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试题2及答案 -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川大《中国民俗学1582》20春在线作业1-0002参考答案

D.广告
E.商品包装
正确答案:ABCDE
7.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经历过的阶段有:
A.半穴居
B.干栏式
C.利用天然空间
D.四合院
E.人造居住空间
正确答案:CE
8.民俗正常的扩布要通过哪几个步骤,再置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
A.集体参与
B.价值判断
C.取舍选择
D.加工改造
E.独立保存
正确答案:BCD
A.民间文学
B.大众文化
C.民间风俗
D.通俗文学
正确答案:C
9.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
A.尊亲敬祖
B.原始信仰
C.祛邪止恶
D.伦理观念
正确答案:B
10.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是:
A.民俗学
B.人类学
C.民间文学
D.社会学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60分)
1.属于民俗学内容的有:
40
7000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000元的
3
0
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
210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1410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A.民俗史
B.民俗志
C.民俗学史
D.传统文化
E.物质文化遗产
正确答案:ABC
2.我国工匠民俗的重要特点,即:
A.师承关系的系谱性
川大《中国民俗学1582》20春在线作业2-0002参考答案

A.师承制度
B.职业案:ABCDE
6.我国各民族服饰所体现的社会观念主要有
A.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
B.求吉心理
C.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
D.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
E.适应生产需要
正确答案:ABCD
7.民俗正常的扩布要通过哪几个步骤,再置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
3.注重独创性研究开发。德国研究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2.9%,居世界前列。德国人相信研究与开发决定企业未来,因而不论经济如何不景气,也不削减开发费用,并在研究中重视独创性和高度专业性,最大限度发挥个人创造潜力,这是德国研究与开发体制的长处。
附件2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
(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40
7000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000元的
3
0
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
210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1410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
3
0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6920
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18秋四川网院《中国民俗学》第一二次作业标准答案.doc

1. 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A. 尊亲敬祖B. 原始信仰C. 祛邪止恶D .伦理观念2. 端午节的恒定主题是:()A. 避瘟B. 吃粽子C. 纪念屈原D. 划龙舟3. 在商业民俗中,最古老最原始的交换方式是:()A. 行商B. 集市C. 坐商D. 马帮4. 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为()A. 幌子牌匾B. 固定摊位C. 营业时间D. 专营商品5. 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A. 聚族而居B. 设有堂屋C. 设有神龛D. 设有照壁6. 进入人群仪式称为()A. 满月B. 洗三C. 抓周D. 百碎7. 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是:()A. 民俗学B. 人类学C. 民间文学D. 社会学8. 创用民俗学英文“Folklore”的学者汤姆斯是哪个国家的:()A. 美国B. 法国C. 英国D. 德国9. 人民集体创作和流传的口头文学,叫做:()A. 神话传说B. 民间戏剧C. 民间歌谣D. 民间文学10. 具有相对稳定的长期传承特点的渔业习俗是:()A. 