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参考文献3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参考文献引证文献
参考文献和引证文献都是学术论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的目的和作用略有不同。
参考文献是作者在撰写学术论著时所引用的其他文献,主要用于证明作者的研究建立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同时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研究内容和观点。
参考文献的作用是提供读者进一步了解作者研究成果的途径,同时也是衡量学术论著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引证文献则是指作者在学术论著中引用的其他文献,主要用于证明作者的研究内容和观点,同时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研究过程和基本状况。
引证文献的作用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是衡量学术论著影响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和引证文献在学术论著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两者的目的和作用略有不同。
参考文献的写法(全)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
其格式为:(一)专著示例[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二)论文集示例[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凡引专著的页码,加圆括号置于文中序号之后。
(三)报纸文章示例[1]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四)期刊文章示例[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五)学位论文示例[1] 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六)报告示例[1] 白秀水,刘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R].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1998. (七)、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性的注释,置于本页地脚,前面用圈码标识。
参考文献的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土木工程参考文献

⼟⽊⼯程参考⽂献⼟⽊⼯程参考⽂献 参考⽂献,仅限于著录作者亲⾃阅读过并在论⽂中直接引⽤的⽂献,⽽且,⽆特殊需要不必罗列众所周知的教科书或某些陈旧史料。
以下是⼩编为您整理的⼟⽊⼯程参考⽂献,希望能提供帮助。
⼟⽊⼯程参考⽂献 1 [1]国家标准.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10).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2]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标准(GB/T 50001-2010).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3]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规范(GB 50016-2006).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6. [4]国家标准.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6. [5]国家标准.⽆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12. [6]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5. [7]陕西省建筑设计标准图集(陕09J01-09).陕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2010. [8]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第2、4、8集).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1998. [9]同济⼤学、西安建筑科技⼤学、东南⼤学、重庆⼤学合编.房屋建筑学.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5. [10]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12. [11]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8. [12]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10. [13]国家⾏业标准.⼯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标准(GB 50513-2008).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8 [14].国家标准.混凝⼟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10. [15]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10).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16]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 G329-1).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出版,2003. [17]龚思礼主编.建筑抗震设计⼿册(第⼆版).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2. [18]梁兴⽂、王社良主编.混凝⼟结构设计原理(第⼆版).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11. [19]梁兴⽂、史庆轩主编.混凝⼟结构设计(第⼆版).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11. [20]丰定国、王社良主编.抗震结构设计(第2版).武汉:武汉⼯业⼤学出版社,2003. [21]梁兴⽂、史庆轩主编.⼟⽊⼯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2]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12. [2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2. [24]华南理⼯⼤学等编著.地基及基础(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1998. ⼟⽊⼯程参考⽂献 2 [1]王恩斌.论⼭区农村饮⽔⼯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龙江⽔利科技,2014,(11):87-89 [2]韩娜,王霞.农村饮⽔⼯程建设与管理⽅法探究[J].⿊龙江科技信息,2013,(30):246-246. [3]冉启福.农村饮⽔⼯程建设中存在问题分析及其安全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7):103-104. [4]徐伟,陈东杰,模板与脚⼿架⼯程详细图集,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2 [5]⼭东省建筑⼯程⼯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 [6]中华⼈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程⼯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第1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7]混凝⼟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2 [8]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混凝⼟结构施⼯图平⾯整体表⽰⽅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2,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9]编写组, 建筑施⼯⼿册,第4版,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3 [10]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混凝⼟结构施⼯图平⾯整体表⽰⽅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4,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11]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分会,简明建筑施⼯机械实⽤⼿册,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3 [12]江正荣,建筑施⼯计算⼿册,第⼆版,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 [13]编写委员会,建设⼯程项⽬管理规范实施⼿册,第1版.,京:建筑⼯业出版社,2002 [14]青岛市建委,青岛市⼯程结算资料汇编,青岛,中国海洋⼤学出版社,2008 [15]中国建设科学研究院、哈尔滨⼯业⼤学,建筑施⼯扣件式钢管脚⼿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北京,中华⼈民共和国建设部,2002 [16]严微.⼟⽊⼯程项⽬管理与施⼯组织设计.北京:⼈民交通出版社,1999 [17]混凝⼟结构⼯程施⼯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2 [18]⼭东省建设厅,⼭东省建筑⼯程消耗量定额上册,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6 [19]重建⼯,同济,哈建⼯,建筑施⼯,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9 [20]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组织《混凝⼟结构施⼯图平⾯整体表⽰⽅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2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2 [22]汪正荣,朱国梁,简明施⼯⼿册,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9 [23]邢莉燕,王坚,梁振辉,⼯程估价,北京,中国电⼒出版社,2004 [24]邢莉燕,陈起俊,⼯程估价,北京,中国电⼒出版社,2008 [25]建设⼯程劳动定额-装饰⼯程(LD/T 73.1-4-2008),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程参考⽂献 3 1、腾智明,朱⾦铨编著.