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经济学参考文献

合集下载

网络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网络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网络专业论文参考文献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网络专业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更多资讯尽在参考文献栏目!
[1]中国互联网络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012年1月.
[4]魏宏.我国B2C电子商务现状及问题分析.标准科学[J]. 2004(8):52-54.
[5]黎军,李琼.基于顾客忠诚度B2C的网络营销探.讨中国商贸[J].2011(5) : 34-35.
[6]沃德·汉森.网络营销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5.
[7]Raft A.M} Robert j. &Fishers B.Internet Marketing Building[J].Quarterly Journalof Economics 2004,9(12): 49-68.
[8]戴夫,查菲.网络营销战略、实施与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
[9]王耀球,万晓.网络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 2.
[10]凌守兴,王利锋.网络营销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 4.
[11]黄深.趋向web3. 0:网络营销的变革及可能[D].浙江大学,2009 : 9.
[12]罗汉洋.B2C电子商务模式分析与策略建议[J].情报杂志,2004, 23(2):10-12.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2012年2月.
[15]马佳琳.淘宝开店与营销圣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更多参考文献请点击链接!。

网络经济学参考文献

网络经济学参考文献

英文参考文献1. Allan Aafuah, and Christopher L.Tucci, Internet Business Mode1s and Strategies, NY: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12. Barnett S and Anido G.A Cost Comparison of Distributed and Centralized Approaches to Video--on--Demand.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l 996(6):l l 73 - 1 l 833. Cocchi R,Shenker S, Estrin D,and Zhang L. Pricing in Computer Networks: Motivation, Formulation, and Example. ACM/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l993(6).614-6274. Edell R,McKeown N,and Varaiya P. Billing Users and Pricing for TCP.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1995(7):1162- l l755. Erik Brynjolfsson, and Brian Kahin, Understanding the Digital Economy: Data, tools, and Research, Cambridge, CA: MIT Press, 2000,6. Gupta A, Stahl D, and Whinston A. Priority Pricing of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s. In: McKnight W and Bailey Joseph .Internet Economics, Cambridge, CA: MIT Press, l 9977. Herzog S,Shenker S,and Estrin D. Sharing the 'Cost' of Multicast Trees; An Axiomatic Analysis. In: Proceedings of Sigcomm '95,l9958. Jeffrey K. Mackie-Mason, and Hal R. Varian, Economic FAQs About the Internet, Internet Economics: 27-63, Cambridge, CA: MIT Press, 19979. Joseph P. Bailey, The Economics of Internet Interconnection Agreements, Internet Economics:155-l69, Cambridge, CA: MIT Press, 199710. Martyne M. Hallgren, ang Alan K. McAdams,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Internet Public Goods, Internet Economics: 455-479, Cambridge, CA: MIT Press, 199711. MacKie-Mason J K and Varian H R. Pricing the Internet. In: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Modeling and Ana1ysis .Nashville,TN,l994,312. Padmanabhan Srinagesh, Internet Cost Structures and Interconnection Agreements, Internet Economics: 121-155, Cambridge, CA: MIT Press, 199713. Shenker S,Clark D,Estrin D,and Herzog S. Pricing in Computer Networks: Reshaping the Research Agenda.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l996(2): l9--4314. Shenker S.Service Models and Pricing Policies for an Integrated Services Internet. In: Kahin B and Keller B(eds).Public Access to the Interne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99515. Shenker S. Fundamental Design Issues for the Future Internet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1ons. l995(7). l l76- l 188中文参考资料1. (美)约翰·哈格尔三世,(美)马克·辛格著;董清译,网络价值:在客户制定规则的时代塑造市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2. (法)泰勒尔(Jean Tirole)著;张维迎总译校,产业组织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 (美)丹尼斯·卡尔顿(Dennis W·Carlton),(美)杰弗里·佩罗夫(Jeffrey M·Perloff)著;黄亚钧等译,现代产业组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84. (美)威廉姆·J·鲍莫尔,阿兰·S·布莱德著:叶伟强等译,张维迎,张帆总译校,经济学:原理与政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5. (美)平狄克(Rpbert S·Pindyck),鲁宾费尔德(Daniel L·Rubinfeld)著;宋承先校,张军译,微观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6. (美)布鲁斯·金格马著;马费成译,信息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7. (美)肯尼恩·J·阿罗著:何宝玉等译,信息经济学,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8. 乌家培著,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9. (加)马丁·J·奥斯本(Martin J·Osborne),(美)阿里尔·鲁宾斯坦(Ariel Rubinstein)著;魏玉根译,博弈论教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0. (美)萨尔坦·科马里著;姚坤、何卫红译,信息时代的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11. (美)彼得·G·W·基恩(Peter G·W·Keen),(美)克雷格·巴伦斯(Craigg Ballance)著;骆毅,吕大良译,电子商务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12. (美)Soon-Yong Choi等著;张大力,刘维斌译,电子商务经济学,北京:电于工业出版社,200013. (美)凯文·凯利著;萧华敬,任平译,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广州:广州出版社,200014. (美)阿莫·哈特曼,约翰·西弗尼斯,约翰·卡多等著;亚飞译,网络就绪:电子商务时代的成功战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5. (美)约翰·哈格尔三世,(美)阿瑟·阿姆斯特朗著;王国瑞译,网络利益,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16. (美)埃文·I·施瓦茨著;陈正平译,数位达尔文主义:网络时代的生存竟争策略,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17. (美)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著;张帆译,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8. 国税总局国际税务司译,OECD税收协定范本注释,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219. OECD著,电子商务:对税务当局的挑战,电子商务:关于税收问题的讨论报告,电子商务的税收框架条件20. 美国白宫,电子商务框架,1997年;美国财政部税务政策办公室,全球电子商务选择税收政策的影响,199621. L·Hinnekens,为21世纪国际电子商务的来源地国征税寻找管辖权依据,加拿大:国际税收,1998年第26卷22. P·McNab与D·Porter,电子商务:来源地的确定,加拿大:税务专家,1998年第1卷23. K·Thorpe,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网络时代使常驻机构概念过时了,国际法评论,1997年第11卷24. 张昕竹,让·拉丰,安·易斯塔什著,网络产业:规制与竞争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5. 邓利华,林立编著,网络词语精解手册,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926. 王道平编著,网络经济,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27. 纪玉山等著,网络经济,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28. 严耕著,终极市场:网络经济的来临,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9. 段伟文编著,网络先锋:中国网络产业透视,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30. 杨培芳著,网络协同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31. 美国商务部著;数字中国研究院编译,新兴的数字经济,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32. 张铭洪编著,电子商务教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33. 张维迎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34. 谢识予著,经济博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35. 张瀛、于文明、张锋,聚焦新经济:解读新经济时代的生存战略,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836. 刘清华,网上交易的不完全性市场契约及其自我履行机制,北京:经济科学,1999.437. 廖益新,跨国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法律问题及中国的对策,福州:东南学术,2000年第3期。