占验习俗B. 岁时习俗C. 生产时序D. 渔业禁忌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7.0分,共7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我国工匠民俗的重要特点,即: ()A. 师承关系的系漕性B. 技术传授的封闭性C. 生产活动的神秘性D. 师徒关系的亲缘化E. 工匠来源的地域性2. 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A. 类型性B. 地域性/C. 季节性D. 功能性E. 科学性3. 原始初民的居住方式,经历过的阶段有:( )A. 半穴居B. 干栏式C. 利用天然空间D. 四合院E. 人造居住空间4. 诞生仪礼是人一生的开端礼,大体包括()A. 求子仪式B. 孕期习俗彳C. 庆贺生子D. 脱离仪式E. 合入仪式5. 我国各民族服饰所体现的社会观念主要有()A. 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B. 求吉心理/C. 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D. 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E. 适应生产需要6. 物质民俗包括有()A. 生产民俗B. 商贸民俗C. 居住民俗D. 人生礼仪E. 交通民俗7. 民间文学包括的内容主要有:(A. 神话B. 民间传说C. 民间故事D. 民间歌谣E. 民间说唱8. 民俗正常的扩布要通过哪几个步骤,再置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A. 集体参与B. 价值判断C. 取舍选择D. 加工改造E. 独立保存9. 我国古代工匠行业习俗主要有哪些方面:( )A. 师承制度B. 职业行话/C. 行业禁忌/D. 祖师崇拜E. 艺谚艺诀/10. 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在:()A. 幌子乡B. 牌匾彳C. 商标/D. 广告E. 商品包装1. 元宵节燃放灯火之俗始于:()A. 祀蚕神B. 佛教正月十五“燃灯表佛”C. 祭祀紫姑神D. 汉武帝祀太乙神2. 生命降生仪式称为:()A. 洗三B. 满月C. 周岁D. 抓周3. 我国传统的物质生产民俗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A. 狩猎民俗B. 牧业民俗C. 渔业民俗D. 农业民俗4. 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故南方民族多采用:()A. 碉楼石室B. 井干式建筑C. 四合院D. 干栏式建筑5. 端午节一切活动的恒定主题:()A. 纪念介子推B. 纪念屈原C. 纪念伍子胥D. 纪念曹娥6. 服饰的发展趋势:()A. 简便大方B. 色彩富丽C. 面料昂贵D. 装饰繁复7. 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被称做:()A. 民间文学B. 大众文化C. 民间风俗D. 通俗文学8. 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夏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叫做:()A. 消费民俗B. 物质民俗C. 商贸民俗D. 饮食民俗9. 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被称做:()A. 民俗的扩布性B. 民俗的集体性C. 民俗的传承性D. 民俗的变异性10. 我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期在什么时代:()A. 秦代B. 汉代C. 隋代D. 唐代二、多项选择题。
四川大学《中国民俗学1582》20春在线作业2.doc

1.创用民俗学英文“Folklore”的学者汤姆斯是哪个国家的: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参考答案】: C2.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是:A.民俗学B.人类学C.民间文学D.社会学【参考答案】: A3.端午节的恒定主题是:A.避瘟B.吃粽子C.纪念屈原D.划龙舟【参考答案】: C4.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故南方民族多采用:A.碉楼石室B.井干式建筑C.四合院D.干栏式建筑【参考答案】: D5.进入人群仪式称为A.满月B.洗三C.抓周D.百碎【参考答案】: A6.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为A.幌子牌匾B.固定摊位C.营业时间D.专营商品【参考答案】: A7.端午节一切活动的恒定主题:A.纪念介子推B.纪念屈原C.纪念伍子胥D.纪念曹娥【参考答案】: B8.节日风俗的产生,直接相关的观念是:A.尊亲敬祖B.原始信仰C.祛邪止恶D.伦理观念【参考答案】: B9.元宵节燃放灯火之俗始于:A.祀蚕神B.佛教正月十五“燃灯表佛”C.祭祀紫姑神D.汉武帝祀太乙神【参考答案】: D10.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被称做:A.民间文学B.大众文化C.民间风俗D.通俗文学【参考答案】: C11.物质民俗包括有A.生产民俗B.商贸民俗C.居住民俗D.人生礼仪E.交通民俗【参考答案】: ABCE12.