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团管理系统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高校学生社团功能研究综述

高校学生社团功能研究综述

高校学生社团功能研究综述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

本文将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进行研究综述,分析其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一、社团活动对学生个人成长的影响1.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项目多样化,可以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全方面发展,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加不同类型的社团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领导才能,促进学生的成长。

2. 提供实践机会社团活动不仅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的补充,更是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

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中去,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塑造个性参加社团活动可以让学生认识更多的人,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而扩大自己的人脉圈。

通过活动的交流与互动,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塑造自己的个性,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开朗。

二、社团活动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促进1.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涵盖面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文化艺术活动,例如音乐、舞蹈、绘画等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表演,让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 传承校园精神学生社团在传承校园精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些学生社团会关注学校的传统与文化,传承发扬校园的各种精神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爱校意识。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展览和文化交流等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实践才华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社团活动对社会服务的积极作用1. 社团组织的义务行动有些学生社团会组织义务行动,例如关爱留守儿童、慰问孤寡老人等社会服务活动,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

这些义务行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2. 传播正能量一些学生社团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研究文献综述-精选教育文档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研究文献综述-精选教育文档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研究文献综述一、学生社团研究述评伴随高校学生社团实践的蓬勃发展, 国内关于学生社团的研究已从学术讨论的边缘走向中心, 并有成为学术讨论焦点之势。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给予了关注, 研究者已经不再限于处在实践第一线的学生工作管理者和执行者。

研究内容也从对经验的简单总结向理论和实质的高度发展, 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正在走向成熟。

笔者针对近二十多年来对“高校学生社团”为主题的近200 篇学术论文(源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综合整理, 以集中讨论的问题内容为依据, 将20世纪90年代初和21世纪之初作为两个临界点, 笔者将该课题的研究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 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的萌芽阶段(1990 前), 这个阶段对学生社团的认识和研究停留在感性和经验的层面。

主要有两个标志,1. 高校学生社团不繁荣, 学校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处于探索阶段, “无论是管理文件还是管理手段”都比较“欠缺”①。

关于学生社团的数量, 难以搜寻到一个比较准确的统计数据, 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大学人对社团的关注之淡薄。

2. 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的学术研究成果极少(见图1)。

比较典型的研究成果只有一个, 楼嘉军所做的《高校社团文化的多重结构及特点――华东师大学生社团的现状调查》(1987), 透过这份研究报告, 可以让人们嗅到学生社团研究的一丝芬芳气息。

作者在文中对华东师范大学学生社团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1. 社团活动“实际上己与团委、学生会共同构成学生活动三足鼎立的新格局” ;2. 社员专业取向的复杂性;3. 社团摆脱了社员(学历)层次单一性的困境;4. 社团活动的组织形式由封闭型走向开放型, 即在原来的社团单干形式的基础上越来越多地采用以社团群为单元的组织形式;5. 建议社团建设“需要花大力气去解决”“社团的管理及社团的体制的问题” , 呼吁“优胜劣汰竞争观的确立”。

在今天看来, 这是一份弥足珍贵的学生社团研究成果, 也预示着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新时代的来临。

关于高校社团发展的文献综述

关于高校社团发展的文献综述

关于高校社团发展的文献综述高校社团是高校学生自主组织的一种形式,是学生们展示自我、锻炼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高校社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校社团发展进行综述。

一、高校社团发展现状当前,我国高校社团数量众多、类型繁多,涉及文艺、体育、科技等各个领域。

据统计,全国共有各类学生社团约70万个,其中大学本科阶段学生社团数量最多。

同时,在社团活动中,传统文化、志愿服务等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高校社团发展存在问题尽管高校社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

由于各高校资金和场地等资源有限且分配不均衡,在某些领域或某些学院内部可能会出现资源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的情况。

其次是社团管理不规范问题。

一些学校对社团管理不够重视,导致一些社团存在违规行为,甚至涉及违法犯罪。

此外,一些社团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计划和组织架构,导致活动内容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三、高校社团发展对策为了促进高校社团健康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加强资源投入。

高校应该合理分配资源,并适当增加对优秀社团的资金支持和场地保障,以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其次是完善管理体制。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社团管理机制,并加强对社团活动的监管和指导,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最后是加强培训和指导。

学校应该为各类社团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四、国外高校社团发展经验国外高校在社团发展方面也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例如美国高校社团发展历史悠久,各类社团数量众多,社团活动内容和质量也很丰富。

此外,一些欧洲国家的高校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并将其纳入到学分认证体系中。

综上所述,高校社团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要促进高校社团健康发展,需要加强资源投入、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培训和指导,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研宄文献综述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研宄文献综述

