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分离方法对鸡肠道双歧杆菌分离筛选的影响

合集下载

肠道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肠道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肠道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肠道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的主要步骤(2)掌握平板划线分离法(3)掌握玻片凝集试验的操作方法以及实际意义二、实验材料(1)实验仪器:试管、玻片、酒精灯、接种针、接种环、试管架、(2)实验试剂:生理盐水、细菌培养基、伤寒诊断血清、伊红美蓝培养基(EMB、克氏双糖铁培养基(KIA)、葡萄糖发酵管、乳糖发酵管、甘露醇发酵管、尿素培养基、蛋白胨水、半固体培养基三、实验流程(1)肠道致病菌的分离①待测标本的制作:把接种环放置于点燃的酒精灯火焰处对其进行灭菌,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在细菌培养基中取少量待测细菌于盛有5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混匀。

②细菌的分离接种:用接种环取适量配置好的细菌悬液,在酒精灯附近进行划线分离法接种细菌于EMBt养基。

将培养基置于37C培养18~24小时。

(2)肠道致病菌的纯化①单菌落接种:从已培养待测细菌的EMB培养基上用已灭菌的接种针挑取某单个菌落接种到KIA培养基上,一部分直接深入培养基中底部,一部分直接涂抹于斜面处,置于37 C培养18~24小时。

②待测细菌的初步判断:取出已纯化培养待测细菌的KIA培养基,观察现象,初步断定该细菌是致病菌或是非致病菌。

(3)肠道致病菌的鉴定①生化鉴定:分别取葡萄糖、乳糖、甘露醇发酵管各一只(注意管内的小倒管则应充满液体,不含气泡),用已灭菌的接种针取已培养的KIA 培养基上的培养物接种于各发酵管,将各发酵管于37 C培养18~24小时。

取出并观察记录现象。

(注意每次使用接种针前都应用酒精灯火焰进行灭菌)②动力检查:用已灭菌的接种针取KIA培养基上的培养物分别接种于蛋白胨水、尿素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中,将各个培养基于37 C 培养18~24小时。

取出后将靛基质(吲哚)加入到蛋白胨水培养基中,并观察记录现象。

(注意每次使用接种针前都应用酒精灯火焰进行灭菌)③血清学鉴定:取洁净玻片一张,将其用蜡笔分为两格,两边各取生理盐水一滴,再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分别取KIA培养基上的培养物加入两格中,与生理盐水混匀不摊开。

7株鸡源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益生性能比较

7株鸡源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益生性能比较

效 排除 或控制潜 在 的 病原 菌 ; 促进 动 物 生长 , 够 合 能 成 维生 素 K、 维生 素 、 胡 萝 卜 等 可被动 物直 B族 B一 素 接 吸收利 用 , 而加 强 动物 的营养 代 谢 ; 产生 非 特 从 可 异性 免 疫 调 节 因 子 , 生 干 扰 素 , 作 为 免 疫 复 活 产 或 剂, 刺激 胃肠非 特异 性 局部 免 疫 , 而 提 高 免疫 球 蛋 从 白浓 度 和 巨噬 细胞 的 活性 , 强 机 体 免 疫 功 能 和 抗 增
性厌氧的乳酸菌, 与厌氧、 培养保存条件苛刻的双歧 杆菌 相 比 , 适 合 于 生 产 和 应 用 。 18 更 99年 美 国
F A就公 布 它为可 直接用 于 动 物 的菌 种 之一 。我 国 D 农业 部第 12 6号 公 告 公 布允 许 使 用 的饲 料 添 加 剂 1 品种 目录 (08 中, 生 物饲 料 添 加 剂 有 1 20 ) 微 6种 , 屎 肠球 菌 ( n rccufeim)粪肠 球菌 ( n rcc s E toocsac e u 、 E tooc e u fe l ) 乳 酸 肠 球 菌 ( atccu at ) 都 包 括 ac i 和 as L c ocslcs 也 o i
病力 等 。 卜
1 材 料 与方 法
1 1 试 验材 料 .
1 1 1 试 验 菌种 ..
肠球 菌为 消 化 道 内正 常 存 在 的一 类 微 生 物 , 在
肠 黏膜具 有较 强 的 耐 受 和定 植 能 力 , 且 是 一 种 兼 并
大肠 杆 菌 K 8 Ececi clK 8 、 肠 杆 菌 8 ( s rha oi 8 ) 大 hi
K 9 E cei i o 9 ) 多 杀 性 巴氏 杆 菌 ( at — 9 ( s r hacl K 9 、 h c i P s u e r l l c a) 鸡 白 痢 沙 门 氏 菌 ( am nl u e amu oi 、 l t d S l o ea p 1 l . 1u o m)和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 t h l ccs a ru r Sa y cou uea p o

