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五)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习题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题5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五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1.《春》选自《__朱自清全集__》,作者朱自清,著名__散文家__、__诗人__、__学者__、__民主战士__。
著有诗文集《__踪迹__》,散文集《__背影__》《__欧游杂记__》等。
2.《济南的冬天》选自长篇散文《__一些印象(四、五、六、七)__》,作者__老舍__,原名__舒庆春__,字__舍予__,北京人,满族,现代著名__作家__,因作品颇多被人们称为“__人民艺术家__”。
主要作品有小说《__骆驼祥子__》《__四世同堂__》和戏剧《__茶馆__》《__龙须沟__》等。
3.《秋天的怀念》选自《__史铁生散文选__》,作者史铁生,当代__作家__,代表作有小说《__我的遥远的清平湾__》《__命若琴弦__》《__务虚笔记__》,散文《__我与地坛__》《__病隙碎笔__》等。
4.泰戈尔,__印度__(国籍)伟大__作家__、__诗人__、__艺术家__、__社会活动家__。
著名诗集有《__吉檀迦利__》《__新月集__》《__园丁集__》《__飞鸟集__》等。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5.冰心,原名__谢婉莹__,儿童__文学家__。
代表作有散文集《__寄小读者__》,诗集《__繁星__》《__春水__》。
6.鲁迅,伟大的__文学家__、__思想家__和__革命家__,代表作有散文诗集《__野草__》;杂文集《__坟__》《__热风__》《__且介亭杂文__》等;小说集《__呐喊__》《__彷徨__》等;散文集《__朝花夕拾__》。
7.海伦·凯勒,__美国__(国籍)著名__女作家__、__教育家__、__社会活动__家。
她和她的老师莎莉文合著的海伦的自传,《__我的一生__》(又译《我生活的故事》)一经发表,即引起轰动,成为著名的英文名著。
8.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思想家__、__教育家__,__儒家__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 文化积累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带答案新人教版范文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文化积累--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带答案新人教版)专项提分卷文化积累——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文化积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代诗人,其诗被称为“诗史”。
c.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D.科举制度是隋唐以来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三年一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
.文化积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屈原》。
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B.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古代,“官”是正职,即长官;“僚”是副职,c是为“官”服务的;“吏”是办事员,由“官”自己招募。
D.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象鸿雁能传递音讯,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鸿书”等。
.文化积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B.《世说新语》,南朝宋的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散文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古代的床最开始是一种坐具,很矮,而不是睡觉的器具。
D.词,最初称“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会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文化积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B.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有《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等。
c.子规,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古人常借其抒悲苦哀怨之情。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谦称自己的意见为“高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作业课件 期末专题复习五 文学、文化常识

8.冰心原名_谢__婉__莹___,诗集《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 被茅盾称为“_繁__星__格___”“春__水__体____”。 9.《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 (体裁)。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古纪希__腊____人, 善于讲动__物__故__事____。现存的《伊索寓言》, 是__古__希__腊__、__古__罗__马___时代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1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 ) A.“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 形声、转注、假借;《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海伦·凯勒是美国女作家、教育家,著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C.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 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 D.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 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1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 ) A.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 时期创作成绩突出的文学形式。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因为中国古代以“右” 为尊。 C.“令”是一种敬辞。所以,我们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父母时,可用“令尊” 和“令堂”这样的称呼。 D.“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2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界中许多美好的事物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情感。
根据下面的情境,在横线上各填上一种事物的名称。
初秋,好朋友要离开家乡到国外求学,送行路上,晓依顺手折下路边的 ①_柳__枝__(杨__柳__、__柳__条__),以表达惜别之意。过了一个月,朋友给晓依发来一封邮 件,邮件里画了②_月__亮__[_或__“__鸿__雁__(大__雁__、__雁__)_”_]_,表达了她的思乡之情。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五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1)第二十四回中,撺掇孙悟空去偷人参果的是谁? 本题考查对名著经典情节的掌握。 猪八戒(悟能)
专题五
(2)请你从第二十五、二十六回中,选择一个具体情节加以 简述,并结合该情节分析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示例一:悟空被误解多吃了一个人参果,不能忍受道童 的斥骂,一怒之下,推倒了人参果树。可以看出孙悟空 受不得委屈、性情急躁、冲动冒失的性格特点。
专题五
(1)A指_红__孩__儿__(_圣__婴__大__王__) (填人名),B指_八__戒__(_猪__八__戒__、__猪__ _悟_。解答此题时需要读名 著知识有充分的积累。
专题五
(2)根据《西游记》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 未宁”的故事情节,简析孙悟空的形象特征。 本题考查对文学名著重要人物的掌握程度。答题 时要运用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对名著中重点人物形象 进行分析,并把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积累下来。
11. 《论语》是记录__孔__子__及__其__弟__子___言行的一部书, 是__儒__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孔子,名_丘__,字_仲__尼___, 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 ___教__育___家。
专题五
12. 《纪念白求恩》的作者是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政 治家、军事家__毛__泽__东__,本文是为了悼念国际主义 战士、__加__拿__大____(国籍)共产党员白求恩同志而作的。
15.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_丹__麦__(国籍)作家安徒生,他 创作了《_卖__火__柴__的__小__女__孩_》《_海__的__女__儿__》《_丑__小__鸭__》 等一系列优秀童话。
16. 《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_郭__沫__若__,原名郭开贞,作家、 诗人、_历__史__学__家___、__古__文__字__学__家__。代表作有诗集 《_女__神___》《__星__空___》,历史剧《棠棣之花》等。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文化积累--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带答案新人教版)【DOC范文整理】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文化积累--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带答案新人教版)专项提分卷文化积累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常识.文化积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唐代诗人,其诗被称为“诗史”。
c .汉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D.科举制度是隋唐以来以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三年一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
.文化积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屈原》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B.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c.在古代,“官”是正职,即长官;“僚”是副职,是为“官”服务的;“吏”是办事员,由“官”自己招募。
