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养护的有效措施
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园林绿化是城市美化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苗木栽植和养护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环节。
在苗木栽植和养护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园林绿化效果,也增加了养护成本。
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效率。
一、存在的问题1. 苗木质量参差不齐在市场上,存在着一些不良商家销售劣质苗木,这些苗木生长缓慢、抗病能力差,容易死亡,给园林绿化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2. 栽植技术不规范一些施工单位在进行苗木栽植时,往往没有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和培土,也没有按照规定的深度种植苗木,导致苗木长时间无法生长健壮。
3. 养护不到位一些园林绿化项目在栽植完成后,对苗木的养护工作比较粗放,缺乏定期修剪、浇水和施肥等工作,导致苗木生长不良,影响园林绿化的整体效果。
二、对策建议1. 加强供应商管理建立完善的苗木采购体系,对供应商进行严格审核和管理,确保采购到的苗木质量良好。
加强对苗木的品种、规格、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检测和监控,杜绝劣质苗木的流入。
2. 完善培土和栽植技术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技术培训,教育他们正确的培土和栽植技术,使其能够依据苗木的特性和生长需求,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和种植,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3.加强养护管理建立科学的苗木养护标准和流程,对苗木进行规范的修剪、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养护工作。
建立健全的养护档案,定期对苗木的生长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
4.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加强园林绿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使其能够在园林绿化项目中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提高园林绿化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5. 加强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园林绿化工作的监督和评估,促进园林绿化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程度,提高园林绿化工作的整体质量和效果。
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存在的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提高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效果。
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木的栽植和养护质量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化效果的好坏。
目前在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苗木质量不稳定、栽植技术不规范、养护管理不到位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园林绿化苗木的成活率不高,影响了园林绿化的效果和品质。
有必要对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以提高园林绿化苗木的成活率和质量。
1. 苗木质量不稳定:造成苗木质量不稳定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种苗来源不同、育苗技术水平不一、苗木保存和运输条件差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对种苗基地的监管,提高种苗的质量和稳定性;加强对苗木保存和运输过程的管理,确保苗木在栽植前能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2. 栽植技术不规范:很多地方在进行苗木栽植时存在技术不规范的问题,如栽植季节选择不合理、树坑准备不充分、树苗定植不牢固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对栽植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栽植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对栽植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栽植工作按照规范进行。
