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打击乐——花好月圆

合集下载

大班打击乐——花好月圆教案反思

大班打击乐——花好月圆教案反思

04
教学过程反思
教学过程是否流畅?
总结词
整体流畅,但存在一些小瑕疵
详细描述
整个教学过程较为流畅,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也比较自然。 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小瑕疵,例如在介绍打击乐的 环节中,部分乐器的名称和特点介绍不够准确,需要进一步 完善。
教学环节是否紧凑?
总结词
环节紧凑,时间分配合理
详细描述
幼儿学习效果评估
在教案实施过程中,我通过观察幼儿的反应和表现,及时了解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幼儿学 习特点。同时,在教案结束后,我通过与幼儿家长沟通,收集他们对教学方法的反馈意 见,进一步验证了教学方法是否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同时,我也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
见,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规律。
03
教学方法反思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教学方法有效性评估
在本次教案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示范法、讲解法、图谱法和游戏法等。通过观察和评估,我发现这 些方法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对打击乐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和表现力。
教学效果反馈
在教案实施过程中,我通过观察幼儿的反应和表现,以及与幼儿的互动交流,及时了解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同时 ,在教案结束后,我通过与幼儿家长沟通,收集他们对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进一步验证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详细描述
教案中包含了多种打击乐器的使用,以及音乐节奏的感知和表达,内容较为充 实。但在趣味性方面,可以考虑增加更多互动和游戏环节,激发幼儿的兴趣和 参与度。
内容是否具有挑战性?
总结词
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详细描述
教案中的打击乐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新的技能挑战。在掌握节奏和乐器演奏方面,需要幼儿付 出一定的努力。但在难度设置上,应确保在幼儿可承受范围内,避免过度挑战导致幼儿失去兴趣和自 信心。

大班打击乐——花好月圆教案

大班打击乐——花好月圆教案

大班打击乐——花好月圆教案本节课将围绕着“花好月圆”这一传统节日主题展开,以大班打击乐教学为主线,引导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感受音乐乐器的神奇魅力,提升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一、导入环节老师为孩子们播放《康定情歌》,让孩子们用心聆听,感受其悠扬的琴声和深深的情感。

接着让孩子们说说新年期间家里或社区都会做些什么活动,重新唤起他们对“花好月圆”的记忆和感受。

二、整体复习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回顾前几节课所学打击乐器的名称、发声部位及演奏方法,让孩子们能够快速回忆。

比如:木琴、铃铛、铃鼓、小鼓、大鼓、钹等等。

三、教学环节接下来老师介绍新学习的打击乐器——钹。

1. 钹的形态和材质用图片给孩子们展示钹的形态和材质,并告诉他们钹的发声方法——打击。

2. 钹的演奏方法老师为孩子们演示钹的演奏方法:拿起钹放在左手,右手手指扣住牛皮带,把钹轻轻扬起,再用锤子敲打,就能发出精妙的声音。

3. 演奏练习让孩子们试着演奏钹,感受到新乐器的神奇魅力。

孩子们可以单独练习,也可以配合其他打击乐器演奏,让班级成为一个美妙的乐团。

四、节奏练习为了更好地锻炼孩子的节奏感,老师给孩子们分发节奏图谱,并由老师敲打节拍。

孩子们跟随老师的节奏声,做好自己手上打击乐器的发声准备,按照自己的图谱和其他同学组合的旋律一起演奏起来。

五、乐曲演奏老师为孩子们分配乐器和乐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旋律和节奏有序演奏,并定时完成演奏的转换,让孩子们在演奏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六、课堂小结让孩子们感受到本次课程学习的收获,回想自己在打击乐中的体验、操作上的进步和感受,并陈述对“花好月圆”这一传统文化的感悟。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了丰富的内容和形式,让孩子们在听、看、练、演中逐渐提升了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巧。

同时,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引导,让孩子们沉浸在传统节日的氛围中,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和魅力。

