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病例分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多重耐药菌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ppt课件

肺炎克雷伯菌常见部位:咽部、胃部
编辑版pppt
21
鲍曼不动杆菌生物学性状
一群不发酵糖类、氧 化酶阴性的G阴性杆菌
为 G 阴性杆菌,镜下 为球状或球杆状,成 对排列为主
革兰氏染色时,常不 易脱色,本菌有英膜 、菌毛
无芽泡和鞭毛
编辑版pppt
22
鲍曼不动杆菌存活力及抵抗力
在物体表面可存活25天 极强的黏附能力,易吸附
编辑版pppt
20
肺炎克雷伯菌生物学性状
是最早被认识的可引起肺 炎的革兰阴性杆菌
生物学性状:革兰染色阴 性,不活动,有荚膜,成 对或呈短链,在普通培养 基上易生长根据荚膜抗原 成分不同
肺炎杆菌可分75亚型,引 起肺炎者以1~6型为主, 能很快适应宿主环境而长 期生存,对各种抗生素易 产生耐药性。
“虚假的铜锈”正好表达了 这种细菌所产生的青色色素
本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医院 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形态:G-b 菌体长短不一 球杆状或长丝状 单端单鞭毛 动力+ 无芽胞
编辑版pppt
24
铜绿假单胞菌
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为土 壤中存在的最常见的细菌 之一。
各种水、空气、正常人的 皮肤、呼吸道和肠道等都 有本菌存在。
于物体表面 潮湿物体有利于存活,5-8
月份为高发期 耐碱性 有些菌株可以通过外排机
制对抗消毒剂 强酸和乙醇作用较强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及土壤、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呼吸道、消化道 和泌尿生殖道中,为条件致病菌。
编辑版pppt
23
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的学名是 Pseudomonas aeruginosa,
33
编辑版pppt
34
1.多重耐药菌 2.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 3.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因素

多重耐药菌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ppt课件
外排泵机制 8%
细菌产生b-内酰胺酶 80%
细菌有能量依赖性的主动外排泵 抗菌药物为底物(多重耐药)
17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
埃希菌属(Escherichia)有6个种,只有大肠埃希菌 (E.coli)是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一个菌种。
①大肠埃希菌是肠道中重要的正常菌群; ②在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外组织器 官后即可成为机会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 ③一些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具有致病性,能 导致人类胃肠炎
9
MRSA在全球广泛流行
美国: 34%
意大利: 50% 希腊: 34% 英国: 27% 法国: 21% 西班牙: 19%
阿根廷: 43% 智力: 45% 巴西: 34% 墨西哥: 11%
南非: 42%
2009 中国CHINET2 MRSA-52.7%
香港: 74% 日本: 72% 新加坡: 62% 台湾: 61%
澳大利亚: 24%
10
金葡菌的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
配色方案修致改病:物质
所致疾病
配色方案在【格式】-->【幻灯片设
血浆凝计固】酶-->【配色方案】-->【编辑配侵色袭性疾病 皮肤局部的化脓性炎症
方案】下调整。
葡萄球菌溶血素
各种器官的化脓性感染:中耳炎、脑膜炎、心
LOGO的添加:
瓣膜炎,化脓性骨髓炎,败血症
VRE:肠球菌在使用糖肽类抗菌药物(万古霉素)治疗过程 中,其自身代谢和结构发生改变,使细菌对糖肽类(万古 霉素)抗菌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出现敏感性完全丧失, 即为临床的VRE感染
14
15
ESBLs耐药现状
ESBLs是1982年在英格兰首先被发现,随之在世界各地不 断有新的ESBLs被检出。