3. 养护管理不到位:园林绿化苗木的养护管理是确保苗木成活和生长的关键环节,然而现实中很多地方对苗木的养护管理工作存在不到位的情况,如浇水不及时、施肥不合理、病虫害防治不到位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对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苗木养护工作的认识和能力;加强对养护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养护工作按照规范进行。
1. 浇水不及时:苗木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支持,而现实中很多地方存在浇水不及时的问题,特别是在干旱季节。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建立健全苗木浇水机制,制定浇水计划,确保苗木能够及时获得所需的水分。
2. 施肥不合理:苗木的生长需要适量的营养供应,然而很多地方施肥不合理,导致苗木缺乏某些重要的养分。
为解决这个问题,应根据苗木的生长需求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对施肥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施肥策略。
3. 病虫害防治不到位:苗木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而很多地方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上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导致苗木遭受病害,影响生长。
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及其养护

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及其养护园林绿化是指通过植被的种植和养护来改善环境,提升城市生活质量。
苗木的种植及其养护是园林绿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苗木的选取、种植技术、养护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苗木的选取1. 根据地块环境选择适合的苗木:不同的地块环境适合的植被种类也不同,一般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苗木。
比如在湿润的地区可选择耐阴、喜湿的苗木,而在干旱地区则应选择耐旱、耐盐碱的苗木。
2. 选择优质的苗木:苗木的质量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成败至关重要,应选择外形优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质苗木。
二、种植技术1. 土壤准备:在进行苗木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准备工作,确保土壤松软、排水良好,并进行施肥、翻耕等处理,提升土壤的透气性和肥力。
2. 种植季节:一般来说,春、秋季是最佳的苗木种植季节,这两个季节气温适宜,有利于苗木的生长。
3. 种植方法:对于树木类苗木,通常采用挖坑种植法,选取苗木时应保留根系完整,植株直立,填土后压实,并浇透水。
4. 抚育管理:种植完成后应及时浇水、覆盖草木灰等,保持土壤湿润,促进苗木的生长。
三、养护要点1. 浇水:苗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尤其是在天气炎热、干旱的时候,要增加浇水的频次,确保苗木的健康生长。
2. 施肥:苗木的施肥要因地制宜,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植物的需求进行施肥,一般春季和秋季为施肥的最佳时机。
3. 剪枝修剪:在苗木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剪枝修剪,及时清除枯枝败叶,促进苗木的新陈代谢和生长。
4. 防治病虫害:定期对苗木进行病虫害检查,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持苗木的健康状态。
5. 支撑固定:若苗木生长势旺,需要进行支撑固定,防止苗木倒伏或断裂。
四、其他注意事项1. 保持环境整洁:园林绿化苗木周围的环境要保持整洁、干净,避免杂草丛生、垃圾堆积等影响苗木生长。
2. 定期检查:对园林绿化苗木进行定期的生长情况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及养护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科学合理的选取苗木、严格的种植技术和精心的养护管理。
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之一,园林绿化在城市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然而,目前在园林绿化苗木的栽植和养护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策略,以提高园林绿化苗木的生长质量和成活率。
问题一:栽植不规范在园林绿化苗木栽植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规范没有遵守的情况。
比如说,很多栽植工人没有按照苗木的生长习性和种植环境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苗木品种,也没有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准备。
这样一来,就容易出现苗木死亡、长势不良等问题。