互联网经济论文范文

互联网经济论文范文

互联网经济论文范文在我们当前的社会中,互联网经济十分发达,那么关于互联网经济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分享给大家的互联网经济论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摘要:随着科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在时代进步过程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经济社会中产生深远影响。

近几年来,互联网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在社会中反响很大。

互联网为经济发展提供平台,让经济之间的交流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断扩大范围,减少成本。

互联网是知识经济时代中生活信息化的载体,互联网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为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

为此,本文从互联网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机理开始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发展;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研究前言:互联网迅速发展,不仅为中国经济结构带来变革,也对生产、消费等各个领域带来重大影响,互联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发展。

在当前经济发展迅速的背景下,需要对互联网发展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影响进行定量的分析,以此促进信息消费、实现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趋势。

1。

互联网发展与经济增长机理1。

1壮大新兴互联网产业1。

1。

1互联网产业界定随着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发展,对于互联网依然没有权威的界定。

原因有两点:第一,互联网产业普及范围比较广,在诸多领域中不能对其进行清晰的辨别;第二,对于传统产业而言,互联网产业模式转变速度快,新兴产业不断衍生,因此在互联网产业处于动态的状态下对其发展的趋势难以下固定定义。

互联网产业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为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的产业,在生活中常见的有互联网基础服务、内容服务以及电子商务服务等。

互联网产业发展到现在,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1]。

1。

1。

2互联网产业类别(1)基础服务互联网的基础服务,是指互联网参与主体、互联网与其他高级应用服务相互结合,并提供基础服务与支持的基础性服务。

按照各个服务层次的不同,主要划分为三种: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互联网应用服务提供商以及接入服务商。