《混凝⼟结构及砌体结构》.中国建筑⼯业出版社,199 2、黄棠.王效通主编.《结构设计原理(上册)》.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3、邵全,韦敏才.《⼟⼒学与基础⼯程》.重庆⼤学出版社出版,1997 4、王祖华主编.《混凝⼟及砌体结构》.华南理⼯⼤学出版社,1993 5、王萍主编.《混凝⼟结构及砌体结构》.⼤连理⼯⼤学出版社,2000 6、李国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2 7、朱彦鹏主编.《混凝⼟结构设计原理》.重庆⼤学出版社,2002 8、黄双华主编.《房屋结构设计》.重庆⼤学出版社,2001 9、陈树华主编.《建筑地基基础》.哈尔滨⼯程⼤学出版社,2003 10、侯治国主编.《砼结构》.武汉⼯业⼤学出版社,1999 11、胡乃君主编.《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指导》.武汉⼯业⼤学出版社,2001 12、沈满⽣、苏三庆主编.《⾼等学校建筑⼯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0 13、贾韵绮、王毅红主编.《⼯业与民⽤建筑专业课程设计指南》.中国建筑⼯业出版社,1994 14、陈登鳌主编.《建筑设计资料集(1、2、3、8、9)》.中国建筑⼯业出版社出版,1994 15、《新版建筑⼯程勘察设计规范汇编》.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2 16、同济⼤学、西安建筑科技⼤学、东南⼤学、重庆建筑⼤学编.《房屋建筑学》中国建筑⼯业出版社,1997 ⼟⽊⼯程参考⽂献 4 [1] 苏⽂菊.浅谈施⼯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郑州⼯业⾼等专科学院学报,2003,19(4) : 36-37 [2] 马瀛洲.⼯程项⽬施⼯阶段造价控制与管理[J].现代商业,2008, (26) :66-67 [3] 周榕冰,范建双.建设项⽬全寿命期精益成本管理研究[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9, 23(2) : 164-167 [4] 于⽂凯,刘伟.对建筑成本管理的探讨[J].森林⼯程, 2001,17(6) :27-28 [5] 赵勇,吕敏娟,张永学.影响建设项⽬⼯程造价的因素分析[J].建筑与预算,2009, 25(3) : 15-15 [6] 贾志远.浅析建设项⽬施⼯阶段造价的控制[J].现代企业⽂化,2009, (27) : 92-93 [7] 于江泳,陈继伟.建设⼯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龙江科技信息,2009, (27) :249-249 [8] 吴学军,胡韫频,郭树元.关于⼤型建设项⽬全⽣命周期投资控制的探讨[J].武汉理⼯⼤学学报,2005, 27(6) : 133-136 [9] 黄屹岳.浅谈招标投标中⼯程造价的管理[J].管理观察,2009, (26) :16-17. [10] 任民主.⽬前我国设计阶段⼯程造价控制的现在分析[J].⼭西建筑,2009,35(25) :262-263 [11] Sieglinde K. Fuller, Amy S. Boyles. Life-Cytec Costing Workshop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inBuildings[J]. Student Manual, 2010,V12(4):125-129 ⼟⽊⼯程参考⽂献 5 [1] 常永红.⼯程造价在建设项⽬中的投资控制与管理.陕西建筑[J],2007,(10):44-45. [2] 全兆松.⽯油⼯程造价分析体系研究.科技创业⽉刊[J],2010,02:59-61 [3] 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中国⼈民⼤学出版社,2009. [4] 滕素珍,冯敬海.数理统计学[M].⼤连:⼤连理⼯⼤学出版社,2005. [5] 孙晓斌.试论⽯油⼯程造价分析及其应⽤.胜利油⽥党校学报[J],2009,02:51-53 [6] 王鹏.⽯油⼯程造价管理信息化风险分析及其控制.现代商业[J],2012,07:95 [7] 祝春梅.信息技术在⽯油⼯程造价分析上的应⽤.企业导报[J],2010,11:190-191 [8] 叶峰.浅析建设项⽬全过程造价控制.⼭西建筑[J],2007,(32):25-26. [9] 汤桥.别墅建筑⼯程造价分析[D].北京:北⽅⼯业⼤学,2009 [10] 匡雯琦.别墅安装⼯程造价分析[D].北京:北⽅⼯业⼤学,2009 [11] 唐.埃思⾥奇.应⽤经济学研究⽅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2] 美国项⽬管理协会.项⽬管理知识体系指南(第 3 版)(PMBOK 指南)[M].北京:电了⼯业出版社,2005. [13] 王星.国内外⼯程造价计价模式⽐较研究.内江科技[J],2008,07:30-41 [14] 尹贻林主编.⼯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15] Zhenhua Rui et al. Historical pipeline construction cost analysis.InternationalJournal of Oil, Gas and Coal Technology[J], 2011,V4(3): 244-263 [16] Prof Russell Kenleya. Construction Cost Management: Learning from CaseStudies.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J],2010 V28:545-546 ⼟⽊⼯程参考⽂献 6 [1]付哲.浅析现代建筑施⼯材料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2012 (08Z): 247-247 [2]郭建华,黄卫.⾼速公路⼯程质量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刃.公路交通科技,2001,18(4):35-39 [3]赵昕慰,张保民,杨瑞⽣.国际⼯程现场施⼯材料管理系统[J].兰州交通⼤学学报,2004, 23(4): 47-49. [4]王静,翟全礼,仲景冰.地铁建设材料管理信息化研究m.华中科技⼤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9, 2: 019 [5]陈豫龙,何旭洪.Delphi6数据库系统开发实例导航[M].⼈民邮电出版社,2002. [6]马智亮,莫⽅彬.建筑施⼯项⽬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向对象建模[J].⼟⽊⼯程学报,2001,34(2): 105-110 [7]张志杰.基于分层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架构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20(10):146-149 [8]廖志英,董安邦.基于C/S和B/S混合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运⾏模式[J].计算机⼯程与应⽤,2002, 38(2): 184-185 [9]余国斌.⼯程项⽬成本控制[J].铁路⼯程造价管理,2004,18(6): 27-29. [10]刘芳.浅谈施⼯企业降低项⽬施⼯成本的途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6: 024 ⼟⽊⼯程参考⽂献 7 [1] 齐骥,徐波. 建筑⼯程管理学[M].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 刘正周. 管理激励. 上海财经⼤学出版社.1999 年 1 ⽉ [3] 刘志远,林云. 现代企业激励机制.上海⼈民出版社.1997 年,第 6 页 [4] 李旭伟. 总承包体制下项⽬质量管理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6(04) [5] 侯光明. 管理激励与约束.北京理⼯⼤学出版社.1999 年,第 80 页 [6] 杨红军. ⾮正式制度与企业⽂化研究.吉林⼤学 2004 年硕⼠论⽂ [7] 姜敢闯. 现代企业激励问题研究.中南⼤学 2002 年硕⼠论⽂ [8] 张婷. 中西⽅管理特点⽐较分析. ⼭东⼤学 2009 年硕⼠论⽂ [9] 张曼玲.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研究.⾸都经济贸易⼤学 2004 年 3 ⽉. [10] 陈郁.所有权、控制权与激励.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民出版社.1998 年 [11] 齐骥,徐波. ⾹港的建筑管理制度[J]. 建筑,2002(2):50-52. [12] 戚安邦. 现代项⽬管理[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学出版社,2001 年. [13] 王宗昌. 建筑⼯程质量控制实例[M]. 科学出版社.2004 [14] 王宗昌,⾼振东. 建筑⼯程质量百问[M]. 北京:中国建筑⼯业出版社.1999 [5] 朱宏亮. 项⽬进度管理[M]. 北京:清华⼤学出版社,2002 年. [16] 刘迎⼼,李清⽴. 中国建筑⼯程质量现状剖析、国际借鉴、未来对策[M]. 中国建筑⼯业出版社.2007 ⼟⽊⼯程参考⽂献 8 [1] 张飞涟,周继祖.铁路建设项⽬后评价理论体系的`研究[J].综合运输,2010(12) :25-28 [2] 黄恺.积极开展商业房地产项⽬后评价[J].城市开发.2011(10): 76 [3] 汪红霞,商业地产项⽬引⼊后评价的探讨[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19(6):93-95 [4] 曲琳莉.正确进⾏商业房地产项⽬后评价研究[J].特区经济.2011(10), 299 [5] 曾珍⾹.可持续发展协调性分析[J].系统⼯程观论与⽂践,2011(3): 18-21 [6] 倪枫杰,黄⾦枝.⼯秤项⽬后评价研究综述[J].建筑技术开发,2009,31(11):103-106 [7] 许晓峰,肖翔.建设项⽬后评价[M].中华⼯商联合出版社,2000 [8] 吕军印.浅谈环境经济评价的类别划分[J].中国环境保护.1997.10:102-105 [9] 张三⼒.项⽬后评价[M].清华⼤学出版社,2003 [10] 王超.项⽬决策与管理[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5 ⼟⽊⼯程参考⽂献 9 [1] 王⽟杰.浅谈施⼯项⽬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0):56-58 [2] 李林.绩效管理在 HR 管理系统中的定位和作⽤--基于⼈⼒资源管理的⼯作流程[J].商情,2012(4):55 [3] 朱晨海.战略性职业⽣涯开发与管理研究--从⼈⼒资源计分卡到胜任⼒模型[D].上海:同济⼤学,2005 [4] 李溪.