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答卷卡

合集下载

2023山东新高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山东新高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山东新高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2023年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B. 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C. 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D. 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2. 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

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

这种“风尚”反映了( )A. 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B. 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C. 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D. 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3. 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

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A. 减少制度变革阻力B. 拓宽财政收入来源C. 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D. 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4.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封建者,天下之事,分得简则治之精,不简则不精,故圣人必以天下分之于人,则事无不治者。

……为天下者,奚为纷纷必亲天下之事?”这表明张载主张( )A. 扩大地方权力B. 恢复郡国并行制度C. 健全中央机构D. 简化官员选任程序5. 下表为1871~1921年中国进口的棉布、棉纱、钢铁、米等四类货物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情况。

其中甲是( )A. 钢铁B. 棉纱C. 米D. 棉布6. 下面为1919年12月《少年社会》的创刊宣言。

云南省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云南省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5届高三年级9月份联考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8页,20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古史传说中,后人不仅把夷人和羌人的一部分列为黄帝的后裔,而且把各部族劳动人民的许多伟大发明,如衣服、文字、舟车、历法、蚕丝等都归功于黄帝。

这表明()A.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B.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厚根基C.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文明中心D.国家的初始形态已经基本具备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应付大规模而又频繁的战争,既需要一支可以直接调遣的庞大常备军,也需要一套完善的国家行政机构,以便有效地组织全国的人力物力。

就此分析各国最有可能()A.打出“尊王攘夷”旗号号令天下B.改革税制事实上承认土地私有C.实行军功爵制打破旧贵族特权D.建立以国君为首的中央集权制3.下表为《史记》中关于秦王子婴身份的部分记载。

由此可见()记载出处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史记·秦始皇本纪》高立二世兄子婴《史记·六国年表》高(赵高)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史记·李斯列传》A.《史记》有意混淆子婴的身份B.本纪作为《史记》主体最为可信C.秦朝宗法血缘关系等级森严D.使用史料时要谨慎对待和考证4.《元史·刑法志》载:“米粮军器等,不得私贩下海”。

但当时“广州官民于乡村籴(买)米伯(百)硕(石)、阡(千)硕至万硕者,往往搬运前去(越南)占城诸番出粜(售),营求厚利”。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年上半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4个备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温馨提示: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1.图1还原了约6000年前半坡附近的人居环境,从中可知半坡居民最看重的生存资源是约6000年前半坡附近的环境A.森林B.河流C.动物D.沼泽2.先秦时期实行井田制,商鞅变法时曾采取“决裂阡陌,教民耕战”的措施。

此举直接意图是A.提升官吏素质B.修造战斗装备C.鼓励积极垦耕D.抑制工商行业图13.秦朝建立时自认为水德,“水气胜,故其色尚黑”,所以秦朝的衣服旗帜皆以黑色为尊,并把百姓命名为“黔首”。

这表明秦始皇A.用颜色彰显统一格局B.重视兴修水利工程C.把儒学作为官方学说D.大力推行郡县制度4.南朝刘宋时期,“荆城跨有南楚之富裕,扬州拥有全吴之丰饶,鱼盐杞梓的收益,可以滋养四面八方,丝绵布帛之丰茂,可以供天下百姓穿戴”。

这反映当时A.北方经济严重依赖南方B.长江中下游区域经济发展C.民族交融取得重要进展D.分裂割据的局面已经结束5.唐太宗时的国家雅乐包括龟兹、疏勒等西域多地的乐曲;西域也多有擅长唐人乐舞者,如曹国的曹保擅长弹中原琵琶,安国的安万善以吹奏唐人筚篥而闻名。

这体现了当时A.移民活动频繁B.音乐登峰造极C.文化交流深入D.政治秩序稳定6.《辽史》载:“辽国官制,分北、南院。

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这一官制体现A.行政区划的混乱B.等级分化的严重C.统治危机的加深D.因俗而治的特点7.永乐年间,明朝政府发动所属藏汉人民,两次修筑川藏驿路,“自是道路毕通,使臣往还数万里”。

2024届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届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届高三第一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城拥有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系统,遗址出土有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等,权贵大墓与普通墓地的随葬品对比鲜明。