多重耐药菌课件 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课件  ppt课件

ppt课件
12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 (MRSA)
目前敏感的抗生素是糖肽类(如万 古霉素)。
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及β—内酰 胺酶抑制剂均耐药
ppt课件
13
• 万古霉素中介/耐药金黄色葡萄球(VISA/VRSA)
兼有MRSA的特点,并且对糖肽类 抗生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 药;
但对新药利奈唑烷,喹奴普汀/达福 普汀敏感。
--留置各种插管如气管插管或切开; --合并慢性基础疾病患者。
常规采集鼻/咽拭子、直肠拭子和感染部位的标本,确 定是否存在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或定植。
ppt课件
33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当检测到异常的耐药模式时能够迅速通知感染 控制人员和病房人员。并在检验单上注明。
产NDM-1、KPC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细菌 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ppt课件
16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ESBLs)
1983年世界首例报道,最初在 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
长期大量使用第三代头孢后产生此 酶, β-内酰胺酶突变(CTM, SHV)。
ESBL能水解头孢类、青霉素类和氨曲 南,但可被棒酸、舒巴坦抑制
CAZ+CAL
ESBL不能水解炭青霉烯 类 抗生素(泰能)、头霉素类。
ppt课件
14
目前尚无单一抗生素可以控制 ; 多采取联合治疗措施。
ppt课件
15
质粒介导的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
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曲南耐药;但 可被棒酸、舒巴坦抑制。
对头霉素类和碳青霉烯类敏感。(现已有耐药 现象) 易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肺炎克雷 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气肠 杆菌、其它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多重耐药菌感染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感染ppt课件
23
吸痰或雾化治疗时,带标准外科口罩。 完成诊疗护理操作,离开房间前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至黄色垃圾袋
中。 诊疗护理前后、脱手套后及接触病人前后洗手、手消毒。 诊疗器具如听诊器、体温表、血压计专用。
24
其他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担架等,一用一清洗消毒(500mg/L含 氯消毒剂)。
床旁诊断如拍片、心电图等仪器检查完成后用500mg/L含氯消毒剂进 行擦拭。
隔离病房确实不足时考虑床边隔离,感染较多时,保护性隔离未感染者。
22
实行床旁隔离时,应先诊疗、护理其他患者,多重耐药菌患者安排在 最后。
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出入。 做好标准预防,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
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 痰液时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穿隔离衣。
离开隔离室进行诊疗时,应先通知该诊疗科室,以便及时做好感染控 制措施。
25
Hale Waihona Puke 转科的病人,向接收方说明对该病人应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 临床症状好转或治愈,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每次间隔>24小时)方可
解除隔离。解除隔离时应对房间进行彻底终末消毒。
26
4.医疗废物管理
锐器置入锐器盒。 其余医疗废物(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的生活垃圾属于医疗废物)均放
18
★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1.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 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避免污染,减少感染 的危险因素。
19
2.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 直接接触多重耐药菌患者前后、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 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手套后、接触患者使 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污染部位转移到清洁部位实 施操作时,实施手卫生。

多重耐药菌感染 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感染  ppt课件

ppt课件
加强监督与考核
医务处定期进行病例抽查、业务院长药事查房、 召开合理用药工作小组会议,对拒不合理用药, 违反“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者,予以 公示并处罚。
院感科定期对临床科室多重耐药菌控制措施的 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指 导,对多重耐药菌的患者进行跟踪,直至解除 隔离。
45
接触病人后:离开病人 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 护用品如手套、隔离衣 等脱下,按规定处理医 疗废物,认真进行手卫 生
接触病人中:诊疗器械专用 (如体温计、血压计等), 需共用的设备要做好用后消 毒
ppt课件
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 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
患者安置 人员限制 手部卫生
32
ppt课件
接触隔离2:减少、避免设备共用
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微量输液 泵
轮椅、担架
CT、超声仪器
床旁心电图
用后及时
消毒
33
ppt课件
接触隔离3:穿戴相关防护用品
个人防护用品 手套、隔离衣、面罩或口罩
穿戴相关防护用品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 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ppt课件
监测、发现
1. 临床科室及时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及时发 现,早期诊断。
2. 微生物实验室检测到多重耐药菌株,及时发出 书面报告,并加盖“多重耐药菌株,请隔离, 请处理”的红章;同时第一时间通知病区与院 感科,并做好记录。
21
ppt课件
22
ppt课件
医嘱反馈、上报
临床医师接到“多重耐药菌株”报告或院感监 控专职人员隔离反馈单后,立即报告科主任、
44
病人两次标本送 检阴性间隔24小 时/次)

