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桐

合集下载

王安石《孤桐》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王安石《孤桐》全诗注释翻译及赏析

孤桐宋·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注释天质:天生的性质。

森森:树木茂盛繁密貌。

寻:古代度量单位,八尺为一寻。

凌霄:形容桐树长得高,接近了云霄。

弥:更加。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愠:疾苦、怨愤。

斫:砍。

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翻译梧桐树天生就能长得茂盛繁密,岿然屹立,拔地高达几百寻。

接近了云霄,也不屈服,这是由于深深扎根大地的缘故。

岁月越久根越壮实,太阳越炽烈叶子越浓密。

清明盛世,也想着解决民间疾苦(象帝舜抚琴唱的那样),愿被砍伐制作成五弦琴。

赏析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拔地几百寻的孤桐,之所以岿然屹立,高干凌霄,是因为它“得地本虚心”,善于从大地汲取养分和力量。

如果离开大地,它一刻也活不下去,更别想“孤高几百寻”了。

犹如希腊神话中力大无比的英雄安泰,离开了大地,就失去了力量的源泉,终于被他的敌手扼死一样。

由此我们想到,任何英雄豪杰都是从群众中产生的,他的力量来自群众。

离开了群众(大地),再伟大的英雄也将一事无成。

这是一首借物言志的诗,是诗人表明立志改革决心的宣言书。

以形象的孤桐自喻,却给人以坚定亲近之感,令人赞佩,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托物志言的诗句有哪些

托物志言的诗句有哪些

托物志言的诗句有哪些1、《修竹篇》唐朝·陈子昂龙种生南岳,孤翠郁亭亭。

峰岭上崇崒,烟雨下微冥。

夜间鼯鼠叫,昼聒泉壑声。

春风正淡荡,白露已清泠。

哀响激金奏,密色滋玉英。

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

2、《柳》唐朝·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3、《早梅》唐朝·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4、《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朝·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5、《白梅》元朝·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一样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6、《感遇·其一》唐朝·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7、《左掖梨花》唐朝·邱为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8、《杨柳枝词》唐朝·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9、《卜算子·咏梅》近现代·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0、《早梅》唐朝·柳宗元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11、《早梅》唐朝·齐己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2、《卜算子·咏梅》宋朝·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仅有香如故。

13、《寒菊》宋朝·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形容植物长得很快的诗句

形容植物长得很快的诗句

形容植物长得很快的诗句1、《感遇》
年代: 唐作者: 岑参
北山有芳杜,靡靡花正发。

未及得采之,秋风忽吹杀。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

四时常作青黛色,可怜杜花不相识。

2、《赠元绂》
年代: 唐作者: 李群玉
相逢在总角,与子即同心。

隐石那知玉,披沙始遇金。

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

各保芳坚性,宁忧霜霰侵。

3、《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年代: 宋作者: 苏轼
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年抛造物陶甄外,春在先生杖屦中。

杨柳长齐低户暗,樱桃烂熟滴皆红。

何时却与徐元直,共访襄阳庞德公。

4、《古柏行》
年代: 唐作者: 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5、《孤桐》
年代: 宋作者: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王安石《孤桐》原文、译文及赏析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王安石《孤桐》原文、译文及赏析

王安石《孤桐》原文、译文及赏析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荫。

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译文
孙长江
孤桐啊,天生就有着森森的资质,孤高自傲拔地而起几百寻。

高入云霄,它始终不会让自己屈服;根扎大地虚怀若谷。

虽然年事已高,但它的根更强壮,夏日里的阳光越是猛烈,它的树阴就更加浓郁。

清明时节,孤桐老是想着解脱一切愠怒,哪怕被砍斫成一把五弦琴,它也心甘情愿。

百字赏析文
孙长江
诗人以孤桐自况,明咏物,暗抒情。

“孤高”——写心志,“凌霄”——述追求:“岁老”——歌老当益壮情,“解愠”——咏宽容豁达怀。

“愿斫五弦琴”一句,更将诗情推向了极致:“孤桐”,高而且大,壮而且强,但却甘愿被砍斫为五弦琴一把,颂奏清明之乐音,真把个老臣坚强不屈、老而弥坚、甘于奉献之情之心之意,抒发得淋漓酣畅!。

