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基础知识6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乐理基础知识

小学音乐乐理基础知识

小学音乐乐理基础知识音乐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旨在通过声音的有序组织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学习音乐的乐理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细胞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学音乐乐理基础知识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音符和乐谱音符是音乐的基本单位,用来表示音高和音长。

常见的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乐谱是音乐的书写方式,由五线谱和音符组成。

五线谱是由五条平行线和其上下的间隔空间组成,用来表示音高。

二、音程音程是指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

音程分为纯音程和变音程。

常见的纯音程有纯一度、纯四度、纯五度等,变音程包括升音和降音。

三、节奏节奏是音乐中时间的组织形式,包括音符的持续时间和音符之间的间隔。

学生需要学习不同音符的时值,如全音符持续四拍、二分音符持续两拍等。

四、调式调式是音乐中的音高组织形式,包括大调和小调。

大调音阶由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程组成,小调音阶由全半全全半全全的音程组成。

五、和弦和弦是由多个音组成的音群。

常见的和弦有三和弦、四和弦和七和弦。

学生需要学习和弦的构成和常见的和弦进行。

六、节拍和拍子节拍是音乐中的基本单位,以某种规律重复出现。

拍子是在一段时间内,相等的几个节拍所组成的重复单位。

七、乐器乐器是音乐演奏的工具,包括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等。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八、音乐符号和术语音乐中有许多特殊的符号和术语,如渐弱符号、重复记号、奏鸣曲等。

学生需要学习这些符号和术语的含义和用法。

九、音乐历史和作曲家学习音乐乐理基础知识还要了解音乐的历史和著名作曲家。

从古典音乐到现代音乐,了解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经典作品。

小学音乐乐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和审美素养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音符和乐谱、音程、节奏、调式、和弦、节拍和拍子、乐器、音乐符号和术语以及音乐历史和作曲家等内容,学生能够建立起对音乐的基本理解和欣赏能力,为今后更深入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乐理基础知识

乐理基础知识

乐理基础知识乐理基础知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它包括音高、音符、音程、节奏和调式等内容。

以下是关于乐理基础知识的介绍:音高是音乐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指的是音的高低。

音高的不同可以使音乐具有不同的情感和表现力。

音乐中用来表示音高的符号是音符。

常用的大调音阶有7个音符,它们分别是do、re、mi、fa、sol、la、ti,然后又回到do。

通过将这些音符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可以演奏出不同的旋律和和弦。

音程是指两个音之间的距离。

常见的音程有半音程和全音程。

半音程是指相邻两个音之间的距离,例如do到re,re到mi等。

全音程是指相隔一个半音程的两个音之间的距离,例如do到mi,re到fa等。

音程的不同可以使音乐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感,它规定了音符在时间上的长短和分配。

常见的节拍有2/4拍、3/4拍、4/4拍等。

在乐谱中,音符的不同形状和位置表示了不同的节奏。

调式是指一段音乐中所使用的音符的集合和音程的关系。

常见的调式有大调和小调。

大调音阶有明亮和欢快的特点,而小调音阶则较为悲伤和忧郁。

不同的调式可以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情绪。

乐理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和演奏音乐非常重要。

通过了解和掌握音高、音符、音程、节奏和调式等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并能够准确地演奏出自己想要的音乐。

此外,乐理基础知识还能帮助我们进行音乐创作。

了解音高和音程的关系,可以创作出流畅自然的旋律;掌握节奏的规律,可以构建出富有节奏感的音乐作品;理解调式对于创作和编曲也非常重要,可以选择合适的音符和和弦进行编排。

总之,乐理基础知识是学习和理解音乐的基础。

通过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演奏和创作音乐,也能够更深入地欣赏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因此,对于想要学习音乐的人来说,乐理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基础乐理知识要点总结(热门6篇)

基础乐理知识要点总结(热门6篇)