应对策略:栽植前认真制定栽植方案,一定要根据苗木的生长特点和土壤情况来选择适宜的苗木品种和搭配草皮种植,避免直接与基质土接触。
同时,还要保证苗木生长时的水、肥和光照条件,及时修剪、病虫害防治,使得苗木能够真正地根深叶茂,生长良好。
问题二:养护不当一些不专业的园林管理人员,往往没有对园林绿化苗木进行充分的养护,导致苗木的成活率不高。
例如,他们倾向于过度浇水或者施肥过多过勤,还常常忽视苗木长势不良的情况,缺乏系统的调整和管理,往往造成了苗木根系腐烂,叶片变黄等问题。
应对策略:必须建立起科学化、系统化的苗木养护管理体系,确保苗木的正常生长和快速成活。
在保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的同时,还应该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和环境变化,合理调整苗木的浇水和施肥量。
再有就是注重苗木间的通风、透光,及时发现并处理苗木的病虫害,避免它们大面积扩散。
问题三:质量监管不力目前市场上存在许多质量不达标的园林绿化苗木,这不仅浪费了园林绿化经费,也浪费了公共资源。
原因是一些质量监管部门存在漏洞,对苗木生产企业的生产企业证书、检验检疫证书等鉴定文件进行监管不力,或者是收受了苗木生产企业的贿赂,导致了低质量苗木上市。
应对策略:加强市场监管工作,提高园林绿化苗木的生产和销售标准,依据法律对一些监管漏洞发现的企业进行严格的惩处,并对公众普及园林绿化知识,让更多市民能够辨识优质苗木,消费者在购买苗木时,也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保证自己花的钱物有所值。
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后养护的管理方案

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后养护的管理方案
一、引言
二、苗木的种植
1.选择适合的种苗:根据不同的绿化需求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苗木品种。
应注意苗木的树干直立、无病虫害和生长健壮的特点。
2.土壤准备:在苗木的种植前,要进行土壤改良,保证土壤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可以通过施肥、翻耕等措施来改进土壤质地。
3.种植方法:将苗木放入培养槽中,使苗木根部与土壤紧密接触,并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选择适当的培土方式。
三、苗木的养护
1.浇水:苗木的生长离不开水分的供应。
夏季应加强对苗木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量浇水,以免造成积水。
2.施肥:苗木的生长需要养分的供应,每年春季和秋季进行一次基肥施用,并根据苗木的生长情况补充追肥。
施肥时要注意控制用量,以免造成过量施肥,导致苗木生长不良或生长过快。
3.清除杂草:苗木的周围要保持整洁,及时清除杂草,以免影响苗木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4.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苗木,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可以使用无毒环保的农药进行喷雾或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
四、苗木的管理
1.剪枝修剪:根据苗木的品种和生长情况,定期对苗木进行修剪和整形,使苗木具有良好的形态和结构。
2.支撑固定:对于高大的苗木,可以使用支撑杆进行固定,防止苗木在强风或自然生长过程中倒伏。
3.定期测量生长情况:定期对苗木进行生长情况的测量和记录,了解苗木的生长状态,及时调整养护措施。
4.做好防寒保暖:对于寒冷地区的苗木,要在冬季来临前采取保暖措施,以免苗木受冻而影响生长。
五、总结。
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措施

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措施1.植物养护:定期浇水、施肥和修剪,以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外观。
特别是在干旱季节,需要增加浇水频率,适当调整施肥量。
2.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园林绿化区域,发现病虫害问题及时处理。
可以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但要注重环保和安全。
3.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避免过度或者不足的浇水。
定期检查土壤的质量,进行适当的修复和改良。
同时,要注意排水系统的维护,确保土壤通气性和排水性良好。
4.草坪养护:及时修剪和修补草坪,避免草坪过长和积水。
定期施肥、除草和除虫,以保持草坪的绿色和平整。
5.绿篱和灌木养护:修剪和修整绿篱和灌木,保持其形状和美观。
定期修剪可以促进新梢的生长和分枝,使绿篱和灌木更加茂密。
6.水体养护:定期清理水体中的浮萍、水藻和杂草,保持水体的清澈和美观。
同时,保持水质的清洁和适宜,可以使用物理和生物方法来控制水体中的有害生物和污染物。
7.道路和设施维护:保持道路和设施的清洁和整洁,及时修补和更换损坏的设施,如路灯、长椅和垃圾桶等。
定期检查和维护道路、人行道和停车场的状况,确保安全和便利。
8.环境保护:加强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保持园林绿化区域的环境卫生。
