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与细胞的故事
初二下册生物鸡蛋实验

初二下册生物鸡蛋实验介绍初二下册生物的鸡蛋实验是一个极富探索性的课程,这个实验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们对鸡蛋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实验开始时,学生们会拿到一个新鲜的鸡蛋。
这个鸡蛋的外壳坚硬而光滑,呈现一种淡淡的粉红色。
鸡蛋的钝端气室是学生们关注的重点,因为这是鸡蛋保持平衡的关键部位。
接着,学生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鸡蛋的表面。
他们可以看到卵壳上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是鸡蛋呼吸的重要通道,也是保护鸡蛋免受细菌侵扰的重要屏障。
然后,学生们开始剥壳。
在钝端气室部位敲出裂纹后,他们小心翼翼地剥去卵壳,露出了里面的卵壳膜。
卵壳膜是鸡蛋的一层保护膜,能够保护鸡蛋的内层结构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接下来,学生们使用解剖剪轻轻剪开卵壳膜,然后将鸡蛋的内容物倒入培养皿中。
这时,他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鸡蛋的内部结构,包括卵黄、卵白和胚盘等。
卵黄是鸡蛋的主要营养来源,它呈黄色,充满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卵白则是鸡蛋的液体部分,它为胚胎提供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
胚盘是鸡蛋的胚胎部分,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起始部位。
此外,学生们还可以观察到系带。
系带是卵黄两侧的白色絮状物质,它的作用是悬挂和固定卵黄,防止卵黄移动对胚胎造成伤害。
最后,学生们在观察胚盘时,可以看到一个白色的小点,这就是胚盘。
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起始部位。
这个实验让学生们了解了鸡蛋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胚胎发育的过程。
同时,通过观察和操作,学生们也培养了自己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实验结束后,学生们需要对使用过的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以保持实验环境的清洁。
这个实验不仅让学生们了解了生物学的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
三年级上册做一项小实验鸡蛋补水作文

三年级上册做一项小实验鸡蛋补水作文
作文一
神奇的鸡蛋补水实验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鸡蛋也能补水呢!今天我就做了一个超级有趣的实验。
我先准备了一个鸡蛋、一个杯子和一些白醋。
把鸡蛋轻轻放进杯子里,再倒入白醋,哇,好多小泡泡冒出来啦,就像给鸡蛋洗了一个泡泡浴。
过了一天,我迫不及待地去看鸡蛋。
发现鸡蛋的壳变得软软的,还有好多小颗粒。
妈妈告诉我,这是因为白醋把鸡蛋壳溶解了。
两天过去了,我把鸡蛋拿出来,用清水洗干净。
呀!鸡蛋变得滑溜溜的,就像一个白白胖胖的娃娃。
我用手指轻轻一按,鸡蛋居然还有弹性,就像一个小皮球。
这个实验太好玩啦,我发现原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多动手,就能发现好多神奇的事情!
作文二
鸡蛋补水的奇妙实验
嘿,小伙伴们!今天我做了一个超棒的实验,是关于鸡蛋补水的。
我准备好材料,有鸡蛋、白醋和一个透明的杯子。
把鸡蛋放进杯子,倒上白醋,一下子就有好多小泡泡冒出来,好像鸡蛋在吐泡泡。
第一天,我一直盼着去看鸡蛋,发现它的壳有点变颜色啦。
第二天再看,壳变得更软啦。
等到第三天,我把鸡蛋拿出来洗干净,鸡蛋变得好不一样哟!它变得更有弹性,也更光滑了。
这个实验让我知道了,小小的鸡蛋也有大大的秘密。
小伙伴们,你们也快来试试吧!。
观察鸡蛋内部结构科学实验的作文

观察鸡蛋内部结构科学实验的作文鸡蛋,这个看似普通的食材,其实蕴含着许多神奇的科学奥秘。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揭开鸡蛋内部结构的神秘面纱,看看这个小小的蛋壳里到底藏着什么宝藏吧!让我们拿起一颗鸡蛋,仔细端详它的外观。
你会发现,这颗鸡蛋的外壳光滑而坚硬,仿佛是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堡。
