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
大学生压力的特点集中性长期性

大学生压力的特点集中性长期性
大学生的压力特点有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情感困惑和危机。
大部分大学生都曾感到过学习的压力,但如学不会释放压力,精神就会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的出现。
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
体验过程。
压力可分物理与心理两个领域的定义。
物理定义具有客观属性,是指垂直作用于流体或固体界面单位面积上的力;而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即心理压力。
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中,一般把人的心理现象分为三大范畴,即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是介于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之间的中间状态,是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种心理背景。
事实上,心理压力既不可能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也不可能是个性心理,而只能是一种心理状态。
只不过心理压力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个体对压力事件反映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心理状态。
学生学业压力分析

学生学业压力分析学生学业压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承受的各种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竞争的加剧,学生学业压力日益突出,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学业负荷、家庭压力以及社会竞争等方面进行学生学业压力的分析。
1. 学业负荷学业负荷是学生学业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
教育制度的改革和高考制度的严峻性,使得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重。
他们需要背诵大量的知识点,完成大量的作业和考试,而这些要求常常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
学业负荷过重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虑、压力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积极性。
2. 家庭压力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业压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庭对学生的期望值、教育方式、亲子关系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业产生巨大的压力。
在一些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着非常高的期望,对学习成绩要求过高。
这种家庭环境下,学生不仅要承受来自学校的学习压力,还要承受来自家庭的巨大压力,导致他们的学业压力倍增。
3. 社会竞争社会竞争也是学生学业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学生为了在将来有更好的发展和就业机会,不得不在学业上付出更多的努力。
他们需要面对来自同学之间的竞争,需要参加各种培训班和补习班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这种竞争的压力使得学生感到极大的焦虑和压迫。
综上所述,学生学业压力主要来自学业负荷的过重、家庭压力和社会竞争。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教育改革教育部门应该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
可以通过精简教学内容,减少作业量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自主学习和充实自己的兴趣爱好。
2. 家庭教育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业态度和价值观,不要过分追求成绩的好坏,注重培养孩子的个人发展和兴趣爱好。
同时,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减少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度压力。
3.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大学生生活压力

大学生生活压力
作为大学生,生活压力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是来自学业上的压力,还是来自社交、家庭和个人发展方面的压力,都会给我们带来挑战。
但是,如何应对这些压力,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学业上的压力是大学生最常面对的挑战之一。
随着学习的深入,课业的
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加上期末考试、论文、实习等各种任务,很容易让我们感到焦虑和压力。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前预习,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等方式来应对。
同时,也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因为学习而忽视了身体健康。
除了学业上的压力,社交、家庭和个人发展方面的压力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挑战。
在大学里,我们需要适应新的社交环境,结交新朋友,建立人际关系。
同时,家庭的期望和个人的成长规划也会给我们带来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学会沟通和表达自己的需求,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理解。
同时,也要学会接纳自己,不要过分苛求完美,给自己一些放松和调整的时间。
