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性情绪的产生及调节
负性情绪的产生及调节【精选文档】

负性情绪的产生及调节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班级:12级心理学1班学号:姓名:负性情绪的产生及调节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一些坏情绪,比如焦虑、沮丧、痛苦、愤怒、悲伤、忧虑、郁闷、恐惧等等,心理学上将这些坏情绪统称为负性情绪,有时又称为负面情绪,人们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情绪,是因为此类情绪体验是不积极的,身体也会有不适感,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的顺利进行,进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伤害。
然而,适度的负性情绪,有时候对人是有利的.适度的压力可以转变为动力,面对失落与挫折可以加深人们对人生的体会和感悟,使人心态变得平和宽容。
负性情绪,是人类对环境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
有点负性情绪不见得是坏事,也许它正在提醒你,你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心态甚至人生观做一些调试和改变,你需要给自己一点时间休息和放松.但是如果负性情绪长期存在,不能及时地宣泄和处理,则会使人失眠焦虑、心力交瘁、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学习效率下降、乃至让人悲观消沉、精神抑郁,还可能给身体和心理带来较大的伤害;这时候,应该学会合理的,适当的调节和宣泄负性情绪。
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压力,主动调节情绪。
压力与情绪紧密相关,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紧张.因此,正确认识压力,有助于缓解压力。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都有压力,学生怕成绩不好,毕业生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工作以后还有职场上的竞争.。
.。
而我们要学会的是,当压力来临时,要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自己树立信心,把压力化为目标,积极的化解压力。
在将压力化为目标的同时,应该调整自己的人生的阶段性目标,或者总的人生目标,调整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世界观,改变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等,使之适应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好高骛远。
这是从认知水平上掐断产生负性情绪的源头,是宣泄负性情绪的最根本的方法.第二个调节负性情绪的方法是适当宣泄。
情绪需要出口,通过适当的宣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和缓解情绪.宣泄的方式分为三种:一是倾诉与交流。
认知和情感共情与负性情绪_情绪调节的作用机制

认知和情感共情与负性情绪:情绪调节的作用机制认知和情感共情与负性情绪:情绪调节的作用机制导言:情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负性情绪,例如焦虑、抑郁和愤怒,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因此,理解和探索情绪调节的机制成为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情绪调节领域,认知和情感共情是两个关键的概念。
本文将讨论认知和情感共情以及其与负性情绪的关系,同时探讨情绪调节的作用机制。
一、认知共情和负性情绪认知共情是指一个个体能够意识到和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认知共情与负性情绪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通过认知共情,个体能够感知并理解他人的负性情绪,从而增加自身对负性情绪的认知。
认知共情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并提供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研究表明,认知共情能够帮助个体理解他人的痛苦和苦难,从而提供一种情感共鸣。
个体通过与他人的情感共鸣,可以更好地与负性情绪进行沟通和情绪调节。
认知共情的理解和理解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应对自己的情绪问题。
二、情感共情和负性情绪情感共情是指一个个体能够与他人的情感状态产生共振,体验到相似或相同的情感。
情感共情与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也是密切相关的。
通过情感共情,个体能够体验到他人的负性情绪,从而增加对负性情绪的敏感性。
情感共情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他人的痛苦和苦难,从而增强自身对负性情绪的认知。
研究表明,情感共情有助于促进个体对他人负面情绪的理解和分享,并提供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
