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螨腈和氟虫胺及其混配对白蚁的毒力测定

合集下载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土壤中5种白蚁防治药剂

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土壤中5种白蚁防治药剂

境友好等特点在喷粉灭治 、诱集喷粉及监控喷
粉 中应 用广泛 。德 国拜 耳 公 司推 出的卫 生杀 虫 剂— — 特密 得 ( 成份 为 2 . 5 %氟 虫腈 乳 油 ) , 已在
国食 品药 品管理 局 等 多 家单 位 共 同开 发 了
作 者 简介 : 张亮( 1 9 8 4一) , 男, 工程 师 ; E — ma i l : c h e y i 2 0 0 3 @1 6 3 . c o m.
化法 、 离子交换层析法 、 固相萃取法等。这些提
取和净化方法效果虽然好 , 但往往需要特定的
仪器或者 成本 高昂 , 操 作步骤繁琐 , 因此需要
探索一种简便 、 快速 、 高效 的新方法 , 提高工作
效率。Q u E C h E R S法( 读作 “ c a t c h e r s ” , 为快速
城 市 害 虫 防 治
Q u E C h E R S 一 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 土 壤中5 种白 蚁防 治 药 剂
张 亮 贾慧娴 熊 先 贵
( 成都 市 白蚁 防治研 究所 , 四川 成都 6 1 0 0 1 6 )
摘要: 在 经典 Qu E C h E RS法基 础上 加 以改进 并优 化 , 建 立 了一 种 快速 、 简便 、 经 济、 高
分地区都是采取使用药物形成土壤化学屏障的
方 法【 l _ 。白蚁 预 防工程包 治期 长达 1 5年 , 确 保工 程 质量 , 是 在包 治期 内减少 白蚁危 害 的前 提 。土
壤化学屏障的质量直接影响房屋白蚁预防的效
果, 因此 对它地 检测 和评价 显 的尤 为重要 。 现 有 的土 壤 农 残样 品前 处 理 方 法 主要 有 ,

农药虫螨腈含量的测定HPLC法-检验检疫标准管理信息系统

农药虫螨腈含量的测定HPLC法-检验检疫标准管理信息系统

农药虫螨腈含量的测定HPLC法编制说明一、制定本标准的任务来源和意义1. 任务来源本标准的制定工作是根据国家认监委“国认科函【2009】132号”文件《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09年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下达的任务而进行的,项目编号为2009B068,由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承担研究和起草工作。

2. 目的和意义虫螨腈(Chlorfenapyr)又叫溴虫腈,化学名称为4-溴-2-(4-氯苯基)-1-乙氧甲基吡咯-3-腈(4-Bromo-2-(4-chlorophenyl)-1-(ethoxymethyl)-5-(trifluoromethyl)-1H-pyrrole-3-carbonitrile)(化学结构式见图1),分子式C15H11BrClF3N2O,分子量407.62,是由美国氰胺公司开发的含三氟甲基吡咯腈结构的新型杀虫杀螨剂。

其纯品为白色固体,熔点100~101 ℃。

能溶于丙酮、二甲亚砜、乙醚、四氢呋喃、乙腈、醇类等有机溶剂,水中溶解度为0.13 g~0.14 g/100 g 水。

10 %的虫螨腈悬浮剂又叫“除尽”,外观为白色至棕黄色悬浮液体,密度 1.05 g/mL (25 ℃),pH 7.5~9.0,粒径在2.5~3.5 µm之间,悬浮率大于70 %,粘度400~500 mPa•s,结冰点-5 ℃。

按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虫螨腈属低毒杀虫剂。

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626 mg/kg,兔急性经皮LD50 (24 h) 大于2000 mg/kg。

10 %除尽悬浮剂大鼠(雄)急性经口LD505359 mg/kg,兔(雄)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 mg/kg。

