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02年3季度)
中国汽车行业经济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经济分析报告中国汽车行业经济分析报告一、引言中国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中国汽车行业的经济分析,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探讨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二、宏观经济分析1. GDP增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整体增长密切相关。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在过去二十年中维持在7%以上,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GDP的增长意味着人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增强,这将刺激汽车消费的增长。
因此,GDP的稳定增长将为中国汽车行业提供持续的市场需求。
2. 政策环境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汽车行业的发展。
其中包括减税、优惠贷款等措施,以吸引国内外投资者。
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环保政策,鼓励研发和推广新能源汽车。
这些政策的实施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市场分析1. 市场规模和销售额中国汽车市场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自2010年以来,中国汽车销售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0%,达到近3000万辆,总销售额超过1.5万亿元。
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使得国内外汽车制造商都将中国作为重要的市场之一。
2. 汽车消费结构中国汽车消费结构的特点是,中低端车型的销售量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这与中国大多数中低收入家庭的购买能力有关。
然而,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转变,高端车型的销量也逐渐增加。
这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推广高端车型和品牌的机会。
3. 电动汽车市场的潜力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电动汽车的发展。
这些政策包括补贴和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动汽车的销售。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超过了140万辆,占到了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一半以上。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为汽车制造商和相关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历年中国汽车市场总结表

历年中国汽车市场总结表2000年-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总结表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汽车市场也一路高歌猛进。
自2000年至今,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
本文将对20年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变化进行总结。
1. 2000年:2000年是中国汽车市场进入爆发期的一年。
当年,全国汽车销量达到209.3万辆,同比增长30.3%,其中国产汽车销量157.8万辆,同比增长52.8%。
2. 2001年:2001年,我国加入WTO,汽车关税逐步降低,导致汽车市场进一步开放。
当年,汽车销售继续增长,达到242万辆,同比增长15.2%。
进口汽车销量达到24.88万辆,同比增长52.3%。
3. 2002年:2002年,国内经济逐步恢复,汽车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当年,汽车销量达到311.5万辆,同比增长28.7%。
进口汽车销量达到29.09万辆,同比增长16.7%。
4. 2003年:2003年,SARS疫情席卷全国,汽车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当年,汽车销量达到379.2万辆,同比增长21.7%。
进口汽车销量达到33.43万辆,同比增长14.9%。
5. 2004年:2004年,国内汽车市场进一步放开,给予外资企业更多发展机会。
当年,汽车销量达到573.2万辆,同比增长51.2%。
进口汽车销量达到42.82万辆,同比增长28.3%。
6. 2005年:2005年,汽车市场继续高速增长,但较2004年有所降温。
当年,汽车销量达到580.5万辆,同比增长1.3%。
进口汽车销量也出现小幅下降,为40.49万辆,同比下降5.6%。
7. 2006年:2006年,国内政策环境逐渐趋向成熟,汽车市场进入成熟期。
当年,汽车销量达到766.8万辆,同比增长32.0%。
进口汽车销量达到61.99万辆,同比增长53.5%。
8. 2007年: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给我国汽车市场带来严峻挑战。
当年,汽车销售额为792.5万辆,同比增长3.2%。
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

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中国汽车产销量是指中国汽车产业在不同年份内的汽车生产和销售数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
1. 2000年至2022年中国汽车产销量数据:年份产量(万辆)销量(万辆)2000 2200 21002001 2400 23002002 2700 26002003 3100 30002004 3600 35002005 4200 41002022 5200 51002022 6200 61002022 7300 72002022 9200 91002022 12000 119002022 14000 139002022 16000 159002022 18000 179002022 20000 199002022 23000 229002022 25000 249002022 28000 279002022 31000 309002022 33000 329002022 35000 349002. 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趋势分析: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汽车产销量在2000年至2022年期间呈现了持续增长的趋势。
特殊是自2022年以后,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速明显加快,年均增长率超过10%。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了汽车需求的持续增长。
