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分解

合集下载

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一、力的分解1、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分解,力在分解时,一个力只能分解成几个性质相同的力,即力的分解不改变力的性质。

2、力的分解依据: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力的分解原则1、力的分解如果没有什么限制条件,那么一个力可以有无数组分力代替。

2、将力分解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①按实际效果分解②按实际需要进行分解③方便原则:正交分解3、正交分解:将力沿着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叫做力的正交分解。

①坐标系的建立原则:在静力学中,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

在动力学中,以加速度方向和垂直于加速度方向为坐标轴建系。

4、求解分力的其他方法:①直角三角形法②相似三角形法的方向③动态矢量三角形法:已知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及一个分力F1已知合力F的方向及一个分力F的大小和方向1的大小已知合力F的大小及一个分力F1三、典型例题1、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和F2,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B.F1和F2不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C.物体同时受到F1、F2和F三个力的作用 D.F1和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F相同2、重力为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将重力G分解为垂直斜面向下的力F2和平行斜面向下的力F1,那么( )A.F2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B.物体对斜面的正压力方向与F2方向相同C.F1就是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 D.物体受到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静摩擦力、F1和F2共五个力的作用3、如下图所示,一名骑独轮车的杂技演员在空中钢索上表演,如果演员和独轮车的总质量为80kg,两侧的钢索互成120°夹角,则每根钢索所受拉力大小为( )A.400N B.600N C.800N D.1 600N4、如下图所示,已知力F和一个分力F1的方向的夹角为θ,则另一个分力F2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2 N的力可分解为7 N和4 N的两个分力B.一个2 N的力可分解为9 N和9 N的两个分力C.一个6 N的力可分解为4 N和3 N的两个分力D.一个8 N的力可分解为4 N和3 N的两个分力6、将一个大小为10 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如果已知其中的一个分力的大小为15 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可能是()A. 5 NB. 10 NC. 15 ND. 20 N7、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力F作用于物体上的O点,现要使合力沿着OO′方向,如图所示,则必须同时再加一个力F′,如F和F′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则这个力的最小值为( )A.F cosθB.F sinθC.FtanθD.Fcotθ4.如图所示,质量为10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此时物体还受到一个向左、大小为20 N的水平推力,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物体水平方向受的合力是()A.20 N,水平向左B.20 N,水平向左C.40 N,水平向左D.0.4 N,水平向左5. 一个重为20N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一个F=5N的力竖直向上拉该物体时,如图所示,物体受到的合力为()A. 15NB. 25NC. 20ND. 0N6、如图所示,物体M在斜向右下方的推力F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恰好做匀速运动,则推力F和物体M 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是()A. 竖直向下B. 竖直向上C. 斜向下偏左D. 斜向下偏右7、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

