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以及主要内容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下册语文文学常识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诗人。
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
主要作品有散文《荷塘月色》《背影》等。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
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作家”的称号。
(3)《雨的四季》的作者刘湛秋,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
(4)①《观沧海》一诗选自《曹操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国(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通过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②《次北固山下》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作者通过对江南残冬早春景象新鲜而又精致的描绘,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水乡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③《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戏剧家、散曲家。
天净沙是曲牌名。
这支“曲”通过九个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互不相干的事物(前三句所写景物)。
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通过相互映衬达到情景妙合无痕的效果,真切地表达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他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5)《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集》,作者史铁生,小说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合欢树》。
文章中母亲说的“好好活”是母子俩都要战胜病魔;我说的“好好活”是为了母亲我和妹妹要坚强的活下去。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归纳本文学常识归纳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 诗歌与散文诗歌:诗歌是文学的灵魂,是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它通过音韵、节奏和意境来表现情感和思想。
在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学生们将会接触到古诗词和现代诗歌。
散文:散文是与诗歌相对应的一种文学形式,它不拘泥于音韵和固定格式,而是以自然的语调和自由的布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受。
2. 小说与戏剧小说:小说是通过叙述一个或多个人物的故事来展示生活、刻画人物性格和传达主题的文学形式。
七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学生们将会接触到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节选。
戏剧:戏剧是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示故事、传达主题和情感的文学形式。
教材中包括一些经典戏剧的节选。
3. 寓言与成语寓言:寓言是一种以故事形式表达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育的文学形式。
教材中包括一些经典的寓言故事。
成语:成语是一种固定的词组或短语,通常用来表达一种特定的意思或情感。
教材中包括一些常见的成语及其解释。
4. 古诗词鉴赏与背诵鉴赏:古诗词鉴赏是通过欣赏古诗词的音韵、意境和表达手法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教材中包括一些经典古诗词的鉴赏练习。
背诵:背诵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背诵可以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培养语感和文学素养。
教材中包括一些需要背诵的古诗词。
5. 现代文阅读与理解阅读:现代文阅读是通过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来理解作者的思路、主题和情感。
教材中包括一些现代文作品的节选。
理解:理解是阅读的关键,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本,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意图,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和判断。
6. 文言文阅读与翻译阅读:文言文阅读是通过阅读古代汉语文学作品来理解文言文的语法、词汇和修辞手法。
教材中包括一些文言文作品的节选。
翻译:翻译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之一,学生需要通过翻译文言文作品,理解其含义和思想,并逐渐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7. 写作技巧与实践技巧:写作技巧包括构思、选材、用词、造句、修改等方面。
教材中包括一些写作技巧的指导和练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学常识(全册)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内文学常识(全册)1、《春》选自《朱自清全集》,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图画。
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2、《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通过写济南冬天山水的特点,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雨的四季》作者刘湛秋,安徽芜湖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
全文以对雨的爱恋为线索,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4、《观沧海》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著有《孙子略解》《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观沧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昌龄,字少伯,京兆长安人,唐代诗人。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诗人。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号东篱,大都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5、《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史铁生,生于北京,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
记叙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歌颂了至真至纯的伟大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表现了“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6、《散步》作者莫怀戚,重庆人,作家。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文学常识第一单元目录第1课《春》第2课《济南的冬天》第3课《雨的四季》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一、知识结构第1课《春》(一)文学常识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称谓),著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
(二)文章主题作者通过描绘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草木花争荣的景象,赞美了春的创造力,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辛勤劳作、奋发向上,抒发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结构:1、盼春①段表达方式是抒情,表达作者急切盼望春到来的心情。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春天人的感情,它好像懂得人们的期盼,使人倍感亲切。
