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承载力经验公式的变异性分析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特尔曼公式是最基本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之一,适用于剪切强度较高的土壤。
该公式的表达式为:q=cNc+q'Nq+0.5γBNγ其中,q表示地基承载力,c为土壤的黏聚力,Nc为局部基底系数,q'为有效应力,Nq为摩擦角系数,γ为土壤的重度,B为地基宽度,Nγ为非均匀系数。
特尔曼公式中的参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现场勘测和室内试验得到。
除了特尔曼公式,还有一种常用的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裂纹不稳定公式(也称为裂纹开展公式)。
该公式适用于剪切强度较低的土壤。
裂纹不稳定公式的表达式为:q=Kc+0.5γBNγ其中,q表示地基承载力,Kc为裂纹扩展的临界条件,B为地基宽度,Nγ为非均匀系数。
裂纹不稳定公式中的参数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勘测来获取。
除了特尔曼公式和裂纹不稳定公式,还有其他一些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如内摩擦角公式、实测角公式等。
这些公式根据不同的土壤特性和工程要求,选择相应的公式来计算地基承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只是一种近似计算方法,具体的地基承载力还需要通过试验和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和修正。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土壤性质、地下水位、地震活动等,以确保地基的稳定和安全。
另外,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只能用于较简单的土体条件和工程要求。
对于特殊地质条件和复杂的土壤情况,需要采用更为精细的计算方法,如数值模拟和有限元分析等。
综上所述,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是评估地基承载能力的基础理论,它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应用这些公式时,需要充分考虑土壤的实际特性和复杂性,以及项目的实际要求,从而合理选择和使用适当的公式。
第八章 地基承载力(第4-5节)

c ctg p D sin 2 z 2 D sin
1 3 sin 1 3 2c ctg
(5 - 7)
39
将式(8-51)对求导,并令dz/d=0得
dz p D cos 2 2 1 0 d sin 故 cos 2 sin 得2
B
2
N cNc qNq
(8 - 32)
14
式中,
tg K p1 N 1 2 2 cos K p2 Nc tg 2 cos K p3 Nq cos2
(8 - 33) (8 - 34) (8 - 35)
地基承载力系数N、Nc、Nq的值只与土 的内摩擦角有关(图8-18)。
(2 sin 2 ) p D 3 (2 sin 2 )
1
p D
(8 - 49)
式中,2为M点与长条荷载边缘连线MA、 MB之间的夹角(弧度)。大主应力1的 方向在AMB的分角线上。
36
37
假定静止土压力系数 K0=1,任意点M由 于外荷载及土的自重所产生的总主应力 为:
BcKp 2 BqKp3 1 2 K p1 E p B tg 2 2 8 cos 2 cos 2 cos2 (8 - 31)
将式(8-31)代入式(8-26),经过 整理后得:
K p3 K p 2 B tg K p1 pu 1 tg q c 2 2 2 2 2 cos cos cos
27
设计中往往选用临塑荷载pcr或临界荷载 p1/4和p1/3作为地基容许承载力的初值。 p1/4和p1/3分别代表基础下极限平衡区发展 的最大深度等于基础宽度B的1/4和1/3时 所对应的荷载。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方法梳理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方法梳理1.基本概念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通常包括一次性计算值和重复性计算值。
一次性计算值是指在给定的工况下,能够导致地基破坏的最不利荷载。
重复性计算值是指在相同的工况下,能够导致地基破坏的平均荷载。
重复性计算值常用于长期稳定性和沉降计算。
2.确定限标准根据地基规范的要求,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所需满足的限标准。
限标准通常包括允许土体变形的上下限、安全系数的要求等。
确定限标准可以参考相关规范和工程实践。
3.土样采集和试验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采集地基土样,并进行相应的试验。
试验包括土样的颗粒分析、含水量测试、孔隙比测量等。
试验结果可以用于计算地基土体的物理参数。
4.承载力计算方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经验公式或数值模拟方法。
常用的经验公式有邱氏公式、森林公式等。
这些公式基于试验数据和实际工程经验,可以估计地基土体的承载力。
数值模拟方法根据地基土体的力学特性,利用有限元、边坡稳定性分析等方法进行计算。
数值模拟方法通常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进行。
5.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试验数据和计算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包括对试验数据的精度分析和可靠性分析等。
数据处理和分析旨在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统计参数,如平均值、标准差等。
