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 (共19份打包)15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19份打包) 粤教版2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19份打包) 粤教版2


路漫漫其修
远兮, 吾将上下而 求索.
屈 原
司马迁
幽 愁 发 愤 著 成 信 史 照 尘 寰
用生命谱写人生 赞歌的志者
刚 直 不 阿 留 将 正 气 冲 霄 汉
泪已尽,心已碎,本以为你引刀自决; 身已残,心已钝,本以为你引药自戕;朋友弃 ,亲人离,本以为你悲赴黄泉。而你却活了下 来,坚强如山,意志如铁,在那个信奉“士可 杀不可辱”的时代,在那个推重“名节重似命 ”的时代。 文王拘而演《周易》,你想起了父亲的临 终之嘱;仲尼厄而作《春秋》,你想起了雄才 多磨难;左氏失明而有《国语》,你想起了百 炼成钢;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你想起花香子 苦寒;韩非囚秦而作《说难》《孤愤》,你想 起了英志尚未竟。 ——2005年安徽考生《月亮的正面和反面》
结合这些事例,谈谈你对生命中苦难的看法: 事例5: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腹地,有一 片纯沙漠地带。也就是年降雨量不足一百 毫米,又没有水灌溉的地方。然而,就在 这无雨无水,干旱,盐碱,人称“死亡之 抗争 海”的沙漠里,却有着一种古老树种---- 苦难 胡杨树。无论是站着的胡杨还是身躯弯曲 或者扑倒在地的胡杨,在它的脚下,均不 见有一棵小草在生长。干裂得张着大口的 地面上,弧形的裂纹,一环套一环,直接 苍天。胡杨树,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 倒了千年不朽。面对不幸,面对坎坷,它 们竭尽全力抗争,显示出生命超乎异常的 伟大。
笑对 苦难
结合这些事例,谈谈你对生命中苦难的看法: 事例2:世界著名的走钢丝人卡尔.华 伦达曾说:“走钢丝才是我真正的人生, 其他的都只是等待。”他每次都是以这 躲避 种态度来走钢索的,每次都非常成功。 苦难 但是1978年,他在波多黎各表演时,从 75英尺高的钢索上掉下来死了,令人不 可思议。后来也是走钢丝的华伦达太太 说出了原因。在表演的前3个月,华伦 达开始怀疑自己“这次可能掉下去”。 他把精力用在避免掉下来上,而不是用 在走钢索上.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 (共19份打包)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  (共19份打包)

③直到媒体报道,村里人才知道原来村子西头那间土房子里住着的老人是抗美
援朝的英雄,老人一直对自己参加过志愿军并立下战功的事情

A.讳莫如深 三缄其口 守口如瓶
B.守口如瓶 讳莫如深 三缄其口
C.守口如瓶 三缄其口 讳莫如深
D.三缄其口 守口如瓶 讳莫如深
解析:A 讳莫如深,指把事情瞒得非常严密,唯恐别人知道。隐含有忌 讳不提的意思。三缄其口,形容说话十分谨慎,不肯或不敢开口。守口 如瓶,形容说话极其谨慎或严守秘密。
毕淑敏曾说过,散文是血写的,小说是水写的,诗歌是骨髓写的。从 1987年发表处女作《昆仑殇》起,到《预约死亡》《婚姻鞋》和第一部长篇 小说《红处方》,毕淑敏就以其作品沉重的主题,磅礴的气势和对人生、社 会的冷静理智关怀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2.背景解读 改革开放以前,社会不重视个体,我们的思维模式习惯于将自我融入整个集体 之中,表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便是强调自我的“不重要”。在我们的潜意 识中,因为人的渺小的形体,便必然要从属于伟岸的自然和广阔的社会。随着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时代的进步,个体得到重视,社会也提出了“以人为本”的 理念。在此背景下,毕淑敏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破旧立新,满怀激情地写下 了《我很重要》。
3.词语辨析
(1)邻近·临近
【辨析】 “邻近”指位置接近;“临近”(时间、地区)靠近;接近。
【例句】 ①成功的公司选择那些离它们核心业务不太远的
业务,进
入那些在成本结构、目标客户和公司能力上与现有核心业务相差不太大的业
务能大大提高成功的几率。
②我国东部跟朝鲜接壤,跟日本