3. 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分析:3.1 产量与销量对照分析:从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汽车产量与销量基本保持一致,差距较小。
这表明中国汽车市场的供需状况相对平衡,汽车生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3.2 年度产销量变化分析:- 2000年至2022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呈现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约为7%摆布。
- 2022年至2022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速明显加快,年均增长率超过15%。
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如提供购车补贴和减税优惠等,促使汽车销量大幅增长。
- 2022年至2022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增速有所放缓,年均增长率约为5%摆布。
中国汽车行业经济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经济分析报告中国汽车行业经济分析报告一、概述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本报告将对中国汽车行业的经济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提供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二、总体经济情况中国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GDP的贡献率逐年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汽车行业的总产值在过去十年里保持了年均两位数的增长,远超过其他制造业。
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钢铁、橡胶和石油化工等。
同时,汽车行业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减少了国内劳动力的闲置。
三、市场竞争情况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外厂商纷纷涌入。
国际知名汽车企业通过合资和独资的方式在中国设立工厂,加大了市场竞争的强度。
与此同时,一些国内汽车制造商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的机会。
然而,由于市场的竞争,导致了市场份额的分散,许多中小型汽车制造商难以与国际巨头竞争,市场集中度较低。
四、政策支持与限制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汽车行业的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是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吸引了更多的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同时,政府也对新能源汽车给予了大力支持,包括补贴和优惠政策。
然而,政府也针对高污染车辆实施了限制措施,如排放标准的提高和购车限制等,这对一些传统汽车制造商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五、技术发展与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中国汽车制造商正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通过技术创新,中国汽车制造商有望实现技术的突破,提升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推动行业的发展。
六、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汽车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首先,中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
其次,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将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此外,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者需求也在不断升级,对高品质、安全、环保的汽车产品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
七、建议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1. 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推动汽车技术的升级。
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

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中国汽车产销量是指中国汽车工业生产的汽车数量和销售的汽车数量。
这一数据可以反映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
下面是中国汽车产销量历年数据的详细介绍:1. 2000年至2022年的中国汽车产销量数据:- 2000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100万辆,销量约为90万辆。
- 2001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120万辆,销量约为110万辆。
- 2002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150万辆,销量约为140万辆。
- 2003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180万辆,销量约为170万辆。
- 2004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220万辆,销量约为210万辆。
- 2005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260万辆,销量约为250万辆。
- 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320万辆,销量约为310万辆。
- 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370万辆,销量约为360万辆。
- 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440万辆,销量约为430万辆。
- 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500万辆,销量约为490万辆。
- 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580万辆,销量约为570万辆。
2. 2022年至2022年的中国汽车产销量数据:- 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660万辆,销量约为650万辆。
- 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770万辆,销量约为760万辆。
- 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810万辆,销量约为800万辆。
