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年内确保新增20万吨污水处理能力
皋兰县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

皋兰县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21-2030)规划文本皋兰县人民政府二〇二〇年六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2)1.1规划编制背景 (2)1.2编制依据 (5)1.3指导思想 (6)1.4基本原则 (6)1.5规划内容 (7)1.6规划范围 (7)1.7规划期限 (8)1.8规划目标 (8)第二章区域概况 (9)2.1自然气候条件 (9)2.2生态环境保护状况 (12)第三章污染源分析 (14)3.1用水及排水体制 (14)3.2污染负荷量预测 (18)第四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21)4.1治理方式选择 (21)4.2设施布局选址 (23)4.3污水收集系统建设 (25)4.4污水处理技术工艺选择 (26)4.5设施出水排放要求 (27)4.6尾水利用要求 (28)4.7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29)4.8验收移交 (30)第五章设施运维管理规划 (31)5.1运维管理规划及实施方案 (31)5.2环境监管 (33)5.3运维资金估算及筹措 (34)第六章工程估算与资金筹措 (35)6.1近期建设计划 (35)6.2工程估算 (41)6.3资金筹措 (49)第七章效益分析 (50)7.1经济效益 (50)7.2社会效益 (50)7.3环境效益 (50)第八章保障措施 (51)8.1加强组织领导 (51)8.2保障项目投资 (51)8.3规范项目建设 (51)8.4加强技术支撑 (51)8.5强化督导考核 (52)8.6加强运营监管 (52)8.7鼓励群众参与 (52)第二部分图集 (53)前言在甘肃中部的几何版图上,省会兰州、铜城白银和国家级兰州新区,共同构筑了承载陇原发展的兰白都市经济圈。
皋兰正位于这经济圈上三角辐射“节点”,距兰州、白银、新区分别只有35、29、20公里,是兰州新老城区一体化发展和兰白经济圈上不可替代的关联带和支撑节点,境内有“一河六线”和正在建设的北绕城高速、兰州中通道、中川城际铁路等四通八达的交通关联优势。
2024年甘肃省废水污染物处理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甘肃省废水污染物处理市场分析现状1. 前言废水污染物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甘肃省废水处理市场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对甘肃省废水污染物处理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可能的发展方向。
2. 市场概述甘肃省废水污染物处理市场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工业废水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农业废水处理等。
废水处理市场主要由废水处理设备供应商、废水处理服务提供商、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机构等组成。
3. 市场规模甘肃省废水处理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甘肃省废水处理市场总产值达到XX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XX%。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4. 市场竞争甘肃省废水处理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供应商竞争:废水处理设备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价格等方面。
- 服务商竞争:废水处理服务提供商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服务质量、响应速度和价格等方面。
- 技术创新竞争: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机构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研发能力、技术成果和专利技术等方面。
5. 市场发展趋势甘肃省废水处理市场存在一些潜在的发展趋势和机遇,包括: - 技术创新推动市场发展:新兴的废水处理技术如生物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等将推动整个市场的发展。
- 政策引导促进市场增长: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将对市场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 增加环保投入: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企业和个人对废水处理的重视程度将进一步提高,为市场发展提供了机遇。
6. 市场挑战甘肃省废水处理市场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 技术水平不高:与发达地区相比,甘肃省在废水处理技术方面仍存在差距,需要加大技术引进和研发力度。
- 缺乏配套设施:一些地区废水处理设施不完善,限制了市场的发展。
- 市场准入门槛低:市场上存在一些不良竞争行为,导致市场乱象丛生。
7. 发展建议为促进甘肃省废水处理市场的健康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几点建议: - 加强技术引进和研发力度,提升废水处理技术水平。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2010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的通知-甘政发[2010]44号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2010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的通知-甘政发[2010]44号](https://img.taocdn.com/s3/m/90b5030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6.png)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2010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的通知正文:----------------------------------------------------------------------------------------------------------------------------------------------------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甘肃省2010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的通知(甘政发〔2010〕44号2010年5月29日)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现将《甘肃省2010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2010年主要污染物减排计划为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推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2010年和“十一五”全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顺利完成,促进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特编制本计划。
一、编制依据本计划依据《甘肃省“十一五”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甘肃省“十一五”二氧化硫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指标要求和《甘肃省“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规划》及环保部核定的我省2009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数据编制。
