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初中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自然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其他 气候适宜
地形平坦
探究
2 3
1
①、②、③ 三处属于 乡村 聚落,选 址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 临河 而建。而 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是 1 ,理由是:
该地位于大河下游交汇处,地形以 平原为主,交通便利。
自然环境影响聚落的 ……
2、聚落的形态
在一些平原地区,聚落规模 较大,人口众多,房屋密集。
在山区,有的聚落沿山麓、谷 地延伸成条带状;在一些平原 地区,为了靠近水源,沿河流 发展成带状聚落。
三、民居与环境
自然环境
适应 利用
聚落
复杂多样
因地制宜
特色民居
做一做:发挥你的想象力,画出在下列环境下的民居
终年高温多雨
温带草原地区
终年严寒
夏季高温多雨 (马鞍山)
矮 且 少
少 而 窄
有
少
想一想:
为什么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存在景观上的差异呢?
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 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场所。
聚落的分类
景 观
乡村聚落
差 异
农业
生
产
方 农村 牧村 渔村 林场 式
城市聚落 工业、服务业
二、聚落与环境
1、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读图分析我们所居住的城市聚落形成的原因?并试着说出 我市先后提出“以钢兴市”和“以港兴市”的依据。
终年炎热干燥
再见
一、聚落的分类
1.聚落
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乡村
2.聚落的分类
城市
城市和乡村有什么差异?
含山
和县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材内容详解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聚落的类型,知道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及其景观差异,知道聚落分布与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描述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通过联系实际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人类生活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通过读图训练,进一步培养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
快乐点击1.乡村和城市(1)聚落——我们把人们的集中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2)聚落的分类:①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②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3)不同聚落的景观差异:(4)同类聚落的景观差异:①世界各地的乡村聚落有不同的特征:②世界各地的城市聚落也风格迥异。
2.聚落与环境(1)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于耕作。
②自然资源丰富(林、渔、矿等)。
③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港口等)。
(2)聚落的分布:①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比较密集。
②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3)聚落的建筑外貌、建筑材料等因环境而异。
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1)聚落发展带来的利与弊①聚落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占地面积越来越大,建筑物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完善。
聚落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
②聚落的发展过程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有特色的民居正逐步消失。
(2)聚落的保护①原因:传统的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②措施: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聚落的类型.2.知道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及其景观差异3.知道聚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与方法1.运用图片描述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2.通过读图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2.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教学难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自备彩笔画纸。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二、学导达标学习任务一:乡村和城市学习任务二:聚落与环境读图,回答1—2题:1.该地建筑物为平顶,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大 B.气温高C.日照强 D.降水少.这类传统民居最可能出现在A A.广东 B.云南 C.浙江 D.新疆三、归纳总结四、智能测评读图,回答1—2题:1.图中能反映我国黄土高原民居建筑风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丁图所反映的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是A.干旱B.寒冷C.湿热D.炎热干燥 读“沙漠中的绿洲景观图”,分析回答3—4题.3.该景观可能位于下列哪个地区A 冰屋窑洞高架屋竹楼C B DA.欧洲西部B.西亚和北非C.北美洲北部地区 D.塔里木盆地4.该地区的民居建筑“墙体厚,窗子小”是因为A.气候寒冷 B.盗贼猖獗C.昼夜温差大,风沙也很大D.降水稀少5.“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或火炕,窗小或有双层窗,而且屋顶大而高耸”,这种房屋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A.炎热多雨地区B.寒冷多雨地区C.温暖干燥地区D.温暖多雨地区6.我国著名历史古城平遥和丽江分别位于A.山西.四川B.江苏.云南C.陕西.云南D.山西.云南7.丽江古城主要具有哪一少数民族的独特风采A.傣族B.高山族C.纳西族D.壮族8.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A.它们是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B.它们是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C.它们美观漂亮,是极好的旅游资源D.它们是透视古今中外民俗风情的窗口【网络构建】聚落与环境发展与保护。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一课时)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第一课时)导语人类是社会性动物,自从远古时期开始,人类就开始以聚落的形式居住。
聚落是人类居住的基本单位,也是社会的核心单位。
在聚落中,人们相互依赖、协作,共同满足各自的需求,同时也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关系。
本文将主要探讨人类聚落的定义、类型以及其在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聚落的定义聚落是指人口相对集中,以共同居住和共同生活为特征的地区。
聚落可以分为城市、城镇和村落等不同类型。
城市是最大的聚落形式,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复杂的社会结构;城镇则相对较小,通常是作为农村和城市之间的过渡区域;而村落则是农村地区人口聚集的地方。
二、聚落的类型1. 城市城市是最典型的聚落类型之一,也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通常由高楼大厦、商业区、行政区和居民区等组成。
城市的特点包括:高度的人口密度、繁荣的经济活动、多样化的文化和社会资源等。
城市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提供了多种就业机会和便利的生活条件。
同时,城市也面临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2. 城镇城镇是介于城市和村落之间的地区。
它们通常人口相对较少,交通、商业等设施也较为简单。
城镇在过去是农村地区的经济中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镇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速。
城镇提供了工作机会,吸引了很多农村人口移居到城镇,同时也为农村居民提供了更便捷的生活条件。
3. 村落村落是农村地区人口聚集的地方,是农民生活的基本单位。
村落通常由一些农民家庭组成,大多数人依靠农业和农村产业为生。
村落的特点包括:自给自足、生活方式传统、社会关系密切等。
尽管现代化的进程改变了一些村落的面貌,但村落仍然是农村社区的核心,承载着大量的农业生产和农村文化传统。
三、聚落的作用聚落作为人类居住的基本单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聚落在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作用:1. 社会交往和合作聚落提供了人们相互交往和合作的场所。
在聚落中,人们可以共同解决问题、分享资源、相互帮助,形成了紧密的社会关系网络。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回顾
思考
为什么,目前在一些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聚 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 没有聚落?