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保藏性能研究

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保藏性能研究

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及保藏性能研究乌云;刘红霞;李洪亮;母智深【摘要】为丰富发酵剂及益生菌菌种资源,从内蒙古阿拉善盟采集7份新生婴儿粪便样品,在传统细菌分离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添加莫匹罗星锂盐和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改良基础培养基,快速有效地分离获得双歧杆菌.结合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和API20A试剂条鉴定菌种.结果共分离获得6株双歧杆菌,其中3株动物双歧杆菌,2株青春双歧杆菌,1株短双歧杆菌.试验验证甘油浓度为70%时冷冻保藏效果最佳.%In order to enrich more types of leavening agents and probiotics resources, faeces collected from sev-en infants(Alashan, Inner Mongolia)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bacterial separation method, Mupirocin lithium salt and X-Gal were added to the basic medium, to separate the bifidobacterium effectively. Automatic microorganism analytical system and API20A reagent strip were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bifidobacteri-um. In total, six strains of bifidobacterium were obtained from infacts' faeces, among which three strains were Bifidobacterium lactis, two strains were 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 and one strain was Bifidobacterium breve, and the optimum storage condition for the bifidobacterium is 70%glycerol.【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7(038)023【总页数】6页(P171-176)【关键词】双歧杆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API20A试剂条;冷冻保藏【作者】乌云;刘红霞;李洪亮;母智深【作者单位】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正文语种】中文双歧杆菌是存在于人体肠道中的益生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宿主形成了互惠共存的关系,具有改善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功能、防治便秘腹泻、缓解乳糖不耐、促进营养物质吸收、降三高和抗肿瘤等多种保健功能[1-4]。

鸡源乳酸乳球菌的筛选及其微囊化后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鸡源乳酸乳球菌的筛选及其微囊化后对肉仔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2t E a L, xT q酶 l L, x 模板 3i d H 0 3 L L,d 2 5t 。反 x x 应程 序 : 预变 性 9 5ri ;4 o 性 3 ,8℃ 5o n9 C, a C变 0 s5 退火 3 , 2 o 伸 5 , 0个 循 环 ; 2 ℃ 延 伸 0 s 7 C延 0s3 7
科研 业务费专项 资金课题 “ 微囊 化肠球菌对鸡肠 道菌群结构 的影响”( X1 0 Z 0 5) 作者 简介 : 魏 衍( 9 5 ) 男 , 18 一 , 安徽舒 城人 , 士研究生 , 硕 研究 方向为益生 菌和动物分子 营养 。Ema : cn 8 @13 cm - i wea3 6 6 . o l }通 讯作者 : 爱科 , 李 研究员 , 博士生导师 , ma :a @ciar n og E- i lk hnga . r l i
品 。益生 菌 制 剂是 当前 人 们 研 究 较 多 的 饲 用 抗 生
本试 验 从 健 康 的 爱 拔 益 加 ( A) A 肉仔 鸡 肠 道 中分离 出 l株 益 生 性 能 优 良 的乳 球 菌 , 其 发 酵 将
前 包被 微 囊 化处 理 I 后 饲 喂 肉仔 鸡 , 析 其 饲 喂 4 分
自宝 生 物工程 ( 连 ) 大 有限公 司 。 D re ( 一b l dr 和 D 2 0 , 购 白 NA Mak r 1k a e ) d L 00 均
MB 公 司 。 I
挑 取 白色 菌落做 进 一步 筛选 、 鉴定 。 144 基 因序列 测定 及分 析 .. 将 上述 白色 菌 落接种 于 含 氨苄 青 霉 素 的 L B液