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这一时期A.最早掌握了稻作和养蚕缫丝技术B.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明显C.黄河流域已经进入早期文明社会D.早期国家形成且带有神权色彩2.楚国虞丘子曾向楚庄王荐举孙叔敖任令尹;郑国子期曾向郑昭公荐子产为相;管仲在齐国创立“三选”荐举之法,即通过乡选、官选、君选三个环节选拔官吏。

这可用来说明,春秋时期A.官僚政治雏形出现B.人才选拔机制成熟C.君主专制得到发展D.阶级关系发生剧变3.下图为山东滕州黄家岭出土的汉画像石拓片。

在拓片中,上格为“迎谒”和“锻冶”图,下格为一个包括耕、糖、种的综合农耕场面。

该拓片可以用来说明汉代A.土地兼并问题的长期存在B.豪强地主势力的强盛C.不同阶层间矛盾的尖锐化D.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4.唐代士人的隐逸与魏晋时期士人全身远祸或附庸风雅的隐逸不同,他们全无消沉颓废之情,而是在积蓄力量,巩固自我,待机而动,以求有朝一日能更好地建功立业,扬名天下。

唐代士人的隐逸侧面反映了A.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拓展B.主流意识形态逐渐嬗变C.三教合一的思想发展趋势D.儒家思想的社会影响力5.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学说就是破“心中贼”的一粒灵丹,有点铁成金的功效。

2022-2023学年(上)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上)九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埃 及 文 化
(%拜 占 庭 文 化
)%印 度 文 化
*%阿 拉 伯 文 化
+%但 丁 的 '神 曲 (认 为 %爱 &是 统 摄 宇 宙 的 动 力 !也 是 组 成 世 界 的 经 纬 # 在 诗 篇 的 结 尾 !
他庄严地写道$%我看见宇宙纷散的纸张!都 被 爱 合 订 为 一 册&!全 诗 以 %是 爱 也!动
一步++大革命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 建 残 余!还 颁 布 了 法 律 ++ 并 推 广 到 欧 洲 其
他 国 家 + + &这 里 的/法 律 &指 的 是 '%'权 利 法 案 (
(%$,., 年 美 国 宪 法
)%'人 权 宣 言 (
*%'拿 破 仑 法 典 (
0%抓关键信息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资 本 主 义 必 将 灭 亡&"%暴 力 手 段&"%全 世
)%科 技 进 步 引 起 社 会 变 化
*%自 然 经 济 开 始 解 体
九年级历史第!页 *共&页 )
$+%有学者针对一战指出$%因为欧洲看起 来 被 削 弱"分 裂 和 不 堪 一 击 了!所 以 这 些 白 人不再注定是殖民地的统治者了#从欧洲和西南亚战场返回家乡的殖民地居民
根 据 他 们 的 亲 身 观 察 加 深 了 这 种 印 象 #&这 意 在 说 明 一 战
'%缓 和 了 列 强 之 间 的 矛 盾
(%结 束 于 世 界 人 民 的 反 战 运 动
)%终 结 了 欧 洲 的 优 势 地 位

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

海南省海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含答案)

海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分为单项选择题I和单项选择题Ⅱ两部分。

单项选择题I:1~13题,每题3分,共39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公元前4000年前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迅速发展,以庙底沟期或庙底沟时代为代表,自然形成文化圈层结构,无论是从地理还是文化的意义上,都为此后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反映出()A. 仰韶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B.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C. 仰韶文化最早形成文化圈D.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2. 公元220年,曹丕接受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意在给士族以政治上的特权来换取士族对自己登上皇帝宝座的支持。

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施()A. 意在保证士族门阀特权B. 利于预防地方割据重演C. 深受特殊社会环境影响D. 推动官吏群体的儒家化3. 下表是汪盼玲《中国婚姻史》对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的统计。

对此解释正确的是()朝代隋唐宋辽金元明清节妇烈女数165494137308613A. 隋唐时期贞洁观念较为淡薄B. 宋之前妇女社会地位相对较高C. 宋以来妇女的反抗意识增强D. 元明清时期主流思想渐趋保守4. 将下列内容按历史发展逻辑排序,正确的一组是()①毛主席亲自按动有电线通往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使第一面新国旗在新中国首都徐徐上升。