基础乐理知识要点总结第1篇1.装饰音:用来装饰旋律主要音的某些特殊记号和小音符。

大部分由时值较短的辅助音构成2.倚音:倚音是由单个(或多个)小音符写在主要音符的前面或后面,所形成的装饰音。

倚音可以分为长倚音和短倚音两种[长倚音]是由一个音形成的倚音,写在主要音符的前面,一般相距二度,其间用连线连接起来,长倚音的小音符不带斜线。

长倚音的时值要算在主要音符的时值之内:如果主要音符是单纯音符,那么长倚音的时值要占主要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如果主要音符是附点音符,那么长倚音的时值要占主要音符的时值的三分之二长倚音的标记法在一百多年前就废弃不用,但在演奏、演唱古典乐曲中时为了忠实于原作还是要依此演奏和演唱[短倚音]是由一个或多个音符所组成的倚音,根据短倚音在主要音的位置可以分为前倚音和后倚音两种;根据短倚音的多少可以分为单倚音、复倚音短倚音在演奏时也将时值计算在主要音符的时值内,但其时值只占主要音符时值的很少一部分。

短倚音用小斜线加在单倚音的小音符的符干与符尾之间,而复倚音用连在一起的十六分音符来标记,符干朝上,不用斜线。

短倚音与主要音符之间用连线连接起来3.回音:回音是由四个或五个音中组成的旋律音型,以音符的上方音和下方音的回转来修饰主要音符,回音可以分为顺回音和逆回音两种,一般所说的回音即顺回音。

顺回音用记号来标记,表示由上方音开始到主要音,再到下方音,最后回到主要音上。

五个音的顺回音是由音开始的逆回音用或记号来表示,它的音符进行顺序与顺回音的方向正好相反。

回音记号可以记写在音符的上方;也可记写在两个音符之间;还可以在回音记号的上方或下方加上变音记号表示相邻的音为变化音4. 波音:波音是由主要音符开始向上或向下与相邻的音符之间快速波动的装饰音。

波音记号在记写在音符的上方,在演奏时其时值要计算在主要音符的时值之内。

波音按波动的多少可以分为单波音和复波音。

单波音用记号来表示,该记号要由主要音快速进入上方相邻的音然后再回到主要音上复波音用记号来表示。

基础乐理笔记六——调

基础乐理笔记六——调

六、调1. 调:由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列的音高位置。

2. C调:由开个基本音级所构成的调。

它的调号标记是没有升降号。

3. G调:将七个基本音级的音,都移高纯五度,也就是把C调中的音都移高纯五度。

由G 音开始,将F音改为#F。

就叫做G调。

(为什么要把F改为#F?从纵的关系看,B到F是减五度,必须把F升高半音,才能成为纯五度;从横的关系看,由C音开始,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的开个基本音级。

相邻之间的关系是: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

因此,在G调中,只有将F改为#F,才能符合基本音级所形成的音列的音程结构。

4. D调:将C调移高一个大二度,也就是将G调移高一个纯五度,由D音开始,这就是D 调。

D调的调号标记是两个升号,# F和#C。

5. F调:假如将C调移低一个纯五度,由F音开始,将B改为bB,其调号是一个降号,降B6. 基本调:由七个基本音级构成的调,C调。

由基本调开始,向下,按照纯五度连续相生,依次可以产生F调/bB/P957. 降号调:所有用降号表示的调叫降号调。

(其书写有固定的位置和次序。

都是照纯五度向上或向下依次增加。

出现的次序是对称的、相反的。

由于谱表的不同,调号在不同谱表上的位置也不同。

如图P968. 等音调:根据十二平均律所有半音相等的理论,不仅产生了等音、等音程、等和弦,还产生了等音调。

就是两个调之间的所有音都是等音关系。

如前面说的#F调和b G、#C和b D调、等都是等音调。

(等音调虽然音高相同,但在音乐表现中,却有着不同的表现作用)。

9. 调的五度循环:将各调按纯五度关系排列起来。

P100,可以无穷尽地继续下去。

但由于等音关系,有条件使调的五度循环通过等音调构成一个圆圈。

从图中可以看到,基本调、升号调、降号调,加在一起共有十七个之多,但就钢琴上的音高而言,实际只有十二个。

10. 调关系:调与调之间的关系。

有远有近。

区分调关系的远近主要根据两调之间共同音的多少。

两调之间共同音越多,调的关系就越近。

音乐课必备——基础乐理知识概述

音乐课必备——基础乐理知识概述

音乐课必备——基础乐理知识概述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通过声音传递情感和思想,表达生命的真谛。