那么,这座城堡究竟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原来,鸡蛋的外壳是由一种叫做卵白蛋白的物质构成的。
这种物质既能保护蛋黄和蛋白不受外界伤害,又能保持鸡蛋的形状。
所以,这颗鸡蛋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地球仪,里面住着一个可爱的小生命。
接下来,我们要挑战一下自己的勇气,轻轻敲击一下鸡蛋的外壳。
你会听到一种奇特的声音,那就是“咚咚”的声音。
这是因为鸡蛋内部的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震动。
那么,鸡蛋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现在,让我们用一个小锤子轻轻敲击鸡蛋的一端,让鸡蛋破裂。
你会看到,鸡蛋内部有一层透明的薄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蛋清”。
蛋清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叫做卵白质的蛋白质。
这种蛋白质在加热后会变成固态,形成我们熟悉的白色蛋花。
而在蛋清下面,还有一个黄色的部分,那就是蛋黄。
蛋黄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A、D、E和B族维生素等。
蛋黄中还含有钙、磷、铁等矿物质,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那么,鸡蛋内部的结构是如何支撑起这样一个小小的世界的呢?原来,鸡蛋内部有一个名为“气室”的结构。
气室位于鸡蛋的两端,主要由空气组成。
当鸡蛋孵化时,胚胎需要吸收氧气进行呼吸,这时气室内的空气就会被胚胎吸收。
随着胚胎的发育,气室内的空气会被逐渐吸收,最终消失。
这样一来,鸡蛋内部的压力就会逐渐降低,使得胚胎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
通过这次观察鸡蛋内部结构的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鸡蛋的结构原理,还体会到了科学的神奇魅力。
所以,下次当你再看到一颗鸡蛋时,不妨停下来仔细观察一下它的秘密吧!相信你一定会被这个小小的世界所吸引。
鸡蛋,从外面打破是死亡,从里面打破是新生

鸡蛋,从外面打破是死亡,从里面打破是新生常听人说,鸡蛋,从外面打破是食物,从里面打破是生命。
如果说得再绝对一些,那就是:鸡蛋,从外面打破是死亡,从里面打破是新生。
人想要改变也如此,真正的改变,源自内部、内心的改变。
禽类的卵,从外部被打破,从生命的角度来讲,是死亡;对于其他动物或人来说,就是食物。
处在食物链上,这是卵的宿命,却不是它们的梦想。
每一枚蛋,都有成为鸡鸭鹅的梦想,这份梦想需要在蛋壳内不断孕育、发展壮大,最后从内部啄开蛋壳,方能获得新生。
许多植物的种子也如此,尽管大多数都免不了成为食物,却也有不少种子撑开硬壳,绽放新生命。
人的每一次改变,犹如小鸡破壳,都是从内部开始的。
都说环境影响人,甚至可以说得在绝对一些,环境改变人。
尽管大多人都如此,在一个地方呆久了,语言、饮食、服饰,甚至习惯、思维都会和所处的环境相符,然而,每个地方都有特例,总有一些人和所处的环境格格不入。
面对无法改变的环境,很多人选择屈服,主动去适应环境,如满口本地方言的外地人;有的不愿妥协,如孟母选择搬迁;也有的不屈服、不该变,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由此而言,改变人的不是环境,而人的内心。
换而言之,外部因素能不能让人改变?关键在于当事人的内心愿不愿意去改变。
我们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恰如屡教不改的学生,并非改的方向不对,也不是说教的方式不对,而是他不愿意去改变。
如果哪天看见屡教不改的人突然改变了,绝不是说教的结果,而是他真的想改变了。
最近,许多与我相识很久的人见我不抽烟了,总会追问戒烟的原因。
我也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不抽烟了,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原因,戒烟与抽烟的原因都一样:以前抽烟,是因为觉得想抽烟,现在不抽烟是因为不想抽了。
妻子讨厌烟味,一直反感我在家里抽烟,也曾无数次劝我戒烟。
单位的办公室也不能抽烟。
可这对于一个想抽烟的人来说,并不是事,家里不让抽,外面可以抽吧,天台可以抽吧!办公室不让抽,公共厕所可以偷偷的抽吧。
想抽烟的时候,别人怎么劝,甚至埋怨、责备,都阻止不了自己抽烟。
鸡蛋的生物学

通风换气要求及实现途径
通风需求
胚胎发育过程中需要不断消耗氧气,因此孵化机内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一般 要求每小时至少换气15-20次。
实现途径