总的来说,大学生活压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应对和解决,来减轻压力,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实现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希望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在面对生活压力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挑战,不断成长和进步。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一)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一)引言概述:在大学生这一特殊阶段,他们正在经历从青少年向成年人转变的过程,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业、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多种压力,因此大学生的情绪特点也与其它年龄段的人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阐述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正文内容:1. 高度紧张与焦虑- 学业压力:大学生面临着课业负担加重、考试压力增大等因素,导致他们常常处于高度紧张与焦虑的状态。
- 就业压力:大学生普遍面临着就业竞争激烈的现实,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感到焦虑和压力。
2. 情绪波动较大- 生活压力:大学生需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面对个人经济、住宿、饮食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压力会引起他们情绪的波动。
- 人际关系:大学生身处于一个新的社交环境中,需要适应与不同背景、性格的人相处,这可能给他们带来情绪上的起伏。
3. 孤独感与适应问题- 与家庭分离:大学生离开了家庭,身处于陌生的环境中,他们常常会感到孤独和失落。
- 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大学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比如自习、小组合作等,这样的变化可能引起不适应,产生情绪上的困扰。
4. 心态不稳定- 自我认同问题:大学期间,大学生正处于个性和身份认同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因此他们的心态可能不稳定,对自己的定位产生困惑。
- 情绪受他人评价影响:大学生对他人的评价敏感,过度依赖他人的意见和看法,容易受到外界态度的影响,情绪容易受损。
5. 情感压抑与退缩- 情感表达困难:大学生在情感表达方面可能存在困难,因为他们处于规模较大、竞争较为激烈的环境中,不愿表露自己的弱点,导致情感压抑。
- 处于舒适区内:大学生面对新的挑战时,常常选择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内,退缩于安稳的生活中,这也导致情绪的压抑。
总结:大学生的情绪特点在多个方面表现出独特性,包括高度紧张与焦虑、情绪波动较大、孤独感与适应问题、心态不稳定以及情感压抑与退缩。
了解和关注大学生的情绪特点,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健康。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对策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所面临的环境和压力也在不断变化。
新时代下的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与以往有所不同,需要我们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一、心理发展特点1. 个性化和多样性新时代下的大学生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
他们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个性和价值观。
他们更加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空间去展现自己。
2. 压力大且多元化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来源多样化,既有学业压力,也有社会适应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
这些多样化的压力使得大学生心理的负担更加沉重,同时也增加了心理困扰的可能性。
3. 情感问题突出新时代下的大学生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但同时也更容易受到情感问题的困扰。
由于社交网络的普及,他们更容易受到感情问题的影响,同时也更容易陷入虚拟世界的情感困扰中。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大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特点,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拥有更多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样一来,他们在面对各种困扰和挑战时能够更加从容和成熟地处理。
2.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可以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
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学校和社会应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使得大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中得到正面的影响和激励。
通过一系列的互动活动和课外社团,让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为他们的情感表达和个性展示提供更多的平台。
4.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时代下的大学生需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能够理性思考和积极应对。
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实践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能够在实际的问题解决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5. 关注家庭教育和社会支持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力不可忽视。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措施分析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及措施分析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这些原因可能来自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多个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根本上寻找对策,以有效缓解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原因分析1.学业压力学业压力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会更多的知识,完成更多的作业和实验,这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学业压力。