基于能⼒素质模型的⼈才测评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济南:⼭东⼤学,2007 [5] 彭剑锋.员⼯素质模型设计[M].北京:中国⼈民⼤学出版社,2003:12-13 [6] 曹志强.基于 KPI 的绩效管理体系设计[D].北京:北京交通⼤学,2004 [7] 魏群.供电企业 KPI 绩效管理体系的建⽴[D].北京:华北电⼒⼤学,2008 [8] 战冰峰.基于胜任⼒模型的员⼯绩效测评体系的应⽤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学,2008 [9] 徐中林.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学,2012 [10] 郭祥友.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下审计⼈员能⼒素质模型构建[J].企业导报,2009(1):89-91 [11] 刘芳.基于胜任⼒视⾓的职业经理⼈的素质评价解析[D].北京:⾸都经济贸易⼤学, 2012 [12] 宫鹤.企业实施绩效管理过程的问题研究[J].华章,2012(36):1 [13] 崔爱珍.腾飞的中建⼋局天津公司[J].天津建设科技,2010(2):23-24 [14] 赵岳.我国⾼校学⽣⼲部能⼒素质评价与培养研究[D].青岛:青岛⼤学,2012 [15] 李晶晶,张⽟清.基于胜任⼒的绩效管理体系[J].企业导报,2009(11):82-83 [16] 李作学.⼈⼒资源管理案例(第 2 版)[M].北京:⼈民邮电出版社,2012:89-97 [17] 吴晓琴.基于执⾏⼒的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胜任⼒模型及评价研究[D].西安:西安电⼦科技⼤学,2007 ⼟⽊⼯程参考⽂献 10 [1]拓勇飞,孔令伟.湛江地区结构性软⼟的赋存规律及其⼯程特性[J].岩⼟⼒学,2004,25(12):1879-1884. [2]张先伟,孔令伟.湛江强结构性黏⼟的物理⼒学性质指标及相关性分析[J].⼯程地质学报,2017,19(4):447-454. [3]孔令伟,吕海波,汪稔等.湛江海域结构性海洋⼟的⼯程特性及其微观机制[J].⽔利学报,2002,33(9):82-88 [4]孔令伟,吕海波.某防波堤下卧层软⼟的⼯程特性状态分析[J].岩⼟⼯程学报,2004,26(4):454-458. [5]孙吉主,王勇.湛江海域结构性软⼟的边界⾯损伤模型研究[J].岩⼟⼒学,2006,27(1):99-103. [6]姚珩珩,夏远野,刘胜娥.海⼝地区第四系湛江组灰⾊粘⼟的⼯程地质特性[J].港⼯技术,2001,(6):54-55. [7]张丽.浅谈第四系湛江组粘⼟层⼯程特点[J].采矿技术,2017,10(1):24-25. [8]陈书荣.湛江灰⾊粘⼟的⼯程特性[J].西部探矿⼯程,2006,(6):30-31. [9]雷严问.浅谈湛江市⽼粘性⼟的⼯程地质特性与环境地质因素的关系[J].⼴东⽔利⽔电,2007,4:03-04. [10]胥稳,侯⽟宾,朱瑞⽥.⼤直径超长桩承载⼒影响因素数值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7,10:104-106. [11]魏静,王建华,李永林.西安地区单桩桩⼟相互作⽤数值模拟分析[J].长安⼤学学报,2003,25(3):63-66. [12]徐燕,佴磊.单桩不同加载条件下有限元模拟及侧摩阻⼒分析[J].煤⽥地质与勘探,2007,35(3):55-58. [13]蔡志.钉形搅拌桩单桩承载⼒的数值模拟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8:147-149. [14]赵健利,冯旭.基于薄层单元法的单桩挤⼟效应数值模拟[J].上海⼤学学报,2017,19(2):208-213. [15]吕全乐,⿅群,郭少龙.静压单桩施⼯对道路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西⼤学学报,2017,38(1):182-187. [16]张瑞坤,⽯名磊,倪富健,王晋.黏性⼟中⼤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状及单桩沉降分析[J].岩⽯⼒学与⼯程学报,2017,32:4190-4198. [17]周健,郭建军,张昭,贾敏才.砂⼟中单桩静载室内模型试验及颗粒流数值模拟[J].岩⼟⼒学,2017,31(6):1763-1768. [18]王幼青,张克绪.竖向荷载作⽤下单桩⼯作性能模拟分析[J].哈尔滨⼯业⼤学学报,2002,34(5):667-670. [19]吴增伟.竖向荷载作⽤下单桩三维模型参数分析[J].地下空间与⼯程学报,2017,10(2):351-355. [20]邢克勇,江松,姚升康,赵春晓,张华⽂.PHC管桩单桩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对⽐分析[J].华北地震科学,2017,32(1):33-37.【⼟⽊⼯程参考⽂献】相关⽂章:02-2308-0110-1003-1109-1310-2608-1008-0306-17。
翻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翻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引用应当实事求是、科学合理,不可以为了凑数随便引用。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翻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翻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一)1. 乔海清. 《翻译新论》.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2. 邵志洪. 《翻译理论、实践与评析》.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3. 邵志洪. 《英汉语研究与对比》.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7.4. 申丹. 《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5. 申小龙. 《语言的文化阐释》. 上海:知识出版社, 1992.6. 申小龙. 《汉语句型研究》. 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7. 申小龙. 《汉语与中国文化》.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8. 申小龙. 《文化语言学》.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9. 申雨平(编). 《西方翻译理论精选》.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10. 沈少华. 《英语趣味修辞格》. 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9.11. 思果. 《译道探微》.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2.12. 孙全洲. 《现代汉语学习词典》.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13. 孙晓丽. 《广告英语与实例》.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14. 孙致礼. 《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6.15. 谭载喜. 《翻译学》.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16. 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17. 倜西、董乐山等(编). 《英汉翻译手册》.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2002.翻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二)1. 王德春. 《语言学通论》.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0.2. 王逢鑫. 《英汉比较语义学》. 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3. 王还(主编). 《汉英对比论文集》.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4. 王季思.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2.5. 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6. 王令坤(主编). 《英汉翻译技巧》.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8.7. 王希杰. 《汉语修辞学》. 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8. 王希杰. 《修辞学导论》.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9. 王佐良、丁往道. 《英语文体学引论》.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10. 王佐良. 《翻译:思考与试笔》.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11. 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12. 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13. 翁显良. 《意态由来画不成?》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翻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三)1. 陈保亚20 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2. 丁言仁英语语言学纲要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3.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4. 冯翠华英语修辞大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 桂诗春,宁春言主编语言学方法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6. 桂诗春应用语言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7.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8.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9. 侯维瑞英语语体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10.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11. 黄国文语篇与语言的功能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2.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室内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2020年最新106个)

