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科学与农业2.4动物疫病的控制随堂练习新人教版选修2
高二生物(新人教版)选修二课件:2.4《动物疫病的控制》

3危害和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 • • (1)机械性损害。 (2)掠夺营养物质 (3)毒素的作用 (4)引入病原性寄生物。
• (二)旁栏思考题 • 你得过寄生虫病吗?想一想,人体寄生虫 的病原体都是从哪里来的?怎样才能预防 寄生虫病? • 提示:人体寄生虫的病原体可能来自其他 人,也可能来自动物,甚至可能来自自身 (详细答案可参考参考资料有关介绍)。
归纳
• • • • • • • 动物疫病的防治原则 动物疫病的防治原则:有“养、防、检、治” “养”属于保护易感动物, “防”则是切断传播途径, “检”则是控制传染源, “治”则是拯救易感动物并防止再传播。 “抓源头”控制动物疫病的思想
(一)思考与探究
• 2.检疫合格的禽畜肉才能在市场上出售,这 是为什么?请你调查当地市场上出售的肉 类产品是否都经过严格的检疫。如果发现 问题,应及时向卫生防疫站等机构报告。 • 提示:有些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是人畜、 人禽共患的,检疫不合格的畜禽肉,就有 可能带有病原体或寄生虫卵(或蚴),会 威胁食用者的健康。
动物疫病的防治措施
• 有哪些防治动物疫病的措施?阅读资料分 析“动物疫病的防治措施”并回答讨论中 的两个问题。 • 加强控制动物疫病的三个环节 • 即控制传染源、 • 切断传播途径、 • 保护易感动物。
• 是针对动物疫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P58
• 又如:焚烧疯牛就属于控制传染源; • 禁止使用动物性饲料,禁止从英国进口牛肉和牛肉 制品,以及从市场撤下牛肉及其制品,就属于切断 传染途径; • 不同的寄生虫有不同的寄生部位,依寄生部位不同, 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系统等,分别有不同的传 播途径。例如,绦虫病可通过粪便和宿主组织 ──“米猪肉”传播。
• 3.有些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这是当 前各国都高度关注的问题。请你查找资料, 说出两三个例子来。 • 提示:鼠疫、某些类型的流感、狂犬病、 疯牛病──克雅氏症等就可以由动物传染给 人类。
【配套K12】[学习]2018版高中生物 第2章 生物科学与农业 2.4 动物疫病的控制课时作业 新
![【配套K12】[学习]2018版高中生物 第2章 生物科学与农业 2.4 动物疫病的控制课时作业 新](https://img.taocdn.com/s3/m/fe3a5e2376c66137ee0619f0.png)
2.4 动物疫病的控制[课时作业]·达标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寄生虫危害的是( )A.阻碍幼畜的生长发育B.降低畜禽的抗病能力C.降低肉皮质量D.降低畜禽的生产能力答案 C2.下列不是引起动物疫病的生物致病因子的是( )A.葡萄球菌B.甲型H5N1流感病毒C.水蛭D.高温解析引起动物疫病的生物致病因子包括致病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答案 D3.动物寄生虫可以暂时或永久地寄生在宿主动物体内或体表。
下列生物是人畜共患病的寄生虫是( )A.血吸虫B.绦虫C.线虫D.原虫解析人畜共患病的寄生虫主要有日本血吸虫、猪囊虫。
答案 A4.一类疫病的特点是( )A.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B.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C.常多发病D.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措施预防、控制、扑灭的疫病答案 D5.预防接种是(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动物D.包括A、B、C三项解析预防接种又称人工免疫,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使机体产生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以提高人或动物的免疫力,是在疫情未发生时,对易感动物实施的防治措施。
答案 C6.引起疯牛病的原因主要是动物脑感染________所致( )A.炭疽杆菌B.朊病毒C.口蹄疫病毒D.狂犬病病毒答案 B7.在家禽、家畜及宠物饲养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不能控制下列哪种疾病( )A.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B.骨质软化病C.猪肉绦虫病D.鸡新城疫解析骨质软化病是由于血液中缺少钙盐引起的,预防措施是在饲料中添加钙元素,故选B。
答案 B8.对疯牛病的某病原体进行研究时发现,该病原体经各种核酸水解酶处理后仍具有感染性。
从生命的化学本质看,与该病原体的感染性相关的物质最可能是( )A.核酸和蛋白质B.核酸C.蛋白质D.水解析核酸已被核酸水解酶水解,因此与感染性相关的物质不是核酸。
答案 C9.下列对动物传染病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B.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C.被感染的动物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D.传染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流行规律解析被传染病感染的动物会有一定的临床表现,身体会发生病理变化,医生也是据此来判断传染病类型的。
(人教课标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目录

(人教课标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目录(人教课标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目录必修1 分子与细胞科学家访谈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科学前沿组装细胞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科学史话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诞生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科学家的故事细胞世界探微三例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科学前沿授予诺贝尔化学奖的通道蛋白研究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酶的作用和本质二酶的特性科学·技术·社会酶为生活添姿彩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医院里的检验师必修2 