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政协协商民主的途径与方法探究
着力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效的思考

着力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效的思考在中国的政治体系中,人民政协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赋予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地位。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效并不完善,导致其在维护人民权益、推进民主决策等方面的作用受到了限制。
为了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加强政协委员的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在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效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政协委员的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只有让政协委员明白协商民主的重要性和价值,才能够全面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社会资源,为协商民主做出更大的贡献。
与此同时,政协也需要为委员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机会,以提高他们的协商技能和专业水平。
二、拓宽协商民主渠道为了提高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效,协商民主渠道的拓宽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政协应该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充分了解群众的意见和需求,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此外,政协也应该拓宽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之间的协商渠道,以增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三、加强政协对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建言政协委员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社会资源,积极研究当今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并系统地提出建议和意见。
在提出建议时,政协委员要为政府提供可行的实施路径和具体的建议,以增加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
四、建立协商民主的权威体系为了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实效,建立权威的协商民主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政协可以建立独立的政协研究机构,以加强对各种政治、经济、文化问题的研究和思考。
此外,也可以借鉴现代西方的立法和行政制度,建立协商民主的权威体系,让人民政协真正成为政治协商和决策的重要力量。
综上所述,提升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实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探索,才能够让人民政协更好地发挥其协商民主的作用,推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程序和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程序和机制的对策与建议作者:林建铭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35期摘要要实现政治协商会议中关于人民民主的各方面发展,进一步完善关于人民民主的程序和行为思想规范。
通过加强学习研讨、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协商民主制度、规范协商程序,不断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程序和机制。
关键词政治协商人民民主南平市作者简介:林建铭,中共南平市委党校讲师。
中图分类号:D664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2-037-022012年十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示,要实现政治协商会议中关于人民民主的各方面发展,进一步完善关于人民民主的程序和行为思想规范。
同时高度强调了人民政协的重要地位,肯定了其自身三项主要职能的重要性,为政治协商的人民民主确定了前进的道路。
一、进一步健全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的协商民主是十分必要的1.协商民主这一制度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重大探索和突破,因此,建立健全协商民主是我国迈向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八大上,党高度强调了协商民主的地位,为进一步发展协商民主做出了要求,肯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桥梁作用。
充分发挥作用,积极议政建言,努力做助推发展的参谋者、身体力行的参与者、招商引资的联络者、改善民生的热心者、政协事业的建设者,切实为南平经济社会更好的建设添砖加瓦。
建立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协商民主需要详细的规划和部署,进一步完善协商的实施过程和制度是执行十八大中心思想的必要途径,有利于深层次的更好的开展民主协商工作,推动社会发展进程。
2.健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协商民主的制度可以保证协商民主工作落到实处,取得预计的效果。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民主问题主要包括选举以及协商两种方式。
这两种方式有不同的侧重点,选举侧重于结果,即选举时获得的选票数,而协商注重的则是过程,主要体现在协商的实施过程上。
关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实践与思考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人民政协是我国唯一的具有系统性、普遍性、代表性的协商机关,其组成人员包括不同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代表了广泛的社会利益和多元化的诉求。
通过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我们可以实现更加广泛的民主参与、更加公平的协商决策和更加稳定的社会秩序。
首先,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可以促进民主参与。
人民政协作为联结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桥梁和纽带,为不同利益集团提供了参与政治决策的平台。