6.特征值计算根据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到的统计参数,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常用的计算方法包括正态分布法、经验公式法等。
正态分布法假设地基承载力服从正态分布,通过统计参数计算特征值。
经验公式法则根据不同的经验公式,选择合适的公式计算特征值。
7.结果应用根据计算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工程应用。
根据限标准,判断地基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根据结果,可以调整设计方案,改善地基土体的承载性能,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结: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方法包括确定限标准、土样采集和试验、承载力计算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特征值计算以及结果应用等步骤。
这些方法基于试验数据和实际工程经验,可以估计地基土体的承载力,用于设计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地基变形的计算方法

地基变形的计算方法
地基变形是指地基在承受荷载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形现象,它是
土木工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地基变形的计算方法对于工程设计和
施工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介绍地基变形的计算方法。
首先,地基变形的计算方法需要考虑地基的类型和荷载的大小。
不同类型的地基在承受不同大小的荷载时会有不同的变形特性,因
此在计算地基变形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其次,地基变形的计算方法需要考虑地基的材料特性。
地基的
材料特性包括土壤的密实度、含水量、压缩性等,这些特性对地基
的变形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计算地基变形时需要对地基的材料特
性进行充分的考虑。
另外,地基变形的计算方法还需要考虑地基的支护结构。
地基
的支护结构对地基的变形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计算地基变形时需
要考虑支护结构的类型、布置方式等因素。
在实际工程中,常用的地基变形计算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有限
差分法、解析解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总之,地基变形的计算方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地基的类型、荷载大小、材料特性、支护结构等多个因素,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得到准确的地基变形计算结果,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
中外项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异同点探讨

中外项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异同点探讨赵树光,陈智勇,杨秋芳(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32)摘要:本文介绍了地基承载力的基本概念,对影响地基承载力因素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总结了沿海地区规范承载力特点,结合本单位工程经验,总结了港工项目各类土层地基承载力的取值。
对中英标准的承载力特征值异同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对境外项目中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英标;地基承载力;承载力特征值;参数敏感性;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TU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3519(2024)02-0019-06DOI: 10.16403/ki.ggjs20240205Discussion on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Adopted in China and Overseas ProjectsZhao Shuguang, Chen Zhiyong, Yang Qiufang( CCCC Third Harbor Consultants Co., Ltd., Shanghai 200032,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sic concept of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the sensibilities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s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are analyzed to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aring capacity applying to coastal area, produces the values taken for th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of various soil