多重耐药菌最新版 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最新版 ppt课件

❖ 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

接触传播
2021/10/19
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 需氧革兰阳性球菌 ❖ 临床常见的是粪肠球菌(占80%~90%)和屎肠
球菌(占5%~15%)。 ❖ 特性: ❖ 能在10℃或45℃ pH 9.6 ❖ 中生长,并能耐65℃ ❖ 30分钟。
2021/10/19
2: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3)共同媒介传播:是指医院内的共用物品(食 物、水、血液及血液制品、药物及各种制剂和医 疗器械等)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所引起的传播。
2021/10/19
特性:极易对各种消毒剂和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
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
2021/10/19
三:定植与感染
❖ 标本培养出细菌时,可能是由于污染,也可能是定植 菌或致病菌,即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细菌不一定都是 感染的真正病原体(致病菌)。
2021/10/19
三:什么是定植
❖ 定植:指微生物存在于某一部位,并能繁 殖,但未造成症状和体征(未导致感染)。
泛耐药(XDR):对除了1~2类抗菌药物之 外的所有其他抗菌药物种类(每类中至少有 1种)不敏感。也就是只对1~2类抗菌药物 敏感。
全耐药(PDR):对所有抗菌药物种类中的 所有药物均不敏感。
2021/10/19
2021/10/19
1、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菌)
❖ 特性: ❖ 需氧,最适生长温度37°C,生长pH7.4 ,
多重耐药菌
2021/10/19
主要内容
01
多重耐药菌的定义
02
多重耐药菌的常见种类
03
什么叫定植
04
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机制

2019多重耐药菌病例分析.ppt

2019多重耐药菌病例分析.ppt

Company Logo
护理措施
(四)导管护理(锁骨下静脉置管、尿管、胃管)
3.锁骨下静脉置管护理 A. 妥善固定和密切观察。给予妥善固定,用线将导管缝于皮肤上,定时巡视,注意
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导管有无回血、滑脱,敷贴是否脱落等,如出现相关问题
应及时给予处理。 B. 严格无菌操作规程。病室要保持清洁,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 穿刺部位及周围皮肤应每次用碘伏消毒,并盖以无菌敷料。连续输液者,应每日 更换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预防感染发生。 C. 正确封管。每次用药后一般要用肝素钠稀释液10ml正压封管,长期输脂肪乳类的 要冲管,不输液时每天也都要封管,并夹管,以防堵塞。
Company Logo
5.注意消毒隔离,防止病人间交叉感染和医护人员感
染。
护理措施
(七)营养不良
1. 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2.遵医嘱给予适当的氨基酸、维生素等治疗。 3.遵医嘱给予输注白蛋白治疗。 4.密切监测白蛋白、血红蛋白等营养指标。 5.指导患者家属准备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
Company Logo
骶尾部皮肤大面积潮红,有两处皮肤破溃,大小分别 为4ˣ6cm、3ˣ4cm,呈鲜红色,未见脓性分泌物,胸
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湿性罗
音。
Company Logo
基本资料
入院诊断:1、感染性发热 2、低钾血症 3、慢性支气管炎 4、高血压II级(高危) 5、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6、颈动脉斑块形成 7、颈椎病 8、骨质疏松症 9、帕金森氏病 10、褥疮
Company Logo
F. 防止患者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合作的,胃管被拉出,必要时 可將患者双手做适当的约束保护。