各方通过人民政协这个平台,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诉求,参与协商和决策的过程,推动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利益得到合理的反映和实现。
这样一来,民主参与就不再局限于少数人或特定人士,而是广泛涵盖了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民群众,使政府决策更加民主、科学和公正。
其次,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可以实现公平的协商决策。
人民政协的成员代表了各种政治力量和社会利益,其议案、建议和意见被视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声音。
通过充分协商、摆事实、讲道理,人民政协可以促使各方利益进行公正、平衡的权衡和协调,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可以充分考虑人民政协提出的各方意见,避免偏颇和失误,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最后,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作为一个包容性较强的机构,人民政协可以成为不同阶层、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沟通的桥梁和媒介。
在重大社会矛盾和争议出现时,人民政协可以组织各方展开对话和协商,化解矛盾、调解纷争,避免矛盾的激化和社会动荡的产生。
通过积极发挥作用,人民政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凝聚社会共识,减少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总之,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对于推进民主参与、实现公平协商决策和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和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和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内容提要]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基本实现形式,完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和机制建设对于健全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意义重大。
要保证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必须完善人民政协的组织形式,优化人民政协的主体构成;使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内容充分反映我国民主政治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需要;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形式、程序和组织实施工作要符合人民政协实现政治协商职能的现实要求。
[关键词]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协商主体;协商内容;协商形式与程序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基本实现形式。
中共十八大报告对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制度中的地位以及人民政协实施协商民主的多种形式等做了深刻的论述,对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问题又做了进一步的论述。
人民政协是我国特有的实现协商民主的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与其他协商民主形式和渠道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
人民政协的性质、功能以及60多年的政治协商实践,都为其开展协商民主提供了深厚基础和丰富资源。
但我们仍需看到,人民政协有效发挥协商民主作用,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形式上,都面临诸多挑战,有一个深化和拓展的过程。
[1]本文仅就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和机制建设中的几个具体问题谈一点认识和建议。
一、人民政协的组成要充分体现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基本实现形式的这一重要价值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基本实现方式,这是对人民政协在我国协商民主实践中地位与作用的基本定位。
多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框架下,人民政协积极履行职能,其政治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
可以说,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基本实现方式,既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种制度设计,也是我国民主政治改革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当然,也体现着我国协商民主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成果。
关于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的几点做法和思考

关于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的几点做法和思考关于推进协商民主建设的几点做法和思考今年以来__县政协根据省、市、县委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提升政协履职水平把加强和推进协商民主建设作为履职重点围绕全县发展大局协商议政在推进协商民主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工作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和加强。
一、科学选题丰富内容不断拓宽协商领域选题是协商议政的基础决定着协商活动的方向、重点和成效。
我们以省、市委政协工作会议为契机以省、市、县委《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总领年初会同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共同制定了《政协__县委员会2021年协商计划》精选协商议题丰富协商内容不断拓宽协商领域。
一是围绕党政所需选题。
在县委、县政府年初确定的中心工作和县委提出的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协商议题中选题。
我们精选了“提升城市功能”和“全县经济运行情况”两个协商议题进行了常委会专题协商在深入调研、广泛协商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形成协商纪要上报县委、县政府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
二是围绕民生热点选题。