答案: ①临近 ②邻近
(2)鼎力·尽力
【辨析】 “鼎力”是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尽力”指用一切既漫长又短暂的筹展过程,其中有惊喜、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19份打包) 粤教版7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19份打包) 粤教版7

‘ 不 为 五 斗 米 而 折 腰 ’ 的 五 柳 先 生
拓 提 翻 关 陶 展 问 译 键 潜 字 其 词 人
归 园 田 居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 亮,号五柳先生,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 人。 他出身与没落的地主家庭,父亲早死, 少年时代生活贫困.青年时代曾怀着建功立业 的壮志,几次出仕,29岁时出任江州祭酒, 不久就辞官归隐.后来曾任镇江参军,彭泽令 等职.公元405年,他担任彭泽令才83天, 就离职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 终身不仕,与63岁时贫困而死.死后他的朋 友私谥他为“靖节”,所以后代称他为“靖节 先生”.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田园诗人.他 的代表作:《饮酒》 《归去来兮辞》《五柳 先生传》 《归园田居》 等. 返回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
嗣音?-------<诗经/郑风/子衿> 情人青色的衣领,令我情思悠长.纵我 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保 持联系吗? 嗣:继续. 其他的典故,请看课文下面的注释.
返回
1.用典贴切. 诗中两次借用<诗经>,并借用<管子>, <史记>的典故,以抒发个人的感慨, 表达对贤才的渴望与倾慕. 2.通脱清峻,直抒胸臆,豁达开朗. 此诗语调慷慨激昂,超凡脱俗,不拘小 节.如:对酒当歌,慨当以慷,忧思难 忘等诗句.诗人以广阔的胸怀接纳各种 贤才,愿以周公自比.如: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等.
建安文学代表作家: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其中曹植 是最杰出的诗人。曹丕的《燕歌行》是 我国诗歌史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
“七子”: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 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 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
“一蔡”:蔡琰是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 (共19份打包)1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 同步教学课件(  (共19份打包)1
《我的家在哪里?》这篇课文通过对梦中的“家”的描写和与现 实的对照,表达出作者渴望一个清淡、素雅、平和、充满亲情与温 馨,又不受外界干扰的“家”。而对现实社会中那些权、利之争表 现出深切的厌恶和憎恨。
文本总结·巩固学习
一、技法归纳 1.语言清丽,文字典雅,意出言外,哀而不伤,且富有人生哲理 两篇散文的语言都清丽、典雅、超凡脱俗,给人一种耳目一新感觉。如《霞》 中的“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从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 的”“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 相衬托的”“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 的天边重叠着”等等。《我的家在哪里?》作者表达了自己追寻心中理想的 圣地而不得的失落与无奈,但就全文来看感情却哀而不伤,给人一种清新的、 行云流水般的感觉。
体会。对象常是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意味,人的情意、趣味等。“体会”着重
指领会、理解。对象是文件、方针、政策、指示等的思想内容、精神实质,
也常是别人要表达的意思、感情、心理等。还可以作名词,如“谈体会”。
【例句】 ①但我直到几十年以后,才
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
②我一直坐到现在,还是一筹莫展,总想
到《鲁滨逊漂流记》里面的
二、基础积累 1.字音辨识 云翳.( ) 眷.恋( )
璀.璨.(
)
作揖.( )
丢三落四( ) 落 落拓( ) 落枕( )