而作为一个学习音乐的人,学习一些基础乐理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做一概述。

一. 音符的基本知识音符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也是表现音乐节奏的主要手段。

音符包括五线谱和简谱两种,五线谱是最基本的谱表,简谱则主要用于流行音乐和民间音乐的演奏。

在五线谱中,音符由符头和符杆组成,符号不同代表着不同的音高和节奏。

二. 乐谱的基本元素乐谱是一本记录音乐创作和演奏的书,包括五线谱、简谱、吉他谱和唱诗谱等不同形式。

乐谱除了音符之外,还包括节拍号、调号、谱号等元素。

节拍号是用于表达音乐的节奏和速度的标记,调号则是用于表达音乐的音高和调性。

三. 音阶的基本知识音阶是音乐的基础元素之一,是音高序列的一种规律。

在西方音乐中,常用的音阶有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

大调音阶包括七个不同的音符,而小调音阶则由七个不同的音符和半音组成。

四. 和弦的基本知识和弦是音乐中最基本的和声形式,是由多个不同音符组成的互相协调的声音。

常见的和弦有三和弦、四和弦、五和弦等。

在学习和弦时,需要掌握和弦的组成方式和变化规律。

五. 节奏的基本知识节奏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它决定着音乐的节拍和节奏的变化。

在音乐中,节奏是基于强弱轻重的变化,也和速度和节拍有关。

掌握好节奏感,可以更好地演奏音乐。

六. 调性的基本知识调性是音乐的重要元素之一,决定着音乐的音高和调子。

在音乐中,常见的调性有大调和小调。

在学习调性时,需要掌握调式的构成方式、变化规律及其在音乐中的应用。

七. 音乐理论的基本知识音乐理论是指研究声音和旋律的学科,是学习乐理的基础。

它包括乐谱符号、音乐元素、音乐语法和音乐分析等不同方面。

掌握好音乐理论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读懂乐谱,理解音乐的结构和形式。

总之,乐理知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掌握好乐理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演奏音乐,理解音乐的内在结构和意义,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乐理6级知识点总结

乐理6级知识点总结

乐理6级知识点总结一、调性1. 调的基本概念调是音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以某个音为基础,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建立起来的音乐音阶体系。

在调性的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到大调、小调和调号的概念,还要熟悉调内音阶的构成和音程的关系。

2. 调式的转位和模式学习者需要掌握调式的转位和不同模式之间的关系,这涉及到音程的变化和调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实践中,还需要能够熟练地用五线谱来写出具体调式下的音乐片段。

3. 转位音阶和音程的运用在学习乐理6级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如何运用转位音阶和音程来进行和声和作曲,这需要对音乐构成的逻辑和规律有一定的把握。

二、和声1. 和声基本概念和声是音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涉及到不同音乐声部之间的关系和和谐的构成原则。

学生需要了解到和声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同时也要学会分析和声的结构和运用。

2. 和弦的结构和功能在学习和声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和弦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基本和弦的构成和音程关系,还有各种和弦在音乐中的功能和作用。

3. 对位法和复调对位法和复调是和声中的两个重要技法,学生需要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运用方式,还要掌握它们在音乐中的应用和作用。

三、作曲技巧1. 曲式和结构在乐理6级的教育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常见曲式和结构的特点和运用方式,包括奏鸣曲式、变奏曲式、序曲式等,还要了解它们在不同音乐时期中的发展和变化。

2. 音乐形式的分析和运用学生需要学会分析不同音乐形式的结构和特点,还需要能够在作曲和创作的过程中灵活地运用这些形式,让音乐作品更加有机和丰富。

3. 和声学和作曲技巧的结合在乐理6级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把和声学的知识和作曲技巧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够在创作音乐时更加得心应手。