遗传与进化科学家访谈我赞叹生命的美丽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二受精作用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科学家的故事染色体遗传理论的奠基人第3节伴性遗传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第3节DNA的复制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科学·技术·社会DNA指纹技术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科学前沿生物信息学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2节染色体变异第3节人类遗传病科学·技术·社会基因治疗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育种工作者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生物技术产业的研发人员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二隔离与物种的形成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化石标本的制作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科学·技术·社会理想的“地质时钟”必修3 稳态与环境科学家访谈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整体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科学史话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神经外科医生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科学·技术·社会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的利与弊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科学·技术·社会拒绝毒品,慎用心理药物第4节免疫调节科学·技术·社会艾滋病——威胁人类的免疫缺陷病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力作用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节种群的特征科学家的故事从治蝗专家到生态学巨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植保员第3节群落的结构科学·技术·社会立体农业第4节群落的演替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林业工程师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科学·技术·社会生态农业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走近生物技术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课题2 腐乳的制作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附录1 生物学实验室的基本安全规则附录2 生物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国际单位附录3 常用培养基配方附录4 常用的消毒灭菌操作方法附录5 常用化学抑菌剂选修2 生物科学与社会致同学们生物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第1章生物科学与健康科技发展之窗现代医学的发展第1节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第2节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拓展视野基因芯片技术与新药的开发第3节人体的器官移植拓展视野生长因子的发现推动了组织工程的发展第4节生殖健康拓展视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简介第2章生物科学与农业科技发展之窗农业的绿色革命第1节农业生产中繁殖控制技术第2节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拓展视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第3节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理和方法第4节动物疫病的控制拓展视野国家动物疫情测报体系简介第5节绿色食品的生产第6节设施农业第3章生物科学与工业科技发展之窗生物技术产业的兴起第1节微生物发酵及其应用第2节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第3节生物技术药物与疫苗拓展视野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制备第4章生物科学与环境保护科技发展之窗生物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生物性污染及其预防第2节生物净化的原理及其应用第3节关注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第4节倡导绿色消费拓展视野绿色产品的分类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1 基因工程科技探索之路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基因工程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1.2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拓展视野历史不能忘记中国对PCR的贡献1.3 基因工程的应用拓展视野神奇的基因芯片1.4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专题2 细胞工程科技探索之路细胞工程的发展历程2.1 植物细胞工程2.1.1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2.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2.2 动物细胞工程2.2.1 动物细胞培养和核移植技术拓展视野核移植技术发展简史2.2.2 动物细胞融合与单体克隆抗体拓展视野多利羊猜想科技探索之路胚胎工程的建立3.1 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3.2 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3.3 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拓展视野话说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性问题科技探索之路生物技术引发的社会争论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4.2 关注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拓展视野是研究合作,还是基因资源掠夺4.3 禁止生物武器专题5 生态工程科技探索之路生态工程的兴起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拓展视野前景广阔的沼气工程5.2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2018版高中生物 第2章 生物科学与农业 2.2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2

