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 思路要清晰》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课程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思路要清晰【教材分析】统编教材第四单元的写作训练点是“思路要清晰”,教材主要是从“整体构思”“确定写作顺序”“列提纲”三方面进行指导。
“写作实践一”侧重的训练点是“整体构思”和“列提纲”,“写作实践二”侧重的训练点是“写作顺序”及“详略得当”,两个“写作实践”训练点各有不同,训练时可根据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有所侧重。
我们学过的课文,大都有清晰的思路,要引导学生体会模仿,比如《植树的牧羊人》写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采用的是时间顺序;而《纪念白求恩》,依次赞扬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及其对技术的精益求精,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当然,平时阅读课外读物,也要引导学生想着理清思路。
【教学目标】1.评改作文,学习选材、组材的方法。
2.实践写作,体验设计提纲的作用。
【预习提示】1.以《再塑生命的人》为例,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2.想一想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你的作文思路清晰吗?【教学过程】一、导入珍珠很美丽,但散落一地,终是无用,只有当它们被串成一条项链,它们的美丽才会实现最大的价值。
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写作,再丰富的内容如果缺少将它们连在一起的一根线,也会大打折扣,今天,我们就结合这次的作文情况学习如何找到那根线——思路。
二、明确目标:默读《思路要清晰》,圈划要点学生交流自学结果,最后汇总从以下方面让思路更清晰:明中心——选材料——定顺序——明详略——前引后结(前呼后应)三、选材料(一)寻迹教材同学们,教材87页为我们出示了一个典型范例,如果要表达“他是一个热爱学习的学生”这一中心,下面这些材料,你会用到哪些呢?(1)他放学之后他总是先写作业。
(2)他上课时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3)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4)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5)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6)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7)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三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三篇】思路要清晰教案一1.了解一般文章的行文顺序,学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写文章。
2.学会根据中心选材,对所占有的材料实行取舍。
3.学习列提纲和布局谋篇,并体验撰写提纲的作用。
学会根据中心选材,对所占有的材料实行取舍。
学习列提纲和布局谋篇,并体验撰写提纲的作用。
2课时一、导入读一本书或一个故事,无论是长还是短,我们都会感觉是顺着一条线在走,到达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中去,这就是行文思路。
今天,我们就来实行文章思路方面的探讨。
二、请同学们阅读《思路要清晰》,交流读后心得。
1.整体构思,确定中心。
看到题目要求后,要先想清楚文章要写的中心是什么。
确定了中心后,自己写作的时候就会比较明确。
此外,还必须想一想该选哪些材料来突出这个中心,这些材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注意理清顺序。
(1)时间顺序:事情是按怎样的时间顺序一步一步发展。
(2)空间顺序:是以怎样的空间顺序观察物体的,是先看到上面还是下面,前面还是后面。
我们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不能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内部的规律或人们理解事物的过程来安排写作内容。
3.列好提纲。
列提纲是在审题、立意、选材后,把作文条理化的一个手段。
因为我们思维的条理性还不是很强,所以就很有必要在作文之前,把自己想写的事情列好提纲,这样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自然也就有条理,同时还能够清楚地知道怎么一步一步写下去了。
一、写作实践(一)1.导语:同学当中,总有那么几个个性十足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选择他的两三件事,写出他的个性吧。
2.学生就选材、列提纲实行交流。
3.写作导引:(1)选定所写的人物后,确定文章的中心;想想围绕这个中心能够写哪几件事,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按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有详略之分的,在提纲上注明详略。
(3)能够用文字叙述,也能够用图表加文字的形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写作《要思路清晰》教学设计

书
设
计
作文训练——思路要清晰
对写作内容要有整体构思
思路要清晰 要确定好写作顺序
列出写作提纲
教学回顾
作业批改小结
领导审阅意见
后来井房的经历:使我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 。
一、整体构思。 中心→取舍材料→整体结构
比如,要表达“她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这一中心,下面这些材料,你会用到哪些呢?大致采取什么样的结构呢?