树立“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理念坚持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作为协商工作的重点。
针对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在5月份进行了专委会对口协商在8月份针对社会保障体制不够完善的问题开展了界别协商。
三是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选题。
我们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参政建言在6月份就“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组织了一次专题协商针对我县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引导农业经营主体由分散向集中转变”、“ 进一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期论证”等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二、创新形式求真务实不断提高协商实效政协的协商成果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掌握事实情况的深度和提出对策建议的质量取决于协商成果的跟踪督办和转化落实。
我们坚持从政协履职特点出发丰富协商形式强化调研讨论注重协商成果转化保证协商取得实效。
政协协商民主运行机制调研报告

三一文库()/总结报告/调研报告〔政协协商民主运行机制调研报告〕政协协商民主运行机制调研报告科学的制度必须通过完善的工作机制才能有效运行。
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只有建立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协商民主运行机制,才能使协商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协商内容得到科学界定,协商程序得到严格规范,协商形式得到丰富拓展,协商成效得到切实提高。
为此,xx区政协对协商民主运行机制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xx区政协协商民主运行机制建设及成效xx区围绕发挥区委主导作用、区政府和区人大支持作用和政协主动作用,以规范协商民主运行、提升协商民主成效为目标,加强相应制度和机制建设。
近年来,在外部制度建设方面,相继制定出台了《中共xx区委关于切实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等17个制度文件,为丰富协商内容、拓宽协商形式、规范协商程序、增强协商实效,“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提供了制度保障。
特别是区政协分别与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建立的工作联系制度,加强了区委、区人大、区政府与区政协密切联系和协商配合,为推动政协协商民主工作的深入开展营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发挥了制度建设中的“牵总”作用。
20XX年出台的《中共xx市xx区委政治协商规则》,明确细化了政治协商的内容、形式、程序,以及协商意见办理落实和反馈的要求。
在内部制度建设方面,相继制定出台了区政协常委会议工作规则、区政协主席会议工作规则、委员管理办法、提案工作细则等16个制度文件,为提高政协民主协商水平和质量奠定了基础。
目前,通过制度建设,xx区初步建立了政协协商民主的一些运行机制,并取得一定成效。
(一)初步建立协商议题形成机制xx区政协紧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党和政府迫切需要解决、政协力所能及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党委政府年初交一定数量协商建议题目基础上,主动谋划,收集协商议题,经主席会议、常委会研究确定形成全年的协商计划。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的实践路径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的实践路径
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在发展协商民主的实践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积极推进多元参与、广泛协商、共商共建共享的协商民主格局。
首先,要推动协商民主的广泛参与。
在决策前期,应该开展广泛的民意调查和听证会,充分了解各方利益和意见,为后续协商提供基础。
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公众代表等的作用,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协商民主中来。
其次,要完善协商民主的程序和机制。
协商民主是一种程序化的民主形式,在实践中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程序和机制,确保协商的公正、透明、民主和效果。
同时,要加强协商民主的制度保障,为协商民主提供更好的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
第三,要提高协商民主的实效。
协商民主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更应该注重实效性。
要通过协商民主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让公众得到更多实惠,增强协商民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最后,要注重协商民主的创新。
协商民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
在实践中,应该不断探索新的协商方式和机制,提高协商的灵活性和实效性,推动协商民主的创新发展。
总之,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只有不断推进协商民主的广泛参与、完善程序和机制、提高实效性、注重创新,
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更加有力。
政协协商工作专题调研报告

政协协商工作专题调研报告近期,按照市委部署,结合分管工作和“要求,我就政协协商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存在的问题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党和政府广泛听取各界意见、做出重要决策的重要途径。
政协发挥好政治协商的职能作用,能够增强党和政府与各界群众的联系,畅通各方面利益表达渠道,避免矛盾冲突,实现政治稳定,推动安达科学发展。
通过深入调研,我深深感到我们的协商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
一是对协商的认识不足,顾虑过多。
有的干部和委员认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一定被采纳,在开展协商活动中存在走过场、完成任务的现象。
二是政治协商的形式不多,效果不佳。
目前,常常把会议协商、提案协商、专题协商当成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忽略了其它形式的创新。
协商的制度和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协商活动开放度不高,范围不广,较难直接听到基层民众的利益诉求和真实声二、解决措施(一)要提高协商的针对性。
