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厂一次调频试验报告
调频实验报告

调频实验报告调频实验报告一、引言调频是一种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它通过改变载波频率来传输信息。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对调频技术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更好地理解其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调频系统,实现音频信号的调频传输。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将学习并掌握调频的基本原理、调频器件的使用方法以及调频系统的搭建过程。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器材和材料。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调频器件,它可以将音频信号转换为调频信号。
其次,我们需要一个调频发射器和一个调频接收器,用于发送和接收调频信号。
最后,我们需要一些音频设备,如麦克风和扬声器,用于产生和播放音频信号。
2. 搭建调频系统首先,将麦克风连接到调频器件的音频输入端口。
然后,将调频器件的输出端口连接到调频发射器的输入端口。
接下来,将调频发射器的输出端口连接到天线。
最后,将调频接收器的输入端口连接到天线,将调频接收器的输出端口连接到扬声器。
3. 进行调频传输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进行调频传输了。
首先,将音频信号输入到麦克风中。
通过调节调频器件的参数,如频率和幅度,我们可以将音频信号转换为调频信号。
然后,调频发射器将调频信号发送到空中。
调频接收器将接收到的调频信号还原为音频信号,并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
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搭建了一个调频系统,并实现了音频信号的调频传输。
调频信号的传输质量较好,音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失真或干扰。
我们还观察到,通过调节调频器件的参数,如频率和幅度,我们可以改变调频信号的特性,如音调和音量。
五、实验分析调频技术在无线通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提供更高的传输质量和更大的传输距离。
通过改变载波频率,调频技术可以避免信号受到干扰和衰减的影响,从而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实验中,我们还发现调频系统的搭建过程并不复杂。
只需要简单地连接各个器件,并调节参数,就可以实现音频信号的调频传输。
水电厂一次调频试验与分析

维普资讯
20 0 7年 第 5 期
广西电力
6 1
4 试验与分析
试验中调整负荷到额定值 的 5 %左右, 0 作为试
验中点 , 把给定的频率输出信号 . 设定为 5 z 厂 0 0H 接 入调速系统测频 回路 , 并将调速器切至“ 自动” 运行 方式。另外 , 为了保持一次调频时机组的稳定性和 机组的实际调频能力 以及设备 的安全 , 还需要对调 频负荷进行限幅 , 结合大化 电厂的实际情况 , 一次调 频的最大功率设定为额定功率 的 ±1%, ±1 . 0 即 14 MW。以大 化 电厂 1号 机 组 为 例 , 一 次 调 频 主要 其 试验 过程 及分 析 如下 :
摘要 : 文章介 绍了一次调频的基本原理及测试方法 , 并结合 大化水 电厂 1 号机组进行一次 调频性能测试 与分析 , 对机组的
一
次调频性能进行 了全面评价 , 提出了相关的运行 改进 意见。 关键词 : 一次调频 ; 调速系统 ; 调节参数 中图分类号 : TM7 1 2 文献标识 码 : 文章编 号 :6 1 3 0 2 0 )5 0 0 3 6 ・ B 1 7 —8 8 (07 0 —0 6 —0
调整 幅 度 的 9 % ; 网频率 变化 超 过机 组 一 次 调频 0 电 死 区时开 始 的 4 内 , 组 实 际 出力 与机 组 响应 目 5S 机
标偏差的平均值应在机组额定有功出力 的 ±5 %以
内。最后确定 了一组新参数以满足一次调频性能的 要求 , 它们是 : 。 %, t %, d , 。 b =4 b =5 T =3S T =0 同时在 电调柜上设定了可供 电厂运行人员修改的不
应在机组额 定有功 出力的 ±5 %以内 。 为 了测 试 大 化水 电厂 机 组 的一 次 调 频 能力 , 考
调频电子电路实验报告

调频电子电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调频电子电路,了解调频原理,并验证实际效果。