四、音乐历史1. 古典音乐时期的发展和特点古典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学生需要了解到古典音乐时期的发展轨迹、代表作品和音乐特点,还要能够分析古典音乐作品的结构和风格。

2. 浪漫音乐时期的重要作曲家和作品浪漫音乐时期是音乐史上的另一个重要时期,学生需要熟悉浪漫音乐时期的一些重要作曲家和代表作品,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个时期的音乐。

乐理知识知识点归纳总结

乐理知识知识点归纳总结

乐理知识知识点归纳总结乐理是指音乐知识的一门学科,包括音高、节奏、旋律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乐理,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并且可以在创作、演奏和理解音乐的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下面是对乐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音乐。

一、音高和音名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是由频率决定的。

我们通常通过音名来表示音高,音名是由A、B、C、D、E、F、G等音符组成的。

在乐谱上,音名是通过五线谱来表示的,每个音符代表一个音高。

了解音高和音名对于理解音乐基本理论是至关重要的。

二、音程和和声音程是指两个音符之间的距离,主要有大三度、小三度、纯五度等。

音程的概念在和声学习中非常重要,因为和声是由不同音程组合而成的。

了解音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弦结构和和声进行。

三、节奏和拍子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元素,包括拍子、节拍、拍号等。

学习节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音乐的节奏感,对于演奏音乐和创作音乐都非常重要。

四、调性和调式调性是音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音乐中所使用的音调。

常见的调性有大调、小调等。

了解调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乐曲的基本结构和音响特色。

五、音阶和和弦音阶是由一系列音符组成的音乐段落,主要有大调音阶、小调音阶等。

了解音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创作音乐。

和弦是由三个以上音符组成的和谐音乐段落,主要有大和弦、小和弦等。

了解和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和声创作和演奏。

六、谱号和记谱谱号是表示音高和音名的符号,主要有高音谱号、低音谱号等。

了解谱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乐谱和音乐理论知识。

记谱是指用符号和记号来记录音乐的过程,是音乐创作和演奏的重要工具。

七、曲式和编曲曲式是指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等。

了解曲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形式。

编曲是指将乐曲进行重新编排和改编,是音乐创作和演奏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总的来说,乐理知识点的学习对于理解音乐和提高音乐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对音高、音程、节奏、调性、音阶、和弦等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音乐创作、演奏和理解。

乐理书籍入门知识点总结

乐理书籍入门知识点总结

乐理书籍入门知识点总结一、音符与音程1. 音符音符是乐谱上用来表示音高和音长的记号,分为五线谱和简谱两种。

五线谱上的音符由圆形的实心符号和空心符号组成,通过放置在五线谱上不同的位置来表示不同的音高。

简谱则是用音符的位置来表示音高,简单便于初学者理解和记忆。

2. 音程音程是两个音高之间的距离,是音乐中非常基础的概念,常见的音程包括大三度、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等等。

了解音程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演奏音乐,同时也是进行和声分析的基础。

二、节奏1. 拍号拍号是用来表示每小节中拍子的数量和音符种类的记号,常见的有2/4、3/4、4/4等。

拍号决定了乐谱中每小节的拍子数以及音符的时值,对于演奏和理解乐谱都是非常重要的。

2. 音符的时值不同类型的音符代表不同的时值,例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等。

它们的时值关系到乐曲的演奏速度和节奏感,是学习乐理中非常基础的知识。

三、和声的基础1. 和弦和弦是由若干个音按一定的音程关系组成的音响结构,是音乐中常见的和声形式。

常见的和弦包括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属七和弦等,了解和掌握各种和弦的构成对于进行和声伴奏和作曲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2. 和声进行和声进行是指不同音响在同时发生时所形成的音乐关系,主要包括和音进行和声部进行两大部分。

