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知识点)合集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1.语言和文字的关系2.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功能3.汉字的起源和演变4.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5.常用汉字的字形、字义、字音和造字法二、词语的基本知识1.词语的定义和分类2.词语的构成和形义关系3.词语的意义和用法4.词语的辨析和运用5.词语的常见错误用法三、句子的基本知识1.句子的定义和分类2.句子成分和语序3.句子的结构和功能4.句子的语气和语调5.句子的连接和转折四、段落的基本知识1.段落的定义和要素2.段落的结构和功能3.段落的写作技巧和方法4.段落的铺垫和承接5.段落的衔接和过渡五、修辞手法和修辞方法1.比喻和夸张2.对比和排比3.比较和类比4.借代和典故5.反问和设问六、修辞方法的运用1.描写和抒情2.叙事和议论3.议论和推理4.推理和判断5.主观和客观七、文言文的基本知识1.文言文的特点和风格2.文言文的基本句型和词语3.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4.文言文的翻译和鉴赏5.文言文的应用和写作八、现代文的基本知识1.现代文的特点和风格2.现代文的基本句型和词语3.现代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4.现代文的写作和发表5.现代文的赏析和评价九、阅读理解的基本知识1.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巧2.阅读理解的题型和解题步骤3.阅读理解的注意事项和答题技巧4.阅读理解的常见错误和纠正方法5.阅读理解的应用和拓展十、作文的基本知识1.作文的目的和要求2.作文的主题和材料3.作文的结构和内容4.作文的标题和起承转合5.作文的语言和修辞十一、中国古代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基本知识1.古代文学的特点和分类3.古代文学的背景和意义5.世界文学的传承和影响以上是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语言文字、词语、句子、段落、修辞手法、修辞方法、文言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作文、中国古代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是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对于提高语文学科成绩和培养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这份知识总结能够帮助到你。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一、专业知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国第一部神话小说………………………………………《搜神记》中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吴承恩《西游记》我国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是现存的保存古代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我国第一部地理书—————————————————《禹贡》我国第一部茶叶制作书———————————————《茶经》我国第一部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我国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丕的《典论•论文》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刘勰的《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钟嵘的《诗品》中国第一部历史评论著作………………………唐•刘知几《史通》我国第一部绘画理论著作————————————《古画品录》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理论著作—————————《闲情偶寄》我国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我国第一部戏曲史—————————————《宋元戏曲韵史》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春秋•孙武《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科普作品———————————沈括的《梦溪笔谈》我国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总目录—————————————《七略》我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中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中国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春秋》中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丘明《左传》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春秋•左丘明《国语》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战国•屈原《离骚》中国第一部古代制度史………………………………………《通典》中国第一部语法书………………………………………《马氏文通》中国第一部药曲…………………………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中国第一部总结历代名医医案的医学专著…明•江瓘《名医类案》中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第一部词典………………………………汉代经师汇集《尔雅》中国第一部方言词典………………………………汉•杨雄《方言》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汉•司马迁《史记》中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汉•班固《汉书》中国第一部最大的断代诗选………………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国第一部词集……………………………后蜀•赵崇祚《花间集》中国第一部植物学专著……………………晋•嵇含《南方草本状》中国第一部笔记小说……………………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中国第一部文选………………………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中国第一部光学物理专著…………………清•郑复光《镜镜冷痴》中国第一部汇编古代文化典籍的书……………………《永乐大典》中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国第一部中篇小说…………………………………鲁迅《阿Q正传》中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