二、目标任务2010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计划控制在53.03万吨以内,比2009年(50.03万吨)上升6%,比2005年(56.3万吨)下降5.8%;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计划控制在16.8万吨以内,比2009年(16.82万吨)下降0.12%,比2005年(18.2万吨)下降7.7%。
经省环保厅测算,2010年全省二氧化硫新增量将达到6.98万吨,化学需氧量新增量将达到1.2万吨。
为此,全省年内计划安排二氧化硫减排项目15项,计划削减二氧化硫7.7万吨(其中,工程减排项目10项,计划削减6.2万吨;结构减排项目5项,计划削减1.5万吨);计划安排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66项,计划削减化学需氧量2.55万吨(其中,工程减排项目57项,计划削减2.03万吨;结构减排项目9项,计划削减0.52万吨)。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第三项整改任务完成情况的公示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第三项整改任务完成情况的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1.04.13•【字号】•【施行日期】2021.04.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察正文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第三项整改任务完成情况的公示针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甘肃省一些地方对黄河生态保护治理认识不到位,工作有差距”的问题,对照《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方案》进行全面整改,现对整改完成情况进行公示。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厅党组始终坚持边督边改、立行立改、动真碰硬整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和底线性任务来抓,强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
积极发挥部门综合监管职责和生态安全协调机制作用,充分发挥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
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要会议精神、重大决策部署,就事关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工作研讨,并结合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落实。
(一)系统谋划,夯实污染防治基础。
一是研究形成黄河流域(甘肃段)污染防治工作思路等专题研究报告,印发了污染防治专责组工作方案和2020年工作要点,举办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甘肃)高峰论坛”,完成黄河流域4个水系36条重要干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初步建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库。
此项工作得到生态环境部高度肯定,并将我省列为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省份。
二是于2020年11月编制完成了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专项实施方案(初稿)。
(二)突出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以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抓手,稳步推动工业企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工作。
2023年甘肃省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投资计划

工程
2024年 2023-12-01 2024-10-02 2025-09-01 2024-11-15 2024-07-30 2024-11-15 2025-05-01
2,496 2,911 4,343 14,410 6,607 4,224 2,670 8,504
红水河临夏市段水环境
治理河长约16.44km(其中分洪道长度3.04km)。河道湖库垃
5,751
靖远县祖厉河流域入河
河道垃圾清理10万吨,新建生态护岸11.74km,新建建设生态
3
新建
2023-03-10
口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沟渠5.2km,生态隔离带0.27平方公里。
2024-12-31
会宁县祖厉河流域南城 4 段生态廊道可持续发展 新建 水环境综合治理河道长度1.64公里,新建湿地5.6万㎡。
广河县广通河生态廊道
新建生态护岸19.63km,生态步道,步道长9.78km,新建生态
19 可持续发展建设项目 新建 隔离带9780㎡,人工湿地12.91万㎡,新建污水管网6.85km,
(三甲集段)
垃圾清理3850m³。
2023-04-20
工程规划治理长度7.99公里,建设生态隔离带面积0.09平方公
可持续发展工程 (16.49万吨),以及其他附属工程。
2023-03-15
2024-12-01 2024-05-30 2024-09-15
10561 13219 15875 6,914
试点 试点
甘谷县渭河散渡河交汇
拟治理河道1.23公里,新建生态步道1.5公里,生态护岸1.5公
7 处生态廊道建设项目 新建 里,清理河道垃圾0.3万吨,敷设污水管网1公里。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4部门职责和机构编制调整方案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4部门职责和机构编制调整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8.04•【字号】甘政办发[2014]151号•【施行日期】2014.08.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4部门职责和机构编制调整方案的通知(甘政办发〔2014〕151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交通运输厅、省农牧厅、省商务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交通运输厅、省农牧厅、省商务厅等4部门职责和机构编制调整方案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4年8月4日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职责和机构编制调整方案根据中央编办《关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职责和机构编制调整的通知》(中央编办发〔2013〕144号)以及省政府《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甘政发〔2014〕24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甘肃省人民政府职能转变任务分工的通知》(甘政办发〔2013〕178号)和《关于分解落实省政府机构改革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甘政办发〔2014〕64号)精神,现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职责和机构编制调整如下:一、加快职能转变和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管理和投资事项审批(一)取消的职责。
除取消已由省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外,取消以下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核准,实行备案管理。
1.煤炭液化项目。
2.原油项目(油田开发)。
3.天然气项目(气田开发)。
4.国家原油存储设施项目。
5.扩建机场项目。
6.邮政项目。
7.电子信息产品制造项目。
8.新建PTA项目。
9.新建TDI项目。
10.PTA改造项目。
11.PX改造项目。
12.乙烯改扩建项目。
13.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信号系统和牵引传动控制系统制造项目。
14.纸浆项目。
15.聚酯项目。
16.糖项目。