孵化机通常采用风扇和通风孔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通风换气。风扇可以促使空气流动, 而通风孔则负责将新鲜空气引入孵化机内,同时将污浊空气排出。
翻蛋、晾蛋等操作技巧
蛋黄
由蛋黄膜、蛋黄液和胚盘组成,蛋黄膜具有保护蛋黄的作用,蛋黄液含有丰富 的营养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胚盘是鸡胚胎发育的部位。
营养成分与功能特性
营养成分
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为优质蛋白,易于人体吸收 利用。
功能特性
鸡蛋具有健脑益智、保护肝脏、防治动脉硬化、预防癌症、延缓衰老、美容护肤等功效,适量食用对 人体健康有益。同时,鸡蛋也是制作各种美食的重要原料之一,具有广泛的食用价值。
饲料更换
根据雏鸡生长阶段和营养需 求变化,适时更换饲料配方 ,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营
养需求。
06
鸡蛋生物学意义及应用前景
鸡蛋在遗传学、免疫学等领域应用
遗传学领域
鸡蛋作为遗传物质的重要载体,在基因 编辑、遗传疾病研究等方面具有广泛应 用。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培育 出具有特定性状或抗病性的鸡品种。
母鸡生殖系统结构功能
1 2
3
卵巢
产生和储存卵泡,是鸡蛋形成的关键器官。
输卵管
包括多个部分,如蛋白分泌部、峡部、子宫和阴道,负责将 卵泡加工成成熟的鸡蛋。
生殖道
将成熟的鸡蛋从母鸡体内排出。
卵泡发育与选择机制
卵泡等级制度
母鸡体内同时存在多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通过等级制度进行选择和发育。
课外拓展:鸡蛋—— 一个细胞

探究活动鸡蛋——一个细胞你是否产生这样的一问:当小鸡还在鸡蛋里的时候是怎样呼吸的?其实蛋壳能让空气通过,而把其他大部分物质拒之门外。
你体内所有的细胞也都像鸡蛋一样,需要对物质的进出加以控制。
在这一节里,你将了解到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时是一个细胞,有时是成千上万的!你将观察到细胞里的结构以及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通过了解细胞里发生的各种变化,许多有关生命的重要问题都将得到解答。
在这个探究活动中,你只要研究一个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单细胞模型——一枚生鸡蛋,就可以马上开始自己的探索之旅!探究目标:用一枚生鸡蛋作为细胞模型,观察各种物质是怎样进出细胞的。
为了完成这一探究活动,你需要:☆把一枚生鸡蛋依次浸入食醋、水、食用色素、盐水和你自己选择的一种液体中,然后观察它所发生的变化。
☆每天测量鸡蛋的周长,并把你的数据绘制成图表。
☆尝试解释鸡蛋发生变化的原因。
探究准备:开始试验前先预测一下,把生鸡蛋在食醋里浸泡两天后将会发生什么变化?浸泡在其他液体中又会有怎样的变化?找一个不受干扰的地方来放置鸡蛋,然后开始你的鸡蛋实验。
想一想:实验中每一步鸡蛋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思考不同的物质对鸡蛋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水对细胞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验中。
水扮演了什么角色?)把实验结果整理成一份报告,并把鸡蛋周长的变化绘成图表。
在图表种加上注解,以说明整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
成果展示:把实验用的鸡蛋和你制作的图表、图解带到学校。
以班级或者以组为单位,讨论实验结果和你的结论。
然后分小组讨论一下问题:蛋壳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实验的每一阶段中鸡蛋分别经历了那些过程?思考与纪录:把你在这次的探究活动中的体会写在笔记本上:探究活动中的哪一部分最让你感到惊奇?为什么?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明白鸡蛋变化的原因?如果把这个活动再做一遍,你想做哪些改动?为什么?新鲜动物组织装片的制作与观察制作动物新鲜组织装片,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并可培养其动手能力,还能使学生加深对各组织结构特点、功能等知识的理解记忆,也可以补充现成切片的不足;且新鲜组织取材方便,易于染色,有利于观察。
暑假高中语文科技文阅读素材 身边的科学(三)鸡蛋变鸭子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
鸡蛋变鸭子
鸡蛋能孵出鸭子来?这不是天方夜谭?的确,人们听说过鸡妈妈能孵出鸭宝宝,但都没听说过鸡蛋能变鸭子。
不过,鸡蛋变鸭子——这还真的不是八卦,而是真事儿!