我国高校大学生社团发展现状研究【摘要】进入新世纪学界对高校学生社团这一课题的研究逐渐深入,科研成果逐年丰富。

但是,就总体而言,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研究多于理论探讨,问题描述多于对策建议,定量研究多于定性研究。

而系统、理论、综合性的研究略显不足。

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追溯和有目的地梳理之后,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研究现状,以其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社团;现状;一、前言伴随高校学生社团实践的蓬勃发展,国内关于学生社团的研究已从学术讨论的边缘走向中心,并有成为学术讨论焦点之势。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给予了关注,研究者已经不再限于处在实践第一线的学生工作管理者和执行者。

研究内容也从对经验的简单总结向理论和实质的高度发展,对于该课题的研究正在走向成熟。

高校大学生社团的概况包括社团的性质、社团的特征、社团的作用和意义。

(1)社团的性质: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与爱好、自发形成、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群众性组织,以其兴趣性和自发性推动着自身的发展,激发着学生的积极性。

(2)社团的特征:共同的组织目标,活动形式多样化,社团内部管理的自主性,活动内容广泛。

(3)社团的作用和意义:社团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促进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社团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社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我国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1.大学生社团类型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的自发、自治性组织,随着主体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从社团活动内容和功能来看,目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思想政治型,如“学党章、学马列”小组、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

这类社团一般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从上至下组织健全,会员众多,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有定期的考核。

2、专业技能型,如理工科专业的建模协会和编程协会、外语类专业的翻译协会和口语协会等,这类社团具有较强的专业特色,会员一般由同一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生构成。

高校学生社团功能研究综述

高校学生社团功能研究综述

高校学生社团功能研究综述一、引言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主组织、自主管理的学生组织。

学生社团的存在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团体活动需求,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拓展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高校学生社团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重要的教育功能,对学生的自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旨在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综述,以期为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1. 促进学术学习高校学生社团通过组织学术讲座、学术交流等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领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学生社团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学术研究的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提升综合素质学生社团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载体,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塑造个性特色学生社团是一个展示个性的舞台,能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领导能力,塑造学生的个性特色,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4. 培养社会责任感高校学生社团通过组织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需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5. 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通过举办文艺晚会、演讲比赛、文化节等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提高了校园文化品位,增强了校园文化软实力。

6. 促进交流与合作学生社团是促进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通过社团活动,学生可以结识各种各样的朋友,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7. 开拓职业发展许多学生社团会邀请企业领导、行业专家等人士来学校进行职业分享和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职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8. 提供娱乐休闲学生社团也是学生的娱乐休闲平台,通过组织户外拓展、旅行活动等,可以帮助学生释放压力,调节身心状态,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高校学生社团功能研究综述

高校学生社团功能研究综述

高校学生社团功能研究综述高校学生社团是提供给大学生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一个平台,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提升自我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拓宽学生的交际圈不同专业的学生在高校内会出现相对封闭的状态,加入学生社团可以与同学和社会人士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加交流机会,丰富社交圈子。

同时,社团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与各个专业优秀同学交流经验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视野。

三、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社团一般都与某种特定的专业相关,加入社团可以通过对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实践活动的参与,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例如,加入音乐社团可以丰富自己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能,加入体育社团可以提高自己的体育运动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四、推广和展示学校文化形象高校学生社团也是宣传和展示学校文化的重要窗口,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和比赛,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人士关注学校文化,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学生社团也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学生积极参与、组织和传承学校文化,有助于构建学校的良好文化氛围。

五、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高校学生社团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课余活动平台,让学生在课外时间中,不仅享受到了轻松的多元化娱乐,同时也能在社团内分享学习的收获和友谊的感受,充分感受到了大学的丰富多彩和人文风情。

总之,高校学生社团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拓宽交际圈、提高专业能力、推广学校文化、丰富课余生活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社团的活动和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有助于建设学校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优秀的师生关系。

社团管理系统 摘要

社团管理系统 摘要

天津理工大学学生社团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天津理工大学学生社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需求分析、设计方法、设计过程和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涵盖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测试、运行与维护等内容,并附有完整的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功能模块图以及详细的数据库设计、代码设计、系统测试过程等。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理工大学学生社团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该校社团管理实际情况而设计的管理系统。

本系统基于C/S架构设计,具有基础申请管理,社团事物管理,社团财务管理,核算统计,系统管理等模块,根据各种条件组合查询、汇总、统计等功能,其中核算统计功能是对社团信息的汇总处理,方便用户全面了解社团发展情况。