鲁迅《呐喊》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狂人日记》中国第一部杂文集…………………………………………鲁迅《坟》中国第一部散文诗集……………………………………鲁迅《野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郁达夫《沉沦》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郭沫若《女神》中国第一首信天游形式民歌体叙事长诗……李季《王贵与李香香》中国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夏衍《包身工》中国第一个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中国第一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中国第一位女诗人………………………………………………蔡文姬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中国第一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郭沫若中国第一位儿童作家………………………………………………冰心中国第一个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叶圣陶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初中语文辅导:基础知识点总结归纳1.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完整)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初中语文根底知识第一局部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主要包括:语序不当1.词序不当造成词序不当的原因一般有:没有遵循时空、逻辑顺序;介词位置不当;关联词位置不当等。
例:学生、领导和老师昨天都参加了开学典礼。
主语的词序不当,应该改为“领导、老师和学生〞或者“学生、老师和领导〞,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都行,但是不能乱。
例:我们如果把这本书不认真读好,就谈不到读别的书了。
不能说“把这本书不读好〞,只能说“不把这本书认真读好〞。
细心一点的话可以凭借语感判断出来。
例:文章的主题确定以后,还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收集、组织、选择材料,以确保材料为主题效劳。
按照正常的逻辑顺序,显然是应该先“收集〞,再“选择〞,最后才谈得上“组织〞,这里“组织〞和“选择〞的位置反了。
注意无论什么情况,辨析时都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联系生活情理来操作。
2.多项定语顺序不当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顺序一般为: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例:一位优秀的有20 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羽毛球教练。
正确的顺序应为: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词〕有20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羽毛球〔名词〕教练。
3.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复杂状语排列顺序大致为:①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表范围或频率的副词;⑤表情态或程度的词;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
正确的顺序应为: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4.句子成分顺序不当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初中语文根底学问点汇总第一局部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主要包括:语序不当1.词序不当造成词序不当的缘由一般有:没有遵循时空、规律挨次;介词位置不当;关联词位置不当等。
例:学生、领导和教师昨天都参与了开学典礼。
主语的词序不当,应当改为领导、教师和学生或者学生、教师和领导,由大到小或者由小到大都行,但是不能乱。
例:我们假如把这本书不仔细读好,就谈不到读别的书了。
不能说把这本书不读好,只能说不把这本书仔细读好。
细心一点的话可以凭借语感推断出来。
例:文章的主题确定以后,还要依据主题的需要收集、组织、选择材料,以确保材料为主题效劳。
根据正常的规律挨次,明显是应当先收集,再选择,最终才谈得上组织,这里组织和选择的位置反了。
留意无论什么状况,辨析时都肯定要结合详细语境,联系生活情理来操作。
2.多项定语挨次不当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挨次一般为: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例:一位优秀的有20年教学阅历的国家队的羽毛球教练。
正确的挨次应为: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词)有20年教学阅历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羽毛球(名词)教练。
3.多层状语语序不当简单状语排列挨次大致为:①表目的或缘由的介宾短语;②表时间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③表处所的名词或介宾短语;④表范围或频率的副词;⑤表情态或程度的词;⑥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在休息室里很多教师昨天都同他热忱地交谈。
正确的挨次应为:很多教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忱地(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4.句子成分挨次不当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引言概述:初中语文是中学语文学科的基础,掌握初中语文的基础知识点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的基础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包括词语辨析、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语法知识和修辞手法。
通过对这些基础知识点的系统学习,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水平。
正文内容:一、词语辨析1.同音词与近义词的辨析同音词是指发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如“茄”和“洽”;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但用法稍有不同的词语,如“高兴”与“快乐”。
学生在理解同音词与近义词的意思及使用时要区分它们的差异,避免产生歧义。
