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访谈对精神分裂症照顾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最新护理论文选题热门题目

最新护理论文选题热门题目护理论文选题热门题目篇一2、急诊创伤团队的护理时效分析3、同伴支持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的应用研究4、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5、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6、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效果分析7、基于循证构建急诊护理质量敏感性指标8、急诊护理快速通道对急性脑卒中救治时间及治疗效果的影响9、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10、风险管理标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11、急诊护理暴力风险分析及其预防策略12、急诊一体化护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13、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14、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15、舒适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急诊内科患者的影响16、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17、急诊患者家属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19、 cicare沟通模式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20、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应用研究21、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究22、优化护理流程在stemi急诊pci救治中的效能研究23、基于benner理论构建急诊科护士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24、优化急诊护理路径提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抢救效果25、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26、不同护士群体生活方式、工作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27、抛锚式教学模式提升急诊室护士评估能力的应用研究28、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29、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30、品管圈在提高患者交接过程中病房护士对急诊护士满意度的效果评价31、床边动脉血乳酸水平和急诊危重患者病情、护理工作量的相关性研究32、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体会3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34、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36、赖宁格跨文化护理理论在急诊护理中的运用护理论文选题热门题目篇二1、协同护理模式对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2、基于医院的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3、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模式构建的研究4、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5、山东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研究6、精神病患者照料家属的护理压力及应对策略研究7、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提升方案的制定、实施及效果评价8、膜滤对药品和个人护理品的去除特性研究9、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理系学生无偿献血知识、态度、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10、护理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11、灾害护理专科护士培训课程核心知识体系的构建12、护理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评价指标的初步研究13、运用ecs评价护理本科生临床综合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14、医院志愿者活动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影响的研究--以省属医科大学为例15、护生实习前后护理伦理认知现状及培养策略的研究16、家庭跟进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17、过渡期护理模式在冠脉内支架植入患者中的应用研究18、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哮喘患儿中的应用研究19、护理信息干预产妇家庭支持系统对预防产后抑郁的影响研究20、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责任护士岗位工作分析21、我国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其长期护理服务策略22、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23、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24、医护合作策略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25、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6、协同护理干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及照顾能力的影响27、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研究进展28、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29、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模式在学龄期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30、综合性医院压疮现患率多中心联合调研31、护理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32、连续护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33、提高icu护士对使用呼吸机患者抬高床头依从性的策略和效果34、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研究进展35、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36、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37、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连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38、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分娩的影响39、糖尿病个案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40、生活方式干预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现状41、地塞米松预处理导管对picc所致静脉炎的预防作用42、国外延续性护理模式研究进展43、护士留职意愿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44、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45、疼痛信念及其相关评估工具的发展与展望46、延续护理小组管理的实践与成效47、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48、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应用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效果比较49、结构-过程-结果模式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展50、日本老年护理法律制度研究--兼论我国老年护理法律制度的建设护理论文选题热门题目篇三1、1%聚维酮碘与50%葡萄糖联合治疗四期褥疮的护理2、100例海洛因依赖者常见并发症的调查分析3、149名实习护生sars认知情况及其对职业态度的影响4、1例车祸后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5、1例大剂量退热散过敏病人的皮肤护理6、1例单克隆抗体-cd3过敏反应的抢救护理7、1例过氧化氢冲洗肛周脓肿脓腔致空气栓塞的护理8、1例过氧乙酸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9、1例麻醉致恶性高热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护10、1例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治疗致过敏性休克报道11、1例气性坏