最近,摩洛哥的科学家和农艺师一起搞了个科学实验,他们用胚胎移植技术,对鸡蛋进行了改造,然后放在鸡妈妈的窝里,不想还真的孵出了长着鸭蹼,走路一摇一摆的小鸭子来。
这条消息传出后,许多人真以为是八卦,一笑了之了,但科学家对媒体再次发布消息,称这是真事儿。
这个消息之所以有很多人不信,是因为鸡和鸭尽管都是禽类,但差异还是太大了,一个是蹼足目动物,一个是鸡形目动物,两者单看脚,就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让鸡蛋变成鸭子,应该是不可能的。
但科学家们还真的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真事儿!
科学家认为,这个科研成果的出现,不仅仅是填补了禽类胚胎研究的空白,它对濒危禽类动物的保护,具有非常现实的重要意义。
这实际上意味着,如果天鹅快灭绝了,那人们也不用担忧了,因为,鸡蛋既然能变鸭子,再让它变成天鹅,也没有什么大问题。
▃▄▅▆▇██■▓点亮心灯 ~~~///(^v^)\\\~~~ 照亮人生▃▄▅▆▇██■▓。
细胞的故事作文

细胞的故事作文在我们这个神奇的世界里,有着无数微小而又神奇的存在,细胞就是其中之一。
你能想象吗?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个超级巨大的王国,而细胞就是这个王国里勤勤恳恳的“居民”。
它们个头虽小,但是一个个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为了我们的生命活动不停地忙碌着。
就拿我们的皮肤来说吧,你要是不小心划破了手指,很快就会发现伤口慢慢凝固,开始愈合。
这背后的“功臣”就是细胞。
在那看不见的微观世界里,血小板细胞们就像一群勇敢的小卫士,迅速聚集到伤口处,手拉手形成血栓,阻止血液继续外流。
紧接着,白细胞们也匆匆赶来,它们就像是身体里的“巡逻兵”,时刻准备着和入侵的细菌、病毒大战一场。
而负责修复伤口的成纤维细胞,则像一群勤劳的工匠,日夜不停地工作,制造出新的组织来填补伤口。
再说说我们的消化系统吧。
当我们把一块美味的蛋糕放进嘴里,开始咀嚼的时候,这对于细胞们来说,就像是吹响了一场“战斗”的号角。
口腔里的唾液腺细胞会分泌唾液,唾液中的酶开始对食物进行初步的分解。
当食物经过食管,进入胃里,胃壁细胞就开始发力了。
它们分泌出胃酸和消化酶,把食物进一步分解,变成糊糊一样的东西。
然后,这些糊糊会进入小肠,小肠里的细胞可就更多了,有负责吸收营养物质的细胞,也有分泌消化液的细胞。
它们齐心协力,把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一点一点地吸收进血液,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还记得那次我感冒发烧吗?整个人昏昏沉沉的,一点力气都没有。
去医院一检查,医生说这是身体里的细胞在和病毒“打仗”呢。
身体为了对抗病毒,会让体温升高,因为在高温环境下,病毒的繁殖会受到抑制,而我们身体里的免疫细胞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那段时间,我能感觉到身体里仿佛有一场激烈的“战争”正在进行。
头疼、肌肉酸痛,这些都是“战场”上的“硝烟”。
后来,吃了药,休息了几天,终于慢慢好起来了。
我知道,这是身体里的细胞们打赢了这场“仗”,它们又一次守护了我的健康。
细胞的世界真的是太奇妙了!它们就像是一群默默无闻的“小英雄”,在我们的身体里忙碌着,却很少被我们注意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鸡蛋,在如今的社会里,更多时候是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现代化大型养殖场如生产产品般输出鸡蛋的方式颠覆了人们对鸡蛋的认识,或许已经很少有人能够联想到从蛋黄蛋白到一个小生命的奇迹升华。