情感共情的产生和理解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应对自己的负性情绪,提高情绪调节的能力。
三、情绪调节的作用机制情绪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神经系统和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
情绪调节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神经生物学和认知加工两个层面。
神经生物学层面,情绪调节主要涉及前额叶皮层、杏仁核和扣带回等脑区的相互作用。
前额叶皮层是情绪调节的关键区域之一,主要负责情绪的调控和管理。
大学生负性情绪的自我调节心理与健康论文

大学生负性情绪的自我调节0 引言情绪是一个人因内心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表现出来的对外界事务的态度,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
情绪反映人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学习、恋爱以及人际交往,与人们的需要、动机、认知及行为都有密切的联系。
当代大学生需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而对于如今的大学生活,很多人常会因为各种事件而导致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负性情绪。
负性情绪并不能给人们带来好处,所以对自己的负性情绪进行及时的自我调节是一个大学生所必备的。
1 负性情绪的分类及来源大学生容易产生的负性情绪通常包括焦虑、愤怒。
这些负面情绪往往来源与生活带来的压力或变故,每个不起眼的事情也会都会对一些人的心理造成一些伤害,每个人对这些事物的看法也不相同,经过消化,最终产生的情绪也会不同,也难免会产生消极情绪。
1.1 焦虑焦虑是一种对自己或身边的人感到过度担心而产生的一种烦躁的负面情绪。
它通常是由害怕或紧张等情绪混杂在一起所产生的。
大学生活中偶尔或暂时的焦虑是正常现象,因为日常学习和活动难免会引发人的紧张和担忧。
但是过度的焦虑可能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
例如临近期末考试,很多学生会选择通宵复习,巨大的学习压力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产生不良反应,如头疼或肠胃不适;过度的焦虑感甚至会导致临场发挥失常,思维混乱,无法集中注意。
1.2 愤怒愤怒指的是个体因目标不能实现或在实现目标时受到挫折而逐渐积累起来的情绪体验。
愤怒在大学生中非常常见,大学生年轻气盛,情感丰富强烈、容易激动。
如果一个人认为这个人或这件事对于自己来说是不合理的,它甚至是恶意的,就很容易缺乏冷静而产生愤怒的情绪,从而引起各种争端和矛盾。
1.3 悲伤悲伤或悲哀是一个人在失去内心所期盼的、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时所产生的情绪,包括沮丧、失望、气馁、意志消沉、孤独等情绪体验。
悲伤情绪的程度取决于人们所失去事物的重要性与价值,失去事物的价值越大,人们的悲伤情绪就会越强烈。
负性情绪

负性情绪负性情绪也称负面情绪、消极情绪,它是指痛苦、悲伤、失望、自卑、愤怒、忌恨、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
这些不良的情绪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短时间内可以做为人生的调味品,但如果长期压在心中,不能及时得到排解,它将对人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
昨晚有个初中四年级女孩儿向我哭诉,现在自己压力很大,每到将近考试时,就焦躁不安,不能静下心来复习,考试成绩不理想。
当我问她为何焦虑时,她说:“总想着如果不能达到一高分数线,家里就要拿好多钱,就会给妈妈造成很大负担。
姥爷经常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考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以后你妈妈还值望你照顾呢!想到这些,就逼着自己学习,越这样越学不进去。
”由此想到,孩子的负性情绪很多是来源于家长。
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严,有意给孩子施加压力,给他安排太多的任务,而不想让她们把时间放在游戏和玩耍上。
父母们意识到了将来社会的压力,自己有紧迫感,就把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
过大的压力不仅没有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反而成了心理压力。
正如一个弹簧,在一定限度内,压力越大,强性越强,但超过限度,弹簧就会被压扁,再也弹不起来。
我们仔细推敲,会发现父母对孩子错误的爱是导致孩子负性情绪的罪魁祸手: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总是对孩子不满;父母溺爱孩子;父母对孩子限制、打骂;父母遏止孩子的情绪发泄。
针对这些情况,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孩子调控情绪:1、父母要深入了解孩子负性情绪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
2、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以势压孩子,以暴制孩子,要学会缓冲、忍耐。
3、鼓励孩子用体育活动释放情绪,跑步和俯卧撑等都是转移情绪的好方法。
4、让孩子学会倾诉。