(2)内容服务网络上的内容服务商为用户提供诸多不同的互联网内容服务,在形式上较为复杂。

网红经济研究文献综述---精品管理资料

网红经济研究文献综述---精品管理资料

“网红经济”研究文献综述小组成员:景嘉辰、李程、杨志远、尹文强、钟源、金鑫成、杨晨一、摘要本文先从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中引出“网红经济”这一独特的新兴经济体,表明研究“网红经济”的原因及意义,而后又具体探讨了近期对“网红经济”的研究,并构建出我们对其探讨和研究的思路,即分别从明星效应、网络营销、事件营销、KOL(关键意见领袖)等方面具体探讨“网红经济"效应及其发展趋势,最后综合上述内容对其作出概括性的总结并列出相关参考文献.二、关键词明星效应、网络营销、事件营销、KOL三、正文(1)前言近年来,在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趋势放缓的背景下,“网红经济”这一新兴经济体却以其迅速的崛起猛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网红经济”,即以一位网络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味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

随着微博等社交媒体以及一些视频直播网站的迅速发展,网红的数量以及网红所集聚的粉丝数量也不断增多,因此,网红的影响力也渐趋强大,而依托于淘宝平台的开放性,网红们可以成功地将人气变现,更甚于此,网络红人“papi酱"近日获得1200万元投资更是让我们预见了“网红经济”更大的潜在可能,也让我们不能无视“网红经济"这一新兴经济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研究这一新兴经济体的意义不言而喻。

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并进行量化的可视性分析,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有关于“网红经济”效应及其发展趋势的结论,例如,网络红人是如何有效地将其粉丝成功变现并且转化率有多高,另外,如果网络红人一味地在其粉丝中推销自己的产品是否会引起粉丝资源的丧失,又或者,“网红经济"能否在未来持续发展……(2)主体“网红经济”作为近年来骤然崛起的一股新生力量,人们对其虽有较多关注,但是针对其所进行的系统化研究却较少,因而在这里我们将会引述一些针对其较科学但并不十分学术性的观点来简述近期关于“网红经济"的研究,其中包括网红的诞生和由来、网红经济的主要平台和运作模式、针对个别具体网红的分析等。

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解读网络经济

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解读网络经济

摘要:最近十几年,当互联网蔓延世界、深入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经济”这个词就成了传播媒介频繁使用而又未加诠释的日常词汇。

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互联网及其商业应用,经济舆论众说风云,但并没有从经济学角度对网络经济给出确切的定义。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辫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了网络经济产生的根源、网络经济的特征、网络经济生产关系的演变及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形态的发展,最终给网络经济的内涵赋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界定,指出应积极探寻网络经济内在的运行规律,从而更好地把握这种过渡性经济形态的发展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向未来服务经济的变革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实践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网络经济马克思经济学一、网络经济产生的根源 1999年8月邵易波和谭海音在上海创立了易趣公司,正式拉开中国网上购物的序幕,2002年,易趣与eBay结盟更名为eBay易趣,致力于中国的电子商务模式发展。

由于电子支付体系及智能物流的缺乏,eBay易趣并没有完成在中国开创新经济形势的使命。

2003年5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在杭州投资创办了淘宝网。

通过自建电子支付平台及独立的信用体系结构,真正构建起了网上大规模多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真正催生了网络经济形态。

并且这种势头在之后的10年中锐不可当,随后诞生了各种网上交易、网上服务、网上娱乐、网上媒体等等经济形态,最终把中国真正推向了实体经济向网络经济转型的新时代。

网络经济和实体经济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和互补。

马克思在他的巨著《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1]。

所以我们在研究一段时期的新型经济形态时,就必须抱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已有文明提供的基础上,来研究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演进的创新和变革,从而发现经济形态产生的本质。

我们来看看经济社会历史演变的过程。

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是人与自然之间发生的物质变换活动和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利益交换活动。

其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表现为生产力状况、生产方式以及科学技术水平,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表现为产权关系、企业制度以及利益体系[2]。

关于网络经济的论文

关于网络经济的论文

关于网络经济的论文网络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着人们的观念、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而且也正改变和影响着企业的观念、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关于网络经济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网络经济的论文范文一:网络经济学期末论文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以其交易的便捷性与开放性,在经济中逐渐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但是,电子商务中的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将造成电子商务“柠檬”市场的后果。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手段,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才能够真正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需要买者和卖者之间有足够的共同信息。

如果信息严重不对称,就有可能限制市场功能的发挥,在极端的情况下,会使市场整个不存在。

近几年来,一个新型的虚拟商品交易场所—Internet 市场即电子商务市场迅速发展。

在Internet市场中,信息的传播、获取和交流有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必将为商业活动带来高效率。