2 3卷
1 0 / i 离 心 2 r n 取 上 清 液 于 火 过 菌 的 20 0 rr n a i, a

禽原始生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应用

禽原始生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应用

禽原始生殖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应用,由于鸡卵中含有大而多的卵黄,其受精后的整个孵化过程需在含有大量卵清的蛋壳内进行,这些特殊的生理特性使PGCs 成为研究禽类胚胎发生、细胞分化机制、发育相关调控基因等研究的良好模型。

基于此,笔者对PGCs的特性、分离培养及应用等研究研展进行了综述。

1禽类PGCs的特性原始生殖细胞(PGCs)是具有高度未分化的发育全能性细胞。

将刚分离到的PGCs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它比体细胞体积大,细胞核较大,位置偏中央,细胞周围有明显光环,有的具有伪足。

此外,PGCs细胞具有集落的显著特征,Wentwrth等发现PGCs细胞在饲养层上呈集落状生长,排列紧密,细胞间界限不清楚,生长特征表现为PGCs集落间常发生聚集现象。

PGCs内含有大量的糖原颗粒,并且具有较高的碱性磷酸酶活性,但是已分化的PGCs糖原含量及AKP活性明显降低。

秦洁等研究发现PGCs凭借其细胞质中大量糖原颗粒的沉积,可通过PAS染色将其余糖原颗粒相对较少的体细胞区分,其染色特征为细胞核不着色,细胞质呈红色。

经过PAS染色后的PGCs细胞形态变化不一,有的由圆变长,有的变为椭圆形,还有个别PGCs细胞仍保持圆形,有的还在顶端伸出伪足,核外胞质呈现许多深染的区域。

对于禽类PGCs,秦洁等报道其为圆形,HE(Hematoxylineosin)染色后精原细胞为圆形,体积较大,核着色较深;支持细胞形状不规则,有圆形、锥形,体积较精原细胞小,着色较浅;间质细胞一般成群分布在曲精细管索之间。

2PGCs的分离培养PGCs在禽胚胎的早期发育过程中有其独特的迁移规律,从而能被分离提取,并可移植到同种胚胎中,发育成有功能的配子。

在血液循环系统建立后,禽类PGCs首先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原始生殖嵴部位,并在其中分化成配子。

根据禽类PGCs的独特迁移路线,通常在以下3个阶段进行PGCs的分离:①从5期胚的生殖新月区提取;②从10~13期胚的血液中提取;③从生殖腺中提取。

微生物分离的方法

微生物分离的方法

微生物分离的方法
微生物分离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培养法、筛选培养法和分离富集法。

1. 传统培养法:将微生物样品分散在富含营养物的培养基上,将其培养在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

通过不同培养基的选择、不同的温度、pH等条件的调节,可以促进特定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分离出目标微生物。

2. 筛选培养法:筛选培养法是根据目标微生物的特殊生理特性和营养需求,设计特定的培养条件,以促进目标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例如,通过特定的培养基、温度、pH、气氛条件等,选择性地分离出某些特定类型的微生物,如厌氧菌、耐高盐菌等。

3. 分离富集法:分离富集法是根据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特定生理特性和生境适应性,通过特定的分离富集技术,富集出目标微生物。

常用的富集方法包括传统的液体培养富集法、固体培养富集法和连续扩增培养富集法等。

这些方法通过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使目标微生物在其他微生物中相对优势,从而实现分离。

以上是常用的微生物分离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微生物分离目的和环境条件。

在实际操作中,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不同的方法进行综合分离。

不同破壁方法对大肠杆菌DNA提取的影响

不同破壁方法对大肠杆菌DNA提取的影响

不同破壁方法对大肠杆菌DNA提取的影响丁小云;耿俊丽;魏成熙【摘要】为了解不同细胞破壁方法对大肠杆菌总DNA提取效果的影响,分别采用CTAB/溶菌酶/蛋白酶K法、溶菌酶/SDS法、CTAB/SDS法对大肠杆菌进行破壁提取DNA,比较了3种方法从大肠杆菌中提取DNA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方法都可以从大肠杆菌中提取到分子量大于21.2 kb的DNA片段,1 mL菌液DNA的提取量为14.3~43.6 μg,不同方法间在DNA产量及纯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期刊名称】《贵州农业科学》【年(卷),期】2010(038)004【总页数】2页(P149-150)【关键词】大肠杆菌;DNA;提取方法【作者】丁小云;耿俊丽;魏成熙【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550025;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0;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1+2大肠埃希氏杆菌是肠道的正常菌群,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河流和海洋等自然界,利用其基因组DNA通过相应的PCR和电泳等技术建立基因“指纹库”,实现粪便污染源示踪,已成为生物示踪中的一种有效的方法[1]。

