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物质的密度报告单

合集下载

物理测密度实验报告单

物理测密度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

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等实验仪器测量物体的密度。

3. 掌握密度测量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表示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

其计算公式为:密度(ρ)= 质量(m)/ 体积(V)。

三、实验材料和器材1. 规则固体块(如立方体、长方体等)2. 天平(含砝码)3. 量筒4. 烧杯5. 水和适量食盐(用于制作盐水)6. 滤纸7. 计算器8. 实验记录表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确保天平和量筒清洁干燥。

2. 使用天平称量规则固体块的质量,记录于实验记录表中。

3. 使用量筒量取适量水,倒入烧杯中。

4. 将固体块放入烧杯中,观察并记录其体积变化。

5. 用滤纸吸去固体块表面的水分,然后再次使用天平称量固体块的质量,记录于实验记录表中。

6. 将食盐加入烧杯中的水中,搅拌均匀,制成盐水。

7. 重复步骤2至5,测量盐水中的固体块密度。

8.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算密度的平均值。

五、实验记录表实验次数 | 规则固体块的质量(g) | 规则固体块的体积(cm³) | 规则固体块的密度(g/cm³) | 盐水中的固体块密度(g/cm³)---------|-----------------------|------------------------|--------------------------|---------------------------1 | | | |2 | | | |3 | | |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根据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计算每次实验的密度值。

2. 对比三次实验结果,求出密度的平均值。

3. 分析实验误差来源,如天平读数误差、量筒读数误差等。

4. 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七、实验结果1. 规则固体块的密度:ρ =2.5 g/cm³2. 盐水中的固体块密度:ρ = 1.2 g/cm³八、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测量物体密度的实验原理和方法。

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密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测量固体密度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测量物体密度(金属块)
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量筒、烧杯、细线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记作m
②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记作V1
③用细线拴住金属块将其浸没于量筒中的水中,水的体积记作V2
实验记录表格:
测量液体密度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测量液体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量筒、烧杯
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待测液体和烧杯的质量记作m1
②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体积记作V
③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记作m2
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重点:密度测量原理、步骤
教学过程:
1.小石块密度的测量
教师:密度测量原理要测量那些量m v。

画出测量表格。

教师演示小石块密度测量方法:1、先把天平调节平衡测出小石块的质量2、用量筒测出小石块的体积 3、把数据填入表中根据密度公式测出小石块的密度。

学生:练习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并完成实验报告。

教师巡视学生解答问题
2.密度的测量
教师:测量盐水密度需要测量量画出表格。

教师演示盐水密度测量方法1、先用天平测出盐水和烧杯的质量 2、把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
测出空瓶的质量,用量筒测出盐水的体积 3、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学生:练习测量盐水的密度,并完成实验报告。

教师巡视学生回答问题
小结:密度的测量公式及方法
作业:完成实验报告。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报告
的和。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一)测量固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仪器是否齐全,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游码、标尺的分度值并记录,观察天平横梁是否平衡。(1分)观察量筒的量程、分度值并记录。(1分)
2.用测量铜块或铝块的质量m。
物理实验报告
级班号
学生姓名实验日期年 月 日
实验名称:测量物质的密度
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3、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密度)的科学方法。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细线、水、铜块、铝块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仪器是否齐全,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游码、标尺的分度值并记录,观察天平横梁是否平衡。(1分)观察量筒的量程、分度值并记录。(1分)
2.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3.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水倒入量筒中,正确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并记录。
4.用天平称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把装剩余水的烧杯轻轻放在天平左盘上。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1分)
正确读出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m,并记录。(1分)
5.计算水密度。计算水密度,并填表。
6.整理器材。正确制动天平,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中,游码拨至零刻度。
记录数据
烧杯和水
的总质量M(g)
量筒中水的体积V(cm3)
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m(g)
量筒中水的
质量M-m(g)
水的密度
(g/ cm3)
1、天平的最大称量值g,游码标尺的分度值g

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报告数据表格

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报告数据表格

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报告数据表格
一、实验器材
托盘天平、烧杯、适量被测液体(盐水)、量简、砝码、镊子
二、实验原理:
测量出盐水的质量和体积,通过公式ρ=m/V计算出盐水密度
三、实验过程
1.在将天平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将空烧杯放在左盘里并向烧杯倒入适量盐水
3.估计装有盐水烧杯的质量并用镊子在右盘里增加、减少砝码,再
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4.记录装有盐水烧杯的质量m1
5.将少量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简
6.记录量筒中少量盐水的体积V
7.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并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
8.将倒出少量盐水的烧杯放在左盘里
9.估计倒出少量盐水的烧杯的质量并用镊子在右盘里增加、减少
码,再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10.记录装有少量盐水烧杯的质量m2
11.计算出倒至量简的盐水的质量m3
12.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四、实验数据
五、密度计算
已知: m1=33g m2=17. 6g V=14cm³
求: ρ
解: m3=m1﹣m2=33g-17.6g=15.4g
ρ=m3/V=15.4g/14cm³=1. 1g/cm³
答:盐水密度约为1. 1g/cm³
六、总结与反思
通过对物理的学习,我理解了许多生活中的现象,也收获了许多
知识。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物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之后对物理的学习中,我也会更加认真,努力。

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报告

物理实验报告单
班级: 组长:成员:
一、实验目的:测量石块的密度
二、实验器材:天平及砝码一套,量筒一个(100毫升),石块一块,细线,烧杯一个(装适
量的水),镊子。

三、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量筒和天平是否完好;观察量筒的最小刻度值和天平的量程。