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包括:A.功利性B.神秘性C.保守性D.封闭性E.包容性【参考答案】: ABCDE13.物质生产民俗主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的特征主要表现为:A.类型性B.地域性C.季节性D.功能性E.科学性【参考答案】: BCDE14.广义的民俗包括的内容:A.农村民俗B.都市民俗C.古代民俗D.新产生的民俗E.社会组织民俗【参考答案】: ABCDE15.我国古代工匠行业习俗主要有哪些方面:A.师承制度B.职业行话C.行业禁忌D.祖师崇拜E.艺谚艺诀【参考答案】: ABCDE16.我国各民族服饰所体现的社会观念主要有A.崇宗敬祖,强调礼仪伦常B.求吉心理C.表现民族的自我意识D.成为某种政治观念的载体E.适应生产需要【参考答案】: ABCD17.民俗正常的扩布要通过哪几个步骤,再置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A.集体参与B.价值判断C.取舍选择D.加工改造E.独立保存【参考答案】: BCD18.民间文学包括的内容主要有:A.神话B.民间传说C.民间故事D.民间歌谣E.民间说唱【参考答案】: ABCDE19.坐商的民俗传承主要表现在:A.幌子B.牌匾C.商标D.广告E.商品包装【参考答案】: ABCDE20.岁时节日的形成,必不可少的要素有:A.相对固定的节期B.特定的民俗活动C.祭祝祈年D.合家团圆E.敦亲祀祖【参考答案】: AB。
《中国民俗》试题2及答案 -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中国民俗》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基本特征是集体性、传承性、_________和_________。
2.通常所说的我国四大传说是指孟姜女的传说、白蛇传的传说、______和____________。
3.暗八仙是指韩湘子的笛子、蓝采和的花篮、、、、、、。
二、说出下面几幅图画所暗含的意思(每空2分,共10分)1 2 34 5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概括说明历史上民间歌谣的主要社会作用。
2.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龙生九子”是哪九子,它们在民间文化中是如何体现的?4.服饰元素包含哪几个方面?以居住地民间服饰为例,分析这些服饰元素所体现的社会观念和民俗信仰观念。
(至少3例,须明确居住地)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众多营造热闹场面、渲染喜庆吉祥气氛,具有象征意义的仪式是中国式婚礼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请说出居住地或你熟悉的地方当代婚俗中的仪式的象征意义及缘由(须言之成理,不超过4个,每个5分)。
2.以身边的人、事、物为例,浅析民俗信仰在当代社会的表现方式。
(20分,至少4例,须分析其价值)答案:一、填空题1.变异性、服务性2.《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3.汉钟离持扇,吕洞宾持剑,张果老持鱼鼓,曹国舅持玉版,铁拐李持葫芦,何仙姑持荷花二、看图1.龙凤呈祥2.福寿双全3.平(瓶)安如意5. 五福捧寿三、简答1.首先,人们可以从这些歌谣中,窥见诸暨的历史演变、风俗人情,不同时期的生产斗争、生活方式及人们对诸种事物的态度和情绪。
其次,对现实生活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民间歌谣有的是人民群众心中情绪的抒发,有的则是某些事物、事件的看法与评价,有的又是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希冀。
直到今天,还有许多歌谣在流传着、演化着。
一方面说明歌谣本身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说明它们还在现实生活中起着教育作用。
再次,为今人的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养份。
民间文艺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基础,世界上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无不从民间文艺中直接或间接汲取养份,为自己所用,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川大《中国民俗学2546》15春在线作业2满分答案

《中国民俗学2546》15春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
1. 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延续性,被称做:
A. 民俗的扩布性
B. 民俗的集体性
C. 民俗的传承性
D. 民俗的变异性
?
正确答案:C
2. 生命降生仪式称为:
A. 洗三
B. 满月
C. 周岁
D. 抓周
?
正确答案:A
3. 具有相对稳定的长期传承特点的渔业习俗是:
A. 占验习俗
B. 岁时习俗
C. 生产时序
D. 渔业禁忌
?
正确答案:A
4. 服饰的发展趋势:
A. 简便大方
B. 色彩富丽
C. 面料昂贵
D. 装饰繁复
?
正确答案:A
5. 中国民居建筑所具有的共同民俗特点是:
A. 聚族而居
B. 设有堂屋
C. 设有神龛
D. 设有照壁
?
