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海洋与陆地使用

合集下载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海洋与陆地-第一节海陆分布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海洋与陆地-第一节海陆分布

正在裂开的洋——大西洋
“S ”形 大洋
面积:9300万立方千米
东西略窄、南北狭长,形状略呈“S”形, 世界第二大洋。被非州、欧洲、北美洲和
南美洲包围。
热带的洋——印度洋
面积:7500万立方千米
大部分地处热带,北部多 海湾,南部水域开阔,形 状略呈“三角形”。



绝大部分位于

北极圈内,终

年冰封。

西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四大洋
地球上的海洋既被陆地分隔,又相互连通。人们习惯上把地球上 的海洋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四个大洋。
北冰洋


西 四大洋 平


印度洋
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
面积:18000万立方千米
面积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一半。 被大洋州、亚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包围。
欧洲与北美洲分界 线:丹麦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分界 线:白令海峡
欧洲与非洲分界线 :直布罗陀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非洲分界线:乌拉尔 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
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南美洲与南极洲分 界线:德雷克海峡
苏伊士运河
亚欧大陆
太平洋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陆地48% 海洋52%
从陆半球水半球看:陆地分布集中在 陆半球,海洋分 布集中在 水半球;但不管哪个半球都是 海洋面积分布 较多。
地球表层海陆分布特点:
无论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半 球,在任何一个半球上都是海洋面 积大于陆地面积。
七大洲
被海洋包围着,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 面积较小的称为---岛屿。

初中地理图册星球地图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海洋与陆地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PPT

初中地理图册星球地图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海洋与陆地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PPT
地壳的运动和 海平面的升降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
19世纪以前,人们尚未 开始系统地研究地球整体的地 质构造,对海洋与大陆是否变 动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
1620年英国人培根提出了 西半球的陆地曾经与欧洲、非 洲连接的可能性。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1880-1930)结 合他的考察经历形成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正式提 出了大陆漂移假说﹐并在1915年发表的《海陆的 起源》一书中作了论证。由于不能更好地解释漂 移的机制问题﹐当时曾受到地球物理学家的反对。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随着古地磁与地震 学﹑宇航观测的发展﹐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假说 获得了新生﹐并为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更加深入。
学习目标
1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能够说出主要的板块。 3 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带分布与板块运动
2 火山与地震
地壳的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 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全球主要的板块
2.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处 在 欧亚 板块、印度洋板块和 太平洋 板块三大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太平洋 板 块。
1.收集著名火山或地震(如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 山喷发、日本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等)及其所造成损失 的数据资料或图片,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看图讨论当地震发生时在不同的场合我们该怎 样做才对呢?
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全球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及分布:环太平洋火山地 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 火山地震带 地震的安全防护知识
话说沧海桑田
地球表面的形态千差万 别,陆地上有山地、丘陵、 盆地、平原、高原、河流、 湖泊等,这些地表形态处于 不断变化之中。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海洋和陆地》教学设计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海洋和陆地》教学设计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海洋和陆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章教材《第三章海洋和陆地》主要向学生介绍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情况,让学生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特点,以及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向学生展示了地球上的各种海洋和陆地类型,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基本知识,对地球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海洋和陆地的具体分布情况,以及它们的特点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情况,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特点。

2.让学生掌握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认识各种海洋和陆地类型。

3.让学生了解海洋和陆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情况,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特点,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各种海洋和陆地类型。

2.教学难点: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特点,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各种海洋和陆地类型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情况。

2.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丰富的图片、图表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海洋和陆地的特点。

3.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海洋和陆地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用于课堂展示。

2.设计问题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3.准备案例分析材料,用于课堂讨论。

4.安排小组讨论时间,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基本知识,然后提出问题:“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2.呈现(10分钟)教师使用多媒体展示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分布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

初中生物《人类对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的利用》

初中生物《人类对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的利用》

初中生物《人类对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的利用》人类对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的利用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海洋和陆地生物的利用,人类能够获得食物、药物、能源和其他许多资源。

然而,我们也需要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海洋生物的利用海洋是地球上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人类通过捕捞海产品、养殖海产品和开发海洋资源来利用海洋生物。

捕捞是最常见的方式,我们可以从海洋中获得鱼类、贝类、虾类等食物。

此外,海洋还提供了许多药用物质,如从海藻中提取的胶原蛋白、从海洋细菌中提取的抗生素等。

另外,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对我们的能源供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人类的过度捕捞和污染活动对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影响。