随着人们对物质和精神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审美意识和居住生态环境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了各种文化内涵和风格特色的设计装修形式.这将促进室内设计未来的发展进步.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生存的生活质量.下面是搜索整理的室内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分享,欢迎阅读指正。
室内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苏晨,冯建成,史雄.基于ZigBee的室内植物墙控制系统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20,39(06):119-122.[2]王波,李宪锋,张丹.基于图像处理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室内设计系统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20,43(11):68-71+75.[3]张怀强.基于人工智能处理技术的室内设计方案评价[J].现代电子技术,2020,43(11):176-179.[4]杨扬.项目教学法在高技室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105+107.[5]吕艳飞.基于生态美学下的绿色室内设计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106-107.[6]吕倩.环境艺术设计缔造美好生活——评《室内设计资料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07):127.[7]于贽闻.现代商业环境室内设计的探索[J].产业创新研究,2020(10):80+84.[8]罗皓伟.传统木雕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8):214.[9]陈文懿.上海专卖店室内设计效果图[J].江西社会科学,2020,40(05):261.[10]崔勇彬.景观设计在室内的创造性应用[J].建筑结构,2020,50(10):144-145.[11]陈瑶.BIM技术在室内设计施工图应用中的探索研究[J].居舍,2020(15):16.[12]许元昊.论色彩在室内的应用与感知功能[J].居舍,2020(15):20.[13]黎晓旭.建筑室内给排水消防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居舍,2020(15):136.[14]夏少斌.建筑室内设计中软装搭配与设计元素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5):67-68.[15]王瑞章.软装设计中装饰挂画的选择及搭配[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5):28-29.[16]彭丽菲.室内装饰中陈设的审美品位探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5):56-57.[17]丁逾凡,吕静,奕婧.天津某文体中心游泳馆空调系统方案设计和分析[J].建筑节能,2020,48(05):71-75+89.[18]刘建村.黑茶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05):78-79.[19]杨佳佳.创新性设计理念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5):123-124.[20]薛娟,钱龙.浅析木结构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20(14):196-198.[21]罗瑞娟.主题餐厅室内设计研究——评《餐饮空间设计》[J].食品工业,2020,41(05):367-368.[22]王巧宁.基于LabVIEW平台的建筑室内能量传递监测系统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20,28(10):60-64.[23]池秀媛.基于计算机图像数字化室内装饰设计探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6):103+105.[24]刘世为.信息化教学在室内设计计算机效果图制作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6):210.[25]王蒙蒙.浅析室内效果图和虚拟现实3D建模的差异[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8):190.[26]高艳芹.用户体验下的室内生态景观设计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14):116-117.[27]王方戟,游航.疑似定局安德森纪念藏书馆室内改造设计[J].时代建筑,2020(03):118-123.[28]许元昊.创新创业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学习模式的探索[J].绿色环保建材,2020(05):66+69.[29]张英.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整合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5):72-73.[30]刘芷硕.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5):104+108.[31]王平.古典陶瓷艺术品在现代建筑室内空间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11):130+136.[32]刘颖.浅谈建筑室内装饰设计[J].农家参谋,2020(11):131.[33]邹小燕.室内自然采光设计的价值作用重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4):82+84.室内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34]刘雅文.关于室内装饰设计中的情感表达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14):92+95.[35]蔡熙,肖瑶,陈桂珍.现代版画艺术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14):134+136.[36]邹小燕.当代室内灯光设计的发展因素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4):140-141.[37]郝素芬,石艳峰.以现代学徒制为契机提升实践教学能力——以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为例[J].建材与装饰,2020(14):218+221.[38]李妍,李弘玉,李铁军.严寒地区高湿室内环境水平开合屋盖轨道连接处构造设计研究[J].建筑与文化,2020(05):77-78.[39]孙韬略.浅析青花纹饰与现代纹饰的结合应用[J].西部皮革,2020,42(09):51.[40]董俊锋.蒙古族装饰纹样在室内空间中的运用[J].西部皮革,2020,42(09):55.[41]毛瑛.论传统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以“平心”新中式别墅为例[J].西部皮革,2020,42(09):60.[42]谢天翼,杨卫华.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及传承研究——以水墨艺术为例[J].西部皮革,2020,42(09):107-108.[43]赵宇晖.住宅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一体化研究[J].居舍,2020(14):15.[44]徐东方.室内装饰装修设计中的绿色环保设计构建方法研究[J].居舍,2020(14):16.[45]乔才.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当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居舍,2020(14):17.[46]张优为.探究建筑室内装修设计中绿色环保理念的运用[J].居舍,2020(14):20.[47]苏醒,田少宸.夏热冬冷地区近零能耗住宅室内湿特性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8(05):725-732.[48]王瑞章.室内装饰设计中的灯光艺术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2):263-264.[49]楼海锋.绿色建筑理念背景下的养老建筑设计探讨[J].智能城市,2020,6(09):46-47.[50]金佳,薛婧嘉,王宁洁.浅谈摄影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20(10):130-131.[51]王梦茹,贺优,孙俊峰.皖南皮影在茶室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20(10):125-126.[52]苏泉.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民宿室内设计研究[J].科技风,2020(14):162.[53]李新宇,饶永.“无垠之花”造型形态与现代室内设计的创新研究——以伊斯兰几何图案为例[J].设计,2020,33(09):53-55.[54]王昭俊,刘念慈,刘兆新,杨勤勇,卢文靖,冯雪山.辰能·溪树庭院被动式住宅冬季暖通系统运行情况分析[J].建设科技,2020(09):41-46.[55]孔蔚慈,裴智超.养老建筑居住空间空调气流组织优化研究[J].建设科技,2020(09):74-77.[56]杨智,杨米,李巧,吴小艺,吴健慧,张燃燃,齐海红.藏族八宝图研究背景与现状分析——以白玉县河坡民宿为例[J].绿色科技,2020(05):191-193.[57]张文利,郭向,杨堃,王佳琪,朱清宇.面向室内环境控制的人员信息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20,46(05):456-465.[58]吴宗霖.家居室内空间的绿化设计及应用探讨[J].现代园艺,2020,43(09):141-142.[59]薛娟,王丽,谷婷伟.浅谈“天人合一”的明式家具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启示[J].戏剧之家,2020(13):122-123+135.[60]杨晰尧,辛佳颖.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方面的创新及应用探究[J].中外企业家,2020(15):142.[61]沈鑫.宋文化的审美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20(09):76-77.[62]李云霞.视错觉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20(09):63-64.[63]刘妍.联合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探析[J].