.他上课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 详写
.他放学之后总是先写作业。 稍详
C.他写完作业之后常常进行体育锻炼。
D.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
保护鸟类的公益广告:“保护鸟类,保护我们心中的美。” “草长莺飞的季节,不要让鸟儿的叫声成为回忆。” “保护鸟类,人人有责。”……
鸟类本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大概可分为:凌波仙子——游禽,湿地之神——涉禽,空中雄鹰——猛禽,攀援冠军——攀禽,竞走健将——陆禽,无冕歌王——鸣禽
写作提纲示例——保护鸟类
①列举护鸟的公益广告。(开篇点题)
E.他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
F.他家离学校很远,但每天坚持骑自行车上学,从不让父母接送。
.他热爱课外阅读,经常出入图书馆和书店。 略写
二、确定写作顺序。
是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还是按事理的逻辑顺序写?这要根据问题特点和题材需要来确定。
例如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写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变荒原的故事,采用的时间顺序:
《纪念白求恩》:逻辑顺序
三、列提纲。
1.拟写提纲的方法:
①设计好整体结构。 ②安排好详写略写。
③确定好写作顺序。 ④简要概括出每个层次的意思。
2.拟写提纲的好处: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 教案

写作课:思路要清晰【学习内容】教材:思路要清晰【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结构以及行文顺序。
2.学会谋篇布局,在行文中做到条理清楚。
3. 学会列出写作提纲,注意行文线索,保持思路清晰。
【学习重点】学会谋篇布局,在行文中做到条理清楚。
【学习难点】学会列出写作提纲,注意行文线索,保持思路清晰。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
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
叶圣陶先生说:“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绝不乱走的。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怎样写出一篇思路清晰的文章。
二、范文引路默读参考书中《忆儿时(节选)》,理清基本结构和行文顺序。
答案示例:《忆儿时(节选)》:以养蚕的经过为明线,以“我”的情感变化为暗线,叙写了儿时快乐的时光。
三、学列提纲1.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1)题目。
要把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
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结构安排。
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点(④⑤点酌情处理):①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
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②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
标明“详”“次详”“略”的字样。
③确定好开头、结尾的方法,并在提纲中简单注明。
④设计好点题的时机及具体的方式、方法。
⑤考虑好层次之间、段落之间该如何衔接过渡。
2.示例参考这样的形式,写一篇记人文章《要求:(1)确定中心:写谁的事?(2)思考:有哪些事可以体现人物性格?(3)思考:这篇文章开头、中间和结尾分别写什么?用什么顺序写?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首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确定好文章的中心,然后围绕中心叙述关于他的几件事。
总体结构可能是“总—分”式的,也可能是“总—分—总”式的,还可能是“分—总”式的,围绕中心确定好这几件事的先后顺序。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 思路要清晰 教学设计

《磨刀不误砍柴工--思路要清晰》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指导课,本单元的文章分别采用不同的行文顺序,《纪念白求恩》采用逻辑顺序,《走一步,再走一步》、《植树的牧羊人》采用时间顺序,即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本课通过回顾经典课文的写作顺序,让学生理清事情发展的几个阶段,然后找出每个阶段最重要的关键词,定好行文的顺序。
并通过设计提纲和写作实践,让学生找题眼,明中心,选材料,确详略,合作讨论,体验拟写提纲的重要性,学生通过课堂合作学习,明确了使文章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本单元的课文,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不同文章的行文顺序。
但是认识只停留于对课文的基本分析,并不能系统的学会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不能把课文阅读和写作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课堂上引导学生回顾经典课文写作顺序,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文章的行文顺序,在设计提纲时,让学生发现学习,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写作目标1、学会运用关键词句确定文章的写作顺序。
2、学会拟写提纲,使文章结构合理、层次分明。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文章基本的行文顺序,学习运用关键词句确定文章的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学会拟写提纲,使文章思路清晰的方法。