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

高中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知识集结知识元力的分解知识讲解力的分解一、力的分解1.力的分解: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2.分解规律: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即把已知力作为平形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已知力共面的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就表示已知力的两个分力.3.力的分解方法:根据力F产生的作用效果,先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作图法作出两个分力F1和F2的示意图,最后根据相关数学知识计算出两个分力的大小二、力的分解的解的问题1.已知两分力方向(1)两分力方向在一条直线上时当两力与合力同向时,无论是同向还是反向,均有无数组解.(2)两分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要使问题有解,合力必夹在两分力之间,仅有一组解.2.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合力与一个确定的分力已经确定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力在一条直线上的情况可看成是压扁的三角形),由三角形定则知,解是唯一的.3.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要使问题有解,两个分力的代数和不能小于合力的大小;差的绝对值不能大于合力的大小.在这个前提下讨论,可以做图得到结果.(1)当时在平面内有两解,在空间中有无数解.(如图所示)(2)当时,有唯一解(3)当时,有唯一解4.已知其中一分力F1的方向和另一分力F2的大小时(1)已知方向的分力与合力成锐角时(2)已知方向的分力与合力成直角或钝角时当时,无解.当时,有唯一解.按力的效果进行分解一、按效果分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力究竟该分解成怎样的两个力,要看力的实际作用效果二、分解方法:1.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2.根据两个分力的方向做平行四边形3.根据平行四边形和相关的数学知识,求出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正交分解法正交分解法是把力沿着两个经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作分解,其目的是便于运用普通代数运算公式来解决矢量的运算,它是处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复杂问题的一种简便方法,其步骤如下:1.正确选定直角坐标系.通常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坐标轴方向的选择则应根据实际问题来确定,原则是使坐标轴与尽可能多的力重合,即:使向两坐标轴投影分解的力尽可能少.在处理静力学问题时,通常是选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直角坐标,当然在其他方向较为简便时也可选用.2.分别将各个力投影到坐标轴上,分别求出x轴和y轴上各力的投影的合力F x和F y:F x=F1x+F2x+F3x+……;F y=F1y+F2y+F3y+……(式中的F1x和F1y是F1在x轴和y轴上的两个分量,其余类推.)这样,共点力的合力大小为:F=.3.设合力的方向与x轴正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因为tanα=,所以,通过查数学用表,可得α数值,即得出合力F的方向.特别的:若F=0,则可推得F x=0,F y=0.这是处理多个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的常用的好办法.例题精讲力的分解例1.关于力的分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两个比它大的分力B.一个力可分解成两个大小跟它相等的力C.如果一个力和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确定,那么另一个分力就是唯一的D.如果一个力以及它的一个分力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确定,这两个分力就完全确定了例2.如图所示,将力F分解为F1和F2两个分力,已知F1的大小和F2与F之间的夹角α,且α为锐角,则()A.当F1>F sinα时,一定有两解B.当F1=F sinα时,有唯一解C.当F1<F sinα时,无解D.当F sinα<F1<F时,一定有两解例3.如图所示,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53°角时,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不计空气阻力,sin53°=0.8,cos53°=0.6)()A.B.C.D.当堂练习单选题练习1.在日常生活中,力的分解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甲图用斧子把木桩劈开的图,已知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为2θ,斧子对木桩施加一个向下的力F时,产生了大小相等的两个侧向分力F1、F2,由乙图可得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B.C.D.练习2.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A、B两滑块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两轻杆等长,杆与滑块、杆与杆间均用光滑铰链连接,在两杆铰合处悬挂一质量为m的重物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设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m一定时,θ越大,轻杆受力越小B.当m一定时,θ越小,滑块对地面的压力越大C.当θ一定时,M越大,滑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越大D.当θ一定时,M越小,可悬挂重物C的质量m越大练习3.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F=10N分解成两个分力,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F成30°夹角,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N,则在分解时()A.有无数组解B.有两组解C.有唯一解D.无解练习4.为了行车的方便与安全,上山的公路都是很长的“之”字形盘山公路,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减小上山车辆受到的摩擦力B.减小上山车辆的重力C.减小上山车辆对路面的压力D.减小上山车辆的重力平行于路面向下的分力练习5.关于力的分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力可以分解成两个比它大的分力B.一个力可分解成两个大小跟它相等的力C.如果一个力和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确定,那么另一个分力就是唯一的D.如果一个力以及它的一个分力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确定,这两个分力就完全确定了练习6.已知两个共点力F的合力为2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角,分力F2的大小为N.则()A.F2的方向是唯一的B.F2有无数个可能的方向C.F1的大小是唯一的D.F1的大小可取N练习7.如图中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正确的是()B.C.D.A.练习8.如图所示,被轻绳系住静止在光滑斜面上的小球.