2.词语的字义、词义与引申义字义是指词语的本义,即词语最普通的意义;词义是指词语在特定语境中所表达的意义;引申义是指词语在语言发展中逐渐产生的新义。
学生应该通过词语的字义、词义和引申义的学习,培养自己准确理解词意的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二、古诗词鉴赏1.古诗词的基本语言特点古诗词以四言、五言、七言或八言为常见的诗行数,注重音韵、押韵和节奏感。
学生应该通过了解古诗词的基本语言特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
2.古诗词表达的意境与意义古诗词在表达方面追求意境的描绘,通过独特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学生应该通过鉴赏古诗词,培养对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同时理解古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和哲理。
三、文言文阅读1.文言文的特点和语法结构文言文是古代文学作品的一种表达形式,其特点是形式严谨、语法繁复。
学生要通过学习文言文的特点和语法结构,能够正确理解文言文的意思、阅读古代文学作品。
2.文言文中的典故和古代典籍文言文中常常涉及到许多典故和古代典籍,学生需要了解这些典故和典籍的背景和意义。
学生通过对典故和古代典籍的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思,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四、语法知识1.词类和句法词类是指词语在句子中的功能,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句法是指句子的结构和成分之间的关系。
初中语文知识点集锦

初中语文知识点集锦语文作为我们第一学科,无疑是我们初中学习过程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门学科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梳理初中语文学科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
一、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我们初中语文学科考试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因此,我们需要对各种阅读题型进行掌握。
主要包括:1. 完形填空:要关注文章的主旨思想,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
2. 阅读理解:要提取文章中的重点信息,理解文章的大意。
3. 词义猜测题:要根据句子上下文和语言环境来推测词义。
二、汉字书写汉字书写是语文学科最基础的要素之一。
我们需要熟记基本汉字及其笔画,能够写好常用的汉字,还要学会使用各类字体书写。
1. 基本汉字和笔画:要掌握214个基本汉字,其中83个常用汉字的笔画。
2. 常用汉字书写:常用汉字的书写需要熟知每个汉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还要注意字形规则。
3. 汉字书写技巧:书写我们还要学会使用各类字体书写,例如隶书、草书,可以提高我们的书写技巧。
三、作文写作语文学科中的作文写作是需要我们进行持久性和多样性训练的一个项目。
我们需要培养模拟写作,也要学会掌握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
1. 模仿写作:可以学习优秀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表达方式,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2. 文章结构:文章主体分成三个部分:开头、中间和结尾。
结构要合理,才能更好地表达思想。
3. 写作技巧: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选择编排合适的语言,结合常用成语,使用比喻和引用等写作技巧,提高作文的质量。
四、语言表达语言表达是我们初中语文学科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语言表达要求我们需要掌握基本语法和常用修辞手法。
1. 语法:初中语文语法主要涉及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
我们需要掌握一个汉字的基本搭配方式,并学会常用语法。
2. 修辞手法:学会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式,能够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
以上就是初中语文知识点集锦的相关内容,当然,语文学科知识点是非常丰富的,我们需要进行学习,借助教材和辅助资料来进行提高。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1主人公简·爱是一个心地纯洁善良、有思想的女性,生活在社会底层,但她藐视权贵,拥有自强自立的人格,敢于同上流绅士罗契斯特相爱。
作者简介: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小说家。
她出生于英国约克郡一个穷苦的牧师家庭,母亲早逝,幼年的夏洛蒂和三个姐妹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
那里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她的两个姐姐因染上肺病先后死去。
于是夏洛蒂和妹妹艾米莉回到家乡,在荒凉的约克郡山区度过了童年。
十五岁时她进了伍勒小姐办的学校读书,毕业后又在这个学校当教师。
后来受生活所迫,她曾两次做家庭教师,但因不能忍受贵妇人、阔小姐对家庭教师的歧视和刻薄,放弃了这条谋生之路。
她曾打算自办学校,为此她在姨母的资助下与艾米莉一起去意大利进修法语和德语。
然而由于没有人来就读,学校没能办成。
但是她在意大利学习的经历激发了她表现自我的强烈愿望,促使她投身于文学创作的道路。
1847年夏洛蒂以柯勒·贝尔的笔名发表长篇小说《简·爱》,随后她的妹妹艾米莉以埃利斯·贝尔的笔名发表《呼啸山庄》,她的小妹安妮以阿克顿·贝尔的笔名发表位格尼斯·格雷人三姐妹的书相继出版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震惊英国文坛。
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安妮·勃朗持和勃朗宁夫人构成那个时代英国妇女最高荣誉的完头的三位一体。
内容提要:《简·爱》是夏洛蒂以自身经历为题材创作的自传体小说处女作。
在结婚的当晚,她发现了罗契特已有妻室的秘密,于是毅然离开了罗契斯特的庄园。
为了寻找新的生活出路,简·爱风餐露宿,历尽磨难,后被牧师圣约翰收留,在一所学校任教。
她对罗契斯特的爱始终如一,拒绝了表兄约翰的求婚,并最终听从自己心灵的呼唤,重新回到罗契斯特身边。
然而罗契斯特因救人而双目失明简最终还是得到了自己理想的生活。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一、课文内容
1.课文的内容包括主题、情节、人物、环境、时间等方面的描述。
学
生应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课文,掌握其主旨,把握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理解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等。
