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作业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后作业布置测试好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后作业布置测试好用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单选题1.我们平时饮用的葡萄酒呈红色,其原因是( )A. 酒精发酵的最终产物是红色的B. 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红色的物质C. 在发酵的最后程序中,加入了红色的食用色素D. 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答案】D【解析】酒精发酵的最终产物C2H5OH是无色的,A错误;在发酵过程中并没有产生红色的物质,也没有加入红色的食用色素,BC错误;在发酵过程中,随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红色,D正确。

2.在利用葡萄汁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髙压蒸汽灭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A. 其他杂菌不能在无氧的条件下生长B. 经冲洗后,其他杂菌已被洗掉C. 发酵液中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杂菌的生长D. 在缺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代谢产生酒精抑制其他杂菌生长【答案】D【解析】杂菌中也有厌氧菌,A项错误;冲洗不能完全去除杂菌,B项错误;发酵液中不存在抗生素,C项错误;在利用葡萄汁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在无氧的环境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一定浓度的酒精可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D项正确。

3.人们利用某些微生物制作食品时,需要分析微生物的特点,控制微生物的发酵条件。

下列与此有关的各项内容均不正确的是()A. ②③B. ②④C. ①③D. ①④【答案】C【解析】果酒是利用酵母菌发酵制成的,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在有氧条件下可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可发酵产生酒精,发酵时应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①错误;制作果醋时使用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有氧条件下,可生成醋酸,制作装置中的充气口是连接气泵输入氧气用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②正确;制作腐乳时应先接种毛霉,然后再加盐腌制,③错误;制作泡菜时应选用乳酸菌,发酵过程中,要注意经常向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补水,以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④正确。

人教版选修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作业

人教版选修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作业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选修1课时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选择题(10小题)1.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是()A .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红色的物质B .在发酵的最后程序中加人了红色的食用色素C .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D .酒精发酵的最终产物C 2H 5OH 是红色的2.用带盖的瓶子制作果酒时,每隔一段时间要对瓶盖进行一次操作,下列关于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拧松,放出CO 2 B .打开,进入空气 C .拧松,进入空气 D .打开,放出CO 23.下图是苹果酒制作的步骤。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步骤①是对苹果进行灭菌处理B .装瓶时发酵瓶要装满C .产生的气体可用澄淸石灰水进行检测D .整个过程始终保持无氧条件4.在果醋制作过程中,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 A .榨汁机用沸水进行清洗并晾干B .发酵瓶用温水清洗,再用70%的酒精擦拭并晾干C .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D .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5.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B .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C .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种群D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6.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和发酵装置示意图。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①过程要先切块后清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B .②过程加入果胶酶可以提高苹果的出汁率C .③过程发酵所用酵母菌无具膜结构的细胞器D .④过程需要将发酵装置中的充气口开关关闭7.果醋制作过程中,需从充气口( ) A .先通入一段时间氧气,以后停止通入 B .不断通入氧气C .整个过程不需通入氧气D .先密封一段时间,然后再通入氧气8.对制葡萄酒和葡萄醋发酵条件的控制中,错误..的是( ) A .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1/3的空间B.制葡萄醋的温度比葡萄酒的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d左右C.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应在适宜的条件下,时间应控制在10~12dD.应用清水反复冲洗葡萄,以达到相应的卫生标准9.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配制酵母菌的培养基时,常添加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液,如果葡萄糖液浓度过高,反而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其原因最可能是()。

人教版 选修I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作业

人教版  选修I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作业

人教版选修I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作业[基础对点]知识点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1.下列关于酵母菌及醋酸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是自养的兼性厌氧型真核生物B.制作果醋使用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属于原核生物C.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大量繁殖D.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分解产生酒精和CO2答案A解析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型真核生物,A错误;醋酸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B正确;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能够大量繁殖,C正确;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D正确。

2.果酒果醋以其独特的风味、制作方便和绿色环保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

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制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其他绝大多数微生物不能正常繁殖B.深层发酵时,短时间中断氧气会引起醋酸菌死亡C.为防止葡萄腐烂,可将发酵装置存放在4 ℃的环境中D.果醋发酵适宜温度为30~35 ℃答案 C解析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A正确;醋酸菌对氧气含量特别敏感,即使短时间中断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正确;果酒发酵应将温度控制在18~25 ℃,果醋发酵适宜温度为30~35 ℃,D正确。