古典诗词中的“梧桐”意象探微素材

古典诗词中的“梧桐”意象探微素材

古典诗词中的“梧桐”意象探微内容概要:意象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从艺术的角度来说,古典诗词就是由意象有规律合目的的组合而构成的。

所谓意象就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于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纵观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梧桐”这一传统意象频繁地出现在古典诗词中,在历代文人反复写入和复写的过程中,逐渐具有了象征高洁、希望、爱情、凄苦、悲伤等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

本文拟从这些方面对“梧桐”这一传统意象进行初步阐释。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象梧桐意象是古典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范畴,相对于中国古典诗词来说,意象又是其艺术灵魂。

所谓意象就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像,或者是借助于客观物像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①简单地说,意象就是主观情志与客观物像相互交融的艺术形态。

梧桐,作为一种普通的树种,它有自己的自然属性,但当它进入诗人的创作视野,诗人将它写入古典诗词中并融入其主观情思、审美理想时,梧桐就由自然属性转变成社会属性,成为古典诗词的一个传统意象。

因此,在历代文人反复写入和复写创新的过程中,“梧桐”这一意象就具备了象征高洁、希望、爱情、凄凉、悲伤等丰富的审美文化意蕴。

一、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象征人品性的高洁古典诗歌中常用许多具有高洁品性的物象来象征人的品性之高洁,梧桐就是其中的物象之一。

“良禽择木而栖”,梧桐可以招致祥鸟凤凰,是高洁的象征。

我国古代有凤凰非梧桐不栖的说法,昔郑玄云“凤凰之性,非梧桐不栖”,又如北宋陈翥在《桐谱·斜源第一》中云:“夫凤凰,仁瑞之禽也,不止强恶之木。

梧桐柔弱之木也,皮理细腻而脆,枝杆扶疏而软,故凤凰非梧桐而不栖。

”②“良禽择木而栖”之说,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岗。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萋萋,雍雍喈喈。

”后人则据此来称赞人的品性之高洁。

唐人李伯鱼《桐竹赠张燕公》:“凤栖桐不愧,凤食竹何惭。

形容男人宝刀未老的诗句

形容男人宝刀未老的诗句

形容男人宝刀未老的诗句
1.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2.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4.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6. 李端《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人老自多愁,水深难急流。


7. 王安石《孤桐》:“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8. 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9. 曹操《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0. 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13. 常建《戏题湖上》:“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14. 陶渊明《神释》:“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15、张志和《渔父》:“八月九月芦花飞,南溪老人重钓归。

秋山入帘翠滴滴,野艇倚槛云依依。

却把渔竿寻小径,闲梳鹤发对斜晖。

”。

关于恒心与毅力的诗句

关于恒心与毅力的诗句

关于恒心与毅力的诗句1、清代郑板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2、唐代刘禹锡《浪淘沙·其八》: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译文: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

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3、唐代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

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4、宋代朱熹《偶成》: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5、唐代贾岛《剑客》: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译文:十年磨成一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还未试过锋芒。

如今将它取出,给您一看,谁有冤屈不平的事?6、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

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王安石《孤桐》阅读答案

王安石《孤桐》阅读答案

孤桐①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②思解愠,愿斫五弦琴③。

【注】①此诗写于王安石锐意改革、推行新法之际。

②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③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诗没有运用律诗起承转合的一般结构,但意脉清晰,结构简单明了。

B.诗歌取象“孤桐”,运用描写和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来表情达意。

C.整首诗主要运用托物言志、夸张和用典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孤桐的气质和品格。

D.诗的前三联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描写了孤桐的特征,寄寓了诗人丰厚的情感。

15.诗人借“孤桐”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6分)
阅读答案:
14. C(没有夸张,且夸张和用典不是整首诗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15.(1)诗人借孤桐枝繁叶茂、干直入云、凌霄不屈、扎根深入的特点表达正直向上、坚强不屈、虚心、愈老弥坚的人生态度。

(特点2分,情感2分)
(2)尾联借五弦琴的典故表达诗人关心百姓疾苦,甘愿为解决百姓疾苦而献身的思想感情(2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