疽病人行高压氧治疗的消毒隔离12、1例食用牛油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13、1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护理14、1例药物致大疱表皮松解症患者的护理15、1例重度烧伤伴重度吸入伤患者的护理16、ⅰ期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胎的护理17、25例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对策18、2例多次应用青霉素患者因皮试导致速发型过敏性休克报道19、3mtmtegadermtm透明敷料20、49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辨证施护21、50%硫酸镁治疗产后痔疮的疗效观察22、56例痤疮患者治疗护理观察23、87例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病例分析24、8例产科dic病人的救护25、cd3ak细胞两种输入方法的不良反应观察26、excel软件在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27、icu老年患者夜间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与对策28、icu危重患者救治中固定护理小组的实施29、icu院内感染调查分析30、minimed胰岛素泵输注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31、qc小组活动在提高门诊健康教育中的作用32、sars流行期间护士职业伦理观的调查分析33、yxq-ai型药液吸引器的临床应用34、yxq-ai型药液吸引器的研制与使用35、阿乐欣致药物热的观察36、艾条熏蒸空气消毒的研究进展37、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现状38、爱大霉素、晨龙罗欣分别与其他药物存在配伍禁忌39、爱婴病房艾条熏蒸消毒的剂量和间隔时间临床观察40、凹陷乳头母乳喂养的护理41、奥美拉唑经莫非氏管给药引起平衡液颜色改变1例报告42、澳门护士在社区护理中扮演的角色43、膀胱镜检后镜鞘细菌污染状况与消毒方法探讨44、膀胱无抑制性收缩的发生机制及护理进展45、胞必佳治疗老年恶性胸水的护理46、苯海拉明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道47、变革型领导方式在sars病房管理中的应用48、冰敷加地塞米松静滴预防奇宁注射液致静脉炎的观察49、病房护理管理中责任护士的量化考核50、病房铺床法的改进护理论文选题热门题目篇四1、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2、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3、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4、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9、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10、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11、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12、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13、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14、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15、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16、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17、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18、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19、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20、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21、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2、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23、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24、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25、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26、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27、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28、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29、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30、运用人性排班法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31、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32、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33、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34、手术室护理记录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35、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36、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37、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38、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39、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40、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41、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42、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调查43、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44、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体会45、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6、严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47、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48、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49、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50、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51、沐舒坦雾化吸入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观察52、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53、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54、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55、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5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57、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58、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59、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60、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61、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62、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63、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效果观察64、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65、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66、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67、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舒适的影响68、护理干预对初诊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69、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70、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71、肺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