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
《天上的街市》教案15篇

《天上的街市》教案15篇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与诗人郭沫若先生一起遨游仙境。
今天,我们再面对月光淡淡的《静夜》,看看它能引起你多少美妙的遐思,使你产生多少奇瑰的想像。
二、朗读课文1、教师范读,可配背景音乐:钢琴曲《星空》,并投影出示朗读节奏、重音。
2、学生边听边注意老师朗读的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强弱和语气的轻松舒缓。
3、学生模仿,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再集体朗读。
三、探究学习1、讨论,理解内容与写法。
⑴这首诗哪部分写实?哪部分想像?写实与想像部分都突出了夜晚的什么特点?⑵这首诗的两个小节之间有着什么内在联系?⑶这首诗的结构与《天上的街市》有哪些异同?⑷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通过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⑴诗的第一小节描绘了静谧的夜景,属写实;第二小节属想像。
无论写实还是想像都突出了夜晚的“静”。
⑵第二小节开头的劈头一问“天河何处”,结束了第一小节的写景思路,把读者的视野与心胸引向了广袤宇宙,又以“远远的海雾模糊”收拢读者放飞的心神。
叫咱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写出诗人的想像已经像脱缰的野马穿过茫茫海雾,想像着有“鲛人”立在岸边,对着月亮留下串串珠泪……多么奇瑰的想像。
第一节的景物描写,是想像的基础,而没有了第二节的想像,第一节的景便没有活力,没有生气。
有了第二节的想像,才使看似平淡无奇的景变得空灵、美丽。
⑶两首诗的结构大致相同,都是先写景,以写景为基础,再展开想像。
不同的是《天上的街市》在写景部分由“街灯”、“明星”的联想把读者的视线由人间转到天上,为第二小节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了铺垫。
而《静夜》则是靠第二小节的“天河何处”结束写景,转而想像的。
⑷第4小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可重点引导学生多角度思维,如喜欢第一小节的诗句,可扣住写景的细腻形象,像“笼罩”一词,写出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淡淡的月光下,朦胧而又神秘。
“漏出了几点疏星”的“漏”,写出了淡淡月光照耀下的团团白云,而白云之间的空隙里,有隐约可见的闪烁的几颗星星。
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通用10篇

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通用10篇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 1教学目标一、领悟诗情,理解诗意。
二、学习理解联想和想像在诗中的作用。
三、学习理解诗歌的节奏和押韵常识。
四、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激发学生诗情,鼓励学生写诗。
课时安排共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讲《天上的街市》,第二课时讲《静夜》,第三课时讲相关的诗歌常识和作业评讲。
第一课时天上的街市教学要点一、阅读并整体把握理解诗歌。
二、进一步讨论理解诗情、诗意,讨论中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三、学习理解联想和想像及其在诗中的作用。
四、学习理解重点词语在诗中的表达作用。
五、激发学生诗情,鼓励学生写诗。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从刚学过古典诗词入手,导入新的现代诗歌单元。
然后开门见山,直接引入课题。
板书“天上的街市”。
问:天上有街市吗?那就让我们来看看作者在诗中写了些什么,是怎么回事。
二、听课文朗读录音,然后再让学生齐读一遍。
如有读错的,及时进行纠正。
三、整体把握,__讨论。
1.作者写的天上的街市美不美?美在哪儿?(让学生发言讨论,初步理解诗中描写的街市美在什么地方。
可概括为:景美、街市美、物品美、人物美、生活美。
)2.民间传说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与诗中一样吗?(让学生发言谈牛郎织女的故事的主要情节,突出悲剧的结局。
)3.作者为什么把天上写得这么美?为什么要把民间的悲剧故事改成诗中的那么美好、__、幸福?作者为什么要写“天上的街市”?(意在引导学生追问诗人的内心世界,引出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
即理解诗歌一定要了解诗人的思想和写作的背景。
)四、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1.郭沫若,四川乐山人。
著名诗人、作家、学者。
(让学生看注释,掌握要点。
)他的诗歌的__作是诗集《女神》和《星空》。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写于1919年至1920年,诗集中充满了“__”时期的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充满了爱国__和__浪漫__激情。
《星空》写于1921年至1922年,当时是__后,诗人最苦闷的时期。
《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优秀7篇)

《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优秀7篇)
一、教学目标:
2、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4、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二、重点:
品味诗歌语言。
三、难点:
对诗歌主题的探讨。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每天晚自修回家的路上,那淡淡的月色,隐约闪着几颗星星的夜空,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我请大家一起来看图片,领略星空的美景。
Powerpoint(下面简称PP):星空图片。
这是画家和摄影师向我们展现的星空色彩图,那在诗人眼里星空又是怎样的?请大家打开课文《天上的街市》,走近郭沫若,走进他的星空世界。
七年级阅读教材——《天上的街市》教案