奠定了全文清新愉悦的抒情基调。
2、绘春:②段——⑦段②段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宏观勾勒,绘春的总轮廓。
)③段春草图。
④段春花图。
⑤段春风图。
⑥段春雨图。
⑦段迎春图。
{描写具体,绘春}3、赞春:⑧段新(新生)、美(美丽)、力(活力)(四)多个角度多种手法描绘景物。
春草图——颜色,质地,长势,侧面烘托(人在草地上的活动)春花图——颜色,味道,虚实(虚:联想到春华秋实)、动静、高低春风图——触觉,味道,听觉(从触觉写春风的柔和,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从听觉写春风的悦耳,这就把本来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形有味、有情有感。
)春雨图——从静景写到动景,从物写到人,从近写到远。
近景写春雨的滋润,用远景烘托春雨之夜的静谧。
其中“静默”:运用拟人的修辞,传达出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气氛,着力渲染了春雨沐浴的温馨。
迎春图——侧面烘托3.课文结尾的三个比喻各自成段,它们的顺序能颠倒吗?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影响?不能颠倒。
从刚刚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壮的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的成长过程。
三个比喻各自成段,更能强调春的不同的生长过程,抒发作者强烈地赞美春天的真挚感情。
(五)知识延伸有关“春”的诗句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2.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初一上册语文1到3单元文学常识

初一上册语文1到3单元文学常识在初一上册语文教材的1到3单元中,学生将接触到一些基本的文学常识。
本文将以适当的格式和排版,分小节论述这些文学常识,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第一节:文学常识介绍文学常识是指关于文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
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提升我们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第二节:文学体裁文学作品可以分为多种体裁,常见的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每种体裁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通过学习各种体裁,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文学的多样性。
第三节:诗歌的特点和形式诗歌是一种运用特殊的语言和形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文学形式。
它通常具有韵律、押韵和节奏感,可以通过作者独特的语言运用传递深层次的情感。
第四节:散文的特点和分类散文是一种自由的文学形式,它较为接近日常用语,通过平实、自然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感情。
散文可以分为抒情散文、游记散文、随笔散文等,每种分类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风格。
第五节:小说的基本要素小说是一种虚构的叙事作品,它由情节、人物、环境和风格等多个要素构成。
通过学习小说的基本要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小说,提升我们的阅读体验。
第六节:戏剧的结构和表演形式戏剧是一种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现故事情节的文学形式。
它包括剧本的结构、角色的设定以及舞台表演的形式等。
了解戏剧的基本结构和表演形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剧作品。
第七节:文学名著的欣赏文学名著是指具有重要价值和影响力的文学作品。
通过欣赏经典文学名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智慧和情感,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第八节:文学常识的应用学习文学常识不仅可以提升我们的阅读和欣赏能力,还可以应用到我们的写作和表达中。
通过运用文学常识,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总结:通过学习初一上册语文教材的1到3单元中的文学常识,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文学的多样性和美妙之处。
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和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素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1)《春》的作者是朱自清,现代著名作家,诗人。
字佩弦,号秋实,江苏东海人。
主要作品有散文《荷塘月色》《背影》等。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
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作家”的称号。
(3)《雨的四季》的作者刘湛秋,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
(4)①《观沧海》一诗选自《曹操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三国(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通过描写茫茫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抱负、宽广的胸襟,表现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②《次北固山下》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作者通过对江南残冬早春景象新鲜而又精致的描绘,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水乡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③《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戏剧家、散曲家。
天净沙是曲牌名。
这支“曲”通过九个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互不相干的事物(前三句所写景物)。
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通过相互映衬达到情景妙合无痕的效果,真切地表达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④《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他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5)《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集》,作者史铁生,小说代表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合欢树》。
文章中母亲说的“好好活”是母子俩都要战胜病魔;我说的“好好活”是为了母亲我和妹妹要坚强的活下去。
(6)《散步》莫怀戚,重庆作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重难点、必考点汇总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重难点、必考点汇总第一单元《春》朱自清一、作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
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②朗润:明朗润泽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
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中心思想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济南的冬天》老舍一、作者简介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