过度捕捞导致了某些鱼类和动物种群的减少,破坏了海洋生态平衡。

污染物的排放和废弃物的倾倒污染了海洋环境,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可持续的方式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陆地生物的利用陆地生物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我们通过农业、林业和畜牧业来利用陆地生物。

农业提供了我们的主要粮食来源,如谷物、蔬菜和水果。

林业提供了木材和纤维,支撑了建筑、家具和纸张等产业。

畜牧业为我们提供了肉类、牛奶等动物产品。

然而,不合理的农业和林业活动也给陆地生物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威胁。

大规模的种植和林地开发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土壤侵蚀等问题。

过度放牧和过度使用农药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环保的农林业管理措施,保护陆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结论人类对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的利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福利。

然而,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活动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影响,并采取可持续的方式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Note: The above text is a concise description of the topic "人类对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的利用" for a middle school biology document. It covers the utilization of marine organisms and land organisms by humans,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sustainable practices to protect biodiversity and ecological balance.。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海洋与陆地 海陆的分布PPT

初中地理星球地图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海洋与陆地 海陆的分布PPT
自2古、称以为来“,地人球类”就的理居由住:在陆地 上,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
巩固练习
大于 1.从全球看,海洋面积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陆地面积;就陆地的分布而言
,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

2.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是( )
A.各占二分之一Biblioteka B.三分之二是陆地C
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四分之一是海洋
再见!
课程标准
1.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 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我市中考地理说明
1.记住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 点。
一、海陆分布
地球?水球?
试结合观点给地球一个 客观的说法。
阅读教材图3.1
半球的从海陆太分布空,拍可以摄得出的什么地结球果?卫星照片(太空第一人——加加林

1、试从南北半球了解海陆分布情况
陆地 39% 海洋61%
观察:陆地和海洋那个面积大?海洋是否连续?陆地是否连续
陆地 19% 海 洋 81%
2、试从东西半球了解海陆分布情况
陆地20% 海洋80%
观察:陆地和海洋那个面积大?海洋是否连续?陆地是否连续
陆地38% 海洋62%
3、试从水陆半球了解海陆分布情况
陆地10% 海洋90%
陆地48% 海洋52%
观察:陆地和海洋那个面积大?海洋是否连续?陆地是否连续
结论
海洋 陆地 无论哪个半球,都是
面积大于
面积。
海洋 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
相互连为一体,陆地被海洋
分割。
2、世界海陆面积比较
可以看出:
人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是这么少!
所 谓 : 七 分 海 洋 三 分 陆 地

初中生物《人类对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的利用》

初中生物《人类对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的利用》

初中生物《人类对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的利用》引言本文将探讨人类对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的利用。

生物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是生物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的利用,人类获取了许多重要的物质和能量资源,同时也改变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人类对海洋生物的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包括鱼类、贝类、海藻等。

人类通过捕捞和养殖海洋生物,满足了自身的食物需求。

海洋生物也被用于制作食品加工品,例如鱼粉和海藻提取物。

此外,海洋生物中的一些成分还被用于药物研发和化妆品生产。

人类对陆地生物的利用陆地生物资源包括植物和动物。

人类通过农业和畜牧业利用陆地生物资源来种植粮食、蔬菜和水果,以满足日常的食物需求。

同时,许多植物被用于制作纤维、建筑材料和药品等。

动物资源也被用于食品和纺织品的生产。

利用带来的影响尽管人类对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进行利用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过度捕捞导致了海洋生物资源的枯竭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过度利用陆地生物资源导致了土地退化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此外,一些利用方式可能对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人类应该采取措施限制捕捞量和保护生态系统,以确保生物资源的可持续性。

此外,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寻找替代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也是保护生物资源的关键。

结论人类对海洋生物和陆地生物的利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一环。

通过合理利用和保护生物资源,我们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应该以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注意:以上内容为简要讨论,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和研究不同生物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环保措施。

