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论文参考文献参考(3篇)
最新建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最新建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3篇)最新建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一)Nor Berg-Schulz,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K. Lynch,城市意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刘晓晖、杨宇振,商业建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曾坚、陈岚、陈志宏.,现代商业建筑的规划与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布恩(美),心理学原理和应用[M],知识出版社,1985;魏伦杰,张卫华,关注城市地下商业建筑的安全性与舒适性[J].四川建筑,2007 年第 27 卷;I. L. Mcharg,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高履泰,光环境的剖析,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照明工程学报 200(04);王紫雯、涂银霞,城市居住环境中的人文要素研究以杭州市的人居环境调查为例,建筑学报,2002. 1. p40;韩晶,张宇星,城市流线空间连续性设计的方法.规划师,2004, 09 : 90-93;童林旭,地下空间概论,地下空间,2004 年 3 月,24 (1):133-142;童林旭,地下空间与未来城市,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 年 06 月,1 (3 ) : 323-328;束昱、彭方乐,地下空间研究的新领域一一地下环境心理学、地下空间,1990,1(3);王保勇,束昱,影响城市地下空间环境的因素分析,同济大学学报,2000,28(6) : 656-660;陈秋琼,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几种方法,上海建设科技,2000,03;[美]吉迪恩、S、格兰尼,[日]尾岛俊雄.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赵景伟,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居环境与地下空间利用.隧道建设,2008,28 (2); 154-157;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长安大学学报,2003,2(4);30-33;郭红、莫鑫,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评析,四川建筑,204, 24 (5);胡映东,场所精神的回归,山西建筑,2007,33(18): 26-27;费彦,现象学与场所精神,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9,16(4);25. 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刘力,商业建筑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丹)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赵慧宁、赵军,现代商业环境设计与分析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鲁睿,商业空间设计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张伟.,商业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最新建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二)Nor Berg-Schulz,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K. Lynch,城市意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刘晓晖、杨宇振,商业建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曾坚、陈岚、陈志宏.,现代商业建筑的规划与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布恩(美),心理学原理和应用[M],知识出版社,1985;魏伦杰,张卫华,关注城市地下商业建筑的安全性与舒适性[J].四川建筑,2007 年第 27卷;I. L. Mcharg,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高履泰,光环境的剖析,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照明工程学报 200(04);王紫雯、涂银霞,城市居住环境中的人文要素研究以杭州市的人居环境调查为例,建筑学报,2002. 1. p40;韩晶,张宇星,城市流线空间连续性设计的方法.规划师,2004, 09 : 90-93;童林旭,地下空间概论,地下空间,2004 年 3 月,24 (1):133-142;童林旭,地下空间与未来城市,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 年 06 月,1 (3 ) #from 最新建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3篇)来自 end#: 323-328;束昱、彭方乐,地下空间研究的新领域一一地下环境心理学、地下空间,1990,1(3);王保勇,束昱,影响城市地下空间环境的因素分析,同济大学学报,2000,28(6) : 656-660;陈秋琼,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几种方法,上海建设科技,2000,03;[美]吉迪恩、S、格兰尼,[日]尾岛俊雄.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赵景伟,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居环境与地下空间利用.隧道建设,2008,28 (2); 154-157;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长安大学学报,2003,2(4);30-33;郭红、莫鑫,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评析,四川建筑,204, 24 (5);胡映东,场所精神的回归,山西建筑,2007,33(18): 26-27;费彦,现象学与场所精神,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9,16(4);25. 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刘力,商业建筑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丹)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赵慧宁、赵军,现代商业环境设计与分析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鲁睿,商业空间设计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张伟.,商业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最新建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三)Nor Berg-Schulz,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K. Lynch,城市意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刘晓晖、杨宇振,商业建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曾坚、陈岚、陈志宏.,现代商业建筑的规划与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布恩(美),心理学原理和应用[M],知识出版社,1985;魏伦杰,张卫华,关注城市地下商业建筑的安全性与舒适性[J].四川建筑,2007 年第 27 卷;I. L. Mcharg,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高履泰,光环境的剖析,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照明工程学报 200(04);王紫雯、涂银霞,城市居住环境中的人文要素研究以杭州市的人居环境调查为例,建筑学报,2002. 1. p40;韩晶,张宇星,城市流线空间连续性设计的方法.