在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继续推动孩子们打击乐演奏技巧的加强和音乐素养的提高,为其未来的音乐之路奠定良好基础。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打击乐——花好月圆》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打击乐——花好月圆》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打击乐——花好月圆》一、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培养大班幼儿的乐感和节奏感;•认识和学习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和艺术魅力。

2. 教学准备•打击乐器(锣、木鱼、铃铛等);•音乐播放器;•播放音乐《花好月圆》。

3.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幼儿欣赏音乐《花好月圆》,让他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美感;•引导幼儿描述自己感受到的音乐元素,如快慢、高低音等。

第二步:学习乐器和节奏(15分钟)•准备好各种打击乐器,给每个幼儿分发一种乐器;•老师示范演奏每种乐器的基本节奏和演奏方法;•让幼儿模仿老师的演奏,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节奏组合。

第三步:合奏《花好月圆》(25分钟)•将音乐《花好月圆》播放出来,引导幼儿根据节奏和音乐表达进行合奏;•引导幼儿根据自己手中的打击乐器,选择合适的时机加入合奏,培养幼儿感知和掌握乐曲的能力;•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节奏变化和乐器组合。

第四步:展示和分享(10分钟)•邀请幼儿一个个展示自己的演奏和创作;•让幼儿欣赏其他同学的演奏,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分享。

二、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幼儿对音乐充满了好奇和热情。

他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对打击乐器的演奏充满了兴趣。

通过学习乐器和参与合奏,幼儿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集体意识。

然而,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首先,幼儿在合奏过程中有时难以掌握合适的时机加入,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

其次,有些幼儿在演奏过程中过于急躁,需要引导他们放慢节奏,保持稳定和谐。

最后,在分享环节,幼儿的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针对以上问题,我将改进教学方法,增加练习时间,让幼儿更加熟悉乐器和节奏。

我还计划组织更多的合奏活动,让幼儿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表达能力和乐器演奏技巧。

同时,我会加强对幼儿的个别辅导,关注每个幼儿的发展和进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自信心。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花好月圆》教案设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花好月圆》教案设计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花好月圆》教案设计含反思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用优美完整的语句描述画面景物,熟悉《花好月圆》的曲调。

通过荷花开放、小青蛙呱呱叫等情节、动作,初步感知乐曲AB 的结构,并感知乐曲优美、柔和及跳跃、欢快的音乐特性。

2.通过整体模仿动作,学习分声部打击乐器。

3.知道《花好月圆》是我国有名的民族乐曲,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2.打击乐器若干:三角铁、双响筒、沙球。

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1.幼儿观察一组图片。

师:“小朋友,这组图片是一年四季哪个季节?幼:夏天。

师:为什么?幼:(幼儿讲述)教师小结:原来这是一个荷花池,荷花渐次开放进入了盛花期,池中的荷花摇曳生姿,还有小鸟,蜻蜓,蝴蝶矗立花间,成为夏天荷塘一道美丽的风景。

师:“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星星和月亮?老师带来了一幅夜景图,请小朋友用好听的句子来讲一讲。

”2.幼儿观看多媒体画面,用优美语句描述画面内容师:“你刚才看见了什么?”(幼儿讲述)二、幼儿欣赏乐曲1.幼儿初次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性质师:“这首乐曲好听吗?听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好象看见了什么?”2.介绍乐曲名称师:“这首乐曲是我国有名的民族乐曲,叫《花好月圆》。

”3.出示图谱,4.幼儿模仿身体动作(1)萤火虫提着灯笼,一闪一闪的,谁来学一学呢?(2)荷花是怎样开放的?(幼儿创编动作)(3)小青蛙是怎么来的?(一蹦一跳)(4)它是怎么唱歌的?(呱呱呱)5.幼儿整体模仿身体动作“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做身体动作,想一想,这首乐曲有几段?”6.小结:这首乐曲有分三段(ABA),第一段比较优美、柔和,第二段比较欢快、跳跃。

