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陆地与海洋 素材 (粤教七年级上册) - 副本

合集下载

粤人版初中地理七上第三章第1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优质课件发(共37张PPT)

粤人版初中地理七上第三章第1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优质课件发(共37张PPT)
第一节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 海陆所占的比例,描述海 陆分布特点。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 四大洋的形状、大小、分 布等概况。
3.激情投入,自信人生!
地球又可以称作是水球
从人造卫星拍 摄的照片上可以看 到,地球表面是以 什么颜色为主的。
蓝色
海陆比例图
海洋
陆地
P40 活动3 整个地球表面, 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
一、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
1.49亿平方千米,29% 3.61亿平方千米,71%
二、你知道大陆、岛屿、 半岛、海峡的区分吗?
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
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洋 的较窄水道
半岛 岛屿
海峡
陆地伸进海洋,三面环水, 一面与陆地相连的部分
面积较小,四面环水的陆地
最大的大陆和最小的大陆
亚欧大陆

按面积大小顺序排列: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 >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P41 活动2
陆半球
水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 北 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 半南球。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 海洋主要分布在 半球。
半球,
学以致用,看哪个小组最棒?P41活动2
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是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 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亚洲、欧洲 ; 横跨东西半球的大洲是 南极洲、亚洲、欧洲、大洋洲 ; 陆地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亚洲 ,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 。
A.欧洲、北美洲
B.欧洲、亚洲
C.亚洲、北美洲
D.北美洲、南美洲
你能从牛身上找到七大洲、四大洋吗?
大洲


七大洲
海 海峡

粤人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实用课件 (共45张PPT)精品课件

粤人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实用课件 (共45张PPT)精品课件
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巴拿马运河
德雷克海峡
洲界线
苏伊士运河
洲界线
巴拿马运河
二、辽阔的四大洋
1、区分几个概念
渤海
黄海
日本海
东海
台湾海峡
南海
海:大洋的边缘部分 海峡:沟通两个水域的狭窄水道(海上交通要道)
找一找!
分辨四大洋!
C
B
A D
D北冰洋
C大
西 洋
B 印度洋
C大
西
A太平洋

四大洋大小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大印北
第一节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从宇宙中看地球
中国宇航员杨利伟
一、海陆面积比例
亿平方千1.49 米
亿平方千3.61 米
七分海洋 三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约40%
约60%
约20% 约80%
在地球上,无论从任何角度,是用
眼睛观看,还是用数据分析,都可
以得到的结论是: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大洋洲
南极洲
北美洲 南美洲

180°
欧洲
亚洲
非洲
大洋洲
北 美 洲
23.50N
00 南 美 洲
23.50S
南极洲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 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
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直布罗陀海峡
白令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二、辽阔的四大洋
1.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

粤人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课件(78张PPT)

粤人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课件(78张PPT)

2017.8.8九寨沟地 震是__亚__欧___板块 和__印__度__洋__板块 相互碰撞挤压的
结果。
我能行:挑选你中意的鸡蛋,并回答问题
为什么哈尔 滨很少发生 地震?
为什么我 国台湾多 发地震?
你认为大西 洋的面积在 未来会怎样 变化?
日本多火山、地 震的原因是位于 哪两个板块之间? 位于哪个地震带?
周围是一片海洋。
地向着不同方向漂移分离。
形成了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分布状态。
阅读教科书14页“读一读”,说出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 说”的过程,“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大陆漂移示意图
8.科考队员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 储量丰富的煤田,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 解释为什么?
因为在很久以前南极洲曾位于温带 或热带,气候温热、森林茂密,后来 由于大陆漂移才来到南极地区,埋藏 在地层中的森林转化成煤。
5.印度尼西亚多火山是因为( D )
①位于三大板块的张裂地带
②位于三大板块的碰撞地带
③位于环太平洋地带
④位于地中海一喜马雅地带源自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19年4月21日18时56分,印尼巴厘岛东北部的阿贡火山再次喷发,喷出灰柱高达 3000米。目前阿火山警戒级别仍为第三级,火山ロ周围半径4千米内禁止一切活动。巴 厘岛伍拉莱国际机场在火山喷发后不久将航空预警升至红色最高级。读图,完成5~8题。
非 洲 板 块
有专家预言:2500万年后 红海将成为世界第五大洋! 地中海将消失! 喜马拉雅山脉会继续长高!
有专家预言:2500万年后 红海将成为世界第五大洋! 地中海将消失! 喜马拉雅山脉会继续长高!
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地中海不断缩小,是由 亚欧 板块 非洲 板块相向

粤人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24张ppt优质课件

粤人版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24张ppt优质课件

A、亚洲、大西洋 B、非洲、太平洋
C、非洲、大西洋 D、亚洲、太平洋
填图: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北美洲
北④ 冰 洋
欧洋州