实验器材:- 信号发生器- 振荡器- 电容、电感、电阻等被测器件- 示波器- 万用表- 示范电路板- 连接线等实验原理:在无线通信中,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 FM)是一种常用的调制方式。
调频是通过改变载波频率的方式,将待传输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无线电波信号。
调频信号的频率围绕着一个中心频率进行扩展和收缩,根据不同的频率变化,可以实现不同信号的传输。
调频技术相对于调幅(AM)技术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因此在无线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调频电子电路是实现调频原理的具体电路实现。
在调频电子电路中,需要使用一些电子器件,如电感、电容、电阻等来实现频率的扩展和收缩。
通过选择合适的被测器件,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与其频率变化有关的调频信号。
该调频信号可以通过示波器等仪器进行观测和验证。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搭建调频电子电路。
2. 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调频电子电路的输入端。
3. 设置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和幅度,选择合适的模拟信号。
4. 使用示波器观察调频电子电路的输出信号,并进行波形分析。
5.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调频电子电路的输出变化。
6. 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察示波器上的波形图,我们可以看到调频电子电路输出的调频信号。
当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改变时,调频信号的频率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这说明调频电子电路成功地将模拟信号转换为调频信号,并实现了频率的扩展和收缩。
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我们可以验证调频原理的有效性。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地设计和实现了调频电子电路,并验证了其在频率变化方面的实际效果。
调频技术在无线通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实现高质量的信号传输。
本实验不仅提升了我们对调频原理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对调频电子电路设计与实现的实际操作能力。
一次调频试验报告

一次调频试验报告
本次调频试验旨在测试不同频率范围内调频信号的传输质量,测试包括信号的稳定性、干扰抑制、抗干扰能力等方面。
测试过程中使用了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首先,我们测试了低频范围内的调频信号传输质量,结果显示信号传输的稳定性较好,无明显的抖动和失真。
但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如强电磁干扰等),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接着,我们测试了高频范围内的调频信号传输质量,结果显示信号传输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存在一定程度的抖动和失真。
但是,相较于低频范围,高频范围内的调频信号表现出了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即使在强干扰环境下,信号质量仍能保持在较高水平。
最后,我们对不同频率范围内的调频信号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频率范围内的调频信号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频率范围进行信号传输。
总的来说,本次调频试验结果显示,调频信号的传输质量与频率范围密切相关,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以确保传输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 1 -。
300MW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功能试验

图1 一次调频负荷变化曲线修改3 试验方案总体分析基于一次调频在机组不同的运行方式下都可以投入的原则,设计了4种试验方案。
不同投入方式可以通过CRT上的按钮进行切换。
另外,一般情况下在DEH投入一次调频后,CCS不再投入一次调频,以避免功能上的重复导致负荷过调情况的发生。