“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②温晴:温暖晴朗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⑤秀气:清秀。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以及主要内容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文学常识的含义: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第一单元1、散步莫怀戚,重庆作家.文章主旨: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2、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这篇课文写了在我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时,母亲耐心地安慰我;为了让"我"散心,母亲想法设法帮我去北海,可是母亲已重病缠身,母亲带着重病的身体,最终没能满足我而死去.母亲在临终前,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母亲的深切关怀今生已无法报答,只有无尽的思念缠绕心中.秋天的怀念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3、羚羊木雕张之路,着名作家.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魔表傻鸭子欧巴儿.话剧:双龙花盆.童话剧: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文章主旨: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含蓄地批评了父母轻义重财的行为,告诫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4、诗两首①金色花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吉檀迦利园丁集.文章主旨:乍看之下,这是一首写儿童与母亲嬉戏的诗歌,所表达的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并无奇特之处.但泰戈尔之所以是大文豪,就在于他的诗作能够在普通诗人的感觉和思路止步之处继续向前,朝更深处迈进,进入“入神”的境界.②纸船冰心,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往事等.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于是在结尾处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5、世说新语两则.选自南朝宋时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世说新语.第二单元6、我的老师当代诗人,着名散文作家、小说家.原名魏鸿杰,曾用红.其发表的文艺通讯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3年获首届.本课作者回忆了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表现了老师温柔,热爱学生及热爱教育事业的美好品质.7、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这篇课文选编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课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以及“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再生父母”.“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8、我的早年生活丘吉尔,曾两度担任英国首相,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着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本文节选自我的早年生活.我的早年生活是丘吉尔依靠自己的记忆,根据一往的记录并仔细核对了事实真相,讲述了他从婴儿、学童、军校学员成长为一名少尉军官、战地记者和年轻政治家的经历,书中还再现了丘吉尔各年龄阶段相应的观点和看法.9、王几何马及时,儿童文学作家、诗人.着有儿童诗集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金蝉唱晚,诗集泥土与爱情.作者叙术了自己上初一时的第一节几何课,刻画了以为与众不同的几何老师:王老师的出场与众不同;王老师的自我介绍与众不同;几何老师的教学内容更与众不同;这节课产生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效果.10、论语十二章.论语儒家经典着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第三单元11、春是一篇写景抒怀的散文,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是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着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着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文章主旨: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12、济南的冬天老舍,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代表作有戏剧茶馆龙须沟,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被称为“人民艺术家”.主要内容: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学,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13、风雨贾平凹,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着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商州散记、小月前本、、天狗、晚唱、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夜,长篇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诗集空白以及平文论集等.他的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于1988年获美国文学奖.1997年获法国女评奖.本文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贴切的比喻.细致描写了狂风骤雨中的树林子、柳条、羊、葡萄蔓、鱼儿和室内的老人孩子等的形态和不同表现.作者主要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风雨.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来展现风狂雨猛,形成了整体上和谐的艺术画面.14、秋天选自预言.作者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着有诗集预言夜晚和白天的歌,散文:画梦录等.文章主旨: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描绘了三幅画面.每一节诗就是一幅画面.作品有散文集画梦录15、古代诗歌四首分别出自汉乐府、唐诗五律、七律和元曲.①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宋代郭茂倩编写是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魏武帝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庙号太祖.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诗人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于诗中:写山岛的盎然生机,寄托了他的昂扬斗志;写沧海的波澜壮阔,表达了他豪迈的进取精神;写沧海吞吐日月的景色,显示了他有博大胸襟和气吞山河的气概.②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这是残冬将尽,新春伊始之际,又是残夜将尽,黎明来临之时.“海日生残夜”,这是一幅多么壮美的江上日出图明明是江上日出,诗人却称“海日”,这并非有意夸张,而是真实的感受.由于江面辽阔,水天一线,朝日跃升之际,真使人恍如置身于万顷沧海之中.朝日的光辉驱走了残夜,但谁也不会忘记,这一派光明的景象恰好是孕育在那业已消逝的寒夜之中.下句“江春入旧年”写时序的变换.这种变换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新春与旧年的界限是那样模糊,以至于诗人感到.是“江春”闯入了“旧年”.海日紧接残夜面生,江春不待旧年之完结而入.时光流逝,天运无情,而诗人“犹自音书滞一乡”,怎么不激起强烈的眷怀故土之情呢③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品:白氏长庆集,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前用拟人的手法渲染,后用人的感受来衬托,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④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马致远,号东篱,元代着名戏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天净沙是曲牌名.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第四单元16、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宗璞原名冯钟璞,着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着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中篇小说:三生石.