对兔眼睛及皮肤无刺激作用;对豚鼠皮肤无致敏作用。

图1:虫螨腈化学结构式虫螨腈作用机理新颖,在叶面渗透性强,有一定的内吸作用,杀虫谱广,对常规农药无交互抗性,可以控制对氨基甲酸酯类、有机磷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昆虫和某些螨,具有防止害虫用量少、有效期长、低毒安全等优点,被美国国家环保署广泛推荐使用在蔬菜、水果、甘蔗、茶叶、家禽和畜牧产品上。

10%氟虫胺对古树白蚁的防治效果初探

10%氟虫胺对古树白蚁的防治效果初探
图 1 A3 古 树 诱 集 坑 中 平 均 白 蚁 数 量
3.1.2 氟虫胺诱杀剂对 A 古树白蚁的防治效果 从2019年8月6日开始,对 A3古树4个诱集坑投
放氟虫 胺 药 饵 后,到 2019 年 8 月 25 日 为 止,共 对 诱 集 坑中的药饵被食情况和白蚁数量检查了4次.检查结 果表明,2019年8月12日、19日和24 日 均 发 现 药 饵 被
108
参考文献:
[1]黄复生,朱 世 模,平 正 明.中 国 动 物 志,昆 虫 纲 (第 7 卷 ),等 翅 目 [M].北 京 :科 学 出 版 社 ,2000.
[2]黄求应,薛 东,丁思悦,等.几种白蚁诱饵防霉剂的防霉效果比 较 [J].昆 虫 知 识 ,2006,43(2):200~203.
在此试验过程中,在 B3 古 树 诱 集 坑 内 被 黑 翅 土 白 蚁取食的氟虫 胺 药 饵 重 量 共 计 132 mg,其 中 氟 虫 胺 被 消 耗 了 13.2 mg (表 1). 从 图 4 可 以 看 出 ,当 2019 年 8 月6日投放氟 虫 胺 药 饵 后,B3 古 树 4 个 诱 集 坑 中 的 白 蚁数量和木块被 食 量 均 开 始 迅 速 下 降,到 2019 年 9 月 15日,没有从 B3古树的诱集坑中发现白蚁.
2 材 料 与 方 法
2.1 试 验 地 点 本 试 验 选 取 湖 北 省 兴 山 县 榛 子 乡 和 平 村 ,被 白 蚁 危
害过或正在危害的古树名木作为试验场所. 2.2 试 验 材 料
诱 集 木 块 、诱 杀 剂 、记 录 本 、绘 图 纸 和 工 具 等 . 诱 集 木 块 用 干 燥 6 个 月 的 马 尾 松 木 制 作 . [4] 诱 杀 剂为纸质柱 形 药 饵,规 格 为 直 径 3~4 mm,长 度 10~ 20mm,中空直径1.3mm.投放时,将1颗药饵 放 入 诱 集 坑 上 下 两 层 木 块 的 中 间 . [2] 2.3 试 验 药 剂 10% 氟 虫 胺 诱 杀 剂[3] 2.4 实 验 方 法 本试验共选取6棵不同程度被白蚁危害的不同树 种的古树进行试验,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施放10 %氟虫 胺 诱 杀 剂 . [5] 在每棵实验对象四周 共 布 设 4 个 引 诱 坑 (30cm×

虫螨腈和氟虫胺及其混配对白蚁的毒力测定

虫螨腈和氟虫胺及其混配对白蚁的毒力测定

5 8 ・
± 垦 塑 篁 塑 兰 垦 笙 鲞 查 生 旦 笙 鲞 箩 靼 C h i n J V e c tl , F e b m a r y 2 0 1 5 , V o 1 . 2 6 , N o . 1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3 — 4 6 9 2 ( 2 0 1 5 ) O 1 — 0 0 5 8 — 0 4
关键词 : 毒力; 虫螨腈 ; 氟虫胺 ; 混配 ; 白蚁 ; 共毒 系数
中图分类号 : R3 8 4 . 9 ; S 4 8 1 . 9
D O I : 1 0 . 1 1 8 5 3 / j . i s s n . 1 0 0 3 . 4 6 9 2 . 2 0 1 5 . O 1 . 0 1 5
c o n t i n u o u s l y c o n t a c t e d i f l t e r p a p e r wh i c h wa s t r e a t e d wi t h c h l o r f e n a p y r a n d s u l lu f r a mi d a n d t h e i r mi x t u r e s a t d i f f e r e n t
r a t i o s . T h e mo r t a l i t v o f t e r mi t e s a n d me d i a n l e t h a l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L C5 0 1 we r e d e t e m i r n e d , a n d t h e C O — t o x i c i t y c o e f i f c i e n t
( C T C ) w a s c a l c u l a t e d u s i n g t h e S u n Y n n p e i ’ S me t h o d . Re s u l t s T h e L C 5 0 o f c h l o r f e n a p y r a n d s u l l f u r a m i d a g a i n s t t e mi r t e s