- 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870万辆,销量约为860万辆。
- 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900万辆,销量约为890万辆。
- 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950万辆,销量约为940万辆。
- 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980万辆,销量约为970万辆。
- 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990万辆,销量约为980万辆。
- 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980万辆,销量约为970万辆。
- 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约为1020万辆,销量约为1010万辆。
3. 产销量增长趋势分析:- 从2000年至2022年的20年间,中国汽车产销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2023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2023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23年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23年,汽车行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战略阶段,行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成为汽车行业的关键词。
在技术创新、消费升级、环保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汽车行业正经历着一场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电动化的大转型。
一、技术创新的推进技术创新是汽车行业向上提升的重要推动力。
智能化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汽车智能化将变得更加普及和智能,各种智能化技术如智能驾驶、智能互联,将在新车上得到广泛应用,这为车辆的驾驶、安全、交通管理、服务品质、尾部排放等许多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随着电动车技术的不断提升,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越来越高。
电动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大趋势,电池技术的发展将成为汽车行业的新突破口。
到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二、创新驱动的推动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电动化的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创新驱动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标志。
科技创新、服务创新等成为汽车公司抢占市场的重要工具。
当前,国内外汽车公司都在推进研发、并购等创新形式,以寻求企业升级和行业新突破,拓展新的市场空间。
面对市场需求,未来汽车公司将基于潜在消费者对出行的新需求,瞄准细分市场,推出多元化的产品线。
三、消费升级的趋势从年轻人消费升级、越来越注重消费者个性化、新岛经济的不断兴起、现代居民工作压力和时间压力增大,消费回归理性等趋势,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消费品牌拓展的空间越来越小。
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成为新常态。
在这种情况下,汽车的升级、更新、创新等都是必然的趋势。
未来,汽车行业将重视用户需求,全力打造“个性定制”车。
四、环保要求的提高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国家对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将使未来的汽车行业面临新的环保要求。
于此同时,环保压力下同样会对汽车行业产生一定影响,未来汽车的燃料选择和技术应该都向更环保方向发展。
总体而言,未来的汽车行业,将更加注重环保要求、技术创新、消费升级、创新驱动等方面的发展,未来的汽车行业将更加的智能化、绿色化、品质化。
汽车行业分析报告范文

汽车行业分析报告范文汽车行业分析报告(一)一、汽车物流定义汽车物流是指汽车供应链上原材料、零部件、整车以及售后配件在各个环节之间的实体流动过程。
广义的汽车物流还包括废旧汽车的回收环节。
汽车物流在汽车产业链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二、汽车物流行业特点:1、技术复杂性保证汽车生产所需零部件按时按量到达指定工位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汽车的高度集中生产带来成品的远距离运输以及大量的售后配件物流,这些都使汽车物流的技术复杂性高居各行业物流之首。
2、服务专业性汽车生产的技术复杂性决定了为其提供保障的物流服务必须具有高度专业性:供应物流需要专用的运输工具和工位器具,生产物流需要专业的零部件分类方法,销售物流和售后物流也需要服务人员具备相应的汽车保管、维修专业知识。
3、高度的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性汽车物流需要大量专用的运输和装卸设备,需要实现“准时生产”和“零库存”,需要实现整车的“零公里销售”,这些特殊性需求决定了汽车物流是一种高度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行业。
三、汽车物流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中国2022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15%,标志着中国在2022年一举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汽车业产销双双夺冠。
从刚刚出炉的2022年1-4月数据显示,汽车产销611、8万辆和616、6万辆,同比增长63、8%和60、5%,据此预测,中国2022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1700万辆,产量分析图如下图所示。
中国汽车物流业的巨大发展潜力1、汽车物流业市场发展空间增长快我国汽车2022年的保有量为4975万辆,2022年达到6300多万辆,到2022年底,最晚2022年就能达到7500万辆的规模。
据保守估计,中国未来汽车保有量将达到4、9亿辆左右,届时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
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为中国汽车物流带来成倍的增长空间。
2、汽车物流外包已成为趋势目前汽车生产厂家一般都是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运输的。
中国汽车行业产能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产能分析报告1. 介绍中国汽车行业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近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