但是,如果CCS侧不投入则存在明显的不足,即当DEH在一次调频作用下突然开大调门后,锅炉侧进行的是被动的扰动调整过程,虽然可以利用汽包炉的蓄热达到增减负荷的目的,但是负荷调整速度受到一定影响。
如果一次调频发生作用时,在CCS侧投入一次调频相当于为锅炉侧增加了一个主动调整信号,必然能提高机组的反应能力。
为此,设计了对CCS一次调频指令输出的速率,按F2(X)进行限制,总体方案如图2所示。
4种主要投入方式如下:(1)当CCS解列时,机组所有子控制系统处于自动,锅炉主控处于自动方式,DEH控制处于OA方式,DEH侧一次调频回路投入,功率回路不投入;(2)当CCS解列时,DEH控制处于OA方式,DEH侧一次调频回路投入,功率回路也投入;(3)当CCS投入时,机组所有子控制系统处于自动,DEH控制处于遥控方式,DEH侧一次调频回路解除,功率回路解除;(4)当CCS投入时,DEH控制处于遥控方式,DEH侧一次调频回路投入,功率回路解除。
在第4种方式中,DEH侧不能投入功率回路,否则会引起机组负荷的重复调节,从而产生波动。
机组正常投入CCS 时,AGC功能与一次调频叠加的负荷方向应该一致,故无须对其进行试验。
在实际投入一次调频功能过程中,观察到AGC与一次调频同时起作用时,未发生调节方向不一致的情况,这与理论分析相同。
对一次调频功能试验的参数进行了以下设定:(1)控制死区取±3 r/min,转速变化范围(±3~±10)r/min,转速不等率3%。
最大负荷限制3%。
该套参数在2001年6月20日的试验中采用。
(2)控制死区取±2 r/min,转速变化范围(±3~±9)r/min,转速不等率4%。
那兰电厂#1一次调频试验报告070717

1.试验概述根据《云南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运行管理规定(试行)》的要求以及机组并网安全性评价要求,于2007年7月5日进行了那兰电厂#1机组的一次调频试验。
1.1 机组概述那兰电厂#1机为混流式水轮机组,额定有功功率50MW,监控系统采用国电南瑞自动控制有限公司的EC2000系统,调速系统采用能达通用电气股份合作公司的WBDT微机步进式调速器。
1.2依据标准✧《云南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运行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云南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功能验收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DL/T 822-2002《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试验验收规程》✧DL/T 496-2001《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臵调整试验导则》✧GB 9652.2-1997《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臵试验验收规程》1.3主要试验仪器✧PW336A继电保护测试仪✧HIOKI8861多通道数字录波仪1.4主要试验结果经过试验验证,那兰电厂#1机组一次调频功能、调频性能指标均满足《管理规定》要求,具备直接投入条件;主要试验内容、试验结果和性能指标见下表:表1 #1机组一次调频试验及结果2. 一次调频试验过程详述2.1 试验准备根据试验前编制的《那兰电厂一次调频现场动态试验方案》,必须对监控系统和调速系统中的逻辑进行相应修改,才能满足试验方案的要求。
监控系统侧的修改主要包括:✧修改功率回路自动投入和自动切除的判断条件;✧修改AGC新指令的判定条件;✧修改给定功率跟踪实发功率的控制逻辑;✧修改AGC回路的自动投入和自动切除逻辑。
上述修改项目详情可参见《那兰电厂一次调频动态试验方案》。
调速系统侧的修改主要包括:✧修改原一次调频动作时不响应监控系统遥控指令的逻辑;✧修改负荷限制上下限;✧修改死区值、永态转差系数、电气开限、一次调频导叶开/关幅度、调频功率调节幅度;✧修改原孤网方式切换逻辑和频率设臵值。
静态检查并确认监控系统和调速系统中所有与一次调频功能有关的设计逻辑、功能设臵均按动态方案要求修改并进行程序下装后,开始进行试验。
调频与调相实验报告

调频与调相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调频与调相技术,了解它们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和原理。
实验原理调频是改变调制信号的频率,以便将信息信号传输到载波信号中。
调相是改变调制信号的相位,以便将信息信号传输到载波信号中。
调频与调相常用于通信系统中的调制和解调过程。
实验内容1. 调频实验首先,我们将一个正弦信号作为调制信号,用函数发生器产生一个正弦载波信号。
然后,将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相乘得到调频信号。
我们通过示波器观察调频信号与载波信号的波形。
2. 调相实验这次,我们使用一个正弦信号做为调制信号,同样使用函数发生器产生一个正弦载波信号。