规划师,2004, 09 : 90-93;童林旭,地下空间概论,地下空间,2004 年 3 月,24 (1):133-142;童林旭,地下空间与未来城市,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 年 06 月,1 (3 ) : 323-328;束昱、彭方乐,地下空间研究的新领域一一地下环境心理学、地下空间,1990,1(3);王保勇,束昱,影响城市地下空间环境的因素分析,同济大学学报,2000,28(6) : 656-660;陈秋琼,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几种方法,上海建设科技,2000,03;[美]吉迪恩、S、格兰尼,[日]尾岛俊雄.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赵景伟,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居环境与地下空间利用.隧道建设,2008,28 (2); 154-157;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长安大学学报,2003,2(4);30-33;郭红、莫鑫,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评析,四川建筑,204, 24 (5);胡映东,场所精神的回归,山西建筑,2007,33(18): 26-27;费彦,现象学与场所精神,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9,16(4);25. 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刘力,商业建筑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丹)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赵慧宁、赵军,现代商业环境设计与分析 [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鲁睿,商业空间设计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张伟.,商业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在写作建筑工程技术的论文中,适当引用参考文献,有助于我们提高论文的质量。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建筑工程技术论文参考文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建筑工程技术论文参考文献(一)[1]刘永德.工业建筑艺术的新课题--工厂环境景观设计[J].建筑学报.1992(01)[2]李保强.了望与徘徊--2008年报业印刷业观察与思考[J].今日印刷.2009(02)[3]王文锋.珠三角地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住宅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4]郝幸田.现代工业建筑的文化取向[J].企业文明.2008(09)[5]陈圣疆.现代工业建筑新形象--以福州日报印务中心金山厂区方案设计为例[J].福建建筑.2007(11)[6]张艳芳.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进步与创新[J].中国城市经济.2011(23)[7]周文水.报业集团走过十五年--“2011中国报业(集团)座谈会”综述[J].中国报业.2011(13)[8]滕斌.报业印务中心建筑设计探讨[D].华南理工大学2014[9]陈谷川.报业集团转型“全媒体”的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10(10)[10]川崎清,白林.空间与风景--我的建筑设计作品系谱[J].世界建筑.1995(04)[11]石文.CSG电转炉项目产量与环保匹配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12]魏美蓉.城市商业综合体与周边环境的整合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13]徐卫国.正在融入世界建筑潮流的中国建筑[J].建筑学报.2007(01)[14]郭明卓.寻找科技和人文的结合点--羊城晚报印务中心设计[J].建筑学报.2004(06)[15]邹德依,刘丛红,赵建波.中国地域性建筑的成就、局限和前瞻[J].建筑学报.2002(05)[16]潘忠诚,洗京晖,史小予.博览开放式工业建筑的探索--记广州日报印务中心设计[J].建筑学报.2002(05)[17]李大为.建筑师与业主应建立良性互动关系[J].建筑学报.2002(05)[18]吴晨,田银生.新工业建筑的先声——广州日报印务中心[J].世界建筑.2002(01)[19]支晓兵.高新技术工业建筑设计新特点[J].工业建筑.2006(S1)[20]周铁军,张洁,袁渊.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02)建筑工程技术论文参考文献(二)[1]于会谦.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方式探讨.四川建材,20115(02)[2]吴奕卯.工程项目劳务分包队伍管理和履约情况评价研究[D].河北:华北电力大学,2010.[3]王靖瑜,邓富民.建筑工程项目干系人管理策略分析[J].企业导报,2014(17):36-36.[4]沈玮.建筑工程中项目风险类型及管理策略探讨[J].建设科技,2013(20):85-86.[5]杨斌.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3):178-178.[6]丁舒媚,刘长玲.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6,(2):354-354,355.[7]胡忠敖.基于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华夏地理,2014,(8):92-93.[8]雷凯.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6,09:144.[9]王京双.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16:207~208.[10]邹娜.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0:108.建筑工程技术论文参考文献(三)[1]李霞.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分析与策略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06,01:71-74[2]魏鹤琳,姜丹.新产品开发项目评价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02,04:26-29.[3]王广军.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关系的发展变化[J].重型汽车,2014,01:44-45.[4]胡树华,杨威.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现状与发展之路[J].北京汽车,2004,05:1-4.[5]何琳.我国汽车企业外部技术整合发展路径及能力演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6]胡林辉.基于知识整合的供应商参与制造企业新产品开发研究[D].湖南大学,2012[7]蔡树堂.关于企业竞争优势的内涵与性质的再解析[D].兰州学刊2007,03:50-53[8]朱承亮.自主创新、FDI技术溢出与汽车产业技术迸步[D].西北大学,2013.[9]于焱.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10]党育.中国汽车产业引进FDI效应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3.[11]黄卫剑.新产品开发的网络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4.[12]邹伟民.顺达公司新产品开发流程管理[D].复旦大学,2008.[13]王昌林,杨吉.面向新产品开发的采购管理——以某汽车零部件企业新产品开发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0,12:246-248.[14]赵玉忠.我国制造业质量管理影响要素分析与评价[D].天津大学,2009.[15]王景祜.ISO/TS16949——汽车行业最新的国际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J].上海汽车,2004,08:39-40.。
最新建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3篇)【范本模板】

最新建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3篇)最新建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一)Nor Berg-Schulz,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K。