南极洲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 的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 富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和支持。一个小男孩在 前,对自己大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然后扔出棒球,挥动……但是没有击中。接着,他又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扔出棒球,挥动依旧 球棒和球,然后用更大的力气对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棒球手!”可是接下来的结果,并未如愿。男孩子似乎有些气馁,可是转念一想:我抛球这么刁,一定是 自己喊:“我是世界上最棒的挥球手!”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很多人做不到这看似荒谬的自我鼓励,可是,这故事却深深反映了这个男孩子自我鼓励下的执著,而这
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
第一节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地球表面由陆地和 海洋两部分组成。
陆地面积约占地 球总面积的29%。
海洋面积为占地球 总面积的71%。
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陆地和海洋的分布:
读图3.3,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例约为 40 %、 海洋面积比例约为 60 %,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 例约为 20 %、海洋面积比例约为 80 %。
课堂反馈
1.地球表面由 陆地 和 海洋 两部分组成。
2.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分别是(71% )和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的必背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的必背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陆地和海洋”必背知识点一、海陆分布1. 海陆比例: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

形象地称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 海陆分布特点:世界海陆分布不均,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二、大洲和大洋1. 七大洲名称: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面积排序:亚洲 (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最小)。

位置及特点:东半球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西半球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北半球大洲:北美洲、欧洲、亚洲(大部分)。

南半球大洲:南极洲、南美洲 (大部分)、非洲 (部分)、大洋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大洋洲(部分)。

2. 四大洋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特点:太平洋:面积最大,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北美洲之间。

大西洋:呈 “S”形,位于南北美洲、南极洲、非洲和欧洲之间。

印度洋:位于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和亚洲之间。

北冰洋:面积最小,位于北极圈内。

三、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红海。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四、海陆变迁1. 变迁方式地壳运动: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证明地壳在运动。

海平面升降:如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古河道遗迹,说明海平面发生过变化。

人类活动:如荷兰的围海造陆,改变了局部海陆分布。

2. 大陆漂移学说与板块构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由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提出,认为大陆在漂移。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五、重要地形区高原: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最大)、东非高原等。

平原: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西西伯利亚平原、北美大平原等。

粤人版初中地理七上 第三章 第1节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优质课件 (共65张PPT)

粤人版初中地理七上 第三章 第1节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优质课件 (共65张PPT)



5.用事先做好的大洲轮廓在班里开展七大洲、四大洋拼 图游戏,看谁拼得快和准。
作业:
1、复习本节内容; 2、完成《新课程学习辅导》P21至24的练习题; 3、预习第二节《海陆变迁》。
印度洋大部分在热带, 赤道穿过其北部,形状略呈 三角形,为世界第三大洋。
大西洋轮廓略呈“S”形,面 积相当于太平洋面积的一半,为 世界第二大洋。
北冰洋位于北极圈内,在四大洋 中最小、最浅。
活动:把七大洲的陆地面积加起来与太平洋比一比, 你猜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四大洋相比又如何?
18000
(单位:万平方千米)
七大洲比较 (单位:万平方千米)
4400+30001+428400+1800+1400+1000+900
二、辽阔的四大洋
按面积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
小组讨论题:
1.说出四大洋的分布(以各大洲为参照物,说说各大洋所 在的位置);
2.将四大洋的面积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3.如果将七大洲的陆地面积加起来与太平洋比一比,会

(9)、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10)、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11)、海岸线最曲直的大洲是:
(12)、海岸线最平直的大洲是:
(13)地球表面
%是海洋,陆地仅占
%。
(14)七大洲中面积第四大的

(15)写出图中代号①②③④⑤⑥⑦所在的洲的名称。
赤道穿过的大洲: 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州
√B. 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定方向
C. 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线指示东西,纬线指示南 北来定方向
D. 南北极附近的地图,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 方向 6、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参考的地图是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ppt(共42张PPT)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ppt(共42张PPT)

合作探究(三) 3、将来有一天地中海会不会消失 ?
欧亚板块
非洲板块
由于_欧__亚___板块和_非___洲__板块相互_碰__撞__挤__压, 地中海最终将消失。
合作探究(三)
4 、红海会不会形成新的大洋?
印度
洋板

由于__非__洲__ 板块
非洲板块
与_印___度__洋板块相互
张__裂_ 拉伸_,红海最终 将 形成新的大洋 。
地中海
红 海

迪 勒大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震的危害
5·12汶川地震
时间 里氏震级 伤亡、失踪人数 直接经济损失
20080512 8.0
461393
8452.15亿元
巩固练习
下列避震方法中,正确一组是( C ) ①室内的人员迅速关闭电源、燃气 ②地震时乘坐汽车逃命 ③高层建筑中的人走楼梯逃生 ④野外避震时应躲到山脚下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
沙场点兵
2、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每年以 0.5~1.2厘米的速度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 中美两国就会变成近邻。造成中美两国不断靠近的原因
是( c )
A.流水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B.大气运动的结果 C.板块运动的结果 D.地球公转运动的结果
作业布置:
1、完成《 同步精练》P30至33的练习题。 2、对照现在的世界地图,从魏格纳的大陆漂 移假说来推断,大西洋是怎样形成的?太平 洋又有什么变化?
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
北冰洋