layers by referring to the experience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s also conducted for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earing capacity adopt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Standards. The research has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determining the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in overseas projects.Key words: British Standard;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bearing capacity; sensitivity to parameter; comparative analysis引言地基承载力是岩土工程勘察中最为常见的概念,在各类岩土勘察报告中一般都需提供土层地基承载力。
《地基基础承载力计算》

《地基基础承载力计算》第五章:工程规范地基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 第2节:建筑规范地基承载力计算 5.1 概述 ( 梁总文 )———————————————————————————————————————5.2建筑规范地基承载力计算 5.2.1 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f u 可按下式估算。
k c c q q u c N d N b N f ξγξγξγγ++=021(5.2.1)式中u f ―地基极限承载力(kPa );c q N N N 、、γ―地基承载力系数,根据地基持力层代表性内摩擦角φk ( °) ,按表5.2.1-1确定;c q ξξξγ、、―基础形状修正系数,按表5.2.1-2确定;b 、l ―分别为基础(包括箱形基础和筏形基础)底面的宽度和长度(m ); 0γγ、―分别为基底以上和基底组合持力层的土体平均重力密度(KN/m 3);d ―基础埋置深度(m );k c ―地基持力层代表性黏聚力标准值。
表5.2.1-1 极限承载力系数表表5.2.1-2 基础形状系数对(5.2.1)式参数取值做如下说明:(1)对箱、筏形深大基础,宽度b 大于6m 时取b=6m 。
按表5.2.1-2确定基础形状系数时,b 、l 按实际尺寸计算;(2)式中0γγ、的取值,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且不属于隔水层的土层取浮重力密度;当基底土层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但属于隔水层时,γ可取天然重力密度;如基底以上的地下水与基底高程处的地下水之间有隔水层,基底以上土层在计算0γ时可取天然重力密度;(3)基础埋深d 根据不同情况按下列规定取值:1)一般自室外地面高程算起;对于地下室采用箱形或筏形基础时,自室外天然地面起算,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从室内地面起算;2)在填方整平地区,可从填土地面起算;但若填方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自填方前的天然地面起算;3)当高层建筑周边附属建筑处于超补偿状态,且其与高层建筑不能形成刚性整体结构时,应分析周边附属建筑基底压力低于土层自重压力的影响,由此造成高层建筑基础侧限力的永久性削弱,会降低地基土的承载力。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探讨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探讨陈丹华【摘要】2007年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是在<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修订和完善.论述了其中有关的更新点及创新点.同时,对新规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看法,目的是更好地完善新规范.%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issued《Code for Design of Ground Base and Foundation of Highway Bridges and Culverts》 ( JTG D63 - 2007 ), which was emended and perfected on the basis of 《Code for Design of Ground Base and Foundation of Highway Bridges and Culverts》 ( JTJ 024- 85 ). The paper discussed interrelated update and innov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 put some suggestions and opinions for problem existed in the new criterion. The purpose is betterly perfect new criterion.【期刊名称】《公路工程》【年(卷),期】2011(036)002【总页数】4页(P153-156)【关键词】地基与基础;桥涵;规范【作者】陈丹华【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3.1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1](JTG D63—2007)是在 2007年 9月发布,在2007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建筑规范关于承载力特征值(Fk)的计算

《建筑规范》把建筑物分为三级。