同时,使用人员可以实现对各种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删除等功能。

支持主要信息的导出为EXCEL 电子表格。

关键词: 管理信息系统社团会员信息数据库系统分析与设计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tudents Community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tudents Commun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analysis of requirement, the design method and design process and system functions and features.The System includes the system analysis, system design, system implementation, system tes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and other content, and with complete business flow chart, data flow chart, function module chart, as well as a detailed database design, codedesign, system test process, etc. Students' commun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niversity lif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mmun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s based on the school community management situation of the design management system. This system based on C/S structure design, have basic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orporate things management, corporate financi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statistics, system management module, according to various condition combination inquires summary, statistic, etc. Function,and statistic function is used for summarizing the information of the communities, so that users can know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about communities quickly. At the same time, using personnel can realize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recorded, inquiry, modification and deletion function. Support for the main information derived EXCEL spreadsheets.Key Word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ommunity Member's Information Database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社团管理系统 正文

社团管理系统 正文

第一章综述1.1大学生社团概述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顺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和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总结并探索过去社团管理经验。

大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而存在,作为高等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载体,是学生依据自己的需要而自由拓宽的天地,是大学生培养能力、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

校园生活与课堂教学共同组成了大学生活的整体,它属于一种隐形教育,也就是说课堂以外的各类健康的社团活动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不可低估的潜移默化作用。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变化,社团日益成为校园里凝聚力和号召力最强的群体。

它有效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

高校社团无论从数量、规模还是从性质、风格上看都是丰富多彩的,形成了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势,体现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其力量越来越不容忽视。

1.2发展现状1.2.1我国高校社团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高校社团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很多高校对社团的重视不足,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目标,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和规范的运行机制,从而在某些方面影响了充分健康发展。

社团自身存在的活动内容的系统性不强,深度不够,社团干部的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也成为影响社团发展的重要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围绕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发展,学生社团管理机构要从建立社团良性发展机制,重视社团干部素质,改善社团内部环境以激发社员积极性等方面入手,强化管理,注重引导,打造平台,推动学生社团的向前发展。

现今大学生社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下:1.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目标高校社团在进入新世纪以来蓬勃快速的发展,逐渐引起学校的重视,但是,学校对于社团的引导和指导显然还不够。

通常会把社团活动视为校园文化活动的补充,缺乏对社团活动的认识,即便意识到社团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强有力的指导和管理,使得社团发展思路不清,目标不明确,开展活动盲目、重复性强,很难打造精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与爱好、自发形成、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群众性组织,以其兴趣性和自发性推动着自身的发展,激发着学生的积极性,它是高校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与学校活动、扩大求知领域、增加交友范围、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形式。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1号)第四章第四十四条提到,“学生可以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社团。

学生成立社团,应该按学校有关规定提出书面申请,报学校批准。

学生社团应当在宪法、法律和学校管理制度范围内活动,接受学校的领导和管理“。

《中麸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恩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帮助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

伴随着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和全国大学扩招的潮流,社团发展也面临着很多问题,这引起很多研究者的关注。

笔者认为,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很有必要,而且对于后来研究者和学校社团管理者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社团管理文献综述
社团管理包括很多方面,在以往的文献中,大多涉及到学生社团的概况、学生社团存在的问胚、学生社团管理的措施。

1、学生社目的概况
学生社团的概况包括社团的性质(胡索尼,2010)、社团的特征(王宇翔、胡莎莎、李天骄,2010)、社团的作用和意义(甘敏思、黄晓红、臧嵘,2008;邓惠君,2009)。

(1)社团的性质: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与爱好、自发形成、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群众性组织,以其兴趣性和自发性推动着自身的发展,激发着学生的积极性。

(2)社团的特征:共同的组织目标,活动形式多样化,社团内部管理的自主性,活动内容广泛。

(3)社团的作用和意义:社团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促进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社团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社团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2、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
这个问题几乎是每篇文章都要涉及到的,要认识并避免两个极端 (学生社团活动与学习的关系失衡,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机制过于社会化)和五个误区。

笔者对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进行这样的总结:(1)管理机制不健全(包括申报程序、社团归属或挂靠问题、经费问题、指导
教师聘用不合理、监督问题、成员流失问题);(2)社团干部或负责人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自身素质、衔接、选举与培训I);(3)多校区社团的管理问题;(4)学生社团结构问题(学术社团较少,与专业结合较少;整体功能发挥不够,社团缺乏“品牌活动”)。