72、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影响73、舒适护理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74、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75、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76、术前清洁肠道方法的观察和探讨77、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78、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和实施现状的调查79、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80、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81、肝性脑病患者的预见性观察与护理82、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舱内外护理83、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赖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84、护理干预对初诊肝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85、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评估86、分级护理质量对护患纠纷的影响与护理干预87、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护理88、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危险因素分析89、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90、中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91、胃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92、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93、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94、护理干预对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95、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96、康复体位护理及肠内营养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97、腹部手术停留置导尿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98、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99、临床护士对基础生活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100、门诊护理投诉原因的思考及对策护理论文选题热门题目篇五1、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从医院到社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3、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4、影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进展5、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6、协同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7、同伴教育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现状8、中国癌症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现状优先出版9、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10、动机性访谈对长期血糖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11、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12、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社会关系质量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13、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践14、住院患者跌倒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分析15、延续护理在腹膜透析治疗肾病综合征伴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应用16、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17、pdca循环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脂肪肝患者随访的效果观察18、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应用于气管切开患者的效果比较19、不同picc导管对并发症发生影响的系统评价20、延续护理服务部专职工作岗位的设立及实践21、我国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其长期护理服务策略22、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23、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对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24、医护合作策略在icu镇痛和镇静安全管理中的应用25、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26、协同护理干预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及照顾能力的影响27、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的研究进展28、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29、居家自我护理行为干预模式在学龄期儿童哮喘管理中的应用30、综合性医院压疮现患率多中心联合调研31、护理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32、连续护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展望33、提高icu护士对使用呼吸机患者抬高床头依从性的策略和效果34、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研究进展35、出院患者延续护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36、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37、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连续性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38、产程早期体位干预配合分娩辅助设施对分娩的影响39、糖尿病个案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40、生活方式干预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研究现状41、地塞米松预处理导管对picc所致静脉炎的预防作用42、国外延续性护理模式研究进展43、护士留职意愿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研究44、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45、疼痛信念及其相关评估工具的发展与展望46、延续护理小组管理的实践与成效47、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48、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应用picc与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效果比较49、结构-过程-结果模式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进展50、全球住院儿童超说明书用药现状的系统评价51、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护理研究进展52、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53、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54、护理核心能力的概念分析55、助产护士产前门诊对初产妇心理状态、满意度及分娩结局的影响56、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个案管理的效果分析57、延续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58、授权理论在社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教育中的应用59、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60、自我管理模式的研究实践进展及思考护理论文选题热门题目篇六1、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2、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3、