一是要围绕健全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商贸服务业、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精心选题,实行系列化选题模式,深入开展调研视察,召开专题协商会,形成等调研报告,为党政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二是要围绕我市广场化社区建设,建设美丽乡村,小区物业整治,城市供热、供水、排水工程,宜居小区、棚户区、危房改造工程,城市道路维修改造民生工程,在委员建议、社情民意息、走访调查中捕捉发现新问题、新矛盾、新动向,挖掘出新的协商课题,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民生工作的落实。
(二)要创新协商的途径。
一是网络互动式协商。
要经由过程主席箱、委员QQ群、政协微公众平台等方式,开展网络互动式协商,搜集整理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的关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重大改革成效的社情民意息,听取意见和建议。
二是接待约请式协商。
要针对委员提出的经济社会热门、难点题目,包括委员在网上所提题目、意见和建议,除在网上互动外,采取“主席接待日”的形式,由一名主席牵头,将反映题目的委员约请到政协,并特邀市政(三)要实现协商民主的广泛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仨第2期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完善政协协商民主的途径与方法探究汪辉(扬州市江都区政协研究室江苏扬州225200)[摘要】在薪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形势、新要隶,必须接躁科学发展砚的基本精神、政协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对代发展曲要求。
努力提高破协工作曲耪擘亿水平。
在不断总结宴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政协协癌民主钢连行大胆创新,对其活动规律进行深化研究,是提高致协工作科学化未平曲重要内客和遵申应有之义。
【关键词]政协工作;协商民主;{;《度创新;科学化【中图分类号】,,D046【文献标识码]:B[文宣编号]:1673-9310(2012)02-0018—04A b st r ac t:F a ced i n t heB o w s it uati on unde r t he new hls t o f i e al eondi t i om。
i t’日neces s ar y t o f oll ow t he bas i c spi ri t oft he Sci e n t i f ic O u t t ook o n D evel opm e m,t he i nher ent l aw of t he C P PC C devdopm e nt and豫和r嘲en协D f t he t i m e s t oi m pr ovet he s ei ent it ic l e vd of t he w or k of t he C PPC C.O n t he bas i s of t he s um m ed up exper i ence,i nnovat i ng t he C O n s u]t afi ve de m ocr a cy a nd de epen i ng t he st ud y of t h ei r a ct i v i ty pat ter ns i s t he i m por t an t content t o i m pr ove t he s ci ent if ic l evel of t he w o r k of t he C PP CC.K e y w or ds:cons ul t at i ve de m ocr acy;t h eC PPC C w or k;syet e m i nnovat i on;s denf i f i e在我国,作为实践层面的带有“国产”特点的协商民主制度,已经有着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但是,从理论上概括并正式表述为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两种民主形式,还是2006年中共中央发表《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事。
当前,我国的发展正处于耨的战略起点上。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政协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努力提高政协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政协协商民主制进行大胆创新,对其活动规律进行深化研究,是提高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收稿日期:21012—03—29作者简介:汪辉,扬州市扛都区政协研究室主任。
一18~之义。
一、锻造高素质履职主体队伍。
提升政协协商民主的权威性各级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事业的主体,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协委员履职作用的发挥。
政协委员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参政议政要求,能代表本界别群众参与讨论决策政事;要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独立的调查视察、分析判断和参与决策能力,善于发表独立的见解;还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改革委员选拔和择优方式。
根据政协章程,政协委员产生首先要由各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2012年第2期贵州薹会耋义学皖学援派人士、各个界别等协商提出推荐名单。
但现实生括中,“有人想当却当不上,有人不想当却当上了”。
蔼对这一局蟊,深圳率先在全国试水政协委员选举产生,在协商推荐这个首要环节引入选举机制,让各推荐方通过选举提出推荐名单。
一是注重索质、能力、责任心等内涵要素的考量、二是注重界别代表性、界别影响力的考量。
“政协委员不是培养新人的职位,一般人还真担任不了”。
选举使每一个符合资格、有志于参政议攻的人有了机会当选为政协委员,也为有水平的人打通了进入政协的通道。
深圳的探索,值得各地借签并有必要遴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改善政协界别设置的结构布局。
面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两新”阶层(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缓织人士阶层),我们一方面将其定性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并吸收其中的优秀分子人党;另一方面.在政治协商的制度安排中预留参与的渠道,将他们的政治参与要求缡人到现有政治体制之内,目的是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合力。
这是完全必要的,也是菲常及时的。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路基本社会阶层在政协组织中的代表作用,如代表普通农民群众心声和利益的农业、农村和农民界阶层,特剐是低收入和贫困阶层酃弱势群溶的呼声和反映,将参加政协的人员扩大到』。