当孩子有了情绪,要让他说出来,或者写出来,或者面对旷野喊出来,就像开闸泄洪一样将情绪释放出来。
负性情绪(negativeemotion)

负性情绪(negativeemotion)心理学上把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情绪统称为负性情绪(negative emotion),有时又称为负面情绪,人们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情绪,是因为此类情绪体验是不积极的,身体也会有不适感,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的顺利进行,进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伤害。
目录1简介2负面情绪影响健康有些人会积攒一些负面情绪。
如果在办公室里释放,如在同事面前唉声叹气、眉头紧锁、做苦瓜脸,负面情绪极有可能传染给同事,让办公室的气氛变得压抑。
这负面情绪得不到释放,也会让人憋出“内伤”,表情暴力。
负面情绪一旦产生,可以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或者户外活动,使自身处于一种大汗淋漓的状态,这也是一种放松自我的过程。
也可通过想象、憧憬一些美好的事物,让自己能够身心愉快,而不是一味的抱怨。
当然,有些人对付负面情绪的方法就是睡觉,有一种睡醒之后万物又都是新了的感觉。
而有些人就选择洗澡、泡澡、桑拿、按摩等生理享受来忘却负面情绪。
2负面情绪影响健康编辑最近英国心理学家研究对六万名成年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其中近15%的人有心理问题,女性要比男性多。
年龄较为年轻、有吸烟习惯的人、服用降血压药物者似乎较易有身心困扰,这些人往往收入也较低。
跟踪8年后发现,有2367人死于缺血性心脏病、中风与其他心血管疾病。
心理学家指出称,一般人口中约有15%—20%的人有情绪障碍、心理困扰。
过去的研究已经发现,这些常见身心困扰可能与冠状动脉疾病有关,但很少有人研究身心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是否有关联。
心理学家总结指出,该研究结果有助于医生从普通精神病患者中筛选病患,从而减少这些病患由心脏病和中风而导致的死亡风险。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许多中风病人的发病都与情绪激动有关,尤其是经常有生气、吵架、恐惧、焦虑、兴奋、紧张、悲伤、嫉妒等情绪的病人,常常在这些情绪的剧烈发作当中或之后出现中风的发作。
经医学证实:这些情绪的经常刺激,能够引起大脑皮质和丘脑下部兴奋,促使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加,导致全身血管收缩、心率加快、血压上升,使脑血管内压力增大,容易在已经硬化、失去弹性、形成微动脉瘤的部位破裂,从而发生脑出血。
负性情绪的因素

负性情绪的因素
负性情绪的因素可以有很多,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因素:
1. 生活压力:工作压力、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家庭压力等都可能导致负性情绪的产生。
2. 损失和失望:丧失亲人、失去工作、失去重要关系等重大损失或失望也会引发负性情绪。
3. 心理健康问题: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健康问题会使个体容易陷入负性情绪中。
4. 恐惧和不安:面对未知的事物或情境,个体可能感到恐惧和不安,从而产生负性情绪。
5. 不良体验:遭受到欺凌、虐待、失信等不良体验会导致个体产生负性情绪。
6. 社会因素:社交压力、孤立感、群体压力等社会因素也可能引发负性情绪。
7. 健康问题:身体疾病或慢性疼痛等健康问题会对个体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8. 环境影响:不良的环境条件,如污染、噪音、拥挤等,会对个体的情绪产生
不利影响。
这些因素不一定直接导致负性的情绪,它们可能与个体的个人特质、应对机制以及社会支持等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影响个体情绪的产生和表达。
负性情绪管理

焦虑是一种对象不明的担心和害怕。 焦虑包含三方面特征:
一是紧张害怕; 二是烦躁不安; 三是担心、忧虑。
愤怒是当客观事物与我们的主观愿望相
悖时,人们所习惯使用的一种情绪反应。
恐惧是在缺乏准备,而又不能够处
理和应对危险事件时所产生的情绪 体验。
是什么引起情绪的变化呢?
外因 内因
能力差
失败
情绪的管理
情绪的宣泄
1、找朋友倾诉--理性 2、哭、叫---感性 3、随意画画---秘密花园
情绪的管理
情绪的转移
1、音乐 2、幽默小说、笑话、看电影 3、唱歌、跳舞、运动、游玩
喝酒吗?骂人吗?摔东西吗?
还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心理咨询
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虽然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是我们可以左右心情; 虽然我们不能改变面孔,但是我们可以展现笑容; 虽然我们不能拥有童年,但是我们可以拥有童心;
外界因素影响
努力不足
是什么在左右着我们的情绪?
事件
‖
情绪
认识
合理情绪理论模型
事件
辩驳 旧认识 新认识
不良情绪 情绪改善
非理性观念的三大特征:
1
绝对化要求
3
糟糕至极 (灾难化)
压力的应对方式
退避-幻想-自责-合理化-求助-解决
应对方式组合解释
(1)解决问题-求助: 成熟性 (2)退避-自责: 不成熟型 (3)合理化: 混合型
负性情绪管理
学习的内容
1
情绪的定义。
2
3
负性情绪有 哪些?