3、学生社团管理措施
发现问题之后就是提出意见和建议,笔者将文献中的措施大致分为四类:(1)各个击破。

很多文章将学生社团的问题一一指出,在措艇中就采取针对性的办法,各个击破,如《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招聘与激励》一文指出的措施以性格品人,以行动品人,心理指导,让他们认识自己”,“情感留人,环境留人,培养留人,发展留人,管理者严格要求自己等;
(2)管理模式探索。

有的文章针对具体的社团问题,探索出一种管理模式,如《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新探索》一文所探索出的“学校主导、社联搭台、社团唱戏”的社团管理模式;
(3)理论运用。

在管理学中有很多理论,有的文章运用相应的理论进行管理学生社团,如《论基于组织承诺理论的高校社团管理》一文运用组织承诺理论来分析和解决成员流失的现象;《目标管理理论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应用》一文分析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目标管理理论,对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的目标设置、实施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提高管理水平。

(4)国外学生社团管理的介绍与借鉴。

学生社团是世界各国都有的,他们之间存在着共性,如《哈佛大学社团管理~瞥》介绍了哈佛大学社团及其管理,《借鉴悉尼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模式推进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一文指出可借鉴之处有学生主体性、加强重视、加大经费投入等。

二、社团管理的理论综述
学生社团为一种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其管理和运行是重要的社会现象,社团的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行动,对社会管理的研究应该、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我们认为社团管理涉及到组织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

1、组织学理论
学生社团作为一种学生组织,与之相关最大的是组织学的理论,其中有几个理论很重要。

一(1)组织承诺理论。

组织承诺是组织行为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Beeker(1960)提出,他认为组织承诺是员工随着对
组织投入的增加而不得不继续留在该组织的一种/理现象,它反映了员工和组织之间的一种地1理契约。

Allen和Meyer(1991)提出了组织承诺三因素理论模型,他们认为组织承诺有三个维度:情感承诺,指员工对组织的感情依赖、认同和投入以及个人认同参与组织的强度;
规范承诺,指员工对继续留在组织的义务感和责任态度;继续承诺,指员工对
离开组织所带来的损失的认知,不得不继续留在组织中。

许多学者对组织承诺的研究表明组织承诺是离职倾向最主要影响因素。

(2)目标管理理论。

目标管理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套管
理理论。

它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管理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可以使组织及其成员共同参与制定工作目标,在实现组织对各阶段目标实施情况控制的同时,实现组织成员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

由于有明确的目标作为考核标准,对员工的评价和奖励可以做到更客观、更合理,从而大大激发员工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的积极性。

目标管理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与传统管理相比,具有下列特点:①重视人的因素;②建立目标体系;③注重结果。

(3)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理论是一种组织演化理论,以非线性的复
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是关于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如何有可能自己组织起来,实现从无序到有序演化的一般条件、机制和规律性的理论,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调学、突变论和超循环理论等。

2、社会学理论
学生社团作为一个系统,每个社团之间构成一种结构,每个社团离不开其他的社团,每个社团都有着自己的功能;在每个社团内部。

也是个小系统,他们分工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社团的发展。

这就是结构功能理论,其中Aqi 功能分析模型很重要,认为四类系统具有四种功能行为有机体系统具有适应功能,人格系统具有目标获取功能,社会系统具有整合功能,文化系统具有模式维持功能。

总之,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辛的过程,而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给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这给学校、社团管理者、领导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同时,研究者对学生社团的工作仍需要进行并且需要更加深入。

【参考文献】
[1] 陈少婉.高校社团管理应避免两个极端[J].科技信息,2009.18.
[2] 中发[2004]l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8.
[3] 李凯.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新探索[J].琼州学院学报,2O1O.1.
[4] 丁力.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体制发展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2009.7.
[5] 胡索尼.大学生社圊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探析[J].网络财畜。

2OlO.15.
[6] 甘敏恩,黄晓红,臧嵘.大学生社团管理和发展模式研究[J].职业时空.2008.9..
[7] 王宇翔,胡莎莎,李天骄.当前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工作浅析f J].新西部,2010.14.
[8] 邓惠君.关于高等院校学生社团管理的思考[J].市场论坛,2nn9 9.
[9] 张藏云,李玲玲.论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招聘与激励[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8.
[10] 叶志清,廖娇宁.论基于组织承诺理论的高校社团管理[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9.6.
[11] 庞宪洪,栗洪武.目标管理理论在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12] 廖良辉.哈佛大学社团管理一瞥.医学心理指导(校园心理).2007.11.
[3] 吕校春,李玲莉.借鉴悉尼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模式推进高校学生社圊建设.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5.
[14] 侯均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二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