2、调节天平并测量小石块的质量
(1)、将天平放在水平的实验台上,取下托架下的橡皮垫,用镊子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将石块轻放在天平左盘,估测石块质量导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砝码用镊子由大到小依次放在天平右盘,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3)、计算天平右盘砝码总质量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值的和,记录石块的质量m;(4)、用镊子将砝码从天平上取下,放回砝码盒。

3、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并记录此时的水的体积V水,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2)、将石块缓慢全部浸入量筒中,读出并记录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总,计算并记录石块的体积V石.
4、正确计算石块的密度。

四、实验数据:
五、计算石块的密度。

石块的密度ρ石= g/cm3= kg/m3。

六、实验完成后,能主动整理好器材。

测量物质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质密度实验报告

测量物质密度实验报告测量物质密度实验报告引言:物质的密度是描述物体质量与体积之间关系的物理量,是一个重要的性质。

测量物质密度的实验是物理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通过实验可以了解不同物质的密度差异以及密度与其他性质的关系。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密度,探究物质密度与其组成、结构以及其他性质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和仪器:本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水、酒精、铁块、木块、塑料块等不同材质的物体;实验所需的仪器包括天平、容量瓶、量筒、游标卡尺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实验室环境调整至稳定状态,确保实验材料和仪器干净无污染。

2. 测量水的密度:首先使用天平称量容量瓶的质量,然后将容量瓶装满水,再次称量容量瓶的质量,并记录容量瓶的体积。

3. 测量酒精的密度:同样的步骤,将容量瓶装满酒精,称量容量瓶的质量,并记录容量瓶的体积。

4. 测量铁块的密度:使用天平称量铁块的质量,并使用游标卡尺测量铁块的尺寸,计算出铁块的体积。

5. 测量木块的密度:同样的步骤,使用天平称量木块的质量,并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木块的尺寸,计算出木块的体积。

6. 测量塑料块的密度:同样的步骤,使用天平称量塑料块的质量,并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塑料块的尺寸,计算出塑料块的体积。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数据,从而可以计算出它们的密度。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出的结果如下:水的密度为1.0 g/cm³;酒精的密度为0.8 g/cm³;铁块的密度为7.8 g/cm³;木块的密度为0.7 g/cm³;塑料块的密度为0.9 g/cm³。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物质的密度存在明显差异。

在本实验中,水的密度最大,铁块的密度次之,酒精、塑料块和木块的密度相对较小。

2. 密度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关。

铁块由金属铁组成,密度较大;酒精和塑料块由分子组成,分子间的空隙较大,导致密度较小。

实验报告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2

实验报告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2

实验报告
测量固体(小石块)的密度
班别:姓名:
实验目的:测量固体(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原理:ρ=m/v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烧杯(装水)、量筒(100ml)、小石块、细线
实验步骤: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并将游码移至“0”刻度,调节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g),记录数据。

③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cm3),记录数据。

④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将小石块慢慢浸没水中,读出此时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2(cm3);小石块的体积V=V2-V1,记录数据。

⑤数据整理:(填写实际测量时的数据)
⑥则小石块的密度ρ石= m/(V2- V1)
⑦整理器材。

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报告单

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报告单
1
2
小石块密度的平均值



④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1.将石块用细线拴住后,慢慢浸没到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
⑤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ρ.
次数
小石块的质量
M∕g
小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V1∕cm3
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
V2∕cm3
小石块的体积
V3∕cm3
小石块密度
ρ= M∕V3∕g.cm-3
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
实验器材
天平、配套砝码一盒、量筒、小石块、烧杯、水适量、细线、抹布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
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③把待测石块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平衡,记下石块的质量m;
1
2
小石块密度的平均值



测量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套砝码一盒、量筒、小石块、烧杯、水适量、细线、抹布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
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③把待测石块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平衡,记下石块的质量m;
④在量筒里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1.将石块用细线拴住后,慢慢浸没到量筒里的水中,记下水面对应的刻度值V2;
⑤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ρ.
次数
小石块的质量
M∕g
小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山中学探究活动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一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的方法;二
是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3、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密度)的科学方法。

二、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细线、水、铜块、铝块实验原理:
测量物质的密度,一般需要测量它的和。

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物质的密度。

这是一种 (填“直接”或者“间接”)测量法。

(一)测量固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

检查仪器是否齐全,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游码、标尺的分度值并记录,观察天平横梁是否平衡。

(1分)观察量筒的量程、分度值并记录。

(1分)
2.用测量铜块或铝块的质量m。

3.测量量筒内水的体积V
1
,记录到表格中。

4.将铁块(或铝块)放入装水的量筒内测量水和铜块(或铝块)的体积V
2
,记录到表格中。

5、计算铜块(或铝块)的体积:V= V
2-V
1
6.计算铜块(或铝块)的密度,并填入表中。

7.整理器材。

正确制动天平,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中,游码拨至零刻度
数据记录、处理、结果表述:
1、天平的最大称量值 g,游码标尺的分度值 g
量筒的量程 mL,量筒的分度值 mL。

回答问题:为什么本实验要先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后测量物质的体积
答:
(二)测量水的密度
实验步骤:
1.检查器材。

检查仪器是否齐全,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游码、标尺的分度值并记录,观察天平横梁是否平衡。

(1分)观察量筒的量程、分度值并记录。

(1分)
2.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

3.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水倒入量筒中,正确测出量筒中水的体积V 并记录。

4.用天平称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

把装剩余水的烧杯轻轻放在天平左盘上。

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1分)正确读出烧杯和剩余水的质量m,并记录。

(1分)
5.计算水密度。

计算水密度,并填表。

6.整理器材。

正确制动天平,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中,游码拨至零刻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