了解和声进行能够帮助我们分析音乐的和声结构和进行法则,同时对于合唱、重奏等演奏形式也是至关重要的。

四、乐理的其他内容1. 曲式音乐作品按照其组成形式和发展过程可分为不同的曲式,常见的有小奏鸣曲、奏鸣曲、变奏曲、咏叹调等。

了解不同的曲式,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的结构和特点。

2. 谱表记号乐谱中常用的一些记号,包括升降号、倍增记号、减半记号、连线记号等等。

掌握这些谱表记号对于演奏和理解乐曲都是非常必要的。

3. 调性音乐作品所采用的调的性质,包括大调、小调、纯律音阶等。

了解不同调性的特点,对于进行作曲、和声分析以及演奏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讲调及调的关系1、什么是调单的说,“调”就是音高的位置,也就是音的高度,确切一点说就是“主音”的音高位置。

我们在听音乐会的时候,经常会听降e小调奏鸣曲,D大调钢琴协奏曲,这个“降e小调”和“D大调”就是说,这个作品是以降e或者D做为主音的,也可以这样写。

1=be 1=D在任何一个作品里,每一个音都可以成为主音。

总的来说,调一共有12个,调名一共有17个,(这是由于有等音的关系,比如就音高来说,(#5=ba #c=bd)。

这些调名有:C调、升C调(bd调)、D调、升D调(be调)、E调、F调,#F调(bG调)、G调、#G调(bA调)、A调、#A调(bB调)、B调。

另外“调”也包括了调式和调性,比如说,一首乐曲演奏到一段会出现“转调”的情况,这里面就可能出现二种情况,一种情况有可能是改变了调式,另一种可能是改变了音高。

注:另外我们经常会看到在民间乐曲里的曲名会出现“调”。

比如“紫竹调”、“长调”、“小调”、“花灯调”、“爬山调”等等。

这种名字只是指曲调的意思,并不代表调性。

还有歌剧中也会出现一些“咏叹调”、“宣叙调”。

这大部分是指的作品的体裁或者是风格。

以上这两种情况出现的“调”,与我们讲的调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2、调的形成首先我们先讲讲C调。

谱例1:这是七个最基本的音,没有任何的变化。

(就是没有任何升降音),由这七个基本音构成的调就是C调,也是基础调,其它的调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演变而成的。

在音阶里每一个音都有一个名称叫“音级”,一般的是用罗马数字来代表各个音级,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

这里面,Ⅰ级音是主音,在各个调的音阶中,其它音都要随着主音来进行变化。

在一个调式里音级之间的音程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而变化只能由音来升高或降低。

)谱例2:这C调是自然音阶,是由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组成的(注:V 大二度、∩小二度)。

do到Ruai是大二度,Ruai到mi是大二度,mi到Fa就是小二度,Fa到Sol又是大二度,So到La是大二度,La到Si也是大二度。

Si到Do又是小二度,这就是C调自然音阶的音程关系。

Do是C调的主音。

如果我们现在要用Ruai做主音,怎么办呢,音程关系是不可以改变的,只能把音移位,升高或者是降低。

谱例3:D调原来的三级音E到四级音F是小二度,但是这里必须是大二度,怎么办呢,把四级音F,升高半个音就可以了,#F到G刚好是小二度。

同样6级音到七级音也成了小二度。

同样的把第七级音也程式高一个半音成大二度,就正好。

谱例4:因此D调里存在着两个升号,所以D调的调号就出现了两个升号#F、#C,这就是为什么D调必须有两个升号的原因。

再举一个例子,F调 Fa做主音。

谱例5:Fa到so是大二度,So到La是大二度,而La到Si还是大二度,但三级音到四级音应该是小二度,怎么办呢,同样的把Si降下半个音,就成为小二度,而降Si到Do正好是大二度,符合要求,其它音不动,因此这里面就有了一个降Si,因此F调的调号上就出现了一个降Si,也就是说在F调里如果没有其它要求的话所有的Si都要降半个音,用降Si。

其它的调都是以此类推,由于主音的不同各个调的升降号也会不同的。

3、音阶中各音的名称在音阶中与我们人一样,每一个音都有一个名子,这个名子不用字母来表示,也不是用Do、Re、mi、Fa、So、La来表示,而是专有名称,它是用来说明这个音在调式中的地位和作用的。

谱例:音级: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名称: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属音属音下中音导音在这七个音级里面,第四级(下属音)和第五级(属音)非常重要。