但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农业是文明的核心。
就在不太遥远的过去,大多数人还可以在家中目睹鸡生蛋、蛋生鸡的奇迹。
这种神秘的现象让古时的人们感到好奇、困惑,甚至产生莫名的崇拜。
我们华夏文明由雏鸡的诞生联想到世界的起源,“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看来在我们祖先的眼中,鸡蛋的孵化犹如天地诞生般神秘。
这种“卵生崇拜”在史籍中屡见不鲜,如《史记·殷本纪》记述商朝人先祖契的来历时提到有娀氏的女儿简狄“见玄鸟坠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同样,在《史记·秦本纪》中,文章伊始就记载了颛顼的孙女女修织布时“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而这位大业就是秦人的先祖。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想象,这玄鸟蛋孵化出了两个重要朝代。
在漫长的历史中,这种对蛋朦胧而浪漫的崇拜逐渐融入了我们的文化中,直到如今,染红壳的鸡蛋依旧是新婚、生子、满月时,人们表达祝福的重要载体。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蛋的理解逐渐清晰,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蛋和卵细胞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可是鸡蛋到底是否就是一个细胞?答案可谓五花八门,有人说整个鸡蛋就是一个放大的卵细胞,蛋壳内的那层膜是细胞膜,蛋清是细胞质,蛋黄是细胞核;也有人说蛋黄是卵细胞,卵黄膜就是细胞膜,蛋黄就是细胞质,而蛋黄上面的小白点是细胞核;还有人认为鸡蛋本就是由很多细胞构成的。
这些说法哪一个更准确呢?其实只要了解鸡蛋形成的过程,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图:蛋的结构卵生动物的卵细胞的最大特点在于“干粮自备”。
我们先不考虑受精的因素,了解一颗饲养场中未受精的蛋是如何诞生的。
在母鸡的卵巢内,血管把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胚胎发育所必需的营养注入卵细胞的前身——卵母细胞的细胞膜内,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和大部分的细胞质都缩在一个很小的区域中。
为了容纳足够多的“干粮”,细胞膜扩展到不可思议的大。
十多天后,装满蛋黄液的卵母细胞离开卵巢,踏上征途。
走出卵巢时,卵母细胞会进行减数分裂。
与雄性那边的状况不同,雄性的精母细胞会全部减数分裂成精子,而卵母细胞为了保证卵子质量,分裂后,只有一个细胞继承了所有的蛋黄液,而分裂时产生的其他缺乏营养的细胞被称为极体,遭淘汰抛弃。
至此,一个成品的鸡蛋黄诞生了。
它的的确确就是一个超大生殖细胞,尽管细胞核依然小得看不到,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大概判定它所在位置——浮于蛋黄上的白色的胚珠内。
我们吃鸡时遇到鸡腹中大大小小的未成熟蛋,大多数是卵巢中处于不同阶段的蛋黄。
蛋黄是蛋的精华,需要十多天才成形,而从蛋黄到鸡蛋则仅需一昼夜时间。
离开卵巢的蛋黄被输卵管捕获,借助输卵管肌肉的收缩,开始了在输卵管中的旅程。
首先,蛋黄进入蛋白分泌部,在这里,蛋黄被腺体分泌的浓蛋白包裹,同时通过旋转蛋黄使一部分靠近蛋黄的浓蛋白扭成保护蛋黄的安全带——系带。
蛋白的主要作用是为了给孵化中的小生命供给除蛋黄外的额外营养。
图:胚珠和系带随后,包裹了浓蛋白的蛋黄进入狭部,这里的任务是形成保护鸡蛋的内外两层卵壳膜。