作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第一步,样品DNA的提取尤为重要。

提取DNA的总量、成分、纯度、片段大小以及提取方法的偏倚性[2]将对后续工作产生影响。

常用的破壁方式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酶解法和联合裂解法,经过人们长期的研究和总结,联合裂解法较单独使用某一种方法破壁提取DNA的效果好。

为寻找一种简便有效的大肠杆菌DNA的提取方法,研究了3种DNA的提取方法对大肠杆菌总DNA的提取效果,筛选适合于大肠杆菌DNA的提取方法,为进一步开展分子生物学方向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1.1.1 试剂 Tris(三羟甲基氨基甲烷)、EDTA(乙二胺四乙酸)、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分析纯),购自中国医学(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M-琼脂糖Promega分装;溶菌酶Fluka进口分装;蛋白酶K(aMRESCO);λ-DNAMarker(EcoRⅠ/HindⅢ),DL2000-DNA Marker,均购于华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例蛋鸡空肠弯曲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一例蛋鸡空肠弯曲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一例蛋鸡空肠弯曲杆菌的分离与鉴定概要蛋鸡空肠弯曲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禽类肠道中的致病菌种,能引起禽类肠道疾病甚至传播给人类。

本实验以某蛋鸡养殖场环境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最终成功分离和鉴定了一株蛋鸡空肠弯曲杆菌。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的具体步骤和结果。

引言蛋鸡是重要的畜禽之一,而蛋鸡养殖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肠道疾病的影响,其中就包括蛋鸡空肠弯曲杆菌的感染。

蛋鸡空肠弯曲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能引起禽类空肠炎、肠道感染等疾病,也可能通过食物或者水源传播给人类,造成食源性感染。

对蛋鸡空肠弯曲杆菌的分离与鉴定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应用价值。

实验步骤1. 样品收集从某蛋鸡养殖场环境中收集样品,包括鸡粪、饮用水、饲料等,以确保样品的多样性和充分代表性。

2. 分离培养将样品进行预处理,然后分别在相关的培养基上进行接种和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对于不同形态的细菌进行初步筛选和分离。

3. 形态学鉴定从培养基上筛选出的典型菌落进行形态学观察,包括菌落形态、菌体形态、颜色等特征,并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胞形态的观察。

4. 生化鉴定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一系列生化试验,如氧化酶试验、糖类利用试验等,以鉴定其代谢特性和生化反应。

5. 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PCR技术对鉴定出的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以确定其遗传特征和亲缘关系。

结果分析通过上述步骤的实验操作,最终成功分离和鉴定出一株蛋鸡空肠弯曲杆菌。

其形态学特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菌落呈灰白色、平整、光亮,细胞呈杆状,不产生孢子。

生化鉴定显示该菌株对氧化酶呈阳性反应,对多糖类具有利用能力。

最终的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与已知的蛋鸡空肠弯曲杆菌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

讨论蛋鸡空肠弯曲杆菌的分离与鉴定对于蛋鸡养殖业的疾病防控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综合运用形态学、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方法,最终成功分离和鉴定出一株蛋鸡空肠弯曲杆菌。