还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的防控,例如防治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措施,它们涵盖了植物的管理、土壤的改良、设施的维护和环境的保护等方面。
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园林绿化的发展和提升园林绿化的品质。
园林苗木养护措施及方案

园林苗木养护措施及方案园林苗木的养护是保证苗木健康生长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正确的养护措施和方案可以提高苗木的存活率,促进苗木生长,使其能迅速适应新环境,成为优秀的园林景观植物。
下面将详细介绍园林苗木的养护措施及方案。
一、苗木的选购1.选择稳固健康的苗木。
苗木应具有直立茁壮的主干、分枝适当、枝叶繁茂、无病虫害等特征。
2.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苗木。
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较强的苗木品种,避免苗木无法适应当地气候而造成不良影响。
3.苗木的根系健全。
选择苗木时要关注根系的健康状况,避免选择根系受伤或病虫害侵害的苗木。
二、苗木的植栽1.挖掘合适的苗坑。
苗坑的尺寸应根据苗木的大小进行合理的规划,保证苗木的根系能够舒展开。
2.确保苗木的立正。
植栽时要注意苗木的树干垂直于地面,避免倾斜或歪曲,以免影响苗木的正常生长。
3.适时浇水。
植栽后适时浇水,使土壤湿润,维持苗木的水分供应。
三、苗木的保温1.覆盖保温材料。
在冬季或气温较低时,可以在苗木周围铺设保温材料,如稻草、树叶等,保持苗木根部的温度。
2.安装防风设施。
苗木易受风害,可在苗木周围搭建临时的防风设施,如竹板、帆布等,减少风对苗木的冲击。
四、苗木的施肥1.根据苗木的品种和养分需求,合理施肥。
一般可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的方式,确保苗木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供应。
2.施肥量要适量。
过量施肥容易导致土壤污染和苗木根系受损,影响苗木的生长和发展,因此施肥要适量。
五、苗木的病虫害防治1.定期检查苗木的根、茎、叶等部位,发现病虫害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进行喷洒或施药。
2.加强苗木的养护管理,提高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合理的施肥、浇水和保温措施可以提高苗木的免疫力,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园林苗木的养护措施及方案包括选购健康的苗木、适时浇水、保温、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能够保证苗木的生长健康,促进苗木的成活和发展,为园林景观提供优质的植物素材。
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及其养护

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及其养护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及其养护是城市绿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苗木的健康生长首先取决于种植环境的条件,其次便是养护工作的质量。
下面将从苗木种植和养护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苗木种植1.选择适宜的品种。
园林苗木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园林苗木既要符合园林绿化的要求,又要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一般来说,树种或灌木的高度和宽度、生长速度、习性、成长周期、树冠和根系的形态、枝条密度、花果性状和耐旱、抗风、抗霜等特性,都应当根据当地的国情和实际情况来选择。
2.制定合理的种植方案。
制定种植方案是园林绿化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包括:种植点的选定、苗木摆放位置、栽植季节和方法等。
3.适时进行栽植。
不同的树种其栽植期也不同,有些树种在春季栽植,有些在秋季栽植。
要合理选择不同树种的栽植时间。
4.选用质量好的苗木。
苗木的质量是决定苗木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好的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往往要比质量差的苗木更健壮,更能够适应环境。
选用苗木时,需要选择壮龄、健康、根系发达的苗木。
5.栽植前需要进行土壤处理。
土壤的pH值、氮、磷、钾元素含量和水分情况等都会影响苗木生长,为了让苗木能够更好的生长,需要对栽植土进行调整和施肥,使之能够满足苗木的生长需要。
二、苗木养护1.掌握浇水的方法和时机。
不同的树木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同,半干旱树种对水分的需求要远小于湿润树种,因此,在浇水的时候需要结合当地气候、土壤和树种的特点,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浇水。
2.掌握施肥方法和周期。
根据不同的树种及施肥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合理施肥的作用在于充分提高苗木的营养水平,增强抵御病虫害、逆境等不利因素的能力。
3.病虫害防治。