2.2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随堂练习]·巩固1.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解析若把抗除草剂基因导入油菜的细胞核中,则会在减数分裂时进入配子,然后随花粉进入环境。
抗虫植物会对捕食它的昆虫群体进行自然选择,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条件允许时,动物基因同样可以在植物体内表达,在修饰和改造后也可以在原核生物体内表达。
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不管是来源于自然界还是由人工合成,都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
答案 A2.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做法正确的是( )①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②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受精卵中③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花体细胞,再进行组织培养④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注射到棉花子房,并进入受精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时候,是通过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起来,然后导入受体细胞的。
将毒素蛋白直接注射到棉受精卵中和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受精卵中是不对的,没有载体的帮助,它们不能表达。
显微注射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
答案 C3.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是( )A.用酶解法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B.以人工诱导法使两个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C.用植物组织培养法培养融合的原生质体得到杂种植株D.通过以上三者来完成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实际上是不同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融合后形成的杂种细胞进一步经组织培养形成杂种植株的过程。
答案 D4.植物体细胞杂交要先去除细胞壁的原因是( )A.植物体细胞的结构组成中不包括细胞壁B.细胞壁使原生质体失去活力C.细胞壁阻碍了原生质体的融合D.细胞壁不是原生质的组成部分解析细胞壁阻碍了植物体细胞的杂交,所以在细胞工程中首先就要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K12学习]2018版高中生物 第2章 生物科学与农业 2.2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2
![[K12学习]2018版高中生物 第2章 生物科学与农业 2.2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2](https://img.taocdn.com/s3/m/56d1dd27ff00bed5b9f31d42.png)
2.2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随堂练习]·巩固1.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D.如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解析若把抗除草剂基因导入油菜的细胞核中,则会在减数分裂时进入配子,然后随花粉进入环境。
抗虫植物会对捕食它的昆虫群体进行自然选择,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条件允许时,动物基因同样可以在植物体内表达,在修饰和改造后也可以在原核生物体内表达。
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不管是来源于自然界还是由人工合成,都可能存在安全性问题。
答案 A2.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做法正确的是( )①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②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受精卵中③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导入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花体细胞,再进行组织培养④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质粒重组,注射到棉花子房,并进入受精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时候,是通过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结合起来,然后导入受体细胞的。
将毒素蛋白直接注射到棉受精卵中和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受精卵中是不对的,没有载体的帮助,它们不能表达。
显微注射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
答案 C3.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是( )A.用酶解法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B.以人工诱导法使两个不同植物的原生质体融合C.用植物组织培养法培养融合的原生质体得到杂种植株D.通过以上三者来完成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实际上是不同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融合,融合后形成的杂种细胞进一步经组织培养形成杂种植株的过程。
答案 D4.植物体细胞杂交要先去除细胞壁的原因是( )A.植物体细胞的结构组成中不包括细胞壁B.细胞壁使原生质体失去活力C.细胞壁阻碍了原生质体的融合D.细胞壁不是原生质的组成部分解析细胞壁阻碍了植物体细胞的杂交,所以在细胞工程中首先就要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精品]新高中生物2.4动物疫病的控制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及答案