学以 致用
分析:南昌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和 人文因素?
南昌总面积7402平方千米,总人口484万,是全国35个特大城市之一。位于东经 115°27′~116°35′,北纬28°09′~29°11′。地处长江中下游,濒临鄱阳湖西南岸, 是中国大陆唯一一个和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三个三角洲(区)即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三角区相毗邻的省会城市,是京九、浙赣铁路的交汇点,也是 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承东启西,沟通南北。南昌气候湿润温和,属亚热带季 风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世界各地的乡村聚落有不同 的景观特征。以上图片所示 的村落,哪个分布在亚洲? 哪个分布在欧洲?哪个分布 在非洲?
二、聚落?
案例1:
大庆市位于松嫩平原中部,距 哈尔滨159公里,1960年以前是 一片草原和沼泽,1959年9月26 日发现大型油田,正值国庆前 夕,顾定名为大庆油田。目前 大庆市是一个人口239万的大城 市,是一个在沼泽和草原上建 立的以石油和石油化工为主的 新兴工矿城市。
A、耕作 B、工业 C、捕鱼 D、服务业
3、乡村聚落可分为( )
A、渔村 B、牧村 C、农村 D、林场
自己 动手
请为这四个地方设计房屋!!!!
热带雨林 沙漠地区
黄土高原 北极地区
热带雨林地区 沙漠地区
黄土高原 北极地区
课堂 反馈
A、B、C三个城市哪个会最先发 展为城市?
课堂 反馈
多项选择
1、聚落是指( )
A、人们的居住地 B、人们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3节人类的聚居地__聚落课件新人教版

读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几个阶段示意图(图4-3 -4),回答1~2题。
1. 由村庄演变为一般城市的顺序是( B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③④②
D. ③④②①
【点拨】聚落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随着城市规模的不 断扩大,许多乡村聚落被城市聚落所取代。
2. 演变到第④阶段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
团块状
山区
聚落沿着河流、山麓、 ___条__带___状
谷地延伸
二、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 1. 意义:聚落与当地__自__然__环__境____融为一体,从不同角 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处 理好聚落___发__展___与___保__护___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 面临的问题。 2. 《世界遗产名录》:___法__国___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 利的__威__尼__斯__城____,我国山西省的____平__遥__古__城____和 澳门历史城区等。
冬冷夏热, 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的特点, 气候干燥 在向阳坡上挖窑洞
民居
当地的气候特点
民居的建筑特点
东南亚的双层 木楼或竹楼
终年高温, 潮湿多雨
就地取材,搭成竹楼,通风 散热,下层空着或放杂物、 养牲畜,上层住人
西亚热带沙漠 地区的房屋
白天炎热,昼夜 温差大,终年高 墙厚、窗小、隔热性能好 温干燥
习题链接
练基础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A 6 见习题 2A 7A 3D 8D 4A 9D 5B
练能力
练素养 答案显示
1B 6D
见习题
2C 7B
3 A 8 见习题
4A
5D
1. 乡村聚落类型不同,人们从事的主要农业生产方式 也不相同,下列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 ) A. 平原乡村——耕作 B. 草原牧村——海产养殖 C. 山区林场——放牧 D. 沿海渔村——伐木
人教版七上地理4.3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课件(共36张PPT)

寒带地区
寒带地区终年严寒,就地 取材搭建冰屋,冰房子, 很低矮,无窗户,保温效 果好。可以抵挡极地寒风, 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我国南方的江南民居
三、走进现实,探究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 结果,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 民俗等信息,是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
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
房屋
密高 集度 度
交通 人 道路 口 车辆 密 多少 度
空 生产方式 气 质 量
自然 景观 改变 的大 小
乡 村
小矮少
耕作、放牧、 小 好 捕鱼
小
城 市
大高 多
大 差 工业、服务 业
大
二、走进自然,寻觅理想家园
假设你是一名原始部落的首领,你将带领族 人定居下来。你将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林场
乡村聚落1
乡村聚落2
城市聚落1
城市聚落2
热带雨林地区
热带雨林地区
竹楼
树屋
热带地区全年高温多雨,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 楼,就地取材,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因 为上层风大凉爽,还可以避免潮湿。
温带草原地区
蒙古包
选材轻便,便于搭建及 拆卸。
黄土高原