D.鸿雁是候鸟,往返有期,故人们想象鸿雁能传递音讯,因而书信又被称作“飞鸿” “鸿书”等。
.文化积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B.《世说新语》,南朝宋的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散文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古代的床最开始是一种坐具,很矮,而不是睡觉的器具。
D.词,最初称“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宴会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文化积累——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B.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有《蒿里行》《龟虽寿》《短歌行》等。
c.子规,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古人常借其抒悲苦哀怨之情。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谦称自己的意见为“高论”。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专项复习题精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与名著导读专项复习题精选一.文学常识1.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国人。
著名 _________________ 家、_________ 家、——家,家学派的创始人.《_________________ >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蒼作。
2. 朱自淸,现代_______ 家、 ______ 、学者。
代表作有诗文集《___________ 》,散文集<_________ 》《___________ 》等。
3. 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_____________ ・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_ 》,话剧< __________ 》< __________ 》等。
被称为“人民艺术家"・4. 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等。
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 》《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_ 》《_________ >等,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彩响很大.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5. 冰心,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________________ ,福建长乐人。
代表作有诗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散文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6.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
通过丰富的____________ 、幻想,用__________ 、夸张等艺术手法,犁造艺术形象.反映________________ ,对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__________ (国别)著名童话作家__________ o他一生写了160余篇童话,如《__________________ > < ___________ 》等.7. 《卅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_____________ 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河南省语文七年级上册专题复习——常识及名著名篇

河南省语文七年级上册专题复习——常识及名著名篇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3题;共46分)1. (2分)(2013·昭通)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 . 《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迫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
B . 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C .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故乡》都是其中的作品。
D . 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兴盛于宋代。
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派的代表。
2. (2分) (2017八下·民勤期中) 下列作家、作品及内容搭配有错误的一项是()A . 《列夫·托尔斯泰》——《名人传》——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B . 《我的母亲》——《胡适自传》——胡适——母亲C .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集》——陶渊明——晋朝人D . 《藤野先生》——《朝花夕拾》——鲁迅——藤野先生3.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邓稼先》是一篇人物传记,作者是物理学家杨振宁。
B . 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学者。
C . 《回忆鲁迅先生》是一篇回忆文章,作者通过叙写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刻画出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形象。
D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写的一部国别体通史。
4. (2分)(2016·黄冈)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鲁迅的《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里批判了“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孝道。
B . 古代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先后描写了夷陵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重大战役,这三大战役的胜方指挥官分别是吕蒙、周瑜、曹操。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七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新人教版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一、文学常识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笔、墨、纸、砚,世人称之为“文房四宝”。
B.古人称自己一方活着的亲属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如家父、家母、舍弟、舍妹等。
C.纵观历史,汉字字体的主要演变历程是:从甲骨文开始,历经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
D.《论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2.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现代诗人、散文家。
代表作品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
B.冰心,原名谢婉莹,她的诗集代表作有《繁星》《春水》。
C.“三”在古汉语中往往泛指多次。
“吾日三省吾身”“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中的“三”都是这个意思。
D.《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他的第一个师父是菩提老祖。
3.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在乡试中中举的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
C.《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
D.《咏雪》一文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了谢朗的文学才华。
4.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散步》作者史铁生,代表作有《务虚笔记》《我与地坛》等。
B.老舍是我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C.《西游记》中,沙僧又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通天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D.《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一批文人共同编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复习(五)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
一、文学常识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
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
2.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3.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
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4.泰戈尔,印度(国籍)作家、诗人。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等。
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5.冰心,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6.《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
8.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样式。
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和知识的教育。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国别)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
他一生写了160余篇童话,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二、名著阅读
(一)《朝花夕拾》
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体裁)集。
2.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3.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了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4.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无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
5.《狗·猫·鼠》这篇文章里,作者仇猫的原因是什么?