他们加强了主音的地位,使得调性更为明确、固定,他们两位是调性的明显特征。

4、调号在音乐中经常使用的调一般都是在四、五个升降号之内,但是有多个升降号的调远远不止这些。

要知道各调的调号,必须记住哪些是升号的调,而哪一些又属于降号的调,下面我们需记住一个规律,在升号的调里,除了F调是降号调以外,其它的调名,不带升号,或者带升号的调名都属于升号调之内,而降号调则不同,除了F调的调名不带降号其余全部都带有降号名。

谱例1:倒底如何知道这个调是几个调号呢,首先我们来说说升号调。

比如:D调首先找到主音下面的小二度,D调的主音,自然是D,D的下面小二度是#C,然后根据音阶的音程关系来构成。

谱例2根据音阶音程的关系,D调就出现了两个升号,#F #c,所以D调就是两个升号的调。

在升号调中,调号内的升号,有一定的规律,它们都是按着纯五度相升的规律依次的加上,并顺序写在调号内。

谱例3:谱例4:下面再看看降号调在降号调里,F调的调号是一个降号要死记,其余的降号调,从一个降号调降B开始,往上升纯四度就是降号调的次序。

谱例5:谱例6:降号调在找调号时还有一个捷径,那就是在本调,主音的降号再加上一个降号即是这个音的调号,比如:降E调,从降B开始数到降E是两个降号,再加上一个降号降A,那么三个降号降B 降E 降A 就是降E调的调号。

第十一讲调式1、大调式什么是调式呢,就是众多的的音,有一个是主音,其它的根据这个主音按一定音程关系,排列起来,这样一个体系叫做调式。

调式的种类繁多,不仅仅是构成调式的音的关系不同,连数目也有区别,下面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世界各国遍用的大调式、小调式和我国的中国调式。

第一节大调式大调式的简称叫做“大调”,也可以称呼“大音阶”。

大调是由七个音构成的,它的主音与第三级音之间的关系是大三度关系,它的稳定音构成一个大三和弦,这就是大调式,大调式的色彩是明朗的和辉煌的,很开。

这就是大调式的特征。

大调式一共有三种,自然大调,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

下面我们看一下最常用的自然大调。

自然大调是由七个音来构成的,它的音程关系是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这样七个自然音阶,这样的音程关系也是由两组相同的四声音阶结合而构成的,然后中间用一个大二度分开。

谱例1:C自然大调音阶:这样看来,不管是由什么音开始,只要是主音,(开始的Ⅰ级音)到高八度的主音内,第Ⅲ级音到第Ⅳ级音是小二度(半音),第Ⅶ级音到第一级音是小二度(半音),其余几级相邻的音都是大二度(全音),只要符合这种结构的音阶,都是属于这同一声调式,从D开始做主音的,叫D自然大调音阶,从G开始做主音的叫G自然大调音阶。

在调式音阶里,主音(Ⅰ级音)下属音(Ⅳ级音)和属音(Ⅴ级音)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也称他们为“正音级”,(其它ⅡⅢⅥⅦ都称副音级),在这些音级里ⅠⅢⅤ级音是稳定音,其中Ⅰ级音也就是主音最为稳定。

下面简单介绍什么是“和声大调”和“旋律大调”。

和声大调:把自然大调的第Ⅵ级音降低半个音,即是“和声大调”。

谱例2:C和声大调音阶:Ⅰ Ⅱ Ⅲ ⅣⅤ Ⅵ Ⅶ Ⅰ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属音属音下中音导音主音旋律大调:把自然大调的第Ⅵ级,第Ⅶ级音都降低半个音,这就叫做“旋律大调”。

它的音阶结构是这样的。

谱例3:C旋律大调音阶Ⅰ Ⅱ Ⅲ ⅣⅤ Ⅵ ⅦⅠ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属音属音下中音导音主音2、小调式小调式简称也叫“小调”,也可以称呼“小音阶”,同样也是由七个音来构成的。