ICU多重耐药菌病例分享ppt课件

ICU多重耐药菌病例分享ppt课件
30
组织/体液 骨 脑脊液 上皮细胞衬液 炎性渗出液 肌肉 腹透液 汗液
组织穿透力比较
万古霉素 7-13%
利奈唑胺 60%
0-18%
70%
11-17%
100-450%
-
104%
30%
94%
20%
61%
-
55%
Bernstein WB, et al. Mechanisms for linezolid-induced anemia and thrombocytopenia. Ann Pharmacother. 2003;37(4):517-20.
7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11.5*10E9/L,NEUT 0.82,HGB 66g/L,PLT
68*10E9/L; 肝功能:ALT 411U/L,AST 171U/L,TB 40.3mmol/L,DB
30.0mmol/L; 氧和指数:210; 肾功能:正常。 淀粉酶:正常
60
57.1 58.3 51.7 52.8
50
40 30.7 31.2 30
20
10
0
头孢哌酮/舒巴坦 米诺环素 阿米卡星
氨苄西林/舒巴坦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庆大霉素 头孢吡肟 头孢他啶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头孢噻肟 环丙沙星
复方磺胺甲噁唑 哌拉西林 氨苄西林
抗菌药物
除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外,其余抗菌药的耐药率均>50%
0.814 0.699
系列1, 10, 2.2
感染指标无明显好转
26
7月9日
27
7月9日
28
7月10日
29
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对比
万古霉素 治疗对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骨髓炎、败血 症等; 长期大量应用万古霉素会使部分患者继发真菌感染或细菌耐药率 增高; 此外万古霉素的肾毒性,耳毒性,组织穿透力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保持导尿管与引流管连接部位的清洁。观察尿量和颜色,若尿色深或混浊,应增加水分摄 入并及时送尿标本检查,每天保持尿量在2000 ml以上,以达到膀胱自净作用;
D.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由于机械刺激,尿道及膀胱粘膜对感染的防御能力降 低,易引起粘膜损伤。因此,应增加营养及给予抗菌药物。 E. 如果尿管意外脱出:应立即检查脱出原因,若球囊完好脱出,检查尿道有无渗血损伤,若 球囊破裂且不完整,立即查找,若未发现应及时汇报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同时必要时 重新留置尿管。
12.03ˣ109/L
8.38ˣ109/L
10.83ˣ109/L