江西建材,2020(04):50-51.[64]邹小燕.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设计中的绿色环保设计核心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13):79+81.[65]梁光华.基于情感化的室内灯光艺术设计[J].建材与装饰,2020(13):80-81.[66]邹小燕.室内设计中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3):114+116.室内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三:[67]杨雅婧.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陈设艺术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20(13):120-121.[68]陈玉林.现代室内装饰设计新理念核心思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3):125-126.[69]赵朗讯,刘婷,谢小林.室内设计与绿色环保[J].建材与装饰,2020(13):129+131.[70]李名亮.浅谈现代环境设计中岭南民俗艺术的特性与传承[J].科技与创新,2020(09):78-79.[71]刁怀佳.关于室内装饰工程的成本控制策略探讨[J].居舍,2020(13):12.[72]颜娜.浅谈建筑室内设计中色彩元素的创新[J].居舍,2020(13):13.[73]张媛.室内装饰预算控制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分析[J].居舍,2020(13):14.[74]唐娜.针对民宿建筑与室内空间设计分析[J].居舍,2020(13):18.[75]赵冰.基于UE4的VR室内设计音视频播放的开发研究[J].科技视界,2020(13):22-23.[76]高晶,周玉婷.基于室内分布系统的外场电磁环境数据库设计[J].电子世界,2020(08):203.[77]李战鹏.基于色彩视觉心理特征的医院室内设计及导视设计探究[J].设计,2020,33(08):111-113.[78]郑志磊.一种可调节辐射轨迹的汽车室内紫外LED杀菌灯的设计和有效辐射面积计算[J].中国照明电器,2020(04):18-22.[79]邓京.直接蒸发式低温辐射板加独立新风空调系统设计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0(04):37-39.[80]郭开勇.居室软装设计中色彩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0(04):42+44.[81]王冠.现代居住空间的中西混搭设计与方法研究[J].湖南包装,2020,35(02):73-76.[82]文倩.“框景”手法在中式家居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20,46(09):147-148.[83]李晨玉,曾刚,金海魁,谢孟晓,王健.高大中庭室内热环境的优化模拟分析[J].制冷与空调(四川),2020,34(02):146-156.[84]张继安.关于软装饰材料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0(08):51-52.[85]王天赋,徐子豪.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驾驶空间内饰优化设计[J/OL].包装工程:1-7[2020-06-08].http:/rwt/CNKI/http/NNYHGLUDN3WXTLUPMW4A/kcms/detail/50.1094. TB.20200427.1438.005.html.[86]李晓刚,王锐,金丽.室内设计中塑料类装饰材料的运用探讨[J].塑料科技,2020,48(04):139-141.[87]郭涛.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设计中的绿色环保设计[J].居舍,2020(12):17.[88]姚明良.室内装饰设计中环保材料的作用[J].居舍,2020(12):20.[89]张增宝.传统文化要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J].居舍,2020(12):73.[90]张军.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装饰创新探究[J].居舍,2020(12):86+183.[91]周姣.建筑节能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西部皮革,2020,42(08):12.[92]周卫臣,孙献华.浅谈敦煌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20(08):63-64.[93]黄秀妹.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室内环境设计教学模式改革[J].住宅与房地产,2020(12):105.[94]蒋正娟.新中式风格别墅软装饰的色彩应用与发展分析研究——以上海保利天琴宇别墅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20(12):114-115.[95]牛颖.浅论当代室内照明设计方法[J].福建茶叶,2020,42(04):114-115.[96]武秀娥.浅谈茶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过程中的使用[J].福建茶叶,2020,42(04):120.[97]王逸.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及发展趋势探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4):58+63.[98]王坤.竹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OL].世界林业研究:1[2020-06-08].http:/rwt/CNKI/http/NNYHGLUDN3WXTLUPMW4A/kcms/detail/11.2080.S. 20200423.1407.002.html.[99]王昕,孟春荣.基于VR技术的室内环境设计方案优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17):133-134.[100]杨佳佳.探索装配式住宅室内个性化设计的创新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4):139-140.[101]刘国华.基于低碳理念的住宅室内设计探析[J].住宅产业,2020(04):39-42.[102]刘雅茹.室内设计园林化应用浅析[J].居业,2020(04):29+31.[103]熊良军.室内空间中的“层构”研究[J].工业设计,2020(04):117-118.[104]刘津言.软装设计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20,42(07):96.[105]唐越.色彩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运用研究分析[J].西部皮革,2020,42(07):101-102.[106]张鑫.视觉传达设计在室内装饰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20,42(07):76+99.以上就是室内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的全部内容,希望看后对你有所启发。
爱情论文参考文献(优秀119个)

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爱情爱情、向往,以及无私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
它通常是情与欲的对照,爱情由情爱和性爱两个部分组成,情爱是爱情的灵魂,性爱是爱情的附加属性,并不是必要存在的,情爱才是爱情的根本与核心。
下面是整理好的119个关于爱情论文参考文献,希望能帮助到您。
爱情论文参考文献一: [1]李欣雨. 情与理的统一——试论《仲夏夜之梦》中的爱情观[J]. 戏剧之家,2018(02):9-10+16. [2]胡辉,孙玉荣. 云南傣族爱情婚姻观探微——以傣族谚语为视角[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1(01):36-39. [3]黎文,王红,杨凡佳,李燕宁,李国春. 电影版阿诗玛故事的情节改编及其爱情叙事[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12(01):112-116. [4]汪雨萌. 孤独的关系与物化的个体——浅论新世纪家庭文学中的爱情叙事[J]. 南方文坛,2018(01):110-114. [5]李莉.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兼论近年中国爱情电影创作[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0(01):124-129. [6]胡瑞平. 杜拉斯爱情观与中国传统女性爱情观比较分析[J]. 现代交际,2018(03):96-98. [7]卢军,贤会芳. 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交织下的爱情书写——穆旦《诗八首》探析[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3(01):91-96. [8]余琼. 大学生自尊与爱情态度的关系研究[J]. 校园心理,2018,16(01):20-23. [9]叶天乐. 面纱以及无尽的玩笑——莎士比亚三部悲剧中的爱情[J]. 书屋,2018(02):77-81. [10]岳亚莉. 知识分子爱情悲剧探析——从《伤逝》《寒夜》看知识分子的爱情困境[J].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20(01):51-57. [11]陈剑. 元物表现说:后现代主义视角中的“典雅爱情”[J]. 天府新论,2018(01):62-69. [12]陆瑜芳. “红色爱情”中的心理密码——上海大学核心通识课《爱情心理密码》教学案例[J]. 现代交际,2018(04):187-188. [13]韦志中,卫丽,陈晓云,Tianyi. 从《关雎》中解读爱情心理[J]. 生命世界,2018(02):20-25. [14]姬梦捷. 从《虹》三代人的爱情看劳伦斯的爱情观[J]. 现代交际,2018(05):109-110. [15]康渊博. 论《阴谋与爱情》中的爱情观[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02):12-15. [16]刘赛雄,胡强. 论威尔斯《爱情与路维宪先生》中的心智焦虑[J]. 江淮论坛,2018(01):146-150. [17]刘成明. 社会时代·女权主义·精神分析——《边城》主人公翠翠的爱情悲剧根源探赜[J]. 黄山学院学报,2018,20(01):53-56. [18]邢方方,华燕. 宗教视角下《荆棘鸟》与《穆斯林的葬礼》中的爱情之比较[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0(01):46-50. [19]蒋芝芸. 简单朴素与细腻丰腴——《露沙的路》与《青春之歌》爱情叙事比较谈[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6(02):147-152. [20]陈迪. 国产爱情电影的女性形象解读[J]. 