正确答案:A。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期末考试试题(B卷)_15889

1 2 3 4 5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民俗的集体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请简要举例说明。
2.叙述“女娲抟土造人”神话的基本情节。
3.“龙生九子”是哪九子,它们在民间文化中是如何体现的?4.家族祭祀的功能是什么?请简要举例说明。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韩国“端午申遗”引发国人对节日民俗传统的重新审视,以“端午”为例,叙述居住地的端午习俗(至少3项,9分),在与楚地“端午”(祭屈原、划龙舟等)的比较中试述其或稳定、或变异的原因(6分),在当代条件下,传统节日是消亡,还是传承发展,请谈谈你的意见(5分)。
2.从三寸金莲到高跟鞋,试分析一下中国女性对脚的审美变化和追求。
(20分)答案:一、填空1.矩、规、绳、水、垂2.饮食服饰3.四合院4. 请期、亲迎二、图形1.喜上眉(梅)稍2.福寿双全3.平(瓶)安如意4.莲(连)笙(生)贵子5.五福捧寿三、简答1.民俗的集体性主要体现在:民俗是一种集体智慧的结晶,几乎无法找到原来的倡导者和创造者;民俗的集体性不排除个人因素,即个人的创造,必须得到集体的响应和施行,个人行为构不成民俗,民俗的形成、发展永远是集体参与的结果;民俗在流传过程中变得复杂、丰满,正是集体再加工的结果。
2.民间传说,天地开辟之初,大地上并没有人类,是女娲把黄土捏成团造了人。
她干得又忙又累,竭尽全力干还赶不上供应。
于是她就拿了绳子把它投入泥浆中,举起绳子一甩,泥浆洒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一个个人。
后人说,富贵的人是女娲亲手抟黄土造的,而贫贱的人只是女娲用绳沾泥浆,把泥浆洒落在地上变成的。
3. 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
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
老大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老二睚眦(yá zì),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老三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五子狻猊(suān ní),形如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随之吞烟吐雾;六子霸下,似龟有齿,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七子狴犴(bì’à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八子赑屃(bì xì),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老九螭吻(chīwěn),又名鸱尾或鸱(chi)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中国民俗知识竞赛题(附答案解析和详细解析)

科目:民俗第一部分明辨是非(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①2.按照我国传统的说法,正月初七是人日,而初一至初六是包括马牛羊鸡狗猪在内的“六畜”日。
那么与正月初一相对应的动物是羊。
()√②3. 孩子们是盼望过年的,因为在除夕之夜,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
给压岁钱的习俗从汉代就开始了,它最初的含义是祝福安康。
()解析:压邪驱鬼×②4.汉族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①5.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做“牺牲”。
体全的牲畜叫“牺”,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牲”。
()解析: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的的牲畜叫“牲”×②6.父母之死的讳称有:见背、弃养、圆寂、孤露等。
()解析:圆寂是佛道徒之死的讳称×②7.拜礼中,空首是臣下拜君之礼。
()解析:空首是国君回臣下之拜×①8.戏剧脸谱中白色的脸象征忠勇、正义、威武、庄严。
()解析: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①9.“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解析:“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①10.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
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②11.谥号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
()√①12.《百家姓》中没有“肖”这个姓。
()√②13.藏族的传统乐器是冬不拉。
()解析:藏族的传统乐器是札木聂×①14.三冥节指的是清明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①15.六畜一般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①16.“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旧符”指的是画着门神的桃木板。
()√①17.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①第二部分慧眼识珠(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单选题括号一律用中文字符并且中间空两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俗》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文学的基本特征是集体性、传承性、_________和_________。
2.通常所说的我国四大传说是指孟姜女的传说、白蛇传的传说、
______和____________。
3.暗八仙是指韩湘子的笛子、蓝采和的花篮、、、、、、。
二、说出下面几幅图画所暗含的意思(每空2分,共10分)
123
45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概括说明历史上民间歌谣的主要社会作用。
2.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龙生九子”是哪九子,它们在民间文化中是如何体现的?