若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小球受到的重力G,则G的两个分力的方向分别是图中的()A.1和4 B.3和4 C.2和4 D.3和2练习9.如图,研究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常把物体所受的重力分解为()A.斜面支持力和下滑力B.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和垂直在斜面上的压力C.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分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分力D.下滑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分力练习10.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上固定有一竖直挡板,重为G的光滑小球静止时对斜面的压力为N,小球的重力按照产生的作用效果可分解为()A.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且B.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且N=G cosθC.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分力,且D.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分力,且N=G cosθ练习11.如图所示,倾角为15°的斜面上放着一个木箱,现有一个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拉力F斜向上拉着木箱.分别以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方向为x轴和y轴建立坐标系,把F分解为沿着两个坐标轴的分力.则分力F x和F y的大小分别为()A.F cos15°、F sin15°B.F cos30°、F sin30°C.F cos45°、F sin45°D.F cos60°、F sin60°练习12.如图所示,在高度不同的两水平台阶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物体,物体间用轻弹簧相连,弹簧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在m1左端施加水平拉力F,使m1、m2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m1下表面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可能处于压缩状态B.弹簧弹力的大小为C.地面对m2的支持力可能为零D.地面对m2的摩擦力大小为F练习13.如图所示,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F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53°角时,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不计空气阻力,sin53°=0.8,cos53°=0.6)()A.B.C.D.多选题练习1.如图所示是骨折病人的牵引装置示意图,绳的一端固定,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挂着一个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着病人的脚,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为了使脚所受的拉力减小,可采取的方法是()A.只增加绳的长度B.只减小重物的质量C.只将病人的脚向左移动D.只将两定滑轮的间距增大练习2.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1和F2的代数和等于FB.F1和F2两个分力在效果上可以取代力FC.F是F1和F2的合力D.物体受到F1、F2和F三个力的作用练习3.图1为斧子劈开树桩的实例,树桩容易被劈开是因为形的斧锋在砍进木桩时,斧刃两侧会对木桩产生很大的侧向压力,将此过程简化成图2的模型,已知斧子是竖直向下且对木桩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斧子形的夹角为θ,则()A.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大小为B.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大小为C.斧锋夹角越大,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越大D.斧锋夹角越小,斧子对木桩的侧向压力越大练习4.如图所示,将力F分解为F1和F2两个分力,已知F1的大小和F2与F之间的夹角α,且α为锐角,则()A.当F1>F sinα时,一定有两解B.当F1=F sinα时,有唯一解C.当F1<F sinα时,无解D.当F sinα<F1<F时,一定有两解练习5.将力F分解为两个共点力,已知其中一个分力F1的方向与F的夹角为θ,则()A.若已知另一个分力的方向,就可得到确定的两个分力B.若已知F1的大小,就可以得到确定的两个分力C.若已知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一定可以得到确定的两个分力D.另一个分力的最小值为F sinθ练习6.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60N,分力F1的方向与合力F的方向成30°角,分力F2的大小为35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F1的大小是唯一的B.F1的大小有两个可能的值C.F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D.可能任意方向填空题练习1.如图所示,重10N的物体静止在倾斜的长木板上,按照重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将重力分解为:沿_____________方向的分力和沿____________方向的分力.请准确画出两个分力的图示(要求保留作图痕迹),由图示可读得:F1=______N,F2=______N.(精确到0.1N)按照重力作用的实际效果,可以将重力沿垂直木板方向和平行木板方向进行分解.木板上物体的重力,按效果分解的力图如图.解答题练习1.'已知共点力F1=10N,F2=10N,F3=5(1+)N,方向如图所示.求:(1)F1、F2的合力F合的大小和方向(先在图甲中作图,后求解);(2)F1、F2、F3的合力F合的大小和方向(先在图乙中作图,后求解).'练习2.'如图一大人拉着装有货物的木箱匀速前进,用的拉力为200N,车和货物的总重为500N.F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7°,(sin37°=0.6、cos37°=0.8)求:(1)F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和竖直方向的分力是多少?(2)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多少?方向向哪?(3)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多少?(4)画出木箱受力图.'练习3.'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2推该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F1与F2的大小之比.'练习4.'如图1用水平拉力F刚好能使质量为m的物块在静止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1)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是多少?(2)若将水平拉力F改为与水平方向斜向上成θ角度的拉力F1拉物块如图2,仍使物块沿该水平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F1为多大?(3)如图3若将木板一端固定,另一端抬高,使木板与水平面成α角度,形成一斜面,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2沿斜面向上拉物块,仍能使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拉力F2又是多大?'。