虫螨腈对乳白蚁的毒力及药效研究

虫螨腈对乳白蚁的毒力及药效研究

C o p t o t e r m e s f o r m , . a n u s w h i c h c o n t i n u o u s l y c o n t a c t e d i f l t e r p a p e r w i t h c h l o r f e n a p y r g r e s i d u a l i f l m w a s 2 . 2 0 mg / L . T h e
LC5 0 o f c h l o r f e n a p y r po wd e r a g a i n s t t e r mi t e t r e a t e d" a f t e r 7 2 h wa s 0.1 0 8 6% . Te t  ̄ n i t e h e l d s ome t o x i c a n t t r a n s mi t t i n g a b i l i t y t o 1 % . 5% a nd 1 0% c h l o fe n a p y r p o wd e r . The hi g h e r t he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wa s. t he mo r e v i r ul e n c e t r a ns mi t t i n g a — b i l i t y a n d mo r t a l i t y o f t e r mi t e d i s p l a y e d, a nd t he l e s s t h e t i me r e q ui r e d f o r a l l t r e a t e d t e r mi t e de a t h. Th e p e r i od o f h i g h t e r mi t e s mo r t a l i t y c a u s e d b y 5% . 1 % . 0 .5% a n d 0.1 % c hl o fe na p y r ba i t s we r e a t 2 4 — 48 h a n d 4 8 —7 2 h a f t e r

天鹰杀白蚁乳油防治白蚁的研究

天鹰杀白蚁乳油防治白蚁的研究

天鹰杀白蚁乳油防治白蚁的研究浙江省白蚁防治所石勇宋晓钢阮冠华杭州市余杭区白蚁防治所余华星自87年以来,我国的白蚁防治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全国有蚁害地区相继开展了房屋建筑的白蚁预防与灭治工作,到达九十年代,每年经白蚁防治处理的房屋建筑面积达1.5亿m2以上。

为确保白蚁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许多白蚁防治研究单位相继进行了白蚁防治药物筛选、研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有不少成功的报道。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白蚁防治药剂,我们根据国内外的有关报道,自1992年起,选择了以氰戊菊酯为主要成分的“天鹰杀白蚁乳油”进行了防治白蚁及稳定性测定等方面的研究,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农药“天鹰杀白蚁乳油”,有效成份为氰戊菊酯,含量为20%,由杭州庆丰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1.2 供试蚁种室内试验白蚁种类为家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和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

野外试验白蚁种类有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和散白蚁(Reticulitermes spp.)等。

1.3 野外试验箱型容器用钢筋混凝土制成45cm×45cm×30cm,厚度为约4cm的箱型容器,在其上部表面开一个直径为15cm的圆孔,配高约5cm的圆筒,在筒壁挖几个小孔,并做比圆筒直径稍大的上盖。

1.4 试验方法1.4.1 触杀作用试验采用滤纸药膜法,即将供试农药以蒸馏水为溶剂配成9.375、18.75、37.5、75.0和150ppm五档试验浓度;将直径7cm的滤纸在试验浓度的药液中浸泡10s,沥干后放入同样大小的培养皿中;在培养皿内放入10头黄胸散白蚁(工蚁8头,兵蚁2头),并加适量蒸馏水保湿,置于28±1°C的黑暗条件下连续培养,前8h每30min一次,以后每4h一次,48h后每天一次观察白蚁的死亡率;试验重复三次,设蒸馏水对照组,记录白蚁的死亡数和击倒数。