Lynch,城市意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刘晓晖、杨宇振,商业建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曾坚、陈岚、陈志宏。
,现代商业建筑的规划与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布恩(美),心理学原理和应用[M],知识出版社,1985;魏伦杰,张卫华,关注城市地下商业建筑的安全性与舒适性[J]。
四川建筑,2007 年第 27 卷;I. L. Mcharg,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高履泰,光环境的剖析,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照明工程学报 200(04);王紫雯、涂银霞,城市居住环境中的人文要素研究以杭州市的人居环境调查为例,建筑学报,2002。
1. p40;韩晶,张宇星,城市流线空间连续性设计的方法.规划师,2004, 09 : 90—93;童林旭,地下空间概论,地下空间,2004 年 3 月,24 (1):133—142;童林旭,地下空间与未来城市,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 年 06 月,1 (3 ) : 323-328;束昱、彭方乐,地下空间研究的新领域一一地下环境心理学、地下空间,1990,1(3);王保勇,束昱,影响城市地下空间环境的因素分析,同济大学学报,2000,28(6) : 656—660;陈秋琼,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几种方法,上海建设科技,2000,03;[美]吉迪恩、S、格兰尼,[日]尾岛俊雄.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赵景伟,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居环境与地下空间利用.隧道建设,2008,28 (2); 154-157;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长安大学学报,2003,2(4);30—33;郭红、莫鑫,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评析,四川建筑,204, 24 (5);胡映东,场所精神的回归,山西建筑,2007,33(18): 26-27;费彦,现象学与场所精神,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9,16(4);25. 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刘力,商业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丹)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赵慧宁、赵军,现代商业环境设计与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鲁睿,商业空间设计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张伟.,商业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最新建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二)Nor Berg-Schulz,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K. Lynch,城市意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刘晓晖、杨宇振,商业建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曾坚、陈岚、陈志宏。
咨询工程师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咨询工程师论文参考文献一、咨询工程师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咨询工程师(投资)继续教育问题探讨.《市场论坛》.2015年3期.熊英.[3].论国际FIDIC合同下咨询工程师对国内监理的启示.《建材与装饰》.2012年35期.徐科.[4].论投标报价时承包商应考虑的咨询工程师因素.《现代营销》.2012年8期.胡万春.[5].国际工程中如何处理承包商与监理《安徽建筑》.2010年5期.陈明宝.刘祖国.许立军.[9].如何处理海外项目咨询工程师的关系.《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年25期.鲜正军.[10].FIDIC对咨询工程师的定位转变及其经验借鉴.《建设监理》.2009年4期.马升军.徐友全.二、咨询工程师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建设咨询类工程师职业责任保险的研究.作者:宋晓宇.工程与项目管理北京交通大学2011(学位年度)[2].咨询工程师在投资控制中的作用.作者:赵福.建筑与土木工程大连理工大学2006(学位年度)[3].国际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被引次数:26作者:候化坤.建筑与土木工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学位年度)[4].咨询工程师对工程施工承包合同费用变动管理研究.作者:张鸿喜.管理科学与工程天津大学2003(学位年度)[5].FIDIC合同变更法律问题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谢白琳.经济法西南政法大学2008(学位年度)[6].FIDIC施工合同条件在中国适用的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顾永才.技术经济与管理东北财经大学2006(学位年度)[7].中国工程咨询业的发展与展望.被引次数:16作者:朱俪芸.技术经济与管理同济大学2000(学位年度)[8].FIDIC合同条款及其在我国铁路建设项目中的应用.被引次数:1作者:李忠玉.工商管理西南交通大学2006(学位年度)[9].我国工程咨询资质管理制度研究.作者:王永银.工业工程天津大学2003(学位年度)[10].我国工程建设监理现状及改革方向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申桂英.建筑与土木工程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6(学位年度)三、相关咨询工程师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TransportationManagingandTransportationConsultingEngineer. (missing).《ITEjournal》,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10[2]TheConsultingEngineerinthe21stCentury.AppitaGroup《Appita》,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46[3]Multiobjectiveoptimizationformanpowerassignmentinconsultingeng ineeringfirms.I.TungYangJuiShengChou《AppliedSoftComputing》,被SCI收录SCI.20111[4]CostversusValueTheroleoftheConsultingStructuralEngineer. (missing).《Structuralengineer》,被EI收录EI.20122[5]Bigdataarcheologyandtheconsultingengineer.WILLIAMJ.KOSIK《Consultingspecifyingengineer》,被EI收录EI.20135[6]'WhyIwanttobeaconsultingengineer'JessicaFriesenwinsEngineering StudentYouTubeContest!.{Missing}.《Canadianconsultingengineer》,被EI收录EI.20107[7]Becomingasolepractitionerconsultingstructuralengineer. (missing).《Structuralengineer》,被EI收录EI.20117[8]WelcomebacktoCFEMedia,ConsultingSpecifyingEngineer,ControlEngi neering,PlantEngineering.{Missing}.《Consultingspecifyingengineer》,被EI收录EI.20105[9]ConsultingengineerfromNewcastleatthehelm.DietrichGeorg《EngineersAustralia》,被EI收录EI.201011[10]ConsultingengineernamedExporteroftheYear.(missing).《EngineersAustralia》,被EI收录EI.20121SPEC.四、咨询工程师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FIDIC国际咨询工程师"认证对构建"工程管理师"认证体系的启示. 高士程.