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是否能加快盐的溶解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6课 《加快溶解》教案

学生交流自由回答。
交流汇报记录单。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结果,交流汇报。
拓展提高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结果,交流汇报。
小组交流讨论,汇报结果。
通过提问我们可以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而保持其它条件不变。
学生甲:我会将棒棒糖咬碎,这样溶解会快一些。
学生乙:我会用舌头使劲搅拌糖,用力吸,溶解得也会快一些。
说说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实验记录单
加快溶解的办法
日期:
1.温度
2.搅拌
3.碾碎
……
探索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小组讨论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学生甲:水和食盐要一样多,这样才好比较。
学生乙:一杯水温度高些,一杯水温度低些。
如果要让食盐更快地溶解在水中,还可以怎么做?
(1)一边加热一边搅拌。
(2)继续给食盐水加热。
(3)加快搅拌的速度。
(4)将食盐分散放入水中。
……
观看视频资料:加快溶解的方法
寻集生活中加快溶解的更多办法。
实验目的:如何加快水果糖在嘴里溶解的速度。
实验材料:4颗水果糖。
实验步骤:
(1)把四颗相同的水果糖同时放入四个同学的嘴里,开始分别计时。
旨在让学生明确对比实验应注意进行变量的控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旨在让学生自主设计搅拌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强化学生对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的认识。
旨在清晰展现颗粒大小对溶解快慢的影响,充分探究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盐在热水和冷水的溶解实验作文

盐在热水和冷水的溶解实验作文嘿,小伙伴们,今儿咱们来聊聊个既日常又有点小神秘的实验——盐在热水和冷水里的溶解大冒险!别告诉我你从没好奇过,为啥老妈做饭时总爱用热水化盐,而不是直接从冰箱里舀一勺冷水?这事儿,咱们得动手试试,用咱那双好奇的眼睛,还有不那么严谨但绝对有趣的实验,来揭开它的面纱。
首先,我得说,准备材料这事儿,简直就是一场小型探险。
厨房里,我像个寻宝家,翻箱倒柜找出了那袋被我遗忘在角落的食盐,还有两只碗,一只盛满了刚从水龙头接来的冰凉自来水,另一只则是我偷偷从微波炉里“借”来的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
嗯,这温度,烫得我差点儿没拿稳,真是“热情”得让人猝不及防。
实验开始,我先是小心翼翼地往冷水碗里撒了一小撮盐,就像给冬日里的雪人添点“调料”。
结果嘛,你们猜怎么着?盐粒儿们就像害羞的小朋友,躲在水底,半天不肯露面。
我拿起筷子轻轻搅拌,它们才勉强抱团跳了个小舞,但大部分还是坚守岗位,不肯轻易融入。
我心里嘀咕着:“这冷水,看来是个慢性子,得慢慢来。
”接着,轮到热水上场了。
我深吸一口气,仿佛要见证什么奇迹似的,将同样多的盐撒了进去。
哇塞,这画面简直了!盐粒儿们像是遇到了久违的老友,瞬间热情高涨,纷纷化身为舞者,在水中旋转、跳跃,不一会儿,就完全消失不见了。
我瞪大眼睛,心里那个激动啊,就像是发现了新大陆:“热水这家伙,果然是个急性子,融化盐来毫不含糊!”不过,说到这里,我也得承认,这实验虽然简单,但背后的科学原理可不容小觑。
分子运动,温度影响溶解度啥的,听着就让人头疼。
但转念一想,咱又不是科学家,图个乐呵,涨点知识不就够了嘛!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实验过程中,我不小心溅了几滴水在衣服上,那感觉,就像是冬天被雪球砸中,透心凉,心飞扬。
我一边擦着水渍,一边自嘲:“看来,做实验也得有牺牲精神啊!”总之,这场盐与水的溶解实验,不仅让我见识到了温度对物质溶解速度的影响,还让我体会到了科学探索的乐趣。
谁说学习非得一本正经?像这样,带点幽默,带点好奇,不也挺好吗?说不定,下次厨房里又会出现什么新奇的实验,等着我去揭开它的秘密呢!。
教科版科学四上《溶解的快与慢》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5课《溶解的快与慢》【教材分析】《溶解的快与慢》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内容。
可溶性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依赖于三个主要因素:物质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液体是否被搅动。
本课从“搅拌对溶解的影响”这个对比实验入手,到学生自行设计“怎样加快溶解”的研究,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怎样加快水果糖的溶解,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测假设——验证实验——获得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溶解”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
在前几课的溶解实验中,学生也能注意到溶解的快慢问题,想到是什么因素影响了溶解的快慢。
怎样让食盐溶解得快一点?学生比较容易想到的是搅拌,因为前面几节课的实验中多次使用了搅拌的方法,他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经验。
因此,对于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现实生活中很常见,学生很自然地会注意到。
但是,由于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生设计验证方案的时候,教师要适当地点拨。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2、过程与方法:设计“怎样加快方糖溶解”的实验,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搅拌加快溶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
【教学准备】小组材料:烧杯、玻璃棒、冷水、热水、冰糖、食盐、水果糖、记录表。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同学们如果你的家里来了客人,这位客人非常喜欢喝冰糖水,那么怎样才能让客人快速地饮用上冰糖水呢?教师演示:把一块冰糖放入盛有半杯水的玻璃杯里。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把盐放到水里》优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第11课《把盐放到水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把盐放到水里》一课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单元中的最后一课,那么本课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继续认识固体的性质,了解固体的溶解现象,二是如何分离液体中的不同固体。
本节课主要研究第一个部分,首先通过实验把沙子和盐放到水里,认识不同的固体在水中有的能溶解,有的不溶解;在实验操作中,直接就能看到现象。