Company Logo
2.29mmol/L 72.0g/L

血红蛋白
常规检查
8-8 CT提示:1、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2、双肺下 叶间质 性改变;3、双侧胸膜稍增厚;4、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硬
化;5、肝内多发囊肿;6、胰腺萎缩变小;7、腹腔结
Company Logo来自 7.监测体温,白细胞等实验室结果
8.观察有无感染性休克表现
护理措施 (三)体温过高
1.密切监测体温及白细胞变化。 2.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3.注意观察冰枕降温部位的皮肤情况,防止冻 伤。
4.出汗后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和床单被罩。
Company Logo
5.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治疗。
Company Logo
F. 防止患者意识不清或躁动不合作的,胃管被拉出,必要时 可將患者双手做适当的约束保护。
护理措施
(四)导管护理(锁骨下静脉置管、尿管、胃管)
2.导尿管护理 A. 保持良好功能,预防尿道损伤:翻身时注意保护勿脱出,集尿袋内尿液达1/3-1/2时即倾倒, 防止重力作用使尿管脱出。患者烦躁时可用约束带固定好四肢,预防病人强行拨管,使膨 大的气囊强行拉出,致尿道粘膜撕裂出血。更换集尿袋时,避免用力牵拉导管,观察尿管 是否扭曲、受压、移位或插入过深过浅;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B. 防止逆行感染:将集尿袋固定在床旁,集尿袋不得超过膀胱高度并避免挤压,防止尿液返 流。保持外阴清洁,用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外口,每日2次,以减轻尿道口粘膜损伤和水肿 及预防感染。每周更换集尿袋两次,每月更换导尿管。
Company Logo
治疗经过
8-7 患者高热 8给予锁骨下静脉置管 8-16 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更换 锁骨下静脉置管 9-6 给予更换气管插管
Company Logo
常规检查
时间 8-7 9-21
项目 超敏C反应蛋 白 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计数
13.36mg/L
25.20mg/L
9.94ˣ109/L
护理措施
(四)导管护理(锁骨下静脉置管、尿管、胃管)
1.胃管护理 A. 每日用棉棒沾水清洁鼻腔。 B. 更换胶带時,須將脸部皮肤拭净再贴,並注意勿贴于同一 皮肤部位。 C. 鼻胃管外露部位須妥当安置,以免牽扯滑脫。 D. 每日注意鼻胃管刻度,若有脫出,应立即处理。 E. 每日清洁口腔,以棉签清洁口腔。
护理问题
1气道管理
2耐药菌感染护理
3.体温过高
4.导管护理(锁骨下静脉置管、尿管、胃管)
5.并发症 观察
6.安全管理
Company Logo
7.营养不良
护理措施 (一)气道护理
1 、气管插管固定牢固。
2、密切观察有无出血、皮下气肿、气胸、感染等并发症
的发生。 3、保持呼吸道湿润通畅,按医嘱给予气道湿化、雾化吸 入。 4、保持气囊的正常压力,监测压力。 5、固定气管插管敷料清洁干燥。 6、使用呼吸机者按呼吸机护理常规护理。
查体:T 38.5℃ P 98次/分 R 22次/分 BP134/94mmHg
骶尾部皮肤大面积潮红,有两处皮肤破溃,大小分别 为4ˣ6cm、3ˣ4cm,呈鲜红色,未见脓性分泌物,胸
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明显湿性罗
音。
Company Logo
基本资料
入院诊断:1、感染性发热 2、低钾血症 3、慢性支气管炎 4、高血压II级(高危) 5、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6、颈动脉斑块形成 7、颈椎病 8、骨质疏松症 9、帕金森氏病 10、褥疮
Company Logo
7、每日监测血气分析,尽早脱机。 8、做好预防VAP的护理。
护理措施
(二)耐药菌感染护理
1.做好手卫生,床边隔离,专人护理。 2.每班擦拭床边物表和循环风空气消毒。
3.连续或定期空气和物表细菌培养监测
4.遵医嘱定期痰培养和血液细菌培养 5.合理应用抗生素并观察药效和不良反应 6.上报院感科配合院感制度执行。
多重耐药菌病例分析
主要内容
1
2 3 病情简介 治疗方案 阳性指征
4
Company Logo
护理问题
护 理 措 施…

5
基本资料
姓名:郑xx 性别:女 年龄:85岁
入院病情:患者老年女性,起病急,因“小便失禁2天,发
热1天”入院,神志淡漠,头部及四肢不自主摆 动。
Company Logo
护理措施
(四)导管护理(锁骨下静脉置管、尿管、胃管)
3.锁骨下静脉置管护理 A. 妥善固定和密切观察。给予妥善固定,用线将导管缝于皮肤上,定时巡视,注意
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导管有无回血、滑脱,敷贴是否脱落等,如出现相关问题
应及时给予处理。 B. 严格无菌操作规程。病室要保持清洁,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 穿刺部位及周围皮肤应每次用碘伏消毒,并盖以无菌敷料。连续输液者,应每日 更换输液器1次。肝素帽至少每周更换1次,预防感染发生。 C. 正确封管。每次用药后一般要用肝素钠稀释液10ml正压封管,长期输脂肪乳类的 要冲管,不输液时每天也都要封管,并夹管,以防堵塞。
肠内多发积气;8、T12椎体压缩性;9、L2椎体陈旧性 压缩骨折 痰培养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 食单胞菌生长、肺炎克雷伯菌,为多重耐药菌
Company Logo
细菌培养+药敏结果:大肠埃希菌(氨苄西林),对头孢
类及奎若酮类抗生素耐药,对碳氢霉烯类抗生素敏感

Company Logo
治疗经过
入科后给予抗感染、改善微循环、补钾等对症 处理; 于8-16因心电监护提示血氧饱和度下降,血气 分析提示:II型呼吸衰竭,给予行气管插管术、 呼吸机辅助呼吸; 患者无法自主排痰,给予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 痰2/日,经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 液中查得多重耐药菌; 目前患者症状好转,给予间断脱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