五、教学策略发现学习,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通过回顾经典课文写作顺序,让学生自主发现不同文章的行文顺序。
2.在设计提纲时,让学生合作讨论,体验拟写提纲的重要性。
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老师这两天想写篇有关初中同学的文章,却总是无从下笔,不知道怎么写,同学们想不想帮助老师呀?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写人叙事思路要清晰的话题。
(二)出示目标(三)理解思路的含义思路是一个抽象的词语,我们不好理解,著名的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为思路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是什么呢?交流点拨:叶圣陶先生说:“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

在上完这节课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在写作过程中,对于如何使文章思路清晰这个问题,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讲授基本步骤和文章结构时,我尽量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来说明,但感觉学生们在理解上还是有些吃力。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这些概念还不够熟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过渡句、段的运用:讲解过渡句、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如何运用它们使文章承上启下、转折自然,提高文章的整体流畅性。
举例:
-在讲解写作基本步骤时,可以以课文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从确定主题到最终成文的过程。
-通过对比不同文章结构,让学生直观感受合理结构对文章表达效果的影响。
-挑选课文中典型的过渡句、段进行讲解,让学生模仿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分析课文及优秀范文,让学生体会文章结构美、语言美,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他们用文字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步骤,学会列提纲,明确文章主题,使文章思路清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范文,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安排文章结构,如何运用过渡句、段使文章连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写作态度。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过渡句、段使文章连贯,以及如何根据主题进行有效的结构布局。
《写作:思路要清晰》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写作:思路要清晰》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写作:思路要清晰》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写作:思路要清晰》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
在学习写作时,思路的清晰是很重要的,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写作:思路要清晰》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通过本文,学生们可以了解到思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思路的清晰程度。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课前练习或口头测试了解他们的写作表达能力,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和语法的规范性;对于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构思,让他们明确文章写作的主题,明确写作目的和受众,引导学生在纸上列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交换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思路的清晰。
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针对某一个话题进行讨论,每个小组以小组长为主导进行组织,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并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也让学生在互动中锻炼了自己表达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提高学生思路清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好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较为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思路清晰地表达出来。
在构思文章内容时,可以先在纸上画出一个大圆圈代表主题,再在圆圈周围画出几个支线,表示文章的分论点和思路方向。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杂乱的思维整理成一个系统的思路框架,并更好地组织文章的结构。
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多阅读文学作品,并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某一作品时,重点关注作品的主题、写作手法和情感体现等方面,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策略,并在写作中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设计