《天上的街市》是七年级阅读教材中的一篇篇章,本教案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核心意义,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的核心意义和重点词汇。
2.提高学生的朗读和阅读能力。
3.启发学生对生活和世界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
本文的核心意义和重点词汇。
三、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本文。
四、教学步骤
1.导入:播放视频或图片
2.朗读文本
在导入阶段之后,老师可以带领全班一起进行文本的朗读。
此时老师要重点表现出语音语调,在读到重点句子的时候可以停顿,强调。
在朗读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按照感觉进行朗读。
3.精读、解读
在朗读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阅读,读完之后,提问以下问题:
①“天上的街市”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
②文中的“丝绸之府”是什么意思?
③文中又有哪些巧妙的押韵?
④本文想要给我们传达什么信息?
4.启发性提问
引导学生思考“天上的街市”是不是现实中的存在?如果存在的话,它是什么?它代表了什么?
5.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发表看法
学生可以从作家的角度出发,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家是怎么想到这样的一个概念的?
②作者是想赞美还是批评呢?为什么?
6.综合的阅读与写作
通过综合的阅读和写作,老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和思考,写一篇200字的读后感。
天上的街市语文教案6篇

天上的街市语文教案6篇天上的街市语文教案6篇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调动联想和想像,不断加深对诗歌意境和作者感情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下面给大家分享天上的街市语文教案,欢迎阅读!天上的街市语文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表达的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思想内容。
2、学习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
学习方法:朗读、讲解、交流课时计划:1课时教学过程:一、阅读序幕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传说。
让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课前请一个同学准备,讲述时突出与课文有联系的内容)。
是呀,深深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相隔着,只有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在鹊桥上相会一次。
这是多么痛苦的生活啊!同学们一定希望牛郎织女不再有这种痛苦的生活,一定希望牛郎织女能自由地来往。
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早在80年前,凭借自己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把这种美好的愿望写进了自己美丽的诗篇《天上的街市》。
二、阅读主场(一)教师有感情范读课文。
(二)问题讨论:(一个问题解决后接着问另一个问题。
先学习小组议论,再在班上交流)1、诗人借牛郎织女的故事究竟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美好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那为什么诗人要表达这种思想感情呢(请一个同学介绍课前准备的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要点:⑴“五·四”过后的革命低潮⑵诗人当时的忧伤和期望(三)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各节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师的提示:湛蓝的天空,街灯与明星交相辉映,说不清哪是街灯、哪是明星。
诗的第一节,巧妙地以街灯和明星互喻,随着迤逦远去的灯火和繁星,把读者引入“那缥缈的空中”,顿觉天上人间浑然一体。
这样,第二节就自然联想到天上街市的神奇景象,奇就奇在这里陈列的.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奇珍”。
然而究竟有哪些奇珍呢诗人没有一一细说,恰好留给读者去细细寻味。
在一片繁华的“街市”上,诗人更关心的显然是此间人们的生活状况。
因而诗的第三、四节,便借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天上闲游,来印证他们生活的幸福自由。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了解诗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3、在比较品析中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设想:以读、感、品、创四环节,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三教学重点:1、了解诗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2、在比较品析中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在比较品析中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略)(二)结合课下注释,简介作者。
(学生完成教师强调)(三)读初读——默读(学生在默读中试着把握节奏、重音、语气、语调等)(1)这首诗从整体上看,哪些是写实的?哪些是诗人写想象的?(2)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感情。
(3)划出诗歌的节奏并标出重音师读)天上的街市郭沫若(郭开贞)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亮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或许/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摆设的/一些/物品,或许是/世界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或许是/不甚/宽广。
那/隔河的/牛郎/织女,或许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或许/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颗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此环节重在学生合作探究,比较效果,教师点拨引导,突出学生主体。
)为帮助学生在品析中更好的理解主题,出示背景:1919年5月4日,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在全国铺天盖地地展开,但不久却被残酷地镇压下去。
“五四”运动的高潮过后,中国又陷入了死一般沉寂的黑暗中。
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到祖国,目睹了社会的黑暗,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追求光明和理想。
于是于1921年10月24日写下了: <<天上的街市>>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优秀7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白话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优秀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天上的街市》教案设计篇一一个晴朗的夜晚,没有月亮,满天银星在遥远的夜幕上熠熠生光。
在学生没有任何预习、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晚自习课上,我走进教室。
师:同学们,打开窗户,都围坐在窗边,这一节课我们望星空。
(生惊异,继而兴奋,都涌向窗边。
教室内的灯关闭。
)师:大家看着天空,谁能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满天的星星。
生:我看见了星星在眨着眼睛,一闪一闪的。
生:你看(用手指着天空),那颗大星星跟我家那盏落地灯似的,又大又亮,真好看!生:西边那两颗星靠得那么近,好像在说悄悄话呢!……师:同学们看到了这么多这么美的画面,真了不起!其实你们在不知不觉中都用到了文章中常用的两种写作手法——联想和想象。
根据你所表达的内容,你认为什么是联想和想象呢?(生热烈讨论,然后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高论”)生:我觉得由这个事物想到那个事物就是联想。
生:不对,“想”应该是一种心理过程,联想应该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
(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生:我觉得凭空想出一些事物就是想象。
生:凭空怎么想?我认为是在一个原有事物的基础上想出来的。
生:我觉得想象出来的这个事物应该是现实中不存在的,而联想出来的这一事物应该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
生:我认为想象和联想同样都是一种心理过程。
师:同学们的回答真是太棒了,众人的智慧真是无穷的。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好。
下面就让我们放飞联想和想象的风筝,随风再次遨游这美丽的夜空。
你看,天空中除了星星,还有什么?生:有好多金银珠宝、奇珍异玩呢。
《天上的街市》优秀教案(精选11篇)