气体和水等小分子可以透过卵壳膜,细菌,霉菌则难以突破这道防线。
这两层卵壳膜在鸡蛋生出后,因温度下降会在鸡蛋的钝端自动分离开来形成气室,以助于孵化时胚胎的气体交换。
图:由两层卵壳膜分离而形成的气室紧接着,鸡蛋进入子宫,大量吸收水分形成远离蛋黄的稀蛋白,同时利用钙盐在卵壳膜外堆积成蛋壳。
最后色素细胞对鸡蛋染色,并在蛋壳外涂一层起保护作用的胶质。
一切妥当后,随着母鸡肌肉强有力的收缩,一枚鸡蛋离开母体,诞生了。
图:通过打到平面的鸡蛋可以清晰看到浓蛋白和稀蛋白如果是受精卵,情况会如何呢?受精的过程在输卵管收集蛋黄的那一刹那完成。
在随后的蛋白包裹等工序中,受精卵已开始发育,等到鸡蛋形成离开母体的时,里面已经有成百上千的细胞形成。
蛋黄上的小白点发育成了胚胎,变大变浓,称之为胚盘。
受精的鸡蛋生出后停止发育,但只要给予蛋合适的孵化条件,胚胎就会汲取着蛋黄的营养继续发育,不断分裂,形成血管、心脏、神经以及各个器官。
在胚胎发育的后期,胚胎除了从蛋黄获取营养外,还会大量吞食蛋白以加速体重的增加和羽毛的形成。
经过20到21天时间的孵化,小鸡就会破壳而出了。
左图:未受精卵胚珠;右图:受精卵的胚盘OK,了解了鸡蛋产生的过程后,鸡蛋到底是什么就自然有了答案:未受精的鸡蛋里面有一个卵细胞,就是蛋黄。
而受精的鸡蛋里面有一个中止发育的胚胎,包含成百上千的细胞。
由此可知,准确一点讲,全世界最大的细胞应该是:未受精的鸵鸟蛋的蛋黄。
作者:uniclee敲开鸡蛋后发现里面有血丝,好恐怖哦,能不能吃啊?答:许多人认为这种血丝是小鸡开始孵化的标志。
问题是现在从市场买来的鸡蛋大多数是来自饲养场的未受精蛋,何来孵化一说呢?其实这种带有血丝的鸡蛋被称之为“血斑蛋”。
“血斑”源自母鸡卵巢或输卵管的轻微出血。
血液渗到卵黄上,被包裹到蛋中,就形成了“血斑蛋”。
把鸡蛋加工煮熟,食用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真是一枚受精卵,里面含有盘状血圈或血管状的血丝,就有可能是开始孵化的小鸡了。
这种因为胚盘孵化死亡导致的带血蛋叫“血圈蛋”。
这个问题比血丝还要恐怖,里面有黑色褐色的小点哦.答:网上很多人称这是公鸡的精子。
和上一个问题一样,现在大多鸡蛋来自饲养场,可怜母鸡们一辈子可能都不知道公鸡长什么模样,产的蛋里何来精子?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鸡的精子是一种微小细胞,肉眼怎么可能看到?就算是受精卵,也在蛋黄离开卵巢后完成受精,鸡蛋里不应看到分离的精子。
和“血斑蛋”类似,这种鸡蛋名为“肉斑蛋”,“肉斑”是母鸡输卵管脱落的上皮组织或其他异物,在形成蛋清的时候被包裹到鸡蛋中而形成。
和血斑蛋一样,做熟了吃,对人没有影响。
一些低产的年轻母鸡会产出血斑蛋或肉斑蛋,达到产蛋高峰期后,就很少出现了。
维生素缺乏、疾病或遗传因素也会导致母鸡产出血斑蛋和肉斑蛋。
苏丹红为什么能把中央的蛋黄染红,蛋清却不会变化呢?答:蛋黄的颜色来自于饲料中类胡萝卜素等油溶性色素,这些色素作为营养物质注入蛋黄并溶解在蛋黄的油脂里。
苏丹红也是一种油溶性的有毒化学色素,如果母鸡食用了含苏丹红的饲料,苏丹红也会和类胡萝卜素一样,溶解在蛋黄的油脂中,而蛋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水,油溶性色素很难溶入。
这样,色素就被不良奸商巧妙地注入到蛋黄中,形成了所谓的“红心鸡蛋”。
反之,如果母鸡的饲料中严重缺乏类胡萝卜素等色素的话,蛋黄的颜色也会变淡,甚至呈现白色。
为什么会有双黄蛋,是不是卵细胞的分裂?答:双黄蛋是母鸡卵巢排卵时,两个卵黄几乎同时排出,在输卵管里被包裹到一个鸡蛋里的现象,甚至有时还会见到三黄蛋,可见双黄蛋不是卵细胞的分裂。
细胞分裂只发生在胚盘内,不会在整个蛋黄的尺度上分裂。
除了双黄蛋和三黄蛋,无黄蛋也是存在的。
迷信的人认为母鸡产出无黄蛋是不祥,其实无黄蛋的产生也并不神秘,蛋白分泌部有时会受到上皮组织脱落物等杂质的刺激,开始一个产蛋流程,因为没有蛋黄,无黄蛋都偏小,和鸽子蛋一般。