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主要内容:这是一篇托物抒情的写景散文,作者对如今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描写,追忆十多年前“文革”时期紫藤在一种极“左”思想的妪遣下被砍的遭遇,揭示其象征意义:“花和人都有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文中写花实际上是写人,写由人组成的社会.一片繁茂的花象征着当前社会的繁荣昌盛和充满活力,同时也是借花来赞美生命的美好与顽强.17、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代表作:痛击、心理学的故事.作者通过“我”童年时的一段爬山经历,感悟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在于走好每一步,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18、短文两篇①蝉选自承教小记,小思,本名卢玮銮,香港作家,有散文集承教小记、路上谈、彤云笺等.本文采用托物言志赞美了生命的珍贵.本文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本文的主旨:人的生命不在长短,而在于好好活着.②贝壳选自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席慕蓉,台湾画家、作家.代表作有:诗集七里香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我的家乡在高原上等.主旨:生命虽然有限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19、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诗人,诗歌评论家,文学教授.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蕴含了一个哲理.诗人以群山和大海为意象,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不要企望一蹴而就,不要因为多次奋斗不能达目的就灰心丧气.20、虽有佳肴选自礼记,,又名,经典着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着的选集.西汉礼学家编定.第五单元21、化石吟张锋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怀诗,“吟”是古典诗歌的和种名称,这里是“赞颂”的意思.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文章主旨:本文是一首叙事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和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22、看云识天气本文是朱泳焱根占有关资料改写的.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先容孤独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使读者从中得到许多识别阴晴雨雪的天气知识.在结构上,全文运用了总分总的关系.23、绿色蝈蝈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法布尔,法国着名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众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选自昆虫记,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昆虫记称为“昆虫的史诗”本文主旨: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字里行间洋益着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24、月球上的足迹朱长超,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章主旨: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文章从“预备、登月、升空、返航”四个方面按时间顺序作了记叙,并指出登月活动的重大意义.25、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纪昀,字晓岚,清代文学家.阅微草堂笔记以记录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第六单元26、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典之一,作者相传是明代小说家,主要描写了、、、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的故事.27、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安徒生,丹麦着名童话作家,代表作有: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夜莺、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等.文章主旨: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光着身子游行的诙谐故事,幽默而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昏庸、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课文具体描写的是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深刻揭露了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28、女娲造人选自神话故事.作者袁珂.本文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作品——金波.本文是一篇美丽的抒怀孤独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友好的氛围,具有诗情画意的境界.文章从“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中,启示我们都应该来关爱弱者,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文章主旨:文章从“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中,概括出大家都应该来关爱弱者,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这个主题.30、寓言四则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寓意:讽刺了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②蚊子和狮子寓意: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③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说难,韩非,战国末期着名思想家.着有韩非子一书,常用寓言故事阐明事理.寓意:说明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来的,对人不能持偏见.④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等编着.寓意: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文学常识的含义: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第一单元1、《散步》莫怀戚,重庆作家。
文章主旨:《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北京人,当代作家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这篇课文写了在我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时,母亲耐心地安慰我;为了让"我"散心,母亲想法设法帮我去北海,可是母亲已重病缠身,母亲带着重病的身体,最终没能满足我而死去。
母亲在临终前,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
母亲的深切关怀今生已无法报答,只有无尽的思念缠绕心中。
《秋天的怀念》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3、《羚羊木雕》张之路,着名作家。
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魔表》《傻鸭子欧巴儿》。
话剧:《双龙花盆》。
童话剧:《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
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
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
文章主旨: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含蓄地批评了父母轻义重财的行为,告诫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4、《诗两首》①《金色花》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吉檀迦利》《园丁集》。