露相( 露宿(
) )
迷惑.( )
答案:yì cuǐ càn huò juàn yī là luò lào lòu lù
2.据音写字
rào( )道 富ráo( ) 妖ráo( )
四、主旨归纳 这两篇散文虽然篇幅短小,但是思想容量极大,显示出冰心思考深刻、独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19份打包) 粤教版3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19份打包) 粤教版3
祖籍福建永春,生于 南京。1947年后就读 于金陵大学外文系、 厦门大学外文系1949 年后在台湾大学外文 系求学。1958年赴美 国爱荷华大学进修。 先后在美、台、香港
朗读品味、正音。
• 绸缪 • 浩淼 • 樯桅 • 渺渺 • 天籁 • 肚脐 • 氤氲 • 蹂躏
• 迤逦
• 肘腋
• chóumóu • 蟠蜿 • pánwān
例如:
• 满地百云,师生衣袂飘然,都成了 神仙。我登上讲坛说道,烟云都穿窗探 首来旁听。
特点、联想、感受……
晴艳下午 (碧蓝 千顷碧波 借代)
海 山 起风日子(蓝田 暗喻
海波起落 百合 借喻)
相围
←→
夜深时分
潮声起伏(鼾息 拟人 )
渔火灿灿 金莲❖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
• miǎo
• 盘踞 • jù
• wéi • miǎo • lài • dùqí • yīnyūn • róulìn • yǐlǐ • zhǒuyè
• 衣袂 • mèi
• 奔踹 • chuài • 纤毫 • xiān • 拖曳 • yè • 伺机 • sì • 伺候 • cì • 脸颊 • jiá
注意下列词语的音、形、义
❖运用叠音词,语调铿锵,诵之 上口。
❖精心炼字,一字传神。 ❖运用诗化的语言或化用古诗文。 ❖暗用典故。
思考: 1、在前文洋溢的赞美之后,最后一段 为何突然转为低沉败兴?这与上文连贯 吗?
最令人心动而神往的,却是人为的骚音。……是九广 铁路的客车,货车,猪车,……山下的铁轨向北钢铁火花 的壮烈节奏,提醒我,藏在谷底的并不是洞里桃源,住在
山上,我亦非恒景,即使王粲,也不能不下楼去
重点揣摩
2、作者在第三段中说“我成了山人”可最后又说

