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波尔卡舞曲》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教案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打击乐活动,活动名称为《玛丽波尔卡》。
教材章节为音乐领域第三单元第六节,内容主要包括波尔卡舞曲的特点、节奏训练以及集体打击乐表演。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波尔卡舞曲的风格特点,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打击乐器演奏波尔卡舞曲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表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波尔卡舞曲的节奏训练,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
难点:波尔卡舞曲的节奏变化,集体打击乐的协调配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波尔卡舞曲教材、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鼓、木鱼等)。
学具:打击乐器、乐谱、节拍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波尔卡舞曲,让学生感受波尔卡舞曲的风格特点。
2. 讲解波尔卡舞曲:介绍波尔卡舞曲的历史、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舞曲的节奏。
3. 节奏训练:让学生跟随节拍器,练习波尔卡舞曲的节奏,注意强调强弱拍。
4. 打击乐器演奏:教授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分组练习,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
5. 集体打击乐表演:分组进行集体打击乐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注意协调配合。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练习波尔卡舞曲的节奏,准备下次上课的表演。
六、板书设计波尔卡舞曲特点:1. 节奏:强弱拍明显,富有弹性。
2. 旋律:欢快、活泼。
3. 结构:紧凑、短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波尔卡舞曲节奏。
答案:强弱强弱强弱强弱2. 作业题目:分析波尔卡舞曲的节奏特点。
答案:波尔卡舞曲的节奏特点为强弱拍明显,富有弹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其他舞曲的风格特点,如华尔兹、探戈等,让学生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同时,可组织学生参加音乐会或舞蹈表演,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波尔卡舞曲的特点:波尔卡舞曲起源于19世纪末的捷克,具有明确的节奏和舞步,通常以二拍子为主,速度快而活泼。
大班优秀音乐精品教案《单簧管波尔卡》含反思

大班优秀音乐精品教案《单簧管波尔卡》含反思《单簧管波尔卡》音乐教学方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音乐教材中第五章《西洋乐器》第三节《木管乐器》内容,重点介绍单簧管这种乐器,并以《单簧管波尔卡》为例,让学生解和欣赏单簧管音色及演奏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单簧管基本构造、音色特点及演奏方法。
2. 培养学生对音乐感知力和鉴赏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单簧管波尔卡》,使学生掌握波尔卡舞曲节奏特点,培养学生节奏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单簧管音色特点、演奏方法以及波尔卡舞曲节奏特点。
难点:单簧管音色辨识以及波尔卡舞曲节奏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单簧管、钢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2. 学具:笔记本、铅笔、音乐课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波尔卡舞曲,引导学生说出舞曲名称,进而引出本节课主题——《单簧管波尔卡》。
向学生介绍单簧管基本构造和音色特点。
2. 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演示单簧管演奏方法,让学生感受其音色。
分析《单簧管波尔卡》节奏特点,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摇摆。
3. 例题讲解(15分钟)播放《单簧管波尔卡》,让学生听辨单簧管音色。
分析波尔卡舞曲节奏,讲解如何用肢体动作表达节奏。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用肢体动作表现波尔卡舞曲节奏。
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展示,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拓展:介绍其他类型舞曲及其节奏特点。
六、板书设计1. 单簧管构造及音色特点2. 波尔卡舞曲节奏特点3. 《单簧管波尔卡》乐曲结构七、作业设计a. 圆舞曲b. 探戈c. 狐步舞曲d. 桑巴2. 答案:a. 圆舞曲:3/4拍,节奏流畅b. 探戈:2/4拍,节奏顿挫有力c. 狐步舞曲:4/4拍,节奏平稳d. 桑巴:2/4拍,节奏热烈、激情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解单簧管和波尔卡舞曲相关知识。