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4、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5、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6、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职责7、浅谈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体会8、如何增强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避免护理纠纷9、高危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10、临床心理护理与护士心理品质浅析11、浅谈门诊健康教育的对策、形式12、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13、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护理14、早产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15、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16、158例脑部疾患健康教育接受能力普查及对策17、浅谈护士长综合素质的影响力18、两种心理干预方法对胆囊切除病人术前焦虑及术后恢复19、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护理20、护理文书书写中潜在的医疗纠纷21、学龄前患儿的心理护理22、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难点分析及对策23、全髋置换围手术期护理24、维生素k缺乏症的护理及预防25、浅谈重症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及营养支持26、自杀精神病人的心理性特征及护理对策27、精神疾病的康复教育及护理指导28、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常见的问题实施循证护理的实践29、护患沟通技巧及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30、护患沟通技巧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31、继续护理教育的实践与体会32、护理记录书写探讨33、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34、糖尿病足患者的高危因素和护理干预35、加强急诊护理工作防范护患纠纷36、浅谈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37、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38、住院病人文化休克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39、开胸行食管癌切除术加食管胃吻合术护理40、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41、陪护人员对肿瘤患者的影响42、老年冠心病的健康教育43、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开展护理查房44、护患纠纷分析及防范45、护患沟通的技巧及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46、208例tvp治疗bph术后护理体会47、浅谈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48、鳞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术后护理体会49、浅谈护士长素质与护理管理50、眼球穿通伤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 关键词 】 心理干预 ; 家属 ; 焦虑抑郁情绪
精 神分 裂症是 一种严 重的病程迁延 的致 残性精神 障碍 , 患 病率为 1 . 4 % 0~4 . 6 % o , 发病率为 0 . 1 6 % o~ 0 . 4 3 % o , 发作时可对 他人 或 自身 带来 危 险行为 倾 向 的精 神疾病 , 患者 一般无 意识 障碍 和智力 障 碍。其 多 见 于青壮 年 , 常起病 缓慢 、 病程长、 易 反复 发作 。反 复 发作 易致病 情恶化 , 部分 患者 出现精 神衰 退 。因此对 其家属带来 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 。临床 上运用 心理 护理 能使患 者保持愉 快 的心情 , 从 而减少其 焦虑 抑郁 等心理 障碍 , 恢 复情 绪 的稳定 。提 高患 者护 理治 疗依从性 , 有 利于疾 病 的治疗 和康 复。为 了解 患 者家 属 的焦虑抑 郁情绪 情况 , 提 供可行 有效 的心理 干预 的
措施 , 我们进行 了以下研究 。
1 资 料 与方 法
为4 0分 。 自制患者 家属一 般情 况 问卷 , 包括性 别 、 年 龄、 职业 、 家属关 系 、 文 化程度 等 。由经过 培训 的_ [ 作 人员使用统一指导语发放 , 在发放 时说 明调查 内容 、 目
的和意义 , 对文化程 度较低 的家属 , 由工作 人员逐项解
1 . 2 . 3 . 1 心理 疏导
以座谈 的形式 为主 , 细听家属存
1 2 1例家属同意参加此 项 目。精神 分裂症 患者 家属符 合 以下人选标准 : ( 1 ) 患者符合 《 中国精 神障碍 分类 和
在的情绪 问题 , 充分 给予理解 和安慰 , 培养其信心 和希
望。 倾 听患者 的烦恼并 给予及 时的心理疏 导 。同时根 据患者心 理 问题 制定 针 对 性 心理 护理 计 划 。通 过 转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摘要】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在照顾患者过程中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其心理健康状况备受关注。
本文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护理干预措施、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干预效果评估进行研究,发现家属的心理健康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但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
为家属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重视其心理健康需求,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
结论指出家属心理健康需要被重视,护理干预措施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为家属提供更全面的支持与帮助是当前工作的重点。
通过不断改进干预措施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可以有效提高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护理干预、影响因素、效果评估、改进建议、支持、帮助1. 引言1.1 研究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常常会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患者的家属承担着照顾和支持患者的责任,同时也需要应对患者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相较于一般人群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自责等心理健康问题。
目前对于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有必要深入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针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和护理干预措施展开调查和研究,为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护理干预措施,旨在深入了解家属在照顾患者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心理困境和压力,以及对家属进行心理支持和干预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家属的心理健康,从而提高其对患者的照顾质量,保障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患者照顾者的负担特点及有关因素研究

【 A 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 T o s t u d y t h e b u r d e n f e a t u r e s o f c a r e  ̄ i v e r s o f s c h i z o p h r e n i c p a t i e n t s a n d he t i r r e l a t e d f a c t o r s . Me t h o d s :
2 0 1 3年 6月
中国民康 医学
M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e s e P e o p l e  ̄He lt a h 2 5 F HM N o . 1 1
第2 5卷
上半月
症状严重评分相关性有统计 学意义( P< 0 . 0 5 ) 。结 论 : 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对照顾者造成各方面 的负担 , 应受到更多的关 注。
【 关键 词 】 精神分裂症 ; 照顾者 ; 负担特点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1 1 . 0 0 3
中图分类号 : R 7 4 9 .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0 3 6 9 ( 2 0 1 3 ) 1 1— 0 0 1 5— 0 3