负性情绪的自 我管理。
早在11世纪时,阿维森纳医生做了一个实验。他 把同窝生的两只羊在相同的条件下喂养。唯一不同 的是:一只羊的近旁拴着一只狼,这只羊总看到这 只可怕的野兽,在严重的恐惧和焦虑情绪下,以致 它吃不下食物,逐渐瘦弱,不久即死亡;而另一只 没看到狼的羊,则得以正
不良情绪调节的方式有

不良情绪调节的方式有
1、远离干扰源
这是调节负面情绪,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你对某一个人感到愤怒,只需要离开他的身边,那么愤怒就会消失一大半,这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冷静一下的原理。
2、自我暗示
这其实是一种心理疗法。
当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可以先稳定情绪,然后改善心理和生理状态,学会暗示自己:一切不好的都会过去。
安慰之后心情会好很多,头脑也会冷静下来。
3、强化情境性
因为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所处的情景是相互干扰的,所以改变情景可以调节负面情绪。
通常情况下轻快,明亮,柔软的视听刺激,能够有效的调节身心,让我们的情绪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4、精神转移
当自己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头脑会产生强烈的兴奋灶,这个时候建议大家做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情,就比如说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或者打篮球,让这些有兴趣的事来抵消原来的不良情绪。
5、改变认知
引起负面情绪的事情是没有办法改变的,但是大家可以从调节自己的认知来入手,改变对事件的看法。
想要调节负面情绪,就可以尝试以上的这5种方法,慢慢的你
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情绪调节方式,当身体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能用第一时间将它瓦解。
在这里还需要提醒大家一点,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增加机体负荷,对身体和心理会有极大的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性情绪的产生及调节
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班级:12级心理学1班
学号:
姓名:
负性情绪的产生及调节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产生一些坏情绪,比如焦虑、沮丧、痛苦、愤怒、悲伤、忧虑、郁闷、恐惧等等,心理学上将这些坏情绪统称为负性情绪,有时又称为负面情绪,人们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情绪,是因为此类情绪体验是不积极的,身体也会有不适感,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的顺利进行,进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伤害。
然而,适度的负性情绪,有时候对人是有利的。
适度的压力可以转变为动力,面对失落与挫折可以加深人们对人生的体会和感悟,使人心态变得平和宽容。
负性情绪,是人类对环境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
有点负性情绪不见得是坏事,也许它正在提醒你,你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心态甚至人生观做一些调试和改变,你需要给自己一点时间休息和放松。
但是如果负性情绪长期存在,不能及时地宣泄和处理,则会使人失眠焦虑、心力交瘁、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学习效率下降、乃至让人悲观消沉、精神抑郁,还可能给身体和心理带来较大的伤害;这时候,应该学会合理的,适当的调节和宣泄负性情绪。
首先,应该正确认识压力,主动调节情绪。
压力与情绪紧密相关,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就会伴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紧张。
因此,正确认识压力,有助于缓解压力。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都有压力,学生怕成绩不好,毕业生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工作以后还有职场上的竞争......而我们要学会的是,当压力来临时,要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自己树立信心,把压力化为目标,积极的化解压力。