然后,将调制信号分别与两个相位差相差90度的载波信号相乘得到两个调相信号。
我们通过示波器观察两个调相信号的波形,并进行对比分析。
实验步骤调频实验1. 准备实验仪器和器材。
- 准备一个函数发生器、一个示波器和所有所需的连接线。
确保仪器的工作状态良好。
2. 连接电路。
- 将函数发生器的输出与示波器的输入相连。
保持信号传输顺畅,确保连接正确。
3. 设定函数发生器和示波器参数。
- 在函数发生器上调整频率和幅度,分别设定合适的数值。
4. 开始实验。
- 打开示波器和函数发生器,观察调频信号和载波信号的波形变化。
5. 记录实验数据。
- 观察并记录不同频率和幅度下调频信号和载波信号的波形。
调相实验1. 准备实验仪器和器材。
- 准备一个函数发生器、一个示波器和所有所需的连接线。
确保仪器的工作状态良好。
2. 连接电路。
- 将函数发生器的输出与示波器的输入相连。
保持信号传输顺畅,确保连接正确。
3. 设定函数发生器和示波器参数。
- 在函数发生器上调整频率和幅度,分别设定合适的数值。
4. 开始实验。
- 打开示波器和函数发生器,观察两个调相信号的波形变化。
5. 记录实验数据。
- 观察并记录不同相位差下两个调相信号的波形。
实验结果通过调频实验,我们观察到调频信号的频率随着调制信号的改变而变化。
而通过调相实验,我们观察到两个调相信号的相位差决定信号的相位变化。
频率调制实验报告分析

一、实验背景频率调制(Frequency Modulation,简称FM)是一种常见的信号调制方式,通过改变载波的频率来传输信息。
与幅度调制相比,频率调制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音质好等优点。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频率调制实验电路,验证频率调制的基本原理,并分析其性能。
二、实验目的1. 熟悉频率调制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掌握频率调制实验电路的搭建和调试;3. 分析频率调制实验结果,了解其性能特点。
三、实验原理频率调制的基本原理是:将信息信号(基带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调制,使载波信号的频率随信息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实验中,我们采用变容二极管作为调制器,通过改变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值来控制载波的频率。
四、实验器材1. 变容二极管;2. 高频信号发生器;3. 低频信号发生器;4. 频率计;5. 示波器;6. 频率调制实验电路板;7. 连接线等。
五、实验步骤1. 搭建频率调制实验电路,包括变容二极管调制器、低频信号发生器、高频信号发生器等;2. 将低频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输入变容二极管调制器,改变电容值,观察载波信号的频率变化;3. 将调制后的信号输入高频信号发生器,观察调制信号的频率变化;4. 使用频率计测量调制信号的频率,分析其调制特性;5. 使用示波器观察调制信号的波形,分析其波形特性。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调制特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当改变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值时,载波信号的频率发生相应变化。
随着电容值的增大,载波频率降低;随着电容值的减小,载波频率升高。
这符合频率调制的基本原理。
2. 频率特性分析实验中,我们测量了调制信号的频率。
结果表明,调制信号的频率变化与输入的低频信号成线性关系,即调制信号的频率变化量与低频信号幅度成正比。
这说明频率调制具有较好的线性特性。
3. 波形特性分析实验中,我们使用示波器观察了调制信号的波形。
结果表明,调制信号的波形较为稳定,无明显失真。
这说明频率调制具有较好的波形特性。
4. 抗干扰能力分析与幅度调制相比,频率调制具有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厂一次调频试验报告————————————————————————————————作者:————————————————————————————————日期:ﻩ国电宝鸡第二发电厂2×660MW扩建工程五号机组一次调频试验调试报告批准:陈禄审核: 王飞编写:周松国西北电力建设调试施工研究所二零一一年三月报告名称:国电宝鸡第二发电厂2×660MW扩建工程五号机组一次调频试验调试报告出版日期:2011年03月保管年限:长期密级:一般调试负责人:周松国、王飞试验地点:国电宝鸡第二发电厂参加试验人员:周松国、王飞、冯茂、寇涛、何亮、蒋勇等参加试验单位:西北电力建设调试施工研究所、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调试所、西北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国电宝鸡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西北电力设计院、西北电力建设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等试验日期:2010年12月~2011年03月目录1.