王守清,2007首届工程管理论坛[2]咨询工程师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实践.焦明.于泉泉.王立君,2006山东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山东土木工程学会工程设计及电算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3]工程管理责任制约机制研究.黄东兵.张雯,2008第二届中国工程管理论坛[4]工程管理责任制约机制研究.黄东兵.张雯,2008第二届中国工程管理论坛[5]伙伴合作模式工程合同的进化:新工程合同香港特区政府新工程合同试验的经验.刘正光,20122012中国工程管理论坛[6]巴贡水电站放水孔的布置与泄洪消能研究.卞全.刘少斌,2013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2013年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7]建设工程管理领域执业资格合并研究.台双良.李青灿,20132013中国工程管理论坛[8]建设工程管理领域执业资格考试模块化研究.台双良.彭薇,20122012中国工程管理论坛[9]浅谈EPC合同下承包商的风险规避.罗瑶,2011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10]用于污水管道无管沟施工的现代化陶管和接口.左耀龄,2006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城镇供水协会全国排水委员会2006年年会。
建筑工程防水技术论文(精选3篇)

建筑工程防水技术论文建筑工程防水技术论文(精选3篇)现如今,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建筑工程防水技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建筑工程防水技术论文1摘要:本文主要阐述防水材料概述,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防水施工的重点项目以及质量检查等问题。
关键词:建筑;防水;施工;质量随着我国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人们非常重视居住环境的防水情况,在建筑工程中,防水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内容,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使用的条件和卫生条件,防水工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居住、生活质量等方面。
我国建筑材料的不断发展,很多新型的建筑防水材料及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朝着单层、冷施工的方向快速发展。
因此,研究建筑工程的防水技术,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意义重大。
1概述在建筑工程中,防水材料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决定建筑物与构建物防止雨水侵入和地下水等水分渗透的主要屏障,防水材料的好坏对防水工程的影响很大,必须高度重视,从防水的材料来研究防水的问题。
1.1刚性防水材料:防水混凝土既有结构层,又有防水层的功效。
防水原理是因为结构构件混凝土本身具有密实度,再有一些构造措施达到结构自防水的目的。
这类材料的施工准备具体。
1.1.1作业条件。
在完成钢筋以及模版的检查后,开始预检的验收工作,应在检查、预检中应该检查穿墙螺栓和设备管道以及施工缝等部位的质量工作,预埋件因在防水混凝土结构中,应该检查是否已完成防水处理,要提前编制施工方案并且要试验确定后,方案才能通过。
1.1.2材料要求。
①水泥:应用不低于32.5级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以用矿渣硅酸盐水泥;②砂子:应该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③石子:应该用卵石,最大粒径为5~40mm,含泥量不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太大;④掺和料:其掺量应该由实验确定,等级符合规范要求。
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3篇)

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3篇)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3篇)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一)以下情况需要加注释:直接引用文献原文。
引用文献的大意。
引用文献的观点、数据。
每页注释序号均从1开始,不与前文的注释连续编号。
著录格式、网络文献著录格式。
以下分别介绍。
著作著录格式著作包括一般著作及以著作形式出版的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等,其著录格式为:[序号] 著者姓名. 书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 [1] 彭坤明.知识经济时代与教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85~99. l 如参考全书,则不标明页码。
例: [1] 刘兹恒.信息媒体及其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l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格式为:[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 原文献题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例:[1] 钟文发. 非线性规划在可燃烧物配置中的应用. 赵玮.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85~89.期刊论文著录格式期刊论文著录格式为:例: [1] 漆身起,程春焱.购书经费短缺原因及其对策.中国图书馆学报,1991,17(1):20-21.l 如引用页码只有一页,格式为:例: [1] 李景贤.购书经费短缺原析.中国图书馆学报,1991,17(1):20.l 如期刊只分期,不分卷,则只标明期数。
例: [1] 刘福贵.电子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定位.图书馆,1999,(3):25~26.报纸论文著录格式报纸论文著录格式为:例: [1]金善宝.情报信息是建设现代文明的一大支柱.光明日报,1993 02(3) .如果月或日到达两位数,则前面不加 ,直接标明月或日数。
网络文献著录格式[1] Mark W. McElroy. Double-Loop Knowledge Management[2] Mark W. McElroy. Second-Generation KM工程造价论文参考文献(二)姓名:学号:工程领域:软件工程综述题目: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技术研究与实现导师意见:校内导师:企业方导师:注:1、文献综述加页附后,整齐装订。
制浆造纸工程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制浆造纸工程论文参考文献一、制浆造纸工程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南京林业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学科迎来50周年华诞.《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1期.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2].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立项.《造纸信息》.2011年12期.[3].制浆造纸工程三维设计软件——CadMatic.《中华纸业》.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2年18期.徐超.赵芳.[4].南京林业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学科迎来50周年华诞.《中华纸业》.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1期.南京林业大学.[5].南京林业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学科庆祝50周年华诞.《造纸信息》.2014年1期.江苏省造纸学会.[6].北京林业大学制浆造纸工程专业.《中华纸业》.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9年22期.[7].制浆造纸工程设计管理精细化.《中华纸业》.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17期.汪骏.梁斌.杨能生.单晓飞.[8].