3.下列哪种条件下,醋酸菌能将乙醇变为醋酸( )A.氧气、糖源充足B.缺少氧气、糖源充足C.氧气充足、缺少糖源D.氧气、糖源都缺少答案 C解析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当糖源不足时,果醋制作的原理是醋酸菌先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知识点二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过程4.下列对葡萄酒和葡萄醋发酵条件控制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约1/3的空间B.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时,应反复多次冲洗C.制葡萄酒的过程中,需将时间控制在10~12 d左右D.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制葡萄酒的温度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 d左右答案 B解析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既有利于酵母菌通过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又可防止果酒发酵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果汁溢出,A正确;制作葡萄酒所用的菌种来源于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所以,对选择的葡萄应冲洗1~2次,清除污物即可,不可反复多次冲洗,B错误;酵母菌的最适发酵温度为18~25 ℃,发酵10~12 d左右即可完成;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时间一般控制在7~8 d左右,C、D正确。

高中生物选修1课时作业16: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高中生物选修1课时作业16:1.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C.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2.如图是果醋和果酒发酵装置,下列关于各个部件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充气口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B.排气口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二氧化碳C.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D.充气口的开关始终要处于开的状态3.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碳源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D.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4.酵母菌培养液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其主要原因是A.碳源供应太充足B.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C.酵母菌代谢旺盛,导致培养基严重缺O2,影响菌体生长D.葡萄糖不是酵母菌的原料5.果汁发酵后,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以用重铬酸钾检验B.需要设计对照实验C.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能出现灰绿色D.以上的操作需要加热6.以下反应在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C6H12O6+6O2―→6CO2+6H2OB.C6H12O6―→2C2H5OH+2CO2C.CO2+H2O―→(CH2O)+O2D.C2H5OH+O2―→CH3COOH+2H2O7.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生长。

如果向培养酵母菌的葡萄糖悬浊液中通入空气。

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变化是()①乙醇的产量增加②乙醇的产量降低③葡萄糖消耗下降④葡萄糖消耗明显增加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8.如图简单表示了葡萄酒的酿制过程,请据图分析:(1)葡萄酒的酿制原理是先通气进行__________,以增加酵母菌的数量,然后再__________获得葡萄酒。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后作业布置测试好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后作业布置测试好用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单选题(30分,每题3分)1.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A.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D.酵母菌装置放在45℃处【答案】B【解析】发酵装置不需要接受光照,A错误。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B正确。

发酵时也不能通入空气,C错误。

一般将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D错误。

2.关于制作果酒和果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变酸的果酒液面观察到的菌膜,一般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B.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过程均需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C.在果酒制作过程中无需接种酵母菌,只需控制适宜的温度即可D.果酒的酒精度越高,接种醋酸菌后得到的果醋酸度就越高【答案】A3.下图是某生物研究小组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的两组实验数据(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

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时C.酒精浓度过高会抑制酵母菌繁殖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答案】C【解析】M点前酵母菌进行的是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A错误;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以后,B错误;种群数量的变化与酒精浓度、营养物质的减少等多种因素有关,C正确;N点时种群数量已达到最大值,增长速率不再变化,D错误。

4.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时一般酒中所含的酒精成分不超过14%,其原因是()A.是加水过多造成的B.原料中用于发酵的糖太少C.一定浓度的酒精影响酵母菌的存活D.发酵过程产热多,高温使酵母菌死亡【答案】C5.关于“果酒、果醋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一般含糖量较高的水果可用来制作果酒B.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度,抑制杂菌生长繁殖C.醋酸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D.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答案】D【解析】果酒是水果本身的糖分被酵母菌发酵成为酒精的酒,含有水果的风味与酒精,在制作果酒时,一般选择含糖量较高的水果,A项正确;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度,抑制杂菌生长繁殖,B项正确;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所以果醋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C项正确;果酒的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制作果醋的菌种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所以在果酒、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先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然后供氧进行果醋发酵,D项错误。

最新 人教版 选修一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作业

最新 人教版  选修一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作业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基础巩固1以下反应在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C6H12O6+6O26CO2+6H2OB.C6H12O62C2H5OH+2CO2C.CO2+H2O(CH2O)+O2D.C2H5OH+O2CH3COOH+H2O解析:A项是果酒发酵初期的反应式;B项是果酒发酵产酒阶段的反应式;C项是光合作用的反应式;D项是果醋发酵过程的反应式。