课后,我将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学生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单簧管波尔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单簧管波尔卡》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乐器与音乐》,详细内容为《单簧管波尔卡》。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单簧管这种乐器,感受波尔卡舞曲的风格特点,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舞蹈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单簧管这种乐器,知道它的基本构造和演奏方法。
2. 培养幼儿对波尔卡舞曲的节奏感,能跟随音乐进行舞蹈表演。
3. 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单簧管的基本演奏方法,学会波尔卡舞曲的节奏。
难点: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舞蹈表现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单簧管、音响设备、卡片、舞蹈视频。
学具:小乐器(如手鼓、沙锤等)、舞蹈服装、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播放单簧管演奏的《单簧管波尔卡》,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单簧管的了解,引导幼儿观察单簧管的图片,介绍单簧管的基本构造。
2. 新课内容(15分钟)(1)教师演示单簧管的演奏方法,并邀请幼儿模仿。
(2)教唱《单簧管波尔卡》,让幼儿学会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3)引导幼儿学习波尔卡舞步,进行舞蹈练习。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单簧管演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跟随音乐,进行波尔卡舞蹈表演。
4.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播放舞蹈视频,让幼儿观察并模仿。
(2)组织幼儿进行波尔卡舞蹈比赛,鼓励他们大胆表现。
5. 例题讲解(5分钟)(1)出示卡片,让幼儿分辨不同乐器的图片。
(2)讲解波尔卡舞曲的节奏特点,并进行示范。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幼儿分享学习心得。
(2)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继续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单簧管的图片和基本构造介绍。
2. 波尔卡舞曲的节奏图谱。
3. 《单簧管波尔卡》歌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单簧管,并演唱《单簧管波尔卡》。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用画笔描绘出你心中的波尔卡舞曲场景。
大班优秀音乐优质教案《单簧管波尔卡》含反思

大班优秀音乐优质教案《单簧管波尔卡》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音乐教材中第五章《欢乐乐队》第二节《单簧管波尔卡》作为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详细介绍单簧管起源、构造、演奏技巧以及它在波尔卡舞曲中运用。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解并欣赏单簧管音色特点,掌握基本音乐节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单簧管基本知识,如起源、构造、演奏技巧等。
2. 培养学生对波尔卡舞曲节奏感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实践,让学生学会演奏简单单簧管曲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单簧管演奏技巧和波尔卡舞曲节奏感知。
2. 教学重点:解单簧管构造和音色特点,学会演奏简单单簧管曲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单簧管、音响设备、PPT课件。
2. 学具:音乐教材、练习谱、笔和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将播放一段单簧管演奏波尔卡舞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单簧管音色特点,并引导学生关注曲目节奏。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单簧管起源、构造和演奏技巧,让学生对单簧管有更深入解。
3. 例题讲解(15分钟)以一首简单单簧管曲目为例,讲解波尔卡舞曲节奏,引导学生学会演奏。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奏单簧管曲目,互相交流心得,提高演奏技巧。
六、板书设计1. 波尔卡舞曲节奏图示2. 单簧管构造图3. 演奏曲目示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练习演奏一首简单单簧管曲目,并录制视频。
2. 答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演奏技巧,自行练习并录制视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解单簧管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波尔卡舞曲节奏感知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训练。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观看更多关于单簧管演奏视频,解不同风格单簧管曲目,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乐队,亲身体验乐队演奏乐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1. 单簧管演奏技巧2. 波尔卡舞曲节奏感知3. 实践情景引入有效性二、详细补充和说明1. 单簧管演奏技巧(1)详细讲解单簧管构造,让学生解各个部分作用,以便在演奏时能更好地操控乐器。
