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实验汇总复习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案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案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体会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探究的每一个步骤,可以根据实例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捕捉鼠妇时所观察到的鼠妇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围绕提出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是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会正确控制变量和合理地设置对照实验。

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湿度、温度等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但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探究实验,要注意控制探究的条件。

表达和交流是学生总结和反思探究的过程,展示探究成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鼓励学生正确表达其探究结果,并与其他同学充分交流。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设计对照实验能力和合作能力。

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

3、情感目标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并形成爱护实验。

三、教学方法探究性实验法、观察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动物的情感。

学法指导: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尝试探究,所以应注意对学生探究步骤的掌握,使学生明确必须设置对照,并且只能有一个变量。

四、教具准备:各小组准备鼠妇10~16只,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或透明本夹),表,笔,一份实验报告用表。

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设计引入: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师:各小组同学都收集了很多的鼠妇,大家是在哪里找到这么多鼠妇的?生:花盆下……师:你了解鼠妇吗?你想探究关于鼠妇的什么问题?生:……师: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鼠妇怕光,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生:提出问题:……师:那么下一步请作出假设。

(注意:假设的提出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根据生活经验得出的。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节的教学设计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节的教学设计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节的教学设计《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节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的一个实验。

在此之前,学习了《生物的特征》和《生物圈》两项主要内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刚刚进入初中的第一个生物实验,做好本次实验,也为以后的探究实验打好坚实的基础。

做探究实验;学生有热情,但缺乏方法,需要教师引导;本实验是初中生物课必做的分组实验之一,尤其是实验的六个基本步骤,是学生在以后的实验中经常要用到的,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因为它几乎是每个实验的最基本步骤。

由于本节课是进入初中阶段的关健实验,所以上好本节课关系到对以后实验基本步骤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在前一节课,我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预习,熟悉实验和实验过程;并且布置他们亲自去捕捉鼠妇,以便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

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标,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2、说出非生物因素中光是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能力目标:1 体验探究的基本步骤;2 模仿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3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实验能力;分析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体验同学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小组之间要分工明确,各司其则;2 养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实验后,把动物放归大自然;教学重点:1 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2 学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教学难点:1 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2 对本组出现的问题能做出合理的解释;教师准备:铁盘、保鲜膜,纸板;学生准备:每组10只鼠妇、湿土(或湿沙);根据本次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我制定以下教学方法:引导法、探究法、实验法;学生的学习方法:体验合作交流,学会亲自动手做实验;教学内容如下:教师活动:激情引趣:首先通过生活中我们常吃的白菜,外面的叶是绿色的,而里面的叶是黄白色的,这是为什么,学生会想到是光的影响,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有哪些,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内容,会说出有光、水、温度等;进一步引出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是哪种非生物因素,学生马上会说出是光;进入新课:教师活动:本节课的最基本实验步骤有哪些,学生活动:有六个;分别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关于提出问题:教师活动:首先我们从第一步开始,这个实验我们如何提出问题呢,学生活动: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光影响鼠妇的生活吗,等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册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册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验证过程:
1.实验设计:给鼠妇提供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选择
2.实验材料:涂成黑色的培养皿、鼠妇(10只)、盖板
3.实验装置:用盖板盖住培养皿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接受灯光照射,使培养皿的一半处于黑暗中,另一半处于明亮处。

·得出结论:支持假设,鼠妇不喜光,趋于黑暗
·分析:本次实验结果支持假设,但并不明显,原因有以下三点:
1.不能保证完全给鼠妇创造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2.不能保证除了光的刺激外,鼠妇不受到其他任何刺激;
3.不能避免鼠妇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

若注意了以上几点,实验结果会更理想。

探究光对鼠妇的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探究光对鼠妇的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探究《光对鼠妇的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试验。

3.能够对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作出假设,实验中能认真观察,仔细记录,能与小组其他成员很好的合作。