概述2.试验条件3.系统设计及试验方法4.试验时记录的主要参数5.试验步骤6.调试过程7.评价8.存在问题及建议1概述1.1 汽轮机系统简介国电宝鸡第二发电厂2×660MW扩建工程五号机组汽轮机是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生产的NJK660-24.3/566/566型660MW超临界中间再热三缸四排汽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
本汽轮机为新型的超临界、单轴、一次中间再热、三缸四排汽、海勒空冷凝汽式汽轮机。
本汽轮机的高中压部分采用合缸结构。
高压通流部分采用高效的顺流布置,并与中压通流部分的流向相反,低压通流部分采用双流反向布置。
额定功率660 MW(THA工况),最大功率691.251MW(VWO工况)。
机组有2个主汽门、4个高压调门、2个中压汽门、4个中压调门,机组运行时中压调门全开,高压调门参与负荷调整。
本机共设有7级回热抽汽,分别供3台高加、1台除氧器和3台低加使用,除氧器采用滑压运行,各级加热器疏水采用逐级自流。
机组高压转子有一个单列调节级和11个压力级;中压转子有8个压力级;低压转子有2×7个压力级。
机组的基本参数见表1。
表1 机组基本参数参数名称参数值参数名称参数值额定工况功率660MW最大工况功率691.251MW主蒸汽额定流量1955.226t/h主蒸汽最大流量2066.217t/h主蒸汽额定压力24.3MPa 主蒸汽额定温度566℃再热蒸汽额定压力4.119MPa 再热蒸汽额定温度566℃低压缸排汽压力(背压)11kPa 额定转速3000r/min最终给水温度278.3℃热耗率7951.4kJ/kW·h1.2 控制系统简介国电宝鸡第二发电厂2×660MW扩建工程DCS系统采用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的EDPF-NT+控制系统;硬件设备包括工程师站、操作员站、历史数据站、过程控制站、网络通讯设备等。
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DEH)是使用的是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的EDPF-NT+控制系统与DCS相同的软件和硬件,并纳入DCS系统,分别布置在DPU42/DPU43控制器。
其先进性在于分散的结构和基于微处理器的控制,这两大特点加上冗余使得系统在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可靠性。
100MB带宽的高速以太网的高速公路通讯使各个控制器之间相互隔离,又可以通过它来相互联系,可以说是整套系统的一个核心。
系统的主要构成包括:工程师站、操作员站、控制器等。
DEH数字电液调节系统主要性能指标如下:(1)转速控制精度达到(额定蒸汽参数下)空转转速,转速波动≤2.0 r/min;(2)控制系统不灵敏度≤0.067%;(3)可控转速上限为4000 r/min;(4)负荷控制精度≤±2.0MW(在额定蒸汽参数稳定的条件下);(5) 速度不等率测试时设定为5%;(6)控制周期:100ms;(7)相关参数当前设定值:a)转速控制回路(并网前):Pt = 15,Ti =5 s,Td = 0,Kd = 0;b)负荷控制回路:Pt=0.13, Ti=25 s,Td = 0,Kd = 0;c)调节级压力控制回路:Pt = 0.2,Ti = 20 s,Td = 0,Kd = 0。
DCS分散控制系统相关参数当前设定值:(1)锅炉主控:a)BF方式PID参数:Pt = 1.5, Ti =240 s,Td = 0,b)CCS方式PID参数: Pt = 1.2, Ti = 250 s,Td = 0, (2)汽机主控:a)TF方式PID参数:Pt = 0.5,Ti = 60 s,Td = 0;b)CCS方式PID参数:Pt = 0.3, Ti = 60 s,Td = 0;(3)控制周期:200ms;(4) 速度不等率可通过设定一次调频函数确定,测试时设定为5%。
2试验条件2.1电网频率稳定在规定要求的范围,试验期间不应有非试验性质大的负荷变动(如:大型设备投入、机组并网、解列等);2.2机组负荷在400MW-600MW范围内。
依照《西北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运行管理规定》要求,关于机组一次调频响应行为的测试应在机组80%的额定负荷进行,因此该项测试前将机组稳定运行在80%的额定负荷(即520MW)10min以上;2.3各模拟量控制系统投入自动运行,调节品质达到«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2.4协调控制系统的各种功能经过试验并且已投入运行;2.5机组在协调方式或者DEH在本机功率回路方式下运行;2.6模拟量负荷扰动试验已经完成。
3系统设计及试验方法根据要求,试验分两部分,首先检查DEH一次调频能力,将DEH转速不等率设为5%。
