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必修三 文化生活 1.2《文化与经济、政治》.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清单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清单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清单以下是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的知识清单:1. 文化的概念和作用- 文化的概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 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 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3. 文化对人的影响- 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 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 特点: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 尊重文化多样性: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 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大众传媒。

5.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 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教育。

6. 文化创新- 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

- 作用: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

高中政治总复习必修三文化生活一、文化与生活1.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以及科技、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3.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

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有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

4.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6.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多方面的全面提高。

7.无论就提高经济实力、国防实力还是增强民族凝聚力而言,教育都居于基础性的地位。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

8.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自身经济安全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二、文化传承与创新1.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性和特征。

4.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的繁荣的必然要求。

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5.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6.传统文化则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它的基本特征得以保留,同时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7.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全册ppt课件:1.1.2文化与经济政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全册ppt课件:1.1.2文化与经济政治

在拉美和亚洲,一些流行歌星、 影视巨星、能言善辩或外形很酷 的候选人凭借着“剧场效应”, 高票当选为议员或政府领导人 。 阿诺-施瓦辛格出生在奥地利, 原先以健美为职业,后来步入影 坛并主演了《魔鬼终结者》、 《蒸发密令》等一系列知名动作 片,他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强壮 的男人”。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7日举行 的历史性的罢免选举中,现任民 主党州长戴维斯被罢免,而共和 党候选人施瓦辛格则轻松地击败 了民主党候选人、副州长巴斯特 曼特而当选为新州长。
学科网
另据了解,2005年蒙牛计划向市场投放20 亿袋印有“2005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产品, 销售额应该在20亿元左右,其中广告和促销费 用可能超过1亿元。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 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①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 色的发展道路。(举例:中国的发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
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经济 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所以,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 济的发展亦步亦趋。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杜甫眼见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心中满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士俱欢颜”的忧思; 李白梦游天姥山,不忘表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情 怀; 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抒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的志向。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们能有这样高的觉悟,体现了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美国文化产业在整个国 民经济中的比重,20年前 还居于第12位,现已上升 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 已成为全美国居于前列的 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 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 在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 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 这说明了什么?
好 莱 坞 电 影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 文化生活 1.2 文化与经济、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 文化生活 1.2 文化与经济、政治

1、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1)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 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3)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 来越突出。(文化生产力:指具有一定智能和知识的
劳动者,运用和掌握文化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生产文化产 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
在拉美和亚洲,一 些流行歌星、影视巨星、 能言善辩或外形很酷的候 选人凭借着“剧场效应”, 高票当选为议员或政府领 导人 。
思考:歌 星、影视(参 政)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影视巨星的施瓦辛格当选为加利福尼亚州 新州长
2、文化与政治的相互交融
想一想: 你知道影响选举的具体因素有哪些吗?
(1)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 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导弹+经济+文化=美国式的全球化(美国图谋称霸世界的公 式) 在中东,许多国家的人民反美情绪虽然强烈,白天在街头 高喊‚打倒美帝国主义‛的口号,但晚上照样看美国大片。美 国流行文化对中国的入侵也是非常迅速的。金黄色的麦当劳 ‚M”招牌成为全国各大城市最显眼的广告之一。肯德基、必 胜客的生意在中国也越来越火,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更是中 国饮料市场上的‚大哥大‛,美国好莱坞电影在中国更是深 得年轻人的青睐。 人们在吃喝玩乐中享受着西方文明,在不知不觉中接受 西方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这种文化渗透,要比动用飞机、导 弹发动的战争更有效。文化渗透,会使别的国家丧失民族特 性,丧失自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西方的观念与制度。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想一想:三个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共同 说明什么道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材料一、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年前还居 于第12位,现已上升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全美 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 驱。在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 材料二、2010年,我国25至54岁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为7.97年,而美国为12.7年,日本为12.3年, 英国为11.9年, 德国为13.5年。统计表明, 25至64岁的从业人口中,我国 75%的人是初中和小学水平,而美国86%的人是高中和高中 以上水平。 材料三、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家电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利 润,有60%~70%是靠科技进步取得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企 业所获得利润,50%左右来自技术创新,而我国只有20%。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2文化与经济、政治优质教案+导学案课时合集(含预习案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2文化与经济、政治优质教案+导学案课时合集(含预习案习题及答案)