答案:C2下列关于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酵母菌是异养型的真菌B.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即一种酵母菌能进行有氧呼吸,另一种进行无氧呼吸C.酵母菌在有氧气存在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CO2和H2OD.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解析: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微生物,是指酵母菌在有氧时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答案:B3下列有关果酒自然发酵流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将选择好的葡萄进行反复冲洗,防止杂菌污染B.应将选择好的葡萄只冲洗1~2遍,防止菌种流失C.应去梗再冲洗,防止冲洗时梗刺破葡萄皮造成污染D.应对榨取的葡萄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处理,防止杂菌污染解析:在果酒的自然发酵中,冲洗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浮尘,不能冲洗得过于干净,也不能进行去皮处理,因为自然发酵的菌种来自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去梗的操作应在冲洗之后,否则会因去梗造成葡萄汁流出或造成杂菌污染;高压蒸汽灭菌会使各种微生物均被消灭,无法产生果酒。

答案:B4下列关于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过程中要一直打开发酵瓶B.在制作果醋时,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C.当糖源不足时,醋酸菌先将乙醇转变成乙醛,再将乙醛转变为醋酸D.醋酸菌在糖源和氧气充足时,能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解析:果醋制作过程中醋酸菌是必不可少的,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而不是一直打开发酵瓶。

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30~35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作业

2016-2017学年人教版选修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作业

自我小测1.制作葡萄醋时,必须控制的发酵条件是()A.温度18~25 ℃,适时通气B.温度18~25 ℃,隔绝空气C.温度30~35 ℃,隔绝空气D.温度30~35 ℃,适时通气2.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结果是()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B.酵母菌数量不多,酒精产量不变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3.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冲洗,这样洗得彻底B.使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20 ℃左右最好C.在发酵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D.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因此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4.在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内取发酵液样品,发现发酵液的pH一直下降,原因是()A.酵母菌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时,均产生CO2,溶于发酵液中,使pH下降B.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呈酸性C.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D.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5.在一普通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下图。

下图的相关坐标曲线图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2013年果酒大会上,“东方紫”一举成名,备受青睐。

“东方紫”是以极富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的桑椹为原料,制作而成的营养果酒,取“紫气东来”之意。

在“东方紫”酿制过程中,酿酒师为了增加酒的甜度添加了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如果葡萄糖浓度过高反而抑制酵母菌的生长。

其原因最可能是()A.葡萄糖被合成了淀粉B.酵母菌细胞失水C.改变了培养液的pH D.酵母菌发生了变异7.在果酒制作实验结束时要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B.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重铬酸钾,混匀后滴加硫酸C.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D.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并加热8.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即使是短时间处于无氧环境中,也会死亡,据此判断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①醋酸菌是一种需氧型细菌②在制醋过程中必须不断通气③醋酸菌细胞中没有线粒体④醋酸菌只能生活于培养液适宜、pH呈酸性的环境中A.①②B.②③C.①②③ D.①②④9.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B.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 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 ℃,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 ℃D.在果醋发酵过程中,适时通过充气口充入氧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10.小李的妈妈在小李的指导下制作果酒,但发酵后毫无酒味,她自己分析了一下原因等小李帮她确认:①瓶口密闭缺氧,抑制了酵母菌的繁殖②在制作中将葡萄汁煮沸消毒③在处理葡萄时先去枝梗再冲洗,导致杂菌污染④发酵温度过高,使酵母菌发酵最终产生了醋酸。

人教版选修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作业(1)

人教版选修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作业(1)

课时跟踪检测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满分50 分时间25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 分)1.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A •让发酵装置接受光照B.给发酵装置适时排气C•向发酵装置通入空气D .将发酵装置放在45 C处解析:选B 酵母菌发酵产生CO 2,故应适时排气。

酵母菌无氧发酵不需要氧气、光照。

45 C 温度太高,不适合酵母菌的生存。

2 •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中,应该一直保持厌氧环境B.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C •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D •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解析:选B 果酒制备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细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温度一般控制在18〜25 C。

果醋制备用的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好氧型细菌,发酵时需要持续通入空气,温度应控制在30〜35 C;果酒和果醋制作时都要对制作工具进行消毒, 消除杂菌影响。