设定网频增到3150转/分时,功率回路参考值减少100%。
当网频减到2850转/分时,功率回路参考值增加100%,但功率回路参考值限制在-6%~6%之间,即±39.6MW。
转速死区为±2RPM(±0.034Hz),转速变动幅度为2989rpm~3011rpm之间。
在DEH一次调频投入的基础上再投入DCS一次调频回路,将DCS转速不等率设为5%,设定网频增到3150转/分时,功率回路参考值减少100%。
当网频减到2850转/分时,功率回路参考值增加100%,但功率回路参考值限制在-6%~6%之间,即±39.6MW。
转速死区为±2RPM(±0.034Hz),转速变动幅度为2989rpm~3011 rpm之间。
一次调频回路在负荷变化率限制之后,不受负荷变化率限制。
4试验时记录的主要参数实际负荷值、负荷参考值、转速差值、CCS负荷最终值、机前主蒸汽压力、调门开度。
5试验步骤5.1逐步投入以下各主要系统的自动调节回路:5.1.1主蒸汽压力调节系统5.1.2锅炉给水调节系统5.1.3主蒸汽温度调节系统5.1.4再热蒸汽温度调节系统5.1.5炉膛压力调节系统5.1.6送风及氧量校正调节系统5.2在各回路自动调节系统工作稳定后,投入协调控制系统(机炉协调方式)。
5.3当机组协调控制投入稳定后进行DEH侧一次调频试验。
5.3.1设定目标负荷500MW,并确认DCS侧一次调频回路未投入。
5.3.2 试验前机组负荷稳定在500MW,试验开始后先后强制机组转速在2988rpm~3012 rpm范围内变化。
观察各调阀及负荷响应情况并记录机组负荷及各参数变化数据。
5.4机组负荷稳定在500MW,待机组负荷及运行参数稳定后,同时投入DCS侧一次调频回路,先后强制机组转速在2988rpm~3012 rpm范围内变化。
观察各调阀及负荷响应情况并记录机组负荷及各参数变化数据。
6调试过程具体试验过程试验时间:2011年3月17日21:23:25至22:53:046.1 DEH单侧一次调频试验将DCS投入BF方式,机组负荷设定500MW;DEH侧投入功率回路且投入一次调频回路。
试验曲线如图1~图8所示。
将实际转速值依次模拟阶跃至3002 r/min、2998 r/min、2996 r/min、3004r/min、2992 r/min、3008 r/min、2989r/min和3011 r/min。
根据图1~图8得出表2~表7试验数据。
6.2 DCS和DEH双侧一次调频试验机组处负荷设定值500MW,负荷变化率设为10MW/min。
DCS处于协调方式、DEH 处于阀控方式,同时投入DCS侧一次调频回路及DEH侧一次调频回路。
试验曲线如图9~图16所示。
将实际转速值依次模拟阶跃至3002 r/min、2998 r/min、2996r/min、3004r/min、2992 r/min、3008 r/min、2989 r/min 和3011 r/min。
根据图9~图16得出表8~表13试验数据。
图1DEH功环投入方式下实际转速模拟至3002r/min曲线图2 DEH功环投入方式下实际转速模拟至2998r/min曲线图3 DEH功环投入方式下实际转速模拟至2996r/min曲线表2DEH功环方式转速给定值扰动2996 r/min时的一次调频性能名称扰动2996r/min 恢复为3000r/min扰动前3s15s 45s 恢复前3s15s45s功率(MW)500.0510.02.69 499.6—总阀位指令(%) 95.195.2 95.26 95.26 95.2694.87 94.87 —GV1阀位(%)27.64 28.35 28.4828.48 28.59 27.81 27.57—GV2阀位(%) 27.9228.60 28.71 28.7128.8228.10 27.86 —GV3阀位(%) 27.9228.6028.7128.7128.82 28.10 27.86 —GV4阀位(%) 27.92 28.60 28.71 28.71 28.8228.10 27.86 —机前压力23.40 23.30 23.2923.10 23.05 23.10 23.10 —负荷响应时间:2s;负荷增加8.8MW的时间:3s;稳定时间:12 s。
图4DEH功环投入方式下实际转速模拟至3004r/min曲线表3DEH功环方式转速给定值扰动3004 r/min时的一次调频性能名称扰动3004r/min 恢复为3000r/min扰动前3s 15s 45s恢复前3s 15s45s功率(MW)499.5 493.7491.1 491.5 491.0496.8 500.0 —总阀位指令(%)95.07 94.58 94.58 94.58 94.58 95.14 95.14 —GV1阀位(%) 27.7827.21 27.2127.10 27.127.70 27.85 —GV2阀位(%) 28.06 27.4627.46 27.34 27.3428.00 28.18—GV3阀位(%) 28.06 27.46 27.46 27.34 27.3428.028.18—GV4阀位(%)28.06 27.4627.46 27.3427.3428.028.18 —机前压力23.10023.20 23.2923.30 23.30 23.2923.20 —负荷响应时间:2s;负荷增加8.8MW的时间:14s;稳定时间:21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