教学重、难点:1.通过探究明白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

2.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后设计对照实验。

课前准备:每小组准备10只左右鼠妇,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

教学过程:引入探究实验: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动,这就是鼠妇,我们农村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会爬走了。

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今天通过这个探究实验,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

先来了解一下探究的步骤:(一共有六步)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实验过程:1.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作出假设的理由:在花盆,石块下等阴暗的地方看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

当把花盆、石块搬开后,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3.制定计划:材料用具:每个小组10只鼠妇,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

实验装置:在纸盒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一侧盖上玻璃板。

这样在纸盒内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

方法步骤:1.全班分成6到8个小组进行实验。

2.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两侧的中央放同样数目的鼠妇,静置2分钟。

3.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统计5次时,小组成员可调换分工。

4.实施计划:按照上述实验方案做实验。

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

你可以参照下表记录实验数据,这样不容易混淆,一目了然。

5.得出结论: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得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只在花盆或石块下等阴暗的地方可以找到鼠妇了。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教学设计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教学设计王玉梅宁夏青铜峡市第五中学电话1389526468设计思路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是初中生物课中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学生没有科学探究分基础,所以在上本节课前,我把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先学习“探索生命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然后再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设计探究方案,引导学生尝试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体会实验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把重点放在实验结果的分析上,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理解环境与生物的关系。

并通过本节课的实验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这样让学生在感性上对科学探究有个认识,为后面上升到理性的学习做好铺垫。

实验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初中生物第二节,学生对生物学还不甚了解,所以这节课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生物学等等兴趣,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学观点,从整体上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根据课程目标,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感悟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有保护环境、尊重生命、关爱动物的教育。

有意识地渗透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本节课的难点,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一般过程,尝试控制实验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

作为教材中的第一个实验,对于好奇心极强的初中生来说无疑是爱上生物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理由,也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最佳契机。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生物学这门学科,所以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和主要任务放在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上。

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在一个感性认识阶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课外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多注重师生互动的环节和启发式教学,掌控好课堂纪律,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在这节探究性实验中,教师需要一步步的引导学生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而且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相对较多,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进而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实验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进一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方法,并用其方法指导实验方案的实施;②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初中生物七上实验课教案1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初中生物七上实验课教案1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养成认真观察和记录的习惯,并学会与小组同学合作交流。
一、导入
提问:哪些同学找到了鼠妇?同学们都是在哪些地方找到鼠妇的?鼠妇为什么会死亡呢?捉鼠妇时遇到哪些困难?鼠妇为什么会跑呢?鼠妇怕什么今天以光为例探究环境对鼠妇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预期目的:学生通过亲手捉鼠妇的过程切身体会鼠妇的生活环境。认识到鼠妇的生活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②不能,要有对比。还要设置一个无光组
有光组和无光组除了光这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完全相同。
③鼠妇数量越多,实验结果越准确,但也不能太多,统计会比较困难。
用1只鼠妇存在偶然因素,所以不行。
④不够,应该多做几次,实验数据更接近真实情况。
⑤时间太短,鼠妇尚未稳定下来,可以1分钟观察一次,观察10分钟左右。
通过制定计划中遇到的问题明确探究实验的几个要素
①对照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
②单一变量:实验组和对照组间有且只有一个因素不同
4、实施计划
提醒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要随时做好实验记录。按照制定的计划来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填写书16页的表格
5、得出结论
选取最后一分钟的结果,分别统计黑暗处和光亮处鼠妇的数量。
6、表达交流
同学的交流相当于重复实验。各组交流实验结果,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讲解法、实验探究
授课时间
9.10-9.12
课时
1
实验器材
湿土、铁盘、玻璃板、纸板、鼠妇、
小结:
进一步探究
启发学生:鼠妇的生活还会受到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学生畅所欲言:温度、水分……
课后自己选取一个因素制定探究计划并完成探究过程。
重点
1、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和改进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教学中的问题和改进