![[精品]新高中生物2.4动物疫病的控制测试新人教版选修2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167b6cc850ad02de8041d8.png)
第4节动物疫病的控制【基础夯实】1、疯牛病的致病病原体是()A、朊病毒B、大肠杆菌、疯牛病杆菌D、甲烷杆菌2 引起疯牛病的病毒的化成分是()A.核酸B.脂肪.蛋白质D.核糖核苷酸3 猪肉绦虫和宿主人的关系是()A.捕食B.共生.寄生D.互利共生4 口蹄疫的致病病毒是()A.口蹄疫病毒B.乙肝病毒.甲肝病毒D.感冒病毒5.被小狗咬伤、抓伤后除注射狂犬疫苗外,还要注射破伤风疫苗,破伤风疫苗的代谢类型是()A异养厌氧B异养需氧自养厌氧D自养需氧【能力提高】1.寄生虫病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下列哪项不是其危害的是()A.阻碍幼畜禽的生长发育B.降低畜禽的抗病能力.降低畜禽的生产能力D.使畜禽大量死亡2.下列饮食会使寄生虫病发病的机会增大的是()A.干农活过程中,随手那水果吃B.饭前便后洗手.从商店里买的蔬菜,商场已经清洗过了,没必要再洗了。
D.自己家的蔬菜没必要洗一洗,就可以生吃。
3 有人说,生菜生吃才有味,你认为合理么?为什么?A.合理,生吃营养不会被破坏B.合理,洗了会丢失一些营养成分.不合理,那样会增大感染寄生虫病的机会D.不合理,生菜中有一种不能直接吸收的物质,只有洗一下,才使其溶解去除掉。
4在日本,流行生吃鱼虾,这样做你的认为是A.很好,生吃营养丰富。
B.很好,生吃味美。
.不好,容易感染寄生虫病。
D.不好,太腥,难以下咽。
5 下列哪些是一类疫病?A.猪乙型脑炎B.绵羊痘.口蹄疫D.鱼鳃霉菌6一类疫病的特点是A、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B、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长多发病D、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措施预防、控制、扑灭的疫病。
7 某养鸡场,鸡的粪便到处乱堆,你给他的合理建议是:A.深埋起,防治污染B.建立发酵池,通过发酵分解利用粪便中的能量。
.建立发酵池,可以减少污染,减少人畜共患病。
D.直接做肥料。
答案【基础夯实】1A234A5A【能力提高】1D2AD345B6D7 B。
2018版高中生物 第2章 生物科学与农业 2.4 动物疫病的控制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2

2.4 动物疫病的控制
[随堂练习]·巩固
1.动物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 )
A.传染源、发病类型、易感动物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C.污染源、传播途径、感染动物
D.污染源、发病类型、易感动物
答案 B
2.为防止禽流感传染给人类,韩国有关部门提醒1.5万居民服用抗病毒的药品,做好预防工作,这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政府工作负责
答案 C
3.引起动物口蹄疫的主要原因是( )
A.放线菌
B.螺旋体
C.口蹄疫病毒
D.衣原体
答案 C
4.朊病毒是最新发现的一种致病性分子,抵抗力较一般病毒强。
对疑似病畜、病兽应( )
A.隔离治疗
B.人工免疫
C.焚化处理
D.就地观察
解析朊病毒抗80~100 ℃高温,抗一般消毒剂和紫外线,不能诱发人体产生干扰素,所以应焚化处理。
答案 C
5.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 )
A.细胞间隙积聚液体
B.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
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
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
解析人体内的淋巴是组织液渗入淋巴管形成的,当淋巴管内有寄生虫时,引起淋巴堵塞,组织液大量积聚于细胞间隙,引起水肿。
答案 A
1。
2021版高中生物第2章生物科学与农业2.4动物疫病的控制随堂练习新人教版选修2

.
2.4 动物疫病的控制
[随堂练习]·稳固
1.动物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 )
A.传染源、发病类型、易感动物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C.污染源、传播途径、感染动物
D.污染源、发病类型、易感动物
答案 B
2.为防止禽流感传染给人类,,做好预防工作,这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答案 C
3.引起动物口蹄疫的主要原因是( )
A.放线菌 C.口蹄疫病毒
答案 C
4.朊病毒是最新发现的一种致病性分子,抵抗力较一般病毒强。
对疑似病畜、病兽应( )
A.隔离治疗 C.焚化处理
解析朊病毒抗80~100 ℃高温,抗一般消毒剂和紫外线,不能诱发人体产生干扰素,所以应焚化处理。
答案 C
5.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 )
A.细胞间隙积聚液体
B.细胞不能承受氨基酸
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展分解
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
解析人体内的淋巴是组织液渗入淋巴管形成的,当淋巴管内有寄生虫时,引起淋巴堵塞,组织液大量积聚于细胞间隙,引起水肿。
答案 A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动物疫病的控制
[随堂练习]·巩固
1.动物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 )
A.传染源、发病类型、易感动物
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C.污染源、传播途径、感染动物
D.污染源、发病类型、易感动物
答案 B
2.为防止禽流感传染给人类,韩国有关部门提醒1.5万居民服用抗病毒的药品,做好预防工作,这属于( )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政府工作负责
答案 C
3.引起动物口蹄疫的主要原因是( )
A.放线菌
B.螺旋体
C.口蹄疫病毒
D.衣原体
答案 C
4.朊病毒是最新发现的一种致病性分子,抵抗力较一般病毒强。
对疑似病畜、病兽应( )
A.隔离治疗
B.人工免疫
C.焚化处理
D.就地观察
解析朊病毒抗80~100 ℃高温,抗一般消毒剂和紫外线,不能诱发人体产生干扰素,所以应焚化处理。
答案 C
5.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 )
A.细胞间隙积聚液体
B.细胞不能接受氨基酸
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行分解
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
解析人体内的淋巴是组织液渗入淋巴管形成的,当淋巴管内有寄生虫时,引起淋巴堵塞,组织液大量积聚于细胞间隙,引起水肿。
答案 A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