轻化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新西部(中旬刊)》.2014年9期.汤伟.董继先.王博.王樨.[9].建国六十周年发展回顾·高校巡礼制浆造纸工程学科.《中华纸业》.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9年20期.[10].从古老发明到现代科技——华南理工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造纸"大业".《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1期.周涛.孟欣.二、制浆造纸工程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不同种类构皮生物法制浆及提高构皮生物浆白度的研究.被引次数:1 作者:王海霞.制浆造纸工程大连轻工业学院大连工业大学2007(学位年度)[2]钙塑材料丝印原色油墨配方设计的研究.作者:简川霞.制浆造纸工程武汉大学2005(学位年度)[3].制浆造纸终端混合废水深度氧化处理及回用技术研究.作者:常芳.制浆造纸工程天津科技大学2013(学位年度)[4].玉米秸秆废弃物在制浆造纸领域中的应用.被引次数:8作者:陈洪雷.制浆造纸工程山东轻工业学院2008(学位年度)[5].制浆造纸废水生物处理过程建模与控制.被引次数:5作者:康家玉.制浆造纸工程陕西科技大学2011(学位年度)[6].纳米纤维素晶体的制备及其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被引次数:2作者:吴开丽.制浆造纸工程山东轻工业学院2010(学位年度)[7].氢氧化镁铝对制浆造纸中树脂的控制.作者:李国栋.制浆造纸工程山东轻工业学院2010(学位年度)[8].制浆造纸中段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被引次数:6作者:刘洋.制浆造纸工程山东轻工业学院2009(学位年度)[9].预抽提对甘蔗渣制浆造纸的影响研究.作者:刘世锋.制浆造纸工程广西大学2009(学位年度)[10].沙柳制浆造纸性能的研究.被引次数:4作者:周宝.制浆造纸工程山东轻工业学院2010(学位年度)三、制浆造纸工程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电化学与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制浆造纸综合废水的研究.李松礼.谢益民.蒋,2006山东造纸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2]纳米技术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沈清江.秦梦华,2008'2008(第十五届)全国造纸化学品开发应用技术研讨会[3]建设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我国造纸工业发展作贡献.卢谦和.黄干强,1993中国造纸学会机浆新闻纸专业委员会1993年学术年会[4]混合办公废纸碎浆过程中DCS的GC分析.张春辉.秦梦华.詹怀宇.徐春林,20062006中国造纸化学品发展论坛[5]羧甲基化取代度和干燥温度对二次纤维角质化的影响.马邕文.吕惠琳.王艳.万金泉,2011广东省造纸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6]原生质体融合构建高效降解有机氯化物工程菌的研究.陈洪雷.陈元彩.詹怀宇.付时雨,2011广东省造纸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7]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造纸产业节能减排研究初探.张世杰.何北海.赵丽红,2010中国造纸学会新闻纸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广东省造纸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8]纳米纤维素晶体等多功能材料及应用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郭帅.龙柱,20132013江苏省造纸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9]纳米微晶纤维素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营建军.高畅.卢潇冰.张勇,2015“传化杯”第十届全国染整前处理学术研讨会[10]改善静电复印纸防潮性能的研究.瞿冰.袁世炬.何北海.钱丽颖,2013广东省造纸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
工程论文参考文献参考(3篇)

工程论文参考文献参考(3篇)工程论文参考文献参考(一)[1]王仁祥. 电力新技术概论[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2]戈东方.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第1册,电气一次部分[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89.[3]丁毓山、雷振山. 中小型变电所使用设计手册[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4]姚志松、姚磊. 中小型变压器实用手册[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5]祝淑萍. 工业企业电力网际变电设备[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43-54.[6]刘百昆. 实用电工技术问卷[J]. 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7]傅知兰主编. 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选择与实用计算[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8]李金伴、陆一心. 电气材料手册[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9]清华大学高压教研组. 高压断路器[M].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8.[10]华东电气. SF6金属封闭组合电器[M]. 北京:华东电气股份有限公,1997.[11]熊信银. 发电厂电气部分[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12]刘学军. 继电保护原理[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3]谷水清主编.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4]马福. 雷击变电所地电位干扰及防护措施研究[M]. 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9.[15]李骏年.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2 26-35.[16]吴华. 浅谈总降压变电所的防雷[J]. 科技风,2009年,第15期.[17]解广润. 电力系统过电压[M].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18]韩笑. 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继电保护分册[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刘介才. 工厂供电设计指导[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2-36.[20]刘天琪、邱晓燕. 电力系统分析理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1]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 工厂供电[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2]刘介才. 工厂供电[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23]李宗纲. 工厂供电设计[M]. 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4]GB 50059-1992.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S][25]卓乐友.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第2册,电气二次部分[M].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26]陈跃. 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电力系统分册[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27]王士政. 