②“本官奉命接受台湾、澎湖列岛地区日本陆海空军,及其辅助部队之投降,感谢协助我们光复台湾的同盟国家。

”③中国传统的纲常伦理道德是奴隶道德,是“制造顺民的大工厂”,必须引进西方的科学和民主。

④俄罗斯式的革命,实非现在资本家的政府所能防得住的……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 年高三年级期初调研检测历史试题 2024.09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春秋以前,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多见奴隶、珠玉、珍宝。

战国时期,粮食、家禽、家畜等类商品增多。

这主要是因为A. 剩余产品增多B. 贵族阶层衰落C. 水陆交通完善D. 奴隶制度瓦解2. 东汉晚期,河南新息、邵陵多出现民不养子、杀子的现象。

新息令贾彪上任遇到城南盗贼害人与城北妇人杀子同时案发,掾吏欲引城南,贾彪怒斥:贼寇害人,此则常理,母子相残,逆天违道。

遂驱车北行,案验其罪。

这反映了当时A. 民生困顿的社会现状B. 政府干预民间的抚育C. 贾彪个人高风亮节D. 儒家伦理尚需强化3. 下图为《宋史 ·许骧传》中的相关记载。

许氏家族的经历反映出宋代A. 门第观念逐渐淡化B. 商人的政治地位得到提升C.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D. 选官的标准呈现出多元化4. 明初,朱元璋指出:“礼者,所以美教化而定民志。

成周设大司徒,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

夫制中莫如礼,修政莫如礼。

故有礼则治,无礼则乱。

居家有礼,则长幼序而宗族和;朝廷有礼,则尊卑定而等威辨。

”其目的是A. 重构国家统治秩序B. 确立儒学统治地位C. 维护宗族内部和谐D. 构建礼乐宗法制度5.下列四幅折线图分别反映了近代青岛在1903-1926 年不同阶段棉纱输入(单位:担) 的情况。

其中,反映1915-1920年变化状况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6.20 世纪20 年代中期至30 年代初,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称“ 国民大革命”为“1925-1927 年的革命”,30 年代中期起,党内一些领导人开始使用“1924-1927 年革命”的说法。

七上历史试题2019-2020年

七上历史试题2019-2020年

桂林市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考试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只需将答题卡···交回即可。

一、选择题(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你仔细判断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1.小明元旦节和同学去参观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他们可以参观到的古人类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2.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能反映这一进步的是A.采集狩猎B.使用天然火C.使用打制石器D.种植粟3.右图的建筑以竹木为主要材料,上层住人,下层养动物和放杂物。

这种建筑最早出现在A.黄河中游B.长江中下游C.珠江三角洲D.淮河流域4.传说在中国古代的一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

这场战役发生在A.涿鹿B.牧野C.长平D.城濮5.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A.蚩尤,炎帝B.蚩尤,黄帝C.炎帝,黄帝D.黄帝,尧6.《史记·殷本记》有记载:“契是简狄吞玄鸟蛋而生,因此,契的国人以玄鸟为图腾”。

请判断“契”所在的王朝是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7.“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印证了“水则覆舟”的统治者是A.夏禹B.商汤C.周武王D.商纣王8.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

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A.禅让制B.奴隶制C.分封制D.世袭制9.某同学去参观历史博物馆,被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吸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城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历史试题答卷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31题10分,32题、33题各15分,满分共40分)
31、(1)(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据材料1及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根据本国国情对少数民族聚居区所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1)材料一图1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种经济形态?(1分)材料一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说明明朝在城市的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的现象?(1分)导致这一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时期,我国金融领域出现的哪些新现象?(2分)
(4)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金融发展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四图中A、D两点各标志着什么?(2分)影响C点的最为有利的客观原因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5~1936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材料一反映了15、16世纪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1分)其最大的意义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出殖民者在各地的罪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所处的地位如何?(1分)这种地位形成的关键是什么?(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它们在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方面起了什么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