2.人际关系在大学校园中,大学生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相处,这包括老师、同学、室友等。
一些人际关系不和谐或者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学生会感到孤独和无助,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就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今天的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大学生担心自己的专业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这些担忧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4.自我认知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感到迷茫,不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这种自我认知不足也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5.社交网络社交网络的普及使得一些大学生沉迷于虚拟世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导致心理问题的加重。
二、解决措施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应该更加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课程等形式,增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培养他们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2.建立心理咨询中心高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释放压力,调整情绪。
学校可以举办一些人际关系沟通的培训班,帮助学生提高人际关系能力,增强与他人的交流与沟通能力,从而减少因人际关系问题所导致的心理问题。
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就业问题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就业指导讲座,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就业问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增强就业竞争力。
5.鼓励实践活动高校可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帮助学生扩展人际交往圈子,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从而缓解心理压力。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决方案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决方案大学生心理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大学生面临的压力和困惑增加,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常见类型,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一、自我焦虑自我焦虑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中的常见类型。
大学生们常常面临升学压力、未来就业困惑、人际关系困扰等问题,这些都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怀疑,从而引发焦虑情绪。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学生应该积极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与他人交流倾诉、参加心理咨询等也是缓解自我焦虑的有效途径。
二、人际关系问题大学生进入新的社交圈子后,很容易遇到人际关系问题。
比如,他们可能感到与室友相处不融洽,或是遇到了欺凌和排挤。
面对这些问题,大学生应该主动沟通和解决冲突,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此外,寻求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也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支持。
三、情感困扰情感困扰是大学生常遇到的心理问题之一。
他们可能会面临爱情纠葛、友情破裂等情感挫折,这些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情感困扰,大学生需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需求,并与他人保持良好的沟通。
此外,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参加社交活动,能够有助于缓解情感困扰,增强自信心。
四、学业压力学业压力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
学业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大等原因,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压力。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建立高效的学习方法,并与同学组队学习,相互帮助。
同时,合理安排自己的休息时间,进行适度的运动和放松,也是缓解学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五、情绪调节困难大学生常常面临情绪波动较大的情况,例如,情绪低落、易怒、焦躁等。
为了有效地调节情绪,大学生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健康方式,如进行运动、听音乐、与朋友聊天等。
此外,规律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以及良好的心理调节机制,也有助于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总结起来,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常见类型包括自我焦虑、人际关系问题、情感困扰、学业压力和情绪调节困难。