电力工程类专题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指导教程[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28]王超、严敏、王凡、唐培康、胡月丹、徐桥安. 降压变电所电气设计[J].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J],2010年,第1期.[29]范锡普. 发电厂电气部分[M].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30]Marvin Gerth. Transformers for the Electrician[M]. Cengage Learning,2010.[31]Stanley H.Horowitz、Arun G.Phadke. Power System Relaying[M].WileyBlackwell,2008.[32]Robert L Smith 、Stephen L.Herman Electrical Wiring Industrial[M].Delmar Cengage Learning,2011.工程论文参考文献参考(二)[1]吴在军,胡敏强.基于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研究[J].电网技术,2003,27(10):61-65[2]张沛超,高翔.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J].电网技术,2006,30(24):73-77[3]高翔,张沛超.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特征和关键技术[J].电网技术,2006,30(23):67-71[4]吴国威.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5]陈轶玮.数字化变电站实用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6]马辉数字化变电站技术丛书)))设计分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7]高翔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8]吴少华220kV变电站数字化改造工程[J].广东电力,2010,23(6):38-42.[9]郭永基.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0]王钢,丁茂生,李晓华等.数字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7):47-52.[11]钟连宏,梁异先.智能变电站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12]徐天奇.基于IEC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信息系统构建及可靠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13]朱子坤.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J].西北水电.2005,3:46-48工程论文参考文献参考(三)[1] 刘甫迎.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 黄耀申,张志文,姜海舰等.模具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实现(软件工程论文)[J].物流科技,2010,(9):15-17.[3] 成先海.数据库基础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4] Joel Murach.2.web programming withc#2005[M].Mumbai:MikeMurach&Associates Inc,2006.[5] 曹伟.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粮食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构建[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0,17(3):100-103.[6] Abraham Silberschatz.Database System[M].Singapore:Mcgr#from 工程论文参考文献参考(3篇)来自 end#aw.Hill internationalLtd,2006.[7] 杨林,盛业华,王靖,罗涛.基于UML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4):122-126.[8] Roger S-Pressman.Software Engineering[M].New Delhi:Tata McGraw-Hill PublishingCompany Ltd,2006.[9] 张艳.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信息系统与管理课程的重构[J].辽宁高职学报,2010, 12(2):45-47.[10] Herbert Schildt.The complete reference Java 2[M].New Delhi:Tata McGraw-HillPublishing Company Ltd,2006.[11] 邹建峰.C#企业级开发案例精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2] 顾正兰.高校图书采购决策系统分析与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09,(12):110-116.[13] 李炜.建立高效配送体系实现供应链优化[J].石油商技,2002,20(4):20-22.[14] 胡业江,张全伙.基于的WEB数据库的分页显示[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4,(1):30-31.[15] 李德奇.程序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6] 李剑.路剑.利用物流信息技术再造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J].商场现代化, 2006,2(5):34-38.[17] 宋卫.企业资源计划(ERP)原理与实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8] Rockford Lhotka.C#企业应用开发艺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9] 李小娜,董绍华.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21):140-143.[20] 王光辉,王云涛.自动识别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科技,2005,28(1):15-17.[21] H.M.Deitel.C++How To Program[M].Delhi:Pearson Education Pte Ltd,2006.[22] 蔡增玉,甘勇,金保华等.基于RFID的物流管理系统设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6):113-116.[23] David Hunter.Beginning XML[M].Delhi:Wiley Pubilshing Inc,2006.[24] Heinz Weihrich.MANAGEMENT[M].New Delhi:Tata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Ltd,2006.[25] 王珊.数据组织与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26] 刘爽,薛林燕,王虹.基于RFID技术的供应链及现代物流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3):333-336.[27] 吴清一.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28] 李炜.建立高效配送体系实现供应链优化[J].石油商技,2002,20(4):20-23.[29] 高更君,黄卫.现代物流中心的货物配送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2001,31(6):31-36.[30] 刘普合.电子商务与物流技术创新[J].商场现代化,1999,(12):61-64.[31] 许捍卫,俞小怡.物流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计算机系统应用,1999,(12):78-81.[32] 谢建.制造业MRPⅡ系统物流控制的整合设计[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1999,18(02):115-117.[33] 孙丽芳,欧阳文霞.物流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34] 李爱平,陈剑峰.分散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基于internet的知识供应链[J].同济大学学报,1999,27(06):69-71.