第一级是高层,重要建筑物或对变形有特殊要求者,对这一级地基承载力要求以荷载试验或地基承载力公式计算为主,必要时还要结合旁压试验以及触探试验等来确定;第二级是一般建筑物,其地基承载力可按规范提供的承载力表和有关公式计算或结合原位测试来确定;第三级的建筑物为次要建筑物,可参考附近已有建筑物基础来确定。
规范规定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与承载力的关系需要通过统计方法来处理。
如按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可由相应的承载力表查得承载力的基本值f0,该基本值还要经过处理,乘以回归修正系数Ψf,才能得到承载力标准值f k,即:式中Ψf---回归修正系数,它由下式计算得出:式中:n---参加统计的测试样本数;δ--- 变异系数,当承载力表具有两个指标,则应采用综合变异系数:δ1---第一指标的变异系数,δ2---第二指标的变异系数,ξ---第二个指标的折减系数,可由相应表格得到。
a、粘土承载力规范规定,凡I p>10的土均称粘性土,它的承载力基本值f0需由第一指标天然孔隙比e和第二指标液性指数I L,按表7-7来查取。
有了f0后,然后再求第一指标和第二指标的变异系数δ1和δ2,此表的ξ=0.1,则所要求的综合变异系数值δ为δ1+0.1δ2,再求出回归修正系数Ψf,则承载力的标准值f k=Ψf·f0。
表7-7 粘性土承载力f0(KPa)I L0 0.25 0.50 0.75 1.00 1.20e0.5 475 430 390 (360)0.6 400 360 325 295 (265)0.7 325 295 265 240 210 1700.8 275 240 220 200 170 1350.9 230 210 190 170 135 1051.0 200 180 160 135 1151.1 160 135 115 105①有括号者仅供内插用②ξ=0.1b、粉土承载力规范规定,凡I p≤10的土称为粉土,其性质介于砂土与粘土之间,它的承载力基本值f0需由第一指标天然孔隙比e和第二指标天然含水量ω,按表7-8来查取,此表的ξ=0,故e的变异系数δ1就代表综合变异系数δ,因此用上述方法求出回归修正系数Ψf,再求f k。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alysis of variability of empirical formulas for 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ies
CHENG Qiang1,2, LUO Shu-xue2, HUANG Shao-bin1
(1.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f Highways, Sichuan Provincial Communication Department, Chengdu 610041, China; 2.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 Chengdu 610031, China)
T
响应变量为 Y
则线性回归模型可 1
Y = [ y1
e = [e1 )维向量 â = β0 X 为 n(p+1)矩阵 1 x11 1 x21 X = M M 1 xn1 由最小二乘法 x12 L x1 p x22 L x2 p M M xn2 L xnp
料 用回归公式计算出系数的协方差阵后 由式 9 计算得到 4.2 土性指标的变异性 土性指标的变异性即 Ps 值的变异性 假定由基 础下一定范围内的 Ps 统计分析得到 Ps 的均值 µ P 和 点标准差 σ P 由 CPT 曲线计算得到基础下土层土
s s
性参数的相关距离为 δ 确定影响基础承载力的空 间范围为 h 则可由式 10 计算得到标准差折减 系数 Γ ( h) 准差 σ P
1 引 言
性 岩土材料是自然历史的产物 具有很大的变异 它不仅具有变异性 同时还有相关性 这种相
异系数来描述 相关性的研究则比较复杂 多采用 1977 年 Vanmarke 提出的土性剖面随机场模型[1] 将土层剖面的土性参数作为一个或多个坐标的随机 函数来处理 用相关距离来描述土性参数的相关 性 关于土性参数的随机场理论 相关距离的概念 和计算方法等详见参考文献[1 4] 在铁路 建筑等部门的实际工程设计中 多采 用技术规范提供的 地基承载力表 来确定结构物 基础的承载力 铁路工程地质技术规范 [5]和其它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都提供了地基承载力表 这些表 格给出了地基承载力和土性指标的关系 由现场测 得土层的土性指标数值 便可方便地由表格查出地 基土层的承载力 在工程设计中 查表法因方法简 单而广泛应用 近几十年来 随着地基原位测试技 术的发展 有了很多静力触探阻值和地基承载力之
第3期
程
强等
地基承载力经验公式的变异性分析
425
下土体个别点达到塑性极限状态时的概率 而不是 形成贯通的滑动面 既破坏时的概率 考虑土性参数的空间平均特性 土性参数的变 异性对地基承载力变异性的贡献计算如下 通过场地土层勘察得到土性参数的统计分 析 从而得到土性参数的点特性 假设勘察资料的统 计分析得到土性参数 X 的均值为 µ 点标准差为 σ 由基础场地土层的原位测试资料计算 得 到土层的相关距离 δ 再确定影响基础承载力的空 间范围 h 可用下式计算得到标准差折减系数 Γ ( h) δ h δ h 10 Γ (h ) = δ >h 1 由土性参数的点标准差和标准差折减系 数 可得空间平均值的标准差 σ h 为 σ h = Γ (h )σ 有了空间平均值的均值和标准差后 8 11 由式
目前在工程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的地基承载力表和静
力触探经验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被广泛应 用 本文将研究这种经验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变 异性分析方法
2 回归统计方法
确定经验公式的地基承载力是通过统计分析 确定的 为研究其变异性 首先研究回归统计方法 考虑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情况 设自变量为 X 1 , X 2 ,L, X P 表示为 Y = Xβ + e 其中 Y 和 e 为 n 维向量 y2 L y n ]