电影文学,2018(06):37-39. [21]熊华夏,王小丁. 《爱弥儿》中的爱情教育观及启示[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2):34-35+37. [22]何芳芝. 言语幽默性别差异研究——以《爱情公寓》为例[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01):103-108. [23]莫砺锋.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爱情主题[J]. 名作欣赏,2018(10):9-16. [24]陈保志. 当代农村爱情剧的症结与出路——以《乡村爱情》为例[J]. 理论界,2018(01):83-89. [25]任林芳. 《小王子》中小王子与玫瑰花爱情的凄美隐喻解析[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7):193-194. 爱情论文参考文献二: [26]张波. 《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社会原因[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07):186-187. [27]岑泽丽. 人性书写——张爱玲小说中爱情婚姻的永恒困境[J]. 职大学报,2018(02):4-7. [28]商力文. 温暖的皈依——聚焦21世纪以来爱情电影之“都市爱情电影”的研究[J]. 戏剧之家,2018(07):91. [29]赵文飞,张旺信,宋永刚,路遥,王鹏. 大学生爱情观与恋爱花费的相关性——以泰安两高校为例[J]. 教育观察,2018,7(05):20-21+43. [30]易蔚. 《大学春秋》中爱情语言的语用解读[J]. 宜春学院学报,2018,40(05):79-83. [31]胡松杰. 《霍乱时期的爱情》:弗洛伦蒂诺爱情的灵与肉[J]. 名作欣赏,2018(14):117-119. [32]姜亚楠,罗长青. 复仇与爱情的双向性——人性视角下的《基督山伯爵》[J]. 景德镇学院学报,2018,33(02):47-51. [33]翁丽嘉. 爱情叙事的“伪像”与性别悲剧——《伤逝》《茶花女》对照解读[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2):54-59+71. [34]杜贵晨. 《李娃传》不是“爱情主题”小说[J]. 南都学坛,2018,38(03):38-43. [35]杨琳琳. 谁解桃花意——从桃花意象看李香君和林黛玉的爱情[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30(02):16-19. [36]罗贤淑. 论晚唐五代“男恋女”爱情词的书写[J]. 社会科学研究,2018(03):182-190. [37]秦振炜. 试论《聊斋志异》爱情故事中的方术文化[J]. 梧州学院学报,2018,28(01):75-80. [38]邵献平,张玉. 论影视作品对大学生爱情观教育——基于《欢乐颂》人物樊胜美的恋爱分析[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6(03):64-71. [39]韦知秀. 爱情与政治视域下的“长门遗恨”——《史记》阿娇婚姻悲剧分析[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8,33(09):59-65. [40]姚睿. 泰国爱情片的类型历史、叙事程式与视听风格[J]. 当代电影,2018(05):72-77. [41]何婉婷,蔡文姬,杨洋. 大学生的依恋与爱情关系:是否独生的调节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8,26(08):1244-1248. [42]马晓冬. 革命与爱情:萨尔都戏剧在中国(1907-1946)[J]. 新文学史料,2018(02):91-99. [43]吕华亮. “以舞结情”风俗与《诗经·陈风》中的舞蹈爱情诗——兼释《月出》题旨[J]. 殷都学刊,2018,39(02):72-77. [44]周佳薇. 女性在民族战争中的爱情悲歌——读萧红《朦胧的期待》[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8(04):42-45. [45]陆丽霞. “爱情”的位置——严歌苓《芳华》的情感论[J]. 华文文学,2018(03):92-97. [46]尹丽. 苦涩的爱情,含泪的微笑——由《麦琪的礼物》和《爱的牺牲》看欧亨利的爱情观[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35(01):151-153. [47]张雨萌. 爱情悲剧——《阴谋与爱情》和《孔雀东南飞》对比分析[J]. 海外英语,2018(10):196-198. [48]刘建华.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独语式”爱情[J]. 理论月刊,2018(06):88-93. [49]龙敏. 没有爱情的爱情故事——对《情书》的拉康式解读[J]. 视听,2018(07):95-96. [50]周洁. 达菲爱情诗在中国大陆的译介——兼评《达菲爱情诗选》[J]. 东方翻译,2018(03):90-93. 爱情论文参考文献三: [51]赵爽静.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爱情想象和爱情之谜[J].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8,32(07):45-50. [52]石厉. 漫长的等候——中国爱情诗歌溯源[J]. 读书,2018(01):61-65. [53]王以兴. 从爱情悲剧个案到人生普适哲理的归纳——白居易《长恨歌》之“长恨“主题解析[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5(04):37-43. [54]吴菲娜. 基于语料库的爱情隐喻英汉翻译考察——以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为例[J].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8,38(04):55-58. [55]钱方舟,武田田. 浅析《瘟疫年纪事》对《霍乱时期的爱情》的影响[J]. 海外英语,2018(14):185-187. [56]王晨旭. 一个痴情而又滥情的人——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霍乱时期的爱情》阿里萨情感特征[J]. 名作欣赏,2018(18):89-90. [57]薛晨鸣. 古代“才子佳人”叙事与作家爱情观关系探微——以《西厢记》《牡丹亭》《红楼梦》为例[J]. 名作欣赏,2018(17):66-68+72. [58]凌红波,李茂瑛. 从《简·爱》看女性主义者的爱情婚姻观[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07):32-34. [59]蔡晓妮. 异梦空间:女作家笔下的香港爱情书写——以张爱玲、西西、李碧华、亦舒、施叔青为中心[J].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8(02):54-61. [60]张舟子. 论金庸小说的爱情描写[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2):86-90. [61]于永森. 以爱情和反封建礼教的名义——论《西厢记》主题的双重悖论[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4):28-34. [62]岳子涵. E.T.A.霍夫曼小说《沙人》中的爱情话语与交流媒介[J]. 德语人文研究,2018,6(01):7-13. [63]蓝色山西. 爱情天梯:我看到了爱情最原始的样子[J]. 现代班组,2018(05):54-55. [64]王乃华. 好莱坞爱情喜剧:历史演进·喜剧策略·文化政治[J]. 当代电影,2018(07):42-48. [65]刘秀兰. 浅谈七夕节的爱情元素对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114-116. [66]李琳,格根. 概念隐喻视角下艾米丽·迪金森诗歌中的爱情观——以《我不能停下等待死亡》为例[J]. 语文学刊,2018,38(04):60-65. [67]吕叶. 所谓灰姑娘的爱情——丫鬟爱上主子的爱情悲剧[J]. 昭通学院学报,2018,40(03):43-46+52. [68]金立元. 生态批评视域下《好女人的爱情》解读[J]. 怀化学院学报,2018,37(07):83-86. [69]朱青. 从本我自我超我角度分析奥菲利娅与崔莺莺的“爱情观”[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18(04):35-38. [70]顾烨. 浅论李商隐的爱情诗[J]. 名作欣赏,2018(24):58-59. [71]宁艳婷,曾玲娟. 大学生爱情态度与失恋应对方式关系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0):16-18. [72]张坚作. 回归爱情的原质——浅淡《诗经》中的爱情观及其当代价值[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08):105-108. [73]胡世强. 民族文化交融对元代少数民族杂剧创作的影响——以石君宝爱情婚姻剧作品为例[J]. 贵州民族研究,2018,39(07):112-116. [74]廖慧冰. 从认知视角看中文流行歌曲的爱情隐喻[J]. 当代音乐,2018(08):140-143. [75]董广. 革命·爱情·成长——陪都电影女性叙事的三种模式[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4):79-82. 爱情论文参考文献四: [76]熊芳,程烽. 国产青春爱情电影的书写困境——以《后来的我们》为例[J]. 文化艺术研究,2018,11(02):116-120. [77]孔莉. 《诗》教审美思想对当代女大学生爱情观的影响[J]. 济宁学院学报,2018,39(04):99-103. [78]彭少贤. 中学研究性阅读教学初探——以“《诗经》爱情诗性格”研究为例[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09):28-29. [79]高淑贤. 缺失的亲情扭曲的爱情——论《无可慰藉》中的家庭伦理困境[J]. 菏泽学院学报,2018,40(04):33-37. [80]马藜,刘层忠. 美丽的哀伤——《平凡的世界》中的女性爱情悲剧[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8,35(04):32-38. [81]程良. 时空对接里的爱情——评《重拨时光》[J]. 出版广角,2018(16):94-96. [82]张晓东,李京京. 当文学面对爱情——重读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03):105-109. [83]朱晓娜. 《最爱》与《绿洲》:边缘人爱情电影比较[J]. 电影文学,2018(18):100-102. [84]万丽唯,阮立. 颠覆性的满足:爱情类网络自制剧的受众研究[J]. 新闻知识,2018(08):42-45. [85]傅海勤,蒋雁鸣. 人生自是有情痴——《红楼梦》“宝黛爱情”主题阅读探究[J]. 语文教学通讯,2018(Z1):93-96. [86]李柳湘. 认知诗学视域下诗歌爱情意象隐喻英译研究——以李白《长干行》多译本为例[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9):147-150. [87]张焕芹,孙凯元. 坠入爱情,开出玫瑰——解读叶芝诗歌作品中的深层爱情观[J]. 名作欣赏,2018(29):121-122. [88]于恩明. 