4.服饰元素包含哪几个方面?以居住地民间服饰为例,分析这些服饰元素所体现的社会观念和民俗信仰观念。
(至少3例,须明确居住地)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众多营造热闹场面、渲染喜庆吉祥气氛,具有象征意义的仪式是中国式婚礼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请说出居住地或你熟悉的地方当代婚俗中的仪式的象征意义及缘由(须言之成理,不超过4个,每个5分)。
2.以身边的人、事、物为例,浅析民俗信仰在当代社会的表现方式。
(20分,至少4例,须分析其价值)
答案:
一、填空题
1.变异性、服务性
2.《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
3.汉钟离持扇,吕洞宾持剑,张果老持鱼鼓,曹国舅持玉版,铁拐李持葫芦,何仙姑持荷花
二、看图
1.龙凤呈祥
2.福寿双全
3.平(瓶)安如意
5.五福捧寿
三、简答
1.首先,人们可以从这些歌谣中,窥见诸暨的历史演变、风俗人情,不同时期的生产斗争、生活方式及人们对诸种事物的态度和情绪。
其次,对现实生活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民间歌谣有的是人民群众心中情绪的抒发,有的则是某些事物、事件的看法与评价,有的又是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希冀。
直到今天,还有许多歌谣在流传着、演化着。
一方面说明歌谣本身有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说明它们还在现实生活中起着教育作用。
再次,为今人的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养份。
民间文艺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基础,世界上许多伟大的艺术家无不从民间文艺中直接或间接汲取养份,为自己所用,创作出不朽的作品。
2.民俗信仰的基本特征是:突出的功利性;强烈的神秘性、保守性、封闭性;较强的包容性;较大的渗透性;俗信化趋势。
3.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同。
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九来表示极多,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
老大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老二睚眦(yázì),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老三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五子狻猊(suān ní),形如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随之吞烟吐雾;六子霸下,似龟有齿,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七子狴犴(bì’à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八子赑屃(bìxì),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老九螭吻(chīwěn),又名鸱尾或鸱(chi)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民间文化当中很多建筑都有体现
4.服饰有五个方面的构成要素:即质、形、饰、色、画。
质是服装原料的性质;形是服装的样式;色是服装的色彩;饰是佩带的饰物;画是服饰的花纹图案,包括人体自身上的图画,即文面文身。
举例说明。
四、论述
1.中国古代的婚姻仪礼“六礼”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现代有很多变异和发展。
以婚俗中的鞋的象征含义为例。
在沿海许多地区,请“鞋样”是结婚“六部曲”中的第二步。
如果说
“订亲”是确定男女之间婚姻关系基础的话,那么,请“鞋样”便是敲定结婚的具体日期。
请“鞋样”是在结婚当年的前几个月举行的一个仪式。
男方要派一个亲人,在媒婆的陪同下一道前往女方家中,携带的礼物除了鞋外,还有猪脚和线面。
鞋是由男方按女方提供的尺码缝制或购买的。
结婚既是人生的一大喜事又是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作为姑娘家一旦出嫁,就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
为了使新娘子能很快适应新的生活,让男方给女方准备鞋样,象征着女方嫁到男方家后穿新鞋走新路,在今后人生漫长的道路上走好每一步。
就女方而言,要求男方置办鞋子,但尺码要由女方提供,这是象征着男方不能给新娘子“小鞋”穿(意即不要为难她),使之夫妻和合,家庭和睦。
而且这鞋只能送一双,因为“一”字代表从一而终。
至于猪脚则是喻指女方嫁到男方家后能开科发达;线面则象征着夫妻白头偕老,长命百岁。
2.有很多种形式,其一,原始的泛灵膜拜。
这一信仰出现于民智未开的部落民族,由于人们对于各种大自然现象无法给予圆满解释,因恐惧而膜拜祈求平安。
除了雷电风雨及星星等大自然现象外,也把畜生当膜拜对象。
比如人们信仰雷神、雨神、北斗星君、齐天大圣、虎爷等。
其二,封人为神的多神信仰。
这一信仰来源于民间有“忠臣孝子,生而为英,死而为灵”,的信念,他们相信,拜祭一些去世的英雄人物,可获其庇佑。
也有人把这类崇拜归纳为道教内,受封为神者主要为历代民族英雄,人们尊敬其伟大的人格,奉其为神祗,籍此纪念他们对国家社会的贡献。
比如信关公、大伯公、妈祖、岳飞、仙四师爷等。
还有和本土宗教融合的,比如和道教融合,人们信仰老子、道陵
天师、三清道祖、玉皇大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