文章主旨:乍看之下,这是一首写儿童与母亲嬉戏的诗歌,所表达的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并无奇特之处。
但泰戈尔之所以是大文豪,就在于他的诗作能够在普通诗人的感觉和思路止步之处继续向前,朝更深处迈进,进入“入神”的境界。
②《纸船》冰心,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主要作品短篇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往事》等。
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
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
于是在结尾处写道:“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5、《世说新语》两则。
选自南朝宋时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世说新语》。
第二单元6、《我的老师》当代诗人,着名散文作家、小说家。
原名魏鸿杰,曾用红。
其发表的文艺通讯《》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
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
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3年获首届。
本课作者回忆了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表现了老师温柔,热爱学生及热爱教育事业的美好品质。
7、《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这篇课文选编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课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以及“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
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再生父母”。
“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8、《我的早年生活》丘吉尔,曾两度担任英国首相,195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着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
本文节选自《我的早年生活》。
《我的早年生活》是丘吉尔依靠自己的记忆,根据一往的记录并仔细核对了事实真相,讲述了他从婴儿、学童、军校学员成长为一名少尉军官、战地记者和年轻政治家的经历,书中还再现了丘吉尔各年龄阶段相应的观点和看法。
9、《王几何》马及时,儿童文学作家、诗人。
着有儿童诗集《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金蝉唱晚》,诗集《泥土与爱情》。
作者叙术了自己上初一时的第一节几何课,刻画了以为与众不同的几何老师:王老师的出场与众不同;王老师的自我介绍与众不同;几何老师的教学内容更与众不同;这节课产生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效果。
10、《论语》十二章。
《论语》儒家经典着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
《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第三单元11、《春》是一篇写景抒怀的散文,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是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着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着《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
文章主旨:《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12、《济南的冬天》老舍,现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代表作有戏剧《茶馆》《龙须沟》,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主要内容: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学,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13、《风雨》贾平凹,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
着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商州散记》、《小月前本》、《》、《天狗》、《晚唱》、《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夜》,长篇《》等。
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诗集《空白》以及《平文论集》等。
他的《》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他于1988年获美国文学奖。
1997年获法国女评奖。
本文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贴切的比喻。
细致描写了狂风骤雨中的树林子、柳条、羊、葡萄蔓、鱼儿和室内的老人孩子等的形态和不同表现。
作者主要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风雨。
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来展现风狂雨猛,形成了整体上和谐的艺术画面。
14、《秋天》选自《预言》。
作者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文艺评论家。
原名何永芳,着有诗集《预言》《夜晚和白天的歌》,散文:《画梦录》等。
文章主旨: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描绘了三幅画面。
每一节诗就是一幅画面。
作品有散文集《画梦录》15、古代诗歌四首分别出自汉乐府、唐诗(五律、七律)和元曲。
①《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宋代郭茂倩编写)是《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第一章,魏武帝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庙号太祖。
代表作有诗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
诗人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于诗中:写山岛的盎然生机,寄托了他的昂扬斗志;写沧海的波澜壮阔,表达了他豪迈的进取精神;写沧海吞吐日月的景色,显示了他有博大胸襟和气吞山河的气概。
②《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由唐代诗人王湾所作。
这是残冬将尽,新春伊始之际,又是残夜将尽,黎明来临之时。
“海日生残夜”,这是一幅多么壮美的江上日出图!明明是江上日出,诗人却称“海日”,这并非有意夸张,而是真实的感受。
由于江面辽阔,水天一线,朝日跃升之际,真使人恍如置身于万顷沧海之中。
朝日的光辉驱走了残夜,但谁也不会忘记,这一派光明的景象恰好是孕育在那业已消逝的寒夜之中。
下句“江春入旧年”写时序的变换。
这种变换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新春与旧年的界限是那样模糊,以至于诗人感到。
是“江春”闯入了“旧年”。
海日紧接残夜面生,江春不待旧年之完结而入。
时光流逝,天运无情,而诗人“犹自音书滞一乡”,怎么不激起强烈的眷怀故土之情呢?③《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品:《白氏长庆集》,《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
前用拟人的手法渲染,后用人的感受来衬托,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
④《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着名戏曲作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
天净沙是曲牌名。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
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
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
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
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第四单元16、《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是女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