【教学设计】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一、教材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分析: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值观目标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三、教学重点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1、自学探究。

以课本的简单提示为线索,深入探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探究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集体讨论。

针对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探讨我国应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竞争力;讨沦为更好地应对文化竞争,作为中学生目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六、课前准备1、材料搜集与整理2、导学案的印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文化以及文化的作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文化、经济、政治三者的关系,我们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探究活动一: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

(1)你能对上述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吗?(2)也许有些内容难以归类.你的理由是什么?(3)你和你的家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化的作用吗?探究提示:(1)经济活动包括:到银行贷款买房或承包一片林地、开一家小餐馆。

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
湖南电视台《文爸爸化去反哪作儿》用爆于红,一第定二季的成经为济吸金和超政人。治2013年12月2
日,“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广告资源招标会最终以3.2亿元问鼎国内卫 视季播节目的冠名费之最,仅仅加上三个特约伙伴就已吸金4.83亿元
在首期节目播出后的20天里,《中国好声音》的广告费从每15秒15万 ,飙升到每15秒36万。以每期节目22分钟广告,每15秒广告费36万计 算,一期《中国好声音》的广告费就是3000多万。 《中国好声音》一旦达成彩铃下载目标,将催生3.2亿元的彩铃市场。
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但是又不能认 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两者的发展既有同步性的,也有不 同步的情况。
.经济是文文化化发有展其的自基础身,的“仓传廪承实而性知和礼相节,对衣的食而独知立荣辱性”,强调
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观点是有 一定道理的。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 展同步。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 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 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 崇尚节俭的风尚使亚洲人储蓄率远远高于西方国家,为经济发展提供 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和保障;
❖ 重视教育的亚洲文化使不少亚洲国家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 劳动者的素质较高;
❖ 重视家庭、强调秩序、纪律的文化使亚洲社会、政治较为稳定,减少 了对生产、经济的破坏和冲击等等。
落后、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政治” 相互影响
基础
经济
集 中 表 现
政治
决定 反作用于
文化
【思考】1.文化的发展与经济亦步亦趋吗? 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就上去了对吗 ?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知识要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体味文化:①文化形式各种各样。

②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2、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③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后天参加实践及学习获得的.④文化现象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3、文化具有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4、文化的力量(作用):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5、文化与经济、政治1)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要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完整版】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高二思想政治必修三一、文化与社会一、体味文化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②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③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