《诗经·国风》与《圣经·雅歌》爱情主题之比较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10):156-158. [89]王兆鹏. 唐宋词中的爱情世界(上)[J]. 名作欣赏,2018(28):44-49. [90]张川平. 拯救爱情的艺术典范——试论《白蛇传·断桥》的爱情演绎[J]. 名作欣赏,2018(28):70-74. [91]李嘉雯. 《爱德华大夫》中的爱情合理性与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J]. 名作欣赏,2018(27):116-117. [92]潘彩琳. 爱情是对孤独的拯救——史铁生爱情观探析[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4):23-24. [93]李明英. “虔诚”与埃涅阿斯的爱情婚姻伦理选择[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5):111-118. [94]李旭琴,王军. 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爱情书写[J].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8,39(04):83-87. [95]蔡晓妮. 时空错位中的心理变迁——张爱玲及香港女作家笔下的爱情书写[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09):223-235. [96]曹琳. 才华是否让位给了爱情——观话剧萧红《萧红》有感[J]. 戏剧文学,2018(09):132-135. [97]魏琛琳. 从《合影楼》看李渔的爱情观——兼论中西爱情观念的差异与共鸣[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5):83-89. [98]许彩云. 语境视角下卞之琳《断章》之爱情哲理分析[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09):39-41. [99]赵琛. 基于“恋爱保险”解读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J]. 法制与社会,2018(28):195-196. [100]徐勇. 爱情是由性激素引起的吗[J]. 生物学教学,2018,43(10):77-79. 爱情论文参考文献五: [101]李方芹,李卫华,刘菲菲. 近十年(2008—2017)我国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研究综述[J]. 湘南学院学报,2018,39(04):108-113. [102]罗骏瑒,李一如. 《白马啸西风》《越女剑》两短篇武侠小说中的爱情主题[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30(05):8-11. [103]王兆鹏. 唐宋词中的爱情世界(下)[J]. 名作欣赏,2018(31):40-45. [104]朱厚刚. 聚焦乡村爱情的土改书写——重读《美丽的南方》[J]. 南方文坛,2018(06):109-113. [105]郑素洁,李明阳. 电视剧《翠兰的爱情》热播现象的传播学解读[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6):82-84. [106]王胜男. 《海的女儿》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爱情悲剧的比较[J]. 文教资料,2018(28):8-10. [107]范家进,金丽娜. 爱情传奇与时代风云的交织变奏——论鲁彦周的小说创作[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8(10):208-226. [108]王聪. 《红楼梦》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爱情观比较[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11):36-39. [109]吴华英,张璐. 认同危机与“失败的爱情”——以黑塞小说为例[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81-84+103. [110]李雯雯. 《长生殿》的爱情主题探析[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8,27(05):92-94. [111]吴又存,范新兰. 从诗词大会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爱情观教育[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29):7-10. [112]董晨宇,段采薏. 传播技术如何改变亲密关系——社交媒体时代的爱情[J]. 新闻与写作,2018(11):48-52. [113]刘素梅. 《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与列文的爱情观比较[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6):41-45. [114]王志清. 《长恨歌》的主题不是爱情[J]. 博览群书,2018(11):107-111. [115]却俊,彭予. “向死而爱”:普拉斯爱情诗的解构主义特征与死亡意识[J].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4):88-94. [116]高艳芳. 韩国青春偶像爱情剧对灰姑娘型故事的扬弃与发展[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109-129. [117]姚萍. 黄真真爱情悲剧电影的人文关怀[J]. 电影评介,2018(16):40-42. [118]张晨光,匡慧超,符佳慧. 藏族大学生爱情联想词语的特点分析[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8,6(06):66-72. [119]罗骏瑒,李一如. 《白马啸西风》《越女剑》两短篇武侠小说中的爱情主题[J/OL].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05):8-11[2019-01-18].。
商务礼仪参考文献3则

商务礼仪参考文献3则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商务礼仪参考文献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人际交往与商务礼仪参考文献教学用(一)人际交往与商务礼仪参考文献一、人际交往、社会心理学书目1、社会心理学(第10版) (美)泰勒,佩普劳,希尔斯著,谢晓非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社会心理学:第十版(上下册)(美)巴伦,伯恩著,杨中芳等译华东师大出版社3、日常关系的社会心理学史蒂文达克姜学清上海三联书店2005-14、社会心理学:第8版(美)戴维迈尔斯著人民邮电出版社5、心理学与生活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6、侯玉波编著社会心理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7、社会心理学(第三版)全国13所高等院校编写组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版8、崔丽娟.才源源. 社会心理学:解读社会诠释生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02-19、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10、章志光等.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版11、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1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3、美国卡耐基成功之路丛书(《人性的弱点》等)14、台湾曾仕强《圆通的人际关系》•二、礼仪书目1、(日)金井良子著.万友等译. 礼仪基础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2、金正昆编著. 涉外礼仪.商务礼仪.社交礼仪.政务礼仪.服务礼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2005年网络视频3、张岩松.现代交际礼仪.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4、曹浩文编著.如何掌握商务礼仪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李荣建, 宋和平编著. 礼仪训练.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年6、徐觅. 现代商务礼仪教程.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8年7、庄铭国著. 国际礼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年8、杨狄主编. 社交礼仪.杨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9、陈柳.职业人形象设计与修炼.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4年10、沈驷. 错误的礼仪.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年11、李莉. 实用礼仪教程.中国人民大学. 2002年12、刘小清主编. 现代营销礼仪.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年《交际礼仪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1 李鸿军著《西方人的习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9 高福进编三、网络资源中国文明网社交礼仪网/中国服务礼仪网/中华礼仪网/ 京中华礼仪网.cn/外表网/优酷视频金正昆、彭林商务礼仪t(二)商务礼仪试题第一部分、填空题(共20题,每题 1 分)1. 穿西装时,衬衫的袖长长短要适度。
建筑工程类经典参考文献 (10)