2.小说的基本元素,如情节、人物、环境等。
学生应能分析小说中的
情节起伏,人物形象塑造,环境描写等,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意义。
二、文学常识
1.学习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
能理解并运用这些
修辞手法来达到表达的目的。
三、语言表达
1.了解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设问等,能够在写作中
熟练运用。
2.了解常用的词语搭配和用法,如动词和形容词的搭配,动词的时态
和语态等。
四、其他知识点
1.基础的写作技巧,如如何组织语言,如何编写段落等。
并能运用这
些技巧进行写作和表达。
2.了解一些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增加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以上仅是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一些方面,还有其他知识点需要学习。
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应多读课文、多积累词汇,注重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的培养,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全集语法是语言组合的规律和法则。
汉语语法分析可以按由小到大分为五级单位,即语素(字)、词、短语、句子、句群。
为什么要学习语法为了掌握语言的组合规律、规则,提高理解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语素以分子原子为例来说明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再不能分解成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
例如:“禾”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he”,它的意义是“禾苗”;“坦克”也是一个语素,它的语音形式是“tanke”,它的意义是“装有火炮机枪和旋转炮塔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
现代汉语的语素绝大多数都是单音节的,如:人、吃、大、十等。
也有两个音节的,如:沙发、坦克、玻璃、芙蓉;还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节,如“法西斯、乌鲁木齐、奥斯特洛夫斯基”语素构成词。
语素可以单独成词,也可以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例如:“人”;“人参”。
“吃”;“吃亏”。
如何判断语素?判断语素很简单,就看看它能否再分,分后有意义就是语素,否则不是。
语素的分类:自由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位置自由。
如“分、好、高、低”;半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组合,位置自由。
如“话、习、确、民”;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位置固定。
如“者、第、阿”。
二.词词由语素构成,由一个语素单独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由几个语素组合构成的词叫做合成词。
词的分类: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例如:表人或事物(学生,教室,书本,友谊);表时间(早晨,明天,季节);表方位(前面,东面,左边等)。
1、普通名词:牛、人、学生、云、飞机、菜2、专有名词:中国、黄河、泰山、毛泽东3、抽象名词:精神、文化、人生、思想4、时间名词:现在、去年、明天、星期一5、方位名词:上、前、东、夏天、以上、之南、之东、一旁、底下、跟前、当中、里外、左右、上下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例如:走,笑,支持,保卫,发展,扩大,提高,爱,喜欢,出现,使,鼓励,能够,肯,要,起来,进去,出来,是等。
1、表示动作行为:看、听、笑、唱、跳、飞、劳动、研究、认识、安慰、团结、休息2、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希望、喜欢、回忆、思考、理解、厌恶3、表示发展变化:增加、扩大、提高、降低4、表示存在、出现、消失:存在、出现、消失、死亡、停、丢5、表示使令:叫、让、派、请、使、要求、命令、禁止、6、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能够、会、可以、可能、应该、应当、必须、要、愿意、需要、肯、敢、情愿7、表示动作趋向——趋向动词:上、下、来去、进、出、过、起来、回去8、表示判断——判断词:是3 形容词:表示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者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状态的词。
1、表示形状:大、小、圆、粗、滑、平、高、低、宽、窄、肥、胖、美、丑、温柔、平缓、笔直2、表示性质:好、坏、冷、热、酸、甜、苦、软、聪明、朴素、老实、正确、勇敢、特殊3、表示状态:快、忙、急、稳、轻松、高兴4 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例如:表确数(二,亿,二分之一);表概数(一些,许多,三四十);表序数(第一,初二,老大等)。
1、基数:一、二、三、……十、百、千、万、亿2、序数:第一…头一回、初一…老大…老幺3、分数、25‰、几分、几成4、小数:0•25、12•345、倍数:一倍…6、概数:几、两、来、多、把、左右、上下、以上、以下、成千、上万、近亿、三四个、两三年7、表确数(二,亿,二分之一)5 量词表示人、事物的单位或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
1、物量词: A、个体量词:个、只、条、张、件、间、棵、粒、头、座B、集合量词:双、群、副、套、班、组、伙、类、帮、批C、度量衡量词:丈、尺、寸、升、斤、两、吨亩、顷D、临时量词:杯、车、筐、挑、捆、抱2、动量词: A、专用的:遍、回、阵、顿、番、遭、次、趟下B、借用的:脚、拳、刀、眼、天、年、月、星期、人次、元吨6 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1、人称代词:我…你…他…它…咱…自己、别人、人家、大家、大伙儿、彼此2、疑问代词:谁、什么、哪(些)、哪儿、哪里、几时、多会儿、怎样、怎么、怎么样、多少、几多、多么3、指示代词:这(些、儿、样、里、么、会儿)、那(些儿、样、里、么、会儿)、7 副词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头,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肯否定等。