二、导入新课
直接导入课堂。
学生能够调整状态,做好上课准备。
三、课堂活动一
1.老师出示《勇敢是最好的礼物》例文和问题。
学生能够快读并思考问题。
2.学生回答。
学生能够说出总分总。
学生能够根据老师提示说出总领、照应等词。
3.师生明确。
首有总领。
中有印证
尾有照应
学生能够理解、笔记。
列举一组修辞、诗句(青春如花、如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
……
学生能思考、识记、理解。
四、课堂活动二
1.选选预习例文是从哪些角度拓展思路的?
学生能够准确填写篇目。
学生能够巩固环节三所学。
2.学生选填。
3.师生纠正。
4.教师指出有些时候这些角度能够组合,穿插。
五、课堂活动三
1老师出示题目《在我们这个年龄》。
4.能够选填出例文拓展思路的角度。
5.能够给给定题目起草提纲。
6.能够依据提纲分担文章的一个部分写作,小组成员再组合成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一、预习环节
1.老师下发优秀例文。
2.学生阅读例文。
3.学生依据老师的导示语完成提炼提纲作业。
4.老师课前收作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学生能够阅读优秀例文。
课题
《思路要清晰》
课型
写作
授课对象
初一学生
授课教师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一、课标对记叙文写作的要求: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注重写作过程中收集材料、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思路要清晰教学目标1.了解一般文章的行文顺序,学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写文章。
2.学会根据中心选材,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取舍。
3.学习列提纲和布局谋篇,并体验撰写提纲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学会根据中心选材,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取舍。
2.学习列提纲和布局谋篇,并体验撰写提纲的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读一本书或一个故事,无论是长还是短,我们都会感觉是顺着一条线在走,到达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中去,这就是行文思路。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文章思路方面的探讨。
二、请同学们阅读《思路要清晰》,交流读后心得。
1.整体构思,确定中心。
看到题目要求后,要先想清楚文章要写的中心是什么。
确定了中心后,自己写作的时候就会比较明确。
此外,还必须想一想该选哪些材料来突出这个中心,这些材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注意理清顺序。
(1)时间顺序:事情是按怎样的时间顺序一步一步发展。
(2)空间顺序:是以怎样的空间顺序观察物体的,是先看到上面还是下面,前面还是后面。
我们都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不能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内部的规律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写作内容。
3.列好提纲。
列提纲是在审题、立意、选材后,把作文条理化的一个手段。
因为我们思维的条理性还不是很强,所以就很有必要在作文之前,把自己想写的事情列好提纲,这样就能做到胸有成竹,自然也就有条理,同时还可以清楚地知道怎么一步一步写下去了。
第二课时一、写作实践(一)1.导语:同学当中,总有那么几个个性十足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选取他的两三件事,写出他的个性吧。
2.学生就选材、列提纲进行交流。
3.写作导引:(1)选定所写的人物后,确定文章的中心;想想围绕这一中心可以写哪几件事,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按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有详略之分的,在提纲上注明详略。
(3)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图表加文字的形式。
写完之后检查一遍,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改。
范文:郭蕾二三事她不是太阳,只是众多星辰中的一颗,可她依然发光发热,为天空增添一份美丽;她不是大海,只是山涧中的一条小溪,可她依然欢快地流淌,为幽美的山谷增添一份生气。
她就是我的同学——郭蕾。
郭蕾是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对你大吵大闹。
有时我们都说,她都对不起她这个文静的名字。
但是,她可是个热心肠。
那是去年初冬,同学们都穿上了棉衣,只有王凤还没穿上,整天冻得脸色发青,哆哆嗦嗦.郭蕾看了就来气:“该死的!怎么不穿棉衣呢?”“还没做好呢,我妈病了……”王凤低着头小声地说。
“得了得了,怎么不早说,我还有一套闲着呢,你等着。
”还没等王凤反应过来,她就跑回家去了,不一会儿,就把自己的新棉衣拿来了.她把棉衣往王凤的怀里一塞,命令似的说:“快穿上,别显得你抗冻!”王凤说什么也不穿。
她火了,高嗓门又上来了:“你怎么这么烦人呀?快穿上得了,快点,磨蹭什么?”她急了,不管人家同意不同意,拉过来就给她往身上穿,边穿还边说:“该死的!衣服还让别人帮你穿!”王凤穿上棉衣后,她亮开嗓门笑了起来:“你们看,还挺合适。
”郭蕾总是因为一点点小事就不依不饶,上次王旭不小心把她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她立刻火冒三丈,对着王旭又叫又骂,弄得王旭很是无语。
因此大家还给了她一个特殊的称号:“小辣椒”。
不过,这个称号可是她大大咧咧的代表。
别看“小辣椒”平时笑笑闹闹,但干起活来毫不含糊。
上次我们班大扫除,几个女生被派去扫厕所,其中就有她。
其他人还没到厕所就开始抱怨了,到了以后更是捂着鼻子杵在那,还不忘用埋怨的眼神看看其他人。
“小辣椒”哪管这些,看着她们一个个杵在那,立刻火大,撂下一句:“整天娇生惯养,抱怨什么?不能干找班主任去。