[36] 马晓斌,叶华平.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资源规划[J].物流科技,2007,(12):33-35.[37]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8] 耿建勇,鲁士文.微软.NET框架下提取在线Web数据的方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4,(4):64-65.[39] 黄沙.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13(2):101-102.[40] 陈冠军.精通 2.0典型模块设计与实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41] Abraham Silberschatz.Database system Concepts(FourthEdition)[M].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2003.[42] 王凌峰.将电子商务注入零售业物流信息化[J].电子商务,2009,12(09):66-67.[43] 孟凡强.CRM行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4] 韩家炜.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5] 曾凡奇.基于Internet的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46] 孟薇.数据挖掘技术在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12):12-18.[47] 崔巍.数据库系统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8] 隋英琴.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J].科技创业,2008,14(03):123-125.[49] 曹丽娟,杨路明.物流管理与市场营销的相互作用分析[J].中外物流,2006,15(02):98-99.[50] 张智敏.物流信息技术在案卷流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3):56-5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论文参考文献参考(3篇)工程论文参考文献参考(一)[1]王仁祥. 电力新技术概论[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2]戈东方.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第1册,电气一次部分[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89.[3]丁毓山、雷振山. 中小型变电所使用设计手册[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4]姚志松、姚磊. 中小型变压器实用手册[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5]祝淑萍. 工业企业电力网际变电设备[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43-54.[6]刘百昆. 实用电工技术问卷[J]. 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2.[7]傅知兰主编. 电力系统电气设备选择与实用计算[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8]李金伴、陆一心. 电气材料手册[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9]清华大学高压教研组. 高压断路器[M].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78.[10]华东电气. SF6金属封闭组合电器[M]. 北京:华东电气股份有限公,1997.[11]熊信银. 发电厂电气部分[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12]刘学军. 继电保护原理[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13]谷水清主编.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4]马福. 雷击变电所地电位干扰及防护措施研究[M]. 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9.[15]李骏年.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2 26-35.[16]吴华. 浅谈总降压变电所的防雷[J]. 科技风,2009年,第15期.[17]解广润. 电力系统过电压[M].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18]韩笑. 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继电保护分册[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刘介才. 工厂供电设计指导[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2-36.[20]刘天琪、邱晓燕. 电力系统分析理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1]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 工厂供电[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2]刘介才. 工厂供电[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23]李宗纲. 工厂供电设计[M]. 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4]GB 50059-1992.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S][25]卓乐友.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第2册,电气二次部分[M].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26]陈跃. 电气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电力系统分册[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27]王士政. 电力工程类专题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指导教程[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28]王超、严敏、王凡、唐培康、胡月丹、徐桥安. 降压变电所电气设计[J].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J],2010年,第1期.[29]范锡普. 发电厂电气部分[M]. 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30]Marvin Gerth. Transformers for the Electrician[M]. Cengage Learning,2010.[31]Stanley H.Horowitz、Arun G.Phadke. Power System Relaying[M].WileyBlackwell,2008.[32]Robert L Smith 、Stephen L.Herman Electrical Wiring Industrial[M].Delmar Cengage Learning,2011.工程论文参考文献参考(二)[1]吴在军,胡敏强.基于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研究[J].电网技术,2003,27(10):61-65[2]张沛超,高翔.数字化变电站系统结构[J].电网技术,2006,30(24):73-77[3]高翔,张沛超.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特征和关键技术[J].电网技术,2006,30(23):67-71[4]吴国威.基于IEC61850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5]陈轶玮.数字化变电站实用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6]马辉数字化变电站技术丛书)))设计分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7]高翔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8]吴少华220kV变电站数字化改造工程[J].广东电力,2010,23(6):38-42.[9]郭永基.