学生们的学习压力

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学生们的学习压力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当今社会,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教育的普及,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也逐渐增大。
他们需要在学业、社交、兴趣和家庭之间取得平衡,这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首先,学生们的学业压力是最为突出的。
随着学习任务的增多和难度的提高,学生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作业、复习考试。
他们需要应对各种科目的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保持良好的成绩。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常常感到焦虑和紧张,担心自己无法达到家长和老师的期望,甚至产生自卑和挫败感。
其次,社交压力也是学生们面临的挑战之一。
在学校里,学生们需要和同学相处,建立友谊和互信。
他们需要适应集体生活的规则和制度,学会与他人协作和沟通。
有时候,学生们可能会遇到排斥、欺凌等问题,这会给他们带来困扰和痛苦。
此外,兴趣和家庭压力也会对学生们造成负面影响。
在学业繁重的同时,学生们可能无法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享受生活的乐趣。
而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未来的期望和要求也会增加学生们的负担,让他们感到压力重重。
在面对学生们的学习压力时,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教育部门应该减轻学生们的课业负担,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
学校和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
家长应该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子女,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
总之,学生们的学习压力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字数超过5000字,已达到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李 虹① 梅锦荣(香港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行政学系)摘 要 本研究有两个主要目的:第一,探讨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第二,分析大学校园压力的特点。
研究分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研究一)采用开放式问卷方法探讨大学校园的主要压力源。
第二个步骤(研究二)通过对开放式问卷的结果进行因素分析,确定压力类型。
第三个步骤(研究三)采用量表测试方法分析大学校园压力的特点。
主要测量工具为《大学生压力量表》。
被试取自北京市两所高校的一至三年级大学生,共1295人。
结果显示:大学校园压力的主要类型为:学习烦扰,个人烦扰和消极生活事件。
大学校园压力的主要特点是:日常烦扰所产生的压力为主要压力,而突发性消极事件并非大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大学生 压力 学习烦扰 个人烦扰 消极生活事件1 引言我们回顾了1985年至2000年的西方文献后发现,这15年当中,西方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没有明显变化。
Murphy和Archer(1996)[1]认为这种稳定性主要因为在这15年间,西方高等教育体制没有明显改变,因此,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类型也大体相同。
西方文献所报告的校园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习,社会和情绪方面[2],或来自于学习和个人方面[3]。
主要的学习压力源有:考试,竞争,时间,教师,课堂环境和就业等;主要的个人压力源有:亲密关系,父母关系,经济问题,人际关系,居住条件,外表等。
西方文献中也有一些关于大学生所遇到的突发性消极事件的研究。
突发性消极事件一般被分为两类:可控消极事件和不可控消极事件。
这些文献指出,大学生所遇到的大部分事件为可控事件,不可控事件较少。
他们所报告的不可控事件主要有:父母亡故,父母分居或离异,生病,严重经济困难等[4]。
一项外国人做的对中国大学生的压力研究指出[5]:中国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为日常烦扰。
主要的日常烦扰有:经济问题,学习问题,与同学,教师间的人际关系问题,情绪问题,性困扰以及自我认同感,自尊等方面的问题。
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有关对中国大学校园消极事件的压力研究报告。
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以往的大学校园压力研究中存在几个比较明确的问题。
第一,校园压力和校外压力混淆。
我们发现,一些有关大学生压力源的报告中既包括校园压力源,也包括校园以外的压力源(如:父母不和)。
因此,这些报告中所反映的压力其实并非仅仅是大学生的压力,而是所有青少年都可能会面对的压力。
这类研究的结果可能会导致以一般代特殊,不能突出反映大学校园的特有压力。
第二,日常烦扰和消极生活事件相剥离。
我们发现,文献中所报告的大学生压力或者来自于日常烦忧或者来自于突发性消极事件,而不是两者共同。
因此,这些压力报告中所反映的大学生压力可能有失偏颇。
事实上,在学生当中,既有来自日常烦扰的压力,也有来自突发性消极事件的压力。
第三,压力和心理问题混淆。
我们发现一些有关大学生压力的研究中把自我认同感,自尊,情绪等问题看作压力源。
这种看法是极不妥当的。
因为,它们所反映的其实是心理健康问题,而非压力源。
第四,不可控压力和严重压力混淆。
我们的文献回顾也发现在许多西方研究中用不可控压力代表严重压力。
这种做法也是很不合适的。
事实上,许多压力虽然不可控,并非严重压力。
例如:“好友离开。
”“宠物死掉。
”第五,中国大学生压力的研究缺乏。
虽然我们发现文献中有个别关于中国大学生压力的研究,这研究其实并未真正触及中国大学生压力的实质或较深层的东西[5]。
根据上述五个方面的考虑,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中国大学生的压力做一项研究,至少实现两个目的。
第一,探讨中国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第二,分析中国大学校园压力的特点。