大班音乐活动单簧管波尔卡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单簧管波尔卡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单簧管波尔卡教学,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让学生了解波尔卡舞蹈以及与之配合的音乐形式——波尔卡音乐。
2.让学生学会使用单簧管演奏波尔卡音乐。
3.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个人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波尔卡音乐的介绍2.单簧管的介绍3.单簧管演奏技巧的介绍4.波尔卡乐曲《快乐的波尔卡》和针对乐曲的单簧管演奏教学三、教学过程1.波尔卡音乐的介绍–本节课将向学生介绍波尔卡音乐的特点和演奏方式。
–教师将播放波尔卡音乐,让学生一起跳舞,并在演奏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乐曲的节奏和节拍。
2.单簧管的介绍–本节课将向学生介绍单簧管乐器的结构、特点以及演奏方式。
–教师可让学生看一些图片或演示视频,让学生理解单簧管的形状和演奏原理。
3.单簧管演奏技巧的介绍–本节课将向学生介绍单簧管演奏的技巧和注意事项,为后面的教学做准备。
–教师可借助演示视频或幻灯片来介绍单簧管的演奏姿势和使用方法。
4.波尔卡乐曲《快乐的波尔卡》和《快乐的波尔卡》的单簧管演奏教学–教师将向学生介绍乐曲《快乐的波尔卡》的基本节奏和节拍以及歌曲的特点。
–教师将向学生演示如何使用单簧管演奏乐曲,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练习。
–在学生熟练掌握演奏技巧后,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乐曲合奏,鼓励学生创造自己的演奏方式。
四、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安排–在本次教学中,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
要让学生能够完全了解单簧管乐器的结构和演奏方式,再开始乐曲的演奏,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2.教学模式选择–在本次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例如现场演示、录像回放、图像展示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簧管乐器的演奏方式。
3.教学环境安排–在本次教学中,还要注意教学环境的安排。
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集中精力学习。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打击乐―玛丽波尔卡》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打击乐―玛丽波尔卡》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音乐活动,让幼儿认识打击乐器并了解打击乐基本演奏方式,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表现力,同时提高幼儿的协调性和社交能力。
二、活动准备•打击乐器(如小鼓、木琴、铃铛等)•CD或音乐播放器•音乐教材三、活动流程1. 热身活动(1)幼儿带着节奏随着音乐做基本身体运动,如蹦跳、摆手等。
(2)请幼儿通过鼓掌、拍打肚子等方式打出简单的节奏。
2. 手部肢体协调练习(1)用音乐播放器播放《玛丽波尔卡》的音乐,让幼儿跟着音乐与节拍摆手,重点是手臂向上弯曲与落下时拍打身体。
(2)让幼儿手捧鼓,通过摇晃方式打出简单节奏。
3. 乐器演奏(1)给每个幼儿发放打击乐器,通过指导让幼儿对着音乐敲打打击乐器。
(2)老师演奏一遍《玛丽波尔卡》,让幼儿跟随着音乐演奏。
4. 协作练习(1)设定两个组,每个组选择两个孩子轮流演奏练习。
(2)老师带领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演奏。
5. 活动总结(1)请幼儿自由演奏,展示自己的天赋和特长。
(2)请孩子们讨论今天的活动学到了什么,他们感到自己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四、注意事项1.在引导语言中,不断提升孩子的自尊心和信心,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积极肯定。
2.建议幼儿间进行良好的社交,让每个孩子有机会尝试演奏打击乐器。
3.在自由演奏的部分,老师应给孩子自由的表现空间,让孩子展示自己的特长和能力。
4.活动结束后,需要将各类打击乐器、CD/DVD等物品收好,保证幼儿的安全。
五、教学内容本次音乐活动的主题是打击乐器《玛丽波尔卡》,可通过以下内容进行教学:1. 玛丽波尔卡简介玛丽波尔卡是一种圆形的民间舞蹈舞曲,源自捷克和波黑的传统民间音乐和舞蹈。
其乐曲特点朗朗上口、生动活泼、节奏分明。
2. 游戏!由老师带领幼儿听一次《玛丽波尔卡》后,大声地唤起这种曲风的特点,并请幼儿跟乐器演奏起来。
然后请孩子们自由演奏几遍,观察他们的演奏技巧和表现,让教育更加有趣和生动。
大班音乐《打击乐—玛丽波尔卡》教案

大班音乐《打击乐—玛丽波尔卡》教案大班音乐《打击乐—玛丽波尔卡》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大班音乐《打击乐—玛丽波尔卡》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活动目标:1.熟悉乐曲《玛丽波尔卡》,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能随乐合拍地做“走、跳和吃蘑菇长大”的律动,能看指挥进行打击乐演奏活动。
2.在图谱和口令动作的暗示下,大胆匹配乐器,尝试根据B段音乐的变化奏出“由弱变强”的音响效果.能在游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并进行合乐演奏。
