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翻译及赏析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翻译及赏析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翻译及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翻译及赏析《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翻译及赏析《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翻译及赏析1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原文及赏析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原文及赏析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原文及赏析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原文及赏析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李清照(宋代)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译文:和风暖雨,湖面冰层已慢慢融化。

柳叶发新芽,梅花绽放,已经感觉到春天将近了。

这样的时刻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独坐相思,泪融残粉,就连头上所戴的些许首饰,也觉得无比沉重了。

初试金丝缝成的夹衫,慵懒的斜靠在枕头上,只把那头钗压坏也难以顾及。

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直至夜阑人静之时,仍剪弄灯花,以排遣愁怀。

注释:初破冻:刚刚解冻。

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

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

花钿(diàn):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首饰。

乍:起初,刚刚开始。

金缕缝:用金线缝成的农服。

山枕:即檀枕。

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

欹(qī):靠着。

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

因其形如凤,故名。

夜阑:夜深。

灯花:灯蕊燃烧耐结成的花形。

赏析此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草》、《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情”,而《草堂诗余别草》还注云:“一作感怀”。

由此看来,这些恐均非原题,是后人据词作内容添加的;此外,“感怀”与“离情”确也概人了词作的主要内容。

从词作的内容与风格来看,这首词当写于词人婚后不久,夫妻小别,李清照独居时。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感心动。

”开首三句,词人放眼室外,由感景落笔。

但见初感时节,感风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复苏,嫩柳初长,如媚眼微开,艳梅盛开,似香腮红透,到处是一派感日融融的景象。

词人前期生活虽然没有大的波折,但以其独具的才情、细腻的情感,以及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悟、强烈的关注,常有出人意表之想。

表二在词作里,就是经常慧心独照,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

“暖日晴风”似还不足以表达感天到来的特征,而紧接以“柳眼梅腮”(此句历来被称为“易安奇句”),则使到来的感天更直接、更形象。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赏析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赏析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译文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

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

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

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缝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

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

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注释⑴初破冻:刚刚解冻。

⑵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

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

⑶花钿(diàn):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首饰。

⑷乍:起初,刚刚开始。

金缕缝:用金钱缝成的农服。

⑸山枕:即檀枕。

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

欹(qī):靠着。

⑹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

因其形如凤,故名。

鉴赏⑺夜阑:夜深。

灯花:灯蕊燃烧耐结成的花形。

此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情”,而《草堂诗余别集》还注云:“一作春怀”。

由此看来,这些恐均非原题,是后人据词作内容添加的;此外,“春怀”与“离情”确也概括了词作的主要内容。

从词作的内容与风格来看,这首词当写于词人婚后不久,夫妻小别,李清照独居时。

古词《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作者李清照)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古词《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作者李清照)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李清照[宋代]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标签离别、宋词精选、宋词三百首、春天译文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

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

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

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缝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

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

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注释初破冻:刚刚解冻。

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

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

花钿: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首饰。

乍:起初,刚刚开始。

金缕缝:用金钱缝成的农服。

山枕:即檀枕。

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

欹:靠着。

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

因其形如凤,故名。

夜阑:夜深。

灯花:灯蕊燃烧耐结成的花形。

赏析此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草堂诗余别集》、《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情”,而《草堂诗余别集》还注云:“一作春怀”。

由此看来,这些恐均非原题,是后人据词作内容添加的;此外,“春怀”与“离情”确也概括了词作的主要内容。

从词作的内容与风格来看,这首词当写于词人婚后不久,夫妻小别,李清照独居时。

“暖日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开首三句,词人放眼室外,由春景落笔。

但见初春时节,春风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复苏,嫩柳初长,如媚眼微开,艳梅盛开,似香腮红透,到处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

词人前期生活虽然没有大的波折,但以其独具的才情、细腻的情感,以及对外部世界敏锐的感悟、强烈的关注,常有出人意表之想。

表现在词作里,就是经常慧心独照,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

“暖日晴风”似还不足以表达春天到来的特征,而紧接以“柳眼梅腮”(此句历来被称为“易安奇句”),则使到来的春天更直接、更形象。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翻译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翻译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翻译《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翻译《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全词从白天写到夜晚,刻画出一位热爱生活、向往幸福、刻骨铭心地思念丈夫的思妇形象。