Re s e a r c h o n b u r d e n f e a t re u s o f c a r e g i v e r s o f s c h i z o p h r e n i c pa t i e n t s a nd t h e i r r e l a t e d f a c t o r s
心理干预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负性情绪的效果观察

7 6・
J 誊用 . 临床医 药蛩志 o u r n a l o f C : l i n i c a l Me di c i ne i n Pr a c t i c 。 ’ 一 ’
心 理 干预 改 善首 发 精 神 分 裂 症 患者 家 属 负 性情 绪 的效 果 观 察
me mb e r s t o c o n t r o l t h e i r e mo t i o n s s u c h a s a n x i e t y a n d d e p r e s s i o n.Ch a n g e s o f a n x i e t y a n d d e p r e s — s i o n we r e c o mp a r e d b e f o r e a n d a f t e r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me n t a l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i n f m i a l y me mb e r s .Re -
f a mi l y me mb e r s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f i r s t —e p i s o d e s c h i z o p h r e n i a .M e t h o d s Th e f a mi l y me mb e r s o f 7 4
AB S T R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me n t a l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o n n e g a t i v e e mo t i o n s o f
循环改进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状态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观察

2023年9月第10卷第9期September.2023,Vol.10,No.9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2237循环改进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状态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观察吴丽君(厦门市仙岳医院/厦门医学院附属仙岳医院/福建省精神医学中心/福建省精神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精神科,厦门,361001)摘要 目的:探析循环改进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市仙岳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循环改进护理,对比2组患者睡眠状态、负性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2组患者睡眠状态评分在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护理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护理前,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经过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负性情绪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结果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循环改进护理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效果。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循环改进护理;睡眠状态;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ObservationontheEffectofCyclicImprovedNursingonSleepStateandNegativeEmotionin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WULijun(DepartmentofPsychiatry,XiamenXianyueHospital,XianyueHospitalAffiliatedwithXiamenMedicalCollege,FujianPsychiatricCenter,FujianClinicalResearchCenterforMentalDisorders,Fujianprovince,Xiamen361001,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circulationimprovementnursingin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 Methods:Atotalof84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admittedtoourhospitalduringJanuary2022toDecember2022wereobservedanddividedintotwogroupsaccordingtorandomnumbertablemethod:Controlgroup(42cases,routinenursing)andobservationgroup(42cases,rou tinenursing+cyclicimprovednursing)werecomparedtocomparethesleepstatus,negativeemotionsandnursingsatisfactionofthetwogroups Results:Thesleepstatusscoresofthetwogroupswerecomparedbeforenursing,thedifferencewas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 Afternursing,thescoresofPSQI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 Beforenursing,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SASandSDSscoresbetweenthetwogroups(P>0 05) Afternursingintervention,thenegativeemotionsofpatientsinbothgroupswereallevi atedtovaryingdegrees,andtheSASandSDSscoresoftheobservationgroupwerelow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thediffer 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 Thesatisfactionofnursingin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 Conclusion:Cyclicimprovementnursingcanimprovethesleepqualityof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reducethenegativeemotionsofpatients,andimprovethenursingeffect.Keywords Schizophrenia;Cyclicimprovementnursing;Sleepstate;Negativeemotions;Nursingsatisfaction中图分类号:R749 3;R338 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3.09.075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疾病,患者症状主要可分为5个大类:焦虑抑郁症状、阳性症状(幻觉、妄想、怪异行为等)、阴性症状(意志减退、情感迟钝、拒绝社交等)、认知功能障碍、激越症状,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1 2]。
23563207_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情绪、睡眠质量的影响

2021年1月第8卷第1期January.2021,Vol.8,No.1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155睡眠健康管理SleepHealthManagement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情绪、睡眠质量的影响蒋小妹(福建省三明市台江医院精神科,三明,365001)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睡眠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三明市台江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90例的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8)。
对照组家属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增加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干预后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家属干预后S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积极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质量,有助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态。