《天上的街市》优秀教案《天上的街市》优秀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天上的街市》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天上的街市》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3、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与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们在一个晴朗的晚上仰望星空时,你会想到什么呢?生答。
你们的想象很丰富。
今天老师要告诉同学们,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凭借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给我们带来了一篇美丽而又迷人的诗篇——《天上的街市》,看看他又想到了什么!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1---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县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
他的著作很多,文学方面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等。
三、写作背景介绍。
1919年5月4日,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全国展开,许多仁人志士为此热血沸腾,以为黑暗的中国从此有了新的希望。
不久,“五四”运动的高潮过去了,中国又陷入了死一般沉寂的黑夜中,此时,郭沫若从日本回到祖国,目睹眼前的一切,他一度的兴奋激动变为了失望和痛苦,但他并没有悲观绝望,依然执著地寻求光明与理想,于是,他写下了这首美丽而又迷人的诗。
四、朗读训练,感受美。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然后谈谈这首诗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不是悲伤的、痛苦的?请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可以做补充或纠正。
生读完后回答,师.总结,明确:美好、恬静、自在、清新。
2、问生,这样的诗歌应该怎样朗读,是不是要非常慷慨激昂?请一个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可以补充或纠正。
生回答完后,师.总结,明确: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神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作用;
3、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浩瀚的苍穹,深邃的夜空曾经引起我们古老的祖先不尽的联想和想象,也留下了无数的优美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
同学们,在你们的记忆的长河中,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呢?
(比如:牛郎织女、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同学们,故事传说千年,神话仍在人心,相信牛郎织女的故事都曾伴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曾经我们也为他们的分离而伤心。
但在郭沫若先生的笔下,牛郎织女早已是“翻身农奴把歌儿唱”,他们正携手在天街散步,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天上的街市》,体会作者如此改编的用意。
二、学生自读课文并谈一下在朗读时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
师:舒缓、轻柔
学生齐读
三、听朗读,整体感知
1、男生女生各选一位学生来读
2、女生进行配乐朗读
3、诗人由远远的街灯依次想到了什么?采用了什么样的写法?
明确:依次想到了明星、街灯、街市、珍奇物品、牛郎织女;
第一节诗采用了联想,第二到四节诗采用了想象。
4、讲解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联想:甲事物------想到-------乙事物因果联系
存在存在相似关系
想象:甲事物-----创造出------乙事物来源于
存在不存在客观事实
5、学生交流自己所理解的诗中的想象世界
师:光有意境美是不足以评价这首诗歌的美,在诗歌还有其他你认为美的地方吗?请找找说说!
四、合作探究,赏析语言
提问:你认为这首诗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
(分小组讨论交流)
师:很美的画面,很美的生活,可传说中的牛郎和织女却并不幸福,请同学讲解一下牛郎织女的故事。
五、概括主旨
引导思考:
1、诗人笔下的牛郎织女过着一种怎样的生活?
明确:他们过着一种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
2、诗人为什么要改编牛郎织女的故事,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提示:联系写作背景)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3、小结
诗人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丽的街市及牛郎织女幸福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六、拓展延伸,活跃思维
郭沫若先生借着丰富新奇的联想和想象,描绘了美妙的天街景象。
现在,让我们也展开联想,插上想象的翅膀,续写下边的句子:
1、月光照在地上,好像__________
2、牵牛花开放了,好像_________
七、故事新编,创新设计
我国古代的传说故事如点点繁星,多如牛毛,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现在,也请你学一学郭沫若先生,运用大胆的联想和想象,对你所熟悉的传说故事试作改编。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现代诗,郭沫若写这首诗的寓意深刻,要想让学生理解性地掌握中心,必须结合写作背景,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引导学生。
其次,本文还有一个重点在于学生掌握联想与想象这两种写作手法,必须结合练习予以巩固,这一点我认为在今后还需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