窑洞: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形式, 就地取材。这里气候干燥,土质 十分坚固牢靠,极难渗水。直立 性很强的黄土,可随意挖凿而不 会坍塌。 窑洞有厚厚的屋顶和墙 壁,使得窑洞能保温也能隔热, 冬暖夏凉。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自然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其他
地势坦
聚落的形态
在一些平原地区,聚落规模较 大,人口众多,房屋密集,聚 落呈团块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课件 18

+
5.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 。今天 的浪漫 或许是 明天的 现实, 当下的 现实也 可能是 昨天的 浪漫。 重要的 是我们 的作品 是否揭 示生命 本质, 精神是 否向真 向善向 上,以 及手上 的“主 义”是 否与我 们的诉 求达成 一致。
+
6.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 性成果 点亮, 让不同 形式、 不同风 格、不 同创造 性诉求 的佳作 ,在反 复的研 读与辨 析中沉 淀价值 。
+
4.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 为代替 写作。 较之个 体性的 埋头创 作,不 少诗人 似乎更 喜欢混 个脸熟 ,在这 样的背 景和语 境下, 诗歌批 评基本 沦为诗 人间的 交际和 应酬。 哪怕是 纷纷攘 攘的流 派或主 义之争 ,也往 往是你 方唱罢 我登场 ,名目 噱头不 少,却 未见得 与文学 和读者 有何关 系。
聚落密集
长江中下游平原 (优每越平人方1,口.千工在密米农一度人业些数生河)产流1>比中002较下~002发游00达的,平110聚原~~落地1100分区0 布,比自<无较然人1密条定集件居。区
世界人口的分布
聚落稀疏
新疆荒漠 人口2密. 在度高山、1>荒002漠~00地20区0 ,11自0~~然1100条0 件恶<无劣人1,定少居有区 (每或平没方千有米聚人落数。)
思考 你能根据三幅乡村聚落景观图判断:哪个
分布在亚洲?哪个分布在欧洲?哪个分布在非洲?
A
B
3、聚落建筑与环境
——建设美好家园,做聪明的规划者
讨论:假如我们的家园位于热带沙漠地区或热带雨 林地区,你会设计什么样式的房屋建筑?说出你的理由。
A
B
江南水乡
窑洞 冰屋
小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落是人类的集中居住地
2.聚落分为哪两大类?
乡村 (包括农村、牧村、渔村、林场) 和城市
一、乡村和城市
乡村
1 . 聚落分为
城市 2. 乡村与城市的差别 类型 人口主体 农业人口为主 非农业人口为主
包括农村、牧村、渔 村、林场
目前是人类重要的 聚居地,全球50% 的人住在城市
规模大小 较小 较大 形成早晚 较早 较晚
乡村 城市
长江中下游平原乡村
华 北 平 原 上 呈 多 边 形 的 村 落
非洲的农村
广 西 的 村 落
中小城市
大城市
乡村与城市景观的差异
房屋 道 商 学 自然 路 店 校 景观 密 高 改变 集 度 的大 度 小
乡 村 城 市 稀 疏 矮 稀 少 少 疏 多 多 小
富有特色的北京民居——四合院
2
热带雨林地区
黄土高原地区
内蒙古草原地区
点 击 图 片
沙漠地区 寒带地区
3.各地聚落的建筑风格因环境而异
东南亚高架屋、西亚厚墙屋,北 极冰屋、黄土窑洞、傣族竹楼与当地 的气候特点有什么关系?
答:建筑外貌、建筑材料因环境而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1.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世界上多数聚落都 在发生变化,为人类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草原地区的住房——蒙古包
沙漠地区的村庄
因纽特人的住所——雪屋
土壤肥沃, 适于耕作 水源 充足 地形 平坦
交通 便利
自然 资源 丰富
聚落与环境
荒漠
世界文化遗产——安徽黟县西递村
世界文化遗产——安徽黟县西递村
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古城
1
世界文化遗产——云南丽江古城
2
世界文化遗产——水城威尼斯
有 无 农 田
有 无 果 园
有 其他 无 差异 鱼 塘
有 人口 稀疏 无 人口 密集
有 有
密 高 密 集 集
大
无 无
二、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利于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
2.聚落的分布
平原多,高山、荒漠少
思考
聚落与环境
在这些自然环境下的房屋应该设计成什么样?
不同的自然环境下的房屋为何不同,主要考虑何种因素?
2.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世界遗产——人类的无价之宝 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遗 产,如何保护好它们,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农村
牧村
渔村
林场
乡村聚落1
乡村聚落2
城市聚落1
城市聚落2
热带雨林地区的民居
东 南 亚 地 区 的 高 架 屋
热带地区的印第安人房屋
斐济民居
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
世界文化遗产——水城威尼斯
2
传统聚落的保护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 作用的结果,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 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人类文明的具体 体现。
丽江古城 安徽黟县西递村
(点击图片观看更多资料)
水城威尼斯
富有特色的北京民居——四合院
房屋是聚落的细胞,道路是聚落的血管,住民是聚落的神经。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人们总是通过建筑的各种形式来 表达各种文化理念因此,因而任何聚落不论怎样简单或多么 复杂,民居就成为一个聚落最有其特色的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