关键词 心理护理;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EffectofPsychologicalNursingonEmotionandSleepQualityofFamilyMembersofSchizophreniaPatientsJIANGXiaomei(DepartmentofPsychiatry,TaijiangHospital,SanmingCity,FujianProvince,Sanming365001,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exploretheeffectofpsychologicalnursinginterventiononanxiety,depressionandsleepinfamilymem bersofschizophrenicpatients Methods:FromMarch2019toMarch2020,thefamiliesof90patientswithschizophreniaadmittedtoTaijiangHospitalofSanmingCitywereselectedasthesubjec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n=42)andobserva tiongroup(n=48) Controlgroupfamilyroutinenursingguidance,Theobservationgroupincreasedindividualizedpsychologicalnursingintervention,Thechangesofanxiety,depressionandsleepquality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 Results:TheSDSscoreandSASscoreweresignificantlylowerintheobservationgroupthaninthecontrolgroup,Afterintervention,theSSIscoreofthe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 Conclusion:Familymembersofschizo phrenicpatientsactivelycarryoutpsychologicalnursingintervention,Caneffectivelyimprovetheiranxiety,depressionandsleepquality,Helptoimprovetheirmentalhealth.Keywords Psychologicalcare;Anxiety;Depression;Sleepquality中图分类号:R338 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1.01.066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该病不仅直接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而且也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患者家属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精神分裂症主要照顾者照顾体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海南省精神卫生中心
(”=149)
82.19+21.75 13.00(9.00,15.00) 10.00(8.00,14.00)
7.00(5.00,9.00) 12.00(9.00,14.50)
8.91+5.17 10.00(8.00,13.00)
8.00(6.00,12.00) 11.00(8.00,13.00) 22.00(18.00,28.00) 13.00(9.50,15.00) 10.00(7.00,13.00)
表1 ECI分量表及各维度得分(”=201)
单位:分
不同单位
分量表
维度
满分
总体(”=201)
消极评价
208
89.67 + 25.18
困难行为
32 14.00(10.00,18.00)
阴性状
24 11.00(8.00,15.00)
病耻感
20 7.00(5.00,9.00)
医疗服务问题
32 13.00(10.00,16.00)
绪状况等。
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及
1.2.2照顾体验量表采用照顾体验量表 (Experience of Caregiving Inventory, ECI)进行调查。ECI 量表由
Pearson相关分析;影响因素分析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 计学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分别以消极评价和积极评
的躯体和心理压力叫国内外大量研究关注了精神分 裂症病人的主要照顾者,发现其照顾负担重[T、生活 质量低于一般人群[印、社会支持状况较差旧」、情感表 达过多或过少⑷、心理问题严重[11 ]等,但总体而言都是 将照顾精神分裂症病人视为消极体验。近年来,逐渐 有学者认识到照顾过程中不仅有负性结局,而且能够 产生个人积极转变、内心的强大与满足感[12-13]等正性 经历。故照顾体验这一概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体验可以是积极的、消极的或中立的,及时掌握主要照 顾者的各种正性及负性的照顾体验,有针对性地进行 疏导、提供帮助,有助于改善照顾者的身心健康状况, 进而提高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照护质量[12]o但目前国 内对精神分裂症的照顾体验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 主要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主要照顾者照顾体验的现 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改善 家庭照护质量和病人康复效果提供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机访谈对精神分裂症照顾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焦亚辉,田建丽,单伟颖,白雪冬,徐静,王萱摘要:[目的]探讨动机访谈对精神分裂症照顾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方法]将62名精神分裂症照顾者分为观察组32人,对照组30人,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接受由动机访谈小组实施的面对面访谈和电话(微信)访谈相结合的动机访谈。
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及6个月分别对两组精神分裂症照顾者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 )进行测评。
[结果]观察组照顾者干预后3个月、干预6个月正性情绪得分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得分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动机访谈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照顾者的负性情绪。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照顾者;动机访谈;负性情绪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doi :10.3969/j.issn.1674-4748.2016.34.012文章编号:1674-4748(2016)34-3595-02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世界范围内每1000名成人中就有7名患有精神分裂症,多数为青壮年。
精神分裂症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社会功能的一大顽疾,可导致病人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
据统计,我国90%以上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在家中由家人照顾[1],照顾者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直接影响着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精神疾病的反复性给照顾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都带来了较大压力,使得照顾者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
动机访谈是一种指导性的、以被访者为中心的人际沟通方法,通过与被访者探讨和解决矛盾心理,从而引发被访者的行为发生改变[2]。
因此,本研究采用动机访谈对精神分裂症照顾者进行干预,为改善其身心健康状况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1月在赤峰市安定医院门诊复查的精神分裂症照顾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观察组32人,年龄50.23岁ʃ8.04岁;受教育程度6.20年ʃ1.37年。
对照组30人,年龄48.82岁ʃ7.59岁;受教育程度6.23年ʃ1.07年。
两组照顾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干预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接受由动机访谈小组实施的面对面访谈和电话(微信)访谈相结合的动机访谈。
在整个干预的过程中,精神分裂症照顾者要扮演主动角色,并与访谈小组成员保持平等合作的关系。
动机访谈的干预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均由双方自由约定,每次访谈时间约30min ,干预6个月,由接受动机访谈培训的3名精神医学方向的护理研究生负责整个访谈过程、准确填写访谈记录表并及时记录动机访谈干预的效果。
