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球教学设计(定稿)
小班足球游戏单人教案

小班足球游戏单人教案教案标题:小班足球游戏单人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足球基本动作和技能,如传球、接球和射门等。
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学准备:1. 足球2. 锥桶或标记物3. 播放器和音乐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小班足球游戏。
2. 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可以播放一段足球比赛的视频或音乐。
活动一:传球练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个足球。
2. 在场地上设置几个锥桶或标记物,作为传球目标。
3. 学生们轮流传球,尽量将球传到目标处。
4. 鼓励学生用脚、膝盖或头部传球,提醒他们注意传球的力度和准确性。
活动二:接球练习1. 将学生分成两队,每队一个足球。
2. 一队的学生站在场地的一侧,另一队的学生站在场地的另一侧。
3. 一队的学生将球传给对方队员,对方队员要尽量接住球。
4. 如果接球成功,接球的学生可以继续传球给其他队员。
5. 如果接球失败,换另一队进行传球。
活动三:射门练习1. 在场地的一侧设置一个足球门。
2. 学生们轮流进行射门练习,尽量将球射入门内。
3.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部位射门,如脚、膝盖或头部。
4. 提醒学生注意射门的力度和准确性。
活动四:小游戏1. 将学生分成两队,每队一个足球。
2. 在场地上设置几个目标区域,作为得分区域。
3. 学生们轮流进行比赛,尽量将球射入对方的得分区域。
4. 记录每队的得分,比赛结束后,表扬得分较高的队伍。
总结:1. 回顾今天的课程内容,强调学生在传球、接球和射门等方面的进步。
2. 鼓励学生继续参与足球运动,并提供相关的足球俱乐部或活动信息。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练习足球技能,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练习方法或视频资源。
2. 组织学生参加足球比赛或友谊赛,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注意事项:1. 确保场地安全,避免学生发生意外伤害。
2. 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友好竞争,避免过度激烈的竞争行为。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11个生字,读准生字、生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理解“本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体会说明文用词的严谨、准确,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
3. 联系实际,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1.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2.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播放从太空鸟瞰地球的视频片段)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晶莹的球体,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人类唯一能够生存的家园——地球。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只有一个地球》。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反馈字词1. (出示地球图)大家看,这就是咱们脚下的地球,关于地球,你都知道哪些知识呢?(学生自由交流)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地球,你会用什么词语?2. 师:那么,课文是怎样介绍我们的地球的呢?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本。
根据初读要求,自由读课文。
3. 出示初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思考:进入太空中的宇航员看见地球时,发出了怎样的感叹?4.反馈:出示读写的词语,认读、正音。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学生讨论:为什么说“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学生自由说一说)三、梳理内容,理清层次1. 默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2. 小组内讨论: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3. 交流反馈:(提示:可以选择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方面说一说。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地球的美丽壮观与渺小;第二部分:(3~4自然段)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第三部分:(5~7自然段)人类无法移居的事实;第四部分:(8~9自然段)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联系课文中语言环境理解“渺小”、“恩赐”、“慷慨”、“枯竭”、“再生”、“遨游“等重点词语,并会用“渺小”、“贡献”造句。
2、掌握本课的说明方法,理清文章层次,段落间的关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3、培养朗读能力,能写出读后的收获。
4、教育学生树立环境意识,要从我做起保护地球。
【教学重点】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够居住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懂得课文题目“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本课可采用变序教学法,抓住重点段辐射全文,让学生在课文中理解,读中感悟。
具体教学环节安排如下:一、提出课题,整体感知1、提出课题后,让学生说说从这个课题中你想到了什么?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直接点明课题的段落,并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二、变序教学,提纲辐射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段中语句填空:因为这个地球太(),同时又太();如果地球被破坏了,我们();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所以要精心保护地球。
2、学生齐读填空题,说说从课文哪些段落可以感悟到要精心保护地球的原因。
三、教给学生举一反三学习第一段。
默读第一段。
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训练朗读,通过理解“母亲”、“摇篮”等词语,指导学生带着亲切、感激之情练读重点语句,学生评议读的效果怎样。
出示遥看地球表面的图象,师生一起描述看到的美丽景色。