在将压力化为目标的同时,应该调整自己的人生的阶段性目标,或者总的人生目标,调整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世界观,改变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等,使之适应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好高骛远。
这是从认知水平上掐断产生负性情绪的源头,是宣泄负性情绪的最根本的方法。
第二个调节负性情绪的方法是适当宣泄。
情绪需要出口,通过适当的宣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和缓解情绪。
宣泄的方式分为三种:一是倾诉与交流。
罗杰斯曾经提出他的人际关系哲学,他认为,人不仅可以交流内心的思想,而且可以交流内心的各种各样的情绪,包括内心的冲动,模糊的感受,甚至难以启齿的秘密,都可以交流和沟通。
生活中,为什么朋友多的人相对比较健康,就在于他们有更多的宣泄渠道。
在宣泄的同时,朋友的理解和关注也成为一种情感上的支持。
当不良情绪产生时,朋友们聚一聚,一壶清茶,一杯咖啡,一番倾诉,负性情绪烟消云散。
“快乐有人分享,是更大的快乐;痛苦有人分担,可以减轻痛苦。
”
二是哭泣流泪。
哭是释放不良情绪的最好方法,是心理保健的有效措施。
人在情感激动时流出的眼泪会产生高浓度的蛋白质,它可以减轻乃至消除人的压抑情绪。
适当地哭是一种自我心理保护的措施。
哭可以为你解除情绪的紧张、内心的抑郁与烦恼,还可以促进生理上的新陈代谢。
美国生物学博士贾雷认为,人在悲伤时不哭是有害人体健康的。
人在流泪时可以把体内因紧张而产生的化学物质排出体外,可以缓解人的忧愁和悲伤。
三是文字宣泄。
写日记,记录心情随笔,把自己心中的负性情绪转移到文字上,既安全又有益。
有一个女生受到同学的挖苦,心里十分气愤,却不能通过语言告诉别人自己内心的痛苦,晚上回家以后,她把受伤的心情以及愤怒的情绪都写了出来,然后把纸一点一点地撕掉,之后,她的心情好多了。
当然,负性情绪还有很多行之有效的宣泄方式,经常使用一些既不伤害别人,也不损害自己,发泄有度的方法,能使负性情绪得到及时的宣泄,不至于日积月累,积累成疾。
下面介绍一些其他常用的宣泄方法。
充足的有规律的睡眠。
可以使你精神饱满,容光焕发,从而产生自信,有时工作很紧张,压力很大,效率很低的时候,别着急,放下一切,先好好的睡一觉。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调整装饰,发型,甚至改变形象,以新的姿态出现在别人面前。
这对女性来说更加有效,自我的愉悦和适度的自我欣赏可以使你产生更多的自信。
回忆美好的事物。
回忆成功时刻。
这样你就比较容易寻找自我的能源,自己的力量,自己的优势,不要被负面的思维蒙蔽了双眼,不要沉迷在“一切都是灰色的、糟糕的”思维中。
回忆美好和成功有利于你在情绪低沉时找到自己积极的一面。
念一念“失败是成功之母”之类的名言激励自己。
言语暗示法。
言语暗示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有奇妙的作用,当你被
不良情绪所压抑的时候,可以通过语言的暗示作用,来调节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状态。
对自己说“不要急,安下心来就会好”这类语言来鼓励自己。
看小说看幽默故事,看愉快搞笑的故事片和连续剧,让自己放声大笑。
欣赏音乐或放声高歌。
音乐疗法主要是通过听不同的乐曲把人们从不同的负性情绪中解脱出来。
除了听以外,唱也能起同样的作用。
尤其高声歌唱,是排除紧张、激动情绪的有效手段。
歌的旋律,词的激励,唱歌时有节律的呼吸与运动,都可以缓解紧张情绪。
运动,旅行,散步等。
当你盛怒时,可以干些体力活,也可以到操场上跑几圈,把因盛怒发出的能量释放出来。
当你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时,你会感到筋疲力尽。
这时你的不愉快心情就会基于平静,郁积的怒气也会消失一大半。
保持一些嗜好,在心情不好的,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比如毛泽东喜欢抽烟,周恩来喜欢喝酒,喜欢茶的喝茶,喜欢花的赏花等,以静制动。
当人的心情不好,产生不良情绪体验时,内心都十分激动、烦躁、坐立不安,此时,可以默默的侍花弄草,观赏鸟语花香,或挥毫书画,垂钓河边,高声朗读,这些看似与排除不良情绪无关的行为恰是一种以静制动的独特的宣泄方式,它是以清净雅致的态度平息心头怒气,从而排除沉重的压抑。
这种方式往往是知识型社会成员的选择。
离开不愉快的环境。
当你受到不良情绪影响时,可以到风景秀美的公园、绿树成荫的大道上散散心,大自然的美景、绿色的世界、蓬
勃的生机都能旷达胸怀,欢愉身心,忘却烦恼,消除精神上的紧张和压抑之感。
可以外出旅行,离开不愉快的环境,给自己时间以适应调整。
很显然,负性情绪的宣泄方式有很多,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宣泄自己的负性情绪,主要取决于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和身侧的根源,而且,这些选择也是因人而异的,别人很适合的方式,很可能不适合自己。
所以,我们应该在生活中不断地宣召,总结和发展适合自己的代价最低的负性情绪宣泄方法,并好好的运用它们来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