3•红葡萄酒呈现红色的原因是()A.发酵过程中有红色物质生成B・发酵过程中,某些产物与葡萄糖反应,显示红色C •红色葡萄皮上的色素溶于酒精,酒精浓度越高,色素溶解量越大D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 2遇指示剂变红色解析:选C 随发酵反应的进行,酒精浓度越来越高,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于发酵液中,使酒呈红色。

4.下列叙述能够防止发酵液被污染的是()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②发酵瓶要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③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④发酵装置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A.①② B .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解析:选D 榨汁机、发酵瓶都可能含有杂菌,因此应清洗、消毒。

空气中含有杂菌,因此排气口要通过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以防止杂菌污染。

5•某酒厂把糖化后的淀粉加入发酵罐中,接种酵母菌后,酒精产量明显减少,检测原因是发酵罐密封不严,该问题的结果可能是( )A .酵母菌数量减少,发酵不充分B .糖化淀粉消耗减少,能量释放量减少C .该过程中有氧、无氧呼吸都被抑制,有机物消耗量减少D .酵母菌数量、CO 2释放量、产生的热量以及糖化后淀粉的消耗量都增加解析:选D 由于发酵罐密封不严,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将大部分糖化 淀粉彻底氧化分解为水和 CO 2,释放大量热能,有机物消耗增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小测1 •制作葡萄醋时,必须控制的发酵条件是()A .温度18〜25 C,适时通气B. 温度18〜25 C,隔绝空气C. 温度30〜35 C,隔绝空气D. 温度30〜35 C,适时通气2. 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结果是()A .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B .酵母菌数量不多,酒精产量不变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D .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3. 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冲洗,这样洗得彻底B .使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20 C左右最好C.在发酵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D .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因此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4. 在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内取发酵液样品,发现发酵液的pH 一直下降, 原因是()A .酵母菌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时,均产生CO2,溶于发酵液中,使pH下降B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呈酸性C.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D .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5. 在一普通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下图。

下图的相关坐标曲线图中,正确的是()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6.2013 年果酒大会上,“东方紫”一举成名,备受青睐。

“东方紫”是以极富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的桑椹为原料,制作而成的营养果酒,取“紫气东来”之意。

在“东方紫”酿制过程中,酿酒师为了增加酒的甜度添加了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如果葡萄糖浓度过高反而抑制酵母菌的生长。

其原因最可能是()A .葡萄糖被合成了淀粉B .酵母菌细胞失水C.改变了培养液的pH D •酵母菌发生了变异7.在果酒制作实验结束时要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A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B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重铬酸钾,混匀后滴加硫酸C.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D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并加热&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即使是短时间处于无氧环境中,也会死亡,据此判断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①醋酸菌是一种需氧型细菌②在制醋过程中必须不断通气③醋酸菌细胞中没有线粒体④醋酸菌只能生活于培养液适宜、pH 呈酸性的环境中A .①②B.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9.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 .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B .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 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CO2C.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 C,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 CD .在果醋发酵过程中,适时通过充气口充入氧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10.小李的妈妈在小李的指导下制作果酒,但发酵后毫无酒味,她自己分析了一下原因等小李帮她确认:①瓶口密闭缺氧,抑制了酵母菌的繁殖②在制作中将葡萄汁煮沸消毒③在处理葡萄时先去枝梗再冲洗,导致杂菌污染④发酵温度过高,使酵母菌发酵最终产生了醋酸。

若你是小李,你认为原因是()A .①③B.②④ C .②③ D .①④1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B .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C.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D .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12.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B •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C.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D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13.用葡萄酿制果酒时,不可过度清洗葡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发酵装置如图,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阀a、b一直打开,最后的发酵产物是________ (填“果酒”或“果醋”)。

若想得到另外一种发酵产物,阀a、b的正确操作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葡萄汁14•“每天喝一点,健康多一点”,这是“宁夏红”率先提出的消费理念,将积淀了千百年的枸杞药食文化和中国红文化完美结合起来,更增添了品牌的文化魅力和优势。

下图为“宁夏红”枸杞果酒生产工艺流程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选料粉碎T灭菌T接种T发酵果酒(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程中?处的内容应依次为、。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作果酒时,温度应该控制在,果酒酿造过程中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含有醋酸菌,在酒精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______________ 。