理解完后,再练读描写地球美丽壮观的语句。
抓住重点词语,了解人类生活范围为什么是很小的。
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四、质疑自学,讨论探究教学要继续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探究,例如:默读、质疑、解疑、讨论、查找资料等形式,给予学生更广阔的空间,以便学生掌握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学习第二段。
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把没读懂的内容用笔标示出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只有一个球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只有一个球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只有一个球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目标
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球体的特性,并学会利用数学方法解决与球体相关的问题。
教学步骤
引入
1. 通过展示球体的图片或模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让他们描述和分享对球体的观察和认知。
复
1. 复球体的定义,特性和公式。
2. 提醒学生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讨论和练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组练题。
2. 引导学生讨论和解决练题。
3.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提供帮助和指导。
展示实例
1. 选择一个实际问题,与学生分享并讨论如何利用球体的特性
解决问题。
2. 展示具体解决方案和步骤。
提问和回答
1. 提出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对球体特性和公式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并提供反馈和讲解。
总结
1.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和技巧。
2. 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球体的特性和相关公式。
作业
1. 布置一些与球体相关的练题,包括计算表面积和体积的问题。
2.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扩展活动
1. 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查找更多关于球体的实际应用和有趣的问题。
2. 组织学生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点。
第十一册课《只有一个得球》

结合实战需要:技术训练要结合比赛的实际 需求,加强关键技术的训练,提高球员在比 赛中的应对能力。
方法1
方法2
个人技术训练:通过各种运球、投篮、突破 等个人技术动作的训练,提高球员的个人技 能水平。
团队配合训练:通过各种传球、跑位、掩护 等配合训练,增强球员之间的默契和团队合 作能力。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05
篮球比赛中的体能和技术要求
体能和技术的联系和区别
体能是技术的基础和保障
良好的体能能够为球员提供足够的耐力、力量和速度,为技术的发挥创造有 利条件。
技术是体能的体现和运用
球员在比赛中运用各种技术动作,能够有效地节省体能,减少身体的疲劳感 ,提高比赛效率。
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原则1
坚持系统训练:体能训练需要制定 详细的计划,并坚持长期系统训练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比赛的不同阶段,根据比分和时间选择攻击或防守策略, 如比赛还剩5分钟,比分落后则可采用全场紧逼来制造失误和 抢断,增加进攻机会。
04
篮球比赛中的心理战术
心理战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心理战术定义
心理战术是一种通过调整自身心理状态和情绪,以及对他人 的心理产生影响的策略和技巧。
重要性
心理战术在篮球比赛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影响球 员的自信心、比赛情绪以及对手的判断,从而影响比赛结果 。
02 03
培养兴趣
学生应该培养对篮球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增强主动学习和参与的积极 性。通过观看比赛、参加篮球俱乐部等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 解篮球运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水平。
拓展社交
学生在参加篮球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社交 圈子。这对其未来的生活和事业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学生可 以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质。
小小一个球教案

小小一个球教案【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积极探索,主动思考问题。
2、引导幼儿感知球的主要特性:弹跳、能滚动、在水中会浮起来。
3、体验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皮球若干,场地、一盆水、废报纸、布、毛巾、木块、橡皮泥等。
【活动过程】一、设问导入:看,这是什么(各种空心的皮球)如果我把它放在水里,如果我把球放在地上拍打,小朋友样都来猜猜会怎么样?二、反互探索,感知球的基本特征1、第一次自由探索师: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许多的球,请你们每人拿一个球去试一下吧。
让幼儿自由的探索提问:你发现了什么?2、第二次有目的的探索师:刚才小朋友们都用球进行了实验,现在谁来告诉老师你都发现了些什么?(让幼儿进行讨论,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把球宝宝放到水里,它会怎么样呢?(它就会浮在水面上)把球放在地上用手拍打,球宝宝又会怎么样呢?(会向上弹起来)现在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来做游戏,进行观察吧!(1)把球放到水中,观察球是否浮在水面上,和其它实心物体比较,感知球是空心的,所以能浮在水面上。
(2)让幼儿在地上拍球,球会弹跳起来,感知球有弹性,所以能跳起来,学习名词“弹性”(3)让幼儿把球放在不同物体上向前滚,比一比哪一个球能滚得更远?感知球滚动的快慢和地面有关。
3、小结师:小朋友们真能干,都开动脑筋和老师一起想!现在小朋友们都知道了,球在水里水浮在水面上、用手拍一拍拍就会向上跳起来,还会向前后左右不同的地方滚动。
延伸:师:现在小朋友都知道了球宝宝在水里的时候会浮在水面上,用手拍打它,它就会跳起来,还有球宝宝可以前后左右的滚动,真的是太神奇了,现在我请小朋来帮老师想一想哪一些球宝宝会浮在水面上的?哪一些球宝宝拍拍它会跳起来?还有哪能些球宝宝可以前后左右向不同的方向滚动?教学反思: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
《只有一个地球》原文及教学设计2篇