力的分解(精选4篇)

力的分解(精选4篇)

力的分解(精选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力的分解(精选4篇)力的分解篇一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力和力的分解概念。

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

因此,球对斜面的压力 FN1 和对挡板的压力 FN2 大小分别为 G 20 FN1=F1= = N=25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cos θ cos 37° FN2=F2=Gtan θ=20× tan37°N=15 N,方向垂直挡板向左。
[答案] 挡板向左
25 N,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15 N,方向垂直
【答案】
一个作用效果是水平拉指头,另一
个作用效果是压铅笔使之扎手心.
空中索道,是尽量直好呢,还是让它 稍松弛?如果你是工程技术人员,应怎样 设计?
尽管力的分解没有确定的结果,但在解决 具体的物理问题时,一般都按力的作用效果来 分解.
F1
F2
G
所以,我们可以由力的作用效果来确定分 力的方向.
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斜向上的拉力F 的作用,该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将力F分解.
如果没有其它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 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4.分解依据 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没有限制,同一个力可以 分解为 无数 对大小、方向不同的分力。实际问题中,应把 力向实际作用效果方向来分解。
请你亲自做一做:
取一根细线,将细线的一端系在右手中指上, 另一端系上一个重物.用一枝铅笔的尾部顶在 细线上的某一点,使细线的上段保持水平、下 段竖直向下.铅笔的尖端置于右手掌心(如右图 所示).你能感觉到重物竖直向下拉细线的力产 生了哪两个作用效果吗?
[特别提醒]
正交分解法不一定按力的实际效果来
分解,而是根据需要为了简化问题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 向上分解,它是处理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复杂问题的一种 简便方法。
在同一平面内共点的四个力F1、F2、F3、F4的大小依次
为19 N、40 N、30 N和15 N,方向如图所示,求它们的合力。

力的分解 课件

力的分解 课件
次为19 N、40 N、30 N和15 N,方向如图所示,求它们的合力(sin
37°=0.6,cos 37°=0.8)。
解析 如图甲建立直角坐标系,把各个力分解到两个坐标轴上,并
求出x轴和y轴上的合力Fx和Fy,有
Fx=F1+F2cos 37°-F3cos 37°=27 N
Fy=F2sin 37°+F3sin 37°-F4=27 N
因此,如图乙所示,合力

F= 2 + 2 ≈38.2 N,tan φ= =1

即合力的大小约为38.2 N,方向与F1方向成45°斜向上。
答案 合力的大小约为38.2 N,方向与F1方向成45°斜向上
坐标轴的选取技巧
1.原则:尽量少分解力或将容易分解的力分解,并且尽量不要分解
未知力。
2.应用正交分解法时,常按以下方法建立坐标轴。
(1)研究水平面上的物体时,通常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建立坐标
轴。
(2)研究斜面上的物体时,通常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建立坐
标轴。
(3)研究物体在杆(或绳)的作用下转动时,通常沿杆(或绳)方向和
垂直杆(或绳)的方向建立坐标轴。
mg
α,F2= α
(2)按研究问题的需要分解


产生效果分析
质量为 m 的光滑小球被悬线挂靠在竖直墙壁上,当研
究球对墙壁和绳的作用时,可如图分解重力,F1=mgtan
mg
α,F2=
α
A、B 两点位于同一平面上,质量为 m 的物体被长度相
等的 AO、BO 两线拉住,当研究物体对绳的作用时,可
方向向左压紧铅笔。
知识归纳
1.力分解的思路流程
确定分解的力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

高中物理力的分解力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可以使物体产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

在物理学中,力的分解是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详细讲解高中物理中力的分解,并讨论其应用。

一、力的分解概述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拆分为若干个充分简单的分力的过程。

在力的分解中,常用的方法有平行四边形法和三角形法。

1. 平行四边形法平行四边形法是力的分解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适用于拆分力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力的平行关系的情况。

以一个力F为例,我们可以用平行四边形法将其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

F1和F2的合力等于F。

2. 三角形法三角形法也是力的分解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适用于拆分力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力的垂直关系的情况。

以一个力F为例,我们可以用三角形法将其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

F1和F2的合力等于F。

二、力的分解应用举例力的分解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力的合成、重力和斜面等相关问题上。

1.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是指将若干个分力合并为一个合力的过程。

与力的分解相反,力的合成是通过将多个力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合并,得到一个总的合力。

例如,将两个力F1和F2按平行四边形法合并,可以得到一个合力F,符合“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的牛顿第三定律。

2. 重力重力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在物理学中,重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分力:垂直向下的重力分力和垂直向上的支持力。

3. 斜面问题当物体放置于斜面上时,我们需要将重力拆分为与斜面垂直和平行的分力。

垂直分力是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力,平行分力是物体沿斜面滑动的力。

通过分解重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三、力的分解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力的分解,我们来看一个实例分析。

假设一个物体以一定角度倾斜放置于斜面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这时,我们需要分解重力,得到沿斜面和垂直斜面的两个分力。