小调的主音与Ⅲ级音之间的关系是小三度,因此小调的调性有一种柔和的感觉并带一些暗淡的色彩。

这是小调的特征。

同大调一样,有三种调式,自然小调,和声小调及旋律小调。

首先看看自然小调。

自然小调与自然大调一样,同样在一个八度之内的每一个音都可以构成自然小调。

自然小调是由自然大调式转化而来的。

但它是完全独立的调式,同样是由七个音组成,由LA做主音,上面分别是si do re mi Fa so la,它的音程结构是这样的,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它的Ⅰ Ⅲ Ⅴ级音也都是稳定音,但是它的Ⅲ级音到主音,也就是导音到主音不是半音关系,由此也与大调有所区别。

谱例1:a自然小调音阶Ⅰ ⅡⅢ ⅣⅤ Ⅵ Ⅶ Ⅰ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属音属音下中音导音主音和声小调:把自然小调的Ⅶ级音升高半音,叫做“和声小调”它的音程结构是这样的。

谱例2:a和声小调Ⅰ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Ⅰ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属音属音下中音导音主音旋律小调:把自然小调的第Ⅵ Ⅶ 级都升高半音,叫做“旋律小调”它的音程结构是这样的:谱例3:a旋律小调(上行音阶)Ⅰ Ⅱ ⅢⅣⅤⅥ Ⅶ Ⅰ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属音属音下中音导音主音旋律小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在下行音阶时第ⅥⅦ级音都要还原。

这是它与其它小调不同的地方。

谱例4a旋律小调3、五声调式五声调式是以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来排列的,由五个音所构成的调式,叫作五声调式。

由于这种调式是我国特有的,也可以称为民族调式。

这五个音的名称分别是:宫、徴、商、羽、角。

谱例 1将这五个音移在一个八度内,它们名称的顺序是:宫、商、角、徴、羽。

谱例 2五声调式有下面几种:(一)以宫音为主音的调式称为“宫调式”。

谱例 3(二)以商音为主音的调式称为“商调式”。

谱例 4(三)以角音为主音的调式称为“角调式”。

谱例 5(四)以徴音为主音的调式称为“徴调式”。

谱例 6(五)以羽音为主音的调式为“羽调式”。

谱例 7在五声音阶里,每一个音都可以成为主音,因此在每个调式的前面必须把主音的音高位置标出来,比如:以A做主音的宫调式,称为“A宫调”,F做主音的角调式称为“F 角调”,D做主音的羽调式称为“D羽调”。

第十二讲装饰音1、倚音装饰音一般是用来丰富曲调给曲子增加色彩而出现的,使乐曲更加有特色,增加效果。

装饰音的种类非常多,这里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常用的装饰音。

第一节倚音在五线谱上经常有一些八分音符的小音符(比正常的音符要小),符干上还带着一条小斜线,这个小音符就叫“倚音”,倚音有时倚附在主音的前面,有时也在主音的后面出现。

因为它是依附在主音前后的音,因此叫“倚音”。

谱例 1倚音在演唱或演奏时,越短促越好,不能占主音太多的时间。

谱例 2装饰音在主音前面的叫“前倚音”,装饰音在主音后面的叫“后倚音”。

还有一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在一起出现的,以十六分音符记谱的这种小音符叫作“复倚音”。

复倚音的符干上不要加斜线。

谱例 3倚音在记谱时首先要比主音小,另外在单声部乐曲中的单倚音、双倚音、前倚音、后倚音,它们的符干一律要朝上画。

在多声部乐曲的记谱中方法是:上声部倚音的符干要朝上画,而下声部倚音的符干则要朝下画。

2、滑音向上或者向下滑的装饰音称为“滑音”。

滑音在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许多民歌、说唱、戏曲音乐里出现滑音是很多的。

滑音有三种:(滑音用箭头来表示的)第一种滑音是出现在两个音之间。

第二种滑音是出现在主音符前,无论是向上的滑音还是向下的滑音,都从低处或者高处开始滑,滑到主音为止。

(起点不定位)第三种滑音是出现在主音后,无论是上滑音还是下滑音,都从主音开始滑。

(终点不定位)3、波音波音包括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