粤教版语文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19南朝诗两首PPT优质课件

粤教版语文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19南朝诗两首PPT优质课件
【品悟】这是庄子告诉我们做人的基本原则。
3.势为天子而不以贵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戏人。 (《庄子杂篇·盗跖》)
【译文】权势如天子而不以尊贵骄傲于人,富有天下 而不以财富自诩于人。
【品悟】谦恭是儒家、道家共同遵守85—433),南朝宋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 康)人,迁籍会稽(今浙江绍兴市)。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 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谢灵运创作了大量的山水 诗,并丰富了描写山水的技巧,开拓了中国诗歌史上一个 崭新的题材领域。他的作品语言富艳精绝,充满道法自然 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 晦涩的玄言诗之风。
山水诗鼻祖是东晋的谢灵运。谢灵运所开创的山水 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使山水诗成为独立的审美 对象。他的创作,不仅把诗歌从“淡乎寡味”的玄理中解 放了出来,而且加强了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现力,并影响 了一代诗风。
2.永明诗体,永明体是中国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出 现的诗风。又称新体诗。谢朓是南齐永明体诗的代表作家。 他和沈约、王融等人根据汉语的四声研究诗歌中的声、韵、 调配合问题,提出了“八病”之说,开创了永明体,对近 体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永明体,即以讲究四声、避免八 病、强调声韵格律为其主要特征。
(15)泪下如流霰. (16)谁能鬒.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名词作动词,发出声音 (2)使动用法,使……
惭愧 (3)惭愧 (4)增进道德,这里指仕途上的进取 (5) 追求禄位 (6)形容词作动词,昏暗 (7)揭开帷帘,打开 窗子 (8)山势险峻的样子 (9)残余的寒风 (10)验证,证 明
代表作品有诗歌《登池上楼》,赋《山居赋》《岭表赋》 《江妃赋》。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19份打包) 粤教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19份打包) 粤教版
有多少片遗失的飞羽 就有 多少个金黄色的梦
林夕
你 伫立在黄昏的雪野上 沉思 滑撬留下的灰痕
瑟缩的风 哀鸣这凄婉的林夕
和你苍白的投影 绿色早已埋没在 冰封的记忆里
落日
燃烧着
你沉默的泪水
将你和迷茫镀金
梦 在黄昏的雪野
消融 消融……
浪花
我 是一个赶潮的孩子
梦里 都在聆听 海的呼唤 等待我的 却是
渔归的落日 那深沉的失落里
“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
❖拓展训练
❖ 自读《我的家在哪里》品味冰心先生文中蕴 涵的精神追求及巧妙的构思。
❖ 完成课后练习二 三 四。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 卡儿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 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 克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21、 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24、意志命运往 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 —卢梭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 奇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33、 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37、我们唯 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孔子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 要头脑。——玛丽·佩蒂博恩·普尔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47、书到 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 一样成功。——莫扎特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5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53、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54、唯书籍不 朽。——乔特5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58、问 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左拉61、奢侈 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CocoChanel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 里,与其说好的教师是幸福,不如说好的教师是不幸。——海贝尔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杰纳勒尔·乔治·S·巴顿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67、今天应做的事 没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误了。——裴斯泰洛齐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歌德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克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71、既然 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 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76、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77、坚强 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78、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7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8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 思。——朱熹81、对一个人来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起点可以相同,但是选择了不同的拐点,终点就会大03、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终掌握在、站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19份打包) 粤教版5

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配套课件ppt(19份打包) 粤教版5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 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
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 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 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 后因屈2020原/5/2的1 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2020/5/21
其次,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 裳”“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 为度”“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 之陆离”等,将“兮”字去掉,对 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 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 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 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 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世上的人们任凭他各有所好,而我的习惯是专于爱好 修洁。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就把我车裂了我也不肯变更,难道我的心 还会怕受人威胁?
2020/5/21
①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楚辞”中大量用 “兮”,有时在句中,有时在句末。
②替:废弃、贬斥。申:加上罪名。蕙纕、揽茝,比 喻高尚的德行。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芳香和污垢纵使会被人混淆呀,只我这清白的精神是 丝毫无恙。
2020/5/21
(12)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我忽然又回过头来放开眼界,打算往东西南北去四处 观光。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我的花环是参差而又多趣呀,馥郁的花气啊会向四方 远飏。
(13)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持续时间不长。
【例句】 ①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地球渐变为“地球村”,与世