但是,电子商务中的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将造成电子商务“柠檬”市场的后果。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手段,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才能够真正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第一章绪论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研究背景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和消费者联系的方式。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产品、通信设备及其服务的运用正将世界汇集成一个单一市场,这个市场正日益被Internet主导并支持着全球信息基础设施。

为此,国际上已把支持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产业划分出来称之为IT产业。

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急剧提高(也称为“摩尔定律”),PC 的巨大成功,以及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全球网络化,所有这些正在创造着大量全新的机会。

很多学者认为,在21世纪,“通往印度的海路就是电子零售。

现在的制造商、零售商和批发商就像是15世纪末的威尼斯人、热那亚人和阿拉伯人一样失去了竞争的优势。

网络经济学

网络经济学

网络经济学1. 引言网络经济学是研究互联网和数字技术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学科。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经济学对于理解和解释现代经济的运行方式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网络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重要原理以及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

2. 基本概念2.1 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经济是指互联网技术与经济产业深度融合的经济形态。

互联网经济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生产、流通和交换,具有信息化、无时空限制、低成本等特点。

2.2 网络外部性网络外部性指的是互联网上的一项增加对其他用户产生积极影响的行为。

网络外部性在互联网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社交媒体平台的用户数越多,社交价值越高,从而吸引更多用户加入。

2.3 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是指增加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会促使更多用户使用该产品或服务的效应。

网络效应在互联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例如网络市场平台的规模越大,更多的卖家和买家可以参与交易,从而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3. 网络经济学原理3.1 双边市场理论双边市场理论是网络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研究在一个平台上存在两个或多个独立的用户群体之间的交互关系。

在网络经济中,平台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吸引足够的买方和卖方,并通过促使两者之间的交易来创造价值。

3.2 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在经济体系中的传递、获取和利用的学科。

在互联网经济中,信息的获取和利用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促进了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

3.3 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指传统产业通过应用数字技术进行转型升级的过程。

数字化转型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生产力和效率。

4. 网络经济对经济的影响4.1 电子商务的兴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商务通过打破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使得交易更加便捷和灵活,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增长。