大普通公民,合理确定委员中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两新”阶层人士、基层群众的结构比倒,实现“精荚性”与“平民性”相结合,为扩大社会多元利益主体的政治参与提供制度载体,使社会各阶层的利益都能够利用酸协平台进行磋商和漭调。
建立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的机制。
界别组织是人民政协的显著特色之一。
政协委员是作为一定的党派和界别的代表参加政协活动的,强烈的界别意识和明确的界别利益,是实现民主协商的前提.尤其在市场经济所造成的利益分化日趋明显的今天尤其重要和迫切。
但目前委员与所代表群体的联系,其方式和渠道十分有限,主要是通过非机制化的党派活动、界别活动来体现,政协委员普遍缺乏界别代表性意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各级政协委员要切实发挥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
”这其中,政协委员在界别醛众中的“代表作用”,是发挥其“主体作用”的有效路径。
要建立政协委员定期到所代表的群体中听取意见、接受询同和监督的机制,甚至像人大代表那样,设立政协委员接待日制度,彰显界别活动的专业性和界别诉求的特殊性;同时要打通界别组织与政协组织之阀的有枧联系,在政沙各仑层画的会议和活动之中,将界别活动的内容、成效、诉求纳入到政协民主协商的各项活动之中。
通过以上这些措施,不断强化敢馋委员的界别意识翻界剔作为。
=、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提高政协协商民主静有效链协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之一,最实质性的是来自政协的“政治协商”要管爝.不光新听致协约声音,更要同应政协的声音,变“想起来协商”为“必经程序协商”,变“靠书记市长开明协商、政协主席余威协商”为“制度性协商”、“视翩性协商”,切实使玫治协商成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系统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链条。
这其中,增强政治协商意识是前提,健全政治给裔秘度是关键,完善政治协商规程是保障,这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增强政治资商纳入决策程序的意识。
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不单党委、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参与民主协商的各方主体也要发挥合力作用。
首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树立政治协商的主导意识。
要从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体现人民意志的高度.迸一步确立政治协商的理念,不断增强开展政治协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纠正政治协商“没有太大作用”、“太麻烦”、“耽误时间”等错误认识,把在重要决策之前进行民主协商作为重要民主程序切实落到实处。
其次.各级政协要强化政治协商的主角意识。
要充分发挥政协政治协商主要场所和重要平台作用,扮好主办角色,主动把党政想协商和想请党一】9一2012年第2期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政在政协协商的内容,作为重要议题及时提上协商议程,积极做好协商双方的沟通协调工作。
再次,参政议政的另一方要确立政治协商的主动意识。
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在民主协商过程中总体上处在“被叫”位置。
但也不能坐等党政来协商,要围绕党政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主动提出协商议题的建议,并在协商之前搞好调在研究,提出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健全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制度。
制度是各要素之间有机连接形成的—个系统。
制度建设的重点,是要从各个“要素建设”走向体制或机制建设。
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制度建设,应包含下列一系列机制问题:一是衔接机制。
要与党委政府相关规章相衔接,现在“政府工作条例”、“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等规章,与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要求不配套,并未规定致治协商是必经程序。
二是反馈机制。
协商结果要有反馈机制加以约束,建立政治协商的公示和公告制度,及时将协商意见和建议的采纳情况、政治协商的决策成果向参加协商的有关组织和个人公布和发送公告,并将与否进行政治协商列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标准,增强协商在决策整个过程中的效力等。
三是复决机制。
凡是发生应该协商而未协商,事先应该协商而事后再进行协商的情况,政协可以提出咨询,并有权要求对已经作出的决策进行重新审议。
四是搁置机制。
无论是决策前还是决策中的协商,对争议较大的问题,应该设有再协商环节加以补正,如果再协商未果可以启动“搁置”程序。
完善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规程。
制度是机制层面的建设,规程是程序层面的设计。
在广州市首先试行、紧接着在全国率先出台的《政治协商规程》,都是具有破题意义的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程序设计。
这个带有示范意义的《规程》,在推进政协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一是细化了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
主要是:.一20.一党的代表大会和委员会全体会议的重要文件;重要地方性法规和重要政府规章的制定和修改建议;党委提请民主协商的重要人事安排和其他需要协商的干部任免事项;本地区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事关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通报重要文件和重要情况并听取意见;其他需要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协商的重要问题。
二是明确了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
包括党委同各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党委在市政协同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代表人士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
三是统一了政治协商的主要程序。
协商议题的确定;协商会议的准备,如协商的时间、内容以及相关材料的送达等:协商意见建议的送达;协商结果的公开和反馈程序,如要在规定时间内,向参加协商的委员告知协商结果。
三、剑设开展讨论和对话的辩论机制。
细化政协协商民主的操作性协商民主是以公共利益为导向,以平等理性讨论为途径,求得认识的统一,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
它强调对话、讨论、辩论、审议与共识。
为了使各方利益、各种观点得到充分表达,就应当引入辩论机制和听证程序,使政协成为第二种声音、第三种声音甚至更多声音的体制内表达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