2 研究方法2.1 研究被试893心 理 科 学 2002年 第25卷 第4期 ①如有需要,可与李虹联系:lihg@hkusua.hku.hk,电话:852-2241-5521。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我们选定北京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适合样本。
我们进一步定义这个样本为北京高校一至三年级大学生。
因为四年级学生面临毕业,其压力与其它三个年级有所不同。
所以,我们没有选取四年级学生。
我们采用目的抽样法(Purpo2 sive sampling)选取了一所文科大学和一所理工科大学。
然后采取方便抽样法(Convenient sampling)对这三个年级的被试进行抽样。
研究一,二,三各包括153,354,和788名一至三年级在校大学生。
总被试人数为1295人。
2.2 测量工具研究一:纸,笔为开放式问卷用。
研究二:在研究一基础上形成的初步大学校园压力问卷。
研究三:在上述两个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大学生压力量表》[6]。
这个量表包括30个题目,由三个分量表构成,既可测量大学生的日常烦扰,也可测量大学生的消极生活事件。
其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非常满意或满意(Cronbachα=.8322.91), 6个月后对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满意(Cronbachα=.78),结构效度可靠。
此量表采用4点分数(0=没有压力,1=轻度压力,2=中度压力,3=严重压力)。
例题如下:没有压力轻度压力中度压力严重压力学习成绩总体不理想0123外形不佳0123 《大学生压力量表》的理论分数范围是0-90分,分数越高表明压力越大。
我们进一步采用理论中数45分来划分压力的高低,得分高于45被认为高压力,反之,为低压力。
学习烦扰分量表的理论分数范围是0-30分,理论中数:15;个人烦扰分量表的理论分数范围是0-48分,理论中数:24;消极生活事件分量表的理论分数范围是0-12,理论中数: 6。
2.3 研究步骤研究一的施测时间为2000年6月。
地点为两所大学的不同选修课课堂。
目的是探讨大学校园的主要压力源。
主要采用开放式问卷及焦点小组。
我们要求被试写出至少五种压力源。
指导语:“请写出学校环境中的至少五种压力源,它们发生在过去几个月,或你认为可能会发生在未来几个月。
请按照你脑中出现的压力顺序来写。
”学生写完以后,我们又组成几个焦点小组,请他们说出某些压力的原因以及为什么这样排列等。
在研究一的基础之上,同时形成了一个由主要压力源组成的初步大学校园压力问卷。
研究二的施测时间为2000年12月。
地点为两所大学的不同选修课课堂。
目的是通过对上述大学校园压力问卷进行因素分析,探讨大学校园的压力类型。
指导语:“我们设计这个问卷旨在了解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帮助大家提高压力应对能力,圆满完成学业,成功走向社会。
恳请大家认真填写。
”在研究一,二的基础之上,我们同时发展出了自己的《大学生压力量表》,为研究三之用。
研究三的施测时间为2001年3月。
地点为两所大学的不同选修课课堂。
目的是通过量表测试方法分析大学校园压力的特点。
我们要求被试回答《大学生压力量表》中的所有问题,目的在于对大学校园的压力特点进行分析。
指导语同研究二。
3 研究结果3.1 校园压力的类型根据开放式问卷的结果,我们识别出15种主要校园压力源。
它们是:学习,就业,人际关系,生活,恋爱关系,经济,社会,考试,家庭,生活及学习环境,未来,能力,个人(成长,外表,自信),健康和竞争。
再根据深度访谈结果,我们发现大学生所报告的压力源还涉及消极生活事件,例如:考试失败,当众被人指责等。
根据上述结果,我们编制了一个包括34个题目的大学生压力问卷。
然后,我们在354名被试的数据基础上利用正交旋转法对题目进行了因素分析。
因子的确定根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
最后,我们从30个题目中提取出三个因子,它们是:学习烦扰,个人烦扰和消极生活事件。
我们认为这三个因子代表大学校园压力的主要类型。
3.2 校园压力的特点表1所示结果是根据《大学生压力量表》所做出的对大学生压力的描述统计,我们将根据此结果对校园压力的特点进行分析。
993第4期 李虹等: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表1 大学生压力的描述统计压力量表题目数平均数标准差理论中值实际分数范围理论分数范围大学生压力3028.2511.81451-720-90学习烦扰1010.83 5.43150-300-30个人烦扰1614.30 6.29241-380-48消极生活事件4 3.14 2.6360-120-12 由表1可见,如果我们用理论中值45来划分压力的高低,大学生压力的平均数远远低于理论中值。
换句话说,大学生报告的大部分压力属于轻度压力而非重度压力。
同样,学习烦扰,个人烦扰和消极生活事件压力的平均数也都远远低于其理论中值。
说明,分别来自这三个压力源的压力也大都属于轻度而非重度,我们进一步检验了不同压力的人数百分比,结果如表2所示:表2 不同校园压力的人数百分比 (N=773)压力分数c%压力分数c%压力分数c%压力分数c%1.11819.93473.45095.13.31922.93575.55195.94.42025.93678.15296.55.62130.03779.75397.36 1.32233.13881.45497.57 1.72337.43983.45597.78 2.82441.04084.55698.29 3.82544.24186.45798.310 5.22647.24287.85898.4117.12751.64388.95998.6 128.02855.64490.66099.1 139.62958.64591.76199.4 1410.93062.24692.16399.6 1513.13166.04792.46599.7 1614.63269.14893.06799.9 1717.13371.04994.472100.0 根据表2的结果,只有8.3%的被试报告重度校园压力,另外91.7%的被试报告轻度校园压力。
表3所示结果是学习烦扰不同压力的人数百分比,表4和表5分别为个人烦扰和消极生活事件不同压力的人数百分比表3 不同学习烦扰压力的人数百分比 (N=785)压力分数c%压力分数c%压力分数c%压力分数c%0.8833.91686.42498.21 1.9943.71789.02598.92 3.41052.21891.12699.437.51160.61992.02799.5412.61265.62093.52899.6517.71372.42195.02999.9620.81478.52297.130100.0725.91581.82397.8 由表3可见,有18.2%的被试报告重度学习烦扰压力,另外81.8%的被试报告轻度学习烦扰压力。
表4 不同个人烦扰压力的人数百分比 (N 779)压力分数c%压力分数c%压力分数c%压力分数c%1.41027.21981.92896.82.91134.32084.12997.93 1.71241.32187.83098.24 3.01350.12290.13198.85 6.41455.72392.03299.4610.31562.92492.93499.5713.51669.22594.03599.6816.71773.72694.73699.9922.21877.82795.538100.0 004心 理 科 学 第25卷 由表4可见,只有7.1%的被试报告重度个人烦扰压力,另外92.9%的被试报告轻度个人烦扰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