通过问题进行假设,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会有很多种猜测,因此在本节课中采用“问题—假设—验证—结论—反思”的科学认知程序,进行讨论,展开实验,得出结论,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得出结论后,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用相同体积的水和相同质量的盐?让学生体验要控制好变量和不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100毫升的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盐?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真正体验水的溶解能力,得出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量是有限度。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两年的科学学科训练,对这一门学科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同时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但他们还是缺乏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
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控制变量的实验,因此,实验环节的设计尤为重要。
三、学习目标1.知道搅拌和温度,是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常见因素。
2.知道一定量得不同物质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情况是不同的。
3.探究100毫升的水能溶解多少克盐,在对比实验中,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盐溶解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100毫升的水中能溶解多少克盐。
五、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记录单、2个烧杯、搅拌棒、盐、沙子、2克控盐匙2把、矿泉水。
学生材料:每组准备2个烧杯、搅拌棒2根、2克控盐匙2把、冷水、热水、盐。
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课题1.欢迎来到“是真的吗?”科学探究现场,科学探究,动手动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加快溶解》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6课《加快溶解》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加快溶解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和_____。
2、用____冲咖啡可以使咖啡快速溶解。
3、糖块想要尽快在唾液中溶解,可以采用_____和_____的办法。
4、在热锅中甲食盐,可以采用_____办法加快食盐溶解。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在溶解物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多加水也可以使物质加快溶解。
()2、控制变量实验法的前提是必须有变量和不变量。
()3、用热水、搅拌和研碎三种方法不能混合应用。
()4、锅热的时候给菜加味精是为了加快味精溶解速度。
()5、粉末比颗粒溶解速度快。
()6、研钵是供研碎物质使用的。
()三、问答题1、影响食盐溶解快慢因素有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2、生活中有哪些加快溶解的方法?四、实验题下面是某组同学探索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实验,请完成相关试题。
1、实验操作①准备两份_____质量的食盐②分别加到______的热水和冷水中③静置不动,观察并比较食盐溶解的______④将结果记录下来2、填写活动手册实验目的检验温度能否加快溶解改变条件①不变条件②实验结论③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用热水搅拌研碎2、热水3、搅拌嚼碎4、搅拌二、判断题1、√2、√3、✘4、√5、√6、√三、问答题1、温度是否搅拌颗粒大小通过对比试验得知2、用热水搅拌研碎四、实验题1、相同同样多快慢2、①一杯热水、一杯冷水②水量相同;食盐质量相同③热水能加快溶解。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溶解的快与慢》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溶液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将对比实验这种科学的方法运用到解决同类科学问题的研究当中去,发展公平实验的意识。
体验研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方糖溶解实验的研究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相同条件的控制三、学情分析:怎样让食盐溶解得快一些,学生很容易想到搅拌,因为前面几课的实验中多次使用了搅拌的方法,他们在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经验。
本课从“搅拌对溶解的影响”这个对比实验入手,到学生自行设计“怎样加快溶解”的研究,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研究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
四、教学准备:分组实验:玻璃棒1、玻璃杯2、热水和冷水、水果糖两颗、食盐、勺子1、水槽1。
六、教学过程(一)哪一个溶解的快。
复习:一个物体在水中溶解后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在液体中看不见颗粒,看不见沉淀,分布均匀,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教师引入:我们都喝过牛奶,在冲牛奶的时候我们需要做什么?学生答:把奶粉放入杯子,然后倒开水,搅拌就可以喝了。
师提问:我们为什么要搅拌?(因为可以让奶粉溶得快一些)师:搅拌真的能让溶解加快吗?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那么要如何做呢?让学生小组谈论,制定出实验计划。
引导学生将试验计划补充完整,并将表格投影。
(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每份大约10克,准备两个杯子,每个杯中都盛大约30毫升的水。
把两份同样多的食盐同时放入两个杯子中,用玻璃棒搅拌其中的一杯,观察比较哪一杯中的食盐溶解的更快一些。
学生观察实验。
(教师指导对比方法)整理观察信息,交流想法。
指出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提出新的条件:我们冲奶粉的时候,为什么要用开水呢?(因为开水也可以让奶粉溶得更快些。
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探究性实验优质课教学设计

观察比较那一杯的食盐溶解得更快一些。
填写“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讨论
哪一杯中的溶解得更快一些?