猫的性情和别的猛兽不同,总是尽情折磨猎物后才吃下去;与狮虎同族,却一副媚态;到处嗷叫,闹得别人心烦;以为它吃了自己饲养的可爱的隐鼠;伤害了兔的儿女们。
6.《五猖会》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揭示了什么样的主题?
表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揭示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二)《西游记》
1.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孙悟空从他那里学到了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
孙悟空的兵器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名如意金箍棒。
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护送唐僧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2.白骨精先后三次分别变为姑娘、老妇、老翁来哄骗唐僧。
3.《西游记》中,沙和尚原是天庭的卷帘大将,后因打碎琉璃盏被玉帝贬下凡间,在流
沙河做水怪。
4.《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劝孙悟空上天招安的是太白金星,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的是太上老君。
5.《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一回至七回,写孙悟空出世至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与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
第八回至第一百回总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蕴含着人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6.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
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
……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
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
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
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
(1)这段文字节选自吴承恩(人名)创作的《西游记》(作品)。
(2)文中的“裙钗”指的是谁?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
指的是罗刹女(铁扇公主)她的儿子红孩儿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孙悟空请观音菩萨帮忙,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作善财童子,母子分离,所以她“为子怀仇恨泼猴”。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二魔拿入里面道:“哥哥,拿来了。
”老魔道:“拿了谁?”二魔道:“者行孙,是我装在葫芦里也。
”老魔欢喜道:“贤弟请坐。
不要动,只等摇得响再揭帖儿。
”行者听得道:“我这般一个身子,怎么便摇得响?只除化成稀汁,才摇得响。
等我撒泡溺罢,他若摇得响时,一定揭帖起盖。
我乘空走他娘罢!”又思道,“不好不好!溺虽可响,只是污了这直裰。
等他摇时,我但聚些唾津漱口,稀漓呼喇的,哄他揭开,老孙再走罢。
”大圣作了准备,那怪贪酒不摇。
大圣作个法,意思只是哄他来摇,忽然叫道:“天呀!孤拐都化了!”
那魔也不摇。
大圣又叫道:“娘啊!连腰截骨都化了!”老魔道:“化至腰时,都化尽矣,揭起帖儿看着。
”
(1)联系相关情节,说说孙悟空是怎样从紫金葫芦里出来的。
孙悟空拔了一根毫毛变作半截身子,在葫芦底,真身却变作个蠛蠊虫儿,钉在那葫芦口边,乘二魔揭起帖儿看时飞出去了。
(2)孙悟空的形象具有神性、人性、猴性,请结合选文或上下文相关情节,分析其人性方面的特点。
(说出一点即可)
【示例一】孙悟空拥有人的聪明才智,选文中写他连说“天呀!孤拐都化了!”“娘啊!连腰截骨都化了!”哄骗二魔打开葫芦。
【示例二】孙悟空具有人爱清洁(怕脏)的特点,开始想撒尿使葫芦摇得响来哄骗妖怪,但因为怕“污”到衣服而没做。
【示例三】孙悟空虽然聪明但也有粗心大意的一面,他明知喊了名字要是答应,就会被收进葫芦,但仍然心存侥幸,以为不是真名就没事,结果被装进去了。
三、题型专训
1.请从《朝花夕拾》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文章,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示例】①阅读《阿长与〈山海经〉》,我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对儿时保姆阿长的怀念。
阿长虽然粗俗,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难题。
②阅读《藤野先生》,我赞赏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也真切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③看完《五猖会》,我和鲁迅先生一样心中有种淡淡的哀伤,一场难得一遇的迎神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
真心希望家长们都能顺应儿童的天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
2.名著阅读。
“真真假假假亦真。
”《西游记》里曾出现过“真假美猴王”“真假唐僧”等情节,请你任选其中一个,简述其故事情节。
【示例一】真假美猴王情节:六耳猕猴假扮成孙悟空,唐僧、观音菩萨、李天王等都无法分辨,最终在如来面前才现出原形。
【示例二】真假唐僧情节:在乌鸡国,唐僧师徒救活真正的乌鸡国王,妖道为了逃避孙悟空的追杀,变成唐僧模样站在唐僧身边,让孙悟空分不清,最后悟空利用真唐僧会念紧箍咒的方法,辨出妖道,并把他赶走。
3.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
(1)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
斥责封建孝道不顾人命,教坏后人,揭示其虚伪和残酷的本质。
(2)列举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举四个即可。
【示例】黑松林遇黄袍老怪,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女儿国遇蝎子精、通天河被老龟翻落河中等。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
(1)《西游记》中孙悟空又称“美猴王”,请说说“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石猴与其他猴子一起洗澡,想研究洗澡水的源头,上山一看,是瀑布。
猴子们说:“谁能进去又出来,不伤身体,就是我们的大王。
”石猴进去又出来,毫发未损,还为其他猴子找到了安家的地方,被封为“石美猴王”,后来将“石”字隐去,称“美猴王”。
(2)鲁迅先生在《无常》里写了哪两个无常?他写《无常》表达了什么思想?
白无常和黑无常。
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的“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