第三段也是优美、柔和。

三、幼儿听音乐看图谱用手打节奏完成乐曲。

四、幼儿演奏乐曲1.幼儿选择乐器2.幼儿演奏反思:整个活动开展的还是很顺利的,打击乐的课程在半日活动中不常出现。

孩子们都很开心。

在课程教学中也有些不足,我把“摇曳身姿”说成了“摇摆身姿”这一点上要注意。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打击乐——花好月圆》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打击乐——花好月圆》

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打击乐——花好月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打击乐器的种类及演奏方法。

•掌握乐曲《花好月圆》的基本节奏和演奏方式。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打击乐器演奏乐曲《花好月圆》。

•能够通过乐曲演奏培养自我表达和团队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能够感受到乐曲《花好月圆》所表达的情感。

•能够爱上音乐,发扬民族音乐文化。

二、教学重点•乐曲《花好月圆》的基本节奏和演奏方式。

•打击乐器的种类及演奏方法。

三、教学难点•如何通过乐曲演奏来培养自我表达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示范教学、学生练习、合奏演奏。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打击乐器的认识和基本演奏技巧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打击乐器的种类和演奏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打击乐器。

2.指导学生正确按照手型持节,教授基本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指导学生更好的运用节奏练习乐曲演奏。

3.向学生展示一段基本的打击乐器演奏视频,以便学生能更加清晰的了解打击乐器演奏的技巧和节奏。

第二节乐曲《花好月圆》的演奏1.向学生介绍乐曲《花好月圆》,并强调乐曲所表达情感。

2.基于学生之前学习打击乐器的知识,指导学生根据乐曲节奏练习演奏。

3.学生自由组队,练习《花好月圆》。

并加强对演奏技巧的练习及反思。

4.在教师的辅导帮助下,每个小组演奏出圆满的乐曲。

第三节倾听各组演奏并回顾学习1.让每个小组为其他小组演奏的乐曲评分,并给出反馈意见。

2.与学生一同总结乐曲《花好月圆》的演奏技巧和要点。

3.向学生展示其他著名的打击乐器演奏视频,并让学生领略音乐之美。

六、教学反思在这次的教学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在上课时难以专注,在掌握了基本节奏后内心的失控情况、不愿意听取他人意见以及学习欲望不是很强烈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措施:•通过多种方式展示打击乐器演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乐曲所表达的情感,进一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常常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大班打击乐《花好月圆》优秀教案

大班打击乐《花好月圆》优秀教案

大班打击乐《花好月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打击乐演奏技巧,提高大班儿童的音乐素养;2.学会合作演奏,培养大班儿童的团队合作意识;3.发展大班儿童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4.通过演奏乐曲《花好月圆》,开拓大班儿童的音乐风格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乐曲《花好月圆》的基本节奏和乐器演奏技巧;2.培养大班儿童的音乐合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乐器:打击乐器,包括鼓、钹、木琴等;2.乐谱:乐曲《花好月圆》的打击乐谱;3.音乐播放设备:播放乐曲《花好月圆》的音频。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师生互动:与学生打招呼,介绍今天要学习的内容;2.观看视频:播放乐曲《花好月圆》的音频,让学生感受乐曲的节奏和氛围。

步骤二:学习乐曲的基本节奏1.节奏分析:向学生介绍乐曲的基本节奏,包括强拍、弱拍和停顿;2.跟唱练习:带领学生跟着音乐节奏一起拍手,并进行唱口诀“咚、咚、嘻、嘻”来模仿乐曲的基本节奏。

步骤三:学习打击乐器演奏技巧1.示范演奏:老师示范鼓、钹、木琴等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2.学生模仿: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演奏动作和节奏;3.小组合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种打击乐器,让他们在指导下进行合奏练习。