仍需进一步对其毒力因子、耐药性和致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为疾病的有效防控和治疗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梯度稀释 !取合适的稀释度接种于双歧杆菌液体培 养基的试管中 # 试管中培养基的装液量为 .3%#
-$/$& 石蜡油封法 " 接种方法同上 ! 接种后滴加
灭菌的石蜡油覆盖 .G0 #
&%( 菌种的活化与接种
"收稿日期 #’+,$-&’-&. "作者简介 #陈 琼 /&0.$-12硕士学位 ! 广东化工制药职业技
广东饲料 第 -& 卷第 ! 期
.##, 年 " 月
实验研究
不同分离方法对鸡肠道双歧杆菌分离筛选的影响
陈 琼 )! 杨汝德 ’
H-$广东化工制药职业技术学院 ’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 广州 ,-#,/#I
"中图分类号 #J7-/$%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K7/-% %.##, &#-K##&-K#.
术学院助理讲师 ! 主要从事微生物制药教学研究工作 #
-$/$, 盐水瓶法 " 用大试管代替盐水瓶 ! 试管口
用胶塞塞住 !灭菌时插注射器针头通气 !灭菌完后 ! 迅速拔出针头 ! 用胶布封住针孔 # 用注射器接种后 !
!!!!!!!!!!!!!!!!!!!!!!!!!!!!!!!!!!!!!!!!!!!!!
)%* 厌氧培养方法对双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菌生长的影响
刚从鸡肠道中分离出的双歧杆菌严格厌氧 !因 此 ! 选择严格厌氧的培养条件非常重要 # 本实验比 较了常用的几种厌氧培养方法 #
双歧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优势菌群 ! 是维持 宿主健康的最重要的细菌之一 # 双歧杆菌作为益生 菌用于人或动物已有相当多的报道 # 国内约有 /# 多种双歧杆菌的产品投入市场 #
准确吸取铜标准溶液 #$#$,$-$.$& $/01 !.,!23
01 的标准溶液于 ,#01 容量瓶 ! 用 #$-04135 6’1 稀 释至刻度 ! 摇 匀 ! 在 %.&$7 80 处测 定吸光度 ! 以 浓
度为横坐标 !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 计 算 回 归 方 程 为 "!"#$-#%’(#$##.! 相 关 系 数 为 *"
&"( 鸡肠道不同区域对双歧杆菌分离的影响
鸡肠道不同区域对双歧杆菌分离的 影响结果 见图 % % 从图 % 可知 $ 从小鸡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双歧杆 菌的效果较好 % 因为鸡的大肠很短 $ 肠道菌群主要 集中在盲肠中 $ 其中以专性厌氧菌为主要菌群 $ 包
图! 不同鸡龄对双歧杆菌分离的影响
括双歧杆菌 & 拟杆菌等 %
1))( 年 " 月
效液相色谱分析三部分进行鉴定 !
实验研究
!"#"# 厌氧发生袋法 " 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 ! !"#"$ 以 上 # 种 厌 氧 方 法 接 种 后 #%&! 厌 氧 培 养 ’& 小时 $平板计数法计算双歧杆菌的菌数 %
! 结果 &"! 鸡源双歧杆菌的分离纯化及形态观察 菌株 /!$! 培养 ’& 小时后 $ 呈灰白色圆形菌
&%! 培养基
用本实验室自行优化的双歧杆菌培养基 #
&%$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厌氧发生袋 %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 &$生化培养 箱 $高 效 液 相 色 谱 仪 $生 物 荧 光 显 微 镜 $超 净 工 作 台 # 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用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
-$/$% 深层培养法 " 将活化好的测试菌液系列
" 摘要 # 本文研究了从健康鸡的肠道中分离双歧杆菌的分
选用双歧杆菌培养基活化冻干菌种 ! 按 ,! 接 种量接种 !%7" 厌氧培养 &7 小时 #