17.大学城、医学城及其他园区性建设项目。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12.29•【字号】甘政发〔2020〕68号•【施行日期】2020.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现就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守底线、优格局、提质量、保安全”的总体思路,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覆盖全省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
(二)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优先。
将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落实到区域空间,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持续优化发展格局,守住自然生态安全底线。
强化分区管控。
集成生态保护红线及一般生态空间、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的环境管控要求,形成以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的空间管控体系。
突出分类施策。
针对不同的环境管控单元,从空间布局约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环境风险防控、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制定差异化的环境准入要求,强化刚性约束,突出精细化管理。
实施动态管理。
坚持省级统筹、市级落实、省市联动,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定期评估、动态更新调整“三线一单”内容。
提升甘肃水资源保护及综合利用水平的对策研究

< DEVELOPING lilM策埋提升甘肃水资源保护及综合利用水平的对策研究■ 课题组甘肃是黄河、长江重要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是 石羊河、黑河、疏勒河等内陆河水系发源地,同时又 是全国水资源缺乏和最干旱的省份之一。
做好水资 源保护及综合髙效利用,对甘肃省筑牢守好国家西 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本 文以2010-2018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就水资源短缺 对甘肃人口聚集、城市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 综合评估,并提出进一步提升水资源保护及综合利 用水平的具体建议。
一、甘肃省水资源概况及综合利用情况(一)水资源概此。
甘肃省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 值289.44亿m:i,其中黄河流域为127.79亿m:i,长江流域为100.37亿内陆河流域为61.29亿m:i。
从水系看,全省分属内陆河、黄河和长江三大流 域、12个水系,年径流量大于1亿m:<的河流68条,大于0.1亿m:<的约有152条。
其中黄河流域总面积 14.6万km2,主要有黄河、洮河、湟水、渭河、泾河五 个水系;长江流域主要在陇南地区,总面积3.8万 kn^,包括嘉陵江1个水系;内陆河流域位于河西走 廊东端的乌鞘岭以西,总面积27万km2,有疏勒河、黑河、石羊河3个水系。
从水资源看,主要是大气降水、地面河流、冰川 融水以及地下水源。
1.降雨量。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82.99mm,降水总量为1274.93亿m:i,其中内陆河流域、黄河流♦课题组成员:(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史海春、康旺儒、马小蕾、雷克刚、李建、程修文、孙海峰、贾建伟、陈新、陈诚、苏蕊特别策划1 DEVELOPING表1 2019年供水组成表单位:%流域分区地表水源供水量蓄水引水提水跨流域调水小计地下水其他水源内陆河37.027.2 1.3 3.669.128.8 2.1黄河9.031.442.20.082.610.8 6.6长江29.58.830.00.068.323.58.2全省27.028.316.32.273.822.43.8注:其他水源主要指雨水利用和污废水回用域、长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 量分别为130.24mm 、484.78mm 、577.77m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ttp://www.jsbwa 速览
R evi ew
水工业市场年第期海南农村水源地环境调查评估铺开
海南省典型乡镇和农村(即服务人口1000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调查及评估工作近日全面铺开,目前有关技术单位正着手开展水质监测及其他基础资料调查。
省国土环境资源厅有关负责人称,此举旨在了解乡镇和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源及其他问题,为水源地保护提供决策依据,以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确保群众饮上放心水。
此次调查及评估主要任
务是调查全省乡镇、农村和农
场饮用水水源地社会经济状
况、水资源利用状况、土地利
用状况等基础信息,重点调查
80个典型乡镇、22个农场和51
个农村和水源地属性及水质水
量状况、污染源情况以及影响
饮用水水源水质的主要因素,
调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情况、监管能力建设情况、环
境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内容,
综合评估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禀
赋、污染状况、环境监管和环
境风险;建立并完善全省典型
乡镇和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基础
环境信息数据库;科学评估全
省典型乡镇和农村饮用水水源
地基础环境状况,提出乡镇和
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对
策建议,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
防治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据介绍,9月底前基本完成
调查工作,10月提交成果。
甘肃年内确保新增20万吨污水处理能力
甘肃省日前召开污染减排重点项目现场推进会,副省长石军出席会议并指出,要加快全省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的进度,必须在年底前形成新增日处理20万吨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能力。
会上,石军指出,当前甘肃省污染减排工作已经到了冲刺阶段,全面完成全省“十一五”污染减排目标任
务,重点是削减化学需氧量,
关键要抓好城市污水处理项
目,不仅要加快在建项目的建
设进度,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
现有8家重点污水处理厂的作
用。
为此,兰州市的安宁七里
河和雁儿湾污水处理厂,白银
污水处理厂、酒泉肃州区污水
处理厂等8家污水处理厂,必须
要确保正常达标运行,不折不
扣地完成新增污水处理量的目
标任务。
目前,列入甘肃省
“十一五”污染减排规划的重
点工业治理项目和产业结构调
整项目已基本完成,全省已有
15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发挥
了减排作用,这些项目已累计
削减化学需氧量5.05万吨、削
减二氧化硫17.5万吨,保证了
全省前3年污染减排目标的顺利
实现。
安徽四市水源地水质超标
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近日发布8月份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月报,其中亳州、巢湖、阜阳和桐城四城市水源地水质超标。
据介绍,8月份全省17个省辖市和4个县级市的46个集中饮用水源地取水总量为7768.2万
立方米。
合肥、淮北、宿州、
蚌埠、淮南、滁州、六安、马
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
州、安庆、黄山、宁国、明光
和界首17个城市饮用水源地监
测项目全部满足饮用水水源地
水质标准,水质良好。
水源地出现超标的城市
中,巢湖市水源地总磷最高超
标0.84倍;桐城市水源地总氮
最高超标1.30倍;亳州市和阜
阳市地下水源地氟化物最高超
标0.34倍。
70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