氟虫腈防治白蚁研究进展

氟虫腈防治白蚁研究进展

氟虫腈防治白蚁研究进展章凯婴【摘要】介绍了采用氟虫腈室内及野外防治白蚁的效果,分析了影响氟虫腈防治白蚁效果的因素,包括氟虫腈在白蚁个体间的横向传递、温度及被粉剂处理的白蚁比例,其他药剂对氟虫腈的增效、氟虫腈在土壤中的扩散与降解,并阐述了氟虫腈及其代谢产物对环境的影响.【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21【总页数】3页(P134-135,153)【关键词】氟虫腈;白蚁;横向传递;降解;毒性【作者】章凯婴【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白蚁防治研究所,浙江绍兴3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82.3;Q939.96ResearchAdvancesofFipronilforTermiteControlZHANGKai-ying (Shaoxing InstituteofTermiteControl,Shaoxing,Zhejiang 312000)KeywordsFipronil;Termite;Horizontal transfer;Degradation;Toxicity氟虫腈是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其作用机制在于阻碍昆虫γ-氨基丁酸控制的代谢,具有触杀、胃毒、内吸作用,属于高效、低毒、安全的新型杀白蚁药剂。

新烟碱类杀虫剂与氟虫腈已共同占据了世界杀虫剂三分之一的市场[1]。

1994年氟虫腈在我国获得首个登记,2009年因环境问题被限用,目前只允许作为卫生用药和玉米等部分旱田作物种子包衣剂登记。

截至2014年1月底,在国内登记使用的氟虫腈制剂共55个[2]。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氟虫腈对黑翅土白蚁、台湾乳白蚁和散白蚁均具有一定的毒杀作用。

笔者综述了氟虫腈对白蚁的防治效果,介绍了影响氟虫腈防治白蚁效果的因素和氟虫腈及其代谢产物对环境的影响,旨在为白蚁防治提供参考。

1.1 氟虫腈对白蚁的室内毒性氟虫腈一般在 24h 内就能击倒白蚁,且浓度越高,击倒越快,死亡也越快[3]。

一种防治白蚁的农药组合物[发明专利]

一种防治白蚁的农药组合物[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白蚁的农药组合物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田德远
申请号:CN201710225219.5
申请日:20170407
公开号:CN107018978A
公开日:
2017080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农药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防治白蚁的农药组合物。

一种防治白蚁的农药组合物,是以乙虫腈和氟虫胺为有效成分进行的二元复配,所述的乙虫腈和氟虫胺的重量比为1:30‑30:1。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对台湾乳白蚁、黄胸散白蚁、黑胸散白蚁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具有明显增效、降低了农药用量、可被白蚁携带进行二次传毒、降低防治成本、延缓抗性发生、持效期较长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的优点。

申请人:田德远
地址:5473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天峨县六排镇城东路052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朱志宽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h
48 h
72 h
96 h
氟虫胺 26.7504 0.00
0.00
11.22
80.61
13.3752 0.00
0.00
1.06
35.11
6.6876 0.00
0.00
0.00
8.89
虫螨腈 4.272
3.16
53.68
97.90
97.90
2.136
3.33
12.22
41.11
86.67
1.068
· 59 ·
和共毒系数[13]。共毒系数计算公式:
毒力指数(TI)= ×100
混 剂 的 理 论 毒 力 指 数(TTI)=A 药 的 毒 力 指 数×混剂中 A 药的百分含量+B 药的毒力指数×混 剂中 B 药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 (CTC)