”说完提着工具就进了厕所,其他人一看,也不埋怨了,拿着工具也跟着进了厕所。
她的一身“辣”气,风风火火的精神一直都没变,只是她的那颗心却变得更加善良,她像明星一样更加耀眼,她用她的善良、大气,让我永远记住了她,那个风风火火、大大咧咧的“小辣椒”——郭蕾。
二、写作实践(二)1.导入: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
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向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思路的开展。
2.写作指导:(1)文中记事要交代清几个问题:这一天为什么回家晚了?回家后发生了什么事?我心里是怎样想的?(2)在文章记事的顺序安排上,可采用时间的先后顺序,也可采用倒叙的方式来写,中间还可插叙相关的事件。
(3)在详略的安排上,可根据表达的中心,重点写回家晚的原因或回家后的情况怎样。
范文:这天,我回家晚了那一次的回忆至今我还牢牢记在心里,因为,这天我回家晚了。
我为我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
这天下午放学,小伊对我说:“我家里没人,我有些害怕,你能陪我一起写作业吗?”接受到朋友的邀请我的心里高兴极了,但是仍很犹豫——我的脑海里闪过爸爸平时一而再、再而三叮嘱的话:“放学后不能在外面玩,一定要回家!”但我看到小伊正用期待的目光望着我,我的心便软了下来,就陪她写一会吧,就一会,爸爸要是知道我是为了帮助同学,一定不会批评我的。
一进小伊的家,那摆设得整整齐齐的书,映进了我的眼帘,在书架的旁边还有个玩具海绵宝宝。
小伊告诉我,那个海绵宝宝一看见亮光会说话。
她答应我,写完作业就让我玩上一会。
我和她写完作业一看表已经8点了,啊!这么晚了爸爸会说我吗?唉,反正都晚了,何不在这里玩个够呢,玩一会海绵宝宝再说,我玩呀玩……我走出小伊家,星星已挂满了天空,道路上一片漆黑,树这时也发出怪叫,那边的草丛中好像有一个东西,会不会是……我不敢再想,脚下的步子不由得加快了,我只想赶快到家。
来到了楼下,恐惧消失了,但心情却没有半点放松。
爸爸会怎样呢?是一脸愤怒的表情?还是在等着我,要扬起大手掌打我呢?我真想像孙悟空一样,有七十二变,那样我就会拔下一根毫毛,让它变成我,去见爸爸。
幻想终究不能成为现实,我必须要独立面对。
心想爸爸要是打我就打吧,也算是给自己一个教训。
我敲了门,爸爸开了门,他一怔随后就一下子将我搂在怀里:“宝贝,你上哪去了?担心死爸爸、妈妈了。
妈妈出去找你,现在还没有回来呢。
”我支支唔唔地回答:“我去同学家写作业并且玩了一小会儿。
”爸爸说:“以后要晚回家一定要告诉我们,不要让家里人为你担心好吗?”爸爸语气中透着担心,神情焦急而严肃,却并没有严厉批评我,而我心里却无法平静:我只顾着自己快乐,竟没有顾及家里人的感受,我真是自私啊。
这一次晚回家的经历让我明白了父母对于我的爱。
对不起,爸爸妈妈,我让你们担心了,我以后再也不会犯这种错误来让你们担心了。
三、写作实践(三)1.导入:人物采访,是访问者请被访问者就某些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往往通过直接对话来取得直接材料。
你也来做一次小记者吧。
2.学生交流采访注意事项及写作要求。
本次采访要求的是对不熟悉的人的一次访问,所以,首先要确定访问的对象,然后,做好准备,最后鼓励自己大胆地去采访,完成这次活动。
作文时,不要只是一个谈话的记录,仍然要注意抓住人物特点,有序地去记叙事件,并表达你对这次访问的认识。
范文:对吴育杭老师的一次访问星期一下午,我们一行六人怀着激动而又忐忑的心情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扬大附中采访已退休的特级物理教师——吴育杭老师。
吴老师还没到,大家都十分紧张,尤其是作为“献花手”的我,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
过了一会儿,吴老师来了。
他身穿一身黑色西装,稍稍有一些驼背,头发花白,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脸上挂着一丝慈祥的笑容.我立刻平静下来。
吴老师将我们带到一间教室。
我瞅准时机,将鲜花献给他,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并说:“吴爷爷,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们的采访。
”吴爷爷微笑着点了点头。
接着,大家团团围住吴老师,开始了我们的采访。
陈致远第一个发问:“吴爷爷,您上学时汶河小学是什么样的?”吴爷爷想了想说,汶河小学在他那个时代叫做晨曦中心小学,还有一个分部在渠家池塘,山清水秀,他至今记忆犹新。
王悦晨问:“吴爷爷,小学六年有哪些让您难忘的人或事呢?”吴爷爷眯起眼睛,一边回忆,一边说着,他是从三年级开始上学的,因为一二年级没有上,成绩不理想,而学校组织的一个课外学习小组让他的成绩稳步提升。
所谓的课外学习小组,就是每天放学与几个小伙伴到几个同学家里写作业,互相交流、探讨。
那时的组长是现代杰出女性之一——陈志明,他们互帮互助,吴爷爷在其中收获很大,至今难忘。
吴爷爷还回忆起1958年扬州创“六五城市”,老师组织学生去老人的家里打扫卫生,锻炼动手能力。
那时,如果很干净,就贴红色的纸,上面标“很清洁”;如果还可以,就贴粉红色的纸,标着“清洁”;如果没有达到标准,就贴黄色的纸,上面写鼓励的“尚清洁”。
“这可真有意思!激起人们的上进心!”我暗暗想着。
吴爷爷接着说,他们打扫的那户人家每次都是“很清洁”,老人很感谢他们,还请他们吃梨呢!说完,吴爷爷脸上露出自豪的表情,仿佛又回到了儿时无忧无虑的生活。
吴爷爷告诉我们,那时他们还利用周末慰问炼钢工人,体验打铁,还找猪草,识植物,勤工俭学纳鞋底,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
那时写作用毛笔,而且是竖着写的,到四年级改成横行写,直到六年级才批准用钢笔写.让我们惊讶的是,吴爷爷六年级的数学老师竟是江泽民主席的七婶!吴爷爷还骄傲地说,他们能在自然课上做许多有趣的东西,有小蒸汽机、活动幻灯片等等.大家都羡慕不已。
我从惊讶中回过神来,问吴爷爷:“吴爷爷,请问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呢?”吴爷爷语重心长地说:“最主要是多观察、多思考、多问‘为什么’。
”然后,他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有一块倾斜的木板,将一个东西从上而下滚下来,其中蕴含着哪些原理?大家有的说要看风向;有的说要看物体的重量;还有的说要看角度……最后,吴爷爷笑眯眯地揭晓了答案——摩擦力。
一听这个名词,大家都恍然大悟了。
吴爷爷又和蔼地说:“看东西不能只看它的表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