为支出的一部分和将利润算 为销售和支出的差额,这使产出总是等于 支出,产出总是等于收入。这种关系就是 核算体系的恒等关系,但它并非关于经济 如何运行的表述。
产出=支出;产出=收入
29
二、核算方法之一:支出法的内容
GDP = 总支出 AE(Aggregate Expenditure)
公债利息
36
注意
后两者不计入GDP,我们要把与生产无关的, 既不提供物品也不提供劳务的市场交换带来 的价值排除在GDP 的计算之外。
37
4、净出口,计为 :NX = X ― M
X为出口,M为进口,出口应通过国外对最 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应计入GDP。
• 在GDP的统计中,为什么要减去进口M呢? 原因是国内消费支出,投资支出和政府购 买中既包括本国最终产品和劳务,又包括 进口品,只有从这三项支出中剔除对进口 品的购买支出,才能准确地衡量GDP。
从国外取得的产值( )外国公民从 该国取得的产值。
A、大于 B、小于
49
2、“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对 B、不对 C、可能对也 可能不对
50
3、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
51
4、在下列项目中,( )不属于政府购买?
外国要素在国内收入
17
GDP是指一个国家在本国领土上
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 市场价值的总和。
18
(2)GNP: 以人口为统计标准,无论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呆 在国内、还是国外,只要是本国常住居民所生
产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都计入GNP。
常住居民包括:常住本国的本国公民 暂住外国的本国公民 常住本国的外国公民

[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_OK

[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_OK


KD——存款乘数
2021/8/20
59
2、存款创造过程中的漏出因 素
超额准备金 现金的漏出 非支票存款
漏出因素使得存款创造作用相对衰减
2021/8/20
60
3、影响存款乘数的因素
• 影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因素:
• 一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
• 影响超额准备金率的因素:
• 宏观经济状况、持有超额R机会成本和有关规定等
2021/8/20
13
• 例2:如假定一国GDP总量为60000亿元,政 府希望GDP增加1%,即600亿元,政府购 买支出乘数为2.5,那么政府究竟应增加多 少购买支出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 如果政府想通过减税的办法来达到目的, 那么假定税收乘数为—1.5,政府应减少多 少的税收就可以达到目的?
• 政府希望税收和购买支出发生同量变化, 且不影响政府的预算收支平衡,那么应该 如何使GDP增加600亿元?
3
第二节 乘数原理
一、认识乘数
• 例:10亿新增投资对总产出的影响过程
110 0.810 0.82 10 0.83 10 0.84 10
Y 1 10 50 1 0.8
2021/8/20
4
反应轮次 初始投资数量
1
10
2
3
4
5
6

国民产出增量
10 8 6.4 5.12 4.096 3.2768 …
• 影响通货储蓄率的因素:
• 公众对持有现金的偏好、财富总额、利率水平、货币流通速度等
2021/8/20
61
四、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工 具
• 第一,公开市场业务(最常用) • 通过在金融市场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和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 • (1)含义:
一国一年内个人得到的实际收入的总和。 • (2)与NI的关系:
PI=NI-公司利润-社会保障金缴纳 +政府与企业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股息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2
个人收入 全部都是 我的吗? 太好了。
PPT文档演模板
哈哈,别 高兴得太
消费支出
厂商部门
销售收入
商品市场
商品和服务
储蓄
证券投资
资本市场
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
商品流
货币流
2.1.2 三部门收入循环流程图
家庭部门
要素收入 消费支出
要素市场 商品市场
要素成本
厂商部门
销售收入
储蓄
证券投资
资本市场
税收 转移支付
公债发行
货币发行
税收
政府部门
政府购买
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
商品流
货币流
所得税
个人 可支
配收
转移支付 入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2
附、案例
• 根据下列资料(单位:亿美元),计算(1)国内生产总值 (GDP);(2)国内生产净值(NDP);(3)国民收入(NI);
个人收入(PI);(5)个人可支配收入。
政府购买 政府转移支付 储蓄 资本折旧 净出口 个人所得税 净投资 公司所得税 个人消费支出 公司未分配利润 社会保险金 企业间接税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2
2.3.3 收入法
从要素收入即企业成本的角度核算国内生 产总值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 +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2
顺便提醒
• 用生产法、收入法、或支出法核算得到 的国民收入总是相等的(统计误差除 外)。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2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2
附: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城市居 民的平均个人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 农民的纯收入为5919元。江苏分别为 22944元和9118元。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2
2.4.5 五个总量指标的关系汇总
国内生 产总值
折旧
间接税净额
国内生 产净值
国民 收入
保险税等
个人 收入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2
2.5.4 人均GDP

它反映一国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 而GDP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 模。
• 第t年人均GDP=第t年GDP/第t年人口数量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2
2010年不同口径计算的中国的GDP
以国际汇率计算的GDP总量。(中国5.75万亿美元) 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总量。(中国10.08万亿美元) 以国际汇率计算的人均GDP。(中国4283美元) 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GDP。(中国7518美元)

=890 - 50 =840 (亿美元) ;
• (3)国民收入(NI)
=国内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

= 840 - 75=765 (亿美元) ;
• (4)个人收入(PI) =国民收入NI -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金+政府转移支付