欧洲

亚洲


西 非洲
太平洋


大洋洲

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课件 (共97张PPT)

粤人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课件 (共97张PPT)
2020/6/11
思考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流的遗迹反映了该海 域过去是什么状况?
2020/6/11
2020/6/11
在图中找到东海。
说明了我国东为部什海么底东大海陆海架底,有在古地河质流时的期遗曾迹经?为陆地, 现在变成了海洋,也就是说陆地可以变成海洋。
2020/6/11
台湾与大陆有过亲密接触
2020/6/11
8.科考队员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发现了 储量丰富的煤田,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 解释为什么?
因为在很久以前南极洲曾位于温 带或热带,气候温热、森林茂密,后 来由于大陆漂移才来到南极地区,埋 藏在地层中的森林转化成煤。
2020/6/11
三、板块构造学说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海陆分布不是固
喜马拉雅山上的 海洋生物化石
东部海底的 古河流遗迹
荷兰的围海大坝
2020/6/11
海平面的升降
人类活动, 如填海造陆
地壳的变动
二、大陆漂移学说
问题:难道仅 仅是巧合吗?
2020/6/11
魏格纳的故事
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
证据1 ——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的拼合
2020/6/11
2020/6/11
证据2──动物的相似性
香港国际机场
2020/6/11
荷兰的填海造陆工程
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不断扩大 那么,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
2020/6/11
海陆变迁的原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地壳的变动,如喜马拉
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海平面的升降,如我国
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 道
人类的活动,如荷兰填海造陆
2020/6/11
海洋和陆地的变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陆地与海洋分布
一、缤纷的七大洲
1 .从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上可以看到,地球表面是以蓝色海洋为主的。

2.地球表面71% 是海洋,面积约为3.61亿平方千米。

陆地仅占 29%,面积约为1.49亿平方千米。

3.大洲是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所组成的区域;大陆是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是四面环水的小块陆地;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水域的狭窄水道4.七个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5.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

6.主要大洲的分界线
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A、乌拉尔河B、大高加索山脉C、土耳其海峡D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E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F
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G
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H
南极洲与南美洲:德雷克海峡I
7.七大洲的分布特点
(1)主要在东半球的大洲是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南美洲。

(2)赤道穿过的大洲是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
(3)主要在北半球的有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主要在南半球的有大洋洲、南极洲和南美洲。

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和北美洲;完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

(4)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有大洋洲和亚洲。

(5)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

二、辽阔的四大洋
1.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2.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

3.太平洋的面积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比七大洲的陆地总面积还要大。

4、四大洋中跨四个半球的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

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一、话说沧海桑田
1.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运动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2.魏格纳是一位德国科学家,他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他认为,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

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 .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多个板块拼合而成的。

4.世界板块分布主要内容
(1)地球表层分成七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2)太平洋板块全部为海洋,几乎没有陆地。

(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4)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5)地中海会消失原因: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6)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原因:欧亚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运动。

二、认识火山、地震
1.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通常表现为张裂拉伸、俯冲碰撞、断裂错动等,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2.全球有两大火山地震带,即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地球上95%的大地震都发生在这两带内。

3.地震预报的难度很大。

目前还难以进行短期和临震预报。

因此,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震知识是极为必要的。

第三节人类与海洋
一、探索海洋的奥秘
1.浩瀚的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

2.从海洋中出现最原始的生命开始,到现在已有近30 亿年的历史。

4.保护海洋的环境,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

5.海洋给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空间。

开发利用海洋,是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膨胀、环境恶劣、资源短缺等系列难题的有效途径。

二、世界关注海洋
1.海洋面积广大,占地球总水量的97 %以上。

2.海洋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产、油气、生物等资源,被人们称为“天然的鱼仓”、“蓝色的油田”、“盐类的故乡”、“娱乐的胜地”、“资源的宝库”等,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

3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在海洋生物利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深海采矿等多个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三、共同保护海洋
1.维护海洋权益,强化海洋开发和保护,已成为当代的重要议题。

2.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

因为藻类过度繁殖,使得海面变成红色而得名的。

3.《联合国海洋公约》于1994年经联合国批准并生效实施,我国也于1996年 5 月 15 日加入该公约。

保护海洋需要每个国家及各国人民通力合作。

4.人类对海洋的破坏:海洋石油污染、过度捕捞海洋生物、海洋生物垃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