混剂实测的毒力指数(ATI)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
×100

A 药的 LC50×B 药的 LC50×100
( ) M
混剂的 LC50
×
A 药的 LC50×B 药 的百分含量

B 药的 LC50×A 药 的百分含量
联合作用的判定:共毒系数在 50~150 表示相加 作用,>150 表示增效作用,<50 表示拮抗作用[14]。
2结果
2.1 单剂对白蚁的毒力 从表 1 可以看出,氟虫胺 药膜法处理的乳白蚁在 48 h 内无死亡,引起白蚁死 亡的时间需要 72 h,且死亡率较低,造成较高死亡率 的时间是在 72~96 h。虫螨腈高浓度处理的白蚁 在 24 h 内死亡率较低,低浓度处理在 24 h 内白蚁 无死亡。
基金项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3 年科研项目(2013-R2-12) 作者简介:林雁,女,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从事白蚁防治研究,Email: 1102279325@ 本混配药物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并获授权。 网络出版时间:2014-12-17 11:09 网络出版地址:/kns/oldnavi/n_CNKIPub.aspx?naviid=59&BaseID=ZMSK&NaviLink=
0.00
1.11
8.89
45.56
0.534
0.00
0.0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00
1.11
对照
0.000
0.00
0.00
0.00
0.00
以药剂浓度的对数值为自变量(x),将 4 d(96 h) 后 的 平 均 累 计 死 亡 率 的 概 率 值 为 因 变 量(y),用 Excel 软件计算出该药的毒力回归方程[15],求出各种 药物的 LC50 值(表 2)。虫螨腈 LC50 值为 1.211 mg/L, 氟虫胺为 16.143 mg/L,虫螨腈对白蚁的毒力比氟虫 胺高,在96 h后对白蚁的毒力前者为后者的13.33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98.1%虫螨腈原粉由开封博凯生物 化工有限公司提供;98.0%氟虫胺标准品由国家农 药质检中心提供。 1.2 供 试 昆 虫 台 湾 乳 白 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采自安徽省宣城市,在室内分离饲养至 少 1 周后用于测试。 1.3 测定方法 1.3.1 单剂毒力测定 用丙酮分别将虫螨腈原粉和 氟虫胺标准品配成 1000 mg/L 的母液。用丙酮将母 液稀释成 2 个浓度,按下列方法做预备实验,实验中 确 保 白 蚁 的 最 低 及 最 高 死 亡 率 分 别 <20% 和 > 80%,否则改变药物浓度。在最高和最低浓度中,按 等比再稀释成 2~3 个浓度,共 4~5 个浓度药液正式 按下列方法开展实验。
白蚁防治上,氟虫胺主要用作饵剂。 有关虫螨腈分别与茚虫威、氟啶脲、吡虫啉、丁
醚脲、联苯菊酯、丙溴磷及虫酰肼等农药混配后对某 些害虫的联合作用有研究报道[2-6],也有虫螨腈单剂 及混配剂的相关专利[7-9]。关于白蚁,有人研究了氟 虫胺与其他药物混配后对白蚁的毒力传递情况[10], 笔者也曾研究过虫螨腈与噻虫嗪混配对白蚁的联合 作用情况[11],但未见虫螨腈与氟虫胺混配对害虫的 联合作用的相关研究报道。根据中国农药信息网综 合查询[12],截止 2013 年 12 月,通过农药登记的杀白 蚁药剂产品有 53 种,但混配药剂仅有 3 种,所占比 例<7%。但在整个农药品种登记中,每年混配制剂 登记的品种(厂次)占 60%以上,而单剂所占比例< 40%,所以杀白蚁混配药剂的研究和开发有较大的 潜力和市场前景。为开发更多品种的杀白蚁混配药 剂提供理论依据,特开展了虫螨腈与氟虫胺混配后 对白蚁的毒力研究。
摘要:目的 为寻找更多的杀白蚁混配药剂,研究虫螨腈与氟虫胺不同比例混配对白蚁的毒力及联合作用效果。 方法 采用药膜法测定虫螨腈与氟虫胺及其不同比例混配剂对乳白蚁的毒力,用孙云沛法求混剂的共毒系数,确定 混剂的联合作用。结果 毒力测定结果表明,96 h 后虫螨腈对乳白蚁的致死中浓度(LC50)值为 1.211 mg/L,氟虫胺 为 16.143 mg/L。氟虫胺∶虫螨腈为 5∶1、20∶1 和 40∶1 时,共毒系数分别为 175.059、154.158 和 155.829,有增效作用; 氟虫胺∶虫螨腈为 10∶1、30∶1、1∶1、1∶5 和 1∶20 时,共毒系数分别为 132.810、116.758、100.753、119.261 和 82.584,表 现出相加作用。结论 虫螨腈和氟虫胺的混配剂不同比例对乳白蚁的联合作用有增效和相加作用。 关键词:毒力;虫螨腈;氟虫胺;混配;白蚁;共毒系数 中图分类号:R384.9;S48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4692(2015)01-0058-04 DOI:10.11853/j.issn.1003.4692.2015.01.015