4.2 共享经济的崛起共享经济是指个人通过互联网平台共享自己的资源和服务。

共享经济通过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经营模式,推动了创新和就业机会的增加。

关于网络经济学内涵与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

关于网络经济学内涵与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

关于网络经济学内涵与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
杨波
【期刊名称】《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年(卷),期】2009(000)013
【摘要】文章以文献综述的形式全面介绍了网络经济学的研究思路、概念和功能,对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结论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各个学派的研究特点,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评价,特别是在某些地方提出了一些观点.
【总页数】3页(P3-5)
【作者】杨波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2.5
【相关文献】
1.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研究方法文献综述\r——基于事务所特质视角 [J], 吴萍;高翔
2.我国大学生兼职文献综述\r——基于研究方法的视角 [J], 王玉杰
3.近五年高校羽毛球教学与训练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J], 刘毅;袁际学;杨光宇
4.问卷调查研究方法应用的文献综述 [J], 骆宁
5.体系建构与实践应用:关于社会研究方法议题的文献综述 [J], 马德峰;王文珂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文参考文献1. Allan Aafuah, and Christopher L.Tucci, Internet Business Mode1s and Strategies, NY: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20012. Barnett S and Anido G.A Cost Comparison of Distributed and Centralized Approaches to Video--on--Demand.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l 996(6):l l 73 - 1 l 833. Cocchi R,Shenker S, Estrin D,and Zhang L. Pricing in Computer Networks: Motivation, Formulation, and Example. ACM/IEEE Transactions on Networking, l993(6).614-6274. Edell R,McKeown N,and Varaiya P. Billing Users and Pricing for TCP.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1995(7):1162- l l755. Erik Brynjolfsson, and Brian Kahin, Understanding the Digital Economy: Data, tools, and Research, Cambridge, CA: MIT Press, 2000,6. Gupta A, Stahl D, and Whinston A. Priority Pricing of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s. In: McKnight W and Bailey Joseph .Internet Economics, Cambridge, CA: MIT Press, l 9977. Herzog S,Shenker S,and Estrin D. Sharing the 'Cost' of Multicast Trees; An Axiomatic Analysis. In: Proceedings of Sigcomm '95,l9958. Jeffrey K. Mackie-Mason, and Hal R. Varian, Economic FAQs About the Internet, Internet Economics: 27-63, Cambridge, CA: MIT Press, 19979. Joseph P. Bailey, The Economics of Internet Interconnection Agreements, Internet Economics:155-l69, Cambridge, CA: MIT Press, 199710. Martyne M. Hallgren, ang Alan K. McAdams,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of Internet Public Goods, Internet Economics: 455-479, Cambridge, CA: MIT Press, 199711. MacKie-Mason J K and Varian H R. Pricing the Internet. In: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Modeling and Ana1ysis .Nashville,TN,l994,312. Padmanabhan Srinagesh, Internet Cost Structures and Interconnection Agreements, Internet Economics: 121-155, Cambridge, CA: MIT Press, 199713. Shenker S,Clark D,Estrin D,and Herzog S. Pricing in Computer Networks: Reshaping the Research Agenda.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l996(2): l9--4314. Shenker S.Service Models and Pricing Policies for an Integrated Services Internet. In: Kahin B and Keller B(eds).Public Access to the Interne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99515. Shenker S. Fundamental Design Issues for the Future Internet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1ons. l995(7). l l76- l 188中文参考资料1. (美)约翰·哈格尔三世,(美)马克·辛格著;董清译,网络价值:在客户制定规则的时代塑造市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2. (法)泰勒尔(Jean Tirole)著;张维迎总译校,产业组织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3. (美)丹尼斯·卡尔顿(Dennis W·Carlton),(美)杰弗里·佩罗夫(Jeffrey M·Perloff)著;黄亚钧等译,现代产业组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84. (美)威廉姆·J·鲍莫尔,阿兰·S·布莱德著:叶伟强等译,张维迎,张帆总译校,经济学:原理与政策,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5. (美)平狄克(Rpbert S·Pindyck),鲁宾费尔德(Daniel L·Rubinfeld)著;宋承先校,张军译,微观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6. (美)布鲁斯·金格马著;马费成译,信息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7. (美)肯尼恩·J·阿罗著:何宝玉等译,信息经济学,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8. 乌家培著,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9. (加)马丁·J·奥斯本(Martin J·Osborne),(美)阿里尔·鲁宾斯坦(Ariel Rubinstein)著;魏玉根译,博弈论教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0. (美)萨尔坦·科马里著;姚坤、何卫红译,信息时代的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11. (美)彼得·G·W·基恩(Peter G·W·Keen),(美)克雷格·巴伦斯(Craigg Ballance)著;骆毅,吕大良译,电子商务辞典,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12. (美)Soon-Yong Choi等著;张大力,刘维斌译,电子商务经济学,北京:电于工业出版社,200013. (美)凯文·凯利著;萧华敬,任平译,网络经济的十种策略,广州:广州出版社,200014. (美)阿莫·哈特曼,约翰·西弗尼斯,约翰·卡多等著;亚飞译,网络就绪:电子商务时代的成功战略,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5. (美)约翰·哈格尔三世,(美)阿瑟·阿姆斯特朗著;王国瑞译,网络利益,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16. (美)埃文·I·施瓦茨著;陈正平译,数位达尔文主义:网络时代的生存竟争策略,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17. (美)卡尔·夏皮罗,哈尔·瓦里安著;张帆译,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8. 国税总局国际税务司译,OECD税收协定范本注释,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219. OECD著,电子商务:对税务当局的挑战,电子商务:关于税收问题的讨论报告,电子商务的税收框架条件20. 美国白宫,电子商务框架,1997年;美国财政部税务政策办公室,全球电子商务选择税收政策的影响,199621. L·Hinnekens,为21世纪国际电子商务的来源地国征税寻找管辖权依据,加拿大:国际税收,1998年第26卷22. P·McNab与D·Porter,电子商务:来源地的确定,加拿大:税务专家,1998年第1卷23. K·Thorpe,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网络时代使常驻机构概念过时了,国际法评论,1997年第11卷24. 张昕竹,让·拉丰,安·易斯塔什著,网络产业:规制与竞争理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5. 邓利华,林立编著,网络词语精解手册,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926. 王道平编著,网络经济,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27. 纪玉山等著,网络经济,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28. 严耕著,终极市场:网络经济的来临,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9. 段伟文编著,网络先锋:中国网络产业透视,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30. 杨培芳著,网络协同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31. 美国商务部著;数字中国研究院编译,新兴的数字经济,北京:中国友谊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32. 张铭洪编著,电子商务教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33. 张维迎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一版34. 谢识予著,经济博弈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35. 张瀛、于文明、张锋,聚焦新经济:解读新经济时代的生存战略,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836. 刘清华,网上交易的不完全性市场契约及其自我履行机制,北京:经济科学,1999.437. 廖益新,跨国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法律问题及中国的对策,福州:东南学术,2000年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