世外桃源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梦。
②对于传染病,首要的是
病源,遏制蔓延。
答案: ①隔绝 ②隔离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
鲜感,大家
茨威格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尤 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长。
2.备用知识 烘云托月(衬托)手法浅说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 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 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衬托手法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很多文章中都有所体现。如《故乡》中开 头那段荒凉萧条的环境描写,形象地衬托出作者悲凉的心情;还有《陌上桑》 中对罗敷美丽外貌的描写也是衬托手法成功运用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C.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各抒己见
D.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各执一词
解析:B “各执一词”指各人坚持自己的说法,意见不一致,但有明确 的观点和态度;“各抒己见”指各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莫衷一 是”强调很多人意见各不相同,众说纷纭;①句中有互不相让,说明大家 都坚持自己的观点;②句中说有一点是公认的,“各执一词” “莫衷一是”强调的是不同,故用“各抒己见”。所以选B。
二、微型写作 每个人都有过紧张或者是害怕的经历,请大家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结
合自己的心理体验,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描写一下当时的真实的心理 感受。
写作示例: “铃……叮铃铃”“开始答题!”随着老师威严地宣布,教室里顿时安静 了下来。鸦雀无声,紧张的气氛迅速蔓延,逐渐让人感到窒息。开始时,我神 色自若地做着试卷上的题。但做着做着,就觉得不如我想象的那么容易:有好 几个没把握的题一一把我难住了。我不由得乱了阵脚,方才舒展着的眉头也 紧锁得越来越厉害了。考试结束,我忐忑不安地走出了教室。惨了,惨了,这 下完蛋了,考差了屁股又要“开花了”!唉,想着想着,我忽然觉得身体沉重了 许多,像掉入了阴森的无底洞似的。但愿能考好。我怀着这种想法度过了漫 长的一天。
4.【对应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他第一次学会了把世界史看 作是各个时代的涨潮与退潮的永恒活动;对于各个时代来说,昨天、今天和 明天是一个活的统一体”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收到了什么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罗曼·罗兰在高师 的学习对他的深刻影响。高师的学习使他树立了自己的基本历史观。 这种历史观的核心是,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各个 时代的更替流变犹如一个有着内在因果关系的生命体。这句话也说明 了罗曼·罗兰能历史地、发展地、联系地看待世界万事万物。
一、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
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青年时代在维也纳 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第 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 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
②对于什么是企业人才,与会者
,但有一点得到公认,引领未来企业发
展的人才必须具备领导才能、谈判能力和全球思维三大能力。
③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人们一直对此
,即使是
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
A.莫衷一是
各抒己见
各执一词
B.各执一词
5.【对应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第五段“罗兰就一直倾心于最宝 贵的东西,倾心于英雄人物,倾心于全人类的艺术家”,其中,“倾心于英雄人 物”该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倾心于英雄人物”:罗曼·罗兰到底称谁是英雄呢?不称 那些借助于思想或者权力取胜的人为英雄,只称那些由于他们的心灵 而伟大的人为英雄,正如托尔斯泰说过的那样,“除了善以外, 我不 知道有别的优越标志”。人格不伟大,就没有伟大的人。总之,英雄 不是为了生活中的小事而奋斗,不是为了一项成果而奋斗,而是为了 整体,为了生活本身去奋斗。他喊道:“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它 存在于了解生活并且热爱生活之中。苦难不是伟人的目的,但这是对 他的考验。”
承”和“传承”所指的对象不同,继承的是头衔、志【例句】 ①台山历来重视对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比如台山广东音乐入选
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该市即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音

基地。
②今日的欧洲,有许多东西实在值得我们反过来学习,比如对传统文化的
3.【对应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 他与哪些人交往?他
们的思想如何?从文中找出来并概括表述。
参考答案:保尔·克洛岱尔,安德列·休阿列斯,夏尔·贝济。 ①他们在彼此神秘热情的交谈中,产生了新的思想境界。他们的思想在 当时是超前的。 ②他们对人生充满奔放的热情和对世界有极其严肃的理解。 ③他们有着自觉的使命感和生命追求:“用创作和生动的语言恢复人民 失去的信心,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牺牲自己的名利,也在所不惜。” ④他们有着一些共同的爱好。他们迷恋莎士比亚,他们推崇开阔的英 雄般的生活,对托尔斯泰倾注了倾慕之情,把他当作剖析自己一生的 偶像。 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为人民而创作。
6 罗曼·罗兰(节选)
书香晨读 课前预习 课堂探究 文本总结
国学讲堂
书香晨读·开卷有益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学而》) 【译文】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 讲信用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领悟】 人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在学习、生活中用对任务的忠诚、对朋友的信 用、对知识的学习来叩问自己的内心,让生命境界不断提升。 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 语·学而》) 【译文】 后生在家要孝顺父母,外出要尊敬长辈,谨慎而且守信,博爱众人,亲近有 仁德的人。这样修行实践之余,还有精力再在书本文字上下功夫好好学习。 【领悟】 我们首先要修身养性,怀有一颗博爱之心,做事诚信而谨慎,然后再做 学问。正所谓先学做人再做学问。
一、整体把握
课堂探究·合作学习
二、文本研读 1.【对应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归纳内容要点】 综观全文,一 共讲述了罗曼·罗兰在高师阶段的哪些方面呢?高师教育有何特点?从文中找 出来并用简短的词语概括。
参考答案:讲述了:高师教育特点;罗曼·罗兰的学习情况;他与朋友的交往;他 对偶像的崇拜;他的创作情况。 高师教育特点:①这里的学生与世隔绝,远离实际生活,能更好地体会历史生活。 (与世隔绝) ②这里的教育富有成效地结合了传统精神和经过检验的方法。(有效方法) ③这是一所严格的学校,要求学生有不知疲倦的勤勉精神。(要求严格) ④这里致力于全面教育,容许学生享有有限度的自由。(全面发展) ⑤这里曾经培养出法国最渊博的学者。(成果突出)
) )