2B320000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2B320010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与部署2B320020 公路工程施工进度控制2B320030 公路工程项目技术管理2B320040 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2B320050 公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2B320060 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2B320070 公路项目施工成本管理2B320080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2B320090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临时工程管理2B320100 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2B320010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与部署2B320020 公路工程施工进度控制2B320030 公路工程项目技术管理2B320040 公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2B320050 公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2B320060 公路工程施工合同管理2B320070 公路项目施工成本管理2B320080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2B320090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临时工程管理2B320100 公路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管理2B320010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与部署2B320011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部署2B320012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2B320011 公路工程项目施工部署一、公路工程施工部署施工总体部署是对建设项目的施工全局做出统筹规划,简明阐述施工条件的创造和施工展开的战略总体思路,使之成为全部施工活动及过程组织的基本框架和纲领,它主要解决影响建设项目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
施工部署的内容和侧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客观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
一、公路工程施工部署(1)设定管理目标(2)设置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管理人员数量,人员组成方式与来源;项目领导及部室负责人职务、姓名、分工及联系方式;组织机构图。
(3)划分施工任务(4)确定施工顺序(5)拟定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案。
(6)主要施工阶段工期分析(或节点工期分析)(7)主要资源配置(一)项目组织机构设置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部,是以具体路桥施工项目为对象,以实现质量、工期、成本、安全和文明施工相统一的综合效益为目标的一次性、临时性组织机构,是施工企业派驻施工现场实施管理的权力机构,负责施工现场的全面管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ks Cited
[1] Chan, Wing-Tsit. “Book Review of Laotse, the Book of Tao, 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 by Lin Yuta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65.3 (Jul.-Sep. 1945):210-211.
[2] ---. “Book Review of The Wisdom of Confucius by Lin Yutang”. Pacific Affairs
13.4.(Dec., 1940):483-487.
[3] ---. “Lin Yutang, Critic and Interpreter”. The English Journal 36.1.(Jan., 1947):1-7.
[4] K. P. L. “Book Review of 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 edited by Lin Yutang”.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40.11. (May. 27, 1943):305-306.
[5] Lin Yutang. The Wisdom of Laotse. New York: Rondom House, 1948
[6] ---. The Wisdom of Confucius. New York: Rondom House, 1938.
[7] ---. 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 New York: Rondom House, 1942.
[8] ---.Moment In Peking. New York: The John Day Company, Inc., 1939.
[9] 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10.
[10] Newmark, Peter. About Transla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1991.
[11] ---.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1.
[12] ---.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New York: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1988.
[13] 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
[14] Pym, Anthony. 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15] Yu Yanping. “A Descriptive Study of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Tao Te Ching”.
M.A. Thesis.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16] Venuti, Lawrence.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17] ---.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18] ---.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19] Chen Dehong陈德鸿,Zhang Nanfeng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香港:
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 Chen Fukang陈福康.《中国译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21] Chen Guying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22] Feng Zhiqiang冯智强.《中国智慧的跨文化传播——林语堂英文著译研究》.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年.
[23] ---. “语言哲学视阀下林语堂翻译思想的多维解读”.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16.4(2009):31-35.
[24] Gu Zhengkun顾正坤.《英译<道德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25] Han Hongwei韩宏伟,He Hong何宏(注译).《道德经》.合肥:安徽人民
出版社,2001年.
[26] Huang Jiade黄嘉德(译).《老子的智慧》.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7] Lin Taiyi林太乙.《林语堂传》.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28] Lin Yutang林语堂.《老子的智慧》.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年.
[29] ---. 《语言学论丛》.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30] ---. 《英译庄子》.台北:世界书局,1957年.
[31] Liu Jianbo刘洊波.《南方失落的世界—福克纳小说研究》.重庆:西南
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2] Liu Miqing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9
年.
[33] Luo Xinzhang罗新璋.《翻译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34] Pan Wenguo潘文国.《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7
年.
[35] ---.“译入与译出——谈中国译者从事汉籍英译的意义”. 中国翻译, 2004(2).
[36] Shi Jianwei施建伟.《林语堂在海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
[37] Sima Qian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38] T. Ames, Roger安乐哲,L. Hall, David郝大维(著),何金俐(译)《道不远人
——比较哲学视域中的<老子>》.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
[39] Tan Zaixi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
[40] Wang Yuexi 王越西. “林语堂妙译道德经——以《老子的智慧》之‘上善若
水’篇为例”.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1673-9795(2011):68.
[41]Xin Hongjuan辛红娟.《<道德经>在英语世界:文本旅行与世界想象》. 上
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42] ---.“‘文化软实力’与<道德经>英译”.外语与外语教学.248. 11(2009).
[43] Xu Hong许宏.《翻译存异伦理研究——以中国的文学翻译为背景》.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
[44] Yang Naiqiao杨乃乔.《悖立与整合——东方儒道诗学与西方诗学的本体论、
语言论比较》.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
[45] 台湾林语堂故居,.tw/user/discussionarea_1.asp
[46] 亚马逊书店,/
[47] 中国老子网,http://www.chinalaoz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