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1)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伴随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这使得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文化生产力是指具有一定智能和知识的劳动者,运用和掌握文化资源创造社会财富、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ge 2
历史的宿命?
中国人“不象欧洲民族那样生活在地中海 周围,也不象美国人那样住在两个大洋之 间”,中国人“眷恋大陆,始终不能超越 土地的限制走向大海”,这就决定了“中 国的历史命运”,也决定了这种“内陆文 明”、“黄色文明”的落后、封闭和保守。
结论:“黄河文明”是一种“失败的文 明”。
Page 6
13世纪的中国在近代化方面进展显著,比 如其独特的货币经济、纸币、流通证券, 其高度发展的茶叶和盐业企业,其对于外 贸(丝制品和瓷器)的倚重,以及其各地 区产品的专门化等等。无所不在的国家掌 握了许多商业部类,并通过一种国家专卖 权体制和间接税收而获得其主要岁入。在 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和技术诸领 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它具 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仅仅看作 蛮夷之邦。
推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思·韦伯 社会学的“两个马克
思” 《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Page 17
Page 18
示例: (2009·福建)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 了《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海 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形象地展示了海峡两岸 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由此可见( ) A.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志 B.文化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C.邮票成为展示文化软实力的载体 D.发行邮票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Page 7
他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 他不炫惑世界而是开启心灵, 他的讲话只是一个圣人, 从不是一个先知, 然而人们相信他,就像他自己 的国土一样。 ——伏尔泰
Page 8
Page 9
Page 10
Page 11
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伏尔 泰
中国民族,其历史的悠久、文化、艺术、智慧、 政治、哲学的趣味,无不在所有民族之上。—— 狄德罗
Page 3
1771年费城的一份杂志自豪地宣称,北美 农业已经成功地引进了 的稻米、高粱和 豌豆。这份杂志满怀憧憬地预言:“美国 有一天终将成为像 一样人口兴旺、经济 繁荣的国家。”
凡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和幸福所需要的东 西,无论是衣食用品还是奇巧物与奢侈品, 在这个王国的境内都有丰富的出产。—— 利玛窦
Page 4
据西方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估算,公元 1000年,中国的GDP占世界的22.7%,随后一 直保持在20%以上,到1820年达到32.9%。
著名学者弗兰克在其代表作《白银资本》中也指 出,中国曾长期占据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其经 济总量经常占到整个世界的50%以上,而在经济 极为繁荣的宋代,这一数字曾高达90%。
身的命运决定着它的文化基础上
①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②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③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 的···) ④文化又具有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Page 13
结“常论他无们力:忽,略它要了没正这有样能确的够一保看个护待事本实民文:族古免化希于的腊灭传亡作统 ”虽用“然一,好个,连反却自非 对己文民族化都保决卫定不了论的传。统有什么好?又何以能使整个欧洲 弘强的扬欧大洲?文人”(化“昔何有日以用经助武历力于了消中民灭世古纪族罗黑马复暗古之兴希后腊,;文文明但艺的复并野兴蛮时不人代的 意后味代)着又要只把要古希弘腊的扬文传化传统统当文成化宝贝就一样能重推新找动回 民来族?”复兴;同样,中国近代的落后 与“一文历些史断化上残,的发许物展多质灿文过烂化的遗程文骸中化供后后的来人都凭曲中吊折断。了如有, 古消埃关灭及系了文,化,留、下古 但巴并比伦不文化意、味古爱着琴文近化百等等年,它的们衰并非落不先应进该,但由是都 千消年灭了前。古的印古度文人化、负古责希腊,文化更,多后来要也中考断虑了。当历史 下的问题。 事实说明,文化决定不了一个民族的命运,而是该民族自
宋朝人的生活水平,欧洲的大城市人要18世纪初 才能达到。
Page 5
帝国东部地区的运河网络连接着 大城镇,河面上的船队昼夜不停 地航行。一支庞大的沿海船队维 持着东南沿海的贸易中心与南部 沿海贸易中心(远达广州)的联 系。而大型的海船则每年都在季 风时节来往于中国和南洋群岛、 印度、非洲东岸以及中东之间。 在内陆,永久性的集市于南北陆 路和长江的交汇点上发展起来了, 其贸易的规模远远超过同时代的 欧洲商业中心。
经济
社会存在
基表 础现
政治
社会意识
1、决定
3、相对 独立性:
文化 不同步+
2、反映+反
反作用
作用:特色
与好坏
Page 15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据 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了,社会文 明程度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Page 16
重农学派的始祖魁奈,因自信是孔子学说的继承 人,被称为“欧洲的孔子”
“这两个文明程度最高(在地球上又相隔最远) 的民族携起手来”,“逐渐把位于它们两者之间 的所有民族都引入一种更合乎理性的生活。”— —莱布尼茨
Page 12
在中国看到了一个理性,和谐的世
中华界,文这化个是世界成听就命于辉自煌然法、则内且涵又 丰富的文 化,体现并了不宇是宙之单大纯秩序的。“他们黄从色这文种 明”。我 们也对世闪界烁的着看法科中学汲取、了民很多主思的想光, 辉,蕴含 着走通过向启现蒙代运动的的可宣传能,。这些不思能想把导 中国文化 简单致了化法、国片大革面命化。—、—小希拉丑克化。
第二节 文化与经 济、政治
《河殇》~~
“亚细亚的太阳陨落了” “单靠这片黄土和这条黄
河……已经孕育不了新的文 化”; “崭新的文明,它不可能再从 黄河里流淌出来”; “这片土黄色的大地不能教给 我们什么是真正的科学精神”; “肆虐的黄河不能教给我们什 么是真正的民主意识” “命运就给中国人安排了这样 一种生存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