3.体验多次闯关和升级所带来的挑战乐趣。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幼儿玩过游戏“超级玛丽”;图谱和音乐;铃鼓、圆舞板、小铃各6副,大鼓一套。
活动过程:一、熟悉音乐的段落结构,学做各角色身体模仿动作1.提问引出超级玛丽的话题。
师:你们玩过“超级玛丽"的游戏吗?里面有哪些好玩的?2.出示图谱,介绍内容,说说简单的口令。
师:这里有一幅图,图里的玛丽正在闯关.看看他遇到了谁?(特别强调乌龟的特征与应对的方法)3.倾听音乐,匹配图谱,感受音乐ABA的结构。
师:玛丽闯关的时候还有音乐,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看看玛丽是按什么路线闯关的。
4.创编玛丽的动作,逐步完整表现音乐。
(1)师幼创编A段“走、跳、定住”动作,并随乐练习。
师:我们清楚了玛丽是怎么闯关的,谁来试一试?大家坐在椅子上学一学。
(合乐练习A 段)(2)师幼创编B段“吃一个蘑菇,慢慢长大”的动作,并随乐练习。
师:玛丽会怎么吃蘑菇、怎么长大呢?谁来试试?大家向他学一学。
(合乐练习B+A段)师:我们合着音乐,把吃蘑菇和后面的走跳、放鞭炮动作试一试。
(3)完整练习(指图+动作)。
师:跟着音乐把你们刚刚编的动作完整做一次。
(合乐完整练习)(评析:活动开始教师通过简洁的`提问将幼儿的思维唤醒,回忆出电玩游戏中玛丽闯关的情境。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单簧管波尔卡》_2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单簧管波尔卡》_2教学目标:1、能听懂并唱一首简单的歌曲《单簧管波尔卡》。
2、能打出歌曲中的基本节奏。
3、了解单簧管的构造,并能模仿演奏单簧管的动作。
4、掌握简单的舞蹈动作并能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动作。
5、提高幼儿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能力,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唱歌时注意声音节奏和音高的准确性。
2、能完成歌曲的节奏打击。
3、能模仿单簧管的演奏动作。
4、掌握简单的舞蹈动作。
教学难点: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1、《单簧管波尔卡》CD。
2、单簧管模型、音乐节拍器。
3、用于教唱和跟唱的歌词和谱子。
4、舞蹈道具和音乐节拍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入问题:“孩子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你们都喜欢听哪些音乐呢?”2、听音乐:“老师放一首音乐,让我们一起听听,看看它给我们带来什么感受?”分享听后的感受,以引导孩子们进入音乐学习状态。
二、介绍单簧管(15分钟)1、出示单簧管模型,让孩子们看看单簧管长什么样,用什么做的。
2、简单介绍单簧管的演奏方法,以及单簧管在乐队中的作用。
三、唱歌(20分钟)1、老师教唱歌曲《单簧管波尔卡》,孩子们跟着老师唱。
2、分组练习,让孩子们自己练习唱歌,表演给大家看。
3、点评表演效果,鼓励孩子们多多尝试,多多练习。
四、打击节奏(15分钟)1、老师手持音乐节拍器,教孩子们打出歌曲中的基本节奏。
2、孩子们自己或分组练习,让孩子们练习节奏击打。
3、点评练习效果,鼓励孩子们做的越来越好。
五、舞蹈表演(20分钟)1、老师带领孩子们学习和跳舞《单簧管波尔卡》。
2、孩子们自己或分组表演,让孩子们跟随音乐节奏跳舞。
3、点评表演效果,鼓励孩子们做的越来越好。
六、总结(5分钟)1、老师让孩子们自己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
2、鼓励孩子们再接再厉,继续好好学习音乐,充实自己的音乐知识。
教学反思:孩子们在本堂课中通过唱歌、打击节奏、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了解了单簧管这种乐器,丰富了幼儿的音乐知识和美感体验,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打击乐《波尔卡舞曲》
活动目标
1.了解乐曲结构,能根据乐曲节奏和旋律进行身体律动。
2.为乐曲匹配合适的乐器并能大胆地进行演奏。
3.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图谱,铃鼓、圆舞板、碰铃各6套,锣一个。
2.经验准备:幼儿听过小红帽采蘑菇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回忆《小红帽采蘑菇的故事》
师:前几天我们听了小红帽采蘑菇的故事,还记得吗?(记得)
二、边看图谱边听音乐熟悉音乐结构
1.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张小红帽采蘑菇的图片请你们看一下。
2.师:图片上小红帽遇到了谁?(毒蘑菇、狼外婆、神奇的大蘑菇)
3.师:哦,她走走走走遇到了毒蘑菇,遇到毒蘑菇怎么办?(跳过去)走走走走跳跳,还遇到了?(狼外婆)那怎么办呢?(站着不动)因为狼外婆的眼睛不好,所以不动就不会被她发现
了。
4.师:还遇到了谁啊?(神奇的大蘑菇)小红帽吃了大蘑菇会怎么样?(变大)是一下子变大的还是慢慢变大的?(慢慢长大)噢,吃一个蘑菇慢慢变大,
还有什么?(房子)小红帽走走走走到家咯。
5.师:好,今天小红帽还带来了一首音乐,请你们听一听小
(完整欣赏红帽采蘑菇的时候路线是什么样子的?竖起耳朵听哦!
音乐教师指挥图谱)
6.音乐结束,师:有谁能告诉我小红帽是按什么路线走的?你可以上来指一指。
吃了几个蘑菇?我们一起说(四个蘑菇)然后呢?你们同意她的说法吗?
7.教师小结:她说小红帽先是走走走走跳跳,然后遇到了狼外婆,再继续走走走走跳跳,再吃一个蘑菇慢慢变大,到最后走走走走到家咯。
三、动作表现,为不同内容配合适的肢体动作
1.师:既然你们那么熟悉,那小红帽去采蘑菇的时候会做什么动作呢?谁能来做一做。
(请一名幼儿先做动作)我来说你们来做。
走走走走跳跳,走走走走跳跳,太棒了。
那遇到狼外婆以后?(不能动)
2.师:好,那我们能不能从小红帽走跳到遇到狼外婆的路线听着音乐来试一试?好,听音乐。
(放音乐前半段)
3.师:哇,很整齐很好,那接下来吃一个蘑菇慢慢变大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