浅谈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教学为例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获得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教学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同时要规范实验步骤,注重观察实验现象,强化课内外实验,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基础上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一、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生物兴趣。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是初中生物学新教材的第一个探究活动,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

恰到好处的探究实验,不仅能为学生的尝试学习和发现学习拓展思维的空间,也能促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放开学生的手、脚,不要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让学生去模仿,教师要相信学生都能成功的完成实验,允许学生实验失败,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直至实验成功,要让学生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但在放手实验时,首先要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把知识从实验中体会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论,这样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积极性。

二、规范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在“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学生按设计方案把1O只鼠妇随机均分两份,暗处中央5只,明处中央5只,然后每隔lmin统计1次,共10次,取平均值。

在实验中,学生应该认真观察。

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

三、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而提出一个问题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而且也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种动力,它孕育着希望的光芒、美好的情景,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希望他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去发现问题。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一节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标准的第一个一级主题。

要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能主动的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

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

本节课从理解科学探究的角度出发,确定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使学生探究鼠妇的生活环境,(2)能设计“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实验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实践用实验法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设计实验明白对照实验的设计思想和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分析,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通过解释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体会科学探究的艰辛和方法;通过实验中组内同学的分工协作,培养个人的合作和协作意识;通过联系实际,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念以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能够说出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2)通过探究活动学习探究的一般过程教学难点:探究实验的设计,小组合作进行探究的过程。

设计理念在新课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指导下,教师要以引领者、促进者、合作者的角色为学生实验、探究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凸显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真正的张扬与提升,学生不仅将成为学习和教育的主人,而且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和有责任感的人,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的。

因此,在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中,要让学生尝试体验,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探究的方法,写实验报告,应该写有为什么探究,过程怎样,探究的结果如何(包括数据的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等)。

还要告诉学生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实事求是,不要惧怕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的种类;
(2)能设计“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初步学会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并
能学着用这一方法去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

3、情感目标: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养成认真观察和记录的习惯,并学会与小组
同学合作交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的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三、课时按排:1课时
四、探究过程
1. 课前准备:各小组学生收集有关鼠妇知识的资料,增加对鼠妇的感性认识,观察、寻找鼠妇活动的地点,并捕捉10只以上鼠妇、纸盒(半遮)
附图:
2.提出探究问题:各小组同学从捕捉鼠妇过程中已经了解到鼠妇喜欢生活在花盆、石头、枯枝落叶等下面的阴暗环境,拿开遮盖物时,鼠妇四处乱窜,马上就跑掉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自然想到时因为环境变明亮了。

进而提出探究问题: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3.作出假设: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4.设计并实施实验:用一个纸盒,下面放少许湿土,一半用不透明的物体遮住,另一半不遮,然后把鼠妇放入,每边放10只,各小组利用此实验方案每隔一分钟观察并记录鼠妇在明亮和阴暗出的数量,学生将数据填入下表中,统计10次。

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的鼠妇数
5.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各组交流观察的实验现象,汇总实验记录,最后计算出全班各组10次数据的平均值,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10分钟后在明亮处的鼠妇大多数爬到阴暗处,所以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实验结束后应引导学生将鼠妇放回大自然,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6.学生表达与交流。

五、学生思考与讨论:
(1)将鼠妇装入实验装置后事立即观察,还是静置2分钟呢?
(2)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
(3)为什么要计算全班的平均值?
(4)总结探究的一般步骤
(5)拓展延伸:你会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吗?
六、教学说明
(1)活动是新课标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侧重点。

对于刚刚接触生物学的学生来说,主要就是在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的同时,养成他们进行探究活动的程序习惯。

一说到探究活动就意识到要完成“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这几步。

我觉得初一阶段的探究性教学主要目标就是养成他们的这种习惯模式,所以这一节课重强调探究活动的一般步骤,使学生形成较深印象。

(2)实验结束,放鼠妇回归自然,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养成认真观察和记录的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