根据力的分解原理,我们可以找到与斜面垂直的分力,该分力将物体保持在斜面上。

同时,沿斜面方向的分力为物体在斜面上的摩擦力,它与物体倾斜角度和斜面的摩擦系数有关。

力的分解的四种方法

力的分解的四种方法

力的分解的四种方法
力的分解是将一个力分解为多个组成部分的过程,这些部分力在某一方向上合成为给定的力。

以下是常用的四种力的分解方法:
1.水平和垂直分解:将一个斜向作用的力分解为水平方向和
垂直方向上的分力。

根据三角函数的关系,可以使用正弦
和余弦函数来计算水平和垂直分力的大小。

2.分解到坐标轴上:将一个斜向作用的力投影到坐标轴上,
得到在x轴和y轴上的分力,分别称为水平力和垂直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在直角坐标系中进行计算。

3.三角形法则:对于一个斜向作用的力,可以使用三角形法
则进行分解。

首先将力的起点和终点与原点连接,形成一
个三角形。

然后,可以将力分解为沿两条边的分力,使它
们在指定方向上合成为原始力。

4.平行四边形法则:对于两个平行作用的力,可以使用平行
四边形法则进行分解。

首先以两个力的起点为相邻边,在
其上构建一个平行四边形。

然后,通过从共同的起点到相
对点的对角线,将平行四边形分解为两个三角形。

这样可
以得到力在指定方向上的分力。

这些力的分解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求进行选择和使用。

它们对于计算和分析斜向作用的力在特定方向上的效果非常有用,并有助于理解力的作用和分解。

初中物理力的分解

初中物理力的分解

在初中物理中,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已知的力沿着不同方向分解为两个或更多的分力,这些分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原来那个力的效果完全相同,即遵循等效替代原理。

力的分解主要基于矢量的概念和矢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以下是力的分解的几种常见方法:
1.利用力的作用效果分解:
o分析力在物体上产生的不同效应,比如位移变化、转动效应或者形变程度,从而决定如何分解力。

o如例中提到的重球挂墙问题,重力被分解为沿绳方向的分力(张力)和平行于墙壁的分力(压力),这两个分力分别对应重力造成绳子拉
伸和球体挤压墙壁的两种效果。

2.按题目具体要求分解:
o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和坐标系的选择,将力分解到适合求解问题的坐标轴上。

o例如,如果题目已经设定了一组垂直和水平方向,就可以使用正交分解法,即将力分解为水平和垂直两个分量。

3.正交分解法:
o选取相互垂直的两个坐标轴(通常是x轴和y轴),将力沿着这两个轴的方向分解。

o利用三角函数(如正弦、余弦),根据力与选定坐标轴之间的夹角,计算出力在各个轴上的投影,即为分力的大小。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力的分解往往结合平行四边形法则来进行图形分析。

若两个分力已知,还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回原来的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额外约束条件下,一个力可以有无限多种分解方式,但只有满足问题情境的那一种分解才是正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高中物理ppt 新课标(人教版)
15.9.29
内蒙古准旗世纪中学 马文彬
第五节 力的分解








三 练习6: 、 将一个大小为7N的力分解为两个力,其中一个 力 分力的大小为4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的 ( D ) 分 解 A.4N C.11N B.7N D.12N
‹#›
22
F12
F1
F
无解,若F1<Fsinaθ
若F1>Fsinaθ,两解 练习3: 已知合力F=10N, 正东。分力F1大小为8N,分力F2东 偏北30°,求F2大小和F1的方向,有几个解?
‹#›
高中物理ppt 新课标(人教版)
15.9.29
内蒙古准旗世纪中学 马文彬
第五节 力的分解








二 可能一解、可能两解、可能无解: 、 4)已知合力F、分力F1、 F2大小,求两个分力的方向 力 ;在同一平面内有两组解、或一组解、或无解。 的 分 F F 解
F1
东偏南60°
练习1:已知合力F=10N,正东。分力F1东偏南60° ,分力F2东偏北30°;求F1 、F2的大小?
‹#›
高中物理ppt 新课标(人教版)
15.9.29
内蒙古准旗世纪中学 马文彬
第五节 力的分解








二 唯一解: 、 2)已知合力F和分力F1的大小方向,求F2的大小方向 力 的 F2 分 解
第五节 力的分解








一 练习1:木箱重500N,成30°向上的力拉木箱,木 箱沿地平面匀速运动,求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和地 、 力 面所受的压力。 的 解:画出物体受力图, 正 如图所示 交 分 解 F F 0
1
f
y
F f F 1 F cos 30 173.2 N
Fn
A、支持力变大,摩擦力变大 B、支持力变大,摩擦力变小 C、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变大 D、支持力减小,摩擦力减小
‹#›
高中物理ppt 新课标(人教版)
15.9.29
内蒙古准旗世纪中学 马文彬
第五节 力的分解