步骤四:合奏乐曲《花好月圆》1.分配角色: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演奏乐曲的不同部分;2.具体指导:老师根据乐曲需要,给每个小组指导具体的演奏动作和节奏;3.合奏练习:鼓励学生进行多次合奏练习,逐渐提高合奏的质量和协调性;4.班级演出:在学习阶段结束时,让每个小组轮流进行乐曲《花好月圆》的演奏,进行班级演出。

五、教学拓展1.自由演奏:让学生自由发挥打击乐器,创造自己的节奏和音乐;2.探索乐器:介绍更多的打击乐器,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演奏方法和音色特点;3.创作乐曲: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作,让他们通过演奏乐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六、教学评价1.观察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技艺表现;2.学习反馈:和学生进行互动,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理解和反馈;3.集体评价:组织班级评价活动,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演奏表现。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花好月圆教案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花好月圆教案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花好月圆活动目标:1、根据提供人物形象的主要特征填编歌词,猜测出新娘是谁。

2、运用多种方式感受喜庆热闹的氛围。

3、体验参与猜新娘游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故事图片、头巾(10块)、铃鼓和小铃、糖果2、幼儿熟悉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磁带、录音机活动过程:一、新娘游戏1、请一幼儿戴红盖头扮新娘,随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跳新疆舞进活动室,其他幼儿一起拍手欢迎。

2、幼儿一起问:"新娘新娘你是谁?"新娘:"请你猜猜我是谁?" 猜出新娘是谁。

教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幼儿回答从服饰、声音等来猜。

二、幼儿编编、唱唱、猜猜。

1、教师:有一位新郎邀请我们去参加他的婚礼,看看它是谁?(大灰狼)看看新郎新娘是怎么打扮的?(幼儿:新郎胸前有一朵大红花、新娘头上有红盖头,还有喜字呢……)教师:"新郎新娘打扮得喜气洋洋,可是新郎还不知道新娘是谁?我们一起帮新郎问:新娘新娘你是谁?新娘说:请你猜猜我是谁,还要把我也唱到刚才那首好听的歌里。

"(1)出示图一,看看新娘的手,猜猜、唱唱。

教师唱:新娘新娘你是谁,让我来看看你的手。

新郎是怎么唱的?"幼儿一起唱着回答。

教师:新郎说:伸出你的手让我来猜一猜。

看看新娘的手长什么样?"幼儿:毛毛的,手上有很多毛、毛茸茸的…教师唱:"你的手儿毛茸茸,""新娘可能是谁呢?"幼儿:狗熊、狐狸、狼狗……教师随幼儿回答唱:"是不是一只狗熊(狐狸、狼狗)?"教师:"我们连起来唱唱,帮新郎问问新娘吧。

"一起看图唱第一段:新娘新娘你是谁,让我来看看你的手,你的手儿毛茸茸呀,是不是一只狗熊(狐狸、狼狗)你的手儿毛茸茸呀,是不是一只狗熊(狐狸、狼狗)?教师:"新娘没回答。

哎,光看手还真不好猜!怎么办?"(3)出示图三,看看新娘的尾巴,猜猜、唱唱。

大班打击乐演奏活动:花好月圆

大班打击乐演奏活动:花好月圆

活动名称(3%)大班打击乐演奏活动:花好月圆活动目标与重难点分析(10%)1.熟悉音乐和图谱,知道三角铁、铃鼓和双响筒的正确演奏方式2.能够使用乐器进行演奏,并根据乐曲节奏和旋律选择配器3.体验团队合作演奏的快乐1.重点看图谱,学会用打击乐器演奏2.难点教师半退出,幼儿学会用乐器进行合作演奏活动准备(6%)1.物质准备:三角铁、铃鼓和双响筒各四个,乐曲图谱,《花好月圆》音乐,相关图片ppt,黑板2.经验准备:幼儿听过乐曲《花好月圆》,对部分打击乐器有所了解活动过程(18%)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一)教师出示三张图片,让幼儿找出共同点引导语: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三张图片,请你们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师:小朋友们想,在柔柔的月光下,我们在和河边,吹着舒服的风,欣赏着美丽的荷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在一起,吃着可口的饭菜。