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果酒制作离不开酵母菌,与醋酸菌相比,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O(4)枸杞果酒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提高果酒的产量,发酵过程中关键要控制好哪些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挑选葡萄〜冲洗f榨汁f 酒精发酵〜I r果酒果醋图1果酒、果醋制作过程O请据图(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

(2)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分别利用了酵母菌和 _________ 两种微生物的发酵原理。

后者在结构上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______ 过程中要关闭,否则发酵液就可能变酸,请写出其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排气口在该过程中应开放,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影响上述微生物发酵的主要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__ (两项即可),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___ 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呈现________ 色证明有酒精产生。

(5)在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内对发酵液样品进行检测,发现发酵液的pH 一直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1解析: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C。

答案:D2.解析: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多,繁殖快,有氧呼吸不产生酒精。

答案:D3.解析:在选葡萄时应先冲洗1〜2 次,再去除枝梗,以防葡萄破损被杂菌污染;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因此在发酵过程中不需要通入空气。

酵母菌的繁殖力虽然很强,但仍要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因为其内含有微生物,会影响果酒的品质。

20 C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

答案:B4.解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产生CO2,CO 2溶于发酵液中,使之酸性增强。

答案:A5.解析:开始时锥形瓶中有氧气存在,所以酒精浓度是零,很快氧气消耗尽,酒精浓度增加,但葡萄糖是有限的,最后被消耗尽,酒精浓度不会继续增加,酵母菌数量也不会一直增加。

由于发酵过程中产生CO2 ,故会导致pH 下降。

答案:C6.解析:葡萄糖浓度过高时,酵母菌会渗透失水,生长受到抑制。

答案:B7.解析:检测酒精的原理是在酸性环境中,重铬酸钾使酒精变成灰绿色。

重铬酸钾是试剂,所以必须最后加,这个反应在常温下即可进行,无需加热。

答案:C8.解析:醋酸菌在无氧环境中会死亡,说明醋酸菌是需氧细菌,因此发酵制醋过程中必须不断通气。

答案:A9.解析:酵母菌发酵会产生二氧化碳,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有1/3 的空间。

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 h左右拧松瓶盖一次,放出CO2O打开瓶盖会进入氧气,抑制酵母菌发酵,还容易造成污染。

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8〜25 C,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35 C。

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果醋发酵过程中,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

答案:D10.解析:葡萄汁发酵的菌种来自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煮沸消毒会杀死菌种使发酵失败;清洗葡萄时要先冲洗再去枝梗,否则容易造成杂菌污染葡萄内部果肉,使发酵失败;发酵温度过高,使酵母菌发酵减慢,而不是产生醋酸,醋酸是醋酸菌发酵的产物。

答案:C11.解析:酵母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 C 左右,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C, A项错误;应先隔绝空气进行酒精发酵,再供氧进行果醋发酵,B项错误;自然发酵过程有很多杂菌影响,产品品质比人工接种的产品品质差, C 项错误;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发酵产物能抑制杂菌生长。

答案:D12.解析:制作果酒的菌种是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制作果醋的醋酸菌是厌氧菌。

答案:A13.解析:果酒制作用的酵母菌来自葡萄的表皮, 过度清洗葡萄会使酵母菌流失。

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发酵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可以给发酵初期的酵母菌提供02以及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来。

若阀a、b 一直打开,有氧环境酵母菌发酵受抑制,醋酸杆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果醋。

要得到果酒,就要关紧阀a造成无氧环境,间歇性打开阀b溢出二氧化碳。

答案:避免葡萄表皮上的酵母菌大量流失可以给发酵初期的酵母菌提供02以及防止发酵旺盛时汁液溢出来果醋一直关紧阀a,间歇性打开阀b (或“先短时间阀a、b都打开,后关紧阀a,间歇性打开阀b”)14.解析:(1)果酒生产工艺流程为选料T冲洗T粉碎T灭菌T接种T发酵T过滤T果酒。

(2)酵母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8〜25 C。

如果果汁灭菌不合格,果酒处于无氧环境,且温度不适合醋酸菌生存,则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 3)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无细胞核,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及多种细胞器。

( 4)枸杞果酒制作过程中,接种完成后要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在有氧条件下,使酵母菌迅速繁殖,增加数量,有利于后期发酵。

( 5)发酵过程中要控制好温度、pH 、通气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