在苗木养护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常见的病虫害包括:蚜虫、斑点病、黑粉病等。
处理方法一般包括采用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物理防治等措施。
4.修剪整形。
根据不同的树种特点和需求调整树冠形态,一方面使苗木外形美观,另一方面使树冠呼吸顺畅,对根系生长也有好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1期现代园艺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养护的有效措施郭锋(江苏省南京玄武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4)摘要:园林绿化施工复杂且繁琐,直接关系到园林功能与效益。
苗木种植与养护在施工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加强技术优化与实践管理尤为关键。
应从施工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制定苗木种植养护策略,以显著提高园林绿化施工成效。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养护;措施园林绿化是指借助艺术手段、工程技术,改造地域环境,如布置园路、改造地形等创作形成的游息境域或是自然环境。
园林绿化具有改善与保护环境,丰富精神生活等作用。
但园林功能展现与绿色施工有着直接关系,苗木种植与养护更是关系到植物长势,按照预期效果建设园林,还需加强对苗木种植、养护有效措施的分析。
1苗木种植措施分析1.1种植前种植绿化苗木前,应当严格按照绿化要求,合理确定种植苗木种类。
采购时检查苗木外观形状、病害、生长状态等。
一般较大树形苗木会做断根处理,以提高成活率。
养护一段时间后,选择长势良好、健壮的植株种植。
种植常绿苗木,需检查根系的完整性,及时修剪腐烂树叶,确保苗木水分充足。
加强苗木验收工作是提高园林绿化成效的关键,因此,应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对苗木展开质量管理。
1.2种植中栽种苗木时,应按照种植槽挖掘标准挖槽:(1)垂直下挖种植槽,槽壁平滑,口径大小统一,挖出的表层土、深层土以及坏土、好土分类放置。
(2)槽壁平滑,且底部留有一部分活土。
(3)新垫土区域挖槽时,应先踏实槽底部。
斜坡挖槽时,采取水平条、鱼鳞坑等方法挖槽。
苗木垂直栽植,确保苗木长势良好。
种植中应加强风向分析,根据风向倾斜苗木。
合理控制树苗密度,避免土地资源浪费,影响苗木长势。
栽植带土球苗木时,踏平种植穴底部。
种植裸根苗木时,应当先在穴底部堆锥形土,分层压实填土,土壤捣实不留空隙[1]。
根据苗木种类合理选择种植方法,如种植草本苗木时,一般选择生长茂盛、易于采集、结籽量大的草本植物,采用栽种、播种或铺种3种方法。
选择播种时,种子质量纯度应超过97%,发芽率保持在50%。
单播、混播的种子,通常用量在10~20g/m3。
一般在5、6月份暖季播种,条播需开深5~10cm、15cm的沟距,等量细沙与种子拌匀播种,耙土镇压。
如乔木种植,要求乔木间距>5m。
种植前需保持根系湿润,可蘸泥浆或浸水一昼夜,栽植深度应比原土印深3cm。
灌木种植过程中,开沟时发现瓦砾较多、土质较差,应当及时清理,同时更换新土。
根据长势、土质情况施肥,置换土应当均匀施肥。
灌木选种起苗尤为关键,起苗前淋水松土,确保灌木根系水分充足。
苗木应匀称完整,且土球完整未松散、破裂、无虫害,起苗3~4d后种植。
1.3种植后栽植后24h内浇定根水,确保苗木生长水分充足。
树木自然生长会萌发嫩芽、嫩枝,需及时处理,确保树木生长养分,减少嫩枝、嫩芽水分蒸发,以防止其影响光照与产生病害,形状美观。
2苗木养护措施分析2.1提高土壤养分杂草会吸收土壤有限的养分,直接影响树木生长。
对此,在种植后的养护过程中,应当定期除草,确保草坪良好生长。
草坪养护主要包括1~3级养护,分别是高于97%、95%、93%。
土壤板结、践踏也会影响草坪生长,对此,应加强土壤松土、打孔透气、铺施有机肥料等工作,确保草坪长势。
除此之外,还需加强对灌木、乔木的培土松土养护。
种植2年内,需在雨后对乔木展开除草松土、培土等措施。
基于垂直绿化角度,松土沟宽度<20cm,单植灌木的树冠,与地面间的距离应当>50cm,松土沟宽度应<20cm。
2.2排灌与施肥雨季需在苗圃开挖渠道引水,确保植物根部有效呼吸。
旱季需及时喷淋浇水,确保水分充足。
冬季雨水稀缺,为确保苗木生长水分充足,应及时浇水。
不同种类树木生长对肥力需求不同,需要根据植株类型、长势等定期施肥,保证其长势。
冬季需加强苗木防护,通过绑草绳等方法,降低苗木热量损失。
根据风向、树苗品质等因素确定苗木喷灌水量,喷洒过程中,水滴不能对树苗造成打击,对此合理设计喷水速度、水量尤为关键。
喷水以早、晚为主或整天间隔性喷水,视实际情况而定。
在7、8月份天气炎热时,灌水量需达到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2]。
2.3清洁绿地苗木种植绿化应确保整洁、干净,为植物生长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不仅仅是光照、土壤、水分。
根据养护管理规定、岗位责任制等明确分工,清除绿地杂物、垃圾,包括砾石、砖块、生活垃圾、落叶、纸屑等,需每天进行清理。
加强雕塑水池等配套设施保洁,确保园林绿地全天候干净整洁。
强化苗圃卫生工作,培育健康、高品质苗木,禁止种植感病苗木,确保苗木生产效率。
2.4配套使用在秋季种植树木时,风力较大,应避免恶劣环境对树木长势的影响,避免树木倾斜,可加强幼苗支柱支撑。
根据树园林管护188 --2019年第1期现代园艺种、类型合理选择支柱,较大树种可使用混凝土支撑柱。
支撑杆的使用应当稳固、美观,并在接触面使用软束隔离物,避免树皮划伤,从而影响外观与生长质量。
2.5病虫害防治园林苗木病虫害防治尤为关键,不仅关系到树木长势,同时也会影响园林绿化施工效益。