(二)教师总结相同点,导入意境,引出《花好月圆》音乐,播放并与幼儿进行讨论提问:小朋友们,听完音乐你们觉得这首乐曲给了你们什么样的感觉呢?二、在教师带领下整体感受音乐作品,幼儿根据音乐节奏自行创编舞蹈动作1. 教师提示幼儿进行舞蹈动作创编2. 教师跟随音乐节奏,加入幼儿创编的动作,带领幼儿一起表演三、熟悉音乐和打击乐图谱(一)听音乐看图谱,感知图谱和音乐的联系教师手指图谱,感知图谱和音乐的联系(二)分析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图谱标志含义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幼儿理解图谱上各个图案的含义四、了解打击乐器,集体讨论配器引导语:小朋友们想不想拿着乐器来演奏呢?那让我们先来听听他们的声音吧!我们已经确定了每个打击乐器要演奏的地方了,那小朋友们要注意了一定要让它们按着图谱唱歌哦!(一)了解乐器名称,倾听乐器声音活动过程(18%)1.教师请小朋友上来介绍乐器,说明三种乐器名称和使用方法2.教师介绍乐器和正确使用方法2.倾听乐器声音,请小朋友模仿。

三角铁发出的声音是“叮——”,铃鼓发出的声音是“咚咚”和“哗啦啦”,双响筒发出的声音是“哒哒”(二)根据乐器不同的音色特点,给音乐配乐器师:小朋友了解了这三种乐器之后,老师要请小朋友们看图谱,给乐曲配上适合的乐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打击乐——花好月圆【活动目标】
1、熟悉、理解图谱并正确掌握音乐节奏;
2、正确使用乐器演奏音乐;
3、能互相配合一起完成音乐的合奏
【活动准备】
1、图谱、
2、录音机、乐器每组人手一个
3、场地布置如图
【活动过程】
1、图谱导入,引起兴趣
师:(展示图谱)小朋友,现在是冬天,我们一起回
想一下夏天这西湖旁边有什么吧?
老师展示音乐的节奏:一闪一闪荷花开,跳跳呱呱

请小朋友自己想象做一闪一闪荷花开跳跳呱呱呱的
动作,再由老师自己选择小朋友的一个动作做打击乐的
空手动作。

2、尝试听音乐做空手动作
第一遍听音乐,老师动作、语言指导
第二遍听音乐,请小朋友上来听音乐做指挥,再请
一个小朋友上来带动作(提示小朋友不记得动作就看图谱)
3、尝试用乐器演奏
1)老师拿出四种乐器:串铃、响板、小玲、铃鼓。

找寻用乐器来模仿动作和声音。

师:我们一起想想这些乐器那个象小青蛙的呱呱的叫声,哪个可以做一闪一闪的动作?
2)各组小朋友做自己乐器的空手练习。

师:我们轻轻地一起看看凳子下面有什么?我们一起做空手练习。

(教导幼儿明白拿起放下的动作)
3)拿乐器跟着音乐做动作
师:小玲怎么跳,铃鼓要怎么跳。

(老师用语言和动作指导)
4)添加新元素,保持对音乐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待会老师要加一个合奏的动作,小朋友们仔细看看我是什么时候加进去的。

教师与小朋友一起练习合奏,接着重新听音乐用乐器演奏。

5)再次添加新元素,调换乐器
各组复习各自的乐器的节奏,老师指导,小朋友一起跟着音乐做一遍。

4、交代音乐的名字,尝试更快的音乐节奏
师:小朋友,知道这音乐是什么吗?叫花好月圆!
老师这里有更快的音乐,小朋友们想挑战一下吗?
5、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听到客人老师们给你们的掌声了吗啊?我们一起鞠躬谢谢客人老师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