本报告旨在分析中国汽车行业的产能情况,包括产能规模、现状和未来的趋势。
2. 产能规模中国汽车行业的产能规模在过去几年一直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汽车行业的总产能超过 2.5亿辆。
其中,乘用车产能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但商用车、新能源车以及其他特殊类型的车辆也有显著的产能规模。
3. 产能现状尽管中国汽车行业产能规模巨大,但产能利用率并不高。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汽车制造商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
根据调查显示,部分工厂的生产线利用率只有50%左右。
这也导致了一些企业的利润下降以及无法满足订单需求的情况。
4. 产能分布中国汽车行业的产能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特别是广东、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
这些地区拥有成熟的供应链、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环境。
而中西部地区的产能相对较低,但随着政府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增加,这一格局有望改变。
5. 产能优化为了应对产能过剩的问题,中国汽车制造商开始采取一系列的优化措施。
首先,企业加强与供应链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降低成本。
其次,通过技术创新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引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此外,加强研发创新,推动汽车产业升级和转型,也是实现产能优化的关键。
6. 产能未来趋势未来,随着汽车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增长,中国汽车行业的产能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然而,产能过剩问题将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挑战。
为了避免过度扩张和竞争激烈,企业需要进行更加精确的市场预测和规划,以确保产能与市场需求的平衡。
结论中国汽车行业产能持续增长,但产能利用率不高。
优化产能分布、加强供应链合作、技术创新和研发创新等措施是实现产能优化的关键。
未来,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市场预测和规划,以确保产能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中国汽车行业产能分析报告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2002年3季度)出版日期: 2002年11月编写说明本期报告是继今年第一期有关我国微型车市场研究的下半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对世界微型车市场的研究、我国微型车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我国微型车的政策建议。
同时,报告还对三季度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该行业的全年走势进行了预测。
趋势预测:预计今年我国汽车的产销总量将超过300万辆,其中轿车的产量将超过100万辆,销量将直接冲击110万辆。
强势: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出现了十年以来的增长最高峰,预计近年来将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弱势:现行的汽车税费政策日益暴露出抑制消费、尤其是抑制私人汽车消费,同时也抑制生产的特征。
多种类、多环节、多层次、多部门、宽覆盖、高重叠。
不规范、不合理的汽车税费政策使我国私车市场的发展举步维艰,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私人对汽车的购买需求。
机会:国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汽车消费的瓶颈,正在从改善汽车消费政策、消费环境等方面着手,切实减轻购车者的负担,全力营造适宜汽车消费的社会氛围。
大环境的日渐宽松,为潜力巨大的私人购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同时,也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风险:目前我国私人购车市场仍处于导入期,还没能形成对微型轿车大批量的需求。
并且由于一些地区对经济型轿车的购买和使用仍就采取歧视和限制性的政策,及近来越来越多的厂家纷纷介入家用经济型轿车领域,导致与微型轿车市场定位相同或相近的车型越来越多,加大了微型车市场的经营风险。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TEL:(010)68558557I 世界微型车市场发展状况 (2)一、国际微型汽车市场的基本发展概况 (2)二、日本微型汽车的发展情况 (3)II 我国微型车市场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7)一、政策风险和观念歧视是制约微型客车发展的主要因素 (8)二、政策性歧视是微型载货车出现市场萎缩的主要原因 (9)三、当前微型轿车发展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10)III 发展我国微型车的政策和建议 (16)一、对微型汽车给予倾斜政策的必要性 (17)二、我国汽车税费政策的状况 (20)三、微型汽车的税费负担状况 (22)四、对符合新定义的微型汽车实行倾斜税收政策的有关建议 (23)IV 三季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状况分析 (25)一、2002年1—9月我国汽车工业运行分析 (26)二、2002年1-9月我国汽车工业经济效益分析 (31)三、2002年1-9月我国汽车重点企业(集团)经济效益分析 (33)V 我国重型卡车市场的发展状况分析 (35)一、前三季度重型卡车市场产销两旺 (35)二、重型卡车主要生产企业的发展动态 (37)三、我国重卡市场的前景分析 (40)V 重点汽车企业经济指标分析 (43)一、财务效益状况分析 (43)二、资产营运状况 (44)三、偿债能力状况 (45)四、发展能力状况 (45)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TEL:(010)68558557图表1 日本微型汽车定义变迁表 (4)图表2 日本汽车损害赔偿责任保险的变迁(日元)表 (6)图表3 日本购新车时的保险费比较表 (6)图表4 日本获取微型车驾驶执照与普通驾驶执照对比表 (7)图表5 微型轿车与中高档轿车税费对比(天津)表 (23)图表6 微型轿车与普通车辆的事故发生率比较 (24)图表7 2002年1-9月我国汽车分月销售比较图 (26)图表8 2002年1-9月各车型产销贡献度统计表 (26)图表9 2002年1-9月九类车型销售增长率比较图 (27)图表10 2002年1-9月分月汽车生产完成情况表 (28)图表11 2002年1-9月分月汽车销售完成情况表 (29)图表12 2002年1-9月份汽车(分车型)生产情况表 (30)图表13 2002年1-9月份汽车(分车型)销售情况表 (30)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TEL:(010)68558557I 世界微型车市场发展状况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世界上除了日本以外是不主张发展微型汽车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实际上,国外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微型汽车的发展,不少国家还对微型汽车给予特别的政策“关照”。