离方法 # 比较了不同日龄 $ 鸡肠道的不同部位以及分离方法 对双歧杆菌分离的影响 # 为动物微生态制剂的研制 提 供 了 合适的益生菌菌株 #
" 关键词 # 双歧杆菌 分离方法
&"’ 不同日龄对双歧杆菌分离的影响
不同鸡龄对双歧杆菌分离的影响结果见图 1% 从 图 1 可 知 $!( 日 龄 肠 道 中 双 歧 杆 菌 的 数 量 比 %) 日龄的少 % %) 日龄与 #) 日龄的相近 % 考虑到 鸡龄越大 $肠道菌群越多越复杂 $ 选用 !( 日龄小鸡 分离双歧杆菌最易于操作 %
&"& 厌氧培养方法对双歧杆菌生长的影响 # 种厌氧方法对鸡源双歧杆菌的比较结果见图 !% 从图 ! 结果来看 $# 种方法中 $ 厌氧发生袋法
显著地比其他厌氧方法有利于双歧杆菌的生长 % 抽 真空法和化学厌氧法的厌氧效果较差 $ 不利于双歧 杆菌的生长 % 这种差异是由于厌氧发生袋法能产生 较好的厌氧环境 $ 而鸡源双歧杆菌在需氧驯化前 $ 在体外培养需要严格厌氧环境 %
$ 材料与方法 &%& 材料
本实验分离样品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实验鸡场 的健康实验用鸡=经沙门氏菌和球虫检验阴性 #
&%’ 菌种
笔者分离筛选的鸡双歧杆菌 E-)-!冻干法保存#
-$/$. 自制蜡烛缸法 " 将活化好的测试菌液系 列梯度稀释 !取合适的稀释度各 #$-05 涂布双歧杆
菌琼脂平板 # 平板放在干燥器中 !点燃蜡烛后盖好 盖 ! 通过蜡烛的燃烧消耗干燥器中的氧气 #
,##!2$’A%($’B.(-##!2 ! 不影响对铅和铜的测定 ! 回
收率 +7CD-#,C #
$%’ 测定结果和回收率试验
按上述方法对样品进行了五次重复测定 ! 并进 行了加标回收试验 ! 结果见表 . 和表 % #
#$+++ /#
" $& "
广东饲料 第 !’ 卷第 ! 期 抽出试管中的空气 !
!"% 鉴定方法
按形态学鉴定 & 生理生化鉴定 & 发酵产 物的高
" (& "
落 $0*.("1,, $边缘整齐 $ 凸起 ! 菌体革兰氏染色呈 阳性 $ 两极着染 ! 镜检呈 ’2 (字形和 ’3 (字形双歧杆 菌的典型特 征 % 传代后 $’2 ( 字 形 和 ’3 ( 字 形 较 少 见 $ 呈多形态的短杆菌 %
图#
$ 种厌氧方法对鸡源双歧杆菌分离的影响
图"
鸡肠道不同区域对双歧杆菌分离的影响
度为纵坐标 !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计算回归 方程为"!"#$#%&’(#$##)!相关系数 *"#$+++ )#
! 结果与讨论 $%& 共存离子的影响
根据文献和实验证明 ! 被测样品溶液中每毫升 含有 9($:;($’;.($<2.(为 7##!2= >?%($@8.($<8.(为
!"# 铜标准曲线的绘制
!"# 不同鸡龄对双歧杆菌分离的影响 据报道 $ 小鸡在出壳后 !% 日龄后 $ 盲肠开始出
现双歧杆菌! 考虑到鸡日龄越大$其肠道的外籍菌越 多越复杂 $不利于双歧杆菌的分离 ! 本实验选择 !( 日龄 &%) 日龄和 #* 日龄健康小鸡在无菌条件下剖 杀 $取肠道内容物 !+ 置于装 !*,- 缓冲蛋白胨水的 三角瓶中 $震荡均匀 ! 系列梯度稀释 $取合适的稀释 度各 *.!,- 涂布双歧杆菌琼脂平板 $ 每个稀释度 % 个平板 $置于厌氧培养 ’& 小时 ! 挑选光滑 &凸圆 &边 缘整齐 & 白色或乳白色 & 质地柔软的特征菌落 $进行 革兰氏染色 $ 挑选革兰氏阳性和具有双歧杆菌形态 特征的菌落! 将可疑菌落同时在厌氧和有氧条件下培 养$选择只在厌氧条件下生长的菌落进行初步鉴定 !
!"$ 鸡肠道不同部位中对双歧杆菌分离的影响
健康小鸡在无菌条件下剖杀 $ 分别取小肠 & 十 二指肠 & 盲肠内容物各 !+ 进行分离 $ 方法同 !.$!
" 小结
从鸡肠道分离双歧杆菌 $ 除了有效的 培养基 外 $ 创造一个良好的厌氧环境至关重要 % 本实验采 用厌氧发生袋法 $ 从 !( 日龄健康小鸡的盲肠内容 物中分离双歧杆菌的效果较好 %
-$/$- 化学厌氧法 " 用大管套小管法 ! 小管中放
置液体培养基 ! 大管中放焦性没食子酸 ! 将活化好 的测试菌液系列梯度稀释 ! 取合适的稀释度分别接 种在小管后 ! 在大管中加 入 -#! :;F6 溶液 ! 迅 速 塞上胶塞 !通过焦性没食子酸与 :;F6 溶液反应吸 氧而达到除氧的目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