七年级地理 第三单元第三课海洋与陆地课件

七年级地理 第三单元第三课海洋与陆地课件
大洲跨经度最广?
七大洲的轮廓:
1、亚洲:面积 最大的大洲。 跨纬度最广的 大洲。 2、非洲:高原大陆,热 带大陆,热带面积最广的 大洲。
面积最大的岛: 格陵兰岛
4、欧洲:平均 3、南极洲:跨 海拔最低的大洲 经度最广的大洲。
平均海拔最高的 大洲
5、大洋洲:面 积最小的大洲
1、亚洲和欧洲分界: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乌拉尔山 大高加索山脉 乌拉尔河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白令海峡
2、亚洲和非洲分界:苏伊士运河
3、南美洲和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 河
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分开,又互相连通。习惯上海洋分为四大洋。
直布罗陀海峡
四大洋: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最大:太平洋
最小:北冰洋海、洋、海来自区别:海:大洋的边缘部分 洋:海洋的中心 海峡:陆地之间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 土耳其海峡
马六甲海峡
本课小结:
第一课 海陆的分布
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
在太空中我们看到的地球是什么颜 色呢?
海陆分布:
地球陆地面积占29%(1/3),海洋面积占71%(2/3)。概略的说是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陆地大概占1/3
海洋大概占2/3
南半球陆地19%,海洋81%。
东半球陆地38%,海洋62%。
北半球陆地39%,海洋61%。
西半球陆地20%,海洋80%。
陆半球陆地48%,海洋52%。
水半球陆地10%,海洋90%。
地球上陆地都被海洋包围、分割。
大陆:面积较大的陆地称为大陆。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称岛屿。 大洲:大陆与附近岛屿合起来称大洲。
地球上七大洲分布:
思考:西半球有哪些大洲?东半球有哪些大洲?赤道穿过哪些大洲?哪个

初中地理模块二 世界地理 第三章 海洋和陆地(共21张PPT)

初中地理模块二  世界地理  第三章  海洋和陆地(共21张PPT)

6.(2018·昆明)能够正确反映下图三位同学演示板块运动方向的是( B )
7.(2014·曲靖)读世界政区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A 是 太平洋 。(大洋名) (2)B 是 美国 (国名),其领土由北美洲中部的 “本土”,西北部的阿拉 斯加州以及北回归线附近的 夏威夷 州组成。
(3)南北美洲以 巴拿马运河 为分界线。 (4)C 是俄罗斯,其领土地跨欧洲和 亚 洲。 (5)穿过澳大利亚的特殊纬线是 南回归线 。
(2)运动形式: ①有的地方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或海洋。 ②有的地方发生挤压,往往出现高山、岛链或海沟。
【方法规律】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
地理 现象
所处板 块位置
板块运 动方向
结果
预言几千 万年后
喜马拉雅山“长 亚欧板块、印度
挤压迫使喜马
碰撞、挤压运动
海拔更高
高”
洋板块之间
拉雅山抬高
非洲板块、印度
4.(2017·昆明)下图关于板块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B )
A.A 高原的形成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 B.B 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C.C 山脉的形成是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 D.D 海域缩小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
5.(2013·昆明)下列火山、地震活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是( B ) A.中国汶川大地震 B.美国旧金山大地震 C.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 D.冰岛火山
(5)两大火山、地震带所在的板块:
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主要板块
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印度洋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南
极洲板块
地中海-喜马拉雅 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
火山、地震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南美洲:大象迈脚 南极洲:乌鸦喝水 欧洲:老牛背睡童 大洋洲:袋鼠跃出 澳洲
练习:三笔画“世界”
你将会是小画家耶!
南极洲
E
W
找 一 找
白令海峡
欧洲
亚 洲
巴拿马运河
苏伊士运河
大 洋 洲
南 美 洲
Goodby!
你知道是哪七大洲吗? 请你找出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请看地图
南极洲
板书设计:
第一节 海陆分布
第三章 海洋与陆地
第一节 海陆分布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 一、地球的海陆分布状况 • 二、能在地图上判别大洲、大陆、岛屿 • 三、掌握七大洲的名称、轮廓、分布及面 积大小(重点) • 四、知道亚欧、亚非、亚洲和北美洲、南 北美洲的分界线(难点)
一.观察: 从人造地球卫星上
拍摄的地球照片
思考: 你认为人类居住的星球 是“地球”? 还是应称“水球”? 说说你的理由。
一、海陆分布概况 1、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二、七大洲 1、大洲、大陆、岛屿、半岛的 概念 2、七大洲:名称及分布 3、洲际分界线
大 洲
大洲: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所组成的区域。
二.七大洲分布概况及轮廓。
北 半 球
大洋洲 南 半 球
找 一 找
欧洲
亚洲
南 美 洲
大 洋 洲
你知道是哪七大洲吗?
请看地图
南极洲
七 大 洲 轮 廓 形 象 取 名 特 征 记 忆 法
亚洲:绵羊吃草 非洲:大象踏蚁 北美洲:火鸡展翅
按面积大小,编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 洋
归纳: 2、称为“地球”的理由:自古以来,人类就居住在陆地 上, 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场积远大于陆地的面积。
一、海陆分布的比例
29% 71%
海洋面积 陆地面积



半 岛
岛屿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周围环海的小块陆地。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三面环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