1、程度:很、挺、怪、更、最、太、极、非常、十分、特别、尤其、稍微、比较、格外2、范围:都、只、也、光、单、凡、净、一贯、一概、仅仅、大半、统统、通通、单单3、时间、频率:正、刚、才、就、常、便、曾立刻、刚刚、常常、往往、逐渐、终于、马上、已经4、重复、反复:又、还、再、一连、再三、连续、反复、不断、屡次、重新5、情貌:猛然、忽然、欣然、居然、贸然、默默6、肯定、否定:必、准、一定、必定、必然、的确、准保、不、没没有、别、甭7、估量:大概、大约、似乎、也许、恐怕、几乎8、语气:却、偏、岂、偏偏、难道、简直、反正、果真9、方式:悄悄、暗暗、亲自、一齐、互相8 介词用在名词(或短语)、代词前头,组成介宾短语,表示时间、处所、方式、对象、目的等1、表示时间:从、自从、到、在、当、于2、表示处所:从、自、往、朝、向、在、由、沿着、顺着3、表示方式:按、按照、根据、通过、经过、用、拿、以、凭4:表示对象:对、对于、关于、把、给、和、跟、同、被、由、叫、让5、表示目的:为、为了、为着6、表示比较:比、跟、同、和7、表示排除:除了、除开、除去9 连词:连接词、短语、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
例如:和,或者,而且,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只有……才,如果……那么等。
和、跟、同、与、及、或、不但、不管、即使、既然、假如、尽管、宁可、尚且、虽然、无论、要是、因为、由于、与其、只要、只有、不过、然而、否则、何况、可是、但是、从而、所以、因此、因而、并、并且、而、而且、或者、还是、以及10 助词:附在词或短语、句子后面表示一定的结构关系或附加意义或语气。
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似的2、动态助词:了、着、过3、语气助词:的、了、吗、呢、吧、啊、呀、哇、哇噻11 叹词表示感叹或呼唤应答的词。
例如:喂,哎呀,嗯等。
啊!哈!哎!唉!嗳!哼!嗯!嘻!喂!哈!呸!嗨!嘿!噫!12 拟声词摹拟事物声音的词。
例如:砰,轰隆,哗啦啦等。
;结构助词“地”“的”可以合用为“的”,即定语、状语都用“的”:(伟大)的人民:(勇敢)的前进。
但不作硬性规定,如分开用,要用得正确,定语用“的”,状语用“地”。
三.短语短语是由词和词构成的,短语可以作为句子成分;大多数短语加上一定的语调就可以成为句子。
词和词构成短语,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和短语成分:(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
例如:报纸杂志老师和同学雄伟壮丽唱歌又跳舞调查研究光荣而艰巨(2)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和在它们前头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组成。
其中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句词的词语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语是状语。
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
定语用“( )”表示,状语用“[]”表示,中心语不标符号,例如:(汉语)语法 (祖国)大地[完全]相信[小心]翻阅[更加]坚强[多么]伟大(3)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它的宾语组成。
宾语在动词之后,是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
例如:吃晚饭盖房子住石洞卖豆浆夸奖我有的动词(如“给、送、教、告诉”等)可以带两个宾语。
这样的宾语叫双宾语。
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
例如:给我笔教你一首歌(4)补充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和补语组成。
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建议将动词形容词和补语组成的短语称补充短语。
这样,补充短语分为两类,一是动补短语,一是形补短语。
)补语用“〈〉”表示。
例如: 洗得〈干净〉翻了〈一阵〉 抱〈起来〉活跃〈在基层〉 热得〈出汗〉大得〈多〉暗〈得很〉冻得〈麻木〉(5)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
主语在前,表示陈述对象;谓语在后,表示陈述的内容。
主语、谓语之间用“‖”标示,“‖”之前是主语,之后是谓语,例如: 红旗‖飘扬天气‖好养分‖多举止‖稳重一个短语一个成分或每一个成分,还可以扩展成短语。
这样短语中包含短语,成为复杂的短语。
扩展后的短语,能够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感情或动作行为,例如:迷人的秋色——一派迷人的秋色——好一派迷人的秋色走进来——急急忙忙走进来——神色慌张、急急忙忙走进来另外,介宾短语、的字短语等,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讲解。
介宾短语如:从今天(开始),向我(走来),对学校的情况(很熟悉)等。
的字短语如:男的(排左边),大红的(是牡丹)。
四.句子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带着一定语调、表示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使用单位。
单句1、句子按结构关系分为单句和复句。
由一个词或短语构成的句子叫单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的句子叫复句。
在复句中,单句称为分句。
复句根据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并列复句、承接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等八类。
2、句子按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A、陈述句。
(肯定句、否定句)B、疑问句?(一般疑问句: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正反问;特殊疑问句:设问、反问。
)C、感叹句!D、祈使句。
?!——请求、命令、要求、禁止某人做什么或不做什么。
句子是由若干个不同成分组成的,它最多包含以下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独立语、中心语(主谓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由主谓短语构成的,称为主谓句;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称为非主谓句。
①单句的成分和主干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A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
常作主语的有:名词、代词、数量词组、联合词组、“的”字结构。
动宾词组、主谓词组、偏正词组、动词、形容词也可作主语。
找出主语:祖国是我们的伟大母亲。
去北大荒的就是他。
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
B 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经常作谓语的有:动词、形容词及由它们组成的联合词组。
名词、数量词组、主谓词组也可作谓语。
找出谓语:祖国是我们的伟大母亲。
树叶黄了。
明天星期日。
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C 宾语:宾语在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