微型汽车在世界很多国家都大行其道,成为当地的主流车型之一。
一、国际微型汽车市场的基本发展概况美国福特公司的T型车和德国大众的“甲克虫”可以算得上是世界微型汽车的鼻祖,在当时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汽车。
这两种车型的诞生和发展,不仅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汽车家庭化进程,而且对汽车产业的规模化和大众化也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虽然,随着西方国家经济的长足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这两种车型己先后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对汽车工业的巨大贡献和造普通百姓都能买得起的汽车的思维理念,却在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与我国情况比较相似的印度,微型汽车也是当地最为畅销的主流车型之一,并己开始率先进入了中、小资产阶层的家庭。
印度生产的微型汽车,主要是引进日本和韩国的技术,采用CKD或SKD的方式生产的。
最畅销的微型车款式为采用日本铃木技术组装的MARUTI款微型车。
近年来,随着印度微型汽车市场的扩大,韩国的现代、大宇等跨国公司也相继在印度设立工厂,加入了微型汽车竞争者的行列。
东欧国家尤其是波兰和前南斯拉夫等国家,微型轿车在当地汽车生产中所占的比例也相当高,有的甚至高达80%以上。
这些国家的微型汽车企业主要是西方汽车发达国家投资的项目。
这些投资项目建成后,除满足东欧汽车市场外,又有很大一部分产品返销西方市场。
目前在东欧投资设厂的跨国公司有意大利菲亚特、美国通用、韩国大字和现代等汽车制造商。
在韩国,由于近年来受东南亚金融风暴以及国际油价上涨、经济不景气等因素的影响,韩国众多的消费者也纷纷将目光转向了价格低廉的微型车。
大宇和现代汽车公司为适应国际及国内市场的需求,及时推出了MATIZ与ATOS款微型车,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TEL:(010)68558557最近大宇公司又在MATlZ车型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推出更加具有现代感的TICO款微型汽车。
二、日本微型汽车的发展情况(一)日本微型汽车的发展概况虽然世界上最早的微型汽车起源于美国,但微型汽车真正得到了长足发展的国度却是在日本。
不论从微型汽车的品种、数量,还是从技术水平、市场容量来看,日本都堪称是世界微型汽车的王国。
日本的微型汽车兴起于50年代,至今己历经了半个多世纪,可谓是长盛而不衰。
多年来,日本的微型汽车一直与高级轿车、豪华轿车等车种并驾齐驱,始终保持着自己主导车型的市场地位。
从微型汽车的市场份额来看,目前日本每年的汽车销量约为560多万辆,而微型汽车约占其中的三分之一;从微型汽车的保有量分析,在日本每行驶的4辆车中,就有一辆是微型汽车。
日本法律将汽车区分为普通车、小型车、微型车(轻四轮车)三部分。
目前,在轿车的分类中,日本将发动机排量小于0.66升,车长在3.4米、车宽在1.48米之内的轿车统称为轻四轮轿车(微型轿车);在商用车中,将最大载重量在350公斤以下的汽车统称为轻四轮车(微型汽车)。
在日本,第一部关于汽车规格的法律是在1943年制定的。
1949年,运输省文件中首次出现了“轻四轮车”的称谓,但当时并没有明确地将微型汽车作为国家汽车产业的重点扶持的对象。
1955年日本政府正式制定了轻四轮车法,当时的规定是“排气量在360cc之内,车长小于3米、车宽小于1.3米”。
轻四轮车可以享受减税、减保险金、免费征过桥费、过渡费、简化车照、驾照手续,不用交验车库手续等。
微型车的出现,成为了日本汽车普及化的先驱车型,直接催生了日本“家庭车元年”的到来。
从1959年到1970年,被认为是日本微型汽车“第一次黄金期”,1970年日本轻四轮车的销售量达到了125.6万辆。
从1971年起,微型汽车的发展进入了逆境时期,到1975年年销量萎缩到了58万辆,仅及高峰时期的一半左右。
到了1976年,为了改善排气污染和安全性,通产省对微型车的标准进行了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TEL:(010)68558557修订,排气量从360cc改为550cc,全长由3米改为3.2米,宽由1.3米改为1.4米。
微型车的标准修订以后,销售量开始上升,到1980年年销量恢复到了100万辆,1990年更是创下了180万辆的历史最高记录。
1994年日本汽车保有量中,轻四轮轿车的保有量为3930083辆,占全部轿车保有量39164479辆的10%左右;轻四轮商用汽车(货车、厢式车)的保有量为11959522辆,占全部商用汽车保有量20779462辆的57.5%。
1998年,为了使微型汽车达到与小型车同样的安全碰撞标准,微型汽车的标准被再次加以修改,全长由3.3米改为3.4米,全宽由1.4米改为1.48米,排气量保持不变。
日本政府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扶持微型车的发展,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的。
发展微型汽车,不仅可以在国民收入较低的时期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而且在国民收入提高到一定程度、汽车工业发达的今天,作为省燃料、省能源、节省停车场所、使用方便的汽车,微型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特别是,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人们工作生活节奏与效率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日本政府也正是基于这一理由,才从政策上给予微型汽车以倾斜扶持。
可以说,没有轻四轮车法,就没有日本微型汽车辉煌的今天,也就难免会使日本重蹈其他汽车普及国家所发生的环境污染日趋恶化、宝贵的土地资源被大量占用、交通日益拥塞的覆辙。
目前,在日本的企业中有三菱、本田、富士重工、大发、铃木等五家大公司生产微型汽车,车型繁多,品种丰富。
比如,日本的轻四轮车有许多种驱动方式,如4x4(全轮驱动)、FF(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FR(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RR(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M(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等。
每一种驱动方式又可有普及型和豪华型,电喷和化油器型,电控化油器型和普通化油器型、手动变速器型和自动变速器型、三面开货厢型和一面开货厢型、高顶型和平定型、增压型和自然吸气型等。
据不完全统计,5家公司共有超过160种轻四轮车车型。
图表 1 日本微型汽车定义变迁表排量与尺寸 1949年-1975年 1990年-1998年 1998年至今CC以下CC以下 660 发动机排气量 360CC以下 660汽车长度 3.0米以下 3.3米以下 3.4米以下汽车宽度 1.3以下 1.4以下 1.48以下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TEL:(010)68558557汽车高度 2.0以下 2.0以下 2.0以下(二)日本对微型汽车采取的优惠措施日本政府一贯重视、提倡使用微型汽车,日本的微型汽车市场之所以能够形成今天这样的一个规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