针对根茎部位病害,如(1)根腐病:主要由于感染镰刀菌等真菌所致,会造成枝条干枯,甚至死亡。
(2)白绢病:感染半知菌门小核菌所致。
(3)根白腐病是真菌性病害。
(4)根朽病:由担子类真菌侵染所致,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本着综合治理、积极预防原则加以管理。
针对土壤习居菌鉴别难度大的问题,可根据地上、地下病害发生部位进行辨别。
病原包括侵染性病原和非侵染性病原2类,土壤环境、气候条件、养护管理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加强病虫害防治尤为关键。
可利用生物天敌、物理捕捉等方法捕捉虫害,或是采用土壤改良、消毒等方法预防病虫害。
林地杂草滋生、水分不足、土壤肥力不足等因素,会使树木生长缓慢、抗病能力变差。
应及时清理感病苗木,做好修剪、截干处理,消灭病原。
如杨树溃疡病可用施纳宁治疗,其属于有机硫制剂,含65%代森铵,可渗透植物表皮,有铲除、抑制病原作用。
2.6对植物做涂白处理气候对植物生长影响较大,遇恶劣气候,如低温等环境,将会对树木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加强植物养护尤为关键。
涂白具有防虫害、受光反射、降低昼夜温差等作用,如杨树涂白可用生石灰、硫磺、食盐、动物油、热水配制比例为10﹕1∶0.2∶0.2∶40的涂白剂。
生石灰涂白剂的有效成分,包括1.5kg生石灰、0.25kg食盐、0.25k石硫合剂原液、适量油脂、5kg水。
涂白剂应随配随用,不可长时间放置。
3总结为提高园林绿化中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成效,应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加强工作经验的累积与职业素养的提升。
除此之外,还需加强园林绿化的管理与经营,确保绿化施工整体成效,提高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1]吴冰.园林绿化中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剖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5)[2]太子静.园林绿化中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剖析[J].环球市场,2017(11)(责任编辑舒丹丹)提高乔木成活率的园林施工管理技术刘奎(天津市西青区园林工程管理所,天津300380)摘要:随着经济以及社会不断发展以及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提升。
对于自身居住环境要求逐步提高,因此城市园林工程获得非常良好的发展。
园林工程建设以及施工过程中,乔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园林施工技术管理会产生关键性影响作用。
分析了影响乔木成活率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成活率的方法。
关键词:乔木成活率;园林施工管理;城市园林建设乔木作为我国城市园林景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景观的组成以及施工质量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而在园林施工技术获得发展,其重要作用逐渐体现出来的过程中,该如何保证乔木的成活率,提升整体园林的质量,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乔木成活率的提升对于园林工程进步及发展也会起到非常好的促进行所用。
1园林施工管理技术发展的现状1.1基本发展在园林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体现出来。
其中发展过程对园林施工管理技术影响作用非常重大的一个因素就是园林工程建设队伍的水平,同时这不仅会对施工技术发展和管理水平,对于整个园林工程质量、园林相关理论知识的推广和传播起到影响作用。
1.2知识体系园林工程相对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其中对于园林工程建设影响最大的三方面就是建筑科学、生物科学以及社会科学,该如何综合性地掌握这三方面的知识,对于园林工程建设工作非常重要。
但是园林施工管理技术发展在获得机遇的同时,也面临非常大的挑战。
而施工队伍一旦把握好机遇,就会大大地推动园林工程施工建设。
园林工程建设的施工队伍需要对其多加重视及把握。
在我国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会有不同特长和专长的工作者,其中存在土建专业缺乏生物科学学方面的知识,而另一方面园林专业人才会缺乏相应的建筑学理论知识,这两方面的人才会都无法全面综合地掌握这三方面学科知识,对城市园林工程的质量以及施工进度都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在此基础下,施工管理部门就需要对工作人员、施工设备以及施工材料等多方面进行把握和管理,科学统筹,保证园林管理施工技术,同时也防止人力、物力、财力严重浪费的现象,进一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减小对工期所造成的影响作用。
2影响乔木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问题:2.1土壤质量问题不同地区土壤的质量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园林施园林管护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