收稿日期 2004-03-22 修改稿收到日期 2004-07-06 作者简介 程强 男 1972 年生 在职博士 现主要从事岩土工程设计研究工作 E-mail chengqiangy@
424
岩
7]
土
力
学
2005 年
间的经验公式[6 的承载力
由现场的静力触探曲线经过简
单的计算便可用这些经验公式方便地求出地基土层 由于土性参数具有变异性 同时还有相关性 在基础工程可靠度分析中 必须考虑土性参数的相 关特性 土性参数随机场理论为在基础工程可靠度 分析中考虑土性参数的相关特性提供了较好的方 法 国内很多学者在应用随机场理论进行地基承载 力的变异性分析方面有较多研究[8 设计中
sh
再由式 11 计算得到空间平均值的标 σ P = Γ ( h )σ P
sh
s
14
有了空间平均值的均值和标准差后 由式 12 即可得到由土性指标的变异性对地基承载力方差的 贡献 根据本文提出的经验公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的 变异性的分析方法 对编制 用静力触探确定砂性 土地基承载力 经验公式的试验资料进行了统计分 析 计算了用静力触探确定砂性土和粘性土地基承 载力的变异性水平 变异性分析结果见表 1 此处得到的静力触探确定粘性土地基承载力 的经验公式与文献[6 7] 中有一定的差别 原因是 参与统计的样本和样本划分的范围有所不同 为了研 究经验公式不同对地基承载力平均变异系数的影响 用文献[6 7] 中的提供的经验公式 σ 0 = 0.1043Ps + 26.89 进行了计算(系数协方差阵用本文统计计算所 得结果) 得到地基承载力的平均变异系数为 0.125 1 (用空间平均特性计算)和 0.185 5 (用点特性 进行计算) 与笔者通过统计回归得到经验公式计算 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的平均变异系数相接近 4.3 工程计算示例 某细砂层荷载试验场地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 Ps 平均值为 3 224.2 kPa 点标准差为 379.260 kPa 由 Ps 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基本承载力 σ 0 = 0.02Ps +80 =144.484 kPa 由静力触探曲线数据计算 得到的相关距离 δ = 0.218 m 影响范围取 2 倍荷载 板宽度 为 1.0 m
β 的估计 βˆ 为 5 方差为 6
ˆ = ( X T X )−1 X TY β βˆ 为无偏估计 ˆ =σ ˆ2 ( X T X )−1 var β 其中 ˆ2 = σ ˆT X TY Y TY − β n − ( p +1)
()
ˆ ˆ) = β 均值 E( β
7
式 7 要求样本数量 n 大于(p+1) 这在一般 的统计回归中都是满足的
[
β1 L β p
]
T
3
[ ( )]
(
)
−1
x
9
当用场地工
4
程勘察得到的土性参数经验公式计算承载力时 土 性参数较大的变异性必然会带来承载力的不确定 性 在考虑由土性参数不确定性引起的地基承载 力不确定性时 必须考虑基础的破坏机理 目前 地基的失稳都是建立在地基整体失稳的物理机制基 础上的 地基的破坏首先是地基中个别点达到塑性 极限状态 进而随着基础压力的增大 塑性区逐渐 扩大 直到形成贯穿的滑动面而导致地基的整体失 稳 既然地基失效的控制原则是整体的失稳 在地 基承载力可靠度分析中就应考虑整体失稳这一实际 工作状态 也就是土性参数的统计特性要用决定基 础承载力一定范围土体的平均统计特性来计算 而 不能用点特性来计算 如果在地基承载力的可靠度 分析中用点特性来计算 则得到的失效概率是基础
关性是由于同一土层中的土是在同一年代 同一历 史环境条件下沉积的 土层中不同点的矿物成分具 有相近性 应力历史具有相似性 土层中两点的位 置越近 成土的变化环境越小 两点土性的相关性 越强 反之 随着两点间距的增大 这种相关性逐 步减弱 直至互不相关 正确合理的岩土工程可靠度分析必须建立在 对岩土材料统计特性充分和完整的把握之上 变异 性和相关性是岩土材料的基本属性 在岩土工程可 靠度分析中必须能够充分 完整的认识岩土材料的 变异性及相关性 对于岩土材料性质的变异性用变
8
3 地基承载力经验公式的变异性分析
在工程设计中 由基础场地土层勘察得到的土 性参数 根据合适的经验公式或地基承载力表便可 得到基础场地地基土层的承载力 但由于所建立的 回归公式本身存在不确定性和土性参数的不确定 性 必然会导致承载力数值的不确定性 经验公式 确定承载力变异性的来源及计算方法如下 1 经验公式本身的不确定性 承载力经验公式是通过统计回归建立的 回归 统计本身的不确定性必然会带来地基承载力的不确 定性 这种回归统计的不确定性由两部分组成 其 一是固定成分 即所采用的回归模型与所要反映实 际函数关系的差距 其二是随机成分 即参与统计 分析数据的量测误差 经验公式本身的不确定性体现在系数的变异 性上 系数的协方差阵可由式 6 计算得到 系数 变异性对承载力变异性的贡献可由式 8 等号之后 的第 1 项系数变异性对承载力方差贡献的计算得 到 即经验公式本身的不确定性对承载力方差的贡 献可由下式确定 ˆ x = σ 2xT X T X ˆ x ]1 = x T var β var[ y 2 土性参数的不确定性 由于土性参数具有很大的变异性
摘
要 应用随机场理论 研究了地基承载力表 CPT 等地基承载力经验公式的变异性分析方法 提出经验公式确定地基承 通过对编制 CPT 确定地基承载力经验公式资料的计算分析 得出 CPT 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变异系数在 自相关 经验公式 静力触探 文献标识码 A 地基承载力 变异性
载力的变异性是由经验公式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土性参数的不确定性组成 提出了考虑土性参数自相关性的地基承载力经验公 式的变异性分析方法 0.1~0.135 之间 关 键 词 土性参数 TU 470 中图分类号
9]
与 x = 1, x1 , x2 ,L, x p 相对应的拟合值可由 ˆ 给出 则拟合值的方差为 ˆ = x Tβ y ˆ x+ β ˆT [var( x )]β ˆ= ˆ x ]= x T var β var[ y σ x (X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