模糊( 模样(
) )

混沌( 混蛋(
) )
答案:xiāo chǎn pōu jiǒnɡ línɡ nǐ qí bǐ mù yuè zhù zhōnɡ bēn/bèn mó/mú hùn/hún
2.据音写字
白xī( ) xī( )蜴 清xī( )
cāng( )桑 cāng( )山 船cāng( ) cāng( )俗

答案:①传承 ②继承
(2)隔绝·隔离
【辨析】 两者都有分开之意。“隔绝”的目标对象与外界没有任何途径联
系,而且一般空间距离非常遥远,隔绝状态持续时间比较长;“隔离”只是从
一个群体中把目标对象与其他分隔开来(一般是从空间上分隔,但不会太遥
远),目标对象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与群体联系。而且隔离状态一般都是短暂
2.【对应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综观全文,高师阶段的教 育对罗曼·罗兰有何影响?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①使他获得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并让他 具备了一种勤勉的精神和无可比拟的工作能力; ②使他接触了一些有思想的朋友和老师,在与自己的好友的交流中产 生了新的崇高的思想境界; ③他对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倾注了仰慕之情。
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 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二、基础积累 1.字音辨识
喧嚣.( ) 炯.炯( ) 分歧.( ) 活跃.( )
阐.明( ) 剖.析( ) 凌.驾( ) 比拟.( ) 鄙.弃( ) 爱慕.( ) 铸.造( ) 热衷.( )

奔跑( 投奔(
四、主旨归纳 这篇文章的思路和主旨是什么?
答案:思路:先写高师教育的特点,罗曼•罗兰刻苦学习,知识扎实;再 写罗曼•罗兰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的交往;次写他的写作。 主旨:文章记叙了罗曼•罗兰在高师的学习生活情况,写他的学习、 交友、写作和爱好,刻画了一位知识渊博、充满热情、追求理想、 富于牺牲精神的艺术家形象。突出了他崇高的理想追求、勤奋精神 和巨大收获,给了我们许多重要的启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文本总结·巩固学习
一、技法归纳 1.理性的心理剖析
中国传统传记侧重写人物的言行,看上去更为客观,而茨威格的传记则更多地表 现出作者的主观色彩。这就体现在对传主的分析上。茨威格不仅仅描绘一个人,更 对一个人成功或失败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进行剖析。“这一选择使他获得了较大的思 想自由。哲学系要求承认官方学派的唯心主义,文学系要求能言善辩的口才。这一 选择对他的艺术有莫大好处,并且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里对他未来的创作带来的 好处是:他第一次学会了把世界史看作是各个时代的涨潮与退潮的永恒活动;对于各 个时代来说,昨天、今天和明天是一个活的统一体。”在这里,作者只用一句话叙述 罗曼·罗兰选择了历史和地理,却用了一大段来解释这种选择的明智,这种选择为罗 曼·罗兰的将来打下了怎样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