《只有一个地球》原文及教学设计优秀2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11个生字,重点理解“晶莹、和蔼、慷慨、枯竭”等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结合关键语句了解课文讲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进一步懂得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莹、裹、篮”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晶莹、摇篮、壮观、半径”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重点体会地球的美丽与渺小。
教学难点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
2、理清课文脉络,结合关键语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激趣谈话,引入新课。
导语:同学们,世界的杂志《时代周刊》每年都要在世界范围内评选一位年度新闻人物。
评出的这个人,肯定是这一年中在全世界影响特别大的。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法国的戴高乐将军等都入选过。
有一位中国人在1978年和1985年两次入选,他就是我们改变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但是,1988年《时代周刊》却评选了一位非常特殊的新闻人物。
当时结果一公布,几乎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你们想知道是谁吗?(课件呈现《时代周刊》的封皮。
)对,就是濒危的地球。
想知道为什么吗?答案就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
请同学们一起齐读课文。
(同时板书。
)2、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思考:我们还可以把地球称为什么?(摇篮、水球、母亲、家园……)过渡:地球,母亲!这是多么亲切的称呼啊!就像亲生母亲对我们来说都只有一个一样,宝贵的地球对我们来说也只有一个。
那么,地球这位“母亲”给予了我们什么?她的宝贵又体现在哪些地方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5篇

《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优秀5篇只有一个地球教案篇一【设计理念】《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有关地球的知识,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整篇文章条分清晰,说服力强。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我在如何渗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倡导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上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学会学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渺孝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目睹、和蔼可亲。
2、读懂课文的内容,领会作者的说明方法。
能力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领悟作者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情感目标: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的“可爱”和地球的“易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悟地球为什么容易破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猜谜:“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
”(评:一猜就准。
)2、出示地球图:这就是咱们脚下的地球,关于地球,你知道些什么?怎么知道的?3、你们知道世界地球日是哪一天吗?(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大家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的地球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随宇航员到太空看一看。
二、设问导读:(一)了解地球的“美丽”。
1、谈话:每天我们都与她亲密接触,相依相伴,却无法看清她的全貌。
宇航员叔叔在太空中为我们拍下了地球的照片,让我们来看一看。
(出示图片)2、地球外面裹着一层“纱衣”,其实就是大气层,它使地球看上去朦朦胧胧的,更加可爱。
课文中也有一句描写地球外貌的,快速读课文,找一找。
(出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指导朗读。
3、迅速浏览第一段,看看课文还怎样赞美地球的。
(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4、提出问题: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将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因为有了地球才有人类和一切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相互交错、生态灾难、生态环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星球美景图片。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
2、同学们上节课初学了课文,在文中的宇航员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课件出示1、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2、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
3、宇航员觉得“地球太可爱了”,为什么又说“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呢?”如果地球破碎了,人类将何去何从呢?(板书:可爱、易碎)(生答:别无去处)(出示课件:如果地球破碎了,人类将别无去处)现在我们就从这三个问题入手来展开学习。
请看自学提示:
二、自主读书,自由研讨。
片段A:“地球可爱”篇
1、说说看,你从哪里读出了“地球的可爱”?
2、根据学生的交流相应出示课件,品读重点句。
A生交流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我觉得这句话写得很美)
(1)为什么可爱?(生自由谈,应结合晶莹、纹痕交错、纱衣,生答不好就引导)
B继续交流,你还从哪些语句体会出地球的可爱?
(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学生从比喻的角度谈喜欢的原因)
(2)作者为什么将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地球是人类及万物生存繁衍的地方,是地球赋予万物以生命,是地球养育了万物生灵。
)
可以说,没有地球就没有人类。
C你还从哪些语句体会出地球的可爱?