(2)搅拌能加快物质的溶解吗?
2、冷水与热水的实验步骤:(出示课件)学生分组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1)准备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但水量要一样多。
取两份同样多的食盐。
(二)、研究加快糖块溶解
1、如果要把这糖块放入水中,怎样才能加快溶解呢?
2、糖块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3、小组讨论交流:用哪些方法可以加快糖块的溶解?(搅拌;改变水温;将糖切碎。)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搅拌能加快溶解;
热水可以加快溶解;
碾碎可以加快溶解
(三)延伸拓展,实际运用。
师:在课堂上同学们把知识学得很好,能不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呢?谁能说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就运用了今天所学的知识?
通过运用对比实验得出结论搅拌和温度对溶解快慢有影响。
烧杯2个、筷子、冷水、热水、食盐、水果糖、溶解快慢记录表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出示课件)
学生说一说生活中-2000字。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实验仪器或者分组讨论
使用及分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利用喝糖水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师:老师先倒一杯干净的冷水放入一颗水果糖,请同学帮忙试一试水甜吗?
请学生思考怎样能很快的喝到甜水呢
学:1.搅拌2.加热(用热水)3.切碎
师:同学们说出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光靠猜想是不能证实的,接下来我们家来验证同学们说的这些办法能不能加快溶解
附件3
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探究性实验优质课教学设计表
2020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4怎样加快溶解

2.出示实验记录表
我们提出的问题
搅拌与溶解快慢有关系吗?
我们的推测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实验过程与方法
3.组织学生结合上一个实验,完成上面的实验记录表。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我们提出的问题
搅拌与溶解快慢有关系吗?
我们的推测
食盐搅拌比不搅拌溶解的快。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水温相同、水量相同、食盐量相同、同时加盐
实验过程与方法
1.准备两份质量一样的食盐;
2.将食盐同时加入到两杯一样多的冷水中;
3.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观察比较食盐溶解
的快慢;
4.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2.出示实验记录表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上面的实验记录表。
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5.介绍实验要求以及学生活动手册的填写方法。
(1.小组合作;2.分步进行;3.及时记录。)
我们提出的问题
温度与溶解快慢有关系吗?
我们的推测
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快,在冷水中溶解的慢。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
教学重点
学生认识到通过搅拌、提高水的温度和研碎,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教学难点
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小组准备:相同质量的食盐4份、等重的粗盐与细盐各一份,四杯水(三杯自来水、一杯热水)、 玻璃棒1 根、秒表1只、学生活动手册等。
学法指导
(1)、学生以实验小组的形式组织对比实验,约10个小组,每组4人左右,每个实验小组的学生坐在一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实验改进
1、减少盐的用量(0.8g)。 2、统一盐倒入杯中的时间。 3、规范盐倒入的方式。
四、实验器材
250ml烧杯三个
A3纸张 天平 热水、温水、冷水
三份0.8g盐
温度计
小勺
五、实验装置与装置说明
1、实验原理:在只有水温不同的情况下, 得出热水能加快盐的溶解的结论。 2、实验装置创新:
用A3纸张折出三个槽口
小学科学实验创新大赛教案
一、教材分析
《热水是否能加快盐的溶解》这一 实验课题,选自小学科学湘教版六年级 下册第四单元第3课时。 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选择自己生活 中的主题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 考察学生在四年的科学学习中掌握的情 况,是对科学探究基本方法的实践、总 结。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
1、实验原型:三个烧杯中分别装有冷水、热 水、温水,记录三个杯中的水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着将三份 同等重量(5克)的盐同时倒入三个烧杯中, 接着进行观察,计时,测试出不同水温中盐完 全溶解所需要的时间。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
2、实验不足处: 这个实验中变量较多,学生不易掌握,课堂 上难以观察到实验结果。 (1)盐的用量过多导致实验用时较长。 (2)将盐倒入杯中时间的不同。实验中是由小 组中的三个学生来完成这个动作,影响时间 的精确记录。 (3)倒入杯中盐的状态会影响盐的溶解时间。 由于不同学生用力不同,倒入杯中的盐有的 散开,有的落入杯底缘边,影响了盐的溶解。
六、实验过程
步骤一:用天平称出三份0.8g的盐, 并倒在装置上备用。 步骤二:将热水、温水、冷水分别倒 入三个烧杯中,并记录下温度。 步骤三:一位同学手持装置同时将三 份盐倒入三个烧杯中,观察溶解状态 并记录完全溶解的时间 。
七、实验效果
A、可操作性强。实验器材简单易做,在平 常生活中很容易找到,实验过程易于操作。 B、实验效果直观。减少盐量后效果直观, 在课堂中学生能及时观察、记录、总结。 C、知识性强。让学生明白盐在三中不同水 温下溶解的时间不同,得出“热水能加快 盐的溶解”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