吃蛋黄的时候为什么经常会噎住?答:咀嚼时分泌的唾液会润滑食物,使其顺利通过食道。
如果食物未得到唾液的有效润滑即被吞入食道,即使食道蠕动,食物也难以下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噎住”。
蛋黄看起来软软润润,但是蛋黄中由乳化剂包裹的脂肪微粒却实实在在是隐藏在表面下的吸水能手。
蛋黄的假象让我们认为可以不用咀嚼太久来润滑它,所以入口后还未等唾液大量分泌就将它匆匆咽下,其结果是蛋黄迅速吸收了唾液和食道中的润滑的水分,卡在食道中不上不下。
答:蛋黄是小鸡孵化的主要营养来源,富含各种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脂肪等营养元素,而蛋清主要是蛋白质和水分。
所以从营养上讲,蛋黄的营养要比蛋清丰富的多,特别是卵磷脂等营养成分,对人体的健康大有益处。
但为什么有人会谈蛋黄色变呢?主要原因是看到蛋黄中的脂肪与胆固醇两个词。
蛋黄中既含有有益的高密度胆固醇也含人们谈之色变的低密度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会化解低密度胆固醇的不良影响。
至于脂肪,蛋黄中的脂肪可是属于类似橄榄油的优质脂肪。
综合来看,健康人群适量摄入蛋黄利大于弊。
其实脂肪和胆固醇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胆固醇甚至是形成细胞膜与合成激素等的重要原料,没有胆固醇,就无法维持机体的生理功能,只是人们不合理的摄入才出了问题。
没有不健康的食品,只有不健康的吃法,不是吗?答:卵黄膜是鸡蛋中卵细胞的细胞膜,新鲜鸡蛋的卵黄膜有很好的强度和韧性。
如果鸡蛋放置的时间过久,卵黄膜的韧性就会下降,最后会破裂导致蛋黄漏出。
所以散黄蛋有可能是不新鲜的鸡蛋。
判断真假鸡蛋可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是否有两层卵壳膜和气室;第二,是否有系带;第三,卵黄上是否有小白点或白斑。
如果这三点有两点可以保证,是假鸡蛋的可能性就不大。
答:鸡蛋在即将离开母体之前,会被腺体在蛋壳上涂上一层胶质,称为壳外膜或者护膜,它主要的作用是为鸡蛋建立第一道防线。
如果用水清洗,这层胶质就容易被破坏,同时,细菌、霉菌会随着洗蛋的脏水进入了蛋壳的气孔中。
如果壳内的卵壳膜一旦失守,细菌、霉菌们就会长驱直入,导致鸡蛋变质。
贮存鸡蛋前正确的清洁方法是,不要见水,用柔软干布把脏污擦拭干净即可。
答:有时母鸡会受到突然的惊吓或其他突发原因,导致肌肉急剧收缩,已经具备蛋壳的鸡蛋会被挤回输卵管。
等母鸡平静后,鸡蛋又回到子宫重新开始一次蛋壳沉淀的过程,形成了两层壳。
除了双壳单外,如果卵壳膜生成的过程被重复,也会形成多膜蛋。
鸡蛋的颜色不同是不是代表营养成分不同?答:蛋壳的颜色只是鸟类在残酷的自然竞争中,逐步演化出来的保护色。
筑巢较深或较高的鸟类,卵不易被侵犯,固多呈白色;巢穴暴露在外的鸟类,卵常有保护性的色彩或斑纹。
本质上来讲,蛋的颜色无非就是最后产出前由输卵管分泌出的红褐色素与蓝绿色素着色而成,对蛋营养的形成无太大影响。
鸡蛋的不同颜色是人类选育出的不同品种造成的,因鸡的品种不同,蛋的营养成分会略有差别,但差别不会太大。
毕竟所有鸡蛋的营养都是要支持小鸡的出生,自然不会太差。
打开新鲜鸡蛋后,为什么每次那个小白点都在上面?答:这正是鸡蛋的又一精巧设计,在卵黄中,胚珠或胚盘的密度要比蛋黄小。
所以这个小白点会始终浮在蛋黄上面。
这就是我们每次打开鸡蛋都能看到它的原因。
胚盘居上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意义,在孵化的时候,胚胎距离孵蛋亲鸟的距离就更近,温度会更稳定,有利于胚胎的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