作者是李清照。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原文: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译文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

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

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

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缝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

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

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注释⑴初破冻:刚刚解冻。

⑵柳眼:初生柳叶,细长如眼,故谓“柳眼”。

梅腮:梅花瓣儿,似美女香腮,故称“梅腮”。

⑶花钿(diàn):用金翠珠宝等制成花朵的首饰。

⑷乍:起初,刚刚开始。

金缕缝:用金钱缝成的农服。

⑸山枕:即檀枕。

因其形如“凹”,故称“山枕”。

欹(qī):靠着。

⑹钗头凤:即头钗,古代妇女的首饰。

因其形如凤,故名。

⑺夜阑:夜深。

灯花:灯蕊燃烧耐结成的花形。

阅读题(1)第一句“暖雨晴风初破冻”有何作用?(3分)(2)请赏析结句“夜阑犹剪灯花弄”的妙处。

(4分)(3)全词以“愁”字贯穿始终,请说说这首词的构思脉络。

(4分)阅读答案(1)(3分)交代早春季节,烘托和暖温馨的氛围,为下文写“浓愁”作反衬。

(每点1分)(2)(4分)运用细节描写,(1分)通过“剪”“弄”两个动作以及“犹”字,(1分)写出主人公心烦意乱、夜深无眠的复杂情感,(1分)表现主人公的思之深、愁之浓。

(1分)(3)(4分)首先由春景落笔,引出愁情;(1分)接着通过几个典型的生活细节,多侧面刻画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愁情;(2分)最后直抒愁情,并在剪弄灯花的动作中结束全词。

李清照《蝶恋花》诗词赏析

李清照《蝶恋花》诗词赏析

李清照《蝶恋花》诗词赏析李清照《蝶恋花》诗词赏析 《蝶恋花》此词牌作者⼀般以抒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或⼼中愁的情感为多。

虽有部分⼭⽔,但还是寄情于物的表现。

下⾯⼩编为⼤家分享李清照《蝶恋花》诗词赏析,欢迎⼤家参考借鉴。

(蝶恋花)李清照 暖⾬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已觉春⼼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缕缝, ⼭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好梦, 夜阑犹剪灯花弄。

【作者】: 李清照(1084年3⽉13⽇~1155年5⽉12⽇)号易安居⼠,汉族,⼭东省济南章丘⼈。

宋代(南北宋之交)⼥词⼈,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才⼥”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活,后期多悲叹⾝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描⼿法,⾃辟途径,语⾔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家”之说,反对以作诗⽂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有《漱⽟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译⽂】: 与姐妹们分⼿时,惜别的泪⽔打湿了⾐衫,洇湿了双腮,送别的《阳关曲》唱了⼀遍⼜⼀遍,纵有千⾔万语,也难尽别情。

⽽今⾝在异乡,望莱州⼭长⽔远。

寄宿馆所,秋⾬潇潇,不禁感到⽆限凄清。

被离情别绪搅得⼼乱如⿇,竟不知在饯⾏时姐妹们送别酒是如何喝下去的,那杯中酒是深是浅,都全不知道了。

最后嘱咐姐妹,你们要将⾳讯让过往的⼤雁捎来,以慰我⼼,东莱毕竟不像蓬莱那样遥远。

【注释】: ⑴蝶恋花:词牌名。

⑵昌乐馆:昌乐县驿馆,故址在今⼭东昌乐西北⼗⾥。

⑶泪湿罗⾐脂粉满:四印斋本⾃注云:“别作‘泪搵征⾐脂粉暖’。

”满:同“漫”。

⑷阳关:这⾥指王维的《渭城曲》(送元⼆使安西):“渭城朝⾬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

劝君更进⼀杯酒,西出阳关⽆故⼈。

”后⼈乐,⽈《阳关曲》,亦称《阳关》。

苏轼论《阳关三迭》唱法云:“余在密州,⽂勋长官以事⾄密,⾃云得古本《阳关》,每句皆再唱,⽽第⼀句不叠。

李清照《蝶恋花》全词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蝶恋花》全词翻译及赏析

李清照《蝶恋花》全词翻译及赏析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译文] 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 里想着爱侣! [出自] 李清照 《蝶恋花 ·暖雨晴风初破冻》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 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 弄。