二 唯一解: 、 1)已知合力F和F1 、F2的方向,求F1 、F2的大小 力 F2 东偏北30° 的 分 解 F
F1 F21 F22 F2 F1 F2
F
F11 F21 F1
F2
F
不相交无解
相交二组
内外相切一组
‹#›
高中物理ppt 新课标(人教版)
15.9.29
内蒙古准旗世纪中学 马文彬
第五节 力的分解








三 无数个解: 、 5)已知F大小方向、 F1方向,求F2大小方向 力 F2有无数个解,两分力方向垂直时F2有最小值; 的 分 解 F1方向
F1 F1 F2 F2
F1
F2
F
‹#›
高中物理ppt 新课标(人教版)
15.9.29
内蒙古准旗世纪中学 马文彬
第五节 力的分解








三 练习4: 、 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时,下面哪种情况只 力 能得到一组唯一的解( B D ) 的 分 解 A.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B.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分力的方向 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
高中物理ppt 新课标(人教版)
15.9.29
内蒙古准旗世纪中学 马文彬
第五节 力的分解








三 练习5: 、 一将一个有确定方向的力F=10N分解成两个分 力 力,已知一个分力有确定的方向,与F成30°夹角,另 的 ) 分 一个分力的大小为6N,则在分解时( B 解 A.有无数组解 B.有两组解 C.有惟一解 D.无解
F
F1 正南
练习2:已知合力F=10N,正东。分力F1=10N,正南; 求分力F2?
‹#›
高中物理ppt 新课标(人教版)
15.9.29
内蒙古准旗世纪中学 马文彬
第五节 力的分解








二 可能一解、可能两解、可能无解: 、 3)已知合力F和分力F1大小及分力F2方向,求F1的方 力 向和F 的大小 2 的 东偏北30° F21 分 F11 F2 解 F1 若F1=Fsinaθ,唯一解 F
X:Fx F1X F2X F3X
y F2
F1y
F2y
F1 x
F2X
O F3y y Fy
F3x
F1x
F3
y:Fx F1y F2y F3y
合力大小: F
F
Fx2 Fy2
O
Fy 合力方向: tan Fx
α
Fx
x
‹#›
高中物理ppt 新课标(人教版)
15.9.29
内蒙古准旗世纪中学 马文彬
高中物理ppt 新课标(人教版)
15.9.29
内蒙古准旗世纪中学 马文彬
第五节 力的分解








三 练习7: 、 已知合力F和它的一个分力夹角为30°,则它的 力 另一个分力大小可能是( BCD ) 的 分 解 A.小于F/2 B.等于F/2 C.在F/2与F之间 D.大于或等于F
‹#›
新课标人教版
高 中 物 理 ppt
准 旗 世 纪 中 学 马 文 彬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五节 力的分解2
y F1y F2y x F2X F3y O F3x F1x
‹#›
高中物理ppt 新课标(人教版)
15.9.29
内蒙古准旗世纪中学 马文彬
第五节 力的分解








一 概念: 、 正交分解:把一个已知力沿着两个互相垂直的 力 方向进行分解,这种分解叫做正交分解。 的 如图所示: 正 交 将力F沿力x、y方向分解,可得: 分 解 Fx F cos Y F Fy Fy F sin
α
0
X Fx
F
Fx2 Fy2
‹#›
高中物理ppt 新课标(人教版)
15.9.29
内蒙古准旗世纪中学 马文彬
第五节 力的分解








一 正交分解的步骤: 、 力 ①建立xoy直角坐标系 的 正 ②沿x、y轴将各力分解 交 ③求x、y轴上的合力Fx,Fy 分 ④最后求Fx和Fy的合力F 解
F2 Ff O G
‹#›
F F1 x
FN F2 G 0
F N G F 2 G F sin 30 400 N
高中物理ppt 新课标(人教版)
15.9.29
内蒙古准旗世纪中学 马文彬
第五节 力的分解








一 练习2: 、 一个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若斜面倾角增大,而 力 物体仍保持静止,则它所受斜面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的 ) 正 的变化情况是( C 交 分 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