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0]王钢,丁茂生,李晓华等.数字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7):47-52.[11]钟连宏,梁异先.智能变电站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12]徐天奇.基于IEC61850的数字化变电站信息系统构建及可靠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13]朱子坤.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J].西北水电.2005,3:46-48工程论文参考文献参考(三)[1] 刘甫迎.C#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 黄耀申,张志文,姜海舰等.模具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实现(软件工程论文)[J].物流科技,2010,(9):15-17.[3] 成先海.数据库基础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4] Joel Murach.2.web programming withc#2005[M].Mumbai:MikeMurach&Associates Inc,2006.[5] 曹伟.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粮食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构建[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0,17(3):100-103.[6] Abraham Silberschatz.Database System[M].Singapore:Mcgr#from 工程论文参考文献参考(3篇)来自 end#aw.Hill internationalLtd,2006.[7] 杨林,盛业华,王靖,罗涛.基于UML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4):122-126.[8] Roger S-Pressman.Software Engineering[M].New Delhi:Tata McGraw-Hill PublishingCompany Ltd,2006.[9] 张艳.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信息系统与管理课程的重构[J].辽宁高职学报,2010, 12(2):45-47.[10] Herbert Schildt.The complete reference Java 2[M].New Delhi:Tata McGraw-HillPublishing Company Ltd,2006.[11] 邹建峰.C#企业级开发案例精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2] 顾正兰.高校图书采购决策系统分析与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09,(12):110-116.[13] 李炜.建立高效配送体系实现供应链优化[J].石油商技,2002,20(4):20-22.[14] 胡业江,张全伙.基于的WEB数据库的分页显示[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4,(1):30-31.[15] 李德奇.程序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6] 李剑.路剑.利用物流信息技术再造我国鲜活农产品物流系统[J].商场现代化, 2006,2(5):34-38.[17] 宋卫.企业资源计划(ERP)原理与实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8] Rockford Lhotka.C#企业应用开发艺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9] 李小娜,董绍华.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21):140-143.[20] 王光辉,王云涛.自动识别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科技,2005,28(1):15-17.[21] H.M.Deitel.C++How To Program[M].Delhi:Pearson Education Pte Ltd,2006.[22] 蔡增玉,甘勇,金保华等.基于RFID的物流管理系统设计[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6):113-116.[23] David Hunter.Beginning XML[M].Delhi:Wiley Pubilshing Inc,2006.[24] Heinz Weihrich.MANAGEMENT[M].New Delhi:Tata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Ltd,2006.[25] 王珊.数据组织与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26] 刘爽,薛林燕,王虹.基于RFID技术的供应链及现代物流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3):333-336.[27] 吴清一.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28] 李炜.建立高效配送体系实现供应链优化[J].石油商技,2002,20(4):20-23.[29] 高更君,黄卫.现代物流中心的货物配送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2001,31(6):31-36.[30] 刘普合.电子商务与物流技术创新[J].商场现代化,1999,(12):61-64.[31] 许捍卫,俞小怡.物流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计算机系统应用,1999,(12):78-81.[32] 谢建.制造业MRPⅡ系统物流控制的整合设计[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1999,18(02):115-117.[33] 孙丽芳,欧阳文霞.物流信息技术与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34] 李爱平,陈剑峰.分散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基于internet的知识供应链[J].同济大学学报,1999,27(06):69-71.[36] 马晓斌,叶华平.物流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资源规划[J].物流科技,2007,(12):33-35.[37]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8] 耿建勇,鲁士文.微软.NET框架下提取在线Web数据的方法[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4,(4):64-65.[39] 黄沙.企业物流成本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1,13(2):101-102.[40] 陈冠军.精通 2.0典型模块设计与实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41] Abraham Silberschatz.Database system Concepts(FourthEdition)[M].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2003.[42] 王凌峰.将电子商务注入零售业物流信息化[J].电子商务,2009,12(09):66-67.[43] 孟凡强.CRM行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44] 韩家炜.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5] 曾凡奇.基于Internet的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46] 孟薇.数据挖掘技术在教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12):12-18.[47] 崔巍.数据库系统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8] 隋英琴.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J].科技创业,2008,14(03):123-125.[49] 曹丽娟,杨路明.物流管理与市场营销的相互作用分析[J].中外物流,2006,15(02):98-99.[50] 张智敏.物流信息技术在案卷流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3):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