①访谈接触期:干预第1周进行,采取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动机访谈小组成员和精神分裂症照顾者相互接触,充分了解。
双方商议并确定动机访谈的具体的程序、干预步骤、目标及时间和地点等,为连续性访谈的进行打好基础。
②访谈评估期:干预第2周 第4周进行,每周1次。
照顾者按照访谈日程表制订的计划,进行相应内容的叙述和事件回顾,内容主要包含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负性情绪以及照顾者的精神疾病相关知识、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负性情绪及与病人的相处方式等,动机访谈时访谈者要善于倾听和观察,及时记录,访谈结束后进行评估。
③访谈干预期:干预的2个月 3个月进行,访谈双方主要采用面对面和电话(微信)访谈的方式进行。
双方就照顾者日常的照顾过程中出现的身心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协助照顾者制定针对性的照顾方案。
④访谈干预效果评价期:在第4个月 第6个月进行,每月进行1次,采用面对面和电话(微信)访谈的方式进行,对照顾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肯定并鼓励照顾者访谈过程的正能量行为,同时探讨并修订照顾方案中的不足之处。
1.2.2观察指标在干预前、干预3个月及6个月分别对两组精神分裂症照顾者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 ,PANAS )进行测评。
正负性情绪量表[3]:该量表用于评定测试者的情绪状态,采用5级评分法(正向积分),包括正性情绪(PA )和负性情绪(NA )2个维度,共计20个条目。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应数据的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表1两组照顾者干预前后正负性情绪得分比较(x ʃs )分组别例数干预前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干预3个月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干预6个月正性情绪负性情绪观察组3226.80ʃ5.5727.53ʃ5.3429.52ʃ5.6425.06ʃ5.0932.08ʃ6.3323.22ʃ4.80对照组3026.78ʃ5.6227.36ʃ5.2125.66ʃ5.7727.97ʃ5.4424.98ʃ4.4728.44ʃ5.61t 值0.26220.13092.2602-2.30015.0110-4.7842P 0.70320.89900.03010.02690.00000.0001基金项目承德医学院校级课题,编号:201551。
作者简介焦亚辉、田建丽、单伟颖、徐静、王萱单位:067000,承德医学院;白雪冬(通讯作者)单位:067000,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引用信息焦亚辉,田建丽,单伟颖,等.动机访谈对精神分裂症照顾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6,14(34):3595-3596.5953全科护理2016年12月第14卷第34期3讨论世界范围内15岁 44岁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病因排位中精神分裂症排列第八,其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病因未明确的精神疾病[4-5]。
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复发率高,需要反复入院治疗,其给照顾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带来的较大的压力,使得照顾者处于较高的应激水平。
因绝大多数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在社区,照顾者的情绪状态、生活质量直接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
因此,对精神分裂症照顾者的干预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往研究表明,在对动机访谈的系统评价中,指出常规的健康教育方法对个体行为改变效果较差,而动机访谈对72%的生理健康问题和75%的心理问题较为有效[6]。
故本研究采用动机访谈的干预方法,由访谈小组成员和照顾者双方共同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照顾过程中的难点和疑点,据此制定个体化的照顾方案,协助照顾者以积极的状态应对现实中的困难,有助于缓解照顾者的不良情绪,进而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动机访谈干预3个月、6个月时照顾者正负情绪得分较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动机访谈干预有助于缓解照顾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正性情绪,改善照顾者的身心健康状况。
可能原因是动机访谈干预过程中,照顾者扮演主要角色,其在制定个体化照顾方案、应对照顾过程中的困难中充分发挥了积极主动性,并逐渐意识到照顾者的积极正性情绪有助于改善病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和提高社会功能。
本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照顾者的身心健康状况需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并适当对照顾者采用动机访谈干预,有助于改善病人和照顾者两大群体的身心健康状况及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1]沈渔邨.精神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76.[2]骆宏,许百华.动机性访谈:一种以咨客为中心的行为改变咨询技术[J].应用心理学,2005,11(1):85-89.[3]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187-253.[4]Phillips MR,West CL,Shen O,et al.Comparison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families and normal families in China,using Chinese versions ofFACES-Ⅱand the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s[J].Fam Process,1998,37(1):95-106.[5]Nunnelly J,Bernstein IH.Psychometric theory3rd ed[M].New York:McGraw-Hill,1994.[6]Rubak S,Sandback A,Lauritzen T,et al.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r J Gen Pract,2005,55(513):305-312.(收稿日期:2016-09-28)(本文编辑王钊林)动机性访谈对糖尿病病人心理痛苦的影响安传勤,刘跃晖摘要:[目的]探讨动机性访谈式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病人相关心理痛苦的影响。
[方法]采用动机性访谈的教育方法,对64例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进行干预,评估干预前后病人心理痛苦水平。
[结果]干预后2个月,病人心理痛苦水平总体降低,因糖尿病导致的与生活规律相关、与医生相关2个方面的心理困扰得到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动机性访谈式健康教育能降低糖尿病病人的心理痛苦,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糖尿病;动机性访谈;心理痛苦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6.34.013文章编号:1674-4748(2016)34-3596-03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病人需要通过长期的自我管理,以控制血糖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人的生活,从而可能导致其有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极易产生心理痛苦[1]。
有调查显示,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的发生率为18% 45%,18个月的发生率为38% 48%[2]。
动机性访谈(MI)是以病人为中心,着眼于改变病人的动机,以帮助病人探测和解决矛盾的心理,进作者简介安传勤,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410013,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刘跃晖(通讯作者)单位:41000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六三医院。
引用信息安传勤,刘跃晖.动机性访谈对糖尿病病人心理痛苦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6,14(34):3596-3598.而达到改变其行为的一种访谈方法[3]。
国内学者运用动机性访谈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干预,发现动机性访谈可以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4]、自我管理行为[5]、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6]。
国外学者Zagarins等[7]对234例2型糖尿病进行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的干预,结果显示在自我管理教育中运用动机性访谈,病人血糖水平及糖尿病相关心理痛苦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