=765 - 100-50 - 130 +120=605 (亿美元) ;
2.1.3 四部门经济流程图
要素收入
家庭部门
消费支出
要素市场 商品市场
要素成本
厂商部门
销售收入
储蓄
证券投资
资本市场
税收 转移支付
公债发行 货币发行
政府部门
税收 政府购买
居民进口
政府进口
关税
国际市场
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
商品流
进出口 资本往来
货币流
2.1.4 几组概念
• (1)漏出、注入 漏出(leakage) ,一国的家庭部门除了
漏出:居民储蓄、政府税收、进口,退 出国内消费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2
2、流量和存量
❖存量(Stock),
存量是指某一经济变量在某一时间 点上的数值(如,财富)
❖流量(Flow)
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种经济变 量的数值(如,GDP)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2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2
2.2 GDP的概念及其核算
PPT文档演模板
200 120 25 50 15 80 125 50 500 100 130 75
宏观经济学2
答案:
• (1)国内生产总值(GDP)=消费支出+总投资+政府购买支 出 +净出口

= 500+(125 +50)+200+15

=890(亿美元) ;
• (2)国内生产净值(NDP) =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折旧
05 ――英国―― 17750亿美元――人均:29451美元; • 06 ――意大利―‐14554亿美元――人均:25067美元
07 ――中国―― 13720亿美元――人均:1056美元 08 ――加拿大―― 8505亿美元――人均:26161美元 09 ――西班牙―― 8271亿美元――人均:20536美元 10 ――墨西哥―― 6116亿美元――人均:5827美元 11 ――印度―― 5561亿美元――人均:522美元 12 ――韩国―― 5209亿美元――人均:10718美元 13 ――荷兰―― 5093亿美元――人均:31207美元 14 ――澳大利亚―5082亿美元――人均:25525美元 15 ――巴西―― 5070亿美元――人均:2754美元 16 ――俄罗斯―― 4288亿美元――人均:2982美元 17 ――瑞士―― 3140亿美元――人均:42148美元 18 ――比利时―― 3008亿美元――人均:29023美元 19 ――中国台湾―2995亿美元――人均:13165美元 20 ――瑞典―― 2975亿美元――人均:33092美元
产量 2 3
GDP 5400 7500
2.5.2 实际GDP(Real GDP)
含义—选定某年为基期,用计算期同基期比较的物价指 数的变动来剔除隐含在名义GDP里的物价变动,由此 得出的GDP称为按基期货币计算的实际GDP。
例如:选1993年为基期,1996年的1元相当于1993年的
2700/2500=1.08元。这时,7500×1.08=8100元。
早哦!
宏观经济学2
2.4.4 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
(1)含义:个人收入减去按法律规定应缴 纳的所得税以后的金额。
(2)与PI的关系:DPI=PI-个人所得税 (3)构成:DPI=C+S,
C=DPI-S-居民支付的利息-居 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把自己的收入用于购买国内企业的产品 和劳务外,还要进行储蓄,向政府纳税, 购买国外的产品和劳务。这样,一部分 国民收入从国民经济的内部环流中退出, 形成了漏出。
注入(injection) ,对企业所生产的产 品的需求只有一部分来自于家庭的消费, 其它则产生于国民经济内部环流之外, 包括投资、政府支出和出口。
生产阶段 棉花 棉纱 棉布 成衣 合计
产品价值 15 20 30 45 110
增加价值 15 5 10 15 45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2
2.3.2 支出法
• (一)构成:
问题: 个人 购买的新房 子是不是消
费支出?
• (1)家庭消费支出(C)
• (2)企业投资支出(I):

固定资产投资

存货投资
宏观经济学2
折旧
(A)含义: 折旧(depreciation)指资本品由于损 耗造成的价值减少。
(B)为何计入: 损耗后,要靠投资来补偿,包含于
总投资中。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2
2.4 几个相关的国民收入概念—从NDP到DPI
• 2.4.1 国内生产净值 • 2.4.2 狭义的国民收入 • 2.4.3 个人收入 • 2.4.4 个人可支配收入 • 2.4.5 五个总量指标的关系汇总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2
2.1 流程简图
• 2.1.1 两部门收入循环流程图 • 2.1.2 三部门收入循环流程图 • 2.1.3 四部门经济流程图 • 2.1.4 几组概念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2
2.1.1 两部门收入循环流程图
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
要素收入
要素市场
要素成本
家庭部门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2
2.5.3 二者关系
• 1、关系之一:8100=7500×1.08
• 实际GDP=名义GDP×(基期价格/报告期价格)=名 义GDP×(1/物价指数)=名义GDP÷GDP折算指数。
• 意外收获:GDP折算指数=名义GDP/实际GDP,用来 衡量一国的通货膨胀程度
2、关系之二:8100=3×2700 实际GDP=报告期产量×基期价格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2
2.4.2 狭义的国民收入
狭义的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 (1)含义:
一国一年内各要素所有者得到的全部收入 (2)构成:
NI=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3)与GDP的关系:
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
PPT文档演模板
宏观经济学2
2.4.3 个人收入
•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PI -个人所得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