表 2 药物单剂 96 h 后对白蚁的毒力
Table 2 Toxicity of chlorfenapyr and sulfluramid to C. formosanus after 96 h treatment
· 58 ·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5 年 2 月第 26 卷第 1 期 Chin J Vector Biol & Control, February 2015, Vol.26, No.1
·论 著·
虫螨腈和氟虫胺及其混配对白蚁的 毒力测定
林雁 1,何利文 1,郭红 2
1 南京市白蚁防治研究所,南京 210004;2 南京市溧水县白蚁防治所
保护局的农药登记,其原药国外有美国 FMC 公司生 产,国内有常州晔康化学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氟虫 胺为有机氟类杀虫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有害昆虫 的呼吸作用,阻止腺苷二磷酸(ADP)通过氧化磷酸 化过程产生带有高能量的三磷酸腺苷(ATP),从而 导致昆虫死亡。氟虫胺具有慢性毒力特性,对社会 性昆虫如蜚蠊、白蚁或蚂蚁,可以在群体中引起二 次、三次中毒,从而达到消灭整个群体的目的[1]。在
用 移 液 管 移 取 药 液 1 ml,均 匀 滴 加 在 滤 纸 (ϕ 90 mm)上,形成均匀药膜,自然晾干后放入干净 培养皿(ϕ 90 mm)内。用滴管吸 1 ml 去离子水均匀 地滴加在滤纸上,使之湿润,投入 30 只工蚁,持续接 触。每浓度重复 3 次,设空白对照,按天观察和记录 白蚁的中毒症状和死亡虫数,并将死亡虫体挑出。 实验在(28±1)℃、黑暗条件下进行,并注意保持滤 纸的湿润。 1.3.2 混配剂毒力测定 分别用单剂毒力测定的最 高浓度按一定比例混合成不同配比(包括等毒比)的 两元混配剂,然后按等比原则往下共稀释成 4~5 个 浓度。按上述方法用移液管移取药液到滤纸上,投 入白蚁并检查结果。求出不同配比混配剂的 LC50值
表 1 药物单剂在不同时间对乳白蚁持续接触药物的
死亡情况 Table 1 Cumulative mortality rates of C. formosanus
continuously exposed to components after different times
药剂
浓度 (mg/L)
不同时间白蚁平均累计死亡率(%)
respectively, showing an additive effect. Conclusion The different mixtures of chlorfenapyr and sulfluramid have synergistic and additive effects against C. formosanus. Key words: Toxicity; Chlorfenapyr; Sulfluramid; Mixture; Termite; Co⁃toxicity coefficient
虫螨腈(chlorfenapy)为吡咯类杀虫剂的主要代 表品种,具有胃毒和一定的触杀作用及内吸活性,其 本身对昆虫无毒杀作用。昆虫取食或接触虫螨腈后 在昆虫体内多功能氧化酶的作用下转变为具有杀虫 活性的化合物,其靶标是昆虫体细胞中的线粒体。 巴斯夫公司已经在国内登记用于白蚁防治。
氟虫胺(sulfluramid)是由美国固信公司在 20 世 纪 90 年代研究开发成功,几年后取得美国国家环境
2 Nanjing Lishui County Termite Control Station Supported by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of MOHURD’s(No. 2013-R2-12)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toxicity of mixtures of chlorfenapyr and sulfluramid at different ratios against Chinese termites (Coptotermes formosanus) and to seek more effective mixtures of termiticides. Methods Termites continuously contacted filter paper which was treated with chlorfenapyr and sulfluramid and their mixtures at differ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