注释: 柳眼梅腮:初生柳叶如人眼,盛开的红梅如人腮,这里又写物,又拟人。

花钿(diàn),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

起源于南朝宋,花钿有红、绿、黄 三种颜,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制成花形,蔽于发上。

山枕:即檀枕,因其如“凹”形,故称山枕,指枕头。

欹 qī,倾斜,歪向一边;通"倚",斜倚,斜靠。

译文 1: 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

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 春天已经来了。

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

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 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逢成的夹衫, 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

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 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

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 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译文 2: 但见初春时节,春风化雨,和暖怡人,大地复苏,嫩柳初长,如媚眼微开, 艳梅盛开,似香腮红透,到处是一派春日融融的景象。

柳叶欲开还闭,春天已经到来。

借着酒意抒发的深情谁来和我共鸣?泪水流淌,脸庞上的香粉为之消融, 心情沉重以致觉得头上戴的花钿也是沉甸甸的。

春暖天晴,春装初试,然而我却足不出户,去观赏那美好的春景,却斜倚在 山枕上, 以致把精美的钗头凤给压坏了。

现实很寂寞无聊, 想在梦中去寻求慰藉, 但却始终无法进入梦乡,直至夜阑人静之时,仍剪弄灯花,以排遣愁怀。

赏析一: 此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草堂诗余别集》、 《古今词综》等都题作“离 情”, 而 《草堂诗余别集》 还注云: “一作春怀”。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①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②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③枕损钗头凤。

④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⑤【注释】①柳眼梅腮:柳叶初生,细长如眼,故云柳眼;梅腮,梅花瓣儿犹如美人香腮。

②花钿:古代妇女头饰,用金玉珠宝制成花的形状。

③欹:斜靠。

④钗头凤:钗头作凤凰形者称钗头凤,为古代女性头上的装饰物。

⑤灯花:灯心燃烧时结成花形,故称灯花。

【译文】暖融融的雨,晴朗朗的风,刚把冰雪消融。

柳叶犹如媚眼,梅瓣恰似粉腮,已可感觉到春心的跳动。

饮酒赏春,吟诗抒怀,欢乐与谁共?眼泪融化残留的脂粉,额头花钿也觉得沉重。

新衣试穿刚上身,夹衫本是金线缝。

和衣斜靠山枕上,枕头磨损了钗上的金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深了,还剪着灯花漫拨弄。

(平慧善译)【集评】明·卓人月、徐士俊:“此媛手不愁无香韵。

近言远,小言至。

”(《古今词统》卷九)清·贺裳:“写景之工者,如尹鹗:‘尽日醉寻春,归来月满身。

’李重光:‘酒恶时拈花蕊嗅’。

李易安:‘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刘潜夫:‘念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

’皆入神之句。

” (《古今词论》引)【赏析】本词又题作《离情》,一般认为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大抵写于靖康之乱前赵明诚外去做官,李清照家居之时。

夫妻间的暂时离别,本不算什么大事,但在封建社会里,妇女的社会地位完全取决于丈夫的爱恋程度,而男性在外,又往往别寻新欢而不归,遂造成女性心理的一种极强烈的孤独感和畏惧感。

读李清照的这首词,应该考虑这种文化因素,否则我们便不能把握住词中的思想蕴含。

本词写女性相思之苦较为直捷,且选择初春景致、试穿新衣表现女性对于相思的心理体验亦十分自然贴切,而末尾则以剪灯花的细节含蓄地表达盼望亲人早日归来的心情,使全词浓重的相思之苦的情调得以升华,凸现了夫妻恩爱的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及翻译本文是关于《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及翻译,感谢您的阅读!
一、《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

二、《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原文翻译
暖暖的雨,暖暖的风,送走了些许冬天的寒意。

柳叶长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经来了。

端庄的少妇,也被这春意撩拨起了愁怀。

爱侣不在身边,又能和谁把酒论诗呢?少妇的泪水流下脸颊,弄残了搽在她脸上的香粉。

少妇试穿金丝缝成的夹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

她无情无绪的斜靠在枕头上,把她头上的钗儿压坏了,她也茫然不顾。

她孤单的愁思太浓,又怎能做得好梦?惟有在深夜里呵,手弄着灯花,心里想着爱侣。

三、《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
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