①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就象一叶扁舟。
②半径6300千米(小而可爱,我们应该珍惜它、爱护它,有理由就行。
)这段话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
D、继续交流,你觉得地球的可爱还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地球无私地向我们人类提供着各种资源
找到书上的句子一起读一下。
(生读: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
地球的可爱体现在哪里?(体现在它的无私和慷慨上)
无私、慷慨在这句话里该怎样理解?(地球有多少资源,她就愿意向我们人类提供多少资源呀!这就叫做“无私”,这就叫做“慷慨”!)
(3)除了矿产资源,地球还向我们提供哪些自然资源呢?
(水资源,大气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
(4)这些资源都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中,谁会这么无私,这么慷慨?只有(母亲!)只有母亲才心甘情愿地默默奉献,无私而又慷慨地对待她的儿女们呀!
(5)读到这里,你有什么话想对地球母亲表达吗?
地球,你真是太可爱了!太伟大了!
地球母亲,正是因为了您的哺育,我们才能生活得如此幸福……)
(6)我听到了你们对地球母亲的感激崇拜之情,听到了你们从心底发出来的赞叹!
(7)让我们再回到这一句话,(点击课件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让我们这些地球的儿女们,再次深情地赞美一下自己的母亲吧!
(生饱含激情地齐声赞美。
)
片段B:“地球易碎”篇
是啊,“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它慷慨,无私地为人类提供着各种资源,哺育着我们人类,我们是应该好好的爱护她。
然而,我们人类又是怎样对待我们的地球母亲的呢?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地球太容易破碎”呢?
(1)生交流地球所拥有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拿矿产资源来说,人类如果不加节制的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必将越来越少。
(2)继续交流,还能从哪儿体会出地球的容易破碎?
(3)生交流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造成生态灾难。
(4)请同学们看到课文中的这段话。
(课件出示:“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
“本来”是什么意思?(原先,先前)
原先是什么样的?那么现在呢?(可再生的资源已经遭到破坏。
)
这一系列生态灾难是怎么造成的?请同学们结合你收
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记录片。
(播放生态灾难纪录片,生观看)
同学们,看着日见苍老的母亲,青春不在的母亲,伤痕累累的母亲,你有怎样的感受呢?(痛心,愤怒,可怕,心情沉重,沉痛)能说的具体一点儿吗?为什么?
(6)带着你的这种感受来读一下这段话,注意体会括号里关联词语。
看看它们好在哪儿?(生读,生评,谈好处)(7)我听出了你的焦急和担忧,是啊,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片段C:“别无去处”篇
1、如果地球被毁灭,人类将别无去处。
用你们在课文中找到的句子来证实它。
①、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1)“至少”什么意思?(最少)言外之意呢?(40万亿千米之外的情况还不能确定。
)
(2)那么40万亿千米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刚才,我做一个计算,就拿飞机以每小时一千公里左右速度计算。
你们知道飞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猜猜看。
600万年!能到达吗?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
2、你还能从哪里体会到别无去处?
建造移民基地也是不现实的。
为什么?(生结合说明方法,用书上的话有理由地谈就行)
三、学习最后一段
1、“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将别无去处。
”(板书:只有一个)那么我们这些地球的儿女们又该怎么做?
(生:我们应该保护地球。
生:我们应该擦去地球母亲的眼泪……)
我们要精心保护地球(板书:精心保护),因为我们——(生读课题:只有一个地球),只有这样才能造福子孙后代!(板书:造福后代)
2、今天,我们对地球有了更深的了解,保护地球,珍爱生
命,是我们的共同信念。
3、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深情的呼唤一起读最后一段话吧。
(画双手)
四、总结全文
只有一个地球,它是那么的美丽壮观,又是那么的容易破碎,我们必须精心的保护她!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课件出示:因为只有一个地球),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话,(课件出示: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所以要精心保护地球”),善待地球,珍爱生命,这是我们永恒的主题(课件出示:因
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三次,一次比一次强烈)
五、作业(任选一题)。
设计一条“珍惜资源,保护地球”广告语。
六、板书设计
只有一个地球
精
造
心福保后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